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挺少评论的,有一个细节是我看过以后特别不能忘怀的,甚至在看完第二季之后脑子想的不是james 最后悲情的结局,而是这个镜头。
可以说是过度解读,欢迎探讨。
S2,E10中有一个细节Nucky带着女主儿子Teddy 去纽约找负责他案子的新律师,律师见小孩对棒球有兴趣,把桌子上一个著名球员签名的棒球给了孩子,而后他打开抽屉,里面还有很多签名的棒球,他若无其事的又拿了一个放在桌上,发挥着装逼的作用。
这个细节太妙了政客们从不交付真心,你以为是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珍惜的东西,其实只是一种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打发小朋友的举动,再想想也很有意思,这棒球好像是Nucky拥有的大西洋城统治象征,好的,孩子,你有兴趣,你拿去玩玩,我还有很多Plan B ,你从未真正拿走过什么,只是你以为你得到了,真正的东西还在我在我手里,这跟后面James被Nucky干掉的情节有了很大暗示。
而后小孩说这个球员是个坏人,面对小朋友的口无遮拦,Nucky 此时说了一段很有深意的话:" Ty cobb (球员)确实人缘不佳,但如果你的队伍落后,你就希望他能上场,"
姜还是老的辣,James 闹出的一些列失控的局面,其实最后还是需要Nucky 给他收拾,当你发现你掌控不了这些,你就会希望那个人出现,而那个人就是Nucky。
他掌握着整个城市的动脉,他握有真正的实力,而不是趁机捞上一笔的小聪明,无须让你必须喜欢他,而他确实会让你的队伍满意,让商业伙伴赚得盆满钵盈,让黑人兄弟为他所用。
后面的剧情也证明,James最后帮助了Nucky夺回了他的城市,这个城市需要他,不然一切就乱套了。
导演特意安排了这个镜头,不是没有用意的。
这是我最喜欢的美剧之一。
一开始看我嫌弃它剧情推进很慢,看了开头停了。
后来耐下心来看,惊为神剧。
不像太多的垃圾电视剧,这部剧有太多的亮点,我看完了又看了一遍:1. 第二季结束,男猪脚之一Jimmy被Nucky杀死。
一身叹息,我曾经一度看好Jimmy,觉得他会取代Nucky成为大西洋城的主人。
我承认这么认为是感情用事了,但是不少观众也和我一样想法吧,Jimmy的性格比Nucky讨人喜欢很多,而且我们不少人也希望看到颠覆。
何况对于女性观众,他还挺帅。
仔细想想,Jimmy的失败是迟早的,他在内心还是一个鲁莽的孩子,脆弱懦弱,优柔寡断,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无主见被人利用煽动摆布。
在准将瘫痪后,他们的事业开始一落千丈。
Jimmy不断犯错,不断丧失除掉Nucky的机会。
最终,老婆的被杀击垮了他的内心,最终赴死。
2. 反观Nucky, 洞察世事人情,内心无比强大,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了解周围的人要的是什么,知道如何利用周围的人,他才是真正的枭雄。
真正牛逼!
Jim太软弱了,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于是他成为别人实现目的的工具,被别人当枪使。
他爱Nucky,把Nucky当做父亲。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知道Nucky把当时只有14岁的母亲送给准将玩弄时,才会更加气愤,他把对Nucky炽热的爱,变成同样炽热的恨,愈演愈烈。
所以,他同准将和eli勾结,共同对付Nuck,目的只是夺走nucky的权力——nucky一生最在乎的东西。
他截货,使绊,都是为了让nucky不舒服,仅此而已。
而当eli提出直接做掉nucky,当他的同伙一致认同时,可怜的James才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局。
他犹豫、他彷徨,而当他迷人的母亲再一次向他吹起耳旁风的时候,他又一次软弱了,按照他人的一致“做”出了决定。
当刺客向Nuck扣动扳机的时候,James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无论对错与否,他只能沿着既定的计划,一路走下去。
他可以借助准将老爸的势力,可以利用各地的“伙伴”,他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软弱,就是回头。
然而他又犯浑了,先是阴了之前的合作伙伴Manny,招致报复;而后又亲手结果了准将老爸,拆了自己最强硬的后台。
走投无路的他开始向nucky示好,招惹3k党通过黑人为自己牵线,得到了与nucky对话的机会。
你以为默默的为nucky解决掉证人,告诉他要杀你的人是eli,不是我,你们就可以冰释前嫌,既往不咎?
试想,如果你是nucky,你是会相信连亲生父亲都敢杀的jim,还是自己软弱无能、哭泣求饶的亲弟弟?
