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Fate系列粉丝非常生气,人物和世界观的设定相似度很高,四娘有点过分了啊,连名字和能力都会抄袭啊。
画面对比一下日本的《最终幻想》和《星河舰队》十年前的技术,啧啧啧,几年前最终幻想的20分钟宣传片在大陆播出时,真让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看到四娘的爵迹感觉自己花钱买90分钟页游体验。
故事情节......就其实是一个打着CG+明星的网页游戏吧?
绝望。
这几年四娘凭借制作噱头和贩售自己的生活方式,成功虏获大批粉丝,然而他本人却只会撇取市场的价值,不会专心做好一部作品。
看他每天发的微博,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戾气,太注重自我成就,每做一件小事都会来炫耀。
有些导演可以为了一部电影连续拍十几年,走遍全国去调研,有些演员为了拍好一部电影,练拳好几年。
四娘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多了心眼,缺少匠心。
参考:王家卫《一代宗师》拍摄过程 (优酷)希望这些粉丝可以慢慢长大,多看些经典作品,多接触一下社会,看清世界的样子。
我们的国家需要的不是浮躁的表面功夫,而是真正做好一件事的匠心。
有啥说啥,郭野心太大,两个方面不足。
一,掌控故事的能力;二,技术水平不足。
看得出来郭敬明很喜欢爵迹,砸钱做特效,请的都是大流量。
因爱生绊,他个个角色都舍不得放手,每个都要好好介绍其背后的故事纠葛。
书中人物本来就多,他不善于抓重点抓主要人物,导致主要人物性格不突出。
看过书的人都觉得莫名的话,那些没看过的更加云里雾里。
这已经很严重了,主线故事不明,主要人物不突出,让人看电影时产生这“特么是啥?!
这特么又干嘛?!
”的卧槽感。
特别是银尘前期性格铺垫不够,没有显示出其高冷傲气性格与后来下跪救使徒的强烈对比,他的出现像是个NPC,为70出场而出现,作用是交代任务背景以及陪练…本银尘粉很生气哦,人设弱化了几千倍。
整部电影主线故事不明,像个序。
音乐加一星。
配乐特别棒,原因你懂的。
特效。。。
外景不错气势恢宏,人物身材比例不好,打斗时的动作捕捉和面部表情忽好忽坏。
魂兽打斗时间太长除了表现气势没多大意义,太太太刻意了看的我都要睡了,漆拉守城给十秒就行了,大肆渲染时间长就累,还有神音与霓虹的暧昧,副线人物一个个都舍不得丢,太多对故事发展没什么推动的情节导致本来就不清晰的主线更模糊。
郭敬明如果真的不舍所有角色,拍电视剧好了,每个人角色拍个几十集,反正你脑洞大。
给银尘和莲泉美人加一星。
最后的两人那场戏不错,林允台词最差,陈伟霆和郭采洁两人虽说是港台腔,并不影响角色情绪感染强,林口齿不清说话含糊。
银尘的脸是好看的,睫毛都是银色的,吴亦凡声音很好听对话也不做作…莲泉的下睫毛不能忍,妆容谁设计的太糟糕了。
第一部真人CG加一星,好与坏都要有人来开这个头。
他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人是冒了很大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的,中国没导演敢试,怕赔钱怕坏了口碑。
他既然敢,冲这一点要鼓掌。
所以苍雪之牙掉下去,怎么样了?
