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调略慢,情节却不拖沓,将往事一笔带过,用不通的语言来诉说故事,用莫名其妙的问答来发泄压抑已久的委屈,用一句真心给一个希望。
汤唯的演技很完美,磨砺出来的那种深沉与忧伤,在她的身上化作一句质问终于爆发,问非问,她并不像将往事重提,但是至少她需要一个道歉,但是最后却还是崩溃。
整部电影都在西雅图压抑沉闷的晚秋中慢慢进行着,传达一种阴暗的心情,而结尾那句台词尤如神来之笔,道出了女主许久的等待,是他给予了她希望。
《晚秋》在韩、日影史上共拍过五次,最早的版本由李晚熙于1966年拍摄。
金泰勇这个版本节奏看似缓慢,实则是编剧把一些明线暗化,通过安娜与勋的心理变化,折射出两人几乎平行与延续的镜面关系。
不是好看,而是耐人寻味,因为它不是说出来的故事,而是藏着的包袱。
片中隐藏着不少伏笔,饭桌上的吵架是全片的高潮,“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中的“叉子”其实是双关语,指代安娜自己。
安娜的丈夫是被王晶所杀(假释后第一次见到王晶,后者说:那天,我本来想回去的。
)而安娜是被栽赃,这与后来的勋、玉和老公的关系互成镜像。
片中有两场戏设计的匠心十足,完美契合角色心理:游乐场的戏中戏,安娜与勋原本是“游乐场舞台”的主角,后来却成了坐在“碰碰车座椅”里的观众,他们为“默片式”的情侣配音,这种台词代入设计既让观众视角与角色视角重合,又以旁观者身份对“当局者迷”做出了解答。
安娜看似自说自话,实际上是她多年来的心声。
她有太多想法不敢质问王晶,而勋如他的牛郎身份一般,以一个合格的玩伴态度来扮演“王晶”做出回应。
正因如此,洞悉心事的勋在后来的餐会上与王晶互生争执。
“好”与“坏”的段落,则是勋打破安娜心理的第四堵墙。
她用读不懂的表情向他倾吐听不懂的言语,明知那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能够评论的。
可她的忧伤或幸福,不用说也明白,因为两人的心正以同样的频率悸动着。
这段情节过后的勋成为另一种“安娜”的延续,因为他后来与玉的关系等同于先前安娜与丈夫的关系,只是命运截然不同。
两人重新坐上长途车时,看似是个完美的收局,岂料后来还有一个拖沓的20分钟。
这段情节实际上是勋对应于安娜另一种命运的写照。
勋在玉的老公栽赃后所进行反击,同样回到了先前那个“叉子”的问题上。
这次他被“抢叉子”的人做掉了,所以最后的警车不是抓勋,而是为他收尸。
因为他早就有了预见性,所以才和安娜有了那场那意味深长的法兰西长吻。
“出狱以后来这里见面”是对安娜的安慰,也是一种漫长的告别。
安娜买咖啡回来,通过警车的无线电获悉了死讯,所以才突然惊慌失措。
警车在片中一共出现过三次,每一次都犹如死神一般,第一次带走了安娜的老公、第二次是玉、最后是勋。
末了,安娜的等待和自说自话实际上是一种希望,也是对应了“我不会等你的”和“出狱后来这里见面”的坚持。
——勋在幽灵超市和安娜短暂离别去见玉,希望安娜等他,她说“我不会等你的”,他说“我知道你不会等”,而后他耽误了时间,她也没有久等下去。
最后的咖啡等待,安娜明知道自己等不到,所以才道出了一句“你好,好久不见。
”BTW:关于勋的“死“,电影的改编并非一定要忠于原著,它是导演的“作者电影”而非作家的,否则就没有了电影拍摄的意义。
第一次在汽车旅馆,汤唯推开玄彬,两人重新穿好衣服之后,摄影机很奇怪地退到了门厅的位置。
此时,汤唯被画面左半的墙壁完全遮挡,玄彬站在右边注视着汤唯。
这时镜头开始向前推,似是要拨开墙壁的阻挡得以令二人同处一个景框之内,但这个推镜头竟在两秒钟之内结束了。
于是,从这时开始,两人注定在结尾无法走向「合」的解决。
这似乎也正是导演的意图:他关心的绝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应何去何从。
很明显,汤唯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是「退化」了的。
第一个镜头里的矮树丛以及汤唯保释回家时家门口的轻雾和花丛,相对于不断切出的汤唯的特写,这其中的阻隔如何消除也许才是导演力图解决的问题。
这样看来,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短暂的推镜头在暗示结局之外也便给出了「消除」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这种尝试是从外围(「环境」)发起的。
至于它为何无法达成,本文稍后会作解释。
无论如何,导演在这里先点明了阻力,接下来便从另外一个方向开始了影片真正的解决尝试。
被两个男人伤害、杀人后的恐惧以及七年的牢狱生涯令汤唯的角色安娜丧失了为人的气力,玄彬的角色勋正出现在安娜试图找回做人的方式之时。
安娜自己先有所尝试,她买了新衣服并化了妆,但最后还是将新衣服丢在了洗手间并卸了妆。
七年未戴耳环令安娜的耳洞不再那么容易穿透,她费了很大劲戴耳环摘耳环,耳洞受到刺激令她很难受,时不时要去抓一抓。
勋对安娜的「修复」起于一句劝阻安娜不要再抓耳洞的话。
此后在餐厅,勋略施小计使安娜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安娜”,这是安娜重塑自己人的存在的第一步。
在游览车上,勋也不断逗弄安娜希望她能多说话、多发出声音。
「语音」的重要性,其实在开头就以负面的方式提出来了。
安娜回到杀人现场,撕掉照片和纸张,无理性地一张一张吞下碎纸片。
吞噬「信息」,压抑「语言」,是安娜丧失人的身份和阻碍她重新修复这一身份的内因。
于是我们看到,在安娜开始开口之后,又同时经历了模仿和在情境中重组「语言」这一更进一步的修复过程(在游乐场即兴为争吵情侣配音)。
此时那对外国情侣之间关系的突然变化令重新获得「语言」的安娜意识到「语言」的不足够,于是她开始奔跑(「动作」),摄影也立刻转为手持跟拍,同时用跳切加强了安娜重新获得的「行动力」。
「语言」和「动作」的觉醒令安娜终于可以一吐七年来的积郁。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重获或者说觉醒必须加上「有意识地」这个词作为基础。
