尹施允的表现很不错,朴赫全的戏真精彩。
利贤自杀有点意外,做反派要有强大的内心,难道是不想让男主杀弟。
当老师毁了他的前途,送他上战场,利贤就已经与他恩断义绝,不死不休了。
男主与他妈现实中同岁,导演就不能找个大点的女演员,这两人一看就不是母子,真违和。
韩艺璃没在六龙里的状态好。
洪家没想到撑那么久才下线。
我好好把十二集的中字看了一遍。
编剧真的绝了,绕了这一大的圈,小白终于又回到原点。
这个出场如白月光的少年,开始不就是秉持着考上科举用所学改革的理想回来的吗?
这一顿折腾,做的事还是一样,人还是那个人吗?
让他看尽所谓两班最丑陋的嘴脸,当过满身血腥恶臭的老鬼,就那眼神我都怀疑孩子恐怕有战争创伤后遗症了。
小白才是真正的老鬼,这个秘密,迟早会成为他和大白的致命伤。
编剧真当世人个个都能做全奉准,胸怀天下,不拘泥个人恩怨?
十个小白我都怕不够他死。
世上哪里会有永远的秘密?
看预告无意踢爆这个秘密的居然是宋子仁,难得有个魄力兼智力并重的女主,编剧偏要她担当这个爆料者,角色太可爱必须加黑点吗?
拆散甜不过五分钟cp,原来是为了让大白带队先上汉阳,我说呢,宋子仁既然有意革新旧式的包袱商模式,大白也有意散军回老家,他们两个怎么就不能走下去了?
人家爹不也夸大白是个男人,好好做上门女婿,助宋子仁成为新式的一方商贾不好吗?
偏要大白往汉阳去送死,看历史都知道日本进朝鲜后,朝鲜沦为殖民地的结局,我大白恐怕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啊…… 编剧真的从头到尾不让人舒服,真正的恶者依然摆着道貌岸然的嘴脸行着冷血龌龊的勾当,就连欺压百姓的老白再不做吏房以后都有了几分为父的可爱,黄进士却彻头彻尾的让人发指。
也许开了上帝视角,虽然敬佩全奉准为大局议和的气度,但也觉得他傻,日本征服亚洲的狼子野心早昭然若揭,不是起义之事,它也有一百种借口来开始,何必为了一时的和平浪费了推翻那世道的好机会?
可知世上的事,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当时的朝鲜和咱们大清朝,根本没拿正眼看看这个蛮夷小国。
人家已经全民筹款来发动战争了,咱们还在酣睡自傲,势必一败,也注定一败。
追到第六集,编剧似乎要小白往黑化的路上奔,可这个曾经单纯的抱着用文明教化改革的明媚少年如果真的黑化了,那么和害了他的那个满嘴仁义道德,内里狭隘蔽塞的大舅子有什么两样?
恶人始终敌不过伪君子啊。
编剧可千万别落了俗套。
现在的大白真好啊,活的终于真实磊落了,即使有伙伴的不理解和挤兑,他也整天乐呵呵的。
因为他得到了尊重,找回了自我。
他说让白利康去还那谁犯下的罪吧,搞笑担当的走起。
曹政奭演戏一如既往的稳定啊,慢慢渗透,渐入佳境,接下来就好好跟着他享受这个故事吧…… 虽然不懂编剧是怎么让见惯大风大浪,遇见过各式各样的人,有头脑有胆魄的宋子仁独独对大白动了心?
但是韩艺璃把动心了的子仁演绎的很好啊。
经商四处奔走的她,明为赚钱志向是成为一代商贾,实则小小的私心想再遇见大白,哪怕从往来的人中得到他安好的一句半语也是好的。
等真的看见人群里跟随着起义军的大白肆意微笑,神采飞扬,她却没有上前,只是微笑的说:祝贺你,白利康。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不知为何想起了这句话。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每次暴动后焦急的在死人堆里凭着右手搜寻无果就暗暗松口气的宋子仁,听说白利康就在附近打着伞在雨中焦急寻找的宋子仁。
遇见崔行守只敢小心翼翼的问她安好吗的白利康,闲暇时总摸着手套若有所思的白利康,他对闪电说,你怎么随便骂我都可以,但是不要随便骂这个女人。
这俩人在不知不觉中早已经相思成灾。
暴乱中他们终于相见,千言万语还不知从何说起,连简单的一句你好吗都没说出口就被乱民冲散了…… 莫名开始期待两个好演员的对手戏,演技旗鼓相当的感情戏才是最带感的不是吗?
