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螺旋》是日本动画电影“空之境界”系列的第五部作品,这部全长两小时的作品在动画电影史上无论是镜头运用、画面表现、音乐适配、情节推进还是主题思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这部电影少见地通篇采用了蒙太奇剪辑手法,将故事分为三个部分后,彻底打乱画面的时间顺序,不断切换镜头的同时也切换着时间线。
把某个时点前后的内容切分开安插到不同地方,导致一些画面不断地重复。
运用这种手法的结果自然是造成观众的混乱,原本就晦涩的影片,观众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暂停思考,理清时间线来看懂剧情,不看小说的话,通常需要观影好几遍才能彻底搞清楚时间顺序。
电影采用这种手法通常是为了打断观众的直线式思考,不断埋下伏笔并迅速揭示,不断制造悬念并将结果放置在全篇各处,使观众产生处处因果呼应的满足感,让电影从头到尾都不会无聊。
画面虽然混乱线索却在笔直前进,在影片高潮时将理清的时间线展现给观众,给人恍然大悟、畅快淋漓的感觉。
欧美电影里常见的这种手法运用于动画的例子并不多,而且《矛盾螺旋》的原作小说并没有有意打乱时间顺序,这是只有动画才能表现出来的东西。
“螺旋”是看似不断堆叠,实际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断向上的物体,动画中不停重复运用的画面正好映照着这一点,呼应主题的同时也为故事铺造了混沌的气氛。
标题“矛盾螺旋”是贯通全剧的一大线索,电影从头至尾都在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对“螺旋”的阐释:橙子与阿鲁巴探讨的“太极”、荒耶宗莲制造的螺旋式结界、臙条巴与黑桐谷歌两位男主角交错的命运等等,而其中最明显的一处便是“钥匙”这个意象。
将钥匙插入锁孔,转动钥匙打开房门,这简简单单的一个螺旋,是进入“家”必须的仪式,而“家”是联系影片中所有正派角色的重要主题,接下来就通过主角巴来分析故事对这一主题的表现。
臙条巴这个角色,虽然跟《空之境界》其他章节没什么联系,却毫无疑问是《矛盾螺旋》的主人公,影片大部分的篇幅都用在塑造这个中二、叛逆、空洞、本性善良的少年上。
这个角色展现的是一名青春期少年的普遍状态:漠视父母、轻视社会、无处发泄身上的压力;厌倦日常,有着自己的梦想与坚持,渴望自身与周遭的改变,这能引起经历过或经历着青春期的观众的共鸣。
青春期或许是一个人对日常与自身思考最多的时期,人会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放弃思考,放弃梦想,沦为社会的一员,这是普通人成人的必经之路,也是规律前进的人生的螺旋。
少年本便生活在这样厌烦却安稳的日常之中,也在逐渐成为自己讨厌社会人,然而这日常很快就终结,少年迎来了非日常:因为不堪忍受每晚被母亲所杀的噩梦,他挥刀杀掉父母逃离了家,逃离了这条螺旋。
当然,看完全片的观众一定知道,真相是父亲被压力击垮,性情大变虐待母亲;母亲无法忍受,渴望解脱,便杀掉全家后挥刀自杀。
这是现实中也可能发生的家庭悲剧,臙条巴只是一位被迫脱离日常的可悲的牺牲者。
反派荒耶宗莲催化、利用了这场悲剧,将死去的人们制作成人偶,每日上演着死亡的景象。
这里便衍生出作品的另一个主题,对真物与伪物价值、意义的探讨。
影片中处处都有线索提示着,活跃在荧幕上的这名主人公并不是人类,而是一具被制造出的人偶,真正的他早已被母亲所杀。
影片的最后,少年正视了自己是伪物的事实,他的肉体、思想都是虚假的,甚至唯一相信是真实的自己所产生的爱情,也被告知是被植入的暗示。
少年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毫无价值,他只是被人为安排命运、操纵行动的伪物。
然而他却面对操纵者发出了呐喊:“虽然这具肉体是被制造出来的,但是心是真的!
我喜欢两仪,这份感情是货真价实的!
”且不论此处对于“爱”这种情感的赞颂,对比开篇时阴暗、消极的性格,少年的决心无疑震撼人心,“荒耶,这样的我是不是真的?
