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是个灯吗?
我是后来才发现自己是个机器人。
”“我是个机器人,但我身上没有任何使用说明书和标签,我是用来做什么的?
我的用途是什么?
”“好吧,我承认,昨天我偷走了星期四”“谁的星期四?
”“神经病!
"“我不是神经病,我是机器人。
”“寂静的米饭,神圣的米饭,万籁俱寂,全是米饭。
圣母圣婴可爱安详,你们请吃面条吧!
”“i'm a cyborg,but that's OK."机器人也无所谓。
就此迷上这个句式:穷死也无所谓;老就老吧也无所谓;不值一提也无所谓;被轻视也无所谓;没空旅行也无所谓;神经病也无所谓。
神经病比不神经病可爱一百倍一千倍。
笨,不会拍电影也无所谓。
有此一生,能够来到这世界看电影,就够啦。
真的有这么想,在看到某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的时候,边看边想,如果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只是看了这些电影,也值了。
其实这个世界还蛮OK的,这么些为脆弱天真的心灵制作的傻电影,都能获得大笔的钱拍摄,还能登堂入室入选电影节,还能理直气壮卖票赚钱。。。
那么,在这样的世界上遭遇什么其实也无所谓了吧。
车英君:请偷了它,我的同情心,就像偷走星期四那样。
朴一顺:同情心?
是什么?
车英君:那种感觉阻止了我,阻止我去杀死该杀的人。
我不停地想,如果杀了那些白衣服家伙,如果他们也有奶奶会怎么样?
可怜的奶奶们。
朴一顺:看,小姐,当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你该说别人听得懂的话。
车英君:那么,同情心是……我妈妈,阿姨和叔叔从来都没有的!
他们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
没有人愿意自己是只耗子。
朴一顺:不要谈论妈妈们!
(拿出自己带有妈妈照片的怀表)车英君:对不起。
朴一顺:如果你要求我偷点什么,那不是偷窃,只是从你那里得到而已。
车英君:那我该怎么做?
朴一顺:嗯,当我……当我开始偷别人东西的时候,我会暗地里偷偷观察他几天,你能接受吗?
车英君:没问题。
朴一顺:我会暗地观察,能从他们那里偷到什么,然后才有偷窃的欲望,你真的愿意那么做?
车英君:你可以相信我。
朴一顺:一旦我有了偷窃的欲望,不完成不经人同意的偷窃,我是不会罢手的,他们一定会憎恨我的偷窃行动,你会这么做么?
车英君:我发誓我会恨你的,求你那么做吧。
机器人也无所谓,影片还真的讲的是一个机器人林秀晶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AI,什么也不懂爱情也不可能会懂想通过精神病人的嘴来告诉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似乎搞笑了点,好在也告诉不来我们任何东西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爱情很强大,让林秀晶开始进食,让Rain变正常了?
导演在向我们描述一个社会人群的生活?
No影片的想象力很丰富,相当浪漫导演是不是就是来秀一下他的想象力?
