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今天终于看完了,中途曾一度想要放弃,又抱着还是要有头有尾的心理把它看完了,不过看完了感觉还是可以的。
里面最羡慕的还是他们六个人的友情,身在异乡的自己多希望在自己开心或者想痛哭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朋友在自己身边,感觉有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再悲惨的人生好像都能看得见阳光
以前看完的一部韩剧。
9局下2出局这句话是指在棒球比赛中,9局下是整场比赛最后1局的下半场,攻方3个击球手中已有2个出局,此时比赛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成败只有最后一个机会了。
剧情简介:该剧主要围绕青梅竹马的伙伴洪蓝熙(秀爱饰)和边亨泰(李正振饰)展开。
蓝熙在一家濒临倒闭的出版社工作,是一个年近三十却还一事无成的穷酸女人,亨泰是一个深受女孩喜爱的花花公子,他在27岁被心爱的女人抛弃,伤口一直不能愈合,两人都到三十岁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另一半,蓝熙和比她小八岁的大学生棒球运动员正柱(李泰星饰)谈起了恋爱,但在此间却和已认识三十年的亨泰慢慢地从友情变成了爱情。
当中故事搞七捻三,反正最后蓝熙跟亨泰happy ending了。
还是近腔把韩国编剧最喜欢的大龄未婚男女的题材,其中有一个桥段,男女主人公在大学期间20岁的时候,与4、5个好朋友每人写了一封致30岁自己的信,并相约将这些信保存在其中一个女同学那里,等到大家30岁时候再分寄给每人。
时隔十年,当大家分别收到信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段自白。
可能是到了这个年纪了,会觉得很有共鸣。
虽然我没写过这样的信,但是我有一本从95年开始记起的日记本,说是日记本有点过分,一开始还天天记,后来疏懒了,变成了年记本,甚至有一段隔了三年的日记,但是,大体上还是能保持每年记几次的。
每个年龄段记录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十几岁时非常幼稚,抱怨的事情也比较多,到了二十岁时,则更多记录对未来的梦想,甚至还制定了未来5年计划,当然没有完成......二十五岁左右的时候,则比较纠缠于感情方面的事情,而近几年的日记越来越像大事记了。
累积到现在,厚厚的半本,偶尔翻翻,也能打发个把小时。
看的时候,心情总归老奇怪的,说不清楚,有时得意、有时懊恼、有时伤感、有时忍俊不禁。
最后汇总的感觉就是,幸好把这本日记本坚持下来了,才有了个这么有价值消遣项目。
这部剧的主题歌的歌词蛮不错的,分享一下http://daumbgm.nefficient.co.kr/mgbdamu/A0700001/A070000139046402.wma中文歌词: 就算生活 很辛苦 就算在爱情面前跌倒 但总有一天属于我的好日子会来到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Don't forget who you are.没关系 别担心 无论是谁 总有辛苦的时候 一觉醒来都会变的没关系 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 I am fine 我会坚强的 一直勇敢的 忍受着 支撑下去 I believe 就算生活 很辛苦 就算在爱情面前跌倒 一句话 我绝对不会哭泣或者放弃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I never don't cry 悲伤的眼泪 你好 疲倦苦闷 你好 昨天晚上我等待过想象中的帅气的日子 今天又要开始 我会好好过的smile again. 没关系 试着想象着 就算跌倒十几次的我 站起来后 我还是会胜利的 就算经受着风雨的洗礼 i'm fine 我会坚强的 一直勇敢的 忍受着 支撑下去。
I believe 就算生活 很辛苦 就算在爱情面前跌倒 一句话 我绝对不会哭泣或者放弃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I never don't cry 悲伤的眼泪 你好 疲倦苦闷 你好 昨天晚上我等待过想象中的帅气的日子 今天又要开始 我会好好过的smile again. 过想象中的帅气的日子 即使这样 因为有你在 我还是会开心的大笑 总是在我身旁重要的朋友啊 向着更高的天边飞去 fly me again. 就算是数百 甚至数千次的跌倒 我也绝对不会在此止步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I never don't cry 悲伤的眼泪 你好 疲倦苦闷 你好 昨天晚上我等待过想象中的帅气的日子 今天又要开始 我会好好过的I don't cry 就算爱情离开 就算被社会遗弃 但总有一天我的好生活会来到。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I never don't cry
