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点心得。
1.如此大的连环杀人案就只有两个警察在跟踪线索?
一个年老的黑人跟一个稚嫩的亚洲人?
医生一天没上班家里人一天不出门外界的人没有任何的关心与迷惑?
2.关于枪。
两个警察面对一个年老而患疾病的老人嫌疑犯就站在面前时场面也控制不住?
一定要靠这么近让他有可以离开跟反击的可能?
老黑人这样被割喉咙还能活下来?
亚裔警察猎枪射中嫌疑犯后他还能爬起来?
医生妻子拿着枪指着医生助理又被反控制?
黑人这样的枪法能当警察?
3.最后的结尾就不用说了,所谓的操控者big boss突然出现,电影画风一转把前因后果全部联系在一起,big boss把所有的受害者全部解决关上门配上高潮而明快的bgm电影结束。
少看此类型电影的观众大概会在观看完后发出"oh my god"“damn”“原来是这样啊”类似的感慨,可此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影片中的受害者被big boss操控一样,我在被导演玩弄,设置种种的疑点跟不理解最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贸然解释给你听,让你一直保持期待与疑惑得到的却是个敷衍式的答案,还滋滋然为之得意,像是在卖弄自己的高智商一样。
到了最后一刻被愚弄了。
昨晚上看得,气得半夜没睡着,这连环杀手什么逻辑,别人不珍惜你珍惜的东西是别人的事情啊,你瞎搅和什么,整个一纳粹,自己重病在身,还不惜趴在冷冰冰的地板上一动不动大半天,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从事着上帝的职业还是什么的,在我看来,你比那些被你折磨的人更可悲,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你怎么选择?
求生是生物的本能,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升华了,不属于这一范畴了?
人性是自私的,人很多时候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对,你看不惯,可是逼着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也高尚不到哪儿去,别人不知道生命的宝贵就把他夺走,别人不知道亲情的宝贵就让他家破人亡,在你看来是不是貌似很合理的逻辑啊。
要知道“人只有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之所以得到这么多共鸣是因为人真的只有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而不是看了这句话就知道珍惜了。
但是谁赋予你的这种权利?
导演还有才地安排了一个被你整得精神崩溃的人对你说了句发自肺腑的感激的话,你是不是感觉快飘飘欲仙了。
在你犯病之前是不是也没有现在那么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是不是也该有个人把以前的你五花大绑弄过来做做试验什么的。
懒得理你。
这个系列一直以来就留着,想等到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再看,没想到却这么生气!
一星给电影,结局加一星,看到笨拙的警察和慌张的受害者我就生气,我要是警察或者受害者最起码会给罪犯腿上来一枪,这不是装逼,枪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继续让别人威胁自己的生命么?
出于人的本能,任何人都会开枪的。
我反倒觉得越惊慌失措越容易开枪。
那个人去杀医生的时候也没有对那个倒地的警察采取什么措施,就任凭他追着自己?
而且他还跛脚跑不快。
我觉得他应该会不顾一切射杀阻挡他杀人的人,因为他必须去杀掉医生。
这里说不通,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在警察尚在的情况下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杀个人有多不容易。
一个警察竟然连一个跛脚的人都追不上也抓不住,最后竟然还被杀了,两个警察面对一个罪犯竟然被罪犯牵制杀死一个,杀残一个。
美国的警察就特么这么水啊?
我天朝的城管也不至于这么水啊?
看过很多这种所谓高智商的片子后,我渐渐开始讨厌这种所有人的傻逼只为衬托一个人的牛逼的片子,在片中是除了罪犯都是傻逼,在现实中除了编剧都是傻逼。
我觉得这样很不好,起码你不能太愚弄观众的智商,我相信现实中有这么高智商的人,也有这么变态的人,但是这个故事发生的概率为零。
而且,这个片子真正的意义在哪里,这种所谓的人性云云已经被拍烂了,七宗罪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不单有杀戮而且有它的宗教含义,守法公民我觉得好看是因为它讲得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心慌方的高度也不是电锯惊魂这种破片子能比肩的,战略特勤组也让我感到智商没有被愚弄的震撼。
PS:对于很多人说的罪犯一直趴在那不动又没被发现,我倒认为,剧情需要,这个还是说的过去的。
不然嘞?
