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Mia madre,导尽我阿妈(港),妈妈教我爱的一切(台),马吉莉塔,My Mother
导演:南尼·莫莱蒂
主演:玛格丽塔·布伊,南尼·莫莱蒂,约翰·特托罗,朱利亚·拉扎里尼,雷纳托·斯卡帕,多梅尼科·迪耶莱,塔蒂亚娜·莱波雷,比阿特丽斯·曼奇尼,斯特凡诺·阿伯蒂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语言:意大利语,英语年份:2015
简介:玛格丽塔(马吉莉塔·贝 Margherita Buy 饰)是一位人到中年的导演,随着年岁的增长,她越来越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在逐渐脱离她的掌控。玛格丽塔最近正在拍摄一部新片,其中扮演男主角的巴里(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 饰)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他的不受控制给玛格丽塔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令她焦头烂额..详细 >
一部至尊杰作,“请站在角色旁边”,多么简洁有力的电影真理,莫莱蒂有时便站在自己的化身旁边,而这个化身又是站在整个时空中央的综合体,而带着一张无与伦比的电影脸的玛格丽塔则站在每个人的旁边,同时又代表着一切,即便她并不能完全了解他们。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位电影人都需要这样的一部电影。
怎么会呢?一部电影有点精彩,又有点无聊...哪一部?电视上在放的这一部。这句台词倒是挺适合拿来做评价...“导演就是个逍遥法外的混蛋”,但也是普通人,是逃不过生活十面埋伏的“正常的疯子”。虚实剪辑结合挺有意思,电影院外长队太棒。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叉衔接生硬。能感受理解,但很难投射感情。
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前两天刚做完类似的噩梦。
3.5。
同样这个片子换个导演的名字肯定进不了cannes啊。。。不痛不痒的平庸。戏中戏到底啥意思?好比人生旅程的cut又action的隐喻么。。
简直就是在拍一个神经症的人,不是生活操了她,倒感觉是她一直在操生活还倒打一耙,难以忍受的电影,最后的结局莫名其妙发生了转折,难道就是因为一场简单的谈话?
拍一个女导演的中年危机,却丝毫不谈性别;电影中有大篇幅拍电影的内容,却丝毫没有戏中戏的互文。不知道这是导演为了刻意回避俗套还是在浪费题材资源。
3.5,就是在轻轻缓缓地讲故事给你听,特别现实。节奏不错,几个时间点印象深刻。母亲的部分感觉展开得不够。约翰特托罗有点可爱!!!
明天,明天?
南尼播放了两次Jarvis Cocker和一次Leonard Cohen 大概是因为叔叔喜欢叔叔
1.故事似曾相识,并无新意,女主的表演也就可圈可点的程度,并没有太优异;2.通过女主在导演新戏的过程中也传达出女主的内心;3.你绝对可以怀疑女主已经步入了更年期;4.在母亲日薄西山之际,回忆过往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冲突、不理解、自我等负疚感的迸发。
不是太懂每次情绪一上来的配乐。更别提我先看了皮亚拉的《张口结舌》。
本该是细腻的情感被粗糙地略过 悲伤都呈现得太刻意了
回忆现实梦境的闪回和切入不错 故事和技法比较平庸 有点失望
影像的自然主义不断被格格不入的人为装饰所侵入,表演几乎全然在表面上停滞,机械地交替场景和生硬的意象,试图引起场外经验而非银幕内的共鸣。四散往各处的元素从未充分表达,被卷席在巨大的自我哀悼的深渊中,而自述式的替身不如说是自恋性的分裂,“我”无暇地隐身在这个“我”的女性伪装旁,让她戴上切实的情感出演自身,在特定时刻唤起母亲这个脆弱却无甚建构人物。
虚假的现实主义,游离的代际焦虑,臆想的女性困境。情绪倒是很有抓力,但是仅限于此。和男演员几场见面吃饭的戏写的太生动了,但女导演工作这条线略显符号化。叙事不规整是一种写作策略,给予情绪更多生长空间,但戏中戏的加入反而让原本可以生动的故事变得浮躁,矫饰的“真实”。
女性创作者的困境,创作上和生活上;醒来时一地冒水,回家时举目无亲、找不到账单的一刻,中年人的奔溃如此脆弱
无聊,看完我以为是纪录片…😪
Barry之外的人物几乎没有任何魅力。如果没有那些跌跌撞撞、装腔作势的表演,整部电影就像那台装满器材的车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被水淹没的房子、满含泪水的凝望本应轻易将人击碎,但“Back to reality!”才是我真正想呼喊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