”这句质问无疑是对自己肯定。
有趣的是,影片巧妙地将这一段与苍崎橙子解释自己的“精神克隆体”(人偶)穿插演出,强烈的对比揭示出了作者对“真物”的定义。
在这部作品中,将真物与伪物看做相克的螺旋也未尝不可,这留到后边来讨论。
臙条巴作为一个人偶,却逃离了操纵者荒耶宗莲制造的结界,逃离了阴阳生死不断循环的螺旋,这是否是阿赖耶的抑制力造成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何要逃离?
是怎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一个人偶挣脱丝线?
逃离这条螺旋的他追求的是什么?
动画并没有直接告知这些答案,影片看到最后,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影片前半段,臙条巴住在两仪式公寓的一个月里,画面不断重复着时钟报时、巴坐在街上、新闻播报员报告日期、人潮流动、哈根达斯盒子增减、巴与式的谈笑以及门把不断被转动打开。
配合节奏规律、单调的BGM,重复的画面给人新奇感受的同时也造成视觉上的疲劳,毫无疑问,这段演出想要展现的便是“日常”,这是规律、单调、令人厌倦的东西。
影片前段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巴与式的日常,是这份日常让巴爱上了两仪,在日常终结,两仪被抓走之后,巴因恐惧而再一次逃离。
没错,日常的终结时令人恐惧的,面对强如怪物的荒耶宗莲,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巴不仅是害怕于敌人的强大,更是对失去两仪、失去日常的绝望。
但是这份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遇到黑桐干也之后,他下定了决心要救出两仪,想对已经失去的日常做出救赎。
接下来便是升华整部影片主旨的展开,黑桐将臙条巴带到了他曾经的住址,八岁前所居住的家里,巴在这里回忆起与家人间的日常,一家人相互支持的日子,家里虽然遇到苦难,父母还是体谅着对方、体谅着自己,想尽办法支撑着这个家,直到被压力所压垮,逐渐堕落下去。
而当时的他却对这一切漠不关心,只看到了自己的痛苦,诅咒着这个不幸的家庭。
最终惨剧发生,全家的生命都被葬送,日常终结。
顿悟一切的巴跪倒在地上,他悔恨自己没有为家人着想,悔恨自己没有为守护日常而做些什么,直到失去之后也只知道逃避。
两仪式曾经问过他:“你的家在哪里?
”他毫不犹豫的说出了所住的地址,然而“不对,不是指这个家,而是指你真正的家。
”何谓真正的家?
巴明白了,家并不是一个住址而已,家人与家人相互支撑、相互信任、相互体谅,在家人身边让身心放松、在家人身边忘却外界的痛苦,这样才叫做家。
对未来绝望,一心寻死的巴也明白了,自己真正寻求的东西,让自己逃离荒耶结界的强大动力,那便是对家的渴望,对日常的渴望。
“等一切结束后,就重新来过。
”巴心境的改变令人动容,不再是作为空无一物的人偶,他寻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了“未来”。
“我不是为了两仪,而是为了自己而要杀你。
我的父母虽然不好,却不至于落得这种下场!
”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真实:他的行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他要向面前的元凶复仇。
“我曾经,存在过。
”这是巴的最后一句台词,不敌荒耶的他身体逐渐消失,存在也烟消云散,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被他们改变、被他们记忆,都是自己存在过的证据。
臙条巴从头到尾,都只是作为一个人偶在行动。
荒耶说,“你的起源是无价值。
”他认为巴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但是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巴的行动导致了荒耶计划的失败,这是轻视伪物的荒耶怎么也无法理解的,在最后橙子对他说:“你败给了一个少年对家人的爱啊。
”橙子并没有将其称为抑制力的作用,或许是想表达,这份感情某种意义上甚至比抑制力更加强大。
在巴消失的那一刻,掉下的钥匙也跟着消失了。
“钥匙”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回忆中巴的父亲将家里钥匙交给年幼巴并告诉他:“钥匙是守护家人的道具,拿着这把钥匙,你就能保护妈妈了。
”虽然搬了好多次家,钥匙或许早已不是当年那把,但这份守护的约定依然存在,只是被现实的压力慢慢掩埋,使巴遗忘了这些。
区区短评无法满足我急切要将自己所感记录下来的心态。
开始十几分钟我就认为我一定是看到了假的《矛盾陀螺》,因为这支离破碎的剪辑,会让没有耐心的人有关掉电影的冲动。
说支离破碎还算抬举,这分明是把一张纸肆意的撕开,揉吧揉吧狠狠砸在观众的脸上。
而我,就在被砸的过程中,达到了高潮。
如果说前四集我只是被刻意营造的氛围和优美的原声音乐所吸引的话,那么,《矛盾陀螺》已经用强大的故事内核升华到让我无心在意打斗的拙劣和重复的OST了。
本章第一次露脸的两个人物成为本章的主角和升华点,红衣魔术师忽略不计,我连他名字都没记住。
荒耶莲宗的出现瞬间让之前牛逼闪闪的巫条雾绘和浅上辄乃被秒成渣。
慢慢铺开的宏大世界观使之前的飞行与漂浮、有了痛苦你就喊等看似光鲜亮丽的论调变得不值一提。
我没看懂什么二元论、抑止力还是根之渦,我就是很佩服荒耶莲宗为追求世界本源而不惜一切的努力,这不是一个神棍,这是个哲学家。
荒耶,所求为何?