记录生活从这部剧开始吧,主要是自己太懒了,而且脑子也不太灵光了,呵呵。
前阵子乱七八糟的看了好多电影,都没有记录,现在开始记录生活吧,让自己有存在感。
这个剧原来就看过,这两天不知道要看什么就又想起它了,最喜欢里面两人相处的感觉,比朋友近一点,离爱人远一点。
好喜欢那个女主角啊,样子我也稀罕,一笑起来特舒畅,我中意的性格。
男猪也行,不喜欢太帅的男猪,就喜欢长得有个性的,嘿嘿,性格也是我喜欢的。
总之,是部好韩剧,但是貌似不太火啊。
千万别火啊,火了就俗了。
九局下二出局这个是棒球比赛中的术语,用来做电视剧的题目是有点点另类的我是大学的时候看的这部电视剧,它的OST直到今天我还是百听不厌,这部剧是我所看的韩剧中最最经典的,没有之一!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的NO.1其中我记得有这样的一个镜头,秀爱跟她的好朋友一起去照裸体艺术照,中间秀爱在照照片的时候有一个脸部特写,而且还有旁白,看到那个镜头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眼泪就下来了,内心不知道就被什么东西给触动了掐了一下后面好几个定格的特写镜头也有这样的感觉当时的我不知道这种感动或者感觉是什么?
在以后的日子我想了很久那是一种作为女人的感慨特别是女人对于已逝岁月的感慨我们唯一不用努力得到的就是年龄年龄于女人来言,亦敌亦友,年龄拴住了我们的容颜,拴住了我们的皱纹,但是却绑不住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感情九局下二出局,棒球比赛中是唯一的机会,但同时也是新的开始,《九局下二出局》,见证了即将三十岁的女人们把自己的每一次恋爱都作为结婚前的最后一次,但是当真爱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庆幸的却是这恰恰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
秀爱把握住了自己“九局”比赛的最后一次,挥挥手,青春走了,爱情来了。。。
这部剧的的名字实在有些拗口,对于不懂棒球的观众来说,更是不知所云。
通常韩剧那些曲折复杂的故事,爆笑或催泪的情节,在这部剧中也几乎无处可寻。
但看完全剧,才知道,它是一个惊喜,点点滴滴的细节描绘出细腻的感情和生活,它就像一阵清新的微风,拂过你的面颊,拨动你的发丝,恬淡怡人。
一开始,摆出的,就是一个讲述大龄女故事的架势。
漫画稿被撞落一地,斑马线隐喻着人生的十字路口。
姐弟恋?
可爱的政朱在窗口出现,那么甜蜜,一个帅气的棒球男孩,一往情深的眼神,的确让人沉醉,八岁的差距,能克服吗?
果然,兰熙对妈妈隐瞒着政朱的存在。
三十岁的女人与二十二岁的男孩恋爱,的确不符合常理。
她追求爱,却也在现实面前怀揣着不安。
但她并不缺乏努力去爱的勇气,哪怕这份爱包含着无尽的未知。
——“这也许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恋爱了”,兰熙的心中,埋着忧虑,但是,也分外珍惜。
政朱的确是让兰熙无法抗拒的男孩,他对她怀着最简单纯粹的爱。
在场上投出好球后,开心的对兰熙做着只属于他们两人的手势;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跳下车对她大喊着“姐姐”,灿烂的笑着飞奔而来……他眼中只有姐姐一个,哪怕少女作家对他百般放电,他也视而不见。
第一次分手后冲到炯泰家,抱着兰熙哭着说不能没有姐姐,甚至对之前充满敌意的炯泰,也哭着求情,说,哥哥,帮帮我吧。
着实让人感动和怜惜。
这个男孩也意识到兰熙的压力,他诚心诚意的要去担当。
求婚,去兰熙家拜见家长,强忍着紧张却已汗湿了衣服,甚至为她放弃了参选美国棒球队的机会,这样浓烈单纯的爱,怎能叫人轻易放弃。
于是,我们看到兰熙努力着融入政朱的生活,穿着与自己不相称的“年轻”的衣服,在政朱的队友朋友前活泼的唱歌,请吃饭……,独自回家后,却也感到疲惫。
现实仍旧是现实,差距还是差距,不管是年龄上,生活阅历上,对家庭的责任上……他们的世界隔得太远,单靠爱是不能将之连接起来的。
这时,兰熙三十岁女人的成熟理智起了决定作用,她懂得爱,也懂得适时放手。
分手痛彻心扉,却也为政朱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她知道,哪怕这一刻政朱不能完全明白,但时间会来证明。
曾经一度怀疑过这部剧的男一是谁,看剧情介绍或BBS中的讨论当然可以知道,但我向来不喜欢提前知道结局,认为那样实在无趣。
随着剧情感受过程,是我一贯的坚持。
以至于在前半段,总有些希望兰熙和政朱最终是能排除万难走到一起的。
如果当真如此,那就是一部姐弟恋的剧了,韩剧并不缺这样的故事,《狐狸啊,你在做什么》、《达子的春天》……,已经足够。
显然,编剧和导演并不需要为观众再添一个这样的故事。
三十年的友情?