我觉得一项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存在的价值,有供它生长的土壤。
郭敬明他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他的小时代系列、爵迹,不管故事如何,但它的制作算是对得起粉丝。
郭敬明没有敷衍受众,作品也并不粗制滥造,郭敬明对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坚持。
但这些并不影响我讨厌他,他的爵迹借鉴太过了,简直没有底线。
我没有办法说他抄袭,毕竟抄袭是法律界定的事。
但灵魂回路与魔法回路、王爵和使徒与魔法师和英灵……郭敬明是在是做的太过了。
文艺创作的借鉴,我觉得可以是一个点子,但是不能是借鉴整个故事内核。
我特别喜欢今敏的盗梦侦探,也喜欢盗梦空间,盗梦空间可能是借鉴了盗梦侦探进入梦境的点子,但是盗梦空间的故事每个并只是进入梦境,它主要多层梦境……盗梦空间整个故事也讲的无比精彩流畅。
这是爵迹所比不了的,它不仅是整个故事体系都借鉴了,它故事讲了个什么,叙事也是突兀的。
对于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对于它的情节发展是有些弄不清的,我个人觉得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要做到没看小说的人也能清晰明了知道整个故事。
但是我觉得郭敬明没有做到这点,就算他的作品是烧了钱,运用了新技术,画面漂亮,对于影视作品我最看重的还是故事本身,就好比fate我就喜欢fate zero多过ubw。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东邪西毒我很喜欢,也会有很多人不喜欢,坚持自己喜好就可以了。
很多人喜欢郭敬明,甚至对他的借鉴行为洗白,但是不会影响我对他借鉴因为的反感。
《爵迹》的优势在于它是用动画片的方式呈现的,可以弥补实景+绿幕的不足(并节省开销),是个妥善的做法。
不过可惜的是它让一些面瘫的演员,变得更加面瘫了。
好演员懂得如何揣摩他(她)所饰演的角色,而不是要求角色去迁就自己。
拉丁文“dramatis personae”字面意思是“在戏剧里用的面具”,说明最早的戏剧,演员都是佩戴面具表演,把自己的真正面貌隐藏起来。
现在很少有佩戴面具的表演了。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CG捕捉,它是另一种戴面具表演的方法。
《爵迹》中的CG就是这样,角色们还是以演员自己的面孔出镜,观众还是能立即认出他们。
“哦,冰冰、大幂幂…”CG很厉害,能拯救实景特效的开销,还能掩盖演员们的面瘫,可是人物只是有着人形的“魂兽”——空洞无物,体会不到人情冷暖。
我们只要看过范冰冰在李玉电影中的表现,就知道她是会演戏的(其他演员就不敢恭维了)。
但是在《爵迹》中,表演再次被“面具”覆盖,观众只能惊呼:“哎,这个范冰冰长得可真像范冰冰啊!
”照理来说,CG捕捉能将演员的表演通过数字技术转换成银幕上的新形象,演员也会得到解放——尽管在表演时,他们只是穿着特效服,却能够在角色中自由穿梭。
只有银幕上的场景和道具需要演员你在非常“虚拟”的景观中靠假想来实现,这确实是难点中的难点。
不过,倘若你有舞台剧表演经历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要你能在舞台上接受完善的训练,你就能在任何表演场所无所不能。
看看如今那些在美国拍特效大片的英国当红辣子鸡,以前个个都是剧场上的能手。
当我们看《猩球崛起》或《魔兽》时,演员们戴的几乎是同样的面具(说同样的面具,是因为人类识别同类的面孔容易,识别猴子和魔兽就难了)。
CG演员和执导安迪·瑟金斯和泰瑞·诺塔里就懂得如何将自己的个人特质融入所饰演的角色之中,这样的表演方法我们称之为“由外而内”,有些演员的方法则是“由内而外”。
劳伦斯.奥利弗曾经说过:“由外而内的演员比较容易在他所扮演的角色中发觉他自己,而比较不会在他自己身上去发现他所扮演的角色。
”相对而言,内向型的演员属于写实主义传统,这个传统向来排斥使用面具去表现“真实”和“诚实”。
《爵迹》中的很多演员,表演方面还不够格,加之他们并没能理解郭敬明小说的世界观与人设(也有可能是原著角色就没什么厚度),更无法去诠释角色。
相信,导演对于演员们如何进入角色,也没有做太多功课。
再说说作为导演的郭敬明,他的模式非常统一,总是用相同类型演员的相同方法去表演,无论是时尚片还是奇幻片,所以看起来都是一套模板。
郭敬明的作者风格是热衷群戏、奢华、男色酮体与女性张力,这些在《爵迹》中比《小时代》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对于看过《小时代》的观众来说,总是让观众觉得在看同一个人演同一个角色,且角色们不断展现出相同的气质,观众势必会感到厌倦。
还有就是,《爵迹》的基调其实是《指环王》、《霍比特人》这种西方魔幻题材的移植,我称之为“中国古典RPG游戏的Sword & Sandal类型片”。
用国人去演绎西方题材自然觉得完全不对。
要知道,这不是在剧院,剧院中是允许跨种族表演的,比如劳伦斯·奥利弗就是以黑人的化妆去演绎奥赛罗的。
但是在电影中,它就容易让人出戏,因为电影是制造真实的。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爵迹》表演上的一点看法,用电影中的称谓就是各个都是一种有着人形的“魂兽”。
第一,抄袭小说改编的电影,其实不太明白,郭小四的文笔其实挺好的,只是不知道为啥总抄袭。
第二,我是不太懂这个电影的原理啦,如果要做成动画,为什么不直接做成3D动画,要真人?如果要真人演,为什么要弄得难以分清谁是谁。
第三,王源那个造型特别像是在cosplay伏地魔。
第四,陈学冬那个角色特别像是拿错了剧本,整个一傻白甜女主角色的感觉。
第五,现在开始流行两毛钱特效了?