就好象张艺谋喜欢秀排场成百上千人不知疲倦的拼CPU,拼鸽子,拼中国特色至于CPU的中间和周边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放在一起不管~这是咱的事,如果连这都看不出来,还算什么文化人~观者除了一点点震撼感之外,nothing就好像一个没有主题,没有灵魂的设计,只是虚有其表甚至那个表也不怎么美好
这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精心的安排下,发生的一场表现形式荒诞的纯爱片。
按照影视一般套路,纯爱一般发生在校园,那就容易拍成校园怀念青春的片子,如果纯爱发生在成年人之间,那就容易拍成小清新风格,但显然朴赞郁不属于那一型。
朴赞郁想表达的是在社会环境下,成年人之间的走心的爱情,但是如果放在真实社会环境中,拍的太圆满显得太鸡汤,拍的不圆满又不能表达创作者心中对于爱的祝福的态度。
所以他只能选择在一个半架空半现实的空间中来讲述一段恋情。
这就有了我们看到的精神病院这个爱情发生的大背景。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有的人比较圆融,能够跟自己和解,所以从外表看起来也比较正常,而有的人天生性格会比较偏激或者说执着一点,从外在来看就容易让人觉得不那么正常。
电影中的各位患者,患病都有一定的外部原因,男主之所以爱偷窃,是因为他的妈妈不告而别,女主认为自己是机器人,是因为她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外婆的子女们不孝顺,不愿供养老人,外婆吃饭都要看子女的脸色,女主从小目睹这一切,所以宁愿自己是机器人,靠充电的,也不想吃别人施舍的饭。
平凡的你、我、他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事,促使形成一些心里锚点,一些习惯,只是表现的可能没那么激烈。
其实世间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会有自己的问题,我们在世间孤独的行走,在不理解的人看来,可能互相都是很奇怪的人。
能够打破这层隔膜的不是科学手段,就像电影中的医生们并没有通过他们的医学治疗而让精神病院里的任何一位病人病情好转一点。
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是爱和了解。
男主因为对女主产生了同情,所以开始帮助女主,在他的帮助下,女主克服了对吃饭的心理恐惧,克服了失去外婆的悲伤。
而在这个过程中,男主也放下了对自己母亲的怨恨。
最终男主与女主放下心灵的伤痕,一起去开创属于他们一起的美好的人生。
电影的结尾是大雨后的彩虹,就仿佛暗示着我们的人生会遇到什么样的厄运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相爱来化解心中的怨,不是因为对方是一个条件多好的人而去爱,而是因为爱而愿意去了解对方,愿意帮助对方冲破自我的心牢,相爱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整部片子色彩对比度非常大,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但色调又非常明快,给人一丝希望,整体表现风格怪诞,虚实结合,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好像是真的,又好像不是真的,就好像在暗喻在这险象环生的真实世界,“爱情”一直客观存在,不过终究是听到的人多,遇到的人少。
并且在发生时总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部片子口碑相差很大,评分低的都说看不懂,自认为看懂的都还能给这片一个还不错的评分。
对于影片的解读,很大程度都是观众对自己内心的解读。
不求解读的对错,只是写篇文章,提供一种理解影片的视角吧,这个小片其实还挺有意思的,耐心看下去应该会有收获。
。。。
如果有RAIN在身边。。。
唱着那样轻快的歌,在草地上。。。
为她开启一扇门,即使在背上。。。
仿佛看到大米转换成能量,看到她体内机器的重启,激动地抱住她。。。。
那样清澈的微笑。。。
存在的目的是。。。。。?
只有奶奶知道答案。
