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寒战2

寒戰II,寒战II,Cold War Ⅱ

主演:郭富城,梁家辉,杨采妮,彭于晏,李治廷,文咏珊,周润发,马伊琍,杨祐宁,张国柱,吴樾,周笔畅,李子雄,骆应钧,林文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6

《寒战2》剧照

寒战2 剧照 NO.1寒战2 剧照 NO.2寒战2 剧照 NO.3寒战2 剧照 NO.4寒战2 剧照 NO.5寒战2 剧照 NO.6寒战2 剧照 NO.13寒战2 剧照 NO.14寒战2 剧照 NO.15寒战2 剧照 NO.16寒战2 剧照 NO.17寒战2 剧照 NO.18寒战2 剧照 NO.19寒战2 剧照 NO.20

《寒战2》剧情介绍

寒战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冲锋车案件主谋李家俊(彭于晏 饰)设计逃脱警方控制,与幕后黑手汇合,联手策划更大阴谋。而现警务处长刘杰辉(郭富城 饰),前警务副处长李文彬(梁家辉 饰),和资深大律师简奥伟(周润发 饰)被卷入其中,香港将面临更加大的危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卧虎藏龙德扑女王2:双面鬼王SPEC:结后篇拜托了班长内科朴院长闪耀青春乌冬面之国的金色毛球诡谲屋迈克·艾普斯:一枝独秀阳光樱旱码头美女公寓面包碎屑天堂套房潜水者活命直播悠哉日常大王第三季誓言无处遁逃美人鱼之海盗来袭V字杀一个船夫的故事围困牛岛酒馆天道王永远的记忆之血战黎明前赛尔号大电影2之雷伊与迈尔斯仙履奇缘3:时间魔法无子无忧锁链战记

《寒战2》长篇影评

 1 ) 来说说情节上的问题(关键情节全部泄露,慎入)

是情节很弱的一部片子,不值得长篇累牍地写,就说说几点关键情节的问题:1. 刘Sir和简大状的人马都在窃听和跟踪李Sir,反派人马人多势重,下一届特首和13局局长都有了,反而对刘Sir没有进行任何反侦查?

刘Sir想跟踪李Sir就跟踪,想组建自己的小分队就组建,想去见简大状拿关键证据,也毫无阻碍,反派究竟是不是智障?

是不是?

2. 简大状这根线也简直莫名其妙。

为了刻画群像(但电影中后部,这个人物和司法败类黎sir有没有戏剧冲突,有没有进一步深化的情节?

交完证据就消失了好吗)?

为了凸显有人秉持司法正义(虽然简大状说“我们的战场不是在法庭,是在立法会”,但这部戏跟立法会没有任何关系,整个听证会的台词也贻笑大方)?

为了给关键证据的出现做铺垫(警方检查了相机、手机,就恰恰没看欧大律师的云账号?

逗我呢?

)除了抽抽雪茄、玩玩黑白机、和养女玩暧昧,这个人物完全是多余的。

除非第三部里大放异彩,否则我只能理解为给润发叔叔玩票。

3.欧大律师,话说这么年轻升为巴律师(barrister,即大律师),编剧能再不靠谱一点吗?

强行冠上一个巴律师的头衔,你倒是给点出庭辩论的环节呀,哦,欧大律师的任务从头到尾就是做个跟踪技巧初出水平的狗仔。

欧大律师明明知道跟踪的反派人马里起码有一个老警察,一个丧病罪犯,一票不知背景的人,就这么明火执仗得跟上去?

一心找死?

求别再黑我们律师群体了,我们没这么智障的。

所以律师线的这堆人设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呀?

4. 求求编剧不要再黑香港的阿sir们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欧大律师跟踪李Sir,刘Sir的人马跟踪欧大律师,就没在欧大律师拍照的时候拍照?

在欧大律师死于隧道车祸(和枪战)后,检查了相机、手机,就不知道检查欧大律师的云端?

跟踪不会拍照吗?

想不到这点?

反派人物都已经黑掉了警队的一切通讯系统(姑且认为IT系统),就不能核查欧大律师的云端?

反派这么智障还想掌握香港最高权力?

当我tg吃素?

5. 欧大律师究竟是在哪里拍照的,我想不通。

看照片,像是从一个巷子里朝巷口拍的,可是镜头拍她停车却是在路边。

这就好像,彭于晏躯干被扫成筛子了,头部未中枪,为什么在医院里包扎的是头?

刘sir的老婆被枪击的到底是什么部位?

这种细节我不消说了。

6.刘sir故意告诉不同的人不同的小分队集合地点,这个情节根本不新鲜。

《冰与火之歌》里写过,很多小说也都用过。

关键是莫sir不是派席尔学士那种三流角色,莫sir本身也是警界高层,这屁股赤裸裸地坐歪了,明着和李Sir穿一条裤子,莫sir就不想想为什么刘sir要透这个口风给他吗?

他就没有怀疑过刘Sir在传递假消息吗?

7. 剩下的情节更匪夷所思,反派杀手小队就那么找上门灭口了。

对方也是警察,也有火力,就算交火,难保在交火过程中寻找外援和曝光更多消息,就这么找上门灭口妥当吗?

再问一遍,李Sir的智商在哪里?

扑空门的时候不觉得可疑吗?

各个都是警察出身,狙击和反侦查相当有经验,为何就想不到这是自动暴露行踪,很可能被盯上了?

8. 最后大反派蔡sir就那么握着机票拍拍屁股走了?

就算特赦,也要按照《基本法》呀。

特首的特赦权说的是对刑罚的赦免或减轻,谁说连起诉和羁押都不用的?

显然整个电影盘根错节的还没结束,蔡sir是个大线索,深挖下去才会挖出萝卜,要特赦他,好歹必须戴罪立功,好好押回来审讯。

谁说拿着机票横五横六就能走人的?

还口口声声说“香港是法治社会”,我呸。

别再黑香港了。

9.一群窝在个小破酒庄里的人马想搞到现任特首和13局局长的安保计划,是想靠刺杀来实现政治上位吗?

