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安妮,后来发现她越变越好,虽然始终有点神经质。
我想了很久,我不喜欢她是不是因为她轻而易举就赢得了所有人的爱。
所有的人都喜欢她,大家都配合她一切行动,或许因为是她最小,但是她那股认真的样子真的特别美不是么。
连最挑剔最爱损人的老头子P爷也最喜欢安妮,他在医院那场戏里捉弄了所有人,唯独除了安妮,安妮把皇冠还给他后他一个人讪讪地说,我就是最喜欢你的啊,没有别的意思,不是捉弄你,就是真的疼爱你啊。
一开始因为被剧透说Jeff最后爱的人是安妮,特别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Jeff应该是和Britta在一起才对。
Jeff是因为B才成立西班牙语学习小组,B一开始真的是女神范儿十足。
第一季两个人火花还比较多,毕竟最后也睡了。
到了第二季整个故事的情感线就和B没多大关系了,到了第三季,我们的B已经完全从女神发展为愤青,再发展为女屌丝,她从文艺女神进化到二逼愤青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不过这样的B更讨观众喜欢,只是那么好看的颜浪费在一个二逼角色上了。
第一季末尾Jeff对安妮解释说,和B在一起会让他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和女老师在一起他会变成更好的自己,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然后他就吻了安妮,然后第一季就狗血地结束了。
另外,说句实在的安妮的表演有时候总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这样直接衬托得B女神好像只是草草了事。
到最后安妮直接变成第一女主,而B完全沦为酱油党了。
萌妹子安妮后面越发出落得美丽动人,她努力积极又乐观,偶尔神经质偶尔癫狂,也是带着小女孩子的表情,这样的姑娘是没人会拒绝的,尤其是对中年男人来说。
第三季安妮越发勇往直前地往更好的方向走去,而B却越发有变成配角的倾向。
我一直想着B能越来越女神啊,不过,作为一部情景剧怎么能太女神化呢,看她顶着女神的脸演一个愤青屌丝,只能感叹这不是GG啊,否则她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Queen B的。
第三季里有一集讲平行空间,六个平行空间里Jeff都吻了安妮,或者即将吻安妮。
Jeff和Britta完全没有任何情感交流。
她不管在哪个平行空间里都要唱那首众人鄙视的脑残歌曲,Jeff永远都会在站起来的一瞬间被电风扇敲到头,然后安妮会去帮他看看伤口。
许多小细节都可以看出来编剧是想让Jeff和安妮在一起的,他们衣服开始类似,表情开始一致,吃饭他们会坐在一起,组队玩游戏他们是一对,单独给镜头往往是他们在两两相望。
安妮在某一个平行空间里和Jeff接吻后说,这感觉像是和父亲在一起一样。
她或许对他是有一些恋父情节在的。
毕竟Jeff的形象在她眼里一直是不错的,她很依赖Jeff,不管有什么事情她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去问Jeff,Jeff回到以前的律师同行那里参加聚会她也一直担心要集合所有人去帮助他。
还有一集安妮被那个亚洲版安妮欺负后Jeff怒气冲冲地拉着安妮闯进教室里对那个亚洲版安妮大发脾气,他保护安妮的决心简直让大家惊讶,那个姑娘问,你到底是她父亲还是她BF?到这里就笑了。
这句话真是问出了所有人想问的。
他们竞选学生会主席后安妮大发脾气离开现场,Jeff转身跑去安慰她,他们坐在沙发上时Jeff说,我们不能永远这样亲近啊傻丫头,不得不说把kiddo翻译为傻丫头这三个字真是戳心啊。
安妮睁大了水汪汪的眼睛说,can’t we?他们之间的情感线更明显,简直成了整部剧唯一的情感线。
不过仔细想一想,Jeff只有和安妮在一起的时候才更像个真男人,和女老师在一起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魅力,和Britta在一起总是斗嘴吐槽偶尔一丝浪漫都是以吵架终结,他们喜欢同一家酒吧他们魅力非凡对异性都太有吸引力,他们对每个人都很好他们疯癫起来比谁都疯狂正经起来比谁都认真。
他们两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就是一类人,估计这也是Jeff一开始就被Britta所吸引的缘故吧。
不过随着两人越发了解,爱情这种事情反而没了。