James败了,败在自己的犹豫。
如果当初你能在Princeton坚持完成学业,如今的你在nuck的集团中一定有难以取代的位置(毕竟,nuck也曾视你如子)。
但是你辜负了他,于是只能做他的司机兼保镖,一个小角色,你忿忿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当误会越来越深,分裂便不可避免。
如果当初你能坚定的追随准将,现在nuck拥有的一切终有一天会归你所有。
虽然你只不过是准将、你母亲、你周围的人实现愿望的工具,但只要你等,终有一天,你会站在权力的巅峰。
但你又一次搞砸了。
nucky、准将甚至你的母亲,他们都不爱你,他们更爱权力,而你对他们则既爱又恨,难以取舍。
唯一爱你的Angel,却与你渐行渐远。
犹豫不决的你,注定此生悲剧。
1.第二季第五集,吉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纪念日上的演讲:汤普森先生说了一些关于我的溢美之词,其实不是真的。
没人认为我是英雄,至少我觉得我不是。
当有人问起我在战争中干了什么,我就会说,我活着回来了。
我们相信民主值得维护,并为此浴血奋战,我们为我们的母亲而战斗,为我们的儿子而战斗,为我们的妻子而战斗,为我们的祖国的战斗,我坚信这是值得的。
镜头两次给到站在最后面的一些参加过一战的士兵,其中有一个人只剩下一只手,仍然坚持用一只手的4个指头反复拍着手掌发出响声——这是他的掌声。
2.第二季第七集玛格丽特回到离开十二年的老家——离大西洋城三小时的车程,去看望那些唯一知道她真实身份的亲人。
家里有个小女孩,是玛格丽特的妹妹,她喜欢书特别是跟马有关的书。
当她听说玛格丽特可以并愿意给她寄书的时候,她十分开心!
我们都愿意在剧中看到那些触动我们的一些东西。
我从记事起就开始看字典,然后通过字典看百科全书,看唐诗宋词,看四大名著,无书不读,无书不欢,读书万卷,开卷有益。
我想知道太多问题的答案,小时候我认为书中有一切答案。
当一本书不能解答我的疑惑时,我并不认为书中没有答案,而是认为是我读的书太少,我相信总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回顾读书的日子,开始的时候书籍带给了我快乐,给予我知识。
随着阅读量的倍增,书籍带给我的快乐越来越少,忧愁越来越多,激动越来越少,悲伤越来越多,知行合一越来越难,我知道很多东西,但是没办法变成金钱,我明白很多道理,可是无法改变过去和现实,我理解很多事情,可是不能改变别人或者自己的命运。
你可以开导知识比你少或者成熟度比你低的人,但是你不能开导知识比你多,成熟度比你高的人。
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孤独;你经历的越多,你看到的背影就越少。
我从那个小女孩的求知眼神、语气、话语中,看到了过去自己的一丝影子。
这个小女孩在这次玛格丽特衣锦还乡之旅后再也没有出现在第二季剩下的剧情里,就像过去的自己再也没有出现在余生里一样。
后来,玛格丽特在离开之前就去买了一本书送给了这个小女孩。
玛格丽特的兄弟正好碰到,他认为这是玛格丽特一种愧疚的补偿心理,玛格丽特问她,你就那么恨我吗?
他的兄弟回答:我不恨你,我压根都不怎么在乎你。
我不能接受你的钱(把钱递给玛格丽特),我不知道它来自于谁。
是呀,你如果恨一个人就说明你太在乎他了,如果不想在乎他就不应该恨他,像一个悖论,可是不管你用不用恨这个词,这种愤怒总要宣泄的,压抑着的早晚要爆发的,但是时间不同,爆发的形式会不同,人的情感的复杂性是目前我们比机器唯一优越的地方。
3.第二季第七集的结尾玛格丽特终于彻底变成美国人了,她就在自己的卧室主动上了一个尼基的手下——来自英格兰的炸弹专家——同时也是和她女佣上过床的滥情的男人。
当时我就在想,吉米的妻子已经是双性恋并且和好几个女人上过了床,玛格丽特已经成为了《欲望都市》中的女人,编剧既然让一些人设陆续崩塌,不会真的开始每两个人就可以上床的美国模式吧,比如吉米和他妈妈,不幸的是在第十一集终于证实了,编剧就是这么想的,幸运的是我的预感是正确的。
4.第二季第八集,吉米的妈妈在刺杀尼基失败后对吉米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 话:胜者总有人眷顾,败者永远孤身一人。
嗯,吉米和他的上将爸爸被证明都是败者。
5.本剧的导演镜头运用得太好了,配乐和第一季一样出色。
6.第二季第八集在尼基和伊莱父亲的灵前,伊莱说尼基永远不会宽恕,尼基说你应该学会负起责任来。
嗯,责任和宽恕确实有很大关系。
你的责任是什么决定你是否会宽恕。
7.第二季第九集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广播直播拳赛,那个画面太有时代感了,那是100年前的美国。
100年,美国和世界发生的变化之快之大确实是难以置信。
8.第十一集证明了吉米一家都不是用常理可以揣度的人,吉米差点失手杀了他妈,上将也就是吉米他爸为了保护他妈差点杀了吉米,吉米最后在他妈的鼓动下杀了上将也即是他爸。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是废话,也是真理。