还是那句话,老是强调主旋律说“香港是法治社会”,拍出来的人心、计谋、策略、格局,都和三十年前的黑帮片似的,蠢话连片。

有友人说这部戏系致敬《纸牌屋》,要超越《无间道》,我只能说离这两部戏隔了2048个《小时代》。

最后说一句,特首怎么产生的?

当然钦定是最吼的。

 2 ) 倒要看看你还能搞出什么大新闻

电影《寒战2》里有一场戏相当有想法,明摆着就是分分钟要搞个大新闻的那种。

在这场戏里,梁家辉扮演的前警务处副处长,来到了一间昏暗的私人会所,屋子里坐着的还有张国柱扮演的前警务处处长,李子雄扮演的律政司司长及其他香港政坛风云人物。

这些人汇聚一堂,指点江山,密谋的是如何通过立法会搞下郭富城扮演的警务处处长刘杰辉,继而颠覆整个香港政坛。

届时,李子雄会出面竞选香港特首,有了大家的支持必如探囊取物,再接下来,下一届领导班子,谁是政府司司长,谁财政司司长,谁是律政司司长,谁是保安局局长,都一一钦定。

长者曾经讲过,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选举也是要按照基本法来的,你们这帮人在小黑屋里搞这点小九九,实在是too young too simple,早晚要完蛋。

总是想着搞个大新闻,这是电影《寒战》系列电影的老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寒战》,导演此前的《赤道》也是如此,导演最热爱的就是挖各种坑,前一部各种暗指香港高层背后有阴谋,这一部直接剑指特首位置了。

但遗憾的是,每一次电影在视野格局上拉的很高很宽,各种扑朔迷离各种谜案重重,然而事实上,每一次最后都编不下去了,强行的用巧合事件或者强行让某个角色变脸,才能让剧情走下去走明白。

在这一集里,依然如此。

由彭于晏的逃狱开始,逐渐引出其背后的力量,前警务处处长带着一帮梁家辉多年前“假死”的部下,几番逼宫,为了剧情能够走下去,让郭富城和梁家辉能够再一次对立起来,前一集中那般明事理顾大局地梁家辉眼睁睁就看着黑化了。

由于警局内部网络系统被反方控制,内部人员派系分明,刘杰辉成立外部调查小组,同时因立法会而牵出周润发扮演的大律师简奥伟一帮人马,以及梁家辉同前警务处处长一派的背后力量,几方人马暗自角力,电影营造的氛围盛气凌人到了极点,眼看着电影的时长有一半多了,于是梁家辉和彭于晏、前警务处处长密会时就被拍了,一张关键性照片迅速破了迷局,一部政治博弈电影迅速转变成简单的警匪片。

葛大爷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是对《寒战》系列最好的评价。

电影《寒战2》好不容易填了一些第一集的坑,把前警务处处长拉下水,这一集坑倒是越挖越大,把律政司司长等一干政坛老鸟全部拉下水,还觊觎着香港特首的位置,真是不知天有多高。

然而电影110分钟演下来,枪战搞了两三场,彭于晏还是没死,梁家辉及前警务处处长等大佬们一个都没有事,也就几个梁家辉的老部下,火速空降又瞬间被团灭。

你搞了这么多大新闻,最后就死这么几个小喽罗,一大堆被你拉下水的大佬们仍旧毫发无损,留下几个大坑,明摆着要等第三集来填。

看完电影后,我一脸不服气:垃圾电影,毁我青春、颓我精神、耗我钱财。

第三集你等着,我倒要看看你还想能搞出什么大新闻。

注:我对《寒战》整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不开心的只是导演老挖坑,没填满,还要等第三集。

心想第三部讲述的应该就是最终的结局了,香港高层各派力量角力,估计刘德华扮演的保安局局长也会再次露面,期待第三部,《窃听风云》系列三部一部比一部烂,还是希望《寒战3》最终能够把整个故事收起来,不要把三部曲最后也拍成递减关系。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0NjAwNw==&mid=2649834434&idx=1&sn=da0295bdeab26f6fc0c5eaf1dab72c3f#rd<图片1>

 3 ) 飙戏的感觉真爽

这个电影看得爽。

香港的影帝级别的高手们一起飙戏,年青的演技同样出众,这样的电影,我觉得故事什么的,差不多就行,而且本片的故事,说起来,也是不真实。

上升到政治斗争了,上升到了上层的争夺,虽然不太懂香港的运作模式,但感觉起来,就很假。

但这个不重要,当作一种故事设定好了。

反正这片就看一众大咖的演技了,郭的演技一对比,果然比梁差了不少。

彭于宴虽然戏份不多,让人印象深刻。

明显有续集,续集快点来吧。

 4 )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李文彬是在忍辱负重吗?

电影大量眼神特写,还有大量有意味的潜台词,包括李文彬跟莫sir的,莫sir跟phoenix的,我以为他们在用眼神透露着什么,可是最后莫sir真的是黑警啊?!

不不不,可是李文彬在酒庄那里见了幕后高层的时候,明显就一副诧异和格格不入的样子啊,而且他还对他儿子说有机会重新做人,说明李文彬从心底是不认同他们的价值观的。

李文彬是两个对立面的夹层,一面,是整个香港警队甚至整个香港政治体系(意味着法制与安全);另一面是李文彬的前部下,他们帮李文彬背了黑锅,最后不得不背井离乡,丧失身份。

所以,你看李文彬去便利店看两个将要死的部下时的表情,没说一句话,全都用眼神表达。

对于这段剧情,我是这样解读的:躺着的部下眼角流泪,然后死了:我们最终还是失败了,对不起,李sir。

拿着枪站着的部下肃立:李sir,我最后一次向你敬礼,任务失败了,对不起。

(同一人)拿着枪的部下用枪指着自己:李sir,我不会连累你。

现在死剩我一个了,我自杀。

李sir微微摇头:不要这样,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不要自杀。

拿着枪的部下把枪指向了李sir:李sir,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你的嫌疑,我知道后面会有狙击手一枪爆我头,再见了李sir,我下辈子还做你的部下,呜呜呜(然后前部下果然被一枪爆头)李文彬就是一个进退两难的角色,无论往那个方向踏出一步,就算只是一小步,都会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

李文彬到底是不是忍辱负重,这一切大概要等到《寒战3》解决了。

为什么我觉得有《寒战3》?

