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病毒》虽然从开篇开始便是逃亡之路,也不再去交待为什么会发生病毒,只交待了世界都要死光了,兄弟两人以及他们各自的女朋友怎么开车去两个兄弟曾经和父母嬉笑的海边,然后在一路上兄弟两人因为哥哥染了病毒而撕逼的故事。
因此究其本质,其更应该是一部公路逃亡片,先是碰到外部的街边人,然后抛弃之,然后就是不是那么近的撕逼即哥哥和女朋友的分开,然后最后是感染的哥哥和弟弟撕逼分开,最后弟弟莫名的到了海滩,回忆起与哥哥还有父母的日子,“啪”黑屏。
要说讨论人性,毫不深刻,因为从一开始人性的设定就在观众的设定之上,要说公路悬疑恐怖,没有恐怖的因素,也没有悬疑的色彩,更不用说中国普罗大众理解的公路喜剧元素,所以纯粹有点儿浪费了时间。
Kate最婊最白莲花,其实死的应该是她,而不能是心里最善良的哥哥的女朋友,这简直是完全没头绪的引导,引导危机的时刻,永远记得自己是第一位的,也不知道为啥没有最后一个什么故事解决了Kate。
而弟弟恰恰又是Kate的表达主体,这个宿主好好深挖挖也许会是更好的一个题材。
布莱恩和丹尼是两兄弟,病毒全世界爆发时,两人开了一辆车逃离了家,布莱恩带了他的女朋友,丹尼带了一个陌生女子(这个情节有点怪,丹尼和她既然不是男女朋友,为什么要带上她,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多带一个是一个吗?
因为后面讲道,丹尼是一个基督徒)。
两人逃离家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还活着,他们偷走了家里的手枪,丢下感染了病毒的父母逃走了。
在逃离之时,哥哥布莱恩制定了他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几条是不得上洲际公路、不得接近感染者、被感染者已经死了,就必须被扔下、为了生存,可以杀死他人。
他们在半路遇到了一对父女,小女孩已经感染了,他们出于同情心,带上了这对父女。
布莱恩的女友想要照顾突然呛住的小女孩,被小女孩喷了血在她脸上,感染了。
这位父亲本来是拿到了枪的,可善良的他把枪还给了布莱尔,导致后来他们被抛下。
在这个小镇上,唯一还活着的医生,打算杀死几个他正在救治的孩童,那位父亲本想用枪制止他的,可后来他听了医生的表述后,放弃了,绝望了。
布莱恩他们抛下了这对父女,趁父亲带女儿去上厕所的时候,在离开前,这位父亲对丹尼说,你是个好人(这里的情节是有问题,即便小女孩无法在有人的情况下上厕所,需要她父亲带着她去,他们也没必要跑那么远,让布莱恩他们不用怎么受良心的谴责就离开了)。
然后,他们发现布莱尔的女友被感染了,就把她扔在了路上,本来,布莱恩对他女友是很有感情的。
这种病毒的症状是全身皮肤溃烂出血,吐血,模样变得异常可怖,死活不知。
他们在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一群穿生化防护服的人,其中被留在这里的一个人死在了泳池里(他们是谁,这个被留在这里的人负责什么,为什么会死,这些悬念都没有下文),他们抓住了布莱恩他们,但没有杀他们,在发现布莱恩的女友感染了病毒后,就赶他们离开了。
在布莱恩的女友被抛下后,布莱恩为了抢夺汽油,杀了驾车而来的2个妇女,他自己腿上也中了一枪。
本来,丹尼是打算说服2个女子给他们油的,说看在耶稣的面子上给他们点,后来劝说无效,他哥哥就开枪了,丹尼一开始还对他哥哥的暴行感到恼怒。
随后,布莱恩被发现感染病毒了(为何感染的,可能是他之前强吻了他女友一下,他女友担心他会被感染,本不愿让他吻的,也可能是枪伤导致抵抗力下降的缘故,毕竟他们的车上曾有感染者及其血迹。
)然后,丹尼杀死了步步紧逼,不愿遵守他们规则的布莱尔,并把他烧了。
最后,枪杀了自己哥哥,本来是一个好人的丹尼,带着那个不是他女友的陌生少女,抵达了海滩,回忆起了他和哥哥的甜蜜往事。
是丹尼只是伪善的呢,还是环境让他改变了?