机器人也无所谓,不能吃饭,我为你制作终身保修的米饭电子管;寻找生命的使命,我陪你雨天一起等雷劈。
英君的困扰 英君有三个困扰。
一是自己是个“机器人”,但因为向妈妈保证过,不能对别人说。
二是奶奶被白衣人带走的时候,告诉她生存的目的,但她没有(无法)听清楚,所以一直为此苦恼。
三是想杀死那些带走奶奶的白衣人,却因为同情心而下不了手,那不能有的“七宗罪”(同情、伤感、心动、犹豫、空想、内疚和感激)遵守起来还真困难。
被送进精神病院后,英君遇到了一顺,那个专门偷别人东西的奇怪男人。
虽然他莫名其妙的偷了自己的“星期四”(内裤),但因为困扰,英君还是找他帮忙。
小偷一顺 一顺从小被母亲遗弃,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生活中不擅交际,常被人忽略,以至让他觉得自己会慢慢慢慢变小直到消失。
他开始偷别人的东西用,开始不停的刷牙,延续证明自己的存在。
英君找他帮忙,他当然义不容辞。
有些一见钟情的味道,不然干吗去偷人家的“星期四”呢。
另外林秀晶(英君)那小小的个子,是很容易让人想要去保护的。
他发现英君最大的问题是不吃饭,但偷走她那可以和机器对话的假牙或同情心并不能解决问题。
(对其他病人也一样,偷走他们的“病”,并不能让他们解脱。
)理解,尊重,加上适当的方式,而不是想当然的去生硬的改变。
于是一顺“发明”了米饭电子管,让英君可以顺利的补充能量。
赢得了信任,拉近了距离,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渐渐摆脱那所谓的“七宗罪”。
在帮助英君的同时,一顺也找到了自己。
导演朴赞郁一直强调说,他这次拍的是部商业片,是由两个偶像演的爱情片。
所以电影里的精神病院不是现实里的精神病院,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各种温馨幽默的细节和想象。
精神病院和病人 精神病院里还是比较民主的,有一个大大的院子,病人们可以自由活动。
医生们也很可亲,不是扼杀个体与自由的顽固可恶分子。
病人们有时会歇斯底里,其实都很可爱。
他们只是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或行为方式,无法摆脱过去或为幻想着迷。
因为人们的所谓标准规范和自以为是,他们才成了异类。
“大场面” 想象中的大屠杀和吃第一口饭,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大场面”。
一个欢快肆意,想象与视觉结合;一个细腻含蓄,幽默与温情相溶。
一动一静,为影片增加了气氛和娱乐效果。
飞行袜 可以和米饭电子管相媲美的,是由薄荷和柿子作成的飞行袜。
穿着它能飞到那个美丽宁静的草原。
每个人都有一个那样的属于自己的世界,可以尽情的回忆和畅想,无论喜怒,给自己一片清澈。
那个超长的吻 在告别奶奶之后,一顺来了安慰英君。
英君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头,两人接吻。
一直一直,不停不停,到太阳都要下山了。
这个吻也充满能力,让虚弱的英君可以一直停留在半空。
吻毕,一顺冽嘴一笑,露出那副假牙(接吻过程中从英君嘴里跑过去的)。
这是我笑的最厉害的地方,有些恶心,呵呵呵呵呵呵。
有些色情的对话 一顺陪英君一起去完成她的使命。
帐篷在雨中被大风刮走。
一顺:现在干什么呢?
英君:先脱掉湿了的袜子吧。
一顺:可湿的不光是袜子啊……就湿了袜子吗?
大雨过后,升起一道彩虹。
英君没有等来她的使命,不过身边有了一顺的陪伴。
爱情给了他们新的力量,可以面对过去未来,可以感受每一刻的存在。
一直想写篇东西谈谈朴赞郁,脑残粉总该示爱下。
不过自己也没想到评论的第一篇会是这部《机器人之恋》,这部看评分就知道算不上是朴赞郁作品中很被人所欣赏的,不过我也要任性地撂一句,反正我很喜欢。
这种喜欢,大概主要是由我自己的审美趣味决定的,而不单单是因为导演和编剧是朴赞郁的缘故。
因为我自己对于这种故事天马行空、布景斑斓梦幻、气氛浪漫诡谲的片子完全无法抵挡。
这种片子,就像个穿的花花绿绿的面颊干瘪满口假牙老太太在那里讲笑话,还透着一股可爱的冷幽默气质。
所以,我会喜欢《天使爱美丽》、《黑店狂想曲》、《杀妻总动员》和《梦旅人》,嗯,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上述这些片子的画面都如鸟翼般纷纷颤动刷刷刷飞过我脑海。