编剧不就是靠这个吃饭么?
只是我要是这么牛逼的罪犯,我不会傻逼到自己在那趴着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就为了看看自己的成果,我会安个摄像头躺在沙发上吃着薯片喝着水果茶舒舒服服的看。
04年的片子我现在才看,如果还说没被爽到自然没什么说服力,毕竟经过这近十年被多少基于此学徒大师级别的其他悬疑片的洗礼后思维方式也逐渐形成了某种固定模式。
但确实坑爹感强烈到不吐槽一下不爽。
首先看片前忌讳的几件事情除了看剧透以外差不多都做了:1) 知道结局有意外2) 被很多人推荐3) 相信豆瓣评分从以上几点不由自主的就对此片形成了,“可能会有惊喜但估计希望不大,毕竟片子老,血腥情节肯定很多得跳着看”这样的观前感。
不得不说变态工作室里面的场景设计,小模型什么的,做工真是太精致太赞了,向死而生的境界果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观影者有一个非常不理想的限制就是知道片长,可以根据时间来推断结局。
但即使这样,前面的几个小高潮也实在是伪造的太假了。
1)最开始就出现脸的猥琐看护,一看就不是boss,眼神和状态不具备统筹全局,心理变态的气质;另外,猥琐看护的照片出现在袋子里了,一个优秀的变态罪犯会把自己照片暴露给别人看么?
猥琐看护是通过装置简易像素极低的摄像头观察被害人情况,他又是boss,这件事会合理么?
2) 戈登医生砍脚这件事估计自认为是个小高潮,由于处于奔溃边缘,又急于拿到手机就割脚这件事实在是欠妥,毕竟前面更加艰难的情况下都拿到放音机了,手机根本不远啊ok。
其次,锯子这件事出现在电影名字和海报上了,而且一开始戈登就说:这是用来割脚的。
3)其实割脚这个情节发生在门被打开后还更加妥当一点。
4) 戈登终于把脚给卸了,但是看到这不禁大呼上当,尼玛关锯子毛事啊这片。
但是编剧为了让你看到真正高潮,不禁找了个跟主题没关系的名字来转移视线。
5) 卸了脚的戈登更加肆无忌惮了,拿起枪就杀人,可惜已经过了6点你挣扎也没用了孩子,此时“企图让大家相信是boss”的猥琐看护出现了,摄影师又装死,这里导演也企图给大家一个小高潮,可是拜托前面用过的梗可不可以不要用,‘狼来了的故事’基本是全球幼儿普及了的好吧。
6) 于是猥琐看护死了,大家又开始猜测到底谁是boss,到底是谁呢是谁呢,还有不到5分钟的时间,放弃猜测吧,让电影来让你爽。
结果呢,爽到没?
8) 遗漏的线索“喜欢近距离观察被害者”。
但是知道了这个人是凶手又怎么样呢,一点不爽嘛,动机很扯淡,也没有什么真的高潮,凶手跟大家也不太熟。
下面来说下动机,一个病危病人看不惯不珍惜生命的人自己又闲的蛋疼想玩真人密室逃脱秀。
1)猥琐看护不是密室,不具备统一性不和谐,破功。
2)就算猥琐看护这货不好好珍惜生命了,在他体内弄点毒,就让他绑架母女以及执行死亡,你对那对母女以及摄影师和医生的生命负责任了吗。
3)极端手法帮助那姑娘戒毒看透生命的价值,却死了一个不明所以的人,没交代那个人的情况。
4)从几个受害者的情况总结所谓“不珍惜生命”的人的特点,基本包括世界上大部分人,所以根本算不上一个好动机!