“真正的睿智。
”荒耶,何处求之?
“仅于自身之内。
”荒耶,所向何方?
“矛盾的世界——螺旋之尽头。
”再说一波三折的臙条巴,原本认为自己杀了父母的他,却在两仪的帮助下明白了自己陷入一个恐怖游轮式的循环中。
刚刚得到心理解脱的他又亲眼看到爱慕的两仪“死”在他面前,未等好转却因黑桐得知自己早已死去多时,而自己却只是个人偶。
因家人而悔悟决心一战的他却被荒耶莲宗告知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设定好了的,连对两仪的一见钟情都是暗示的结果,尼玛,不带这么玩人的,如果是我,我也会崩溃。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去何处?
因此,他才会奋不顾身地冲向荒耶莲宗:“我不是为了两仪而要杀你,我是为了我自己而要杀你!
”我要为自己存在过讨一个说法。
怎么说呢,昆氏电影首次登陆中国的消息落实,在梦里面去电影院看到的却是空之境界的剧场版。
从排队,买票,挤进放映厅,到坐下等待放映,激动得不行,再往后的情节却记不清了,也许梦境反映出来的只是情绪中最重要的那部分。
思想里最晦涩的思考和最雄奇的想象,都受这部少年时期仔细观摩过的作品影响。
醒来冷静一想,这种“能在中国上映简直就是奇迹”的片,和空境比起来,昆汀电影又算什么呢。
昆汀再怎么暴力美学,他玩的也只是视觉和叨逼,只要旋律主流,最终不也大规模地进驻大陆了吗;但类似空境这样的哲学境界,血腥和打斗只是它展现世界观的方式,我们也许永远只能依靠网络才能得以欣赏。
矛盾螺旋,四年前看的作品了,在《空之境界》这样一系列制作精良的剧场版中,都可谓是优中之优,质量颇佳,从其中可以看出制作组的诚意。
初看完原著时对其描述的世界观的惊奇之感,初看完剧场版时对其制作之精美的惊讶之感,奠定了空境一直以来在我心中“神作”的地位。
像空境这种以哲学对话为主的轻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时候,若删去太多对话,很可能会影响观众理解和招致原著党的不满,但这部的改编完全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场景的缀连没有按时间顺序走,而是以逻辑出现的顺序来衔接不同时空中的对话,而且衔接精致,无造作感,可以说是对好好读了原著的同学的奖励。
我就是又回顾了一遍原著第五章,再找来电影回顾(现在基本找不到高清下载了,只有土豆这种视频网站上有,清晰度很一般。
四年前刚出来时的源也不多但至少还是高清呢TOT难道是太内涵了被和谐得差不多了。。
话说空境在中国要推广还真是艰辛啊再次OTZ),真心体会到了“温故知新”的美妙!
在外行看来乱七八糟的剪辑,在我眼中却如此合理,不管进入哪个场景哪段对话都能瞬间明白,可见这样的呈现方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能在原著党脑中形成最佳观影体验(嘛,夸得有点像广告了,但确实是这么好,非宣传,仅实在说出个人感受,这是四年前出品过气冷门电影你说我图啥)。
这部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剪辑和衔接,对小说进行的改编简直是神来之笔,既没有多剪导致作品情绪缺失,也没有在节奏上受原著影响,时松时紧。
将原著十多节风格场景不同的片段,剪切成小段,再打乱重排。
前四十分钟,一口气把两仪式和臙条巴从相遇到分别的全过程演示完毕,然后再慢慢花半个多小时介绍故事详尽背景,橙子阿鲁巴干也鲜花接连出场,絮絮叨叨谈个不停,抱怨吐槽回忆争论blablabla。。。
不过该删还是要删,把鲜花挑衅shiki性别那段删得只留下个尾巴,还有干也考完驾照回来橙子sama感冒这种会影响大人威严的情节也完全消失(不过私心里觉得若是把橙子sama柔弱卖萌的一面给映像化也算是大福利啊\(≧▽≦)/)。。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交代中,shiki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永远只是背景音,仅在高潮大反攻前的闪回中有一个回眸:“什么事,干也?