从小一起长大,三十年的朋友,该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感情,能使兰熙在失意时找到炯泰,无所顾忌的要求一个安慰的拥抱;能使炯泰在兰熙面对压力搬出家而无处可去时将她收留,同住一个屋檐下…… 起初,较多的是一些轻松有趣的情节。
兰熙居家生活的不修边幅让炯泰无法忍受,两人常有小拌嘴,现在看来,那几乎可以算是颇有情趣的打闹。
炯泰是一路看着兰熙与政朱的发展的,对这个弟弟男友,成熟的炯泰一直不看好。
在我看来,他不屑的态度,可能是现实的判断和对兰熙说不清的独占情结都有。
但他这个挚友,这个不用过多的言语就能与兰熙懂得彼此的三十年的朋友,完全体会了兰熙的心,她两难的感情。
于是,尽管不大力支持,他也不再泼冷水,带着自己开始交往的女同事与他们一起聚会。
这宽松的空间和态度,让一直承受着压力的兰熙多了几分难得的轻松自在。
而在兰熙分手之后的痛苦中,炯泰并没有像人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大部分仍是平常自若的交流相处,唯一称得上细心安慰的,应该是炯泰将兰熙手机的1号键设成自己的号码,说:暂时当一下你的1号键。
一个动作包含了最坚实的支持。
他懂得,对于他们,这种漫不经心的轻松气氛会是更好的良药,对于感情的痊愈更加有效。
兰熙也了解炯泰的心底,星儿是他最隐秘的伤疤,“还没有好吧?
”,一句轻轻的问候,和浅浅的微笑,云淡风轻,便已足够。
让她读懂心的炯泰,也能对她毫无掩饰的承认自己不愿对别人提起的感情。
卸下负担,轻松相对,是岁月赋予他们深厚友情的魔力。
他们彼此看着对方的感情故事,不插手,不多言,却能在对方伤心或快乐的时候给予分担和分享,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
看着他们的相处,似乎能毫无疑问的答出:有。
送给兰熙的台灯,给了她温暖的颜色;夜晚听着屋外的动静,其实是炯泰不自主的等门;兰熙做的早餐,是温暖的体贴;送花给隔壁的大妈代兰熙道歉,是炯泰的包容……这些这些,发生在男女朋友之间的确是再正常不过,但在他们之间,却是以朋友的形式存在发生着,竟也不觉突兀,更有一种自在踏实的感觉。
看着兰熙与炯泰的“同居”生活,竟感觉如此的轻松温馨,就连在体味出他们两人最终很可能变为情侣时,也没有对剧情产生出一丝一毫的心急,反倒更悠然的感受着他们这美好的时光。
质变?
什么时候觉得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变化呢?
对了,在那次聚会上,少女作家颇有心计的借洒了酒而脱下外衣,众人措愕,而这时兰熙竟先用手去捂住炯泰的眼,反应过来,才想到她应该去捂的,是政朱。
这一动作,也许没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什么,却是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暴露了兰熙那可能已略有变化的心。
炯泰这个表面上的“花花公子”,在兰熙住进他家后,下班后准时回家吃饭,不去酒吧,早睡早起。
周围的人都觉诧异。
这不知不觉的改变,也应该是炯泰心绪变化的体现吧,尽管当时他不自知。
是从何时开始,他们之间若有似无的有了暧昧的情绪?