5)所以根本就是大boss躺在床上看到医生和女学徒眉来眼去心生嫉妒好么。
6)总体来说大boss真是一个好游戏设计师。
此外一些没处理好的小细节真的很让一部片子减分:1)那么大的一个在黑暗中的“x”,一开始两个人都没看到,并且医生已经醒了很久了,在黑暗中你第一眼就会看到的东西,等到影片放了一半才看到这合理么?
2)开始的一个受害者,墙壁上有个大洞他会没注意到?
3)医生老婆拿枪对着猥琐看护的时候,半天没开枪还打电话,最烦这种情节。
4)过度放大一些不必要情节,比如绑架小女孩那段,锯腿,导演企图包揽恐怖和悬疑又两者都没处理好,对于悬疑片而言太多冗余情节,而又没人会拿他当纯恐怖片看。
最后,其实真心诚意抱着想看一部好片的心态来看此片的,又不出意外地失望了,非常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加靠谱点的,让人可以对此片顿生敬意的分析。
劳伦斯是帮约翰(那个老头)做手术的医生,约翰患有癌症,已经临近晚期,他尝试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被救了,之后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他觉得自己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作些什么让那些轻视生命的人知道如何反省和珍视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都是胡话,他给的那些选择,除了阿曼达那个可以活下来,其他的哪有什么可以让人继续生存的测验,就算活下来,也是一个以自己生命为中心的人,何况任何人也没有权力玩弄别人的生命,但是赞同他的人也很多,把他作为一种传教士看待)。
影片的开始是劳伦斯和亚当被关在一个密室里,两个人的脚都被粗硬的铁链锁了起来,地上有一个死人,他们得到了录音带的提示说这个人在毒液漫布全身的情况下唯一能作的就是向自己开枪(减少痛苦地自杀)。
劳伦斯得到了提示,提示要他在6点前杀死亚当他就能逃脱,这里是一个考验,究竟是要以他人的生命来挽救自己还是为了他人无视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个所谓考验也很令人发指,难道真要像约翰说的杀死亚当劳伦斯就是赢了?
就是珍惜生命了?
)期间可以知道,劳伦斯在一家医院工作,有着看似美满的家庭,但是因为他在外偷情所以导致家庭失和,这是约翰认为他不珍惜生命的原因,而亚当是私人侦探,以拍摄别人隐私赚取钱财,这也是约翰认为他要加入到这游戏中的原因。
一开始影片中同一个房间的两个人看似没有任何瓜葛,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亚当是原来被黑人警官派去监视拍摄劳伦斯的人…
看后没感觉对珍惜生命有多大感触,只是对幕后的主使挺憎恶的,一个人凭什么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如此干涉,他又在珍惜生命吗?
凭什么由他做最后的审判者?
!
我应该深深地感谢Jigsaw Killer,如果没有他,我不会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惨淡的生命,不懂得如果珍惜我的生命。
《SAW》——一部改变我生命轨迹的电影,我是如此酷爱看电影,但能将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此深刻地刻入我脑海、我内心的电影却只有它。
那个下雨的晚上,很冷,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他家门口,那多次地拒接电话,甚至于我在半夜跑到他的门口想向他道歉,他都那样狠心地拒绝。
这是一个我从没想过的场景,我没想到自己曾付出那么多的感情却换来这样一种对待,如果可以,当初我宁愿不认识这样的人。
我开始很深刻地体会到小说中所写的,那种像刀子插入心脏的感觉,原来不是杜撰而是那样真切。
我一个人在走回去的路上,突然萌生了邪恶的念头——我要毁灭自己,让他后悔不已,内疚一世。
就在当时,我差一点想找一辆大货车撞过去,脑海里却浮现了Tobin Bell那苍白的脸,以及他那幽灵般的声音——Cherish you life。
这句话所表达的道理是那么浅显,但当你的思维被冲动、愤怒、哀伤填满的时候,却很难想起它。
我想,如果Jigsaw是真实存在的,那他一定会来找我,把我捆在一个什么奇怪又残酷的刑具上,告诉我如果不想死那就在60秒内找到解救自己的方法。
我知道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根本不会发生,但这种想象却让我觉得害怕,我不想像那个胖子一样,在铁丝网中用自己的身体和血肉来打开逃生的道路。
真的很可笑,我发现自己,真正的自己,是很怕死的。
活着,就是只是卑微地活着,就算一直没有出头天,就算总是一无所有,但活着本身就是具大的勇气。
没有人爱我、珍惜我、关心我都无所谓,我自己爱自己、珍惜自己、关心自己就足够了,因为我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
我崇拜Jigsaw,但不喜欢那些残忍的方式,我会告诉我身边的朋友——Cherish your life(珍爱你的生命)。
同屋的小S推荐看《电锯惊魂》,说该片是那种意料之外的结局,貌似符合我的调调。
于是昨天夜里宅在屋里看了《saw》,伴着同屋的娜娜看的粤语版《珠光宝气》,一时间室内氛围煞是诡异。
咋说呢。
该片我只打1颗星。
不是说导演不会讲故事,或者演员不够卖力。
而是本片的立意让我看不到任何值得探讨的东西。
人性本恶?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的选择?