9.如果说第一季是我无意中看的,那么从第二季开始,我是主动想了解剧情的发展,剧情吸引着我想往下看。
第二季的剧情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本季的剧情节奏可以说每一集一个转折。
准将被人下毒后恢复了健康,利用自己的人脉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吉米夺回“自己”的大西洋城,开始很顺利,除了一个曾经的小角色和一个船长、黑人头儿朝琪之外,包括尼基的弟弟全部背叛了尼基,尼基的弟弟伊莱对尼基说,我们都没有权力,权力是别人给的。
当你身边没有人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
尼基被以操纵选举、贿选为由被州检察官起诉。
之后事情大转折,尼基的律师以跨州贩卖妓女罪把这官司弄到了联邦检察官手里,而新当选的联邦检察官就是第一季里尼基支持的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经理。
于是,尼基开始反击,第一步就是炸了吉米他们投资7万美元的酒库。
吉米、阿尔、查理——纽约,芝加哥和大西洋城三个老大的手下们正策划越过他们老板开创他们自己事业,但姜还是老的辣,从他们刺杀尼基失败开始,三个老大们聚在一起聊天发现了他们给各自小弟们的小算盘。
尼基像蒋介石下野一样,主动到准将那里告诉他们自己将让出县司库一职,尼基自己去爱尔兰谈军火换威士忌的生意去了,同时让黑人头儿朝琪煽动黑人在他辞职后的旅游旺季罢工。
尼基都如愿以偿,尼基带着上好的爱尔兰的威士忌以市场一半价格销售,迅速让市场饱和——用剧中的话来说就是被堆得沟满壕平。
于是,吉米的酒卖不出去,还要承受罢工的压力。
吉米因为和一个叫曼尼霍瓦茨5000美金的账没有结清,而且还企图杀这个人灭口,但失败了。
所以,吉米的老婆被这个人来家里杀吉米的时候顺手杀掉了,所幸孩子在吉米他妈家,这告诉我们千万别欠有枪人的钱。
那个联邦禁酒探员因为谋杀同事被偶然发现而逃跑了,本来是要作为指证尼基的公诉方证人出庭作证的。
尼基把当初去砸黑人朝琪场子并杀了4个黑人的3个3K党白人亲自交给了朝琪以终结罢工并让朝琪给尼基带话——想和尼基谈一谈。
吉米找尼基谈话的意思是希望尼基原谅他并帮尼基尽量挽回一切。
上将的死因被花钱摆平写成意外,但他们发现上将的遗嘱在1914年就写好并没有修改过,大部分遗产给曾经企图毒杀他的那个黑人女佣,再联想到尼基放走了那个黑人女佣,所以有可能是尼基雇佣女佣谋杀上将并提前做好了遗嘱,但是在本季我这个猜想没有得到正面证明,只能是猜想。
吉米从他母亲手里抢过来并撕毁了上将的遗嘱。
吉米还要求指证尼基的证人撤回证词,搞定伊莱。
那些希望尼基死的人当然不会放弃,于是吉米用枪帮他们做了决定——更改证词文件签署后杀了他们。
尼基通过一番动人的说辞加上对玛格丽特得了小儿麻痹症女儿的一点儿温情再加上求婚,成功了挽回了玛格丽特的心,玛格丽特和他结了婚并避免了上庭作证,准确的说是避免了在法庭上说出对尼基不利的关键证词。
所以,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汤普森先生当庭无罪释放。
新泽西州的修路拨款了1000万美金,尼基之前的地产投资即将有丰厚的回报。
尼基跟总检察长商量过,让弟弟伊莱在没有新的指控之前承认所有罪名,这样最多判2年,实际上不到1年就出来了。
尼基以把杀害吉米妻子的凶手曼尼霍瓦茨交给吉米为由把吉米引出来,然后当着弟弟伊莱和曼尼霍瓦茨的面杀了吉米。
尼基看起来是最终胜利者。
但是编剧怎么会这么无趣呢,结尾玛格丽特汤普森,现在她是汤普森夫人了,她把尼基投资的地契转给了教堂,给了教堂,给了教堂……本季终,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要不是我知道这剧拍了5季,我以为这就是大结局呢,或许编剧拍完第二季的时候压根就没想拍后面的三季,或者所有第二季死的角色都是因为演员的档期无法和第三季吻合,所以他们被写死在第二季……其实,我马上看了下第三季第一集,找吉米会不会复活,结果呢,结果自然是在下一季的影评里写,我是有影评作者职业道德的好吧。
看到这么多Jimmy粉为他的死难过,把Jimmy夸得像朵花一样,有点看不下去了。
本季最后两集拍得很煽情,为Jimmy之死作了很多感情上的铺垫。
我也承认,Jimmy的悲剧人生有很多外部因素(他那占有欲强到变态的妈妈,无耻利用他感情的生父等)。
但更应该清楚看到的是,他自己的愚蠢作死,才是他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的主因。
第一季里Jimmy就沉不住气,一心想出头,但空有匹夫之勇,却没有干大事的担当(情商),也没有干大事的智商。
第二季被他生父一句话就骗得飘飘然,做出了背叛Nucky的愚蠢决定。
其实Nucky对他真的像自己儿子一样,把他养大,送他去普林斯顿。
后来不是被他妈所累而退学参军,人生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
试问,Nucky做的这些都抵不上生父那廉价(而且虚假)的一句夸赞吗?