因为儿子还未死啊,因为冲锋车还未找回来啊,因为很多幕后大佬还未被绳之以法呀……

 5 ) 智商192就可以打不死?

本文是对这部影片剧情不合理性的细节分析,和对结局的优化建议,所以不可避免会涉及高强度剧透,未观影人群请慎重考虑往不往下看,阿弥陀佛。

智商192就可以打不死?

第一部里面说李家俊(彭于晏)智商是192,这个智商和美国一个叫里克·罗斯纳的电视编剧一样高,他还干过脱衣舞男、裸模和保镖,所以,你看,在高智商领域,192是个黄金数值,能文能武,不光大脑发达,肌肉也很发达。

第一部里面的李家俊干的事情还是对得起这个192的,他一手策划了冲锋车事件,从暗处推动老爸李文斌(梁家辉)走上警务处处长的位置,显示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沉稳霸道和老练,就连李文斌和刘杰辉(郭富城)这样的老油条都表示出了惊讶。

如果没有第二部,李家俊这个形象就还算塑造的不错。

到了第二部,电影告诉我们前面的勾当,和接下来即将针对刘杰辉展开的阴谋都出自前警务处处长蔡元琪(张国柱,也就是张震的父亲)之手,这老头子年纪一大把了,还准备联手一大票政府高官唱一出逼宫大戏。

第二部顺道还解释了第一部里最重要的道具——冲锋车的下落,这一切全拜老处长的精妙算计,和他手眼通天的商界关系(自己成立公司,用1/3的成本建造了一个反侦察系统)。

总之,老处长是总设计师,李家俊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第二部的开头,李家俊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玩了手金蝉脱壳,这还是挺智慧的,但前面说了,这都是老处长在背后部署决策,没有老处长,这孩子玩不转,不信你接着往下看,①李家俊居然和李文斌在大街上拥抱、依依惜别。

你们不是刚从一个密室里出来吗,有什么话不可以在那里面说完?

老李你明明是知道有两队人马跟踪你的啊!

②隧道里和同志们端着三把冲锋枪对着只有一把小手枪的刘杰辉扫射,在对方只有一辆X5、一辆倒地的摩托车作为掩体的情况下,居然一枪都没打中!

李家俊你有高智商,你的同志们都是出生入死的战士,车里还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处长,此时此刻你们的智商、战斗值、经验值集体下线了?

更妙的是,李家俊竟然还反过来被刘杰辉biu biu biu打中了好几枪,倒地不起了。

然后李文斌在丧子之痛的刺激下,大踏步走上了黑化的道路。

好吧,原来李家俊被打“死”是编剧和导演故意为之,为的是李文斌这个重要角色的转化。

这样也挺好,因为老李在第一部里面是心系警队,关心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好领导,第一部的结尾,李文斌大义灭亲,协助刘杰辉在自个儿家中活捉李家俊,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第二部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他的转变就会缺乏说服力,而最好的理由显然就是他的儿子,因为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他都表现出了舐犊情深的一面,所以这个时候李家俊的死是有价值的,但是——你倒是死啊!

到了结尾,居然又身上插满管子在医院里躺着了!

老泪纵横、愁眉百结的李文斌还在手术室外作出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的表情。

老李,你的气度呢?

你的觉悟呢?

李家俊在隧道里对着无辜市民扫射你只字不提,刘杰辉惩奸除恶在你儿子身上非要害部位打了几颗子弹你倒斤斤计较了,看来果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电影里岁数越大的越不是东西。

除了李家俊的智商呈倍数下跌,影片的另两个重要人物,刘杰辉和简大状(周润发),也表现出与其职业生涯不符的弱智一面——竟然在黑板上画象限图来分析李文斌干坏事的动机!

不光智商令人捉急,政治灵敏度同样堪忧,在我大天朝,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为了权力啊!

果然香港还是受英国的法治精神毒害太深,就这样的觉悟来我大天朝,别说公安局局长,派出所所长的位子都轮不到你们。

综述,这个电影所有人物都不苟言笑、认真严肃,用密集的台词和高节奏的动作戏来推进情节的快速发展,可看性很高,但是人物形象单薄,行为动机不合理,所以细节经不起推敲,勉强可算合格的续集。

影片显然是要拍第三部。

拍就拍,无可厚非,但我觉得如果把关注点转到老处长建造警务系统的那几份合同上,然后牵扯出大陆当局在背后的黑手,这样第三部可看性就会强很多了,可惜的是,影片止步于手术室外老李那张怨气冲天的脸,也就意味着,第三部的剧情还是会在他和刘杰辉之间展开。

这个电影势必要拍成爱恨相杀的宫斗剧了。

微信:野评人2016年07月09日07:39:53

 6 ) 送给所有像我一样期待值极高的观众,请平常心观看

-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电影前30分钟很精彩,一直到彭于晏地铁逃脱都兔起鹘落,乌云压城之势呼之欲出……但非常非常非常遗憾,从此之后导演就将完美风暴变成了雷阵雨转晴。

首先前一部大义灭亲的梁家辉黑化的莫名其妙,而且人生观、价值观和智商都毫无预兆的发生了180度转弯:上一部还是不管你出发点是啥就算为我好让我当处长但是你敢犯罪老子一样抓你亲儿子也不行的耿直老警察,这一部就变成看到老上司老部下内心义气boy上线,再被政府高层阴谋家组团忽悠一通就半推半就华丽变身黑警察,这种人设导演我就想问一句梁家辉是古惑仔在警队多年的卧底吗?!?!