这种对觉醒的「意识」才能使觉醒本身变得有意义,或者不如说,它将部分的觉醒联系到了整体(作为人)的觉醒。
因为安娜第一次在汽车旅馆推开勋时,「行动力」已经被扭曲变形的灯罩和压坏的门充分度量了。
于是后来才有了安娜重回汽车旅馆那个房间时,触摸变形的灯罩和压坏的门这场戏。
不过,这场戏似乎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第二层意义。
影片的解决之途在这里再次遭遇了阻碍。
勋错过了安娜,稍晚时候到达汽车旅馆房间。
勋走进房门看到床上的手表时,镜头是倾斜的,同时窗外驶过一辆警车。
修复似乎没有起到作用,即使安娜开始有意识地觉醒了,她好像离美好生活仍差些距离。
这里可以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到的从外围发起的无法达成的解决了。
影片中的外部环境始终是一个威胁的存在,无论是安娜的亲朋旧识还是晚秋时节的大雾,无时无刻不在恶意纠缠并阻碍着安娜的自我重塑。
于是,从外部的调和是无法达成的,而从内部的解决在自我生长的同时且仍要与外部抗衡。
那么可以说,导演在本片中刻意弱化了「对决」,而把重点放在了对「对决」中积极力量一方的强度的探究。
这样去看的话,安娜触摸灯罩和门那场戏的第二层意义便在于:她在触摸后用头去撞门发现自己根本不能直接造成那样程度的损坏,这揭示出即使她「意识」到了内心的力量,但这力量的强度仍然需要被不断「认知」,这力量的「发挥」仍然需要不断去「学习」。
葬礼后的宴席上,「对决」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后景虚焦的家庭成员一直在争吵推搡,而勋和安娜的前男友的对峙引出了「餐叉」这个物件。
勋以戏谑的方式平息争执,本是开玩笑的话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安娜做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以大喊和大哭释放出内心积压的力量。
安娜对前男友说“你为什么要拿他的叉子呢?
为什么不是别人的非得是他的?
”,安娜用这句话表明了她已意识到外部环境威胁的不可改变,同时再次强调了「餐叉」这个物件的重要地位并使之实体化。
于是在最后一场戏中我们看到,安娜不断用餐叉去戳桌上的蛋糕(同时应该指出,蛋糕也是对影片开头碎纸片的修复),这个动作既是安娜的「认知」和「学习」,也是影片要去做而注定无法完成的探究。
人不断提升自己内心的强大,到底要提升到什么刻度才可以战胜外部环境的阻碍,获得个人的幸福,这或许才是影片的主题。
关于勋这个角色也实在值得一说,他也同样受着威胁也同样需要重新给自己一个身份的定位。
所以他才会在镜子前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型,才会在葬礼后的宴席上被安娜的前男友逼问“你到底是谁?
你想得到什么?
”。
影片最重要的道具——手表——在勋和安娜之间不断流转,指出了一种「持续中」的时间,但似乎并未得到更好的利用。
想身份受到认可、幸福得到承认有多难,现实又有多残酷。
回过头再看超市那一场,深夜里被勋和安娜惊吓的游客却仍能以玩笑的口吻说出两人是幽灵,实在是全片最令人沮丧的一幕了。
还记得汤唯在《色戒》里借王佳芝之口向邝裕民埋怨:“当初你可以的,为什么不。
” 同样地,安娜的情绪在勋和王晶两个人的冲突中爆发了,一个是刚刚认识的做皮肉生意的陌生人,一个是青梅竹马的又爱又狠的邻家大哥。
现实与回忆冲突,彻底崩溃了安娜的底线,再怎样冷若冰霜也抵不过这种愁苦。
正如每一个在感情中被逼疯的女人一样,她吼叫,抱头痛哭,无助。
画面冷的快要死掉。
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
当你的亲人满脸堆笑,笑里藏刀地跟你商量房子买卖,餐厅股份;当你曾经的最爱背信弃义跟一个让你想吐的女人结婚生子却依旧迷人;当那个教你叠纸的母亲躺在刻错了生辰日期的墓碑下,你却没有在她垂垂老矣之际奉养她,陪她度过那短暂的天伦之乐。
哦,还有那个你甩不掉的污点,不仅仅是那永远脱不去的沉重得压迫到你喘不过气的犯罪记录,还有物是人非的惨痛经历,爱人捶在你肌肤上的每一记拳头。
你面无表情已经难以抵抗生命的洪流肆虐了。
生命的每一秒都是煎熬,安娜还是没有忘记在废墟上插一支玫瑰。
花枝招展、轻抿红唇,艰难地带上一个耳坠,但是没有人呵护的美丽又怎能持久。
裙摆飞扬,在服装店里的安娜简直就是一只蝴蝶。
勋就在这个时候撞进了她的生活,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
明明知道他是个猥琐下流之徒,按斤出卖灵与肉的男人,却意外地不加抗拒。
西雅图的雾,游乐场的灯火,鸭子观光车和幽灵菜市场,一场西餐终于让安娜卸下了防备。
在月台的座椅上,她可以放心地用中文告诉他一段自己的故事,容许陌生人闯进自己的回忆,她相信勋肯定能听懂。
我真为她感到幸运,有时候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陌生人的短暂陪伴便胜过千言万语。
你有你自己的承诺,你说I will be back,可是你究竟是个懦夫。
安娜为了王晶踏入了地狱,可是他不仅自己过得舒坦,竟然还跟她有剪不断的情丝,重要的是还爱着安娜。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连同过去的情人,还有那个“猜疑心很重却很不坚强”的丈夫,在荒诞中统统滚开。
面对勋给她的另一个承诺,她还是尝试着坐到咖啡厅里等待,像一只蒲公英竭力想捕捉生活中最微弱的风。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很耐人寻味,我不敢给一个确定的答案,生活也不正是这样的吗。
汤唯的一颦一蹙毫不费力地表现出了安娜的所有心理状态,一个有欲望又绝望,行尸走肉看不见希望的女人。
她的面具只摘下来过一次,说出了那句台词:“你为什么用他的叉子。
”
早上出门的时候穿了一件卡其色的风衣,忽然想起今天会去看《晚秋》便连忙换下了。
电影上映前,汤唯近乎素颜的风衣形象已经太过深入人心,致敬什么的就免了。