血浓于水是不假,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基本道义该有吧?
错了第一步,他还继续往错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Eli提议杀掉Nucky,其他人一起起哄时,他居然就答应了。
走出这一步,他基本上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虽然众人的起哄、他妈妈那句make me proud of you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自信心莫名膨胀应该才是作出这一最愚蠢决定的根本原因吧。
至于其他方面,例如心狠手辣,气量狭小,无谓树敌也是造成他一步步走向悲剧结局的次要原因。
气量狭小的例子:生意伙伴打了他一棍子,他就去割人家头皮下来。
另一个生意伙伴都看不下去,说not all insults require a response. 与那个犹太屠夫化友为敌也是莫名其妙,只是因为欠了人家债被催了两句(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就骂骂咧咧,还把自己手下人从楼上扔下去示威。
这还不算,他居然对那个犹太人不依不饶,借刀杀人。
就因为这莫名的树敌,结果最终连累妻子被杀。
这些都不是一个大佬该有的气量和该做的事。
总之,Jimmy这个人智商和情商都不如Nucky,却凭着匹夫之勇一心想成大事,有这种结局也是必然的。
我看不出这个角色有何可以同情之处。
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他帅你们就喜欢,那当我上面的话没说。
毕竟,过去和现在,这都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jimmy死确实让我很震惊,我总觉得jimmy和nucky 谁都不会主动杀对方的,就好像有一种默契,那似有若无的父子之情。
我总觉得以nucky的低位和权势,jimmy根本威胁不到他,能威胁到Nucky的jimmy身后的靠山,不是被jimmy杀了就是被他得罪了。
所以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
为了那个屠夫?
为了自己曾经当着jimmy,州长,准将的面发过的誓言,我一定会毁了你?
nucky在整个权利游戏中一直都表现都非常的游刃有余,从来都非常的自信,基本看不到他直接做出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是最后竟然对jimmy出手了,脸上一枪,额头补一枪。
我想大概jimmy真的无法复活了。
jimmy在决定反过头来帮nucky摆脱困境的时候,感觉他是很坦然的,很放松的,去杀人的时候,恢复了以往的冷静,做事干净迅速,毫不犹豫。
这才是jimmy应该是的样子。
回过头来说jimmy这个人,他是有头脑的,和AL在LA开辟地盘的时候,他很反对AL的暴力做法,建议低调的先发展实力。
但是该出手时候,他绝对不手软。
帮terrio把对手一锅端。
如果他能保持这个水准的话,nucky有很多机会被他干掉。
而且他有harrow,半脸哥在大西洋城如果利用好的话,就是个BUG,想暗杀谁都并非难事。
但是jimmy犯了太多错误,他后来的表现,太急于上位,单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要上位,不注意收集信息,总是在等待事情来临。
和他一开始的表现像换了一个人,为了说明他为什么困惑迷茫,用了一集来交代他的过去,为什么他去参军。
从nucky开始大势已去,jimmy开始不断的犯错误,得罪一个又一个值得拉拢的人,该强势的时候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该嚣张的时候过分张扬,他的得势完全是上天给的,双手送到他面前,但是他没有掌握好机会,只是沦为一个代言人。
他的心不在那里,他不想做boss。
他想要什么?