和排在第一的那篇影评不同,要是我来说的话,我会说,朴赞郁是个真正温情的导演。
《老男孩》的故事当然很残酷,朴赞郁的叙说手法自然也暴力血腥,可是当吴大秀趴在地上学狗叫和片尾与一身红衣的女孩在雪地里拥抱,女孩说“我爱你”而吴大秀的脸上露出痛苦却又满足的笑容时,这幕美丽凄绝的场面让我感到的是温暖和动容。
我突然之间觉得,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
两个孤独至极的人,在催眠中彼此舔舐伤口,即使是如同野兽般的相爱,也成了此刻最大的安慰。
《亲切的金子》的结局同样是下了雪,小女孩给金子一个雪白的蛋糕,蛋糕自然是象征着金子再也回不去的纯洁。
金子把头栽进了蛋糕,而女孩拥抱着金子,在悠扬的圣歌声中,仍然保留了重新来过的希望。
《我要复仇》相对上两部会沉郁一些,风格没那么招摇,而是更加专注于讲好这个故事。
同样是我眼中他唯一称得上是惨烈绝望的一部。
奉俊昊就跟朴赞郁相反。
我每次看完奉俊昊的作品,永远都会升腾起一股巨大的阴冷感,凉气满溢。
无论是《汉江怪物》、《杀人回忆》还是《母亲》,归根到底的关注点都是社会上的弱者,他们往往被无情忽视,然后开始暴戾残杀,亦或畸变对抗。
而结局,总是不留一点余地。
他的镜头注视世间的眼神是非常冷漠的。
他的片子里体现的才是真正的黑暗与绝望。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非常认可奉俊昊是韩国最出色的导演,他在叙事技巧上无懈可击,而且电影挖掘的厚度极深,文本容量极大。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那个把风格玩得出神入化视觉上华丽至极只能感叹为何你如此牛逼的朴赞郁。
这部片子也可爱柔软得惊人,完全就像个童话。
所以我看到,其实朴赞郁是个多么充满了童心的人,他的想象力又是多么惊人。
可爱的英君,对着自动贩售、电话机、收音机说话,走进钟里发出打嗝的声音。
一顺的刷牙强迫症,带着兔子面具,头上有两卷小毛,还可以窃取别人的能力与思想。
吃腌渍萝卜觉得自己是只耗子的奶奶。
倒着行走的人,觉得生命都是自己的错,不断向别人道歉。
还有胖女人发明的薄荷油冰冻果子露袜子和柿子袜子,连名字都听着无比诱人,摩擦就能飞起来。
充满电的脚趾会亮起来、手指上会飞出子弹、米饭电子管。
朴赞郁的脑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啊?
他到底有多少稀奇古怪、荒诞离奇的想法啊?
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所有人开会时的布景,圆拱形的建筑,充满了后现代的风格。
跟《杀妻总动员》一致,几条分开的线都有交融,比如《杀妻总动员》是那个以为自己是只鸟的爸爸真的飞了起来,还救了要自杀的浅野忠信,这里面则是一顺把别人用来跟他交换的歌喉和袜子给了英君一场梦幻的睡眠飞行,又比如圭硕说,他的生命快结束时,他的松紧带将拉到极限,对应了后来奶奶来找英君时身上的那根使她们无法靠近的松紧带。
“啪”地一声,回到了生命的原点。
我迷恋的,就是这样暗埋伏笔前后对应的聪明编剧手法。
每个人都在找的,其实是存在的理由。
这个日渐喧嚣却也日渐荒芜的世界里,我们都开始迷失,然而,这部片子却如一场不可思议的荒诞梦境,使我们获得仿佛漂浮般的奇妙感受,沉浸在深深的浪漫情怀中。
正因为朴赞郁是真的温柔,才没有像《梦旅人》一样给予死亡作为他们的归宿,而是给了他们雨过天晴的彩虹。
因此眉梢都忍不住地喜悦。
看这部片子时,正好歌里在放的是《不再让你孤单》。
突然想到,大概这部片子里的一顺努力为英君做的就是如此,你我都是世界的弃儿,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疯子,而我,不愿让你孤单。
路遥远 们一起走我要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对你说 我爱你
题外话:这是一部经典。
前面的厂商标记的出现动画就很赞,韩国电影能有朴赞郁真是幸福。
这片子怎么说也得看2遍,就像《非常嫌疑犯》一样,第一遍看懂,第二遍欣赏。
而且第一遍模糊的地方,第二遍就清楚了。
刚开始看到片子的前半部分差点不想看删了,这什么呀,朴导这回是为了商业在装样子,整个看完,回想这片子要讲的太多,有太多的讽刺,隐喻。