好在安妮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她那么努力那么优秀,她会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她被大众情人Jeff爱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安妮真的很好,她是所有人里唯一个被所有人喜欢的,她甚至能和昌王相处得那么好,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昌啊,他第一季无比霸气,后面开始就沦为纯屌丝开始被欺负了,不过第一季和他跳舞的女人真美,貌似那女人是扮演他妻子。
和安妮在一起的Jeff更夺目,他不再是那个混日子的中年男人,也不再是满嘴跑火车的假学历律师。
他像所有认真清醒的男人一样,会努力奋斗,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会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会从浪子蜕变为好男人。
而这一切都是安妮带来的。
她像是有神奇的魔力,这个十九岁的少女无比热爱生活。
我还是喜欢安妮和Abed在彩蛋大赛里接吻的那个镜头,虽然是向星球大战致敬,又有恶搞的成分在,但是整个画面感还是很强烈的。
Jeff和B站在一起就呈现了所有美剧里都会有的帅哥美女情侣档,所以他们没有在一起。
B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对Jeff的喜爱,即便是那场Party上的表白,也只有那句我爱你说得情真意切,后面又越发沦为吵闹和吐槽。
我最喜欢的男主角还是Abed,他看似是所有人里最奇怪的人,但是他其实是最正常最聪明的人。
从B给他们做的那张匿名心理测试单上就可以看出来。
顽固老头子P爷整个人完全就是疯子啊,雪梨大妈也好不到哪里去。
单单从对演员的喜爱上来说,万人迷Jeff当然是人见人爱咯,不过还是觉得Abed更有趣一些,他和T真是一对好基友啊,好在没有把他俩变成基情。
至于结局,看完以后再说咯。
其实事实上这一切完全没有我形容得美妙。
说白了,无非是一群癫仔嘻嘻闹闹地过日子罢了。
而我敲敲打打这么多字,无非是说服自己接受Jeff和安妮这对CP罢了。
虽然我不喜欢这对CP,不过也只能这样咯。
故事没有按照每个人的要求来发展,但它仍旧是一个好故事。
正是因为它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来发展,你才知道它对你而言只是一个故事罢了。
第三季什么时候出啊????
第三季中我看的最后一集是e21,学习小组拯救DEAN。
e22在之前看过了,觉得作为收尾有点仓促。
community是唯一一部我看完之后可以把故事纲要写在标题里的美剧。
它没有狗血的感情线,只有有一搭没一搭的暧昧,好像编剧想起来就写一笔似的,无足轻重。
重点是剧情线,充满各种疯狂的想法。
18+19+21三集是典型代表。
先是学生不愿意暑假上生物课,闹学潮,变成暴动,然后神经病保安主管Mr. Chang趁乱把Dean关起来,以一个赝品取而代之。
开除了学习小组7人。
开除之后,abed怀疑现在的dean是个冒牌货,但是没人相信。
Chang派出一个心理医生强行给abed治疗,试图说服小组成员,greendale这所社区大学根本不存在,他们前三年是在一家名为greendale的疯人院度过的。
大家先是被骗,然后醒悟,抓到心理医生了解了Chang的阴谋。
而Chang正用高压手段统治学校,搞了一大堆小孩做安保和马仔(交换条件是大学学分),而董事会的两个人糊里糊涂,也不问世事。
警察称没有证据不愿介入。
小组7人只得靠周密部署拯救dean,当然最后失败了。
改依靠无所不在的空调学院。
(空调学院在其中因严密的组织和章程,颇像一个邪教)这样复杂的剧情我之前从来没有从20m的情景喜剧里看到。
回想friends,我基本上记不得每集都有什么情节了,这样拉拉扯扯以成员关系展现为主的剧集当年竟然还看了好几季!
community当然也有这样的episode,开始的时候为了介绍人员特点和彼此关系,搞了不少现在看来食之无味的鸡肋,但从第二季开始,几乎每一集都有疯狂的故事,和煞有介事的宏大。
这个剧集的特点就是足够疯狂,天马行空。
编导真的把greendale当做了一个疯疯癫癫独一无二的社区大学,进行各种实验。
穿着各种戏装的dean, 总想一统江湖的Chang。
所有人物的性格特质都被放大到极致,然后出现各种戏仿影视作品的片段。
低俗小说、和安德烈晚餐,死亡诗社;把丢了一支笔,变成互扒衣服的大搜查;把枕头城堡和毯子城堡的争夺,拍成战争纪录片。
这里没有常规。
一个正常的学校里没有人会研习假死的科学,然后死给你看!