清晰记得2013年《小时代》第一部上映时,影评人和电影粉丝之间的口诛笔伐。
但因为郭敬明对电影逻辑地完全无视,现在一本正经地去批评他的叙事,反而显得可笑。
甚至,《爵迹》上映前夕,在已经预设了“2016最烂国产电影种子选手”的情况下,内心居然隐约期待,这部绝对与一般水平欠佳的国产电影与众不同,或可掀起新一轮的讨论。
换言之,郭敬明会重新挑战了笔者对电影的某些认知。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郭敬明成功了,笔者完全没想到,有人会将《爵迹》这样的怪物放在电影院,让观众替他买单。
《爵迹》海报首先,在《爵迹》中,仍可见导演对“消费男色”的热情。
还记得(每一部)《小时代》里,摄影机对男性光裸上半身的推摇和大特写吗?
在本片中,得益于CG动画降低的肉欲感,导演将这一爱好做得更为彻底,男性角色挂在股沟的裤子,360度的旋转拍摄的肌肉线条。
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杨幂饰演的二度使徒神音(原谅三观不正的作者想到了“呻吟”)跪俯在二度王爵幽冥胯前的一幕。
作为一部与电影《小时代》系列一脉相承“贩卖男色,丑化女性”的作品,导演“报复女性”的意图,再次令身为女性观众的笔者,感到深深地不适。
至于男性角色之间暧昧的惺惺相惜,以及男女角色尴尬地送作堆,几乎可算是导演的标签,以及得胜粉丝经济市场的必胜利器。
《小时代》14的男色
《爵迹》中,对男色的贩卖更为直接影像怪物《爵迹》令人最为好奇的一点,无疑是“为什么要用动作捕捉,做成一部全真人的CG电影?
”(笔者弃绝技术水平不谈,只谈目的性)既没有主要角色非人态的特型需求,也没有服务观众审美的视觉特效,单从成片效果来看,完全找不到一点苗头。
让人一度认为,导演是为噱头,甚至是为花钱而花钱,但两次观影之后发现,显然我初时的判断,有失偏颇。
首先,我们聊一下“动作捕捉”。
提到“动作捕捉”及“面部表情捕捉”技术,首次巅峰无疑是2002年的《指环王2:双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中,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对咕噜(Gollum)一角的成功塑造。
而在那之后,《金刚》(King Kong,2005)、《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2011)、《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1),让他在“动作捕捉”方面,成为公认最好的演员。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2012)安迪·瑟金斯饰演的Gollum表演片段,虽然依靠技术的完善,但面部表情捕捉非常依赖真人的表演。
其实从这些电影至少能看到一点共性:即,真人电影或动画电影中,对角色有外形(非人形)、体态(特别庞大或矮小)、动作(极其夸张)有特殊要求,但又力求表演上的真实,因此借用动作捕捉技术,来弥补三维动画在模仿动作、人物上的缺陷。
如果照此理解,《爵迹》的做法就显得不甚合理。
1、全部角色均为人形(甚至尽力模拟演员原本的长相体貌,即便把这部作品视作动画电影,还原动作捕捉演员原本长相这件事,都令人费解,毕竟动作捕捉是为了塑造一个全新的,完全不依赖演员外貌而依赖表演的技术),仅仅是做了小脸、大眼、美肤调整;
《爵迹》剧照,电影中,大量吴亦凡的面部特写2、体态上,全部拉长腿,调整了身材比例;3、动作上,并不见任何真人表演加特技无法完成的所谓“超越极限”的标准。
要知道,在电影里(无论是真人还是动画),表演都有无可取代(有时甚至最为重要)的作用,动作及表情捕捉技术的产生也源于此。
但不论演员原本演技如何,《爵迹》中的动画人物在表情和形体上,都有难以否定的僵硬。
《爵迹》剧照,被优化的体态其次,是以CG动画追求真实。
在“与人相似度”和“人对该物的喜好度”之间,存在所谓的“诡异谷”效应(The Uncanny Valley),即,“如果用与人相似程度做X轴,人对该物的喜好度当做Y轴”......开始时,“人类对与自己相像的机器人具有良好的情感,但当相像程度达到较高值的时候,人类对机器人的情感就会突然下降,产生厌恶,甚至仇恨的情绪。