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这部剧都是很好的作品,至少比现阶段大部分的电视剧都要好。
然而不论在中国还是韩国都是没什么人看的(韩国收视率也一般)。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与什么历史题材无关,其本质是就无偶像演员。
事实是现在的观众一边在骂着偶像演员,但另一边却又只会选有偶像演员的剧来看。
一次又一次地纵容着烂演技,烂剧本,然后又反过来抱怨电视剧的水平不行。
烂剧难道不是纵容出来的吗?这剧从第一集就有人喷女主的颜值,然后就说不看了,这种水平的观众你给他再好的东西也是徒劳。
第一集开始就抓住了我的心。
从对于历史的考量与眼光来看,韩国的影视人做得真的很好,对东学党起义的态度也很客观,对那一个时期人性的扭曲及其背景原因做了很好的解释,不单单是说“社会是这个样子,时局把人逼成这样”,通过白家父子三人,展现了旧社会体制下人所受到的压迫和做出的选择。
白父一辈子期望着儿子成为两班,其实中人的身份已经是庶民、贱民、奴婢可望而不可即的了,但是在两班面前也直不起腰,想与两班家结亲也难如登天,即使是拥有开化思想的士大夫也很难逾越身份的障碍,起义军中没有看到戴大帽的两班,最多只是戴小帽的中人,矛盾的阶层很清晰王和两班对其余百姓。
百家并不缺钱,白父那么精明、厉害,也没能把自己的儿子送成科举,他越厉害,结果反噬越重,可白父看不到反噬只关心目标没实现,他把儿子们他人都当作工具,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旋踵即逝,大儿逼成打手,小儿逼疯至自杀。
父子三人中只有两人死一人留,利康是希望的少数,像绿豆花一样,“虽然土地贫瘠,但确定能生芽,把贫瘠的土地变肥沃”,生于白家这片贫瘠的土地,却开出了绿豆花。
新希望孕育于旧土地中。
东学党起义对于朝鲜这片旧土就是这样的新意味。
看了一半没全看完,看完再好好写一写
追着曹政奭后知后觉地发现申导又出了一部长篇历史剧,大喜过望。
EP01大背景是在19世纪末,日本经明治维新步入工业化快车道,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朝鲜还是封建社会的模样。
没有详细查阅资料,还是盲看,这部剧和《六龙飞天》分别聚焦于李氏王朝的一头一尾,显然郑道传的政治理念救不了朝鲜,时间的滚滚车轮再度把底层人民推进了水深火热的境地,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封建王朝的人民应该从没有好日子,剥削与压迫就是封建制度的本质。
超级稀饭这部剧的演员,没有一个眼生的,几乎都是从《六龙飞天》剧组平移过来的,韩艺璃担纲女主角,英姿飒爽,十分看好,曹政奭的演技毋庸置疑,点赞就对了,尹施允算是流量明星,一双桃花眼格外适合扮演翩翩佳公子。
三角恋也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总之,第一集就让人欲罢不能。
EP02本还想着白利康这等逞凶斗狠之人如何洗白,这一集就挨了顿胖揍。
白利贤目前则有腹黑潜力,直接黑化成为衣冠禽兽也很有趣啊。
至于全琫准,作为《请回答1988》的老粉,实在是入戏艰难,无论剧情多么严肃都让人忍俊不禁。
韩艺璃清冷独特的气质太迷人了。
申导的外景戏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依然出彩,茅屋泥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
这种镜头在国产剧中非常少见,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我国的劳苦大众不够穷。
由于字幕不给力,还是简单查阅了一下,原来绿豆就是指全琫准啊,就像“三峰”之于郑道传。
1894年全琫准领导了朝鲜半岛有史以来最大的农民起义。
EP03白利康和宋子仁的爱情开始萌芽,单膝断木好可爱啊。
令人感到无比讽刺的是,暴民起义的危机关头,不被父亲承认的私生子心心念念的居然是父亲的安危,那个可怜的娘就这样被遗忘。
这是一个让包袱商上前线打仗的国家。
全琫准从哪儿看出来胖揍了他一顿的白利康会成为一号人物的?
就因为白利康坏的坦荡?
全剧最大的悬念——“那谁”如何从人民的对立面成功转型洗白。
曹政奭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大概他自己也知道浓眉大眼的自己实在不像坏人。
EP04虽然有48集,但是每集30分钟对于历史剧太不友好了,无论是情感抒发还是剧情转合全都慌慌张张,剪辑跨步太大,逻辑衔接勉强跟得上,观剧感受就差太远了。
白万得这种鱼肉乡里的地头蛇本质上是商人,还是心狠手辣审时度势深谙人心的优秀商人,所以养出的儿子也是明事理求上进,原本的算盘是嫡子考科举走官场正途,庶子靠拳脚传承家中商道,可惜生在末世,怕是全都躲不过历史的洪流。
到这集白利康的主角光环也太亮了,他自出场没干过一件好事儿怎么就入了全琫准的法眼,如此青睐有加?
至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迅速被新上任使道几个叩首瓦解,只能说民智未开,善良与愚昧便只有一线之隔,话说回来,即便是识字又如何,黄硕周仍然寄希望于殿下遥远的关怀。
伟人之所以为伟人,目光长远与见解深刻,一个都不能少。
EP05黄硕周挨了板子,也不嘴硬了,白万得再下跪给足了面子,就松口了。
书生啊书生,太真实了。
另一面,白万得承蒙宋客主高抬贵手才捡回一条命,复势后立刻给了宋客主一棍子,商人啊商人,太真实了。
什么三观,什么信念,都是狗屁。
倒是白利康在人世间坐了一回跳楼机,再搭上一只手,心智似有开化之象。
六月是个好母亲,不过其他方面也太圣母了吧。
至于白利贤,内心如此矛盾,前途尚不明朗,随时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可能。
非常羡慕宋子仁和父亲之间的相处之道,平等自由民主,总之,宋父是真心疼爱女儿,也盼着她成才啊。
EP06白利康开始变得笨拙,因为有所忌惮,幸好人总是知耻而后勇,他开始反抗如天地般的父亲的命令,那曾经是他的信仰。
相反白利贤倒是越发精明了,虽然口口声声都站在弱势一方,看结果却总是利益获得者,得了便宜卖乖,未免有些讨人嫌。
不过这倒是政治家的拿手好戏呢,期待后续。
是出于商人的天性吧,宋子仁总是比较相信白利康,忌惮白利贤,即使在本集她见到白利贤,嘴角的笑意无法控制地外溢。
EP07动作戏拍得也太好了吧,导致我看到白利康挨打就觉得是真的疼。
包袱商斗笠上戴着的白色小绒球可爱死了。
白利康的洗白从脱离白家这滩泥淖开始,是谁给了他勇气?
全琫准吗?