最近这类明星撑场的所谓文艺片总是卖得很好,真正文艺范儿的自然不会错过,而佯装文艺的更是要彰显自己品味于是蜂拥而上了。
至于我是哪种类型,也许我只是很低级趣味的想去看一个关于悬疑或者爱情的故事,因为听说这部电影翻拍自韩国相当经典的前作,还是有所期待的。
电影开始,色调很复古,被神话了的汤唯撑起开场。
被丈夫暴力相向的安娜因为被控谋杀而身处牢狱7年,渐渐丧失生气的她在监狱里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死亡,哥哥替其交了保释金,让其回西雅图奔丧。
于是在开往西雅图的车上,她遇见勋。
他一副浪荡的样子,她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终于到达,却并不是她的家,连寒暄都少得可怜。
哥哥一来便让她签字卖母亲的房子,她是个尬尴的过客,想逃遁却不得。
电影到此,故事是好的,虽然略显缓慢,但至少不是言之无物的缓。
汤唯对角色的驾驭虽没达到先前过分的褒奖但至少娴熟,而玄彬凭借在电视剧里的淘洗,至少没有了韩剧男演员那种夸张的外放,我还是禁不住期待着下面会发生什么。
之后安娜与旧爱相遇,受不了他的背叛,受不了亲戚间那样虚伪又残酷的气氛,于是她离开,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也许她的心里已经没有期待了。
然而这时,她遇见依然一副浪子相的勋。
后来才知道他是个专为女人提供开心的老练职业男宠,而她总是一副仇深似海的压抑模样,于是他们一起吃饭,去游乐场,她用他听不懂的中文讲出埋在心里的故事,而他仅凭着对情绪的感觉给她“好”或者“坏”的回应。
后来他们又分开了。
她只有三天自由,他却又出现在她母亲的葬礼上,他与她的旧爱大打出手,她终于奔溃,听到了旧爱的一句对不起。
再后来,房子卖了,他在她回监狱的路上与她同行。
她仿佛有些动心了……。
如果这个时候电影结束,我会觉得尚可,然而后面一个无比狗血的续貂,生生把这部本来就只算还好的电影拍到谬误了。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安娜和勋的相遇,我却完全看不出哪里有爱情。
安娜受尽了最亲近人的嘲弄,而勋自始一副浪迹的姿态,他只把感情看作一门生意,从未付出真心,所以两个人的遇见并不是惺惺相惜,而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互相取暖。
这种目的明确的关系比亲人间虚伪狡诈的联系更为真实,比以挣钱为目的的工作更没有压力,于是他们对萍水相逢的人坦诚,只是他们的相互依恋不过是两个沉沦的人抓在一起上岸的救赎,与爱情无关。
有人说这是一部催眠的电影,也不尽然。
安娜和勋在葬礼上相遇的时候确实有电影渐入佳境之感,我们还是想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和爱情有关。
但是主创的逻辑过于混乱,越到后面越混乱,起初电影和缓的基调让人觉得本片也许想探讨萍水相逢的人相互依赖的关系,后来我又以为这是一个讲述不同阶级通婚的韩剧式爱情的故事,甚至安娜和旧爱相遇的时候,我以为导演要讲的是悬疑推理,只是再后来导演加入了勋被绑架,加入了又两年后安娜到相约见面的地点,我实在不知道导演要讲的是什么了,至于他们有没有相见,与我完全无关。
其实《晚秋》本来还是有好的地方,至少画面似韩国电影一贯的漂亮,而两人在碰碰车里为远处男女虚构对话表达出自己内心看法的桥段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而用那对男女行走中的蒙太奇表达两人若即若离感情关系的设置让人忍不住叫好,只是导演延续了韩剧一贯的过犹不及,没完没了,在让那对男女吊着钢丝共舞后,终于把一个好好的桥段拍到让人厌倦。
如果电影结束在他们回程的路上,大雾弥漫的高速公路上车在前行,而两人相互介绍自己,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好的结局,至少那个时候我的心里是温暖的,而对于两人的关系也留有一点余味,之前的言之无物和逻辑不明也可以忍受了。
然而,这后面还有长达几十分钟的番外篇,让人对这部电影仅存的好感都被消耗了。
而关于汤唯的表演,我觉得远没达到所谓的神级,有些地方甚至过于用力让人觉得在看话剧,对角色的诠释也让人想起《月满轩尼诗》里的爱莲,但是一个国产女演员可以几乎不带妆、不美艳,然后一直云淡风轻还是让人喜欢的,只是希望有一天她可以从云淡风轻成长为举重若轻那就更好了。
至于玄彬,也许太过追求英文发音的字正腔圆,所以看起来有些生硬。
不过还好,如果没有汤唯、玄彬,这部电影更是几乎什么都不剩了。
所以,如果你想去看爱情,也许会失望。
如果你想去看悬疑,依然会很失望。
如果你只是想去看汤唯和玄彬,那好吧,也许你会喜欢。
今天在回去的地铁上都还在刻意的观察周围的人,玩手机的,刷微博的,虚眼看对面的,无所事事的,然后想起《本杰明巴顿奇事》里那段经典的倒退,讲述早晚几分钟出现于某地的差别,有可能是车祸,有可能是邂逅,接着觉得“交汇”是不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件事,因为不同的目的,因为不同的原因,因为不同的巧合,在这个时间段,大家坐上了同一趟车。
其实无解。
就如你和我相遇是无解,而我和你分离同样无解一样。
片子没有过多的台词,但幸而有汤唯自然的眼神,隐忍,隐忍,再压抑。
一个弑夫并坐了7年牢的女人又能有怎样的要求,即便有,又怎样,重新遇见初恋,又怎样,过去终究是过去了,这一切在7年之后对于你来说都是改变,而对我来说都是没变。
爱是无需语言的。
虽然就如巴别塔一样,我们的沟通一直存在障碍,但我依然能感受你的感受。
我感受到你笑,于是我说“好”,我感受到你难过,于是我说“坏”,我能从你的闪烁的眼神里看见你对我回应的惊讶。
本来我就读得懂你。
没有谁和谁能亲密无间。
人和人之间,怎样都有距离的。
猜心又如何,肚子里的蛔虫又如何,始终是有距离的。
但要的就是你一句“我不需要了解”。
你过去的痛,你过去的伤,你过去的遗憾。
即使我懂,也不是我帮你受的,我唯一能做的不过是给现在的你温暖就好。
也许这温暖是,一个长长的吻。
你开心吗?