”呐还真是煽情好手法呢(╯3╰)从干也和臙条巴进入公寓开始的高潮大反攻基本忠于原著,扎扎实实,不缺斤短两,字幕后shiki的卖萌彩蛋也延续前几部的风格。
有惊喜之感的细节:1、shiki与巴初相遇的场景,在小巷里一口气干掉三个小混混的手法,和原著里一模一样【映像化得真好!
】2、不同场景要连起来,好几次都是通过“伸手”这个动作衔接上的,比如shiki伸手去触碰巴的胸口,比如干也伸手去开shiki的门;3、shiki和巴一个月的同居生活。。。
那种空虚等待的心情。
两个人交替无数次地用钥匙开门,巴白天出门游荡,shiki晚上出门散步,只有睡觉前能见上面;巴不断堆积的哈根达斯空盒,shiki不断堆积的内。。
衣- -b【映像化得真好!
】4、巴独自出门游荡的其中两个场景里有橙子和干也(广场和人偶展览),但都安排的都是路人般的角度;5、shiki深夜回家对巴起杀念的一刻,具象化了巴被瞬杀的场面,比原著还生动;6、shiki和巴去公寓考察的那段,冷暖光影,不用说了,经典中的经典;7、阿鲁巴首次出场,背景是一幅“ORIGINAL”油画,这段的场景和音乐很棒,可以一窥橙子sama的精美人偶作品;8、橙子和干也去公寓考察,出现公寓3D鸟瞰图,原著党看得激动而且这么精美的画面只出现这么几秒时间,制作组是很虚心的,不拿这个当卖点9、公寓内部场景,不用说了【映像化得真好!
】10、橙子sama关于火箭铅笔的执念,真是分量充足地具象化了哈哈,大人萌起来赛高啊11、橙子sama很珍爱的台湾烟,都【映像化得真好!
】12、橙子sama二代上场超绝帅气!
> <(为毛我写了这么多橙子sama的事。。
因为她在这里面真是萌得难得啊啊啊)13、公寓地下停车场的工房【映像化得真好!
】14、干也刺阿鲁巴的小刀是shiki的,刀柄是个两仪太极图;15、shiki逆袭总反攻之前的闪回,把之前同样场景中缺失的部分都补上了,如前所说,煽情好手法16、shiki白色和服手执武士刀跳楼刺杀荒耶,哇靠帅到爆有木有!!
17、shiki在尘埃落定后,和巴背对背在咖啡馆的梦,配上梶浦由纪的音乐,红色的和服,绿色的夹克,纯白的伤感。
p.s.仔细想想,shiki和巴是同类吧,要不也不会有shiki那个充满隐喻的梦了。
再加上关于shiki性别的讨论,嘛干也,搅基吗亲
自数年前阅毕《空之境界》、特别是第五章「矛盾螺旋」后,我一直想写写臙条巴。
臙条巴不是全书的主角,他只是第五章的核心人物、他的感情甚至无法得到式姐认真的回应。
不过,也就是通过他、通过一整个「矛盾螺旋」与「螺旋矛盾」的辩证,奈须蘑菇才能完整地呈现在「追求根源」和「远离根源」这一对矛盾主宰下,平凡人是如何认识自己、解构自己、重构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
一、「无价值」与「无意义」——巴的「矛盾」与「螺旋」的巴说起根源,我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本质。
这种描述从诞生起就带有一分宿命的意味,这种悲凉的命定论所传达的、近乎凄凉的无奈,其实是《空之境界》的底色。
两仪式的根源是「空」,或者说「 」;荒耶宗莲的根源是「静止」,这也是他孜孜以求的概念;黑桐干也的根源是「普通」,这是所有人摒弃、认为近在咫尺而冷漠抛弃却无人领会的觉悟。
相比于以上主角的、多少称得上「特殊」的根源,臙条巴的根源显得有些意义不明——「无价值」。
区别于「 」,或者说「空」,「无价值」传达出一种简而言之的废弃感。
我们一般用一个字不加限定地表示高级概念,因为限定越少、涵义越丰,这样看来「无价值」似乎在语言上就直白地表达了一种无可置否的「摆烂感」,荒耶宗莲多次对臙条巴说:你的存在是无价值的——这似乎在强调着臙条巴「非人」的身份——因为是人偶,所以没有办法代替人而存在,因此无法对人类世界发生真正的作用。
从价值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臙条巴身为螺旋大厦里的平凡的一户人,本就承担着日复一日的「生—死」轮回任务,而螺旋大厦布有隔离外界的结界,荒耶宗莲的一切实验本来就不会被外界知晓。
从这里可以发现,臙条巴的诞生和死亡与真实的人类社会是隔离的——这不同于通常的动画术语「伪物」,而是说、臙条巴的存在不具有主体意识性,他不是身为一个「人」而存在,他是身为一个「物」而存在。
既然可以从人与物辩证的角度来否定臙条巴的价值,那么、身为「物」的臙条巴又怎么会被定义为「无价值」呢?
