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主颂
Gloria!,颂歌之女!(港),荣耀归主!
导演:玛格丽塔·维卡里奥
主演:加拉泰亚·贝露琪,卡洛塔·甘巴,Veronica Lucchesi,玛丽亚·维托利亚·达拉斯塔,Sara Mafodda,保罗·罗西,Elio,纳塔利诺·巴拉索,安妮塔·克拉沃斯,Vincenzo Crea,Jasmin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瑞士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24
简介: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威尼斯一所女子寄宿学校,讲述了特蕾莎的故事。她是一个年轻的梦想家,与一小群非凡的音乐家一起,跨越世纪,挑战旧制度的陈旧桎梏,创造出叛逆、轻快且现代的音乐——流行乐!详细 >
2.5
与《还有明天》形成了有趣的互文:音乐展现女性态度,女性也有向压迫她的人说不的权利。结尾高潮段落,女孩向老师、教会以及那些死板的音乐模式反抗,完成了属于她们自己的音乐会。总督看到这不受控的一切竟然一命呜呼,可笑又脆弱的男人们。喜欢她们在地下室共用钢琴作曲歌唱的部分,奇特的旋律,饱含真实情感的歌词,后面女孩们也用这个方式鼓励自杀未遂的露西亚,音乐是有救赎力量的。特蕾莎并非哑巴,开口说话代表她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以及行使拒绝的权利。从失声到发声,女性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身份转变,类似《钢琴课》。一代有一代的个性、想法和讲述方式,正是每一代对上一代的反叛与创新,才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艺术新浪潮,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不要遗忘高墙里女性音乐家们,需要更多这类打捞历史尘埃里的女性的作品。
女人的音乐才华和自由的个性是宗教束缚不住的。
类似《women's talking》,《助产士》路线,以女权代替理性对抗神权重写历史,发现历史的无声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哥哥(✓)
油画般质感画面 女主确定不是砸场子吗 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赞颂
2.5
虽然爽文剧情很潦草 女孩间的情意还是很感人
纯自作自受式选片。开场女主脑补歌舞的那一幕倒还有点创意,一度以为抖衣服之类的声音是在表现绝对音感。剩下的部分充斥着时代错置,就连理应出彩的原创音乐也衔接混乱令人迷惑,西音人躺在第一排抠出了一栋别墅(一座孤儿院?)
我覺得不糟糕,內核是很當代的議題,呈現是一個很大眾娛樂方式。看得很輕鬆,看了十五分鐘就知道一定不是拿獎的料所以看這部片更讓我能夠感受到看電影很基本的愉悅。
24#107# 1/10什么GHG幽默幼稚爽文,这东西还能是主竞赛啊
这部是我今年柏林看到映后反应最激烈的一场,出什么“现实中有多少女孩被孤儿院破坏音乐梦想”的时候欧洲人就嚎起来了。水准其实还可以,尤其是真唱实演奏的画面所渲染的情绪能够补足一部分主题幼稚带来的滑稽感。不明白怎么进来主竞赛的,不过喜闻乐见
一分加给高潮戏音乐好听
那种让人觉得音乐真好的片子 导演现场的映后谈比剧情更印象深刻
看完沉默了,叙事逻辑有问题,但是画面很美
可可爱爱!音乐打破世俗的三六九等,只有能够欣赏劳作声响时才真正欣赏钢琴,而写给你我的歌就是荣归主颂。亲密化的美德、虚弱化的威权、诙谐表达的矛盾、一句带过的苦难,精彩却单薄。这是导演的选取没错,不涉及太多背景以避免节外生枝,但是可以处理得更深厚。
本作是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最值得欣赏的是贝卢吉的明星级表演和维卡里奥的精彩音乐片段。喜欢《修女也疯狂》等电影的观众,想要一部带有现代感的轻松时代逃避现实作品,将会找到他们新的喜爱的失败者故事。但任何对通过创造力克服逆境有好感的人都会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主流观众和艺术电影观众都应该让《格洛丽亚!》的高音提升他们的精神。
74Berlinale-主竞赛|音乐极有趣,然后没了。
这种质量的电影都能入围柏林主竞赛,可见今年柏林是有多差
#NZIFF 不懂音乐,但是喜欢。
@意大利新锐电影展导演试图打捞音乐史中失落的女性创作者,但更动人的是少女们挣脱枷锁的过程。当修道院的经典圣歌被偷偷改写成流行旋律,琴键上跳动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她们被压抑的自我觉醒。影片没有美化女性情谊——她们会因深夜的弹琴时间较劲,也会在对方绝望时安慰鼓励。这种夹杂竞争与扶持的复杂关系,比纯粹的girls help girls更真实有力。结局定格在女孩创作的乐谱飞向空中,泛黄纸页上的音符终将穿越时空,为所有被历史噤声的女性创作者完成迟到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