NUCKY再多的谎言,有两句话是真的,这也是他的原则:男人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亲情大于天。
前句是对eli讲的,后句是在jimmy坦言杀掉自己的生父时候讲的。
这时候,jimmy是想回到过去,但是nucky已经对jimmy失望了。
jimmy没有要Nucky的任何承诺,他想要的是寻求宽恕。
他失去了妻子(因为自己的过错得罪屠夫),杀了生父,背叛了养父一样的jimmy,吸毒,所有的一切都是jimmy自己亲手做出来的,nucky的两条原则,他一条都做不到。
jimmy是想寻求宽恕,nucky并没有jimmy想要的那种父亲一样的爱。
换个角度说,nucky也好,jimmy也好,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表,走错了路,他们是要用命来承担的。。。。。。。。。。。。。。。。。
说几句题外话:这部美剧里面涉及了宗教,在美国有大量有宗教信仰的民众,但是片中很多地方在吃果果的贬低那些有信仰的人。
小寡妇的愚昧,探员尼尔森的压抑,虚伪,残忍。。
而且片中没有一个好人,没有正义的主题,唯一值得同情的jimmy也挂了。
所有行使正义的人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
我想本季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些大佬对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关注,这点好像是欧美影视作品,尤其是美国作品的一个特点。
为了孩子,千方百计跋涉到已经冰冻住的纽约,这是电影《后天》;为了孩子,在狱中整天写信,危急时刻捡兔子玩具,这是《空中监狱》;为了孩子,努力奋斗,这是《当幸福来敲门》。
为了孩子奋斗,也竭力使孩子远离一切伤害,被传唤的时候,Eli不想让孩子看到,把公职人员推开;Jimmy受伤后,为了避免让孩子看到,马上披上一件衣服;Emily小儿麻痹症,Nucky马上回国。
无论在外杀了几个人,与妻子有多少矛盾,孩子都是可爱无辜的,罪恶之事绝不能被他们听到看到,比如Jimmy就不当着儿子面打电话。
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看过无数次类似的情节,对子女,对家庭的重视是好像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特点。
个人本位,延伸到家庭本位,对家庭重视异常,这点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少一些。
我小时候几乎没在影视作品中见过这种表达方式,当年影视作品中的孩子要么是个制造家庭矛盾的麻烦,弄得家长不能离婚或者不得不结婚,要么是个惹人怜爱的小可怜,要么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只用来表现这人已婚,根本没看过孩子骑马玩玩具这种不能推动情节发展的情节。
近些年没太看电视剧,不是很清楚现在电视剧的发展情况,有印象的就是某部《战狼》里有军人带着孩子照片的情节,《湄公河行动》里也有,不知道是不是对美国的借鉴。
其实也能为国产辩白一番,因为国产剧里好像很少有那种美式的孤胆英雄或者是政商界大佬,时装剧里的大佬忙着和傻白甜恋爱,古装剧里的大佬都是皇帝,民国剧里忙着发家致富或是毁家纾难……至于孩子,好像有没有无所谓。
在家里一定要吃饭,吃土豆泥吃鸡蛋喝咖啡,和孩子闲聊几句,家里有地毯有台灯有漂亮的椅子,即使在外是个随便杀人的“屠夫”,合作伙伴到家里的时候也不能坐妻子喜欢的椅子。
即使是变态探员,明明交际花怀孕是个麻烦,也还是把她养在家里,让她生产,《大西洋帝国》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home ,sweet home。
这些剧情在美国作品中都很常见,但这种被反复使用的情节还是在被运用,大概也说明了这点。
这部剧里的家人如不可断的手足,兄弟则像是衣服,正过来穿翻过来穿。
扔了换新的,冷了再捡起来穿……作品中的人物和中国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大不相同,亦不晓得“忠”和“义”,对国家对团体不忠,对朋友对合伙人不义,各种背叛各种谋逆各种对抗。
兄弟父子夫妻上下级,一切关系都被踩在脚下。
尤其是上下级之间,充满了不确定性,“下克上”?
严格说来,多数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合作伙伴关系,只不过一个是大树,一个背靠好乘凉,Nucky和Eli,罗斯坦和卢齐亚诺,托里奥和艾尔卡朋,后者为为前者干活卖命,又随时会反叛会另外凑一伙,这伙人搞砸了,再回boss那里,其灵活多变,令人瞠目结舌。
究其根本,还是“利”字为先。
忠义文化下的国产影视剧是另一番面貌,背叛者寥寥而令人印象深刻,这人也肯定没有好结果,铲除背叛者是大家都喜欢的戏码。
中国人讲重义轻利,黑帮好像也是如此,黑白两道都崇拜敬仰的忠勇关羽,“忠”也是还在“勇”字前面。
与美帝相反,农耕为本的中国人对集体有着强烈对归属感,“忠”的气氛也格外浓,古时候的门派、王朝,现在的集团、party、国家。
为了制造戏剧矛盾,影视作品里的这些集体全都要我们牺牲,为国捐躯,舍小家为大家,这门派不许娶外人……大西洋城的这些集体却真松散,像是联邦与州之间的关系,能谈就谈,谈不好就闹?
联邦的探员去办案,都没有个办公室,只能凑合挤在邮局?