好象没有具体的时间可循。
可能他们的感情早已悄然变化,但他们从没有审视判断过自己的感情。
那一次结伴旅行,无疑对他们三十年的友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旅行中,两人约定做暂时的情侣。
是带着几分玩笑和探险心情的。
房间内试探着牵手,他们是如此害羞,河边的亲吻,宁静温暖。
这个假期太过短暂,他们说好回家后一切恢复原样。
只是临走前,炯泰带走了兰熙那天穿的红裙,是纪念吗?
可能更多的是留恋。
事情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那次旅行将他们一直保持着的三十年的“友情”催化了,他们发现已回不到从前,无法用原来的心情来面对对方。
于是,自我安慰,告诫,躲闪,矛盾着……他们害怕一旦走出一步,可能无法完满,更害怕因此失去一个最亲密可信的挚友。
可就在他们慢慢靠拢,试图走近时,星儿回来了,炯泰心底的最初感情被激起。
这是他的心结,他无法自己解开。
爱情是什么?
兰熙的一句“timing”是对她和炯泰关系的准确映射,炯泰无法回答,因为他的答案已被兰熙说出。
最后的出口由兰熙打破,酒后相遇,两人都少了束缚。
兰熙的亲吻那么突然,炯泰竟愣了片刻,而后他的亲吻深情动容。
自己感情的真实释放,他们没有防备,两人在电梯里有几分不知所措,但炯泰进门后毫不犹豫的转身拥抱给了笃定的答案。
“一切好像都习以为常似的”,他们之间,没有尴尬别扭,感情早已如此。
“我爱你,是满到了这里(指喉咙),就说出来的。
” “现在我也明白了我的心,……我爱你。
” Timing 这部剧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一个个的细节串连成生活故事,看似平静,但细细品位,却是宁静致远,动人心弦。
剧中穿插着对兰熙、炯泰、俊穆和星儿几人年少时光的回忆。
俊穆在学校广播中对兰熙告白,当同学都惊讶欢呼时,兰熙回头与炯泰眼神交接,是怀疑,询问,还是试探,很难说清这其中包含的意味。
但毫无疑问,炯泰是她每每感情发展时第一个想到的人。
在课桌前,兰熙从镜子的反射中看着身后炯泰的样子,是调皮,捉弄,还是羞涩的偷看,也许都有。
记得之后有那么一次,炯泰加班,兰熙去他公司,也是坐在他旁边座位上,摆弄凝视着镜子,两个细节如出一辙,心中细微的情愫,可见一斑。
而当时,他们各有各的感情故事,他们之间,“timing” 总是不到,或者说,不足够。
炯泰要去当兵那年的一个晚上,他们曾有一个约会,可当炯泰在兰熙家们口等到深夜才回来的她,却从她口中得知她有了新的男友。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那晚他们顺利的见面约会了,会怎样呢?
他们的关系可能在那时就不同了吧?
又是“timing”,他们之间,一次次的印证着这句话,爱情该是在对的时间发生的事,而他们,总是错过。
那时,兰熙曾为了炯泰放弃了已经开始交往的俊穆;而后,炯泰也曾对交往的女同事犹豫着说:我好象爱上兰熙了。
其实他们早该知道自己对对方的感情,但给自己定位的“三十年的朋友”,却将他们自己固困住,认为那才是属于他们的最好的方式,他们看不清自己的感情,甚至没能认真大胆的判断自己的内心,所以一直停留在原地。
在搬出炯泰公寓前的一晚,兰熙打电话给炯泰说:今天早点回来,我做晚饭给你吃。
炯泰沉默几秒,说: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吧。
因为,“那是我最后一次听你说这句话了”,温暖的感觉萦绕着,却要失去了,他是如此的不舍。
星儿知道兰熙住在炯泰家,两人是单纯的“同居”关系,他对炯泰说过一句话:“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才让人更担心,两个人得多珍惜彼此才能做到这样。
”。
是的,他们彼此珍惜,互相支持,是最好的心灵伴侣,却也是因为太珍惜彼此,使他们一直保持着这难能可贵的“友情”,即便爱情早已在他们之间萌生。
他们的感情早已足够,所以关系转变后也是如此的自然。
下班后发现炯泰在公司楼下等着自己,兰熙对一脸惊讶的同事说:是的,那个帅小伙——是我的。
甜蜜的感觉在他们中间流动,幸福来得稍有些晚吗?
