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1408是部鬼片,当然不是以吓人为主要目的简单鬼片,本片的鬼是个高明的鬼,有时候看不见的鬼比突然出现吓你一跳的更加折磨人。
本片的鬼不会直接杀死你,如果鬼想要你得命,单纯的恐吓有时是吓不死人的,对于一些胆大得人采用攻心战术,直击你最脆弱的地方,让你丧失求生的欲望,对生命绝望,最后自杀。
这也是本片鬼的一大特色。
很显然,1408这个房间就是有鬼,而且鬼的目的很明确,谁进了这门,谁就是死路一条,此前在这房间死的56个人当中,肯定有和主角报着同样的心态和目的入住的,结果很不幸,都被打败了。
直到第57个人,与这间屋子展开了精神与意志的战斗。
mike刚进屋时,神志肯定是清醒的。
卫生纸、收音机、窗户等出现怪异情况,我还不能确认是鬼还是有人在屋子里。
直到mike确认屋中没人时,正如收音机里唱的一句歌词,故事才真正开始。
鬼才真正操纵整间屋子,使mike出现幻觉。
从制造外部幻觉到基于mike记忆的内部幻觉,目的只有一个,让你绝望,丧失求生欲望,自行了段。
不过mike没有重复前面几十个人的命运,在经过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精神折磨后,mike已经很清楚自己进了鬼的肚子里,也知道出去是不可能的。
死是肯定的,但不是因为绝望而死,而是为了打败你而死。
死亡在最后变的不那么可怕了,当他有意义的时候。
本来想说还行,是因为没看得太明白,但导演好像就是要让观众不明白,留下太多悬念让观众自己思考,所以又觉得电影里确实有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东西。
看到最后现实与幻境都分不清楚了,很多细节的处理让人时刻怀疑这是幻觉还是真实的。
作家的内心充满了丧女的悲痛情节,那就是他内心的1408,他在1408的经历其实就是他与丧女情绪的抗争,而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他失败了,他永远在巨大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其实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看不开的话就永远会在内心有痛苦的挣扎,永远活在阴影里,永远无法真正的享受生活,永远无法快乐......相反,如果能够冲出内心那座阴郁的迷宫,生活将是绚烂多姿的!
:)是永远徘徊在痛苦的魔影下日渐枯萎,还是勇敢的面对人生一往直前?
这是个选择......
看这部电影的动机无外乎是冲着两个人去的:约翰库萨克和史蒂芬金,果真这二人都没有令狐狸失望。
对于“恐怖小说之王”史蒂芬金的名声在外暂且不提,能让一向对剧本极为挑剔的约翰库萨克接手一部恐怖片,而且是一部已拍到烂俗的鬼屋题材的恐怖片,充分表明影片的内容大有文章可做。
看了本片的简介,本以为会看到一部埋藏了几个世纪的冤魂重见天日,胆大包天的主人公大破迷魂阵的传统鬼屋系列,可是等到影片结束之后才发现,这可不是一部普通的鬼屋电影,片中步步惊人的设计、峰回路转的情节、不落俗套的故事,再加上约翰库萨克令人叫绝的演出,造就了一部出色的恐怖片。
看后远远超过了预期之感。
1408,实际上是作者玩的一个文字游戏。
13在西方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大多数人都避讳不及。
所以很多楼房都没有13楼,12楼之后便是14楼,实际上1408所在的14楼就是第13层。
而且,1408这几个数字加起来刚好又是13!