这“钦差大臣”真是失体面,也令人印象真深刻。
最后,本季nucky因为官司缠身,表现地相当急躁,第一季已经展露出的一点“有奶是娘,没奶就滚”更加明确,本以为检察官能帮上忙就安排了俩妓女给他,听说换了检察官立马把在床上的小伙子赶走。
太直接也太激烈,这点也和我想象的他的行事作风大不一样,包括其他大佬们也不爱见面寒暄说话委婉有事好商量礼貌拒绝的中国式相处方式。
我们劝谏讲艺术,做人讲礼貌,所以我常担心nucky那么急躁会得罪人,但是想想,当面委婉谦恭,背后坏事做尽,肯定也会得罪人。
若善恶终有报,猎狮人被狮子劈头咬一口和被狮子背后咬一口结果都一样。
所以还不如爽一些,有机会就畅快合作,闹翻了索性血溅当场!
这也是为什么看美国作品常会比较“爽”,《欲望都市》里,Amanda替朋友出气,当面骂别人bitch,我此生有一次实践,也不算枉活了。
第二季看完心如乱麻,觉得自己必须要写点什么,当然也是因为下一季要等太久,以免忘掉前边的情节走势。
一年前S1看完时,让人心潮澎湃,当时预测S2的主线将是Jimmy替父重夺大西洋城,时隔一年之后,S2开画,一部分内容确实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测,当然从S1情节走势来看,猜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
但我意料之外的是,编剧显然要比你我都高明太多,Jimmy夺回大西洋城是必然,但绝非事件的主线,更不会是终点,毕竟Nucky才是全剧的核心。
看过S1鲜活饱满的人物和酣畅淋漓的剧情之后,S2开画前几集节奏确实略显拖沓,不过后来仔细来想,这样的发展也是必然,一直坚挺一直亢奋谁又能受得了呢?
即便是那个一直呼风唤雨的Nucky,不同于S1中偏重于表现他强势和歹毒的一面,S2则更加走向了他复杂的内心,抽出他那一点点软弱的地方加以放大化,相比之下,其他人物的刻画笔墨则偏少了很多。
尤其是施罗德女士和那个禁酒官员,在S1当中,这两个角色的设置非常成功,也让我们见识了凯莉-麦克唐纳和迈克尔-珊农帝后级别的表演,可惜的是,在S2中两人几乎被边缘化了,施罗德夫人游移不定的表现在我看来多少有些缺乏说服力,尽管有人会用她一直在为“同自己的杀夫仇人生活在一起”内心饱受煎熬来反驳我,但我完全不这么看,特别是后来去找神父忏悔的情节设置更是让我直冒冷汗,似乎所有无法解释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都交给了上帝,凯莉在拿到艾美奖提名之后的表演多少有些poker face,你只看到她大多数时候皱着眉的怨妇形象,S1中那种丰富的内心展示不见踪影。
至于珊农的角色,本季就几乎被遗忘了,只能说他在自己所信奉的至高无上的的道德法律和自己所做的龌龊勾当之间分裂的越来越厉害之外,已经再也找不到这个角色存在的必要。
重点要说一说我们的Jimmy,我想说Aaron Paul在Breaking Bad中咆哮式演技可以拿到艾美奖,为什么Michael Pitt却连一个金球奖提名都没有?!
他可怜的妻子最后沦为陪葬品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在美剧中这种苦逼女配角向来都有被牺牲的光荣传统,而Jimmy和母亲的乱伦也终于被证实了,比起Nucky强硬的内心和一直以来非常笃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驾驭什么,Jimmy实则还是一个内心柔弱的人,就像Eli所说,Nurky比你起聪明多了,这一点没错,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也更喜欢这个角色,尽管和Nucky一样,他身边几乎也没有可以放心依赖的人,但是Jimmy还是更单纯一些。
我想说最后那一场雨中戏简直太精彩了,直接把整个剧情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似乎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而我也大胆猜测,Jimmy未死,因为第一枪打在脸上,按照常理也应该是没命了,但镜头给过去,显然Jimmy还是有意识的,这可能也算得上是一个伏笔。
另外,对于Nucky来说,这两枪是必须的,不但是要教训一下Jimmy,还有就是要个Eli和Owen看,这两个人和Jimmy一样都曾经以不同形式背叛过他,但是他确实又不得不依靠他们。
与S1结尾不同,S2的结尾让一切都难以预测,似乎一切都暂时归于平静,但每一段关系实则都暗藏玄机,等待最终的爆发。
当年看完第二季的时候觉得很难接受,但是除了看过后说了句卧槽Jimmy草他妈了,还是感觉到很不一样的东西。
打破禁忌的那一晚在我看来拍得很美,很悲伤,美是因为氛围,对话安排得恰到好处,从一开始的克制到最后情感爆发的一句“我们这样没有做错什么“,悲伤是因为这一幕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个人命运上都判了Jimmy死刑。
这里面有情色的成分,但没有乱伦这一种概念带给人的恶心作呕的感觉,因为导演特意拍得很朦胧。
但是这种感觉你不能说出来,你不能跟一起观看的朋友说出这种真实的看法,你只能跟他一起大喊卧槽,不然的话你从此在他心里就被贴上一种堕落病态恋母的标签。
假如我朋友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他也不会说出来,因为道德观念,理性让我们选择闭口不谈。
当年那一幕让我如此难忘,后来去读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安提戈涅。
我对古希腊悲剧是不感兴趣的,相比莎士比亚的戏剧它们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太过古板。
但是当我读到俄狄浦斯戳瞎双眼,他母亲自缢,以及续篇安提戈涅中他遭诅咒的血脉发生的各种悲剧,我第一次理解到了悲剧的深刻性,这是一种人类无法承受的痛苦,是之前读莎士比亚没有过的感觉。
我问我爸:“你觉得俄狄浦斯悲剧在哪里?