能支持看完片子的前半部分,是因为最近看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第三章前半部分的马可与忽必烈的对话中提到的“城市(电影也一样)就像梦境,是希望与畏惧组成的,尽管她的故事线索是隐含的,组合规律是荒谬的,透视感是骗人的,并且每件事物都隐藏着另外一件。
心灵和机缘都不足以支撑起那厚重“真实”的城墙。
这些其实都是她对你提出的问题给予的答复,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
”片子的前半部分一直觉的林秀晶很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觉的可能是前半部分中林秀晶看荧光灯的那个表情引起的,光靠这个表情林秀晶就可以去演韩式,日式恐怖片。
片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与段落,比如林秀晶饰演的英君由于妈妈是做猪肉熟食的,所以回忆起在厨房里告诉妈妈觉的是个机器人时,背景一片血红;英君对着自动售货机中的灯管嘘寒问暖,要请灯喝茶,rain饰演的朴一顺在旁边看见英君要请灯喝茶,却没有投币,就帮他投了币,选了茶,英君拿了茶对着灯管说了声谢谢;16:16英君去追带走奶奶的救护车时说“来了辆自行车,它搭上了我”,镜头表现的也是这个意思,英君刚开始跑着追,遇到下坡,救护车消失,上来。
英君跑到头消失,上来后却飞快的骑着自行车;还有其中的道歉男-全德恒,他很有礼貌,卑微的都不敢向前走,他把这称之为法庭礼节。
有一次他路过一个车祸现场,他确定信是他造成的,他不停的给受害者们道歉,最后他们都受不了,于是就把他带到了精神病院。
道歉男对乒乓男太平说过一段话,乒乓不是给予和接受吗,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在给予之后一定要接受吗,乒乓不能仅仅是给予吗?
;松紧男圭硕说的自己腰间有根松紧带,在陌生的地方也会觉得安心,当生命接近尾声,松紧带将会拉伸到极限,啪的一声!
我将回到生命的起点;国端的睡眠飞行法,穿上薄荷油冰冻果子露袜子和柿子袜子,会产生静态电子拉力,让人漂浮起来,就像超导磁悬浮列车,不过记得飞行之前记得不要吃鸡肉类食品;片中一顺发明米饭能量转换器-米饭电子管 给英君安装 指导英君的5步吃米饭法 数到3就打响指 米饭电子管专家的名片 也是全片最精彩的段落。
片中的2个主角的问题都是因为对亲人太深的爱造成的。
一顺由于妈妈爸爸不关心他当他不存在,很少理他,所以他爱偷窃,以为自己是隐形的,不停的偷也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存在,很害怕自己消失,他要抵抗消失,就是对片中会变小的回应,他也深爱着他的妈妈,妈妈只跟他说过一句话“上床前记得刷牙”,所以他随身带着牙刷牙膏,并说过真男人是不会让妈妈孤独一个人的。
由于一顺的偷窃关进监狱以后,偷别人衣服穿,不断地刷牙,打架,人们说他是精神分裂患者,反社会分子,所以又关进精神病院。
英君是由于太爱她的奶奶,片子刚开始英君幻想自己组装收音机工作,是由于奶奶的收音机在和妈妈的争吵中摔坏了。
奶奶喜欢老鼠,英君便随身带一个罗技鼠标来代替,时不时拿出来爱抚一下。
英君整个思想的基础—七宗罪由来是因为为什么没有把假牙送到奶奶手上,刚开始她找的理由是机器人可以打败任何东西,但当时没电了。
但最后又想成是因为同情心的缘故,同情心是七宗罪之首,其他六罪是忧愁悲哀,慌张不安,忧郁不决,虚空幻想,罪恶感,感激之情。
英君版的七宗罪。
而不是懒惰,嫉妒那一版的。
英君的七宗罪的来源思路是:由于无用的幻想,如果白衣家伙也有奶奶,如果他们死了,英君就会有罪恶感,就会对他们的奶奶怀有同情之心3,就会悲伤,就会慌张不安,忧郁是否要杀他们,也必须抛开这些罪恶感。
片中3次英君的奶奶提到活着的目的,英君也幻想过要是找到存在的理由那有多好。
感觉活着的目的的意思就是要有同情心(没有人愿意当耗子的),不要悲伤,不要慌张不安,不要忧郁不决,不再做虚空幻想。
2次提到放弃希望,恢复元气意思也是说不要勉强自己,那就是活着的目的之一不用慌张不安。
影片最后在英君一顺收集十亿伏电未果相拥睡去,在日出美景的彩虹逐渐变成一道光束消失在黑影之中陪伴结束,着实很赞。