任何常规的故事都可以被放大演绎,在geek和nerd的头中脑补出动画版本、游戏版本、角色扮演版本。
所以说community是真正的神剧,一部足够神经病的剧集。
但Greendale不是疯人院,因为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疯。
是因为2015年了看这部剧没笑点吗。
反正我最讨厌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为了笑点剧中人物像小丑一样故意制造笑点。
然后abet在其中就是扮演一个类似geek的角色吧,但是并不是每个中东面孔加上面瘫的表情加故意提高的语速就能刻画出这样的角色的。
Troy简直就是在丑化美国黑人,20岁的人了像他妈个小学生一样。
brit第一季还有点新时代女权主义的缩影,后来就变成没事卖卖萌赚取笑点了。
Jeff从第一到第四季笑点就没变过。
永远都是耍帅-装酷-被反转这样的套路。
Annie看在胸大的份上不吐槽了。
黑人大妈就是个家庭主妇,没什么特点。
看得出编剧也江郎才尽(其实感觉压根就没有过才,第一季开始就是一些20年前的笑点反复用)。
反正这么高分我是一点也不服的。
以前还真没看过这种一集一个样的片子,前一集科幻,后一集就串到西部枪战,而且,每集的制作水准及其高明,毕竟,电视文化发展到现在,可借鉴和引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剧就可谓是一个“看过的dvd能堆满五辆车”的编剧们疯狂展示才艺的大舞台。
本片基本不碰任何说教和狗血情节,完全就是剧中人通过非日常的日常生活来完成人生的感悟,美国这种社区大学,毕竟不是啥光鲜的学校,本片也没有啥励志的因素,只是告诉大家,要真诚做人,善待朋友。
本剧目前最牛的几集就是彩弹大战,一个拍成经典西部片,一个融合了星球大战和其他科幻,这部剧的各个节日系列也很经典,是其他喜剧所无法带来的冲击力的,目前我对<生活大爆炸>都基本不追了,反而对本剧一直期待更新。
就拿刚看了的第三季08和09说起,一个非常精彩的演绎了《启示录》电影纪录片的“废柴版”,一个将桌上足球变成了人生的处事大战,当然,还有宅男和大胸女的智力竞赛。
p.s.,一开始喜欢金发美女britta,而现在,完全喜欢上了Anny!
(电影真要了来了。
最近在刷第二遍,突然看到官宣“and a movie”,有点小激动。
)第三季里的Kim Annie的一句话很好地总结了Jeff和Annie 的关系,既像是父女,又有着情人般的暧昧——“I dont understand your relationship here. Is he your father or your lover?” Annie是那种基本没有什么情感经历,遇到任何人似乎都能产生感情的小女生(比如第二次彩弹大战里就和Abed接吻了,还有甚至和Britta差点接吻),所以第一季里Annie和Vaughn谈恋爱的时候,Jeff一开始非常反对,他觉得自己就像Annie在学校里的父亲“She's 18. Her taste in man is still being established”。
而Jeff对Annie的感觉显然也是超越“父女”这样的关系的,自从那深情的一吻后,Annie觉得他们关系已经可以更进一步,但Jeff却很排斥,原因我觉得就是和他认为Annie不能和Vaughn在一起一样,剧中的设定他是比Annie要大十几岁的,而且他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不想去耽误小女生的青春。
于是他就把自己装作是Annie的父亲一样。
Annie和那个陶土课上医生(叫什么忘了)表白的时候,那个医生拒绝了Annie(btw, Jeff极力拒绝那个医生加入小组 ,除了嫉妒他比自己有魅力 ,肯定还嫉妒Annie和他在一起),然后Jeff听到这一消息冒着大雨跑出去,观众一定都觉得他要去找Annie表白了(偶像剧不都这么演吗哈哈),但是他实际上是去找那医生。
医生拒绝Annie是因为她太年轻了,Jeff也是一样啊!Jeff此前觉得这医生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可他却和自己有着一样的底线。
这里不去找Annie反而是表现了Jeff心理喜欢Annie,或者说 爱 也不为过, 爱 是想要你好,而不是拥有。
对于Annie来说,她当然是感受不到Jeff内心深处的情感,或者说她并不能理解。
最后Jeff说“I let you go”,他从来就没有和Annie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关系的发展,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我觉得他像是在对自己说的,他想让自己放下。