不,那是刚刚好的“timing”。
兰熙与炯泰之间,共同拥有着太多太多,他们一起成长,体味着人生,他们的感情,不需要理由,所有所有,也都是理由。
很庆幸没有提前追寻结局,一集集看着这部剧的时候,心里一直感到一片温暖安宁,微风拂面,就是这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伴随着其中的过程,也给我们的心带来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我记得那个长长的暑假,我看了咖啡王子1号店和这部,这部颠覆了我看过的韩剧,在讲一个期待着人生期待未来的人生故事,特别喜欢剧里面在20岁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这个剧情,还有他们几个好朋友纪念自己30岁的方式,这部剧讲述了到30岁的心情和感受。
还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的可爱和人生态度,男主角很帅哦!
非常值得一看的哦
年纪越大对狗血的偶像剧、做作的演员角色以及下一秒就能预测到的剧情越发反感,反之,这种娓娓道来,不时冒出的冷幽默,动人的生活细节,极富有生活气息的剧情,以及将生活哲学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方式进行阐述的电视剧越是让人无法抵抗。
剧里有四段爱情,一段是女主相差八岁的姐弟恋,男主角与女同事的爱情,男主角与初恋的复合,还有最后一段是终于完满的青梅竹马恋情。
很特别的是,不同于其他电视剧,《九局下二出局》以9集的剧情,超过一半的集数讲述了女主角与棒球选手的姐弟恋情。
在这段被所有人不被看好的爱情中,男友大学朋友让女主请客;女主拿打车费给男友;就连答应结婚后女主都得自己买束鲜花安慰自己……就像女主角自己讲述的,在他们的爱情中,打算结婚她关注的是租房信息而不是婚纱,这就是他们的现实。
相信所有观众在骂她傻的同时,都得替她掬一把心酸泪。
其实就算没有意外,这段爱情也会失败,没有成熟起来的另一半,是剧里美敬与尚勋折射出来的影子,未来为此辛苦的注定是兰熙。
但是这种没有任何的物质条件,满满的都是热情与纯真的爱情,像极了20岁的我们,不考虑未来,自以为单纯的爱情就可以抵抗任何现实。
无论如何都该佩服兰熙,无论多么辛苦,都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就像当她感叹有时也想不吃炒年糕、泡面,不再需要给男友零花钱,偶尔也想得到一些小礼物,炯泰却早已洞悉她:“如果小屁孩回来,你又要嘻嘻哈哈跟他去吃炒年糕和泡面了。
”这就是兰熙的魅力,在爱情面前盲目而吃亏,但却真诚令人动容。
她在感叹与政朱的爱情结束了,她的青春也下场了,但另一方面,在优质男俊穆的求婚下却不予接受,说宁愿选择陌生人的爱情。
非常喜欢男主角卞炯泰,工作上充满胜负欲,生活上一丝不苟,大方得体,确认自己真正的心意后就快刀斩乱麻老实承认(非常喜欢旅游时,他直接向兰熙表白的情节,绝不拖泥带水),能经常蹦出幽默的话语,当然最重要的是长得还很帅,遇到这样的青梅竹马,兰熙应该是上辈子应该积了不少德。
他两的爱情似乎水到渠成,嗯,时机终于对了,在他们三十岁的时候。
在对方身边的各种自然,熟悉对方的各种习惯,不用说出口的语言、动作之间的默契,其实已经秒杀了各种路人的情感乱入了。
听完兰熙说四十岁的时候希望他能捧着一大束能遮住脸的花来向他求婚,嘴上回答那成本太高了,从此却每天定点佚名送花,与前面兰熙被求婚后自己买花安慰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
最后,非常喜欢剧里的每一个配角,喜欢单细胞略傻帽的春熙,她在得知转正后,忍不住敲打旁人的兴奋表情真是令人感同身受;不断为丈夫、孩子付出的美敬,得知丈夫无法适应社会工作想着还是她自己多多做翻译工作,让丈夫继续读几年书,真是社会许多女性的真实写照;还有尹星儿,纵然是骄傲的孔雀,在爱情面前,输了还是会泪流满面;还有俊穆,能够洞悉别人的心理,自己却守着那份孤独;渴望爱情的李作家,听了一个男销售的电话就能得到工作的灵感与热情,这是怎样的长期寂寞才能熟记每周叫餐鱼里近十种的底菜?
