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0年前的系列动画、尤其还是它的中段集数补坑,所以毫无意外地踩了剧场版动画的制作大忌——没前因、没后果。
这种像是由几集TV动画捏成坑的电影版,兴兴冲冲去影院的粉丝不买账,潜在的路人粉更是看得一头雾水,真是两边都不讨好。
制作方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后传,哪怕是狗尾续貂,也比这种莫名其妙的小修小补来得有意义啊。
没有上映第一时间看,刷到很多低分评论,还以为怎么烂了,看完其实观感可以的,不至于说无聊,不值票价,但的确没有第一部剧场版更合我的口味。
剧场版主要内容还是BOSS战,空虚巨像的攻略很有游戏感 画面表现力也不错。
配角有加戏但不至于观感恶劣,改编的剧情不多是遗憾,微笑棺木的引出增添一点紧张气氛,但意义不大。
虽然想看更多的男主高光时刻,磕更多的糖,但作为从第1季追到现在的粉丝,能看到更多的刀剑故事就很幸福了。
初作的时候真的感觉是神作,里面游戏的很多设定也很羡慕。
例如有料理模式,可以尝到味道,感觉光这一个就能出一个很火的游戏,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吃货人设。
而这个剧场版,感觉完全没有承接原来的剧情,只是单纯的在游戏背景下说了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故事。
而且里面的玩家为什么已经不在意逃出游戏,真的是在当游戏玩,组织工会啥的,很不能理解……
从5月26号在内地影院上映以来,数据都算不上好看,26号首映票房也仅仅过千万,一方面是因为网上资源流出,另一方面是看过的人表示大失所望,对剧情内容和节奏、人物设定、男女主感情进行了批判,一定程度的消退一部分受众的观影热情。
在认真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对其各个方面进行一个个人分析和评价。
首先说明我本人对这部电影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刀剑神域除爱丽丝篇没看过之外都重刷过多次,小说也看过)。
首先要说的是剧情方面,一部分人觉得这部进击篇剧情方面拖沓,节奏过慢,通过加多对话填充剧情时间,甚至和我一起去看这场电影的朋友(也算刀剑老粉,看过比较多番剧)也是如此觉得的,其实有这种感觉也并不奇怪,因为在没有看过小说的情况下去看,其实作为一部电影它的内容方面确实是存在这种问题的,但看过小说的话就会发现与原著里的剧情其实是比较高度还原,当然也有一些细节方面没有很好的表现出小说设定方面的内容(如被老鼠偷剑时为什么不马上换剑杀死,而是之后换引诱老鼠来杀,小说说的是换武器存在冷却时间,而电影看不出来)我个人认为其实像这种内容或许通过分集的连续剧(将各个进阶篇变成一集一集那种)来表现,对于没有看过小说的部分受众或许更能被广泛接受。
这方面如果看过小说应该5分有4到4.5分,没看过的话应该只有3分左右的样子。
第二个争议比较大的是亚丝娜的人物设定方面,像“好看的花瓶”、“软弱亚撒西女友”之类的评价较多,说与第一季中勇敢、坚强的血盟骑士团副团长形象不符,关于这点我不是很赞同,首先要明白一点,亚丝娜的形象性格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领导者的,这点就算不看小说,光看第一季前面她刚开始和桐人组队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刚开始是披着斗篷的,并且和别人交流不多,哪怕是后面当副团长时也曾经流露出对游戏的残酷和人牺牲时的害怕和难过(想了很久想不出比较贴切的形容词)直到在第二十五层攻略时