”最开始他的答案是正是因为他极力去避免这种命运,才一步一步导致了悲剧的命运,他主观上不信命,但所作所为却全部无不导向那个结果。
而这个结果是是任何人无法接受,无法解开的死结。
“那如果他的身世没有暴露出来呢?
”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冒出了这么个念头。
他本质上不过杀了一个老人,娶了一个比他年长的女人。
老国王没有当过一天他的父亲,同理他母亲也是。
如果双方并不知情,是否只存在血缘上的亲子关系,不存在道德观念上的亲子关系,那杀父娶母的罪行套在他身上还成立吗?
如果秘密一直没有被揭露,这个故事是否就不会变成悲剧?
那为什么会导致悲剧,可见杀父娶母这一命运并不是悲剧本身,是杀父娶母这一行为是邪恶的,会遭受天神诅咒,是这一种道德观念导致后面的悲剧。
在这种道德标准下长大的俄狄浦斯和她母亲,光是内心的矛盾就足以杀死自己了,俄狄浦斯选择自废双眼流放自己。
Jimmy同样的没有自杀,那天清晨选择参军奔赴战场,投身进人间的地狱中,这是比自杀更能令自己痛苦的自我惩罚。
后来我的理解就从人对命运的斗争变成人对道德观念的斗争,也就是人与自己的斗争。
Jimmy跟俄狄浦斯很大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在道德观念的约束下做出了杀父娶母的行为,自我判刑的程度肯定要比俄狄浦斯更深,所以更不可能挣脱道德观念上的束缚。
我为什么认为Jimmy的悲剧根源在于伦理道德上无法接受这样的爱情,而不是归咎于他不幸的一生,归咎于他母亲的诱惑。
因为这样的人生是他选择的,只是他无法承担选择了这样的人生的痛苦,所以走向了毁灭。
说到这里就要去想一想Gillian跟Jimmy这段感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Gillian十三岁那年遭到准将强暴,仅仅十四岁生下了Jimmy,之后Nucky出于愧疚给予两母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支持。
在童年遭到足以毁灭一生的惨剧,心智不成熟精神不稳定的时候有了儿子。
对所有男人有着强烈的恨意的同时却不停需要情感上的慰藉,这个相依为命的儿子渐渐成为这个慰藉的对象。
Gillian的爱情虽然扭曲病态,但处于这种极端情况,这段爱情感性上可以接受,只是伦理上我们不能接受。
尽管它是淫秽,恶心和邪恶的,但可悲的是Gillian实际上认为她的行为是正常的,主要是因为与她自己悲惨的经历相比,在她看来,这种似乎更符合“爱”与“温柔”。
那面对Gillian这样的爱,Jimmy做出了回应吗?