西雅图是个充满邂逅奇遇的地方。
片子中间有一段就像西雅图宣传片似的,拍得俏皮可爱。
雾蒙蒙的天,下不完的雨,出太阳过节。
这不禁让我想起故乡成都。
继而想起《西雅图夜未眠》,同样是一个爱上陌生人的故事。
最后会心一笑,去西雅图邂逅一个陌生人吧。
也许他会跟你走,并约定你互相等待。
晚秋如果爱情也有四季那么我把春天给了一个我爱的人把夏天给了一个爱我的人然而他们注定的离去却如秋风渐凉直到晚秋未冬之时邂逅一个相爱之人可以让我在多年后依旧在约定的地点感叹那韶华的逝去“hi,it's been a long time。
”Late autumn。
《晚秋》真的是不负我翘首期待一年多的好电影。
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原来这是部60年代就出现的电影,几十年来被翻拍过数次,就如同在中国经典被翻拍一样,晚秋在韩国电影史上有这样一种意义,因此这一背景也为晚秋增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
当开场看到那种唯美的取景,我似乎肯定这是一部绝不浮华的文艺片。
沉郁、怀旧、朴素的色调如洗尽铅华的人生,这与主人公的经历甚为契合。
高墙,巴士,驿站,长街,夜色里的人群,hotel,这些朴素的景物成为最能发生故事的理由。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服刑七年的安娜因为母亲的葬礼而获得了短暂的三天假释期。
勋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在没有遇见安娜前,他无所谓地“工作”着无所谓地活着。
邂逅。
一辆开往西雅图的巴士上,他用了很唐突的方式与她相遇了。
安娜的眼睛里充满了孤独、迷茫和一种冷漠的坚毅…剧发展到这里,我一直认为勋对安娜是有着一见钟情的感觉的。
这个女人的眼睛让他有探索的欲望,而她,对于没有未来的未来没有任何的预期。
渴望。
车至西雅图,面临分离。
他机智的写下了电话号码塞到她手里,他希望她给他机会还钱其实是想再见她。
她没有把拒绝说出口却转身将纸条扔进垃圾桶。
【这就是安娜的杀伤力,然而导演用一个细节埋下了伏笔:安娜手臂抬起放下又抬起最后将纸条扔进垃圾桶,那瞬间的局促出卖了她--她内心深处已经开始介意他。
】她茫然的走在街头走进衣服店挑选了衣饰浓妆艳抹了自己,可转身她就跑进厕所丢掉了这一切,这就是安娜的迷惘。
渴望改变却又厌倦改变后的自己的安娜继续迷惘在街头。
此时,勋也在这条街无聊地游荡,当他环顾四周时,忽然瞥见了一个枯坐在石台上的曾相识的身影。
勋坏笑着走到了她眼前。
他们又不期而遇了。
还钱似乎是勋唯一搭讪安娜的理由,他拿出钞票放到她眼前。
“你想要我吗?
”安娜面无表情的看着勋问勋惊了,而后停顿,而后浅笑,而后….hotel这是一个失去7年身体自由的女人对身体的渴望,对性的渴望。
不论在哪里不论对方是谁,就在今天,她真的想….然而就在欲火中烧的时刻,她克制了,她拒绝了,她不堪了,她怕了,她推开勋,慌张的穿上衣服想要逃离,勋没有继续,因为他懂她。
相爱。
宾馆的相处让安娜对勋有了隐约的好感。
她跟着他走上了街头走进了咖啡馆走进了游乐园….聪明的勋用一种独特的调皮的方式套出安娜的名字,这为之后两人再次分离后的重逢埋下伏笔。
【关于游乐场一对情侣的舞台剧表演,导演用了略带抽象的表现手法,让观众的脑袋转个圈方能明白,那种思考,而后顿悟,而后惊叹的感觉很美。
好的导演培养勤快的观众,我想大抵如此吧!
在一场“好与坏”的猜口型游戏里,因为勋不懂中文,于是安娜用中文和盘托出了她的故事:当年她与哥哥的朋友相爱,后来那个人抛弃了她,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很宠爱自己的男人,后来哥哥的朋友又回来找她要带她私奔,后来她的丈夫开始残暴毒打她,最后她失手杀了丈夫。
勋听不懂,勋其实懂。
这是安娜三天中最美好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她释放了,她感到了快乐感到了安全。
夜幕,分离。
勋回到酒店拒绝了富婆提出的私奔要求,他安顿好富婆飞奔回宾馆,然而安娜已离开。
【如果说婊子无情,同理,鸭子也应该无情,但是勋不是,他虽玩世不恭但他内心是善良的柔软的,对安娜是,对富婆也是】假释的最后一天是安娜妈妈的葬礼,所有亲友都到来,包括那个曾经抛弃过她造成她一切悲剧的男人。
这个已有妻室的男人依然对安娜有着特殊的占有欲。
他在葬礼上对安娜暗送秋波。
安娜万万没想到的是勋的出现。
勋总在她最孤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勋和这个男人互相不爽,此时终于出现了两个男人的对决。
勋和这个男人在葬礼上大打出手。
场面不可控制之时安娜的一声嘶吼打破了混乱。
这场戏很出彩,安娜压抑已久的悲愤终于井喷!