由于牙王的原因攻略组损失惨重,亚丝娜受到团长邀请加入血盟骑士团,作为副团长出面领导士气低迷的攻略组,成为我们熟知的样子,而在这部进击篇中还在最前几层,是亚丝娜性格转变和成长的时期,从电影中桐人与米特(亚丝娜好友)在亚丝娜为劝说米特一起打boss和米特切磋完后的以后她会变得更强大、比所有攻略组玩家都更强大,但在这之前她需要我们这些朋友的帮助(大致是这个样子,我不大记得清每个字,勿喷)就不难看出其实亚丝娜的性格是慢慢在变的坚强、独立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方面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如部分人觉得亚丝娜就应该是坚强、独立、体贴的完美女友人设的想法,本人在这里不予置评了,至于甚至有人说人物和之前不一样以此来批评的言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第三个就是最受关注的感情方面,许多人对此也并不满意,或是感觉情感没有那么浓烈,或是感觉发糖过于牵强,无法想象为什么现在这样,却到70几层才确定关系,其实我们从第一季也知道桐人并不是一直跟亚丝娜在一起的,分开过一段时间,那么这样看是不是就正常多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第一季中一集一个女生,桐人却没有对一个有一丝男女之情,至于感情不够浓烈,虽然两人互相有意,但在此基础上,两人连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建立,在情感上头时拉下手抱一下已经是极限了,第一季两人接吻不久后就直接结婚了。
而且进击篇突出的本身便不是两人感情线(不是唯一)同时有和米特的友情线和亚丝娜个人成长这条线,所以感觉两人情感不够其实并不奇怪,但并不是缺点。
只抱着全看桐亚感情戏的想法看的话,应该也是5分有3分左右,推荐度不高。
最后幸好还有一个打斗的场景和剧情在撑着,打斗的情景比较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够长,但其实放在电影中到也算中规中矩。
总结一下,这部进击篇在对小说、进击篇无星之夜一点的了解和对第一季较深理解的情况下,加上一点大家都说的情怀,大概是5分有4分左右的样子,还是非常推荐的。
但对于草草恶补完第一季的新人来说属于中规中矩的那种选择,5分有个3.5左右,因人而异。
(但出于老粉私心还是推荐,希望大家能看一下,嘿嘿)
1小时40分,就给我们讲了一层的故事,你这么拍是要拍到天荒地老?
预告说的pk剧情,结果正片什么也没?
废话连篇,打boss也是开锁血,10个人无伤通关?
反派也是走个过场,这一作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还有这个标题,跟剧情有什么关系?
随便起的?
这剧情甚至比电视剧版还要拖拉,居然敢出个剧场版坑钱即使你要去看,也别去电影院看,我怕你看的睡着了,下载版已经有了
对于没看的朋友:一个没犯大错的故事未必是值得看的故事。
实在想看,不如最高倍速,有兴趣的地方再正常速度看。
不建议去电影院看。
之后就全是剧情相关内容了。
2023年5月28日下午在影院看的,次日中午写,可能有疏忽和错误。
不太重要的场景就算在其他场景里头了,划分得很乱。
简述整个影片的场景。
因为很简单,我居然还记得住,干脆就写了。
第一个场景。
桐人和亚丝娜跟着公会打第四层Boss,两个公会为最后一击起了争执,而技高一筹的桐人和亚丝娜,在阿尔戈的帮助下,拿到了最后一击(经典到……的桥段)。
展现公会冲突。
简单直接,没有废话,我喜欢。
第二个场景。
三人在夜空下晚餐,引出两天后庆祝除夕的倒计时活动(日本除夕是每年最后一天),那是两个公会难得的合作。