不知道电影里两人的关系会有怎样的进展,期待一下吧。
Community(前三季)的美妙之处在于,严肃地可笑。
他们如此悲剧又英雄主义地想要超越现实,想要把现实真正浪漫化与崇高化。
可是,枪战与星战是不过是彩弹的油彩,战争中的武器是枕头,丧尸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头脑发晕,蝙蝠侠只能在心中默念台词,公文包里的金光来自于灯泡......一种巨大的理想被现实击碎后的破败享受,一种被毁灭与降格后还自得其乐的悲剧快感。
这是一种强制性浪漫主义,一种对现实的最后抵抗。
最后抵抗。
所以,这部剧很难得那种褒奖“独创性”的电视剧奖项。
它的艺术性是如此学术性的,以致我们有理由认可这种艺术创作形式。
就是说,自上世纪初多媒体影像艺术初露端倪到如今,不知诞生过多少最美妙的情节和人物。
那么,单单是把这些情节和人物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再以一种总是普适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串联在一起,那就是一部杰作了(比如,罗宾·威廉姆斯出演过的很多作品都是Community爱引用的。
可是,每每如此引用时,又要让观众意识到罗宾·威廉姆斯演员本人和现实的割裂。
所以有了“之后的罗宾·威廉姆斯”这种贬义表达方式,即使在前一句时还是推崇的语气)。
但,这种剧集的诞生,也是预言了多媒体影像艺术走到了某种尽头。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疯狂热爱Community的粉丝,大多在Community后,再没办法去欣赏别的“不那么学术性”的剧集了。
这是Community的无限性.......恐怖之处。
这部剧可以作为情景喜剧的某种分水岭,一部全类型的快餐,想要脱宅的亦可以一试,只要你愿意解读其中的一切。
因为我们很清楚,拍摄真正的星战和枪战片时,其过程并不让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满足。
毋宁说,那些重复劳动和枯燥的工作才造就了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浪漫主义享受”。
两个小时,花了近百人两年多的枯燥无味换来。
这个现实是有问题的。
因为它竟然让浪漫主义者如此没有存在的意义感,如此悲观,如此幻灭,如此无法活下去。
要有一种现实,它必须能实现全部的浪漫主义;要有一种现实,它若不能是浪漫主义的,就必须完全是——现实的。
Greendale便是这样一个具有如此美学意义的模型。
它某种意义上算是拯救了世界的(基于“美能拯救世界”的反讽)。
我只想说只要废柴在我就永远追随。
最喜欢的一部剧。
没有之一。
导致现在看到吴彦祖只会想起Abed。
我会反复一集一集看,实在很佩服天才的编导。
而且本剧包袱不断,随时都能抖出来一个好包袱。
实在大爱。
编剧也太爱昆汀了吧
导火索:最近废柴联盟的主题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盖因众多影评都引用了“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作为废柴联盟的主题,就连百度百科也频繁出现这句话。
对于“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作为《废柴联盟》的主题是否合适,众网友产生巨大理解分歧,进而引发了数回合交锋。
部分网友认为,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这句话不适合。
原因有四:其一无趣:他们认为,这句话被各类废柴的简介频繁引用,和他们了解的《废柴》相比显得无趣多。
其二以偏概全:这句话只是第三集的一句台词,被引用成主题,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其三烂俗:这句话完全是白搭句子,用在无数部作品身上都合适,所以把这样的白搭无特色的句子安插在废柴这么一个不走常规想象无限的剧上,显然是定了一个很俗的主题。
其四无关联:某网友还仔细分析了这句话,认为此话与剧中角色并不无多大关联。
他认为:jeff没有珍惜时间,而且从自私变成关心他人和不荒废年华的关系不大。
对于主题的解读,反对派有两种回答。
一种认为《废柴》是部天马行空的电视剧,很难界定一个主题,或许留白可以给大家无限遐想才是上策。
另一种则给出了自己认为更好的主题。
比如:“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废柴联盟》包罗万象,又不被万象所包罗。
”;或者是“《废柴》主题难道不是陈老师征服世界么?!