NONONO,是东学党的洗脑功。
对于大字不识的农民与混混来说,简直SO EASY,不信你给白利贤这种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洗一个,看他鸟不鸟你。
EP08宋客主和白利康的感情线还是有一点牵强,白利贤与父亲之间“道不同”的矛盾也是怪怪的,前期铺垫还是太少了。
全琫准和黄硕周进士的境界高下立现啊。
一个被白利贤的爹剥削,被白利贤的哥痛扁,依然能够持中立立场看到白利贤的可贵之处,而作为白利贤老师的黄硕周反倒抱有“不可两全”的偏见,大概率还是门第的缘故。
所以说阶级不同,思想就南辕北辙,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EP09这剧怎么没有高潮呢?
白利康跑来跑去到现在没步入正途,白利贤也没啥起色,看得人心累。
我非常尊敬崔武成演员,但是全琫准全程面无表情,声音也没啥起伏,只是不时透露出点憨厚,让我相信这是农民起义领袖,臣妾做不到啊!
EP10标题起得有点打脸,说着欲罢不能,后来就断了篇,所幸还是回归了。
白利康终于走上了他良心安定,扬名立万的第一步,一个狠人,原来对别人狠,如今对自己狠,在哪里都可以成功。
他和他的救世主来了一个西式握手礼,他的救世主有些不知所措,堂堂全琫准也只是一个没有出过国门,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人啊,他能带着白利康走多远呢?
白利贤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开始走向白利康的对立面,不能说他是天生的保王党,他是新时代的读书人,留过洋,开过眼,和他迂腐的老师黄硕周不一样,但是有时候命运就是会推着人走向天翻地覆未曾料想的境地,再加上父母殷切的枷锁,白利贤的政治“觉醒”比白利康何止难十倍。
宋客主虽然承担着全剧难能可贵的感情线,暗线却是日本的眼线,代表着朝鲜土地上的第三方势力。
在这一集,为了安排宋客主一睹相思,她混进了东学党的誓师大会,侧面勾画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征兆,这如果是保王党的刺客,那就是全剧终的节奏,即便是宋客主也是刺探军情而来。
虽说是历史上有名的革命起义,还是不由让人感叹农民的寒怆,牵着狗,拉着牛,满怀希望,前途未卜,别看白利康宛若新生,全奉准,堂堂东徒大将手里握着的可是一把倭刀啊,白山林立的不是铜墙铁壁,只有脆弱的竹枪。
E11-12大赞申导的战争戏,虽有热兵器加持,大多还是贴身肉搏,敌人的热血喷洒在脸上,模糊的不只是视线,还有人性。
短短两集,白利刚和白利贤彻底分道扬镳。
白利刚有了愿意一步一步去往的地方,有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有了惜才肯授师傅,还有了“官衔”和领导的厚望。
白利贤,在战场上失去了书生的儒者之气,开始用匕首解决问题,探知了真相,失去了敬重的老师,冷眼旁观战场上的厮杀,转身而去。
兄弟两个至此便走上了没有交集的两条路。
原来宋客主的终极任务是导演的眼睛,在朝鲜这个弹丸之地,每天见三回故人。
所以她和白利刚实在不用急于一时,下集也许就又遇到了。
战场上,他没有叫她“宋客主”,她唤他“白利刚”,是心动的声音啊。
绿豆将军亲自杀敌,这帮滥用领导的农民!
E13-16徒增波折就是为了白利刚如天神般降临在宋子仁面前,编剧也是司马昭之心了。
白利贤彻底黑化了,虽预料如此,看着他一路的挣扎,从心高气傲的士子终成第二个白万得,也是颇有感慨。
生逢乱世,世道逼人,无奈如斯。
白万得虽心狠手辣,于白利贤却是个好父亲,千方百计护得周全,如今眼睁睁看着希望破灭,重蹈自己的覆辙。
相较于那些身在高位,或荒淫无道,或凶残暴虐,或刚愎自用的各路招讨使,编剧给白万得和黄硕周留有一丝廉耻,知丑而行是为小人吧。
《六龙飞天》里笑到最后的河仑老师在本剧成为第一个领便当的主角,说起来又做了什么十恶不赦之事呢,只是夹缝中求生存,左右逢源的功夫不到家罢了。
《六龙飞天》中的无恤携师傅来串场,申导太淘气。
白利刚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流氓,他只是因为想活得像个人而追随了全琫准,然后他开始问,什么是人即天之路?
怎么去往人即天的世界?
随着起义势力的壮大,乌合之众流氓群体发现自己手里有力量了,白利刚开始想杀了侮辱他弟弟的黄硕周,这可是两班进士,四舍五入就是县官。
然后他发现自己眼界小了,因为他的上司把钦差砍了。
这是一个跟着牛人开眼角的故事。
没有全琫准的洗脑功,面朝黄土的农民,街头耍狠的泼皮怕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可以翻身把歌唱,进城做主人吧。
可惜全州,应该就是辉煌的顶点了。
不过这东学党有点意思,口号是“侍天主造化定,永世不忘万事知”,感觉和基督教没啥区别。
E17-18好喜欢白利贤满脸神气的样子,桃花眼一转,狡黠又无辜。
河仑老师不愧是河仑老师,恐怕又能笑到最后一集,也许还能再搅风云。
E19尹施允演技真好啊,圈粉了。
看似是闪电的死分裂了别动队,不如说群体性组织就是如此,好时千般好,稍有挫折,内部矛盾立刻激化,所以农民起义的领袖大多死于内讧。
东学党的高层也是如此,清军参站后劣势倍增,保王党和弃王党的政见分歧立刻显现。
E20知子莫若父,白万得简直就是人精,怪不得能生出白利贤这等狠人。
这一集,全琫准在我心里升华了,战争让人民变成恶鬼,他难辞其咎。
良知谴责是伟人背负的原罪。
此刻的白利刚还不懂这些,他不需要对得起每一个人,只需要对得起他们共同奋斗的理想。
近朱者赤,宋子仁被全琫准区区三言两语就毁了三观。
E21白利贤这等白面书生跑得还挺快,看来日本体育课教得好,不过穿着身白衣大氅在树林里穿梭,是怕靶子不够大吗?