”……“当“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在皮肤、毛发、材质、结构、动作方面真实感非常接近于真人的时候,会给观众带来厌恶疏远的感觉。
”这一感觉,首先可以联想参观蜡像馆的体验。
笔者手绘的“诡异谷”效应图但看上去,《爵迹》完全“突破”了这一限制。
毕竟电影开端,一个大特写推到了麒零(陈学冬 饰)脑后的发丝,让观众感受一下画面的真实感。
此外,影片中不断出现的人物脸部特写(尤以吴亦凡饰演的银尘为甚,展示细腻真实的人脸皮肤),还有宣传时范冰冰那一头很贵的头发,看似如此注重细节,却没能领观众产生抵触心理,为什么?
《爵迹》剧照,很贵的发丝答案在于,导演对于所谓CG动画制造细节真实,实在与常人不同。
投入大量的时间及金钱在发丝、男性肌肉、修长的手指、毫无瑕疵的面部毛孔这些地方,功利目的昭然若揭——对明星外型的再次优化,以贩卖给粉丝。
当然,也有可能是导演对于形式美的过度追求,毕竟,《小时代》即是如此让画面美凌驾于叙事之上的。
《爵迹》的三度王爵漆拉,来源微博@电影爵迹2016
《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中的精灵王真正人物仿真,采用动作捕捉及全CG制作的电影,笔者首先想到的是《丁丁历险记》。
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可见,对人物造型、道具、场景、灯光真实效果的追求,同时,因为动画属性,又有常规拍摄水平无法达到的情节要求及夸张表演。
《丁丁历险记》真正的仿真,细致到皮肤、衣料、眼角的皱纹、灯光综上,导演对选择真人动作捕捉的全CG动画制作的理由,似乎呼之欲出。
除噱头之外,就是以这种方式,弥补或者说美化真人在外型上的瑕疵,甚至缺陷——身高、皮肤、身材等,让片中角色形象,既是演员本人,又是演员形象的升级版。
对演员外在形象过度美化,以致失真的程度(且理由并不是为了戏剧效果),细想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仿佛整部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导演内心欲望的产物,且这种初衷,不是为了艺术,不是为了市场,甚至不是为了电影作品本身,而是一个假想中世界,那里不是现实世界的人,却是以现实世界人类为模型,批量生产出来的优化产物。
当灯光关闭,观众对着幽暗的银幕,一群与原型似像非像,却各个拥有肩宽窄腰大长腿的替代生物,像人一样谈笑哭闹嘶吼,不自觉汗毛竖立,仿佛一只从人心衍生出的可怕怪物,终于被放了出来。
可悲的是,我们还在替这只怪物买单。
电影没看就铺天盖地的不好看,特效差、没演技、剧情烂,所以我的期待不是很高就奔着看看国产的CG电影而去,电影看完我觉得不错,大制作而且特技非常有进步小四很用心。
1.剧情起伏大,前松后紧。
片子比较宏大,人物复线也多。
2.特效与制作,比起其它国产科幻片制作堪称精良,3D视觉出色有质感,岩石、冰锥、冰川、水涛超质感。
想说第一出国产CG片给个大大的赞,希望小四以后更用心一点。
3.人物复杂条理清楚,3大白银祭司、7个皇爵及使徒、皇爵使徒新老交替,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权夺利的目的,最后电影解释得听清楚,请个位自己去看。
4.音乐🎵配乐,电影中的各种效果细致细腻
各位自己去感受一下真的很赞,尤其电影配曲请韩红,小四下功夫了。
(我看的版本是4K全景声,音效很好,听说看IMAX值回票价不妨去看一下)5.演员演技,由于是CG片,演员有些卡通化这正是这出片可爱地方,看上很卡通但又有真人真实感,反正我觉得过瘾,而且演员细致的表情还是能看到的,觉得表情最好的是郭采洁和吴亦凡,往下就是杨幂和汪泽,就是陈学冬和李治廷的稍微差一点,其他都不错。
6.小四勇于开创先河,填补国产片的空白,效果我认为逼真有好莱坞的大气感,亚斯兰帝国我已经期待《爵迹2》了,加油!