你可能说那是因为儿子死了啊,父亲为子报仇啊,问题是儿子并没有死啊,是的你们爱的彭于晏没有死,yeah~再说梁家辉以及本片所有坏蛋的智商问题,这里举2个例子,梁家辉能够清楚的记得跟踪他车的车牌号,但是不能发现十米左右路灯下停着一辆车,车里有个姑娘端着一个巨大的单反在拍他照……张震他爸可以想到设置一个中转点把再梁家辉带到目的地,但是他会带着彭于晏亲自送梁家辉回来,而且会让全港1号通缉犯彭于晏和他爹当街拥抱话别离,然后自己再探出头来say goodbye,生怕别人拍不清楚他的正脸,看到这里我曾一度以为这一定是这帮坏蛋给文咏珊和周润发设下的陷阱,结果证明我想多了。

再加上坏蛋们的枪法问题(狭窄隧道3对1,彭于晏和杨佑宁打光冲锋枪子弹,张震他爸来福枪撸了十几发,只打坏了郭富城的宝马X5和弄乱了郭富城的发型,然后彭于晏被郭“击毙”,杨佑宁被郭击中若干枪躺着度过了半部电影)听力和视力问题(嗡嗡响的无人机在头顶转悠愣是听不见看不见)和财务问题(苦心布局n多年收买警队通讯系统麻烦把账务做好点,几天就被李治廷查的清清楚楚报告都做好还贴好了彩色便利贴划了重点,这种活在普华永道不是要查个一年半载才能有眉目吗?!

)简直是最后不被连锅端都说不过去。

就算在弱鸡一般的坏蛋面前,正义联盟还是要强势展现出自己惊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导演安排了一个类似周瑜诸葛亮不谋而合都在手心写火字的场景以表现郭富城和周润发都是当世瑜亮、机智boy,但是当两位影帝在小黑板同时画了4个象限,然后振振有词的说梁家辉的动机无非出于4个方面:家庭、金钱、权力、还有个啥我忘了,然后用排除法锁定在了权利上,负责捧哏的周笔畅、文咏珊、杨采妮纷纷表示好有道理、好精彩好nb,我真的有一种在看我党工作会议的感觉,我想说这不是废话吗?

换你是退休警察、儿子是通缉犯,追求家庭金钱有意义吗,这种问题需要苦思冥想用画表格解决吗?

我真的想问导演,既然有时间来表现这种闲的蛋疼,用脚都能想出来的问题,为啥不花时间表现一下梁家辉是怎么黑化的。

既然说到这里,顺带说一下周润发和文咏珊周笔畅组成的律政三人组,周笔畅对本片的贡献是唱了推广曲,然后说了一句我没什么印象的台词,文咏珊负责给这部男人戏增添一些女人的柔软香和拍到全片最关键的线索——梁家辉、彭于晏、张震他爸在马路边的合影,周润发负责……给胶卷相机做广告、给云存储做广告、给警务条例做广告,还有在法庭上扮演嘴炮帝和郭富城梁家辉对喷,看起来好像发挥了好多作用,但仔细一想,没有这个角色也可以啊,换个人上庭,郭富城梁家辉还是会说同样的话,换周笔畅去云端下载文咏珊拍的照片也说得通啊,而且笔笔的粉丝会更高兴啊,唯一的解释是让发哥先露个脸,寒战3再发光发热。

最后必须要赞颂一下开挂放大的郭富城,美国队长还需要个盾牌挡枪子儿,郭富城完全不需要,他拥有一个技能,可以在枪林弹雨中随时找到一个比他身体小的多的遮挡物,比如摩托车、摩托车的碎片、摩托车碎片的碎片(保证镜头可以拍到他的帅脸)然后所有子弹都只会打在障碍物上,他趁机旋转跳跃再随便开几枪坏蛋就挂了,尤其是彭于晏和郭富城对射那场戏,彭于晏机关枪打光了弹夹的子弹,连郭富城的制服都没划破,结果如我们所料在换弹夹的当口被郭富城连开7、8枪打成了筛子,此刻我特别心疼彭于晏,导演组太过分了,像郭富城这样的能力者怎么能给他配枪呢?

用弹弓才算不欺负彭于晏啊!

最后的最后,本片演技之光首推杨佑宁,在电影前三分之一就碰到无敌状态的郭富城被放倒躺了半部电影的情况下,在三大影帝霸占片长的情况下,依然在很少的戏份中表现出了与年轻演员身份不相配的会演戏,临死前和梁家辉的对手戏他的眼神、他的表情撑起了本片反派的内心世界,也激出了梁家辉完全不同的状态,一度脱线觉得这俩才是真正的父子情深。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平心而论,寒战2是不止2星的,尤其在今年大片云集、好片缺席的状况下,寒战2从电影的衡量维度上是值得一看的,但仍然坚持给2星是因为给大家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导演给大家的承诺也太多了,形式大于内容,所以从兑现程度来讲,2星,剩下的3颗我们留着给寒战3吧。

 7 ) 寒战2

刘杰辉荣升警队一哥后,他的妻儿却遭遇了歹徒绑架,对方要求警队以李家俊为交换。

虽然费尽心机,但最终被对方得逞,李家俊逃跑,而刘杰辉也由于违反警队规定擅自行动,遭遇香港司法机关质询。

刘杰辉一心要揪出绑架案的幕后黑手,而引咎辞职的前警务处行动副处长李文彬,受到已退休的前警务处长蔡元祺的蛊惑,在质询过程中临阵倒戈,引发了刘杰辉被弹劾的危机。

同时,立法会议员简奥伟,对李文彬的倒戈也充满疑虑,派出自己的爱徒欧咏恩调查李文彬的行踪,从而发现了李文彬与逃跑的李家俊以及蔡元祺有接触。

欧咏恩后来在跟踪过程中被蔡元祺一伙发现,最终死于车祸。

欧咏恩的死激怒了简奥伟,使他也加入到了对李文彬的调查之中。

简奥伟通过欧咏恩留下的云端文件,获得了李文彬跟李家俊、蔡元祺密会的照片。

而刘杰辉也通过反间谍的方式,发现了警队中李文彬的眼线,并顺藤摸瓜找到了蔡元祺藏匿之前失踪冲锋车的地点,同时通过调查发现了蔡元祺控制香港警队信息系统的证据,并最终一举破坏了蔡元祺的阴谋。

而更深层次原因——律政司司长黎永廉想要竞选香港特首,进而控制香港政府的政治阴谋,依然藏在水下未被揭开。

 8 ) 这四年发生了什么?