于是,在这个凶中之凶的禁地1408房,先后把56位房客送进地狱。
光是这一点铺垫,便牢牢抓住了看官们的心,我们都向主人公一样好奇,这个1408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影片在开始时,节奏缓慢,当约翰库萨克入住1408之后,影片的节奏突然加快,并且几乎与片中的时间同步进行。
在这短短的1个小时里,我们与主人公共同经历着种种恐怖灵异的事件。
本片不向是其他一些恐怖片在大部分时间里故弄玄虚,片中一上来就给你步步紧逼的恐怖感,极为真实,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本片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空间压迫感,在一个狭小的1408房中,你无处躲藏,也无法逃脱,只有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恐怖事件迎面而来,处处给人一种压迫的恐惧,令人透不过气,这一点与《电锯惊魂》和《心慌方》的设计有些类似。
另外,本片在气氛方面没有效仿目前流行的东方恐怖气氛,而是以一种传统的西式方法,壁画、楼梯、流血的墙壁等来烘托气氛。
不过,那个在通风口里紧追不舍的干尸还是有《咒怨》的影子。
《1408》像是《撕裂地平线》(又名《黑洞表面》)和《猛鬼饭店》的结合体,有些地方还有《闪灵》和《深海圆疑》的影子。
约翰库萨克饰演的迈克尔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小说家,说实话有些自私。
当心爱的女儿死去之后,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离开了这个家,对其他人和事不闻不问,因为他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他人。
本片虽说是在讲鬼屋,但是从头到尾却没有一个鬼出现,出现的只有一出出令人心酸的往事,无论他逃到哪里,往事总像电影一样在他眼前闪过。
1408房里没有鬼,真正的鬼就在你的心中,这就是你的心魔。
而他的自私,本质的某些劣根,由自身劣根所造成的生活悲剧,不负责任的书写,都是导致他心魔的根本,而这一切又通过影片开始的一段将这一切上升到了一个社会的高度:一个女孩拿着他写的一本最早的心灵小说,但最可悲的事,他不畅销。
1408房表面上只是一个凶宅,但他的内在却远不止这些。
1408有点像《撕裂地平线》里的飞船,他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他本身似乎具有了生命,他才是片中真正的主角。
当迈克尔在走出电梯时,片中有好几个镜头对走廊的描写,当他无意中撞到一个东西时,我们都发现,那重复的门牌号和无人清理的垃圾与之前在打扫卫生的女佣之间的对比告诉我们,他已经迈入了另一个空间。
1408之所以令无数房客命丧黄泉,并不是他的吓人手段,而是他能洞悉世人的心灵,是释放人心魔的催化剂。
真正的鬼平不可怕,倒是那些我们心中的另一面,才是最致命的。
迈克尔最后没有选择1408为他提供的自杀手段,他选择了与1408一同付之一炬。
他并没有自杀,而是自我牺牲。
在基督教中,自我牺牲的人是可以上天堂的,他终于可以与女儿团聚了。
在1408房里,他重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生命的真谛,1408完成了他的最后一个任务。
IMDB评分:7.4/10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0afs.html
唯独这部电影,是我反复看过最多次,而仍然自觉未能完全理解透彻的一部,我对于争议比较多的疑点说说自己的看法:1. 房子的邪恶是真实的,而非一切都是Mike酒后的幻觉。
录音机里Katie的声音,与Lily用无线网络视频通话时下雪的画面、房子引诱Lily前来等,都很真实。
2. 房子的能力很明显,就是善于利用或只能利用Mike已有的意识,比如回忆、潜意识和当下强烈的主观意识等,来产生效应。
Mike打破画像,海水涌出,溺水后以为自己出了房子。
然而房子构造的假象里想遮盖自己的痕迹,却欲盖弥彰、错漏百出。
最后在邮局里发现错像,房子再也伪装不下去,场景回到废墟的时候,Mike抓狂——“I was out! I was out...!!!”注意这个地方,Mike认为自己已经出去,快活多天更与Lily重逢后,又突然面对自己还在房子里的事实,Mike心理状态肯定是不接受。
试问Mike认为自己出了1408的想法,何时最强烈?
不是在幻象的医院里苏醒时最强烈,不是在幻象里与Lily重逢时最强烈,而是幻象打碎、面对自己还在房子里的事实无法接受时最强烈!
正是此时此刻!
房子最强的能力,也是最大的弱点。
房子本身的能力就是通过Mike主观意识发挥的,而此时Mike的主观意识是自己已经出了房子,而且极其强烈。
一扇门凭空而出,Mike让门开,门就开了。
我认为此时Mike通过这扇门是可以出去的。
而房子为了留住Mike,也早已抓住了Mike的心结,让Katie出现留住Mike——“爸爸,难道你不再爱我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要Katie了吗?