胡扯,全是胡扯。
一个病入膏肓的变态杀人狂导演了整个故事,但是一连串的死亡故事并没有合理的逻辑解释,只是手法看上去恐怖而曲折,貌似高智商的折磨人游戏只是让人恶心而已。
用惩罚他人的手法来宣泄对世界的留念以及将要离世的愤怒,这种病态的世界观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
求生意识是本能的,怕疼更是人体本该具有的生理特征,用酷刑去考量非正常环境中的人性,结果本身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是谁都会选择生的,我们没理由去鄙视杀人逃生者。
这里我想到《蝴蝶效应》,那才是经典的天才编剧。
一样是压抑的片片,但是格调和立意的高度使其突破了悬疑的本体,上升到人性赞歌,为我们所爱的人牺牲小我,这些都是人性中至美的东西。
再说逻辑。
且不谈那般封闭的环境怎么找得到,还能设置先进的摄像头搞视频同步,以及控制生锈的下水道水管导电。
那个在屋里装死人的人在不少于6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完全一动不动麽,即使是服下休眠药物也是会呼吸的,被困者是外科医生耶,怎么会察觉不出?
美国的MD很难读的哟,难道编剧是想以此来抨击学术腐败?
哈哈然后是两位殉道的警察。
此等连环谋杀大案居然只出动2名警察在跟进,手法像个没受过任何特训的不上道的小警卫(这样的案子该FBI管的吧,负责调查的至少也是个special agent啊),遇到那般手中拿枪的变态悍匪还去搞肉搏,人家都开枪了,还喊着“freez”胡乱反击,枪法之烂看得人对FBI的执行力大失所望——有没有常识啊,太没水准了吧。
难到这里又是在隐射美国的国家机器不能有效执行社会监管职责才是导致罪犯猖獗的原因?
显然此片不是《教父》啊。
其他的不通之处还有很多。
懒得写了,我不是尖酸刻薄的人,但是本片确实不该在豆瓣上评为5星。
恐怖的恐怖片而已嘛,哪里算是完美。
个人意见,欢迎探讨。
看过的此类剧情片不多,甚至可以说屈指可数。
本以为会是像《小岛惊魂》《第六感》这样有鬼的恐怖片,但后来发现不是。
《神探夏洛克》《消失的爱人》《看不见的客人》他应该属于这类。
主角开局出现在密室,被锁住,让我想起了近期超流行的密室逃脱。
觉得很新奇:咦?
怎么这样?
全篇核心三个人,双男主,但是我只记得其中一个是医生,所以分别用反派、男主和医生称呼。
当反派告诉医生杀了男主就能死的时候,我脑补出最后会是双人相杀。
当反派说自己从不亲手杀人,以及看到各个炮灰的死状时,我想起夏洛克里的双药丸。
一直在猜反派是谁,除了主角外,任何一个人我看着都像反派。
两个人互相不信任,男主一脸懵逼,好像什么也不知道。
故事吸引人之处在于囚徒困境下,主角会怎么反应?