如今看来,白利贤对明心是求而不得的执念多于爱恋,谁让前期他这个哥控就顾着东奔西跑的给白利刚擦屁股了,和明心的感情铺垫太少了。
宋子仁真的很有大家风范,这样做派的女子会爱上小混混白利刚,就很迷。
兄弟反目,白利贤又有什么错呢,他只是和历史大势站在了对立面罢了。
E22所以说,革命领袖说的好,要保持队伍的纯洁性,若是利益不一致,迟早要反目。
全琫准做出和解决定后哭了,顾全大局的人可能永远都没有野心家们爬得高,爬得快,爬得肆无忌惮。
白利贤听到了魔鬼的召唤,向前是鲜花烈火之途,或康庄大道或兔死狗烹,后退则是野心永久的折磨。
赌一把?
那一定是要争取一下的,毕竟他传承了白万得这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基因。
这么一看,白利贤这个角色的深度和延展度都比白利刚要好很多呢。
E23封建王朝当政者和起义军和解?
除了水浒传,历史上怕是没有这么理想的局面,更别提让渡部分管理权。
至于水浒的结局,呵呵。
这一集算是编剧强行给白利贤续命,毕竟没有人傻到还没放枪子儿就把刀抵脖子上的,手下办事如此愚蠢,洪大人没把他砍了也是恩泽深厚了。
尹施允的肉体让人眼馋,韩国欧巴的自我管理真是我朝从业者快马加鞭也追赶不上的。
E24真的超级喜欢宋子仁,一个清醒的人,无论是对自己的感情,还是自己所向往的道路。
白利贤不愧是白利贤,因势利导,快速转换思维和阵营,岂是黄硕周这种封建顽固可比的。
不过白利刚怕是要失望,毕竟相较于悔,恨是更高驱动力。
野心往往伴随着不择手段。
虽然白利刚是第一主角,可是他更像是在历史浪潮里随波逐流的人,是众生相貌。
而白利贤,在事件的拐点搅动风云,推波助澜,这是英雄或者奸雄。
影视剧里,结局不言而喻;现实中,历史只会记住白利贤这样的人。
E25-26别动队,别名敢死队。
全琫准也是胆子大,派了仨土包子给朝廷高层送信,这是另类金手指吧。
至于白利贤,已经进化到面色无波的境地,大公无私与别有用心融合的天衣无缝,他想改造一个新新世界,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欲望。
明心,一个面目模糊的美人儿,三言两语被白利贤瓦解了心防,她若不是贵族,白利贤还会如此执着吗?
大院君摘下斗笠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果然是你!
韩国王劲松!
E27-28弱国无外交,日本军居然能开进汉阳,驻扎在朝鲜王眼皮底下,那不是分分钟炮轰景福宫的节奏嘛。
朝上亲清,亲日两派争论不休,大王又是个被人把控的怂货,让人不由想起清朝末年。
所谓改革,有时并不一定是内生的,总有一些狼子野心的国家蠢蠢欲把别国“改革”地更符合它自己的利益诉求。
这几集应该是白利贤作为白利贤的人生高光时刻了,我一直以为老鬼只是白利贤为自己的贪欲寻找的借口,没想到这孩子是真的PTSD了。
金接长,用老鬼的枪再把老鬼召唤回来吧!
E29欢迎回来,老鬼。
做老鬼多好啊,生杀予夺,力量无穷,做白利贤却要被人鄙视,被各种纲常束缚,被亲情和道德捆绑。
这一集是继东学党占领全州之后的第二个高潮,不负我望,由大难不死必有后招的河仑老师亲身推动,哦,不,这时候应该叫洪家了。
野心和欲望怎么可能乖乖蛰伏呢,那可是不死不休的天性。
前进吧,老鬼和洪家。
花开两朵。
另一厢,申导贡献了优秀的战争场面,义军和京军打仗的时候还是镰刀与菜刀互砍,到日本人这里已经全面升级为现代战争,只闻枪鸣炮响。
这里我就很佩服韩剧了,包括韩影,真的走在亚洲前列,这景福宫被攻陷,王上被擒拿,屈辱程度和火烧圆明园相比只增不减,不过我就没有看过任何中国的影片和电视剧呈现过那段历史,倒是手撕鬼子频频上热搜。
能够坦然面对历史,真实呈现历史,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啊。
白利刚这趟进城真是见了大世面了,不仅面见了王上,还见证了历史。
赶紧快马加鞭回去给全琫准传信儿啊,看得人捉急。
另外万分心疼宋客主送给兵判却没来得及兑现许诺的金条,简直戳我金牛座的肺管子。
E30甲午中日战争开打,居然有着这么波折的原因。
可见即便是弱肉强食的内核,还是要扯着各种名目包装一下。
文明和伪善,一物两面罢了。
白利刚这趟可以叫做奇幻记了,转眼和宋子仁分别做了王上和中殿的细作。
六月是这剧的圣母担当,这东西,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男主角的母亲,正合适。
我一直奇怪,杨柳和白利贤哪来的源源不断的子弹?
要知道这可是快速消耗品,和小李飞刀这种循环利用的环保产品不一样。
E31这一集提出了两个宏大问题,“什么是国家?