从这扇门走出去(离开1408),就再也见不到Katie了。
Mike终难解开心结,房子得逞并让Mike在手中第二次失去Katie,令他万念俱灰。
此时,门已经不在了。
房子无法直接伤害人,只能让人自杀。
Mike经过一个小时的经历,虽然伤痕累累,担当倒计时归零重置,回到1408里的时候,他身上所有的痕迹都没了,但缠绕在手上的领带却是真实绑着的。
不禁联想到Olin说的,几年前一次让两个女工打扫1408,一个萨尔瓦多藉的年轻女工被锁在卫生间里,当她出来时瞎了,用剪子把自己的眼珠挖了出来,而且还歇斯底里的不停狂笑。
房子有思维,会学习。
房子一开始有没拦住无线网络,因为没见过,而让Mike与Lily有了短暂的第一次视频通话。
很快房子发现对新事物的疏漏,很快补救,切断了无线网络还给本本洒了水,甚至让第二次视频通话出现,引诱Lily来1408,还对Mike诡秘一笑。
Mike在幻象里与Lily重逢共进晚餐,发现服务员似曾相识的时候,房子知道Mike注意到露出的马脚,回头立马给他换了个。
废墟里Mike无法接受自己还在房子里的事实时,”我已经出去了的“主观意识过分强烈,出现了门。
Mike发现门由自己意识控制的时候嘴角一笑,像是发现了房子的破绽。
房子自知被Mike找到突破口,便立即弄出Katie的幻象留住Mike,更让Mike在手上第二次失去Katie而心灰意冷。
房子也比较作死,给Mike造成”已经出去了“的假象,假象破灭让Mike意识强烈出现出口,不过利用Mike心结,让Katie出现不仅弥补了这个自己挖的坑,更是又一次重重击倒Mike;在墙壁上写着”Burn me alive!“挑衅Mike烧自己,而这个作死是真的引火上身了。
Mike果真烧了房子,与房子同归于尽。
房子燃烧的时候听得到房子在咆哮,房子打开喷淋头试图灭火也无济于事。
3. 这是Olin设的局,明信片正是他寄的。
Mike到前台登记自己名字时,前台被提示要先告诉经理,而事先酒店并不该知道Mike的名字,更不应对他特殊处理。
Olin知道他要冲着1408来,自是做好了准备。
Olin看似是在百般劝说Mike不要进入1408,实际更像是试探和引诱。
在冰箱里出现和Olin对话的幻觉是重点。
虽是幻觉,但幻觉里Olin说的话正是Olin真实想告诉Mike的——“哦,对了,你什么都不相信”“你喜欢铲除人们的希望”“那你说说人们为什么相信鬼魂存在?
””为了好玩?
当然不是。
是出于对死后的期望。
你毁灭了多少灵魂?
“还记得Mike在Olin办公室Olin念道Mike书中原句时候的对白吗?
——”你的书并不难找,每家书店的打折区都可以看到“"书中到处充斥着玩世不恭,而作者自称机敏过人,才华横溢"”是个相当自负的人“两段对话相呼应。
最后葬礼完毕,Olin准备驱车离开却发现镜中被烧焦的男主对Olin狡黠一笑。
这一笑虽然短暂狡黠,但意思却很多。
上段提到面对冰箱和Olin对话的幻象中,Mike对Olin的质问和身处1408的情境下吼道——”你想怎么样?!
怎么样?!
我要…喝酒!
你赢了,你赢了“。
最后Mike和房子同归于尽,这笑像是在对Olin说,这局设得很好,你赢了。
虽是Olin设的局,但Mike解开了与Katie的心结,明白了尊重别人的希望。
观念随着火焰奔腾而释然——”我这辈子一直都活得很自私,但我并不一定要私自的死去。
如果我非要死的话,那么我也要和你同归于尽“。
在1408里,一直不敢正视自己的Mike,终于面对了自己。
这一笑,他不怪Olin。
我第一次看《1408》是5年前,直至写这篇影评,期间大约看过5次。
能让我重复看这么多次、念念不忘的电影着实不多,与其它不同的是,《1408》就像个宝库,可以不断挖掘而不枯竭。
第1次看《1408》印象很深,叹服于它恐怖的手法。
全程没有鬼神现身,但步步惊心,恐怖无处不在。
全然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Mike的背景和经历上。
第2次看《1408》了解了Mike的背景和精力,房子的能力特点也看出了端倪。
存在一些疑点未能明了,恐怖得不单纯,其中可以有很多可以深究的地方。