她嘶吼然后大哭,震惊了周围安静了周围。
安娜知道勋对她的爱,这一刻她结结实实得感受到了勋更感受到了自己是多么需要勋,看到这一幕我只想到那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和他,相爱了。
【这场戏是最让我动容的。
我在想,假如有个男人能够为我在大庭广众下跟人掀桌打架,这个人是勋也好,王小贱也罢,我果断跟定了他!
另外,整部剧中对中国家庭里人性的描写很深刻。
对于杀人犯安娜,亲人的若即若离给人性蒙上了灰色。
冲突中勋的一句“他用了我的叉子,又不道歉”让我差点滚到椅子底下。
导演的这些随处可见的幽默点缀,让观众对人性的冷漠不那么介怀。
】约定。
安娜要回监狱了,巴士站,勋在车窗外踱步的场面特别的温暖,最后一刻他终于跳上了车,他决定和她一起踏上旅程,不论那一站是哪里,他要陪着她直到不可以。
大雾,巴士停在驿站不能前行,勋接到陌生来电,接着消失在雾里。
当他被绑架到富婆的丈夫面前时他明白了一切:富婆已被丈夫杀死。
勋感受到空前的恐惧,他恐惧死,更恐惧与安娜的分离。
他逃了出来,在驿站找到安娜。
海边,海鸥,蒙蒙云雾,他走向她深吻向了她。
她终于不再抗拒,狠狠的抱着这个男人。
这一吻也许就是幸福,这一吻也许就是永别。
他与她约定,2年后她出狱了他会在这里等她。
守候或永别。
雾散天亮,安娜在巴士上醒来,披着勋的衣服。
她下车买咖啡,却看到了警车。
大巴即将开动,人群开始上车,安娜捧着两杯咖啡却不见勋的踪影唯有路边一辆鸣笛的警车,她慌忙的走走转转,她跑起来,手中的咖啡撒落在地,她四处张望找寻….两年后,安娜出狱。
她来到了驿站的咖啡厅,那个他承诺等待她的地方。
咖啡厅空无一人,门时有响动安娜本能的张望找寻,他还是没有出现。
“你好,好久不见” 安娜喃喃自语本剧完结。
【我佩服韩国导演,但我比较不喜欢的是他们太善于用忧伤衬托美,用悲剧诠释美,在我眼里好像韩国人有天生的自虐倾向。
瞧这部剧,有的观众说勋没死,只是未出现。
有的观众说根据当年的警车判断勋两年前就死在了驿站。
导演在这里又抽象了一把,一个开放式结局让多少人遗憾和惦念。
但对于安娜,我想,守候,或者永别,都是她的未来。
】汤唯说:我怕我的阅历承受不起这么沧桑的故事,我对它有很大的敬畏。
玄彬说:看一看晚秋吧,因为你可以对爱情有另一种思考。
很多人说:一个杀人犯和一个浪荡子的爱情不具备代表性,所以这个电影还是很局限的。
但是请你明白一句话:身份各不同,爱情却一样。
我想说:假如你只有三天的身体自由,假如你在这三天里邂逅了一个与你有数次不期而至的瓜葛的人,假如茫茫人海独这一人对你有探索的渴望,假如你在这短暂的自由人生爱上了他…拒绝他?
渴望他?
若即若离他?
挽着他?
拥抱他?
长吻他?
遇见,相爱,约定,守候,永别… 都在这一个,晚秋。
【关于玄彬】玄彬是韩国最优秀的演员,外型,天赋,努力,一部部叫好叫卖的作品,尤其是服兵役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男人的担当和力量!
不赘述,期待他复出后的重磅作品。
【关于汤唯】在中国演艺圈,汤唯不是最漂亮的,不是最妖艳的,不是最高贵的,不是最单纯的,但她一定是隔壁邻居家那个俊俏的鬼精的讨喜的小作女。
对,就是这种感觉。
我喜欢她!
翻看了一些资料。
这个女人的故事还真的挺长。
一脱成名后的雪藏,远走他乡的坚强,涅槃归来的万众瞩目。
人生的大起大落烙在她脸上都凝结成两个字:从容。
一个有故事的人,她举手投足都是戏。
汤唯担得起安娜。
他有小动物一样的眼神他的温柔也是小野兽一般的温柔违反了他的意志从他的眼睛里泄露出来他自己也仿佛意识到了为它羞愧似地故意表现得粗鲁无礼
勋这个人物让我想起《恋爱的犀牛》里的台词《晚秋》这个片子,10年前看过,但是当时真的没看懂,10年后重看,突然就看懂了其中许多细节,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啊,爱情才不是主线,悬疑才是。
大量细节和情绪都深藏在三言两语里,节奏又缓慢,所以要搞明白就得把时间线捋一下。
全文剧透。
先交待一下主要背景事件,汤唯演的女主安娜,从小迷恋哥哥的好友王晶,迷恋到愿意为他去死,但是王晶突然离开了她,于是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俩人日子过得不好。
没想到王晶又回头找她,说让她跟他走,但是私奔计划竟然被安娜老公发现了,男人气疯了说要杀了他俩,于是他被杀了。
片头直接交待了安娜本来已经在逃跑,但是为了保护王晶,她半路上又折返回去,发现丈夫已经死了,她销毁了与王晶的信件照片等等一切痕迹,这时远远的传来警车的声音,她已经走不了了。
七年后,她是编号 2537。
因为妈妈去世,哥哥替她交了保释金,她可以回家三天。
《晚秋》讲的就是她在保释的这72小时里发生的事情,在这三天里,监狱的电话会随时确认她所在位置,如果不接电话马上就会下通缉令。
第一天:相遇开往西雅图的大巴,车已缓缓开动,一个男人狂拍车门冲上车,显然是被人在追赶,身上也没带钱,68美元的车票买不起,他看到了东方面孔的安娜,向她借了30美元,就这样,心如死灰的中国姑娘安娜和刚到美国两年的韩国人勋相遇了。
安娜是拒人千里的,而勋的人生也面临着巨大的麻烦,他是以陪伴女性赚钱的牛郎,他的客户韩国女人玉子爱上了他,为了讨好勋,玉子骗了老公一大笔钱跑了,而玉子的老公认为她是和勋一起跑的,所以找人一路追杀他。
第一个名场面:你还好吗?