”“于国于民有益的方式只有一种吗?
”第二个问题虽然有替白利贤洗白的嫌疑,却仍然是一个好问题。
世界的变化这么快,莫说什么公道,什么大义,便是真理也在随着科学边界的不断拓宽而调整。
站在不一样的立场,不一样的视角,跨越时间的长短不同,争取福祉的层次不同,心中理想世界的样貌不同,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吗?
能采取相同的行动吗?
说到底,成王败寇。
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已属不易。
白利刚和白利贤两兄弟的命运真是环环相扣,总是凑做一堆,幸而是善缘而非恶感。
李圭泰领队甫一出场就想感叹,“好一个周正的帅哥”,可以和尹施允并称本剧的花美男担当。
(曹帅哥,抱歉,这次你真的不算。
)E32-33当国家走到了命运的分叉路口,这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他所向往的生活图景的天差地别便显露出来。
白利刚作为一个没读过书的街头混混,心中的国家仍然是君主威严坐高堂,看到王上被日本人赶下王座,爱国情怀无处安放,只盼着轰轰烈烈来场“清君侧”,殊不知正是王上治下的国家让他的母亲成为奴隶,连带他也变成下等人。
全琫准升华了一个层次,王上是不敢废除的,但是东学党有义务为王上出谋划策,在“术”的层面,通过设立另一个主政机构让人民的生活稍微好过些。
可惜,这只是乱世的权宜之计,无论是朝鲜旧贵安定了社稷还是日本人把控了局面之后都容不得他全琫准这不伦不类的设想。
两班之所以嚣张,抛开权势传承的原因,起码都是读书人,难道让六月这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做地方官吗?
全琫准如今妄想偏安一隅,那是一厢情愿了。
白利贤作为朝鲜身份制度的受害者,作为见识过尖枪利炮的人,他向往的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显然,这个理想不能由既得利益者的朝鲜旧贵来实现,他曾寄希望的东学党也是一盘散沙,自身难保,当时的清朝只会比朝鲜更狂妄陈旧,似乎也只有通过日本人的利刃来切除朝鲜王朝这块腐肉了,从“道”上彻底改天换日。
至于其他人,黄硕周已经活成了两班的卫道士,迂腐古板到面对世道剧烈变迁还没有白万得适应的快。
宋子仁是有远识的,只是志在从商。
商人逐利,是政治改革的墙头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主动做为的动机不强。
而那漩涡中心的王上和中殿,一个只会哀哭,一个只知索取,旧贵们天命已尽,早死早超生吧。
白利刚和白利贤两兄弟又一次境遇颠倒,上一次,白利刚拥有了如家人般的别动队兄弟们,白利贤得知自己被师傅陷害,孤立无援。
这一次,如家人般的别动队抛弃了白利刚,白利贤却加入了天佑侠,也算是事业归宿。
人生际遇,全靠编剧一支妙笔。
E34-36又见洪家,即便是乱世,这际遇也是过于跌宕了。
六月和主母抱头痛哭。
人呐,就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享福。
白家社会地位的一跌再跌也是那个世道的典型代表吧。
黄进士的脑子里居然有倭寇了?
不只是两班那点小九九了,这人设有点崩。
不是冤家不聚头,白利刚和白利贤又要见面了,他们之间的恩怨能就此一笔勾销吗?
我真的太喜欢尹施允神气活现的样子了,非常韩式的长相,古装面如冠玉,现代装也完全hold住。
E37-39这几集花了不少篇幅聚焦于普通人的抉择,那些历史书中模糊的的面容和语焉不详的心理。
宋子仁去港口前回头凝望了旅阁,她和崔行首分头行动时搭配了悲壮的BGM,这时我们知道,有人要遭遇不测,高高的Flag已经竖起。
整部剧前半段最催人泪下的是闪电接长的死亡,如今全剧即将走向尾声,确实该由一连串赚人眼泪的人物结局推动最后的高潮。
不出所料,如今忙忙碌碌活蹦乱跳的这些人都会死,白利刚与宋子仁也有很大可能要活在彼此的回忆中。
至于白利贤,结局早已注定,那就是死在白利刚的手中。
E40-42真是太辛酸了,别说连发步枪,居然连铁剑都没有,全靠竹制品战斗。
所以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全体系工业,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是真的卡脖子啊!
为什么要把崔行首绑起来啊?
人家是答应了送粮送米,总不能因为没送成就严办了人家吧?
那以后谁还敢送啊?!
不过要是怀疑内奸也算合情理。
牛禁坡一战充分说明了什么叫“以卵击石”,在火炮的轰炸之下,人像鸡蛋一样脆弱。
不由联想到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小米加步枪是如何打赢了尖枪利炮的日寇,真的太不容易了。
真是太惨烈了,这是滚滚历史前进车辙下的冤魂,是文明大跃进的阵痛,是先进对落后的倾轧。
所以保持科技全人类共享,不要造就霸主,维持武力值的平衡,或许是避免战争的最好方法。
E43-44洪老师死地也太喜剧了,讽刺意味十足。
白万得,如若不是生在贱民阶层,真能成为乱世枭雄,看世道的眼光太毒了,审时度势的直觉是天生的。
天下无新事,失败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清算和背叛。
全琫准还不如死在牛禁坡。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金接长啊,真小人。
黄硕周给了白利贤最初的建设朝鲜的愿望,然后残忍地毁了他。
白利贤是有理由恨他的。
所以用枪指着黄硕周的是白利贤,最终他再次放下了。
再回头便是老鬼。
从此刻起,白利贤被老鬼彻底吞掉了。
E45-48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只有白利贤让人意难平。
一个找不到归路的孤魂野鬼。
如果他真的变成老鬼多好啊,可惜风平浪静,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古阜,明心和哥哥,白利贤又回来了。
白利贤和老鬼是一个人的善恶两面。
世道安稳,做白利贤便顺风顺水。
可惜,风云变幻,白利贤要背着折了腿的父亲拼命奔逃,白利贤要应对兵痞的威逼,白利贤要走上刀剑无情的战场,如果没有老鬼,白利贤早死了。
所以白利刚对白利贤的指责并没有多么伟光正,两军对垒,死伤自负,怎么能因为一方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就把另一方污名化呢?