我们至少可以清晰地看见臙条巴作为螺旋大厦的一份子、为荒耶宗莲的实验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之所以否定他的价值,或者说,从荒耶口中说出的那句「你什么也做不成,因为你的起源是『无价值』」,是否本身传达出荒耶对于根源实验的无助感?
荒耶对臙条巴的否定,本质上是对自己看似完美的实验、却被不知是否属于「抑止力」的变数操控,明知无法完成却还要继续、转化实验目标变成「两仪式」的一种无奈吧。
可以说、自从小川公寓建成的那一刻、自从臙条巴的户籍被录入虚构的公寓之中时,荒耶的失败就已经是注定了的了。
身为「物」的臙条巴并不是没有价值,他的价值被荒耶主观地否定,这其实是荒耶宗莲的悲剧之一。
如果说要争论「价值」和「意义」的区别,字典里「意义」第五个义项就是「价值」。
我们从主观的感受出发,其实也可以体会蘑菇想传达的、「意义」与「价值」一内一外的辩证归旨。
臙条巴的根源是「无价值」,因为觉醒意识的他对于他人来说,没有作用——臙条巴又是有意义的——正如两仪式在斩杀荒耶时说的:「臙条巴与我的醒来没有关系,不过,是巴毁了你。
」巴作为抑止力的代替,达成了客观规则「抑止力」与主观意志「我」的统一,臙条巴不仅仅拖住了那关键性的「几分钟」,更重要的是,他的意义注定着「小川公寓」或者说荒耶实验的失败。
因为「无价值」,所以恰恰符合根源的界定;因为「无价值」,所以更有机会诞生出身为「人」的「我」的概念。
矛盾螺旋落在臙条巴身上,可以从「物」与「人」的角度做出多种解释。
首先,「物」「人」本身是一对矛盾,臙条巴从物到人的转变、首先地否定了荒耶对于「人类」的绝望感,其次地证明了自我意义的彰显,最后可以看作是世界法则的贯彻——从另一位角色苍崎橙子的角度来说,「物」「我」变化依旧存在:人偶的橙子否定着真实的橙子,真实的橙子否定着虚假的橙子,橙子肯定着自己——阿鲁巴否定着橙子(笑),这也是一种「人」「物」变化,不同的是,苍崎橙子将「人」「物」混淆,认为「人」可以成为「物」,「物」也可以成为人——苍崎完成了从「人」到「物」的飞跃;臙条巴则是从「物」到「人」,体现了后文所讲的「自我意义」的重构和觉醒。
再说,「有意义」和「无价值」的矛盾,这其实是荒耶的主题——「明明为了完成而生存,却为了生存而拒绝完成,人的起源,大概就是从这种矛盾开始的吧。
」这也是「追寻根源」与「远离根源」的矛盾——越是无知的存在,越能够接近「无」的意义;然而越是无知的存在,却越会丧失高阶的感受和领悟,从而无法感受到「根源」的存在。
从这一层来讲,正如橙子所说,「追寻根源」是自我矛盾的,体现在臙条巴身上,可以理解成世界借助「无价值」的大手否定了「追寻根源」这一行为的「意义」,这个过程,不论从主观来讲还是从客观来讲,都「有意义」。
二、「自我意义」的重构和觉醒两仪式让臙条巴看见了自己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传统爱情小说里,为了女主角而牺牲自我是很多男主人公设计的底层逻辑——你会发现,他们除了会追求女主,或者说,通过巧合让女主人公「怦然心动」,没有任何意义——性别转化后为了男主人公牺牲自我的女主也是一样的。
不过,臙条巴形象的塑造否定了这种角色范式。
在巴向式姐求爱时,两仪式没有任何称得上「心跳」的反馈,而是漫不经心地接受了巴「愿意为她去死」的承诺。
可是当他从小川公寓逃出、头也不回地窜回两仪式公寓后,不论是巴自己还是观众都在质疑这个承诺的可靠性。
换句话说,在这段情节中,臙条巴的角色很有可能会「失衡」。
蘑菇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不如让臙条巴获得意义吧。