还有屌丝男部长,虽然长相很挫,带着两只取了名字的小鸡散步却感觉到他的善良;纵是初看让人觉得不爽,年纪轻轻却自视甚高的辛珠英,背后全都是故事…那些角色似乎就是我们自己现在或者曾经或者未来的身影,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必须拼了命努力,必须苦苦挣扎,不仅爱情是冷暖自知,生活亦如此,至于生活这门学问,我相信时间总有一天会全告诉我们的。
2010年,二十周岁的我,告别了以1字打头的岁月,拿上奔三的号码簿,开始倒数我的青春岁月。
一直就对时光的流逝没什么感觉。
当别人说好希望时光停留在年少的时候或者希望时间倒回到中学时期的时候,我都是不屑的。
我不能理解总是重复一段时光到底会有什么乐趣,重复和停止在我眼里都是乏味到让人无法忍受的。
虽然生活也是一种循环,但循环不等于重复,生活的乐趣就在于平凡的循环中还带着明天的未知。
一直不惧怕时间的我,在看完韩剧《9局下2出局》后开始不安了。
三十岁的时候,当分手多年的初恋男友看到彼此都没有对象,用一句“如果你想结婚的话,就考虑一下我把。
相亲多了,觉得人都是差不多的。
”这样无奈的话来向你求婚时;当家境贫困的好友用尽自己2030岁的黄金岁月终于将债务还清,拿到属于自己的第一笔钱后,不购物、不旅游却只想拍一套裸体写真来纪念那即将逝去的青春时;10年前朋友们每人写一封信给30岁的自己,写下对自己的期许,到了拆信的时候,其中一封信得主人却已离世时;当最后一次在路上和朋友们高唱歌谣,感叹以后再也不会有适合最出疯狂之事的年纪时,我顿时觉得空落落的。
30岁,真的会那么无力吗?
虽然看过《蜗居》的我知道现实的苍白凌厉,但是还是不能想象10年后的自己。
不能想象从为梦想与爱情奋斗到为糊口和婚姻烦恼的转变。
改变不可怕,怕就怕在你自己还没意识到有何变化的时候,回头一看已经变得太多了。
当你自己还一直想着要趁年轻搏一把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了。
一直都有人说,年轻指的不是年龄而是心态。
这种宽慰的话除了能在应试作文里用用,也就只能笑着听听罢了,不能当真的。
就算到了30岁的时候还是有和20岁一样的心态,有很多事还是已经不能做了,毕竟我们都做不到完全无视他人的眼光,因为我们不是凤姐(开个小玩笑)。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9局下2出局》能带给我如此大的震撼,甚至超过了《蜗居》。
这是一部温馨带点幽默的偶像剧,有着惹眼的演员,有着完美的结局。
后来我意识到偶尔从偶像剧中透出的现实比生活剧中折射的现实更让人无法招架。
因为除去那华丽的爱情,再给那友情的坚实度折个半,幸福的主角就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可以接受菜市场肮脏的野鸭,但无法接受童话书中变不成白天鹅的丑小鸭。
现实中的我们在一边接受现实的同时心里还是给童话留一点点空间来期待明天的未知。
而当那一点点的空间都被现实入侵的时候,就是开始为青春倒数的时候了。
拿着奔三的号码簿,我会在最后10年的年轻时光里做些什么呢?
我要不要也写封信寄到“慢递”公司去,留给30岁的自己看呢?