难道有家有口的士兵要任人砍杀才叫“人即天”吗?
白利贤还是聪明过头了。
如果笨一点,傻一点,也许他也能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好。
一开始出场的白利贤,留学归来的翩翩公子郎,他有理想,满怀抱负想要实现父亲寄托在他身上的科举理想;他有善心,不同于他的父母姐姐那般充满恶意,他将小娘和哥哥当做他的家人,以真心相待;这样一个美好的人却没能如哥哥所言走上花路。
曾经的老师黄进士使用手段将利贤送上战场,期盼他不再归来,自始至终黄进士都把自己放在高位,无法摆脱门第之见。
自己那样尊敬的师长竟是断送自己科举之路的真凶,试问知道真相后的利贤怎能不寒心?
怎能不绝望?
被断送科举之路的利贤凭借自己的好枪法被军队长官看中,他化身成为令义兵们闻风丧胆的老鬼,毫不留情地举起手上的枪支,瞄准那所谓的敌人。
对于利贤来说,成为老鬼,不断向上爬既是他报仇的手段,还有他心中抱有的想要实现父亲理想的最后一丝幻想,还或许他希望自己只有在举枪的那一刻才是魔鬼,放下枪他就还是过去那个善良温柔的公子。
大概在被哥哥发现自己的老鬼身份的那一刻,利贤是既痛苦但又安心的,本期待着哥哥能解脱自己,解脱自己这样一个魔鬼的身份,可是哥哥却放过了自己,向自己的队员伪造了谎言。
怀揣着对哥哥的感恩以及自己夺取他人性命的悔恨,本想回到家乡重新开始,可命运再次跟利贤开起了玩笑。
大开杀戒,彻底沉沦,真相总会有揭露的一天,曾经那个善良天真的少年早已被丧失良知的魔鬼所取代,逃亡京城,懦弱的君主,麻木的百姓,利贤告诉自己只有强大的日本才能拯救朝鲜这个弱小的国家,他寄希望于日本改变朝鲜固化的阶层制度,实现朝鲜的文明开化,于是他成为浪人的首领,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鬼怪,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心全都交给了魔鬼,曾经的那个翩翩公子郎是再也不见了。
走上叛国的不归路的利贤是孤独的,不同于哥哥身边那一群伙伴:赏识他的首领,与他心心相惜的客主,尊敬他的队员们,他们一起携手走向救国之路,利贤一直都只有自己一个人,订下婚约的黄家小姐从未触及他的心结,日本前辈对他也不过是利用,命运待利贤是不公的,无论是被迫走向战场,还是主动化身老鬼,化身鬼怪,无论是不情愿还是情愿,利贤始终是孤独的。
如果曾经有那样一刻,有那么一个人伸出手,拉住他那在深渊苦苦挣扎的双手,一切是否会不一样?
利贤就这样孤独地走上叛国的不归路。
東學的要義是「人即天」。
看起來電視劇的拍攝者也知道,人不會是天,有天,有地,有人,也有一切眾生萬物。
只是人需要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不是附庸和藩屬,不聽命於人,遭人魚肉,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並承受其後果。
成人(being humanity)是一種痛的抉擇。
這部劇講述的是女人、奴婢、庶子、賤民等一系列本不被看作人的人成人的過程,每一個角色的成人都貫穿著對暴力的忍受。
但承受暴力的同時是尋找並走自己的路。
半島的影視和文學中不乏有訴說這樣的痛,例如《全臺壹》中說「우리는 기계가 아니다」,《抗拒:柳寬順的故事》中說「우리는 개구리가 아니다」,不是機器也不是青蛙的代價,便是自主的承受肉體的苦痛乃至於死亡,這是不斷發生的輪迴。
事實上,做機器和青蛙,同樣要承受這些肉身的苦痛和死亡,而那些痛根本是無法被文字記載和言說的,因為是「非人」的痛,而機器和青蛙不會言說。
文字被人壟斷了。
1894年的半島發出了「我們是人」的聲音,並一直在走成人之路,百年之內也沒有走到盡頭,劇集中反覆出現「路」的意象,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路——只有人才能找到自己的路——盡管路的過程是痛楚,而盡頭是虛無。
但承受的痛,證明了人的存在。
寫於2024年3月23日的香港。
鸟儿鸟儿啊,不要落在绿豆田里。
青袍的商人,就要哭泣。
这是一个在乱世中找到心中的道路的故事。
跟《阳光先生》差不多都是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的故事,不同于《阳光先生》聚焦在一女三男的故事,而是将聚光灯打向白家两兄弟,白利康,白利贤身上。
看此片之前,我并不了解甲午战争的一大导火索是为了争夺朝鲜的附属权。
朝鲜在近代倍受压迫,列强践踏,从清朝附属国一点一点被蚕食为日本殖民地。
我为白利康找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所欣喜。
他本是白家庶长子,女仆流月和白家家主的孩子,在嫡长子出生之前倍受他父亲宠爱,后被赶去了下人房,在弟弟进学堂念书时,被父亲逼着学会催税,压迫当地百姓。
因庶出而不配拥有姓名,一直被叫做“白家那谁”,是白家的一条走狗。
他以为自己的一生之后作为“那谁”活着,但东学起义改变了他原本的生活,郡守被杀了,白家被洗劫一空。
那个所谓“人即天”的世界,他起初并不理解。