应该是后者吧,人性或许都这样。
对人物的刻画淋漓尽致,剧中个人物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胆小假道义的弟弟;为了保护弟弟和团队自我牺牲的哥哥;充分接受末日残酷的凯特,还有善良导致最终自食恶果波比。
先说女主吧,说到底女人的善良往往是最致命的,想法简单从不考虑后果,感性思维在末日生存中往往会自我毁灭,最后无助的时候总是要望向男人,而且还会害了男人,都是因为没意识到在末日不应该用你那点可悲的善良去找麻烦,所以真碰上这种事还是严格按照规则来。
再说说男主,说实话我超喜欢布莱恩这种性格,有担当,精明能干,情商很高,思考问题的方式很成熟,和天真的弟弟有着强烈的反差,是末日里唯一可以活下去的那一类人,真希望最后活着的是他而不是丹尼。
即使到最后染病,他早就做好让他弟弟打死他的准备,他知道如果他不那样演一下,他弟弟是不会开枪的,总得来说他是一个好男人,好哥哥,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再说说丹尼,像个小孩子,假仁义满口道德,想法天真,说到底生活给予的经历太少,他哥教了他末日生存的道理,最后却用在了自己人身上。
丹尼这种人就是只会害死自己最亲的人而不敢害别人,心存侥幸还觉得自己很对,这种人在末日里活不过多久。
至于女二就不过多描述了,已经习惯了末日生存的规则,把男人当靠山,为了活下去可以做任何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是末日里能活下去的那一类人。
最后说说小女孩和父亲,那个男人也是个好人,好父亲,最后绝望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男主一行人。
这部电影是丧尸题材电影里不可多得的经典,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力荐!
这是一部围绕一辆7坐雪佛兰发生的公路响马片,末日、病毒什么的都是在给缺燃油,加油站加不到油之类的做铺垫,给电影走向定格式,这群人从来不缺吃的喝的,不缺口罩消毒水,一路杀人也不是为了这些防疫物资,不是为了女人,也不是为了更好的避难所,而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喂饱这只油老虎啊!
朋友们!
友情提示:雪佛兰是真的耗油啊!
末日题材的电影不少,本片虽然不能位列最优秀的档次,但也算是良心之作。
影片片中病毒虽然致命而且杀死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但并没有走死人复生的丧尸路线,开篇几分钟主角们在车内玩笑打趣,一路驰骋在荒无人烟的美国西部公路的镜头,更像一部青春公路片,一度让我怀疑是否放错了影片。
随着情节的推进,特别是感染病毒的小女孩的出现(仿佛此类影片都要出现个小女孩),四个人开始面临一次又一次艰难的生死选择。
末日类电影中,最恐怖的从来不是病毒(也不是丧尸)而是人。
因为维系人类社会的所有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全部都没有效力了,可以说人类探索了数千年用来防止人类互害的保障或者说“枷锁”突然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完全打被破,人们一下子回到了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生存和自保,人类自私的恶的本性往往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如片中几位两位男主在正常社会中绝对不会干的很多恶行,都在这种情况下做了出来,而男主的弟弟更是由开始有些天真的善良大男孩变成最后绝情冷血的求生者。
所以,我们还珍惜现有的文明社会吧。
看过这部电影,Chris Pine作为新一代荧幕桀骜不驯的“坏小子”的形象在我心里又加深了一层。
与Corin Farrell的bad boy形象不同,Chris Pine的形象更加邻家也更加有责任感和正义感,他演出的很多形象介于大人和孩子之间会让人产生一种保护欲。
本片几乎是为Chris量身定做的,剧本也几乎使这部电影变成Chris Pine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无论是他抛弃女友的桥段还是被亲生兄弟抛弃的剧情都是本片中的高潮,Chris Pine在本片中的表演也打动了我。
脑中的思想疯狂生长,满溢出这部电影,然而没什么卵用,得到碎屑般的语句,错误的凝结在文字里——胡言乱语、词不达意。
人性这种词太宽泛了,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下讨论。
考察具体的细节,额,好像也就这样……人性啊!
人性!