六点之后,反派要怎么操作?
(是囚徒困境吧……用词不一定精准,但也差不多)医生开始讲故事。
关于他和反派的经历(待补充)
看了下影评,分化很严重。
一部分打了低分的观众觉得影片存在漏洞和逻辑问题,一部分觉得影片的三观有问题。
OK,这些在影片中的确存在,但是1.要在电影中寻找人生哲理和意义,大可不必。
电影不是必须品,你也不会因为饥饿和营养而去吃东西,所以强行在电影里探讨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2.只有正确的三观,才能够表达吗?
显然并不是,就像我们的生活并不都是正确和正义,况且,正确和正义的概念本身也是相对错误和邪恶而产生的。
错误的观点不值得提倡,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人人都是正确,你又怎么知道你是正确?
3.电影是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本来就是一个想象创作的东西,如果过于计较电影中的常识和情节,那么还是别看电影好了,看新闻吧。
如果按照现实情况来演,还有多少电影能看?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大家有各自的喜好和看重点,但是真的没有必要吃着汉堡却说为什么没有营养。
以上
最后五分钟让我全身发抖!
这么多年了 没看之前我一直以为这片子是讲一个拿着电锯的杀人狂的故事...另外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豆瓣要改版把论坛话题隐藏 是为了防止我们看到剧透啊!!(那个剧透的人去死去死)
有一个bug。所以四星了。
把故事安排在密闭空间原本是我很喜欢的,但是表现力不够,恐惧和绝望完全可以预期,而且缺乏强调两人之间的空间关系的镜头。人物关系也显得有点牵强。锯腿的段落是早就闻名的,真正看时缺少震撼。唯一可圈可点的是结尾杀手的出场,绝对是个惊喜。
结尾为之瞠目
妈逼的
漏洞太多,剧情好拖沓,总之,没有某人吹得那么好= =(口味一点也不重啊我是怎么了?!)
挺好笑的
卧槽,这碗鸡汤不喝都不行...
看看有那么多人赞同拼图杀人狂的做法就知道我为什么只打来那个星了,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剧情精密张力十足,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让观众产生对作恶的向往,这很可怕,而事实上,残害别人生命自己作为道德评判的上帝的做法本身就是反人类的,可惜,导演站到了撒旦的那一头。
由于此片被收入了各类“意外结局”的榜单,导致我很早就开始在琢磨到底怎么个意外法,结果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幸猜到结局了……好几次的经历显示,光是给电影扣上“意外结局”这四个字对我就是很大的剧透了。也是因为太过于冗长以及气氛营造的比较刻意,导致实在是有很多精力去想结局……
17
终于看完了。导演节奏把握很好 据说18天拍完 看完了我呼吸困难……
三星半,结尾的确加分,但是bug还是存在的:手机够不到可以用衣服捞,用锯子捞,用那个绳牵的象棋子再来一遍“神奇进套”,导演是在阐释,人类在慌乱中会智商下降而不是急中生智咩?
警察太无能了,枪战肉搏都弄不过一个癌症病人。节奏还不错。
如今风靡全球的密室沉浸式线下游戏,叫声祖师爷不为过吧。
珍惜
吓死人喏
血腥,但没有悬疑,导演的文学一定停留在小学四年级阶段,愣是没搞清楚“想不到”和“悬疑”的区别,确实没想到地上的尸体是最终boss,但悬疑是引导观众去猜却猜不到结果,全剧没有任何引导性,故弄玄虚的插了些倒叙,但整体叙事手法仍然没能激起什么悬念。劳伦斯和他老婆智商捉急到匪夷所思,硬到不能再硬的伤。
那个手机干嘛不用衬衣够呢?后来主角爬出去,难道是没电了?不过结局还是蛮欧亨利的。那个变态光头有个电控器,可怜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