他只知道东学党人想要杀他泄愤,成群的百姓群情激愤,他只求一死,但母亲流月却只身站出来护住他,说他做的坏事都是被他父亲逼的,他也没有办法。
而在白家卷土重来时,也是母亲打醒自己:人生的路是你自己选择的,当时将军没取你性命,废了你一只手,是为了让你作为白利康活下去,“那谁”已经死了。
他纠结许久,终于大胆反抗放弃继承父亲的吏房之位,想跟母亲远走,种田为生。
父亲说着放手,背地里使绊子,把他逼上梁山,他奋然投向东学党的怀抱,却发现对方并不欢迎自己,因为对他们来说,自己还不是白礼康,而是那谁,作恶多端,压迫百姓的那谁。
他不是没彷徨过,犹豫过,去质问东学党领袖全琫准,伤心地说自己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决定放弃一切来到这里,成为白礼康。
结果谁都不要。
但他并不放弃,既然不让入队,那跟着一起打仗总是没问题的。
于是他坚定地走向战胜那谁的战场,成为了白礼康。
我为白利贤没能战胜心中的鬼而叹息。
他是白家嫡长子,从小被父亲寄予厚望,送入私塾,后来被送去日本留学,就读于庆应私塾大学。
父亲希望他读书科举入仕,平步青云,从而成为阁员的父亲。
然而东学党起义那天他本该准备明日的科考,却因为放心不下家人毅然决然回乡营救家人,断送了父亲预先给自己安排的前程。
他便是剧中黑化的白月光,本是知识青年,重情重义,谢过老师黄锡柱,参加科举,一腔热血想用先进文明报效国家,改变朝鲜落后的现实。
他跟全琫准争辩,竹枪不是变革的武器,文明才是。
最后却发现最敬重的老师黄锡柱为了不让妹妹黄明心嫁给自己,特地把免兵役的他送上了战场,让他有去无回,无法跟黄家联姻。
他心灰意冷,投奔先进文明,却发现文明撕下了面具,露出了野蛮的真面目。
他痛苦过,挣扎过,也曾想要改过自新过。
他凭着对黄明心的爱恋,强忍下了杀黄锡柱泄愤的心。
他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迷了路,再也走不到明心小姐跟前。
还好哥哥利康打醒了他,让他战胜心中的鬼,他便成为了东学党人成立的古阜执纲所得领导者。
但因为乱世的紧逼,未能摆脱心中的鬼,最终走向歧途,帮日本做事,造尽杀孽。
他心中的鬼起源于他的外号。
他当民兵镇压当地东学党人起义时,总是在半夜偷袭敌营,枪法出神入化,身法矫健。
因他在日本留学时最爱枪法课程,凭一杆枪,在指挥官面前打出了名堂。
也因为他的一杆枪,多了无数东学党人的枪下亡魂。
东学党人称之为—鬼。
令人闻之摇头,咬牙切齿的鬼。
也成为了他怎么也摆脱不掉的心中的鬼。
我为宋慈仁最终也想试试加入义兵组织而感慨。
她作为全罗道褓负商会长的独女,一开始只想在乱世中做大做强,抓住机会,成为一代富商。
她因古阜颁布了禁止谷物外流的命令而前往古阜调查,力求收购更多的粮食,未曾想在古阜看到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推开县衙的门,却看到达官贵人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本来想去上交官府的义兵起义文书也留在了自己的手里。
她遇到白利康对她开放禁古令的要求嗤之以鼻,后来却为了利益交换救了白利康父子的命。
对她来说,世界上就是应该是纯粹的利益交换。
她对世间的斗争,能做到最多的,就是袖手旁观,而不是偏帮任何一方。
但却因为东学起义有了改变。
她想要的世界是以商人为根基的世界,并不是农民。
但在看到东学起义为农民谋福祉,分粮,打倒贪官污吏时还是由衷地被鼓舞着。
也因为东学党人,她意识到自己做军商,虽也是铤而走险,富贵险中求,赚的正当钱财,却无异于是发国难财。
战士们生死未知,而自己因为手上专属的商品垄断权而赚着他们的钱。
(近代朝鲜褓负商拥有某些商品的垄断权)她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她只认跟自己相关的利益。
却在一次又一次见证东学党人的奋战,流血之后,加入组织。
东学党人一开始反对的是贪官污吏,所以被官府镇压,后来因官府请来清军援助,也惹来了日本驻军,双方才停战一致对外,想把日本军队赶出朝鲜。
可惜一切为时已晚。
(中日天津条约中提出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执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有驻军,日本也有会派军驻朝鲜。
这给了日军一个驻朝鲜的借口)。
我为女仆流月(白利康的妈)和白家正妻(白利贤的妈)的爱恨所动容。
正妻厌恶女仆流月,认为是她和她儿子存在才使得自己倍受冷落,在生下长女和嫡长子之后才得以挺起腰杆。
她却在流月被打得头破血流时送来药包,却在白家家道中落时重操旧业,让白家以编草鞋为生。
原来在白家尚未发家之际,流月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便帮着白家夫人一起编草鞋维持生计,那是流月的愿望就是一直跟夫人待在一起,而夫人也说:这个家要是没有你可怎么办?
可这一切都被争宠而蒙蔽双眼,她们在很久之后才认识到,造成这一切的是白家家主。
是那该死的父权。
把女人分而治之,分为正妻和小妾,夫人和仆人,让她们尔虞我诈,争夺宠爱,不正是化解女性团结起来力量的最好方式吗?