万能的抽象概念,被吞噬进语言之海不知道还剩什么明晰一点的表意。
算法一词就是刚看到的,就随便用一下,也就是从演化论、决定论、博弈论角度来看人,人就是一种感知、介入自身生存境况的机制或说算法,这种算法为了某种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目的性,指向生存的算法,道德也是其中一种算法。
关于那条狗不第一时间杀死这是很值得考察的一个现象。
还有那句话:“会叫的狗不咬人。
”似乎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不过真要说起来,每部电影都有无数细节可以解读的。
我觉得剧中的恐惧场景拍的比较好,还是因为我这么久没看恐怖片,胆量退化了,就是他们进入房间找东西时那种镜头有点渗人,仿佛有什么东西马上蹿出来一样。
末日生存中,基于每个人基因、性格、行动能力、心灵机制等算法都会做其固有的事情。
从这种决定论考察,所谓的意义就只在实用性的如何更好生存中,在这种情况下谈道德是奢侈的,除非其中有人具有这种道德算法(机制),最强的求生本能会使所有人的算法都用来自我保存。
要说的的是不同的的生活方式中确实对应着不同的策略(算法)。
算来算去,所有人类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实用性的东西。
于是,人的意义也就只能在实用性中找,自我保存、自我发展,演化论隐隐透露出的目的性。
而如果不从实用性来考虑,也就只能活在一种误差、幻觉、错误、欺骗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对于这种难得糊涂我是拒斥的,然而实用性的意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活着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无非追求一种体验中的快乐。
艹,活着荒谬(恶心)又痛苦(无能),逻辑不可能不摧毁所有东西沦为实用的。
我看得出欧陆哲学似乎总要逃避这种实用,他们的逻辑更会导向一种神秘主义的体验,我个人骨子里可以说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因为我觉得他喵的活着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世界是神秘未知的,但我隐隐觉得这种路子与我躁动不安的内心太重合了,结合一下我人得疯狂或灭亡,所以需要借用分析哲学和科学压制一下。
其实逻辑、科学、哲学是无法拒斥神学的,因为人的无知不足以完全确立无神论,自然神或有意识、无意识这是无法理解的,亦或存在其他什么神秘的东西。
当然,神秘主义不止这些东西,大抵在我理解来就是尽可能的去理解神秘之物,更偏向一点非理性,我以为活着本就是神秘的事。
其实在我看来,人的所有对世界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企图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来理解世界,侧重点不同罢了。
而如果不走这种靠近神秘之物,就只会靠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或者坚持其它抽象道德、真理,而逻辑反噬了所有神圣的东西包括自身,吞噬了所有规则,所以只有两条路,一条更接近神秘,一条走向实用,扩大一点所谓的神秘也是一种实用。
所以,意义何在?
借用维特根斯坦所说:意义即用法,当然这里似乎是指向语言?
而我则用它指向所有人类活动。
每当你问生命的意义时,就有一种实用性的需求需要满足。
哦!
这就是人生吗!!!
爱无法这样诠释,可以用逻辑描述,但爱不能溶解在逻辑中,所有亲身体验都无法消融在逻辑中,所以去体验,去行动,去做想做的事,这就是逻辑告诉我的事,去活着,去真正生活,或许还可能快乐。
诸多道德、伦理生活也是在这种具体中实现,它们不是绝对的,但对于相信人应该过一种伦理生活的人来说就是真实的我、正确的,尽管这或许和其他没有这种信念的人无关。
评判对错似乎没有效用,可以客观的描述一下人的这种被各种信念支配的活动。
至于何人要为何人的信念战斗,这是在现实中一直在进行的事情。
没有所谓中立,没有态度也是一种态度。
说了这些代表什么,那随处涌动的欲望会告诉你,就像叔本华说的,理性是为意志服务的。
如果你足够理性,无非就是你有趋向理性的意志,理性是作为一种功能为与生俱来的意志服务的。
诸多人所要求的只是理性要适当的约束一下欲望。
“我行驶着,等待暴雨降临,将我们冲刷殆尽,但没有暴雨,天朗气清,不应该是好天气,我等着,但没有任何事发生,平生第一次,我感到孤零零的,我们到了,相对无言的两个陌生人,布莱恩和我都爱这地方,旅馆、海滩,它们还是原样,但只剩下房屋,我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不知道我能活多久,但我知道我会孤单。
”你只有真正经历一种场景,或许才可以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会做什么,一点小小的因素变化就足以改变结果,但大致是有套路可寻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存在有益自私性,但没有纯粹的利他。
似乎有不好的关于我国的删节,我网上找了一下,没找到,但看评论显示有,果然,这导演有点……
一个高致命性、潜伏期短(貌似也就一天)、症状明显(肉眼可识别,体温都不用测)的病毒,是根本不可能传染范围这么广的。
而且剧中人物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太感人了,除了那群穿防护服的猛男,四个主人公面对病毒如同儿戏,一个口罩从头用到尾不换、经常动不动摘口罩、进入确认有死亡病例的房间随手乱摸
海边的度假别墅,两个带着天真笑脸的孩子,他们奔跑在沙滩上,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把景色染成了蜜糖的颜色就是这样亲情的甜蜜的回忆,在恐怖的生命威胁下丝毫没有阻挡人们彼此举起枪的手,我惊悚于慢慢腐烂的还在喘息的躯体,恐怖的眼神,可更心痛的是一个个背影的离开,绝望的父亲,带着天真懵懂眼神的染病的小女儿,当我看着父亲不忍心看小女儿跌倒走上前去抱起女儿向前走的时候,他脚步迈的坚定,他听没听到汽车发动的声音?