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
中国大家庭的那种表面上亲近,又分明话里有话各怀心事的客套热情,韩国导演竟然拿捏得很准确,我好奇地查看了一下编剧是谁,同样是导演金泰勇。
与其说安娜的哥哥姐姐想让她回去参加葬礼,不如说,同时他们更想把遗产问题都解决了。
哥哥需要钱,所以想卖妈妈的房子,姐姐也希望把餐厅的事情给处理了,这些都需要她签字同意。
那个男人,她为了他入狱的那个男人,也见到了,他已经结婚有了孩子。
若无其事的靠近你,转身又拥有别的幸福一句话就把她的心防全部卸下,安娜这一路冷若冰霜拒人千里,回家见到哥姐也很沉默拘谨,此刻,却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心里话。
很怯的问安娜和王晶这段重逢的对话只有几句,却意味深长,交待了很多前因后果。
王晶:“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多事。
”安娜:“不过在我这里就没什么事发生了。
”
杀了人算不算个事儿?
他岁月静好安然无事的生活,竟然说:“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
”而是安娜,从不谙世事的小女人变成杀人犯,她却说:“在我这里就没什么事发生了。
”你说时间过得真快?
在狱中的时间就过得很慢。
下面这句话,可以看出七年前杀人的时候王晶是在场的。
王晶说:“那天我本来想再回去那里,可是已经…”幸好说的是中文,不存在翻译的问题,所以很清楚地知道,他说的是“再回去那里。
”
心如死灰,我终于看清你的眼神这里为下一个名场面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七年前安娜的人生坍塌了,那七年后此刻,她的内心坍塌了。
如果在这里没有感受到安娜内心无声的崩溃,那看到后面就会因为另一个崩溃时刻感到莫名其妙。
所以,在7年前安娜丈夫死的现场,他俩都在,因此至少可以推断出,他俩都逃走了,但是安娜为了保护他,中途折返把有关他的证据都销毁了,然后来不及跑掉被抓入狱,而王晶像没事人一样结婚生子,七年后轻飘飘地问一句:你还好么?
你一点都没变。
她怎么可能还好?!
她怎么可能一点没变呢?!
擦肩而过吧这里安排了一个镜头,很贴切地表达了王晶的心情,两人说着话,王晶老婆突然在远处叫他:“你快来一下”,安娜站在他俩中间,他和她对视不语,安娜侧身让开,他从她身边擦身而过,走向另一头。
他的人生需要她让路,而他自始自终连一句抱歉都没说。
这是安娜的第一天。
而勋的第一天,接了单生意。
第二天早上洗澡数钱弄了弄发型喝小酒吃颗提子貌似小惬意,眼神却很空洞,他还正在被追杀,他的人生前途未卜。
明天会是怎样?
第二天:重逢俩人在车站又重逢,哀莫大于心死,她问他:去开房么?
她以为可以放纵自己,最终还是把勋用力推开,没想到还是做不到自我放弃。
场面一度难堪和尴尬......勋被小小地惊吓到,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迅速就懂了,就是那种:“人生已经如此不堪了,不能够,也无法更不堪了”。
她有着怎样的故事?
懂得体贴别人处境的他,立刻把自己放到更低的位置上:不必说对不起,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第一次没能让客户满意,我会给你折扣,做个陪伴不好么?
是啊,她现在不就是最需要陪伴么。
不必感到羞耻。
这一天,为了让她开心,勋花了点小心思知道了她的名字,带她去吃西餐逛了商场坐了大黄鸭巴士,最后在荒废的游乐场看了一出街头表演。
街头这出表演是名场面之一。
爱恨如此纠缠,这就是安娜的内心吧?
看着别人的爱情,上演自己的心事,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一出最终只能一起沉沦的孽缘。
也许是真的想不通吧?
一条道走到黑,人生是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一起上天堂一起下地狱于是她带着他狂奔到当年常和王晶常去的集市,安娜终于卸下了防备,终于有勇气跟勋说出“我是谁”:妈妈的葬礼过后,我就要回监狱。
从安娜的描述里,可以确定7年前出事的那一天王晶在场,她说:“有一天之前的那个他又回来了,说要我跟他走,也不知怎么的,我丈夫知道了这件事,那天早上,他把我打得昏死过去……”既然是被打得昏死过去,她怎么还能杀人呢?
可见是王晶杀了她丈夫,所以她是替他顶罪坐牢的,还可以确定王晶在这七年里,完全没有去狱中看望她。
第二个名场面:好,坏,好特别喜欢这个场面。
你的语言我不懂没关系,你的心情我懂。
好好坏坏没关系,能逗你笑就好。
同是天涯沦落人,也许吧明天不会再见,但是今天我仍然可以温暖你的那份真挚,一直藏在勋假装玩世不恭又合乎分寸的玩笑里。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三天:也许会是永别王晶和妻子、安娜和勋四人同桌时的尴尬,三言两语,勋就立刻捕捉到王晶的大渣男气息,大家都是懂妹(mei第一声)的汉子,彼此看对方不顺眼太正常了。
想懂你的人一秒就能懂得你的处境,不想懂你的人,你就是替他背锅入狱,他也假装不懂。
于是,一出好戏就上演了。
想懂你的人不用问就懂你们以前一起开餐馆的?
我们现在一起开着餐馆。
你们以前客人都冲着安娜来?
我们的客人也都冲着安娜来。
然后观察了一下王晶的反应。
略略略略略,我难受死你王晶的脸果然绷不住了。
勋决定加码:“我们快要结婚了,先在中国办个中式婚礼,再回美国办个美式的婚礼。
”
这四人同桌场面不要太好看,四个人、四种神态,都各怀心事。
王晶老婆暗搓搓想了解老公和安娜之间的啥情况,王晶此刻是掉粉的心情吧。
安娜:幸好有人替我挡一下。
勋:She want me to be good,I’ll be good.She want me to be bad ,I can be bad.
王晶假惺惺地说:你不要玩弄她,她的人生已经很悲惨了,不要play games。
勋:为什么不能play games?
至少能让她笑,你能让她笑吗?
王晶:你想从安娜身上得到什么?!