也正是《厌女》中说的,最常见的厌女。
黄锡柱,古阜两班,贵族阶级,不愿意妹妹明心嫁给中人出身的白利贤,同时也很嫌恶白家家主逼他联姻的做法。
(韩国等级制度森严,分别是奴仆,平民,中人,两班)后来为了毁掉婚事,不惜烧掉免兵役名单,送白利贤上战场当炮灰。
也是把白利贤逼上做鬼之路的重要人物之一。
我为脸上有痣的那个洪姓男子而悲哀。
他是古阜的刑房(吏房之下),苦心经营却阴差阳错哪边都得罪了,遭到了各方的报复,也在暗自报复着对方。
他在东学党人第一次起义时揭发了白家家主的去向,后来白利贤的免兵役名单便是他给黄锡柱烧掉的。
但也因为后来流月给自己的药膏而在日本人面前维护她们一行人,未曾想对方以为他要告密,一个飞镖射杀了他。
临死之前他嘴里喃喃道:我本来准备说不是东学党人的。
这部剧里吸引人的点是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坚持。
何尝不是一种群像。
每个人也都在这乱世中求生存之道,是厚黑学还是”人即天“,当时没人知道怎么选才能笑到最后。
这两兄弟走的路,所经历的事情,所产生的改变,何尝不是朝鲜人民面对外敌的两种态度的缩影呢?
乱世之中,大道难寻,唯有变化,永远向前。
青鸟啊,不要落在绿豆田里。
何尝不是农民最朴素的愿望呢,希望不速之客不要到自己的田地,为非作歹,肆意掠夺。
然而乱世之中,祈祷无用,抗争才有用。
题外话:本以为只是以甲午东学起义为背景,没想到却是根据史实所改变,剧中的将军也是实际上领导东学起义的将军—全琫准。
连身边的追随者也都是用的历史真实存在人物,比如崔景善,金开南。
从一开始的古阜起义,到越过边界,攻向全州,所有人都在劝—见好就收。
他们不忘的是创造一个人即天的故事。
最开始看到李翼俊演坏人真是完全无法接受,还沉浸在他在机医中的逗比人设,一开头就是暴打百姓的大反派。
俏皮话是:小时候跟长辈一起看中国抗日故事,长大了自己看韩国抗日故事。
一生爱看抗日剧的我。
演员太有名了,演古装剧看着总是出戏
原以为又是小女儿情谊的偶像剧,竟是家国天下的真史剧。
烂尾,人物全崩。前面14集算是8分,后面抗日神剧,和注水结局负分。
六龙飞天粉前来报道!
白利贤倒下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但愿黄泉白花能照映出那个纯白的少年,和那一句轻声的“哥”
演员班底基本没有演技bug,曹叔韩艺璃包括一众六龙飞天的班底演的都很好。
意外的喜欢兄弟情 但感觉有一些转折还是突兀了
震惊了,因为曹叔来,被尹施允震撼到,太牛了,爱上爱上
除了正面人物的处理较理想化,给战乱中小人物的刻画基本都是多面的。很喜欢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宋子仁、杨柳、六月、明心,甚至白夫人和利花,都有不少除了和男角色情感纠纷以外的故事线,宋子仁强大包容又聪慧,情难自抑之下也坚定地选择走自己的路。别动队、崔行首和东学几位首领的塑造很得人心。白利贤这么反转的立场演员hold住了。白利康决战前的演说也牵动人心。全员演技在线。
无论阶层、无论善恶、也无论凶悍或懦弱,剧中群像表现出的“人性的刚硬”十分打动我。史实的波澜壮阔与个人梦想迸溅的耀眼星火,所展现的“观念生长”如漫山遍野的绿豆花,连接着大地的厚重并时时散发出勃勃生机。
全是六龙飞天的演员啊,拓思光,吉太味,河伦,洪仁邦…还有导演。是历史剧,与六龙飞天一样,同样是以中下阶层的视角呈现了东学党起义。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美化东学党的嫌疑,韩国近代史给人以东学起义为中心的错觉,希望看剧的时候不要被误导。最后阶段金九也登场了(就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那个背玄彬射杀一万次的家伙,暗示义兵运动与东学运动得到了完美的传承),这个导演在六龙最后一集也提到了世宗大王出击对马岛的历史,在向历史致敬,但历史真相是残酷的,就算义兵跑到了义州也难逃被消灭的命运,日军很快就会扫荡边界地区九月另一部历史剧义军-蓝色英雄的时代将会以安重根为中心讲述这段历史。(今年是三一运动100周年,所以韩国“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有点多)
六龙飞天的导演,很多熟面孔,可以称为之演员的阵容,好期待!
去年做清代史的时候知道了东学党起义,但没有深入了解,这部历史剧正好答疑了,新知识get ,仇日情绪再添一分。好多熟悉的面孔,有效地缓解了刷完《六龙飞天》后的戒断反应(。ì _ í。)太喜欢韩艺璃了,看完大结局的当天晚上就梦见在一场盛典上她被授予最佳新人奖,哈哈
看不下去了 存档
冲着曹政奭来的,演技超好!韩艺璃演的也完全超出意外,那段哭戏简直不能再好,谁能想到,我居然看着韩国拍的抗日剧哭的稀里哗啦。剧是好剧,可惜翻译不太行,不过有的翻就已经很感激
好剧
“虽然土地贫瘠,但确定能生芽,把贫瘠的土地变肥沃”,生于白家这片贫瘠的土地,却开出了绿豆花。(我爱曹叔!
剧情很乱
好看的
演技咖+好导演+历史正剧,是个好剧,但我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