亚丝娜拜托阿尔戈打听某个消息,为后文铺垫。
第三个场景。
地点不变,阿尔戈离开。
桐人告诉亚丝娜,第五层的主题是遗迹。
亚丝娜对拾遗很感兴趣。
交代信息的两个过渡场景。
展示三人关系,铺垫米特线,引出倒计时活动,发展出拾遗剧情。
亚丝娜的人物塑造有些……幼稚。
对小玩意大惊小怪的。
第四个场景。
两个人捡了一堆玩意,桐人说没有怪物的地方捡的都是垃圾,激发亚丝娜的兴趣,于是在听到有鬼魂之后她也逞强坚持走在前面。
无聊地剧情发展。
还有无聊的杀必死。
第五个场景,陷入危险。
亚丝娜受惊吓后落入陷阱,和桐人分开。
落入陷阱的转折过于突然,切换场景有些不自然。
第六个场景,亚丝娜珍重的剑被喜欢偷东西的老鼠怪抢走,追杀失败,用宝石吸引鼠怪然后击杀,但都不是抢剑的那只。
但发现丢弃的纸团,有人在附近幽会,亚丝娜决定前往。
情节进一步发展。
亚丝娜十分情绪化、小孩子气。
无论是怕鬼并且逞强,还是丢失剑后剧烈的情绪波动,表现得有些用力过猛,显得十分幼稚,我看得都有些尴尬。
第七个场景。
是PK团队的人,密谋挑拨两大公会“ALS”(艾恩葛朗特解放队)和“DKB”(龙骑士团)。
(注意,牙王领导的是ALS,我总忘……)ALS将会在倒计时活动进行时独自攻打第五层Boss。
亚丝娜发出声响,利用纸团吸引鼠怪,让PK团队的人打消疑虑。
但是他们击杀鼠怪后发现了亚丝娜的剑。
危机。
引出全片冲突。
偷听的桥段,被发现和掩饰过去的桥段,今天看有些无趣,表现得也缺乏紧张感。
第八个场景,小高潮。
桐人出现,以为剑是他们与亚丝娜冲突夺来的。
亚丝娜尖叫,把剑吓掉了,鼠怪抢走被亚丝娜击杀,剑归回。
双方对峙,战斗一触即发,桐人突然把亚丝娜扑到一边,没一会,大量野怪蜂拥而至,PK团队的人跑路。
(为什么不一起跳到坑里,俩人面对面躺着,毫无防备呢)亚丝娜窝在桐人胸口哭诉。
至此,故事很清楚了,主线是两个公会的矛盾,主角要阻止两个公会的矛盾激化。
这段故事,我觉得能表现得更好,危机解除的方式有些不合理。
桐人像个。
木头。
第九个场景,杀必死(福利),舒缓节奏,虽说对故事几乎没有帮助。
亚丝娜和阿尔戈泡澡,亚丝娜表达对阿尔戈收集情报的危险,于是二人泳装对打,阿尔戈实力不俗,还能在水上踩四下才彻底落水。
最后阿尔戈助攻:桐人和攻略组一起玩,除了为自己安全,还因为亚丝娜在攻略组。
泡完澡,亚丝娜去找桐人,好像没有什么事件?
便不算场景了。
几乎与故事无关。
第十个场景,重要节点,决定之后剧情走向。
桐人、亚丝娜与牙王跟两个活动策划者见面,在牙王的引导下,众人从桐人口中得知矛盾的缘由:第五层Boss的击败奖励有能大幅强化一个公会的旗帜道具。
牙王默许他们独自想办法击败Boss,不让旗帜落入两大公会。
牙王的人物有点意思了。
他很矛盾。
桐人帮他大忙了,但傲娇地装作无所谓。
另一对小情侣倒是,没什么味道,十分平面化。
牙王应该是尊敬桐人的。
之前让人们对封测者的仇恨集中于桐人,也有他的助力,虽说对桐人不公,但对通关整个游戏,难说不是好意。
总之他的存在有力地帮助塑造了桐人的形象。
第十一个场景,新人物出场(我没看之前的剧场版,第一次见到米特)。
米特独自杀怪,亚丝娜找来,希望一起打Boss,缺人手。
米特拒绝,亚丝娜说决斗赢了你就去,米特为了让亚丝娜无话可说便答应了,用可以远程攻击的镰刀击败亚丝娜。
用闪回解说现实中她与亚丝娜的关系。
她喜欢打游戏,让亚丝娜玩SAO,害她陷入死亡游戏。
有人说,米特这个角色画的最好。
确实。
用闪回解说很耍赖,但观感尚可(我没看前面的剧场版,可能观感因此差异很大),我对闪回的内容还挺有兴趣的。
第十二个场景,为米特的转变铺垫。
亚丝娜离开,桐人出场,他担心亚丝娜跟来的。
他告诉米特,亚丝娜很珍重米特给她的武器。
米特:我讨厌你。
(桐人:习惯了)已经确定解决故事最大冲突的方法,之后就基本是打Boss了。
所以说影片情节很不丰富。
桐人继续展现个人魅力。
顿感力!