可是,他没有回头。
他让我坚信就算到了世界的尽头,我哭泣无助的时候,父母永远会抱着我,给我最好的安慰……如果丹尼能对自己的哥哥布莱恩开枪,绝望的父亲可以放弃如医生所说已经没救女儿自己逃命去,可是他唱着温柔的叫不出名字的歌,抱着自己的孩子,朝着那个看得见的世界末日走去……当世界末日真的来临,我不知道还有谁真的可以相信,平日里的爱和信任丝毫不能和此时的个人利益相提并论,为了个人而抛弃爱人甚至成为理所应当的信条,影片里入微细致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甚至让我不敢面对自己,我拷问自己,如果我是波比,在小孩子呼吸困难的时候,我会不会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撕开隔离布摘下她的口罩?
满心善良的人在帮助小女孩后面对父女俩被遗弃一言不发,为此感染病毒却被同伴爱人抛弃,人性的矛盾,处处让人心痛不已。
丹尼枪杀了感染病毒的哥哥,和女友终于到达了儿时的海边,却彼此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知道当病毒来临,他们都会做出最理智对自己最有利的举动,他脑子里全是和哥哥布莱恩的回忆,和哥哥笑着在海边追逐,短短的金色的头发在风中飘起,蜜糖色的回忆,只剩下回忆……
下属一个Winslet另一个Ehle,两个人都是玩命的工作狂,一个直接病倒直到最后一口气还要把自己的大衣给临床的患者,另一个直接把给猴子的血清给了自己,然后去见她重病的爹,那自己命当小白鼠。
Jude Law线:Law本人不能说好还是坏,只能说这种人物非常具有争议性,说他误事也不对,说他是个自由卫士也不对,他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博客写手到一个拥有起一千两百万支持者的网络人物,靠推销小药赚钱,同时也对政府的各种保密政策提出尖锐的疑问。
政府把他扣了起来却也对他无可奈何,只好释放他,(瞧,美国政府多大度,lol)。
亚洲线:戏份看似少,但是非常有些微妙的东西非常有意思。
具体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上,东方官员对WHO的调查员的不信任,调查员认认真真地工作却对人们实际的遭遇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国人各种猜疑与不解,直到真正互相了解后,才显示出人性的高大。
在此我不得不说一说东西方交流这件事。
东西方交流最大的问题在于东方单方面的过度输出,西方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与其说是鄙视或者说赞赏不如说一种礼貌的表现。
说白了就是不在乎,这与东方人的各种小心眼简直是格格不入。
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西方人出于礼貌说了什么,东方人就特别当真, 亚洲人说些什么,西方人以为是闲聊,没有放在心上,东方人就翻脸了。
中国有关部门耍无赖的的本领在此被精辟的描画了出来。
(抹黑潜在的竞争对手实在是用心险恶啊,lol) 电影的最后其实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保护大自然。
Paltrow的公司砍掉了热带雨林,蝙蝠含了块香蕉飞到了猪圈里,香蕉块掉到猪圈里被猪吃了,猪正好被赌场的大厨挑走了,大厨做完菜没洗手就和Paltrow握手了。
Paltrow这下成了第一个病人,真是验证了因果报应,如果您觉得这还不美利坚主旋律。
那么我可能就是得了妄想症了吧……
人心最恐怖
了无生趣的公路戏,病毒肆虐后的小范围逃亡看不出新意,没有夺命僵尸的恐慌,没有人性善恶的转变,无聊的情节下虽冠以末日电影,实则是no zuo no die的爆米花爱情片。
克里斯派恩什么的最帅了!
"But you made the rules!" "I'm dying! I don't fucking care about the rules!"
人性真他妈残酷
末世文艺
新冠三年后再看真的加分,好像一则预言,太现实主义了,最恐怖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心。
诠释人性吧,不够;恐怖吧,不够;爱情吧,不够;亲情吧,不够,总是差了那一点点味道。算作一场小惊悚型的文艺片。
病毒末日下的忧郁文艺片
各种不到位,三星全给那个抱着感染女儿求助的父亲,那是《监狱风云》里性感迷人的Chris呵
这电影 剧情还好 可能有部分人对这种探讨人性的电影不太感冒
两个幸存者
公路片。
人家的网大
太傻比了这片子,外国人都是傻缺吗
美国海滨职业技术学院09级饮料促销班课外选修DV作业水平。
糟糕的世界观 编剧很失败 默默唧唧的谈人性 又不残酷 还弄个弟弟开枪打死哥哥 商业片不商业 还不如弄个恶心刺激的B级片来的过瘾
人才是最可怕的,自私是人特有的只是有时无法选择!没得选择!!
1.公路片,我喜欢公路片,从多年前一部有着明显模仿痕迹的国产开始。末日题材也是心头好;2.故事讲的不坏,把末日人性塑造得恰如其分;3.Brian真是对味;4.厌倦了被感动,残酷与真实才有共鸣;5.也许我不能活到最后,但我会冷眼看别人、陪你到最后。
影片本身的拍摄和内容设置还算考究,只是无任何创新。相关影片可见《末日之路》和《僵尸之地》。本片介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