国产CG片!
文/梦里诗书 浮夸空洞的奇幻架构,庞杂混乱的故事脉络,还有简直令人发指的制作水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爵迹》都再度挑战着观众对电影的认知,郭导又一次用那群星闪耀的光辉,例证了他拥有着比《小时代》更为登峰造极的水准,照耀着这难以绝迹的“神作”。
对这部拥有着所谓庞大世界观架构胡编乱造的故事,已然难以用何般辞藻来形容电影的糜烂,剧情的衔接转折只能说比《小时代》更为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曾能拜读过郭敬明的这部原版长篇小说,但就电影来说这样的奇幻故事,苛求的是逻辑构思的恢弘严谨和特效当比之《魔戒》的制作,方才有可能被称之为一部真正的奇幻电影,但显然这两点在这部只能用动画真人剧来形容的作品中都并不具备,台词的浮躁虚幻不仅难以建立起充沛的人物形象,更为奇葩于电影的特效制作。
打着中国首部全真人CG电影的旗号,实则只是对CG毫无技术水准的滥用,诸多滥竽充数的制作妄图想去打造一个视觉奇观的奥汀大陆,但这种劣质的构图成像只是让电影变的更为虚假,坐立难安的尴尬令人感觉只是看了一场超长版的的垃圾网游广告,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没有经验可以积累,但用这样的方式去作一部中国首部真人CG电影,只是为中国电影添加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国际笑谈。
为什么郭敬明敢于将这样一场制作水准连三流都达不到的电影搬上银幕,其本质在于如今浮夸成风的中国电影市场,早已不再是经典电影成就演员,而是明星效应引爆电影的本末倒置,全明星阵容轻易便可获取高票房的粉丝买单,令导演与演员早已对成片质量没有了任何的顾忌,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场郭与明星们合谋的圈钱之局。
不论是郭也好,还是想步其后尘的电影人,只要中国仍有着庞大众多不顾一切只为看明星的拥趸,相信《爵迹》就不会是最后一部早当绝迹的“神作”,观众对电影底线的认知也必将会被继续打破。
第一次感觉脸瘫是如此的有用,整片下来我觉得吴亦凡和杨幂的脸瘫真是拯救了他们,看看陈学冬,尼玛那种嘟嘴瞪眼卖萌,真尼玛恶心,看着我鸡皮疙瘩一身,各种恶意卖腐真是连我隔壁的妹子都看不下去,坐我前排的小哥也是看到一半就憋不住了一去不复返。
从一开始陈学冬和老板娘的对话就能看出,人物对话的时候感觉眼神都对不上,说话的时候感觉像看着远方的风景。
而且感觉冰冰杨幂郭采洁是给剧组充钱了,画风还算比较恒定,看看林允还有王源...感觉是丑出了天际.....几乎每一帧都丑...也真是不容易,估计自己看到都想打造型师.整片下来我觉得最顺眼的居然是那只狮子.....而且一到其他环节没有主要角色的时候感觉画风突变,从5毛变成2毛,最后魂兽进城感觉动作都不对了....还有剧情的各种bug我都不知是不是导演故意安排的,明明狮子魂兽一开始这么厉害又会魔法为何在救主人的时候要用抓的,尼玛放魔法不好么,吴亦凡最后放出武器阵的时候明明武器都在他边上,不知为何打起来的时候就散落各地了。
本来以为冰冰最后会有什么大爆发大干一场的,结果最高潮居然是大家一起打小怪....而且还有续集,我好害怕,想想陈学冬还得嗲让我头皮发麻的卖萌,真想扇他两巴掌.....