第十三个场景,迅速交待进展。
去打Boss。
一行七八个人出发。
一路打到Boss房间,阿尔戈探路,桐人坚持要同行。
第十四个场景,情节继续发展,危机。
进入Boss房间,阿尔戈触发Boss,脑袋在高高的天花板,手脚从上下进攻。
阿尔戈被困,桐人解救,发现踩蓝线触发攻击的规律。
按照封测时期经验,头上的标志是弱点。
第十五个场景,开始团战打Boss。
众人不放心探路二人,直接进入Boss房间,引发一堆攻击。
但掌握规律后就简单了,有意触发攻击,然后进攻Boss作为武器同时也是身体一部分的手脚。
第十六个场景,最大危机。
Boss切换形态,众人撤到楼梯口,没想到楼梯口变成Boss的头,把亚丝娜控制住,血条告急。
众人找作为弱点的标志,一直找不到。
米特出现,缓解亚丝娜急速降低的血条。
发现标志,攻击后松开亚丝娜。
米特的出场并不石破天惊,没有很好地体现她的出现的意义。
第十七个场景,Boss战尾声。
Boss切换第三形态,终于变为人型(虽然很巨大),一波暴打,众人把最后一击让给未来新人桐人和亚丝娜,击败Boss。
第十八个场景,完结米特线。
亚丝娜和米特巴拉巴拉,总之,以后还能找我帮忙(大概这样,具体讲啥记不清)。
可能因为尴尬,我对这一段的记忆比较模糊。
第十九个场景,完结故事主线,即公会矛盾。
牙王率领ALS的人赶到,桐人告知他们:如果ALS与DKB合并就把旗帜给他们,或者等某一个公会获得旗帜,他就把旗帜给没有旗帜的那个公会。
加入ALS却实为PK团队的人挑拨,希望牙王杀了势单力薄的二人,被牙王骂了一顿。
ALS的人两个人前往下一层,留下恶意揣测和谩骂。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得到封弊者名号的时候)。
亚萨西,就是被伤害也不报复啊。
这是桐人的最大魅力之一。
第二十个场景,奇怪的煽情。
亚丝娜为桐人抱不平,他不应受到如此对待,他为了两大公会的和谐、为了SAO的通关付出那么多。
最后再次在桐人胸口哭泣。
桐人说,这是我自愿的。
击败Boss,成功组织了公会冲突。
故事基本结束。
第二十一个场景,舒缓一下气氛。
除夕夜,倒计时活动,在古城看烟花。
第二十二个场景,PK团队线的收尾。
PK的人潜行,敏感的亚丝娜还是没能发现,迟钝的桐人更不用说了。
亚丝娜被大叔(方便称呼)拿匕首威胁,让他们先移步地下室。
亚丝娜直接攻击,发现这里果然不是圈外,而且她有米特的免疫五级麻痹和什么效果的项链,就算是圈外也不怕。
猜测大叔可能想把旗帜骗来然后给某个公会,以挑拨关系。
大叔还把匕首落下了。
桐人似乎认出了这个人?
