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礼涛的片子总是不甘于好好的讲个故事,不过也可能是出于对警匪主题的港片的无限热爱,我总是能在这样的片子看到我喜欢的东西。
有些人有信仰,有些人浑浑噩噩,是忠是奸,是生是死。
这个已没有所谓是非的黑社会里,很多价值观是不能用是非去判断的,我们只能凭着各自的喜好去喜欢或者讨厌。
故事的情节设置在一个夜晚里发生,其实这样对于时间的掐算是非常严谨的,但是片子里不断出现的时间差bug,还是常常让我停顿,经不起推敲啊。
余文乐整部片子都处于酒醉和酒吐的状态,看着就觉着胃难受。
杜汶泽的演绎很黑社会,粗勇且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还有其他几位各自心怀鬼胎的大佬,也是很典型的演法,没啥突破。
比较惊讶的是蔡少芬,怎么看都还是觉得张桦是一个生意人,不是一个黑社会,最后揭晓她是卧底,还是稍微有点惊讶的。
看了别人的影评,发现内地阉割版居然最后把余文乐塑造成了卧底,ohmygod,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的朋友来阐释下。
邱礼涛的大名,余文乐的颜值,还是非常有港产黑帮片的感觉的,当然比不上杜琪峰,但这部电影也用了杜琪峰的路数,志在讲述一晚的动荡,但不知是不是为了在大陆过审,剧情和逻辑都有些莫名其妙。
演员还是把黑社会演得丝丝入扣,其中的粗口,黑话,看得超带感,还有开片的场面也交足了功课。
美中不足的有些细节掌握得不好,例如一个大佬居然没有防备,被杜汶泽一刀砍死了,整部片子全体黑社会智商下线,全被牵着走,而且最后那个结尾……响应主旋律吗?
无话可说。
黄贯中的福利之作。
邱禮濤今年上映的戲不少,但其實《同門》早在一年前拍好,只是為了配合內地市場左改右改,據說最後都不能通過審批,虧損七位數字。
而且原版《同門》應該是三級,刪減不少粗口對白才變成II B級,原來的版門應該看起來更爽。
梗就是老梗,不過劇情尚算緊奏,但有點故弄玄虛,沒有可觀性的爆炸點。
演員方面,人物角色解明,配角出色。
先說黃貫中和恭碩良,鮮有在大銀幕演出,看得過癮,甚有大佬風範。
蔡少芬也是沒話說,雖然整部戲演出不多,而且除出場十分鐘外,戲份都在車上講電話,但一樣搶戲,只是旁白方面,有點兒那個。
杜汶澤保持固有演出,沒太大驚喜。
反之,余文樂真的比下去,我曾一度認為他能演戲,也許角色問題,但演技仍是膚淺,很表面。
幸好,他跟江若琳對手戲最多,比下去,仍覺得他尚可一看
最后一个场景,余文乐穿上军装巡街偶遇江若琳 绝对是后来补拍的。
中途余文乐戴帽子跟黄柏文见面的都应该是补拍的。
(无间后道)余文乐和江若琳大谈法制问题,还说自己老大是坏蛋,罪大恶极。
作为一部黑帮片:看得人 一愣一愣的 莫名其妙旋即明白 这个应该有大陆版和香港版之区分。
据报道:影片因粗口对白的缘故,在香港送检时被定为三级,平时拍戏很少爆粗的蔡少芬在戏中大讲粗口,电影公司历经五次送检审,删除一些粗口对白,最终可以IIB级上映,但为保留原汁原味,寰宇方面只好计划两个版本都会同时在香港公映。
影片在内地的审批也是波折不断,原定于是08年10月上映的片子,由于内地的审批不能通过,导演邱礼涛只好打道回府,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更改剧本,余文乐、江若琳亦配合邱导抽出档期补戏,可惜新版本仍未能获批在内地上映,预计损失超过七位数字。
《同门》最近几日才在香港上画,除非去香港的电影院看,才了解去原貌。
估计港版的DVD还得耐心等几个月
因为题材太黑的关系,本片在香港和大陆都不受待见,香港评了个三级,而大陆根本没机会上映,只能发行“广电版”的DVD。
我国电影的生存环境,大抵如此,所以也别怪张艺谋会拍“三枪”这种片子了,他看得透啊。
影片走的是这几年拍滥了的“无间道”路线,几个堂口鬼打鬼的情节像极了“无间道2”,同时,也有“古惑仔”系列的影子在里面。
香港黑帮片也就是这样了,很难再拍出新意了,何况97之后何来黑帮?
太不hexie乐。
不过相对于一些混钱的导演来说,邱礼涛还是很负责任的,看得出片子还是下了功夫的,比如警匪之间的斗争,比如街头砍刀血拼,都是比较难令审片者接受的,但他还是拍了。
几个演员也选的不错,余文乐和杜汶泽基本上是黑帮戏的常客了。
那个黄贯中每次出场都是在嘿咻,而影片的时间背景才几个小时,实在是太囧了。
片子最妙的地方是最后揭秘蔡少芬的身份,为瓦解一个黑帮要动用如此“非常”的手段,真是对警方莫大的讽刺,活脱脱一个“钓鱼”执法嘛。
继古惑仔系列、杜琪峰系列、无间道三部曲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新的黑社会题材电影面世了,邱礼涛导演的这部《同门》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故事发生在96年(不知道为什么好多香港黑社会影片都把故事时间选在97香港回归之前,难道那段时间香港的黑社会真的那么乱?