寒战是一部口碑极好的电影。

当年看到刘德华的那段演讲我差一点儿飙泪:“香港是一个实践普通法的城市……香港的法制,和法治精神。

因为这是香港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一个核心价值”。

我们生活的城市,搞什么投资环境生态建设,殊不知,缺失的正是法治这个核心价值。

所以,寒战第一部,是一部法治精神的电影。

它所传递的,是程序正义,是恪守中立。

不同的机构,依照法律所赋予的权限行动;不同的人,依照程序做事。

正是对法律的信仰,对程序正义的追求,才构建了寒战第一部的精彩。

这样的精彩,已经多年未见了。

寒战第一部上映是2012年。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

这四年发生了很多事。

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人表达出来的价值观有了很多变化。

香港,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寒战2,一部香港法治电影的续集,理所当然地变了。

寒战2不再是一部传递法治精神的电影了——它更像是一部反腐电影。

尽管在影片里设置了周润发这样一个角色,并且给了表达法治精神的台词。

只不过,这个角色的法治属性对于推动剧情没有什么帮助。

法治,在这部2里没有用了。

其实在电影的一开始,导演就明明白白地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

郭富城饰演的警务处长,在第一集里言必称规则,行动则依照法律和警例。

而在第二部的一开始,郭富城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在押犯人的鼻梁骨打断。

这摆明郭富城已经抛弃了程序正义。

甭解释是因为家人被绑架,关心则乱。

对法律的信仰,不是可以让你事急从权的。

电影中借周润发的口,也已经表达了对这类做法的愤怒: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

什么是非常时期,谁来定义?

权力部门可以随便定义非常时期,然后以此为名侵犯公民权利,那就是权力的滥用。

所以,不可以有法律许可以外的行动。

可惜,这样的愤怒仍然对剧情不会有什么推动。

莫名其妙消失不见的立法会质询,象征着监督的突然离场。

于是郭富城变本加厉,任意非法监听监控市民。

梁家辉则完全抛弃了第一集的正义立场,为了得到权力变得无所顾忌。

从第一集到第二集,角色这样的巨变我完全没法找到原因。

但是这并不意外。

因为环境变了,形势比人强。

反腐电影和法治电影的区别,就在于反腐电影追求结果正义,坏人得到惩罚,这是反腐电影的高潮。

至于谁是坏人,为什么是坏人,通过哪些程序来认定他犯了哪些罪,这不是反腐电影要表达的。

法治电影则在讨论,法律是什么,权力的相互制衡是什么,如何通过程序来实现正义。

所以,2016年的寒战里,议员兼大律师身份的周润发指责一个前警务副处长违规使用枪械,一个现任警务处长违规行事。

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没有人因此受到处罚,没有人因此承担责任。

这在2012年的寒战里完全不可想象。

这四年里,或许很多事情还没有真的发生。

但是,我们已经嗅到真真切切的味道了。

PS:电影我只能给三颗星。

故事没讲好,人物也没有立起来。

我猜演员对寒战2的剧本和价值观,实在没法认可。

寒战1和寒战2里都有一个郭富城与梁家辉同时大声向对方喊话的桥段。

第一集里,两个人满腔怒火,各自都知道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有十足的正义感。

而寒战2里,两个人的这段表演就是一个词:色厉内荏。

 9 ) 沈旭暉 《寒戰II》:解讀赤裸裸的香港政治預言書

觀看《寒戰II》時,一直在想:到了第三集,還會怎樣發展?

這系列電影不像《無間道》,情節雖然有不少犯駁之處,但明顯朝一個級別層層上升的方向推進,而且越是推進,越是開宗明義指向政治。

要了解回歸後香港政治的變遷,這系列有不少神來之筆,而且有不少inside joke,相信有圈內人在溫馨提示。

一、「主流派」Vs「改革派」,無處不在第一集原來的佈局,主要是香港警隊內部兩派的權力鬥爭,一派代表前線經驗豐富、也懂得警隊種種潛規則的「主流派」李Sir,他們有論資排輩的傳統,也有私相授受的文化,但同時精明幹練;另一派代表資歷較淺、重視現代科技、不滿警隊內部官僚作風的「改革派」劉Sir,背後有現任保安局長撐腰。

一宗人為製造的罪案,就是前一派為了打擊後一派、「奪回」警務處長任命的陰謀。

這樣的情節,的確在回歸後的公務員體系屢見不鮮,不少原來按資歷理應升遷的高級公務員,要麼提前退休、要麼被安置在閒職,或到了該晉升時反而仕途受挫(最新例子來自廉政公署),原因既是當事人接受不了政治掛帥、外行領導內行的「問責制」,也反映有一股希望「change」的勢力,希望壓抑香港傳統精英那些輩份、朋黨、會社文化,認為後者永遠代表既得利益,不能認真進行任何真正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身邊朋友,都會捲入局中而不自知。

傳統精英容易產生互相包庇的潛規則,以及抗拒改變的因循文化,並依賴有自己生命力的官僚體制掩護,在政府、大學、企業、社會團體等工作的新生代,一般都會對這些老人政治反感。

要是有人振臂一呼,要年輕才俊一起「為社會做點事」,「打破老人政治」,「改變出身論」,「救救香港」,「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必然引起大量共鳴,因為傳統精英代表的,確實有一堆值得整頓的結構。

例如我們在大學,有一天校委會主席親自拜訪,「共商大事」,部署一場「政變」,要把那些尸位素餐的高層拉下馬,幫助新生代奪回應有位置,但需要暫時屈就降三級換崗位掩人耳目,大概毫不猶疑承諾的,大不乏人。

《寒戰》的改革派警員,大概如此。

二、一切由港英開始:「主流派」的社會網絡問題是在現實政治,對傳統精英制度和既得利益的打擊,必然伴隨另一件事而來,就是新的(次級)精英階層和新既得利益集團的出現。

然後他們也會建立自己的馬房文化,找到有利自己的官僚機器和「程序公義」加以利用,於是做的一切,也是「捍衛核心價值」。

結果原來要改變的,除了改變了人,整個結構還是換湯不換藥。

在《寒戰II》,警隊「主流派」的後台開始曝光,包括前警務處長蔡Sir,與及打算競逐特首的現任律政司,黨羽包括一些立法會議員和商界大亨,掌握的資源包括商界脈落、黑白二道、資訊科技(也就是能進行黑客、追蹤一類行為的編制)、網絡打手,他們要扶植根據論資排輩原則理應擔任警務處長的李Sir。