去看《爵迹》的心态很不健康。
因为但凡对国产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隐约猜到并预见了,这是一部烂片,但又想看看到底有多烂。
郭敬明的厉害之处在于,被骂了那么多年后,他竟也培育出了一群我这样的抖M。
说实话,我挺佩服郭敬明的勇气和自信。
他本可以继续走《小时代》系列那样的时装秀,用各种植入和合作实现未公映就回本的商业电影奇迹。
但他竟不满足于已经驾轻就熟的领域,毅然选择了走捕捉技术这条国内电影人几乎无人敢尝试的新路。
不过郭导或许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他连最基本的电影都还把握没拍好。
这次大跃进不论是作为他证明自我追求的方式也好,还是回应那些攻击他只会圈钱的言论也罢,都注定将成为近期电影圈最热的话题。
从这个角度看,郭敬明始终是赢家。
你只看到了那些或矫揉造作或不忍直视的画面,但看不到滚滚骂声给郭本人带来的眼球经济。
只能说,郭敬明的魔幻大片一般人看不懂。
《爵迹》的每个镜头和造型都充满了郭式审美。
从异域风情的头饰,铠甲,项链,到几乎人手一件的累赘披风,就连滚个床单,也必然是要在高高的台阶上镶着银边的床,同时四周点满蜡烛。
究其存在意义,不过为了展现帅气,美艳与性感,和剧情基本无关——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准确,因为在我看来本片几乎没有剧情,只有一个个符号化的空洞形象,以凝固而僵硬的表情,为他们的演技做了完美的代言;用丰满而畸形的长腿和九头身,体现了导演的无所不求其极的病态美感。
与其说爵迹是一部动画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模特电影,每个人物都修长纤瘦,同时也面容苍白,写满了时尚圈那种高冷和性冷淡,这种在郭导眼中高端炫酷屌炸天到不行的元素。
再来看《爵迹》中的“演员们”吧。
既有陈学冬这样的郭导爱将,也有凭借《美人鱼》出道的星女郎林允,凑齐这么一群人也算是让观众们开了眼界,因为这盛况空前的全体灾难性自黑表演,基本可以确定将下一届百花奖最佳群戏纳入囊中。
第一主演范冰冰又全程展现并沉浸在了“我是女神”脸的演技中,不知道那个刚把最佳女演员颁给她的国际电影节评委们要是观摩了《爵迹》后,会不会想把奖收回去;陈学冬只会卖萌的挤眉弄眼的尴尬表情加上背诵课文般的台词功力十分可怕,以至于吴亦凡一直用一种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他;陈伟霆一直处在一种难以描述的诡异神情中,可能在粉丝看来是邪魅吧;杨幂和郭采洁则宛如从《小时代》集体穿越过来,一个林萧上身,一个继续拗顾里的女王造型,连撕逼都撕得时代姐妹花如出一辙,也不奇怪,都是郭敬明导得嘛。
而林允则充分展现了一个新人在不同导演电影中的差异。
上一次她幸运地遇到了周星驰,这一次她不幸遇到了郭敬明,于是她的发挥就是原始发挥,即没有演技,某种程度上,《爵迹》的其他演员们都要感谢她,因为她拯救了他们所有人。
最重要的是,郭敬明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他完全没有能力平衡好群戏,出场人物之多让每个人物掉线的情况变得无比严重。
每当最后大战时一个角色在银幕上大显神通时,我总疑惑这时另外那群人在干嘛,好像此时猛烈的厮杀与正处在同地的他们无关,那他们是都被定住了吗?