这时我开始叹服它的恐怖之所以透骨,或源于此,像是《闪灵》那样。
我第3次看《1408》是在看伏笔方面的解析之后。
如Mike到14层地上没打扫的一脚、多次拿武器攻击Mike的幻象在画像上出现过(因画像挂歪而让Mike过度注视)、Mike在幻象中溺水,天空中”廉价汽车险“广告号码尾数是1408、房里电话响起时两个电话一个能接听而一个不能(维修空调时用了一个,潜意识里用过的电话是好的)等伏笔。
继第2次看的感受,结合印证诸多伏笔,开始注意Olin,也开始对剧情上的疑点开始探索。
而最后让我惊叹的是,除了剧情的内涵、多处伏笔的铺垫之外,看到大神们对其历史关联的挖掘是真的震惊。
如1408、1912、2254相加都是13;1408年圣经在英国被禁止翻译;酒的名字是”第57个之死“;我不记得写这篇影评时看的是第4次还是第5次,也不知道再看一次会不会有新的发现或体会,但我知道,不论是重复看第多少次,都值得期待——它就像一个宝库可以不断挖掘而不枯竭。
我看那么多次,不是为了给有争议的疑点寻找能成为共识的真相,而是《1408》像件艺术品,愿在其旁自斟自酌而从不乏味。
是在看了《迷雾》之后,觉得史蒂芬·金这个小说家的作品很不错,然后就顺便看了1408,豆瓣上评价很高,说是很好的惊悚片。
看完过后倒是没有像《招魂》那么惊悚,但是还算是不错的。
可以总结得出来,斯蒂芬·金这个小说家很喜欢圣经里的东西,通过圣经里的东西来撰写故事的剧情。
男主在1408房间里其实算是看到自己人生的种种,体会到过去的种种自己想要逃避的、做的不好的事情,对待的不好的人。
在电影中间部分,男主一度以为自己已经逃离出1408的时候,我猜想,那一定不是真的,只是一种假象,感觉就像是给男主赎罪的机会。
回到1408,或者说重新意识到还在1408的时候,男主目睹女儿第二次在自己面前死去的时候,他接近奔溃。
其实我觉得,这个房间恐怖的地方不在于有恐怖的鬼魂,而在于人的本性,这个房间能让入住的人自己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断自己。
这部片的开头倒是比较普通,像以往的恐怖片那样,主角一般不相信有鬼魂的存在,到最后却不得不信,还会因此而丧命。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海豚酒店的黑人经理说的话,没有鬼魂,这就是一间邪门的房间。
看到最后才意识到这是什么意思。
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里的种种恐惧和不安。
1408就是让你深入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感。
在房间的第一个小时倒计时结束的时候,一切又恢复了原状,当时我以为男主肯定会选择check out,但是没有想到,男主不服输,不想照着房间的意思走,最后一把火烧了这个房间。
影片最后黑人经理说男主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一把火使那个房间不存在了。
下面是在百度上查找到的电影的精神体现。
《1408》首先展现出人性中的弱点——自私和恐惧,1408这个房间不会单纯地凭空刺激你,它会利用你内心的每一个自认为内疚自责和悲痛去反噬你的精神,那是你灵魂的把柄。
让你觉得自己生命的丑恶。
《1408》中主人公没有自私地死去,而是一起毁掉了这个凶间,与它同归于尽。
这体现了本片宣扬的人性的光辉——主人公事实上经历了对生命的反思,1408的毁灭象征着作者对自私人格的憎恶和对死亡的理解。
总之《1408》成功地体现了人类应有的尊重生命以及关爱的精神,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2013-11-21其实吧,所谓的凶间1408,不过是走进了一间4D视觉享受的放映厅,还是VIP套间,不过这个套间死过不少人,然后就让皮包公司给包装成恐怖片场。
但,其实,说白了,导演的中心思想就是,(允许我用广东话来表达下感受):4D噶视觉享受,我问你怕没?