千方百計讓李Sir登位,並非因為這個位置的級別有多重要,而是集團日後進行的佈局涉及非法事務時,必須有自己人關照。

這是警局、廉署、海關、公務員事務局等位置忽然變得高度敏感的原因。

「主流派」代表誰,其實呼之欲出,就是港英時代培養的傳統精英。

他們對英國而言是可靠的,甚至被交待在回歸前的政治部有一定角色,也就是暗示和掌控政治部的英國人還有來往。

律政司在英國讀法律,系出名門,能為主流精英接受,那些議員之間以英文名互相招呼(例如「Lydia」,即當年行政局首席議員鄧蓮如的洋名),前警務處長蔡Sir在機場使用英國護照,而傳統公務員(例如李Sir強調「2005年前入職那些」)明顯會傾向這一派(為甚麼是2005年也大有玄機,自行意會)。

他們對新朝代打破舊日潛規則十分不滿,這裏有利益、意識形態、身份認同等諸般原因,所以不惜佈局,不惜一切爭奪特首位置。

不少看似毫不關聯的社會事件,例如一些無頭兇案、神秘襲擊、人為意外,在這類框架下,就可能聯繫在一起了。

三、另起爐灶的團隊:「改革派」的社會網絡被設局挑戰的「改革派」局長,是否就毫無還擊之力,或是否代表正義?

自然不是,不過這些都在暗場交待。

改革派的警務處長幾乎是空降直升,提拔他的人自然有宏觀佈局,電影交待他的後台是保安局長,他面對危機時,也是第一時間向局長求救,據律政司司長交待,局長又是有意競選特首的候選人。

如此一來,一切就可以解釋:打倒改革派警務處長,其實是隔山打牛,同時在鬥競選特首的對手,但表面上,「司長」和「局長」依然在同一「有共同理念的施政團隊」。

這就是毛澤東「鬥而不破」的鬥爭藝術,教人想起不久前,香港兩大問責局長忽然被免職的事,兩人背後各自代表的兩大勢力是誰,呼之欲出。

「改革派」警務處長既然缺乏自己班底,也信不過舊人,似乎出身也不屬於傳統精英(片頭一段港式英文一出,立刻被身旁精英嘲笑,那是他不是「精英自己人」的強烈線索),自然只能不斷不按章程辦事。

例如濫用權力,擅自決定組成編制外的「clean team」監控名人,繞過正常程序便宜行事,拉攏原來威望不夠、經驗不夠的新生代(例如公共關係主任),乃至其他部門的新生代(例如曾合作的廉署年輕調查員),組成一隊長期處於作戰狀態的秘密團隊。

保安局長能夠把心腹在警隊提拔,在其他紀律部隊,自然也應該有類似佈局,所以警務處長建立的體制外網絡,可以在必要時協助特首選戰,不能小覷。

四、真正的造王者與「境外勢力」到了這裏,差不多就是《寒戰II》的結局了。

但比上集更明顯的是上述一干人等、包括那些疑似候選人、甚至背後的造王者,其實統統還是棋子,真正的幕後大玩家,似乎會在第三集露面。

他們是誰?

純粹按邏輯和劇情蛛絲馬跡推論,代表傳統精英的「主流派」容易為西方社會接受,和西方文化接軌,由港英培養,靈魂人物前處長蔡Sir除了有政治部經驗,退休後還在南非、以色列等擔任顧問,明顯在外國吃得開;那位負責溝通機密訊息的外籍洋妞,更令人以為在看《鐵金剛》。

但訴諸「外國勢力論」之餘,對「主流派」更有力的支持,只能來自內地某一派系,否則海歸司長一類傳統精英不可能不知道,在回歸後的香港,沒有任何北京「上線」,任何謀劃也不可能成功。

這些內地支持者對香港「改革派」把他們在回歸前已圈定的利益也一併革掉同樣不滿,一直謀求翻案。

這集團能把「借屍還魂」的前警員安全潛伏,不可能沒有內地某些關係支援,這條「線」聯上去聯到誰,對我們蟻民而言毫無分別,反正就是一個極小圈子內部的殘酷遊戲。

因此強調「依法治港」的「改革派」局長,和保安局長商量後,對犯罪證據確鑿的蔡Sir也不敢硬來,只能提出讓他離境、不再干政的「和約」,明顯是對對方背後人物有所忌憚。

假如只有「外國勢力」,處理反而可以直接得多(不過為了能通過電檢,相信第三集難免把明的一層推給外國勢力,內地部分只能讓人曲筆想像)。

至於「改革派」的後台也不難猜度,有意打破傳統精英壟斷的人,不可能是昔日壟斷經濟的財閥,也不可能是和這些財閥合作有加的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發跡的新貴,而必然是從前處於二線地位的次級精英。

保安局長既有意競選特首(當然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必然不會放棄這位置的工作需要,和內地對口單位建立聯繫,這裏可以借助的潛在網絡,可以相當驚人。

這一派既以改革自居,對貪污賄賂的敏感度理應比另一派更高,但假如他們被指控涉嫌貪污,例如警務處長被指收取賄款「五千萬」(為甚麼是「五千萬」,當然又是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就足以歇斯底里地反擊。

《寒戰III》其實已不需要開拍,因為真正的特首選戰,快來了。

五、周潤發飾演的大狀議員,與「舊香港人」的無奈說到這裡,我們就能明白《寒戰II》忽然加入的大律師議員「簡大狀」,動用到神級影帝周潤發客串飾演,角色設定充滿表面的矛盾(就像香港「一國兩制」充滿矛盾),就不是無緣無故的跑龍套,而是有深刻寓意的。

周潤發代表的,就是那些重視香港核心價值、但對回歸後兩派作風同樣不滿的舊香港人,特別是舊香港最後的精英貴族。

簡大狀是律政司司長的師兄,曾暗示論資排輩自己早已當了司長,也許因此之故,社會地位和潛能,似乎比一般律師和議員更高,也可能是代表法律界的議員。

他幼年貧苦,苦學成才致富(令人想到一些被稱為「香港之子」的律政官員),根據傳統精英公式晉身議會,出入高級會所,喜愛舊式相機,有一群本身已是大律師的徒弟像家臣般隨時伺候(香港有這派頭地位的大狀屈指可數),在回歸前,肯定是眾人吹捧的天之驕子。