只是记录。
想起在《梦旅人》的迷离背景、以及东亚质感中,加入了《天使爱美丽》的灵动、奇幻、幽默和温暖,再加一点点朴赞郁式的特有的“酷”。
编剧导演的工作有时就如调香师,几味融合间一款新的香调便缓缓升散出来。
还真是缓缓的。
前2/3都并不觉得,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几乎要怀疑是不是又纯粹在装腔作势、用心险恶的玩风格了。
但渐入佳境的时候,便能够会心微笑,淡淡感动。
尤其在Rain为她背后假装安装电能转换器那场,吃进第一口饭那场,和避雷针那场,直到最后。
最后天地苍茫的宏大感将每个人包围,让你相信和确认了有那么种美好。
我与很多人一样,回过头喜欢上这个名字:I’m a Cyborg, but that’s OK. ——就像是说,爱你要你,不管你是谁。
只是仍难以觉得Rain长得好看。
在看此片之前,无法想象在《对不起,我爱你》中清纯的林秀晶的形象会被破坏成这样:煞白的脸,染白的眉毛,杂乱的头发,身着脏脏黄黄的病服,毫无生气。
在更夸张的一幕,亮晃晃的灯光下猛然抬头口中露出奶奶的假牙,表情似笑非笑,霎时如恐怖片般把我吓了一跳。
相比之下戴着面具、时常挠屁股的Rain可容易接受的多,头上总顶着两撮翘起的头发真是可爱至极,生气和疑惑时的面容则与《浪漫满屋》时相差不多。
虽然二人角色特殊,实际上却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挑战的余地,因此表演也只是中规中矩。
但是,除此之外,一时间还真不知怎么写这篇评论,虽然看了简介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却仍远超出我的意料之外。
这确是朴赞郁导演的作品吗?
在著名的“复仇三部曲”中,画面总因太过强烈而具有侵略性,令人不由被张力和爆发力十足的视觉冲击所震撼,并产生一定的生理不适,比如从口到胃收缩或痉挛,寒意如电击般即瞬传遍全身。
在复仇主题之下,层层拨开隐藏在血腥的惊悚背后的灵魂,人性的善与恶、爱与恨或分裂、或错位、或交织在一起,可怜、可悲、可恨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差。
控诉、肃杀、抑郁、悲凉、麻木、疯狂、绝望...各种情绪一股脑的迸发出来,压迫着观众的神经,足以令人如鲠在喉,却张口无言。
“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朴赞郁深谙此道。
相比“复仇三部曲”浓重的压抑氛围,本片的基调就显得格外清新明朗:温和平淡的叙事结构,荒诞而神经质的情节设置,再加上较为单一的人物性格,美好的像一个童话故事。
只有从开场英君割手腕接电的桥段,以及身着鲜红服饰的英君手臂上逐渐溢出大片猩红血液的场面依稀犹见那熟悉的暴力美学的影子。
说到美学,本片的配乐着实令人深刻,运用大量的钢琴、管弦乐和电子乐,时而明快轻盈,时而深沉厚重,时而怪异乖张,时而充满童趣,交响乐、爵士、圆舞曲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也穿插其中,整张ost就仿佛一出妙趣横生的歌剧。
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朴赞郁则越来越注重对于色彩感的把握,这点从三部曲中拍摄最晚的《亲切的金子》中可见一斑。
印象最深刻的即是金子苍白面颊上的红色眼影,突兀而惊心,无时不提醒着我们她是天使与魔鬼的双重化身。
而此后的本片,色彩这一元素在片中的位置更为突出。
开场的大红满目,医院的白色氛围,稳定室的绿意盎然,每一种都纯粹如画,同时也构成了英君情感变化的线索:红色代表英君完全认同了自己是电子人的想法,其精神病情已入膏肓;白色是英君入院后精神状态的写照,因绝食而虚弱,因自闭而孤独;绿色的选择则出乎意料的精彩,在日顺的歌声中英君幻想自己飞到一望无垠的田野上,见到奶奶最后一面。
如果说大比重的白色结合医院本身的安静压抑与病人的怪异行径使影片整体单调乏味的有些昏昏欲睡,那么比重并不大的绿色则充分体现出其保护色的特质,将影片从清冷萧瑟的腊月拖入了乍暖还寒的初春。
略感意外的只是影片最后并未延续绿色的生机勃勃,而是选择了滂沱雨夜,黑暗中几乎分不清谁是谁。
听从破解出的奶奶的话,英君与日顺等待十亿伏特的闪电降临,直到东方渐白影片戛然而止。