”;再例如“人生如戏,这是我觉得《废柴》要说的。
”诸如此类充满新意的回答。
另一部分网友认为,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这句话挺适合废柴这部剧。
其一价值导向:虽然这句话带有说教的性质,但是确实是废柴联盟价值导向。
其二有深度: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不是指认真做某事,而是指应当认真生活。
只把所谓的成功者例子称为莫废好年华,那叫成功学。
皮尔斯母亲死的那一集皮尔斯母亲的留言,就是莫废好年华的最好解释。
仅仅把句话理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悔意之情是片面的,还表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出名要趁早”的进取之心。
这样有深度的话是可以作为主题的。
其三有关联:引用某网友的原话“在进绿苑之前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算是有包袱有压力活的不像自己的人,而在绿苑里他们还是有压力,但是他们更活的像自己了。
J可以做他自己惬意循环而不需要费劲力气靠欺骗来获得利益。
A找到的自己与世人沟通之路自己不再是怪物。
S懂得了自立不再只是依靠男人酒精或者信仰。
TROY放下的是成名压力可以继续无忧无虑。
ANNIE得到的是不再为成就,家人而忽视自身。
P得到的则是乐趣和父外之地。
B也渐渐不再尖锐的将世人(甚至自己)视作敌人。
他们都是在享受人生,这就是莫负好年华。
”尽管双方辩论激烈,也有些网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部剧受众只是少数人,说的再激烈也不过是少数人的行为,“有没有这句话都没关系,反正也没人看。
”相比前一位网友的消极言论,某网友肯定了这次辩论的积极作用,“辩论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胜负的形式,而在于过程中的所得。
不是两个观点的对立加深,而是促进其辩证统一。
”相信这次辩论会让双方得到对《废柴》新的认识。
对冷门美剧的小问题,小细节做大张旗鼓的讨论,这就和《废柴》中无关痛痒的事却整整演了一集道理是一样的。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废柴精神。
第三季真烂啊 谁能告诉我 第三季是换编剧了吗 一点都不好笑 强扭笑点 每个人都像变态 怪胎 极品 什么烂玩意 真是悲催透了 要我放弃一部剧了吗 真失望啊 我看这剧要是还不换编剧 第三季就完结吧 别浪费大家时间了
被砍了..???!!!
看不下去了,看到第10集
17~22集神作! 星霸太亮了~~
cool cool cool~
还是很精品,不过感觉开始疲劳了,炫技,各种奇思妙想,但是故事性不好说了
无聊的剧==
我为何笑不起来
千万别砍 太好看了
马马虎虎~~~没第一部有喜感
这剧的编剧是神啊!!!!!!
有些平淡
六个平行世界简直了!!最后结尾也收的太好(感觉原本到这里就断了)霍家堡游戏真是太赞了酷酷酷!
让我怎么说呢,虽然很小众但已经被捧成了神剧,我的感觉是有些集有点刻意导致剧情很脱线,收视率不高也是理所当然的,能完全懂得和接受的人肯定是少数
恭喜S4的续订。。但是是参差不齐的一季 有几集实在笑不出来了
这集木有彩蛋集 但是多次起死回生。。。
开始走下坡
看着看着,越来越乏味,索性弃了吧。
第三季绝对是系列里最好看的一季了,太难熬了,为了安妮才死追下去,还有三季好漫长啊,真是太无聊了
S3剧本终有改观可喜可贺,治愈与吐槽齐飞,人人字幕神吐槽加分……来个人赶紧把Chang解决了吧,一有他就想快进
Freak Geek 技术宅都会喜欢吧?你所有在现实中梦中敢想不敢做的,废柴联盟都做到了。神一样的创意神一样的编剧,第三季可谓连续高潮,只用一个chang的角色就把在中国发生的所有事情诠释的淋漓尽致。当然院长总是偷着占Jeff便宜算是萌点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