他面對「主流派」律政司的拉攏不為所動,明確表示對這一派還在依靠昔日潛規則指點江山的反感。

不過與此同時,他對「改革派」警務處長經常破壞規矩的作風同樣不滿,對重視程序公義的律師而言,那一派一旦全面掌權,又是導致樂崩禮壞、「特事特辦」的悲劇。

他原來對大局模棱兩可,而且也不見得鐵面無私(例如出場時和犯罪外甥的交往就是明顯包庇),最在意的似乎是自己的派頭和面子。

最終不得不介入,一來是律政司司長親自游說,他終究要服從社會資本遊戲,不願意太得失當權派;二來有「不願意當別人棋子」的自負,這更多源自對自己精英身份的驕傲,多於宏大的社會抱負。

但當他捲入,加上有一定社會能量,人已在江湖,而江湖無情,就是很刻意的懂得獨善其身,大環境已不容許。

六、三大主角的家庭宿命,與香港的宿命最終,簡大狀還是等到自己的愛徒為此慘死,才豁出去歸邊。

愛徒那段莫名其妙的感情線,象徵了對舊香港的愛。

這種無奈,唯有在香港切實生活的一代人,才能心領神會,乃至相視苦笑,領略到一切好像足以呼風喚雨的能量,在真正的權力面前,不過摧枯拉朽,到了最後,人生、理想、名譽、地位,不過如此。

其實就是「主流派」的李Sir,也是由始至終極度清醒的。

他原來辭職退休,拒絕四大地產商按「潛規則」邀請當顧問,未嘗不是真的希望退出江湖。

他被逼「落水」後勸兒子「和這幫人距離越遠越好」,明顯知道政治黑暗,已不是舊日香港精英那套遊戲,不過又是因為兒子的不能自拔,連自己也不能突破宿命。

就是「改革派」的劉Sir,自身同樣不見得有太大權力慾,只是要「為香港做點事」,但當被要挾、受傷的是妻子,激起他的男性英雄主義,也同樣不得不根據劇本演出。

到了最後,主流派、改革派、中間派的精英,原來一律都是棋子,雖然本身一律能明見千里、精明能幹,也知道大局如何,卻也一律因為各自的最親家人卷進漩渦,而在泥沼中較量,活像希臘神話中,那些被天神操控的民間英雄的悲劇。

沙盤推演下去,這寓言的終極結局,能不教人悲哀?

沈旭暉 信報財經月刊 2016年8月號

 10 ) 《寒战2》到底有啥好看的?

在七月“国产保护月”里能有一部像《寒战2》这样的香港警匪片着实十分不容易。

《寒战2》已经上映13天,但热度未减,票房已经累计6亿多,在同期院线电影中排行第三,可以说是比较傲人的成绩。

不过话说看了这么多的香港警匪片,你们有没有发现,好像香港警匪片的演员就那么几个。

演《无间道》的刘德华又回来了!

不仅如此,曾出演过多部警匪片的发哥也出现在了《寒战2》中。

然后彭于晏、梁家辉、郭富城也都是香港警匪片的熟面孔。

所以说香港警匪片演来演去也都是那么几个人,无非就是今天你演正派,明天我演反派,咱们换着来而已。

看了这么些年也的确觉得无聊了,所以《寒战》系列算是香港警匪片的一个再度升级和创新。

因为这部电影里你说不好谁是正派谁是反派,两派都是警察还都是高级警察,只是立场不同引发的撕逼大战而已。

《寒战》是《寒战2》的铺垫,时隔四年想必大家也差不多忘了第一部讲的是什么了。

那咱就先来回顾一下第一部的剧情。

《寒战》第一部讲的就是在香港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和一起警车连同警员被绑架的案件,于是自封为治安最好的香港警方坐不住了,要动次哒次的动起来了。

我就想问了,你们香港黑社会成群,动不动就街头血拼的,治安到底哪里好了?

话说回来,梁家辉作为这个警队的行动副署长立刻成立了一个对应小组,并把行动命名为“寒战”!

你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香港警察福利好,空调开到冷得打寒颤了吗?

然后另一位副署长郭富城觉得梁家辉是因为自己儿子被绑架而滥用职权,带着一帮人把梁家辉给罢免了,然后自己当上了头头.这不就是内部争权撕比吗,好一出宫廷大戏啊,看着两位影帝用港版普通话撕比这叫一个酸爽。

结果郭富城带队后在行动中失败了,还害死了一个警员,于是梁家辉回来了,二人重归于好了,我知道逻辑不通,但电影竟然就这么说了!

眼看着二人和好了,郭富城竟然被廉政公署小鲜肉请去喝咖啡了,并没啥结果!

然后梁家辉又被小鲜肉请去喝咖啡了,当然也没啥结果!

所以这段只是为了告诉我们香港警察还是清廉的吗?

包括刘德华出来说了一大顿香港法律好啊,人人都说棒啊,瞬间感觉变成了政治宣传片了啊有木有!

之后被绑架的警员被放回来了,郭富城通过验衣服发现罪犯就是梁家辉的儿子,也就是出场不足五分钟的彭于晏!

于是告诉了梁家辉,梁家辉把自己儿子逮捕了,辞职了,让郭富城当上了最年轻的警察局局长,全剧终。

所以说电影似乎只不过是随便找了个事件让香港警察出来走了个秀然后让大家拍手,哇,香港警察好厉害,香港法律棒棒哒这样吗?

各位,听完麻麻简短而精炼的吐槽以后有没有十分想冲进电影院看看《寒战2》呢。

话说这部《寒战2》上映得也真是时候,正是炎炎夏日,内地观众们承受着香港人民带来的一抹清凉……然后……北京就下大暴雨了。

至于《寒战2》呢?

实际上就是寒战宫斗戏的一次大升级。

以前咱们都是看小警员撕逼争风吃醋的,这次上升到领导层面了是不是更加刺激?

不过看着郭富城和梁家辉怎么就那么像《芈月传》里的芈月和芈姝呢?