典型的打着哥哥的名义多吃多占的心态。
把别人的人生弄得很悲惨的是他,却又假装保护她,自己的烂摊子不收拾,看到有人来收拾,又立刻想来插一脚。
我特别喜欢勋的回答:“你不要笑,你的笑容让人讨厌,从现在开始你再笑你死定了!
”然后,替安娜暴揍他几拳。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可笑吧,你曾经用尽全力去爱的人,竟然远不如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更懂得你的脆弱和坚强。
第三个名场面:你为什么用别人的叉子?!
勋把王晶气得半死,让他在熟人面前风度扫地颜面尽失,却像玩笑一样给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理由。
“他用了我的叉子,却不道歉,他怎么可以这样?
”他把“枪”递到了安娜手上,这是一个当众质问王晶的理由和机会。
安娜秒懂。
秒懂她根本不问王晶这是不是真的,这当然不可能是真的。
她直接质问王晶:为什么你要用他的叉子?
为什么用别人的叉子?
他的!
他的!
不是你的!
不管是别人的叉子还是别人的女人或者是别人的什么,不属于你的,你为什么要惦记?!
你为什么不道歉?!
七年的沉默、妈妈的去世、王晶的懦弱与伤害以及这三天隐忍的情绪,安娜终于借着勋给的勇气全都爆发了出来。
终于道歉终于,得到了王晶的一句对不起。
你用尽全力去爱的人,可能只是带来一辈子的伤害。
你以为只是萍水相逢,没想到他的话温暖了你一生。
人生常常会这样捉弄人吧。
人生如果可以重来在安娜回监狱的车上,他们又演了一出相遇的戏,让最不堪的一切都过去吧,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想要以一个更好的自己来认识你。
“我来自韩国,打算在这边开西餐厅。
”“我来度假,要回中国了。
”大巴因为大雾临时停车,玉子的老公中途追上了勋,栽赃他杀了玉子,他知道自己逃不掉,给了安娜一个最后的吻。
名场面之一。
已经是末路,再温暖片刻吧她去买了两杯咖啡,突然就听到了警车的声音,突然就发现勋不知何时,已经把自己的手表套在了她的手上,大巴快要出发了,安娜慌了咖啡也撒了没有时间了,她必须要上车,他没有回来。
“出来以后就在这里见面吧。
”勋的约定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两年后她提前出狱了。
结尾确实意难平,反复看了几次想确认勋到底有没有来,但我想他应该是没能来。
杀人成立的话,也要判个10年。
何况安娜始终不知道勋的人生发生过什么事情,所以应该是等不到。
一些细节1警车的声音,10年前看的时候完全忽略了,现在重看,注意到它出现在三次重要时间点。
第一次,安娜在杀人现场,第二次,玉子被杀,第三次在大巴临时停车地,那么按理说应该也是杀人现场,如果是这样的话,勋应该就是被玉子老公杀死了......呜呜呜呜,但我不希望是这样,我希望警车只是把勋带走了。
2.在市集里,安娜对勋说:等妈妈的葬礼过后我就要回监狱了。
要如何安慰一个这样不幸的人?
他用她的母语逗她开心,虽然只会说一个词,但母语可能是最安慰人心的语言了吧。
想安慰你的人,他总有办法。
逗你开心3.安娜和勋都是被冤枉栽赃替别人顶罪,很不幸,他们的人生就像西雅图的天气,浓雾散不去,幸运的是,他们的相遇就像大黄鸭巴士上突如其来的好天气,阳光虽然短暂,却比那些“亲人”“恋人”,更温暖到了对方。
以我这样一个理智、无趣的现代人眼光来看,安娜和玉子的爱,这种像火一样不顾一切燃烧的爱,不是灼伤了自己就是伤及他人。
能控制住自己体内爱的洪荒之力,才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吧。
你说勋对安娜是不是爱呢?
更多的是物伤其类的不忍吧。
大黄鸭巴士唉〜就像大黄鸭巴士司机嚷嚷的:人生在世,美好时光只是一瞬间,让我们敞开心扉享受这一切吧〜小卷的台词:与你分享闲暇时光感谢看到这里。
一部充斥着悲伤、无奈的文艺电影,看完后虽不曾落泪,但会让人意味深长地回味着这种感觉。
个人觉得韩国电影优于电视剧,而此电影又是翻拍而来,已经是第5版了,又另一种的诠释,外加上欧式的艺术体现。
这种片无需刻意追求逻辑和结局,享受这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即可。
为爱情而弑夫的安娜,入狱7年,因母亲去世而假使3天,在车上遇见男妓的勋,一段陌生平淡的感情,在这3天里悄悄地发生着。
没有很多的台词,更多通过表情、眼神来展现情感,没有滔滔不绝的共同兴趣,更多看到的是勋在努力打开安娜。
没错,这是部爱情片,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导演都傻到通过战争讲战争,不是所有导演的目标都是“还原”。
我们无法通过事情本身来将它自身讲明白,而往往要借助外物,死盯着纸钞并不会让你更多的了解人民币,你懂得有节制地花钱的确是好事,但这与经济无关。
同样,通过仿照生活把故事拍得极具拟真性,我们什么都谈不明白。
开场后没多久,手表这一意象就被引入男女主角之间,随着情节开展,二人围着手表周转;显然手表代指时间。
直到男女主角在碰碰车场为一对分手的恋人配音时,主题的揭示达到高潮:恋人像走在向后传送的履带上,时间不断重置,最终两人走到一起,夜幕降临,二人翩翩起舞。
虽然比起影片主角,跳舞这对男女有些难看,我也不觉得二人可称得上舞姿优美,但这舞蹈揭示了主题——内在时间通过修复得以绵延。
对时间的认知基于我们内在对时间进行的划分: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可以检查一下安娜的每个时间段:爱上A——嫁给B——生活压抑;嫁给B——生活压抑——A要与她私奔;生活压抑——A要与她私奔——被B打得昏死;A要与她私奔——被B打得昏死——进监狱。
实际上,在内在意识中,我们无法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分割开,后者永远产生于前者并蕴含前者。
我们来检查一下安娜的时间流,它不是连续的、流动的,而是僵化的、断层的,爱着A的时候她绝不会想到嫁给B,嫁给起初很疼她的B绝不会想到由于B疑心重又使她生活压抑不堪。