”
今天头疼,随手写了一点,没有再去查对,到后面都写乱了。
写得不对别pia我。
60、70年代,父权和夫权疑似失落而引起的恐惧是斯蒂芬·金和老库都在关注的问题。
供养并掌控家庭的这套义务与权力不再专属于男性。
男性作者并不都像《驱魔人》那样着力刻画女人男性化之后的魔鬼形象,部分人也开始质疑一向高高矗立的,大写的,金光灿灿的MAN。
入住瞭望饭店之前的Jack创作力衰退,写不出东西,无力养家,便酗酒、打儿子,进而陷入疯狂,向妻儿挥起了斧头。
入住海豚饭店1408的John最后领悟到:他逃避对父亲和妻子的责任。
对于家人而言,他一直以来都过着自私的生活。
闹鬼的房间不过是一个引子,引出他们的心魔。
面对男性主体性摇摇欲坠这一现实困境,金的态度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男主人公与通过与神秘的邪恶力量同归于尽,重新获得主体性(但愿我没记错)。
而老库以一贯之的死亡冲动驱使他一次次把大写的MAN推向毁灭与自我毁灭,《闪灵》也不例外。
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摧毁作为绝对主体的MAN的时候,不自怜,不迟疑,不怀恋。
《闪灵》片尾,迷宫的雪地上那颗狰狞的头颅不可能不激怒金。
他动摇-救赎-巩固的主体性挽救计划被扭曲成了动摇-毁灭的直线坠落。
其愤怒程度也许堪比当年老库vs《斯巴达克斯》的结尾。
其实老金完全不必动气,老库电影里的MAN还是硕大无朋、统摄一切的主体,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解构(女权的倡导者们指望不上他),也没有被阉割(参看天朝第一号太监总管的大片)。
在他的片子里,大写的MAN遭遇的危机,其根源都在他们自身,而不是可能夺权的女人和小孩。
他们生,人类生;他们亡,人类亡。
这一点上他甚至没有留一点讨论的余地。
如果男性沙文主义的猪有大小之分,他一定是横推八万里无敌手的特大号。
他对《奇爱博士》里半张脸也没露就被原子弹炸光光的MASS有多少同情,他对被Jack砍死的黑人就有多少同情。
老金在Jack和John身上有多少寄托,他在博士和Alex身上就有多少寄托。
一个对自己认同到不能再认同的自我也不手下留情的人和一个彻底不喜欢自己的人拍出来的片子相比,哪种更可怕?
我最近一直在想这件事。
幻间梦影居然也是史蒂芬金,以前好像就听过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多。
并不是典型恐怖片,融合了很多种类型,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分析,从冰冻开始就不可怕了,变成奇幻色彩,空间也打破了房间的叙事,和恐怖不相关了。
这个故事确实厉害,后面的时候没有按照他的死法,而是把这些房间给烧了。
从一个观点来说终结了这个房间,但是从另一个观点来说,他依旧没有逃脱这间房间肯定会死人的诅咒。
我觉得电影停留在门牌号就OK了,评分更高了,最后的一段,反而给了一个定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本来电影就糊弄了现实和梦境的区别,没必要最后加这段这个故事,给观众留足够的想象就够了。
一个人可以在黑暗的房间独居,可以穿越狭长的黑巷,可以在半夜噩梦惊醒后冷静的在镜子面前洗脸,这类行为,我会称他为胆大。
但如果一个旅馆房间明明已经发生了无数起命案,旅馆经理甚至用美酒致歉希望自己不要住进去,那还执意要住进去,就是和自己的命过不去。
这个以到各个闹鬼景点实地体验并撰写恐怖题材小说的男主角,说他不信邪吧,他真不信,死活要住进去,结果就电台突然冒出音乐就吓出一身冷汗,胆子明明又那么小的。
真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职业道路。
电影的设定很不错,没有把故事放在常见的荒山野岭,一对古怪的老夫妇破旧房屋改造而成的旅馆,就连招牌都是锈迹斑斑还摇晃不停的,那样的山野旅馆简直就铭刻着本店为鬼店这几个字,而1408却是在繁华纽约的高级酒店中的一间,被困在这样的房间里面,感觉和人类世界只一线之隔却无法回去,那样反而更容易让人崩溃和绝望。
主题是美国片惯用的家庭主题,再加上心理悬疑片最会有的赎罪情结,都是司空见惯的元素,不过仗着斯蒂芬金的原著和导演手法的技巧,倒也把这元素炒出了一道不错的佳肴,值得一看。
关于男主角在被困1408的应对,我倒想衍生出来说一下,从理性上来说,应该怎样从类似的恐怖片中生存下来。
男主角当时的情况是,看到有鬼魂挥斧,又立刻消失,看到之前跳楼的人的情景,这些应该都是回放的之前的旅客死亡场景,而对他造成实质性伤害的仅是突然落下的窗户,突然变烫的热水,并没有任何鬼魂对他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那个时候,第一要做的是想办法离开房间,钥匙打不开很正常,但却没有努力尝试踹门或者搬东西撞门,这不对。
最有几率逃生的就是破坏门离开1408,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如果确实无法离开,应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立刻把自己敲晕,失去意识。
这绝不是出于要死就失去意识死去免得痛苦的目的,而是最有可能的逃生方式。
鬼魂对人的伤害不出两种途径,一种是鬼魂为实体,本身就拥有接触并伤害到人身体的能力,一种是鬼魂根本就无法对人造成实际伤害,只能通过影响人的意识,让人产生幻觉而伤害他,比如让他精神崩溃自杀,这是一种,或者高阶点的,拿刀砍人一下,虽然实际上没有伤害,但人的大脑相信了自己被砍,以至出现身体相应症状。
这样虽然似乎和实体伤害相似,但本质完全不一样,只要意识不受影响,鬼魂便对人无计可施。
如果是假设一,那在狭小的房间内,一个普通人战胜鬼魂的几率有多大?