第二十三个场景,尾声。
倒计时活动开始,二人继续看烟花。
两个人互相偷偷看对方,放在栏杆上的手挨得很近,但没有人试图打破这暧昧的氛围。
在欧美片中可以直接滚床单的时候,两个人还是暧昧期。
PK团队继续骚扰,难以再掀起大浪。
全片有三个冲突。
第一个,地下拾遗,亚丝娜遇险,剑又丢了,差点被PK的人搞;焦灼害怕,完事后哭一下。
第二个,公会冲突,因此要打Boss,亚丝娜差点挂了,感谢米特,不枉主角两人轮番上阵;随后桐人被骂,为桐人哭一下。
第三个,被匕首威胁,但只是虚张声势,完事后笑一下。
公会的冲突贯穿三个冲突。
我感觉故事还是说得过去的。
完整,事件也比较紧密,进展流畅,虽然实在简单——这引出第一个大问题:灌水太多。
尴尬的对白,有些地方处理得还行,迅速切镜头,缓解我的尴尬,谢谢剪辑师。
我对动画兴趣衰退,这个对话的PPT感是一大原因,节奏太慢,听人念台词;电影中可以通过演员的素养以及固有的画面丰富度解决,动画,哎。
第二个问题,人物。
亚丝娜变成嘤嘤怪,加上导演的福利角度,哎,我和我男性朋友来看的啊,这样不好,这样很不好(我一个人的话可能还会正眼试图欣赏,但也未必能欣赏得高兴)。
第三个问题,作画功夫不扎实,已经有影评拿图对比了。
看的时候感觉还没那么深刻清晰,看了那位朋友的——啊,啊,对,就是这样。
战斗场面,我没太多感受,那就算还行吧。
我看过基本进击篇,这个地下拾遗的故事我大致知道,但公会冲突没什么印象(好多年前看的了)。
整个故事简单流畅,我认为剧情上的缺陷更多是微观的表现上的问题,总体来说,故事讲得比较清楚,也算不错了。
但是一个没犯大错的故事未必是值得看的故事啊,更别提具体看的话,太多让人不想继续看的地方了。
实在想看,不如最高倍速,有兴趣的地方再正常速度看。
不建议去电影院看。
那么大一个屏幕,作画的缺陷和尴尬都是放大版的。
剧场版和动画不一样,屏幕那么大,所以希望动画电影注意下,不要太多大脸怼镜头。
尤其是作画不那么精湛的时候。
这个电影名叫“暮色黄昏”,别名:刀剑神域 进击篇 黯淡黄昏的谐谑曲 劇場版 / 刀劍神域 Progressive 陰沉薄暮的詼諧曲(港) / Sword Art Online: Progressive - Kuraki Yuuyami no Scherzo。
电影里有什么黄昏的场景吗?
没有印象。
倒是我看完后大概算黄昏时间,虽说还是很热。
https://www.douban.com/people/qifenxue/发的好图
其实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多勉强碰到四星,奈何刷低分的太对了打个五星救一下,买票前习惯看一眼豆瓣,看见清一色差评把我吓得差点没敢去看,以为这是什么绝世垃圾。
看完感受:这次boss战相当有意思,更让人有游戏的感觉,打最后boss那做的很好,亚丝娜和米特的战斗场面也好看。
剧情方面可以说接近刀剑生活的“日常”,就是为了打怪铺垫的情节,可以说几乎没什么剧情,觉得这一点不行的避雷。
作画并没看出来哪哪就崩了,哪哪就ppt了,现在的懂哥真的很严格。
然后就有些说的“媚宅”,确实有些镜头从屁股打上去看的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你们是没看过刀剑系列吗?
从喜欢桐人的有五六个开始,从番剧里偶尔出现的画面你们是看不出来这部番的受众吗?
今天跑来这部电影来说这些不觉得自己贱吗?
总结:只要你不是什么觉得自己很懂,只是单纯的喜欢看,觉得刀剑还算一部不错的番,来看就行了。
可能是因为做不了几部要压缩剧情长度,原创角色米特变成了进击篇的涅兹哈+绮兹梅尔+本篇的莉兹的杂糅人物,导致很多剧情交代的囫囵吞枣,这个人物刻画的也是东一下西一下,甚至她本身的能力都因此显得过于op(涅兹哈的飞镖,伊兹梅尔的近战能力,莉兹或者是那个精灵工匠的铸造能力),可以说是败笔了。
可能挑一部分原著改编成剧场版只能这样处理?