即便爱着A的时候,她的时间也不是流动的,因为她爱他爱得“甚至可以为他去死”,这种爱情里是没有时间的。
这下我们就知道了,安娜的内在世界里时间是僵化的、断裂的,连她自己都充满痛楚地问“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一个人走路,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产生于又包含着前一动作,并且预示着下一动作,如果一个人抬腿、迈步的时候突然绊倒一块石头上,他就会向前栽倒,而栽倒这一动作,并中断了走路这一行为的流畅性,它是机械的、僵化的,这是使柏格森发笑的原因,但疼不疼只有摔倒的人自己知道。
直到勋在安娜的世界里置了一块手表,安娜世界的时间才开始流动起来。
想与一个人发生联系,将他黏住毫无意义,这也是总有些人感叹“为什么对他那么好,却还是换不到他的拥抱”的原因;重要的是与他的内在世界发生联系。
我们看到在蹦蹦车场追逐时,安娜的面部表情还是僵硬的。
直到安娜倾诉自己的过去,勋才和安娜的过去有了接触,虽然两种陌生的语言远没达到交流效果,但在安娜一方,过去已经向勋开启了。
之前说到安娜的时间是僵化的、断裂的,她并没有现在与未来,只有过去的一团乱麻零散堆积在世界里。
所以,可以认为安娜的整个世界就是过去,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将她的过去锁定于她的家族和她爱的王晶。
好了,这下能解释清,勋来参加安娜母亲的葬礼并与王晶打架后,表情一直僵滞的安娜何以大哭一场,随后又何以与勋建立了更深的情谊了,即便她俏皮地付给他十元钱。
其实这时候,安娜完全可以算作勋的情人了,她的内在世界里时间流已经被激活:一个蕴含着过去的现在。
我们再看勋。
其实勋的内在世界里时间也是僵化的,我们不知道他从何而来,将往何去,只知他是鸭。
所以,他在对辜负了安娜的王晶说“逢场作戏有什么不好”“我能让安娜笑,你能让她笑么?
”时是真诚的。
直到最后一次上车,二人的时间虽然已被激活,但尚未得以紧密连接并毫无阻碍的流动,因为它不指示未来。
两个人在车上假装初次见面,像正常人一样谈论以后的打算,安娜打算回中国,勋打算开餐馆,但实际上他们谁也没想过未来。
我们已经来到影片末尾。
富婆死后,勋被她老公栽以命案。
勋的世界的时间流突然被截住了。
当你截住当下,过去就会无限放大,过去的无限放大又会使我们加倍渴望未来。
因为对过去的意向仿佛使我们获得过去曾有的知觉,当这种知觉无限扩大,身处当下的我们会对此采取行动,即意向未来,用现象学的说法,过去、现在、未来是有同一性的。
最后长达两分多钟的热吻并不是为了夺取观众眼球,而是告诉我们,勋对未来有了渴望,即与安娜一起生活下去。
直到这时,他和安娜的时间才流畅起来,达到绵延状态,他们从过去来到现在,在现在约定未来相会。
影片结尾是一个近于枯燥的长镜头:安娜坐在那等人。
导演安排等人等到这种时间长度,所等的人最终通常会出现。
但几分钟过去,安娜只对空气说了一句好久不见,不免让人失望,似乎多余。
然而,正是这段戏才表明电影的最终完成。
我们可以注意到,等待的时候,安娜并非木偶一样呆滞不动,而是随时留心周围的情况,一旦听见脚步声、开门声就会迅速望去。
由于此时的安娜已完成了内在世界的时间修复,她所处的当下并不是僵化的干枯时间段,而是流动的丰盈的:过去有人要她等待,她正在等待他的到来,与她开启一个新的未来。
也正由于内在时间的恢复完成,她才会感到“split a long time”。
虽然我知道这是两个可怜的命途多舛失去了找自己能力的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我确实在看到两人分别的时候在影院默默擦泪。但是……如果想故意把台词减少,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拍成默片而不是我所看到的尴尬的版本。
本来以为就是普通的文艺片 看完才发现完全看不懂。
忧伤不到位,浪漫得拖泥带水了无新意,台词尤其蹩脚,配角很业余,几场重头戏也全都荒腔走板,吻戏真是煞风景。硬能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憋成不急不缓的文艺语调,得有怎样的定力。他们不说话的时候比较好,在车上交换梦想,安娜的自言自语,飘着浓雾的西雅图,曾有几个瞬间让我恍然觉得有些美好
配音一场戏彻底坏了整部戏的节奏。形式大于了任何一切。
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勺子?!”看到汤唯借着勋给的勇气喊出这句话,其实是质问前男友为什么这么软弱。我突然明白,有些人过于隐忍和坚强,让你总是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难过。《晚秋》里面有好多特别经典的桥段,比如换手表,游乐场配音,玄彬听不懂中文一直说“好”“坏”,勋耍计谋
實在是不怎麼欣賞得來…………也可能看的時候完全沒投入吧……
寂寞面瘫两腿分叉少妇之欲擒故纵篇,更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吐槽点太多,把男女主演换成汤灿和小小彬,这片能火!
充其量也就是一般,没人么感动点,形式大于内涵
错了一次,第二次就变的小心翼翼了。
一旦相遇,两个在世界边缘痛苦并寂寞着的灵魂开始了他们的旅程。
烂片、假文艺。拍得比《千里走单骑》还TM难看,导演的装B文艺之作。
凑合 拍的是感觉
老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汤唯真美,玄彬真油,剧情真无语。。。情侣舞和叉子论轮流出戏,无配乐的长吻又尴尬又丑。。。结局我都无力吐槽了orz 虽然汤唯多情地坐在那里等着一个不知为何还不来但早就觉得不会来的人,确实是很美的= =
很韩国feel
好安静的一部片~~适合少数人堆在一起看的片~~
太闷了看不下去
哎,汤唯。。。
不好看
汤唯很美 演的很到位 那段游乐场对白真的很有感觉
失望而归!不值得去电影院看!玄彬在里面怎么看怎么像白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