),谋朝篡位的二当家杀了大哥,社团内部急于稳定局势,找出凶手,而其他势力则虎视眈眈,见机行事,寻找机会牟取利益,这之间还参杂着卧底,爱情,帮会斗争多重故事,因此还是很有看头的。
《同门》没有古惑仔那种把警察完全当配角的风格;也有卧底,但没有无间道中那么错综复杂;当然也有所谓同门兄弟,但不同帮派之间的博弈,却没有杜琪峰式的深沉老道。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江湖,比较真实的黑社会。
在香港特定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文化熏陶下,黑社会这么一个人群也就应该是这样,无非是为了地盘,为了利益在你争我夺,不可能无视警察无法无天,也没有那么多无谓的运筹帷幄,要是都那么诗意,那就去读大学咯。
但话说回来,电影毕竟是电影,是要对现实做一些艺术化处理的。
现在的黑社会流行先混白,后混黑。
先有个一官半职,好人也会有求于你,黑社会也会接近你,披着人民父母官的外衣,坐着黑白通吃的勾当;不像以前,都是黑社会大哥打拼了半辈子,晚年想图个安稳,就像尽量洗干净手,混入政界,保全自身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职务便利继续谋取利益。
哈哈,貌似扯远啦。
回到电影中来,其实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剑指同门》,说白了就是“窝里斗”,黑社会的争夺,有时候不仅是金钱利益的争夺,更多时候还会搭上性命,当年多少无知青年看完古惑仔就激发起一种英雄感,觉得黑社会很威风,殊不知真正的江湖不仅是一块谁也得不到的肉,更是一台绞肉机,多少人想永远衔着这块肉,却最终被它吞噬。
军营里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黑社会与这个好想颇有些相似,就叫“铁打的江湖,流水的古惑仔”。
在这块江湖中,没有谁是最后的赢家。
影片结局堪称圆满,几股黑势力都被警方设局铲除,卧底五宝(余文乐饰)也终于能完成卧底任务,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回警察,和心爱的女孩儿在一起,而不是像以前的故事中卧底都不会有个好结果,印证了“邪不压正”那句老话。
简单而不是紧凑的剧情加余文乐,杜汶泽,官恩娜,蔡少芬等众多明星的精彩演绎,为我们呈现了一道美味的黑社会电影大餐,在此回味一下吧。。。。。
其实在里面 余文乐并不是作为一个主演的存在而存在。
而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和线索人物。
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会让余文乐来主持大局,到了结尾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赶脚。
天啊,这是一部可以媲美《黑社会》的伟大电影,远远把《无间道》抛在后面了,虽然导演还想在国内上映,但这样的编剧水准,实在可登上教科书级别。
粤语版(A版,也有对应的国语配音)结尾的画外音(这个女声似乎不是任何一个角色)如今看来有谶语感:“其实对于南区这样百花齐放的动感之都,警察怎么会坐视不理,只不过等待一个机会罢了。
”上腾讯看国语版(B),加了几场黄柏文和余文乐接头戏(加戏画质与原片不同,可能数字摄影机补),加了江若琳交给余文乐惠天赐的交易档案的戏(在A版里江若琳在逃亡的车上才承认自己是戴先生的人);A版余文乐跟江若琳说自己帮老大挡子弹的往事,中枪后收了老大的红包八十八万,“那么厚”,到B版里变成他抱怨老大的犯罪档案这么厚,后悔替他挡子弹;删掉了杜汶泽说蔡少芬同意他行动,在A版里这段是和蔡少芬在台湾被警方拦车因此电话联系不到对剪,而在B版拦车放在了结尾暗示蔡少芬被拘捕;江若琳撞车后,A版说“快带她(官恩娜)去重庆(酒家)”,余文乐路上打电话给报案中心,B版里江说:“快带她去警察局!
”,余文乐路上打的电话成了黄柏文对他揭示了官恩娜也是警察的背景,在官恩娜开车离开重庆酒家后,B版加了她的画外音来解释是受长官之意。
B版多出看不到口型处都能听到余文乐表露自己警察身份,B结尾是余文乐穿回制服巡街,A结尾是蔡少芬远走高飞。
A版里余文乐这个角色,被各方势力胁迫利用耍得团团转,官恩娜坐上警车后,他孤零零立在街头的意象就很有况味。
看的是国语,郁闷,一开始还说是粤语的,失望,但是还是鼓励余文乐和杜汶泽的,挺喜欢他们的,当然还有少芬姐啦!
還是黑道戰勝警察吧...黃貫中為神馬每次出現都在ML啊有沒有這麽猛阿;杜汶澤終于不演傻強演瘋狗老;幾個老大終于換面孔老;警察把黑道玩兒死牢;真是挺沒勁的老!!!
结局很中国国情。
蔡少芬演活了康雅思.........
剧情松散。
剧情也太烂了吧………………
马来版删节否? 很好玩嘛
除了自己,谁都不能相信
还好我看的港版。蔡少芬还是那么漂亮,除了最后笑的时候还是看见眼角纹了。。。
编的真的是纯扯...
一定要看导演剪辑版的,这个是有国语的。千万别看内地河蟹版,那个看了会精神分裂的
我严重地欣慰,我能够听懂粤语。不然该错过多少好东西。
紧张的气氛营造的不错,余文乐在哪都是一副别人欠他很多钱的表情,一直不喜欢蔡少芬,不过片中饰演的却很不错。五宝就是这个强出头女人的小白脸
一般般 不过余文乐好帅
好看的不是剧情,是里面的粗口,
烂片!!!!!
有点乱
不够吸引人是不是问题所在
呃。。。警察们真囧
晕,这个结局晕乎乎的。
好2的片啊。。黑帮这么弱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