英君最终并没有实现存在的目的,但她与日顺的两颗纯真而美丽的心灵将一直靠近着温暖着彼此,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希冀,迎接幸福快乐的曙光,或许还有更为色彩斑斓的生活。
三大色块逐渐呈现出另类的温柔,这也正是朴赞郁脱离以“复仇三部曲”为代表的将个人荣辱、爱恨与命运为关注点转而投向人文情怀的证明。
电影选择精神病医院作为故事发生地,不仅是乖张的故事叙述的需要,也是抒发人文情怀的需要。
以善良的女医生为代表的医生耐心、不离不弃的治疗和关怀精神病人并投其所好,但迫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却时常会有不够人道的做法,比如在做定期座谈会时的场地用铁栅栏与外界隔开,比如为了让英君吃饭又不得不动用可能会损伤大脑的休克疗法,在英君的精神病状加剧后又将其与其他人隔离,还将导管插入英君鼻腔强行引流。
朴赞郁并不是要据此批判医疗制度、宣扬人道主义、或是仅仅表达对丧失人权的精神病人的同情之心,毕竟精神病治疗的某些困难,不是科学、操作或技术上的改革进化所能解决的,但日顺成功解救英君的案例却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精神病人的世界。
精神病人的世界,是最为单纯的世界之一,他们执拗于某种事物或状态,执拗于他们所认为正确而不足为外人道的能力或信念,执拗于只属于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因此称他们为只有一根筋的人并不为过。
但同时,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可怜,他们敏感、脆弱,具有不安全感,交际困难甚至自闭,缺失对他人的信任,有时充满敌意。
你可能永远读不懂他们在想什么,因为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在正常人眼中如同科幻小说般天马行空的臆想,对他们而言却是生命的全部。
但不可否认的是,精神病人虽然是特殊人群,却与正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有着或许还拥有美丽的梦想和坚定的信仰,而他们的情感甚至比正常人真挚、单纯、直接得多。
同情心、悲伤、不安宁、犹豫不决、白日梦、内疚、感激,我不知所谓的“七罪”源自何处,但从英君的挣扎中,却能确实地感受到这些情感的存在与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长久以来拒绝与任何人交流的英君却独独为日顺留了门缝。
谁也不会料到,日顺这个自以为有“转移”能力的精神病人与英君之间会产生这样的化学效应。
当我们把一部分的关注焦点从英君身上移至日顺这个原本更像陪衬的角色时,才发现日顺是这群病人中最可爱的天使。
总是活力四射,又总是惹事生非,奇怪的面具遮住了对孤独的畏惧,却无法掩盖其善良本性,偷窃也好,“转移”也罢,他有着难能可贵的助人为乐的天性。
也正因为如此,他小心翼翼的介入甚至不惜冒犯英君的世界,不遗余力的照顾英君,煞费苦心的为英君出谋划策,成为了奶奶之外世上最了解英君和英君最信任的人。
而在此过程中,微妙的爱情种子也悄然生根发芽。
为了帮助而去了解,因为了解而爱。
因为爱,日顺号召众病友一起绝食抗议,要求将英君从稳定室释放出去;因为爱,日顺擅自闯入稳定室,趁乱将听筒塞进英君床里;因为爱,日顺偷工具箱“发明”能转换能量的大米电子管,煞有介事的为英君安装到身上;因为爱,日顺制作大米电子管维修商的假名片,鼓励英君吃下第一口饭;因为爱,日顺帮助英君破解出了奶奶所说的存在的目的,却在最后时刻说服她放弃了自我爆炸终结世界的请求。
最终,英君收获到了最真切的爱,也恢复了对包括医生在内的人的信任,从此,她不再孤独自闭,她将快乐而满足地活下去。
这一幕幕画面是如此感人,丝毫不亚于正常人之间的情感,令人感慨。
爱是每天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一口饭,一首歌,一个吻,一个拥抱,就足以照亮生命,使人电力十足,精力充沛。
爱的美丽令世间万物黯然失色,爱的神奇令医学技术相形见绌。
日顺拯救了英君,将英君从执念的死胡同中解脱出来,并重新激活了她的生命,靠的是智慧,更是挚爱。
精神病人又如何?