想来可能是由于杨幂陈伟霆等没太多空档期,于是打怪这样的动作戏干脆就没有拍。
而且,郭敬明特喜欢再给人物安上个悲惨身世,不是孤儿,就是死爸妈。
似乎这样的处理总是能够给他带来自我感动。
作为观众,也只有全程冷漠了。
整部《爵迹》就是流行元素的大乱炖大堆砌。
郭敬明或许不懂导戏,但他深谙市场的G点在哪里。
高颜值偶像,超人气明星,卖腐,魔幻,惊天阴谋,可怕秘密。
没有人永远吃他这一套,但总有人吃他这一套。
平心而论,郭敬明绝对算的上当之无愧的社会第一流行文化奇观,横跨文学,影视,娱乐圈,如今又以《爵迹》进军了游戏。
可即便骂郭敬明俨然成了新时代的政治正确,总有脑残志坚的一群粉丝们坚定不移地支持着他们的偶像。
在他们眼里,所有的批评都不怀好意,所有的骂声都居心叵测。
有时我十分疑惑这些人是不是高级黑,他们高调地故意秀着智商和审美的下限,因此看起来分外像是某种反语和讽喻。
我所了解的情况是,郭敬明极大地激发出了广大网友批评他的灵感与动力。
郭敬明在微博转发爵迹好评
《爵迹》中,陈学冬的魂兽叫苍雪之牙,也不知道作为编剧的郭敬明是如何突发奇想,让陈学冬叫它“苍老师”的。
这个笑话显然没有郭敬明用《爵迹》竭力渲染但失败的那种悲壮感,宿命感看起来更好笑。
然而这还不是最好笑的那一个笑话,因为据说《爵迹》还打算拍续集。
对此,我不予置评。
为了支持爵迹的票房,我决定响应郭敬明的号召,去二刷DTS:X巨幕版本的湄公河行动
想象力真的还行
制作上出乎意料的真可以拿得出手,但是故事看不懂啊!(需要二次元的朋友映后给做个半小时讲解
无论讲多少努力,基本死路一条
哈哈哈哈哈看这个需要最强大脑从一到七稀里糊涂为什么打不知道为什么和好也不知道但是意外觉得还挺好看的额⋯⋯
蛮好看的,逼真又美腻,没有一般CG动画那种动作不着力的感觉很赞。冰冰姐挑起了大梁啊,无限魂器什么的太霸气!梶浦由记的BGM美呆~就是感觉剧情高潮有点多,严屹宽大半的出场都不太认得出来,好像有两张脸。
包袱好多啊 差点看不懂
看完感受 也没有差到一星吧
???
哈哈哈看到有脑残说让我们收起傲慢与偏见看待郭敬明的进步????抄袭作还进步了谁给你的脸啊
湄公河和爵迹之间大概差了三个小时代的距离吧
突然发现自己忘记评这个了(居然还出2……)
2.5?这部电影的3d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配特别的眼镜?瑞都新开的杜比全景声厅很棒哎。 觉得真没烂到群嘲的程度,事实证明只要肯砸钱,你国电影工业也能到这个程度,觉得未来有盼头了,不过郭敬明可以换个思路开游戏啊,很适合游戏的文本。 以及陈学冬真的好丑好丑我都觉得吴亦凡帅了
特效是可以的,空间是宏大的,颜值是超高的,故事是没讲清楚的。之前因为被批评得很差所以不带期待去看,觉得还算不错,而且感觉原小说故事应该可以看看。但是剧情没有铺垫清,使得一些高潮没有了,比如魂兽的打斗没有讲清楚失去了震撼感,五代王爵死去时候也没有体现高潮。希望第二部可以更清楚点。
可能是网上风评太差,准备一边吐槽一边看的时候居然意外之上的可以接受,甚至有点期待第二部…打一分的真的不厚道,纯粹黑…
一开始觉得好糟糕,可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竟然觉得还可以?!不能说好,但至少不算很差吧?5-6分是值得的,3-4分这么低,全然是偏见。
你的钱,非常值钱,不要浪费了
一流的BGM, 二流的宏大场景,三流的剧情,只看懂不入流的一众美图秀秀版锥子面瘫脸到处作死,并且从未杨幂这么丑过……其实,不是这种游戏场景的背景或许根本不能看,看了更觉得难看,这还是电影吗?动画不是动画,真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不认为是烂片。缺乏故事背景的介绍是致命伤,导致剧情铺设不那么戏剧化。特效也没人云亦云的差,至少几处场景很逼真,且范冰冰的动画捕捉技术完成得很好。如果把陈学冬的幼稚戏份全部删除,会更好……
我竟然觉得还可以!虽然抄fate但还是抄得逻辑挺清晰的!Pao King的下巴经过建模修正了之后整个人好看了10倍脸!美得简直艳压所有人!好想看银尘和吉尔伽美什的故事!不要因为票房差就不做第二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