同是伺候着一个主子,同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明争暗斗、唇枪舌战,不过女人和男人的处理方式果然还是不同的。

你看郭富城和梁家辉,不爽了直接开骂,嘴皮子耍的和机关枪一样,旁若无人,谁都不放眼里。

你再看芈月和芈姝的对话,全都像隔了张窗户纸不捅破,你说要是想争夺皇位直接说不就得了,还偏偏姐姐妹妹地称呼着,然后芈姝还假意要册封芈月旁敲侧击地试探,多累啊!

像郭富城和梁家辉这样的纯爷们,不爽了直接打,甚至还互相教训熊孩子们。

管你是谁的儿子,我照样教训你!

所以彭于晏就被打得很惨嘛!

但是芈月对待芈姝的儿子嬴荡明显就比较温柔,甚至在嬴荡遭到大王指责的时候会露出担心的神色。

芈姝想要害嬴稷也不明着来,而是送你一件花衣裳,让你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毒蜂咬,反正不关我的事儿。

所以啊,最毒妇人心就在这儿呢!

动不动就在背后捅刀子,谁受得了。

男人戏嘛,直接一点比较好,但有时候也会很血腥。

就拿彭于晏来说吧,第一集还没掏枪就被抓了,在第二集中戏份不少却还要被揍得面目全非,白瞎了这小鲜肉般的帅脸。

而且《寒战2》在拍摄的时候全都是用的真枪实弹,所以更加真实和刺激,比《寒战》的场面更加宏大,看点更多。

趁着有些电影院还对《寒战2》有些眷顾,感兴趣的童鞋也可以去看看不过对于麻麻这样的弱女子来说还是算了吧,我还是趴在被窝里看芈月撕逼比较爽。

《寒战2》短评

怎么看郭富城都有问题,不择手段排除异己,期待第三部露出狐狸尾巴…不过那时估计1跟2又忘得差不多了

9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动作片还是少讲政治

13分钟前
  • kulilin
  • 还行

无论是《寒战1》、《赤道》,还是现在的《寒战2》,这两个导演一直的问题都是: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15分钟前
  • 尤里卡
  • 推荐

剧情就不提了,全员演技在线

16分钟前
  • 卯月猫
  • 推荐

被男朋友帅哭!五星全给你比第一部更好看咯 剧情有 狂轰滥炸有 三大影帝飙戏和一群明星过场 杨祐宁礼别梁家辉那场感人到哭 但是梁家辉的人设真是excuse me ?上一部还是不管你是不是彭于晏只要犯法我就要抓你的固执警察 这部就秒变卧底了 关键是你儿子又没死!对!我男票最后没死!

19分钟前
  • 栗子味一颗梨
  • 力荐

一部费尽全力想要装高逼格的Low B港片。阵容虽豪华,其实都在走马灯;剧情看似紧张复杂,实则故弄玄虚。戏里戏外智商严重下线,就这也想跟无间道媲美?

23分钟前
  • 衮雪
  • 很差

一部完全践踏法治精神的法治宣传片。对于我来讲,彩蛋是多年之后李子雄依旧在发哥面前两面三刀;表扬一下杨佑宁贡献了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27分钟前
  • 薄荷清柚
  • 还行

周润发对郭富城说,这都是有人想利用香港的议会制度搞鬼~啊,这片政治无敌正确啊,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前面布线还是蛮好,但是从文咏珊伸出手指后竟然就挂了开始,总觉得删节了什么感觉,后面解题节奏感略快,不过就卡司,就剧情完整度而言,还有氛围饱和度,都算国产佳作了!

31分钟前
  • 韧勉
  • 推荐

那些听过100遍还要再听101遍的台词;两大影帝同声互吵、义正严辞,觉得自己演技嗨爆了,引来观众忍不住的嗤笑;寒战是个完全政治的故事,一本来是个有新意的题材,二的本子真的烂。

36分钟前
  • 方舒逸
  • 较差

政治惊悚剧,虽然有挣扎选择,也很映照现实了,可惜内地现在是拍不出来啦。

40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其实就是拍成电视剧,当电视剧看的话是还不错看,但这是电影啊。

45分钟前
  • 喜宴
  • 还行

请问这里面有哪一帧,哪一帧3D了?

47分钟前
  • 还行

生动的基本法教学课

48分钟前
  • 辽西悍匪
  • 推荐

人物走马灯,刻画浅尝辄止,剧情看起来刺激但仔细分析却全是臆想的空中楼阁,一部虚张声势的续作。

49分钟前
  • snowflake
  • 较差

中二病晚期患者的胜利

51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1.除了大卡司周潤發、梁家輝郭富城、楊采妮等等,這完全就是TVB演員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林文龍、蔣志光、駱應鈞、黃德斌、林偉……輪番以重要配角、配角及龍套的形式出場;2.形式感過重,職業電影精彩程度不如TVB的職業劇;3.最後郭天王還要口遁主旋律文化。以上。

53分钟前
  • 愛德華艾爾利克
  • 较差

从港影这两年除了郭富城还是郭富城这一点就能折射出整个行业是多么江河日下 真是蜀中无大将 当然也算是贴合社会现实:在衰退和被遗弃的边缘 连个反击的机会都不给 只能用他们最爱的杰出青年(并不是个好东西)的面瘫俊脸反复意淫和自我催眠。多出来的一星等梁家辉三翻盘。

54分钟前
  • 糖仙贝
  • 较差

寒战一半儿的戏都是配乐演出来的 字幕应该写上,主角:BGM🙄🙄🙄

58分钟前
  • 颜小兽
  • 还行

便利店劫持的那个场景,梁家辉随着杨佑宁一起慢慢移动的背影,拯救了这部既不精彩也不严谨的警匪片,李文彬的黑化是我多给一星的理由。

1小时前
  • 隔岸之雨
  • 较差

寒战1我给了四星,评价是“情节真单薄”。只能说四年前的我真是好温情。这部2,简单粗暴任性的剧情,描写人查案用功就是抱一大堆资料,皱眉头一脸严肃地盯着电脑,贴一堆纸在白板上,这么直来直去的脑回路我是冷笑的。我想看的是人性的纠结黑暗百转千回,统统欠奉。算了本来就不是间谍片我看高它了。

1小时前
  • 早口小姐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