电子人又如何?
不用怀疑,爱本就没有界限,只在乎真伪深浅。
最奇葩的恋情。很多精神病患者,各自活着自己的幻想里。女主角认为自己是机器人,不吃饭要靠充电,男主角就是万能小偷。电影很有意思,演员都演过我喜欢的电视剧。林秀晶的白眉很有特点,演技也凸显出来。结尾很让人淡定。可惜故事很琐碎,回忆各自的一些病发原因,这段恋情到底是啥发展搞不清楚。
无聊到无聊到无聊
梦旅人,英国病人。。。。之加倍无厘头版区别是其他两部为了自己的自由的牺牲,这一部以屠杀别人的意志完成自己的yy,跟棒子自己一样
我的梦想就是可以在精神病院里养老
天马行空不够,浪漫爱情不足,朴导拍出的片子第一次觉得不合我心意。
蠻搞笑的。rain幫女主角進食那里讓人看了好感動哦。
朴赞郁的诡异范小清新!PS:必须赞美一下林秀晶,大爱!
不要歧视老人,不要歧视精神病人,我只能理解到这地步了……
好无聊啊
以前看的,还有点意思。
没有想象中的好。朴赞郁让我失望了~
导演只做到了一件事-----证明了这是朴赞郁作品
好吧,我老了,至今不明白导演到底要表达啥。不过看到一直很不顺眼的Rain在里面被折腾成那样,还是小小滴暗爽。
我是真的不知道该给5颗星还是1颗星......
赛博格之恋就像另类摇滚中的梦幻流行乐,剧情并非工整,满溢着哀怨自怜的色彩,但全片是如此的美轮美奂、回味无穷,它总是能给现代世界中的少数人以慰藉。
那首《美丽的瑞士小姐》假声唱着好听又好玩
假牙 纸杯电话 交换声音 摩擦起电的柿子和薄荷做的飞行袜子 米饭能量转换器
承袭朴赞郁一如既往的神经质,这次直接从精神病院开始hiahia,我被前29min超级惊艳的神经质幽默感笑死。后面幽默感丢失很多,但又多了偶尔的cult和浪漫。这部的技术好看,镜头很帅,剪辑也有才。我到底要不要把它算成朴赞郁爱情“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呢🤔,如果算的话它是一个异类。它和《老男孩》还有《蝙蝠》比气质不太一样,这部是清新神经可爱的,但同时着力/着眼点较小,和家庭、亲情有关,是那种温暖的浪漫。女主的“疯”和老男孩的崔岷植还有蝙蝠的宋康昊的“疯”也不太一样。当然这部总体实力肯定比不过过于nb的老男孩和蝙蝠。还是朴赞郁说得好,同情心可真是“七宗罪”之首。btw,选rain做男主是个失败。
觉得做精神病人也挺开心的,可以活在自己的逻辑里。如果也有个一顺陪着就更完美了,付出一切去陪伴爱人~~~~~~开头介绍rain的角色“在军队里被轮奸..."我靠,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从痛苦和往事里走出来,迎接美好的有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