几乎为零。
所以,如果真遇上能够直接实体伤害的鬼,那很负责的说,你已经得蒙马克思召见了,放弃抵抗快快升天吧,这是命。
所以,失去意识死安详点也好。
而更大的可能是假设二,即鬼魂只能影响你的意识。
要学周星驰教的无视幻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人类的心灵并不那么坚强,更何况只是一个人独处,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战胜自己的恐惧无视幻觉的人,百里无一。
所以,最简单的就是,直接让自己失去意识,那鬼还怎么来影响你,来吓唬你。
直到第二天天明,清洁工进来打扫卫生发现你昏倒在地,自然会把你送到医院的。
我有一个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坏的习惯,就是看每一部恐怖片或者悬疑片都会去思考,怎样行动才是最佳的方案。
这样的习惯,带给了我一些别样的观影乐趣,也常常让我因为对主角处理问题的废柴而降低对电影的喜爱。
嗯嗯,今天籍这部电影说了一些思考的结果,哪天还是专门整理一下,也来记一下我的,恐怖电影生存法则好了。
1408,住在标准间的流浪汉张大说,响指肯定害怕看恐怖片。
以前肯定不以为然,不过听到这个的时候,心头一紧,觉得好玩,因为昨晚刚被吓到了。
像俺这样看午夜凶铃都会睡着滴粗人,真的会吓到么?
其实被吓到只是一种被打动的感觉。
影片里的男人,从头到尾都是在流浪,一个人从这个酒店到下一个酒店。
去体验各种恐怖的灵异现象,这是他滴工作。
他回避很多事情,孩子的死,老婆,甚至老父亲,整天觉得自己是个牛逼的恐怖小说大师,结果读者很少,反应寥寥。
直到旅行到海豚酒店1408的时候,生活的所有困境才一下子打翻在地,却又无法收拾。
死去的孩子在呼唤着他,年老的父亲也不起而去,觉得自己出去了,和老婆重归于好却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在房间里寸步没能离开。
一个人在这个两室一厅内住着这么几年,还有旅行也是一个人的日子比较多,看这个电影难免就会偷偷的在夜深人静投射进自己的影子。
觉得自己也是住在这么一个酒店房间,看我经常不收拾房子就知道,好像真的在等田螺姑娘收拾呢,遇到这种灵异现象老子肯定不怕哈哈。
好像老觉得自己只是住这么一晚,所有的人都有家,偶却觉得打包走掉比较ok。
所以,当琐事袭来,比如港澳通行证找不到,有蟑螂,下水管坏掉,我会很暴躁,像极了那个困在1408被鬼怪逼的疯狂的可怜人。
嘿嘿,看到一个可以和自己交谈的,彼此观望的电影很好的,那里也是这样一个人,电视机如同我浴室里的镜子。
什么跟什么啊……
拍出了一定新意
和一个客户闲聊时说起的,她说看完这部电影后,两天睡不着觉。对于一个身价上亿生意做到南美洲的女强人,说到这部电影时竟然从骨子里都透露着恐惧
人的精神充满缝隙,噩梦见缝插针。但1408这间房间,我们迟早是要面对的。
4版本结局
这部电影还算惊悚片里比较不错的 至少还有些意义 我们都应该让自己死前不再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抱有遗憾
太紧张了~
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太神秘
烂片之王
斯蒂芬金的电影一般都保持一定水准,包括本片
哈哈,最後一刻有驚喜
现在是23点15分,刚看完。 很不错,就是结尾没看懂啊
又不恐怖又不嚇人 吵吵鬧鬧亂七八糟。。。。太难看了
拆迁办出品多结局单机小游戏《是男人就坚持60分钟》
幽闭恐惧,吓到我了
太无赖了……明明熬过了一个小时,竟然擅自加时……再正常的人也得绝望了啊……话说这房间刚开始墙上的话..算是要求终结吗...
人终有一死。库萨克就适合拍这种片子,悬疑+惊悚!
我操没看懂 啊!
只看前半部分的好~
讨厌旁边那些哇啦哇啦叫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