但想不通为啥不改第二本呢?
从第一层直接跳第五层那活该剧情处理不好嘛……
可能是看过uw的改编之后要求没那么高了,这部给我的整体观感非常好。
节奏不是很紧凑,不过好在算是流畅,(算流畅吧,这部剧场版整体来说像把几集ova串在一起,但是结构上来说不能说环环相扣,也算是相互关联吧)。
cp互动上来说,亚总好主动啊(这俩人发展这么快的嘛我有点忘了是不是这样毕竟这个地方川原自己也吃过书不过磕的很爽所以算了)情节上,临时决定要打boss的理由也不算是特别牵强,只能算是比较牵强,但是至少我坐电影院里那会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过关。
画风上,还行吧,治愈了我看过uw那个塑料地面的双眼。
可以看出制作组在寻找亚总成长过程中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既要靠她自己,又不能完全没有桐人戏份,只能说挺难处理的吧,但是洞窟那段到桐人出现为止都做的挺好。
另外我不知道那个时期pk玩家是不是已经开始杀人了,桐人你看见人家拿着亚丝娜的剑怎么不破防啊。
因为没看过小说不知道米特是不是原创角色,但是这个负罪感tag的紫毛感觉还蛮可爱的。
总体来说还不错,因为是刀剑所以一百婚。
看完了,刀剑神域这部动漫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想想第一次看tv的时候还是14年初中的时候,看完了第一部动漫才开始追的小说,跨越了这么长时间,错过了序列之争os,这部我终于也是来电影院圆梦了。
(接下来可能涉及剧透)首先这部剧场版是有制作组原创的 总体上来说剧场版2,看过第一部剧场版 无星之夜的咏叹调的话,米特这个角色不会显得那么突兀,我拉了一个朋友来看,他没看过第一部剧场版,他给我的感觉是,米特这个角色好像是突然就出现一样,没有铺垫。
(这方面建议先看剧场版1)还有我看到有人说剧场版2亚丝娜总是莫名其妙的哭, 首先刀剑神域第一部tv也是基于小说的改版,其次大家tv后面看到的亚丝娜已经是大后期了,亚丝娜经历完了进击篇的精灵战争等事件,她和桐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在磨练着她的意志和性格,亚丝娜前期本身也只是个没玩过什么游戏的新手,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毕竟这虽然是游戏,但不是闹着玩的。
其次由于剧场版时长的原因没有把亚丝娜怕鬼这件事表示的很明显,但是在她和桐人的对话里其实就已经可以猜到亚丝娜怕鬼了,而鼠姐(阿尔戈)和亚丝娜洗浴的剧情只是个人感觉只是单纯铺垫鼠姐的性格。
总体来说这部剧场版是个纯剧情剧场版,没有主线,是为了给新角色和原创角色与微笑棺木展现的方式(铺路), 我觉得这个剧场版2的音乐,打斗,真的很爽,很不错,文戏的话平平淡淡感觉更适合做tv, 但从剧场版开始的剧情对于没看过小说的朋友,会显得很突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开始打了,还是第4层(这方面建议看看进击篇小说),米特的突然出现,还有5层boos战放在电影中间偏后,会给人带来一种剧情割裂感。
(要看的话一定要看看剧场版1) 如果这个是以tv动漫的方式来呈现剧情的话我个人会给8.5分,剧场版的话我会给7.5分,对我这个资历不算老的粉丝来讲我个人很喜欢这部作品的,最后希望大家能看看这部电影,让我们一起期待刀剑神域下一部的原创剧场版吧!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3.5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Cannes2023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3.5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BJIFF 240425 党史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