我认为,有。
从Jimmy的角度看,两人根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母子关系,这样短的年龄差更像是一个相依为命的姐姐。
从Gillian那句:在你小时侯,我经常抱着你躺在床上,整个世界只有我们两人,安安静静的。
以及更早之前对Jimmy妻子说的:Jimmy小时候我亲吻过他的小唧唧。
可得知Jimmy在童年时已经和Gillian有超出界限的性接触了。
尽管两人都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子关系,但他这种感情仍是要受到道德的审判。
但成年后的Jimmy是做出了回应的,除去第一第二季两人十分暧昧的亲密动作,第二季第十一集在发生关系前的那一晚里,Jimmy所作所为充满了性张力,而Gillian无时不刻为之吸引。
最明显的是当Gillian跟教授调情聊天时,他望向母亲时流露出的是一种忧伤,而没有丝毫一般人看到自己母亲跟人勾搭后的愤怒。
一个人不会因为喝了酒,受到母亲的诱惑就发生这样的关系,会发生说明这段情感是双向的。
那一晚其实就是两人互相诱惑,Gillian做了最后一步,而他接受了。
从小受过的教育,随之而来的巨大的耻辱感促使他去寻死。
他们两人的爱情尽管我们可以用各种负面的词去形容,但它仍是爱情。
当他把自己的最后一粒子弹交出去时,却已然忘记洗干净那柄本该藏在靴子里的刀。
在权力斗争的游戏里他从最初的野心勃勃,慢慢变得无所适从,到最后身心俱疲。
而按照原本的轨迹,这个年轻人在普林斯顿念完大学之后,或许可以回到大西洋城,做个小说家或者教师什么的,但是他仍一头扎进了另一个他完全不熟悉的世界,以至于在日后的漫漫长路里,回望起来,便再也记不清对与错。
如果说年少时母亲近乎苛责的寄托和不甚明朗的未来让他宁愿视如所归般远赴欧洲参战,那么战壕里连天的炮火和密集的死亡则令他变得难以捉摸,无所畏惧的同时毫无安全感,胸怀抱负却优柔寡断。
可是在回到大西洋城最初的那几年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经支离破碎了。
仿佛只是恍恍惚惚间,他就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离家多年的丈夫,一个看似钢铁一样、准备好承担起他母亲那病态的复仇和征服欲望的新王,事实虽的确如此,但个中的崎岖坎坷,却并未有人看到。
Jimmy Darmody有着诗人的性格和生来俱有的浪子情怀,而他在自己的前半生中一直都在试图忘记这一点,他能够果决的扣下扳机,挥出匕首,但那些在旧日里令他无法搁下的人和事,到最后他也难以释怀,对母亲,对努基,都是一样,他自认为自己对他们抱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并因此步履维艰。
“我死在战壕里了,死了很多年”,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他终于明白自己其实一无所有。
事业、爱情、家庭......他一生都在追求三者兼得,但到头来所能握紧的只有空气。
在短暂的、统治这座城市的时间里,人们都唤他“新国王”,四周蝶舞蜂拥,酒绿灯红,于尔虞我诈和骑虎难下的矛盾中,他最终丢失掉了一切。
用“死得适所”来概括他的一生难免显得狭隘而无奈。
有些决定即便不愿意,但仍要做出选择。
人人都以为他并非肉身凡胎,周遭灌输的信念太多太杂,连他自己也不禁想要开始相信,然而除去那一身的伤疤和灵魂的疮孔,所剩的又是什么呢?
在理查德的身上,他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孤独、无处安身。
生命中本应属于他的,只有木板路上的奔跑,和海滩边的秘密躲藏地,可他选择了枪,选择了刀,选择了背影和烈酒,即便这仅仅只换来一场宿醉。
或许后来者的宝座上并不会刻下他的名字,但至少此刻他有了足够安放自己的地方,在大西洋城的倾盆雨夜里。
角色全部大迸发,结尾收的无敌,年度最佳啊啊啊TAT
还行
叫James的都这么淫乱吗
这季的分打这么高是干嘛呀,第二季很没劲好么!thx
狗血剧,伏笔埋得太明显了吧,给两个正反打,过两集就会滚床单。
jimmy仔死了,表示不想继续看了,男女主人物塑造不喜欢,尤其讨厌玛格丽特那张哀怨死脸。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一季,感觉没有第一季好看,可能我没有投入进去吧。暂时没有往下继续看的动力了,以后再说吧。
干这一行,就是要心狠手辣,【说让你死全家,就让你死全家】。Jim当断不断,既已反叛,就要一条路走到黑,这般优柔寡断、感情用事,到头只得身死名灭。PS1:寡妇真是神烦,好期待她以后落得怎般田地。PS2:Lucky和Al在第三季应该会迎来下克上的崛起吧。
毁三观,扬邪气,树歪风优秀作品!大西洋帝国第二季!
搞众叛亲离 玩阴谋的至少给点料啊 这算什么7.5
竟没有一个喜欢点的角色,一个赛一个的恶心,大眼泡子警察和大长脸妓女绝对是巅峰。还好有两集逆天的剧情撑着。
剧情离谱了些吧
第11集封神,第12集女主让我长乳腺结节
不看影评我都看不明白在讲什么,弱爆了,一切都能用暴力解决还搞什么阴谋
确实拖
Jimmy居然死了,Nucky与玛格丽特结婚了,由第二季一开始对Nucky的审判变成了Nucky东山再起、崛起的契机,好看!
结尾太震撼了
最后一集看得百感交集,太压抑了!没有好人坏人,没有敌人朋友,只有利益,只有悲剧,只有荒诞。。。都不敢期待下一季了
大西洋系列终于看完了
节奏拖的太慢了,于是坏处就是无形之中把剧情拖散了,主线太多,战线过长,人物众多又过于脸谱化,看着看着就晕乎了。但不得不承认,演员的能力都很强,从主到配,非常鲜明和动人。而对场景环境服饰等各方面细节的拿捏上,甚显导演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