但是我知道:我的十几岁,没有初恋,没有叛逆,没有逃学,也没有得奖,没有表演,没有演说。
我能遇见我的二十几岁,同样平淡如水。
每次,当我想到人生只能来一次的时候,我就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
问完后,我继续我的平淡。
因为,我所受的教育、熏陶都让我无法选择另一种生活。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太要面子,放不开来……也许对于我这样太过中庸的人来说,在奔三的路上,保持对明天期待就好了。
二十几岁看《92》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认定男女间的“纯友谊”。
现在的我却笑了。
想起两个要好朋友的约定,和《92》如出一辙:“30岁的时候如果男未婚女未嫁,就一起凑和着过吧。
”结果当然是30岁之前男的娶了老婆,女的嫁了老公,现在儿子女儿都可以搂搂抱抱了。
事实告诉我,异性之间不可能有纯友谊。
一男一女可以当朋友,无非就是各找备胎,要不就是长相寒碜,但性格不错,自动降级为“知心大姐”、“贴心大哥”。
或许还有一个灰色地带名曰“长期炮友”。
不要用“友谊天长地久”这种理由来掩饰异性友谊的不合理性。
《92》中兰熙和炯泰从小青梅竹马,一直都互有好感,唯一的问题就是“Timing”。
所以他们只是暧昧期长了一点而已。
十几岁的时候没能在一起,真的太写实了。
30岁后的我回想起来高中大学没怎么谈过恋爱,就觉得特别委屈。
悔得肠子都青了。
多经历几个人,才会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水到渠成的意思。
十几岁的恋爱成功的概率太低了。
勇往直前的热血青年们大都撞死南墙,死相凄惨。
不过兰熙比我纯情,她除了过于珍惜炯泰之外,还在于无数次意外的错过,学名“有缘无份”。
炯泰不是说过吗,“我一走进你就把我推开,说要做朋友。
”其实炯泰向兰熙表白过好几次,但是兰熙却卡在了炯泰对于初恋的阴影中。
星儿当年和炯泰交往的时候劈腿炯泰的朋友,兰熙看到了。
然后这个朋友因为意外死了,跟炯泰有那么点关系,所以炯泰很自责,在炯泰最难过的时候,星儿因为良心的谴责逃跑了。
劈腿事件被隐瞒了,初恋却在最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并不是炯泰有多爱星儿,只是自尊和自信受到了伤害,还有未完待续的想象。
兰熙聪明地止步了,因为她是一个理智的人。
直到星儿回国,重新和炯泰在一起,女的心存愧疚想要弥补,男的心存不甘想要征服,这段空虚的情感注定支离破碎,却又是必须经历的路程,因为结局通往一段感情的终点,才会有另一段感情的起点。
所以谈恋爱的时候拼命地吵吧闹吧,在珍惜生命的同时尽情地宣泄,直到眼泪再也不会轻易流下。
折腾够了再分手,直到想起来就觉得恶心的时候,缘就尽了,心也就静了。
30几岁再看《92》,我对男女“纯友谊”的理解升华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玩够之前先放着缓一缓”这种状态。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种现实的两性关系摆脱了偶像剧的黏腻,是真实的社会男女会做出的选择吧。
红颜蓝颜,叫他去死。
喜欢可以不承认,咬牙坚持也算一种本事,“忍”是一种境界,但是可以“忍”的都不是爱情。
让我来捋一捋思路,15年《爱你的7000天》的前身是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而《我可能不会爱你》又或多或少借鉴了07的韩剧《九局下 二出局》。
九局下 二出局,出自棒球术语,意为:棒球比赛9局下半场,2个击球手已出局,只剩最后一个击球手,比喻只剩下最后的机会。
两小无嫌猜,绕床弄青梅。
这是一部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由友情转化为爱情的故事。
30岁的青春男女,在满怀希望走上社会后,遭到背叛,彷徨不定身心受伤后互相治愈的故事。
孔子有言,三十而立。
而事实却是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能活得清醒活得明白,本剧女主人公兰熙,年近三十依旧一事无成,在母亲的屋檐下低头过日子,在濒临倒闭的出版社领着拖欠百分之三十的工资过日子,与一个小八岁的学生谈着不靠谱的火热的恋爱,家庭、事业、恋爱都似乎谈不上完美。
“没有位子了,已经坐满了,右边坐著我的留恋,左边坐著我的伤感,对面坐著我的恐惧,还有那里,那里坐着的,是我的青春...哎,她坐得还真远。
”年满三十,依旧迷茫,依旧不安,依旧无所适从。
你是否也曾跟友人开玩笑的时候蹦出,“如果三十岁的时候,你未娶,我未嫁,我们就结婚。
”而现实情况大多是,青梅老去,竹马远离,各安天涯。
在三十关头,剧中的兰溪向炯泰“逼婚",炯泰立刻回绝,亲故,你现在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男人啊,于是送上一个满怀的拥抱。
恋人之间会有结束,朋友却可以一直保持平和状态。
“我的情意,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还怕你知道假装不知道"因为太过珍惜,所以兰溪跟炯泰宁愿一直以朋友的名义陪伴着对方,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在场。
而缘分亦或爱情的另一个名字是叫timing,第一次兰溪的隐形初恋是炯泰,而那时的炯泰正处在万人迷中间,外加俊穆的一心向兰溪。
第二次炯泰从军队休假相约看午夜场电影,在兰溪的家门前守一夜准备告白却得知兰溪和马春峰过夜。
第三次,兰溪等炯泰回来时,炯泰身边又有了星儿。
而后出现的智善、政朱的出现,也不过是她们各自过客,兜兜转转,炯泰和兰熙的身边一直彼此守护。
一次如往常的旅行,在度假誓要怀二胎的夫妻的怂恿下,一场假扮情侣的游戏,到底谁迷失了谁的心,终究是回不去的,各自小心思无所遁形。
衣柜能锁住艳丽的红裙,却不能困住溢满的情意。
前女友归来,她忍痛再次退避三舍,而难耐相思之苦的两人辗转反侧。
小姑娘泻光时,她不由自主的捂住炯泰的眼,能瞬间说出他心中所想,能旁若无人的互相投喂,而他也知道她的病史,她的内衣size,她的喜好,她的梦想,她的六次恋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前女友看着他们在同一屋檐下,一个从浴室洗完澡出来,一个穿着家居服随意的招呼着,本该是女主人却更像一个入侵者。
是啊,要多珍惜,多隐忍,多努力,多克制的他们为这段关系留有余地,别人,是插不进去的。
五次恋爱,三次错过,电视的结局是温存的,同时也是留有余地的。
三十岁,似乎要是能把一切做好的年纪,但也是可以是青春的结束,成熟的开始。
兰熙暂停了作家的写作步伐,也许人生历练能让自己更好的踏在调子上,相比仪式化的结婚程序,现在更想享受全身全意无保留的恋爱状态,因为在他身边本就是一件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情,没有什么能比握着他的手更让人心安,爱他的全部,包括伤口。
看不进去....女主角也不好看
我可能不会爱你的闺蜜式爱情发展线??李大仁明明喜欢程又青但是还要拖着Maggie。。。果然这样的剧情在哪里都是有的= =
姿色平平的主角 和 令人向往的 温暖爱情
虽然是讲30岁的故事。可是我看着慢慢的都是朋友和情人之间的转换。有很多句子让人怦然心动。
虽然女主很可爱,演得很卖力,但情节衔接得七零八落,叙事不连贯也没有条理,构图摄影配乐等硬件也很一般,如果我是07年看的话可能会打更高的分,但放到现在看,像这个类型的剧,绝对还是Tvn做得更好。
还是看不懂他的魅力 只知道 让人弃了两次的剧确实算不上好剧
没有高富帅,只有青春的尾巴,最正常,最真实,最励志,最好的韩剧
很喜欢的一部剧~给人感觉草根生活的各种温暖
劇情太婆媽,故事有點老土,節奏太慢了。
好喜歡裡面友情的描寫,為什麼我沒有一個青梅竹馬!!!
3.5星。男女主都是真正的平凡人,少见的贴近生活的韩剧。不过话说,这个故事好像验证了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
三十岁可能也是不错的年龄吧。没有完全成熟,但稚气已腿,看起来有点沧桑,青春的伤痛依稀在脸上,但风度翩翩。——《9局下2出局》
男人要是不喜欢这个女人就不会对她好 以朋友自居的在我看来就是没担当
人生中最奢侈的事就是理所当然地渡过青春的每一天
最近老看这类剧,事实证明男女之间真没有纯友谊。闺蜜一般的感情之间必须存在那么点小暧昧,只是谁都不点破而已。不知道我到30岁的时候会是怎样的。
该剧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三十年的友情如何变质成爱情,本土惨淡的收视是不撒狗血的有力证据。ps光屁股长大的感情和爱情一样属于稀有品,有一样就知足吧。
07年就有这样的剧啊,挺好的(突然觉得秀爱很不错)
力荐!!
如果有3.5,我比較想給這樣的分數……發揮得是不錯,但這種主題—三十歲的緊張、意外同居,日劇實在太多了。看著看著就覺得沒有比較好。
有点 台剧 我可能不会爱你的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