或者说,臙条巴的意义在这个时候、在与黑桐干也对话的过程中才被他自己「发现」。
看着商场屏幕上赛跑的录像、钥匙在心间不止一次下落、那种刺耳的声音会让臙条巴想起用拳头击打小混混的感觉,如果说这些或憧憬或眷恋的感情只是错觉,那么世间万物又有什么真假之分呢?
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然而人生短暂,不要只活在爱恨里。
」臙条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明白自己和两仪式并不适配——相似但相离,可是,自己配得上自己的人生。
当臙条巴用尽全力刺向荒耶之时,那句「因为我存在」是否传达着永不停歇的自我赋予价值的努力?
也正是臙条巴作为人偶的觉醒(准确来说,这种觉醒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它的显现要到黑桐介入之后),长久的情感爆发让臙条巴逃出了公寓,这是荒耶计划之外的变化,或者说、转机。
尽管巴对两仪式的爱情是不纯粹的——其中多多少少混杂了荒耶宗莲的意志,可是,我们又怎么能说他的情感是完全虚假的?
撇去爱情不谈,荒耶宗莲在他逃出公寓的那一刻,就一定会隐隐约约地感受到抑止力发作的痕迹。
当臙条巴自我觉醒之后,他可以看作是从「无价值」升格为接近于「无」的存在——根源的意志和他的意志高度统一,化作成斩杀荒耶的执念,跨越层层佛相,否定了荒耶「拯救人类」的幼稚思想。
巴的觉醒赋予了自己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人类意义。
如果荒耶的实验成功,看似会拯救全天下所有的人,看似会让所有抱憾而终的生命得到解脱——可是,被他人救助、被他人赋予的意义,能够算是我自己的「意义」吗?
荒耶喜欢用「价值」一词,其实,他的目的会让「人」转化为「物」,可是,荒耶忽略了一点:「物」的价值是由人赋予的,「人」的价值只能由自己赋予。
臙条巴这样坚信着,笔者也这样坚信着。
三、「家」「钥匙是家的证明。
」从意象的角度来说,钥匙的两次回旋代表着一天过去、代表着一次太极的轮转,这是矛盾螺旋最早的螺旋。
在小川公寓「太极套太极」的构造之中,「家」是不明晰的,或者说、「家」是未诞生的。
只有当黑桐干也驱车带巴前往他的老家时,臙条巴的「家」才真正存在。
臙条巴是人偶,准确来说、这个老家不是人偶的家,是属于人的臙条巴的归宿。
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家」的出现促进了臙条巴自我意识的产生,或者说、「家」使得臙条巴「补完」。
这是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说的,「家」让臙条巴正视他和家人相互仇视、相互爱的辩证关系,从而对荒耶草菅「人偶」命的行为感到愤慨,同时,臙条巴对于家人的情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升华——有一句话说的是:「真正的爱是什么?
虚假的爱是: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依赖的爱是:我需要你,而且我爱你。
真正的爱是:我爱你,而且我需要你。
」臙条巴在猜忌与被猜忌的过程中萌生的对腐烂家庭的不信任感,这种情感有它的产生基础——不健全的家庭关系、意外产生、负债累累、家暴……臙条巴在亲眼看见自己的「老家」之前,对于「家」的态度是逃避的:他愤怒地、失去理智地杀死了父母,但是却并不凶狠残暴地对待父母,反之,他逃了出来,甚至不敢回家。
这可以说是臙条巴有血有肉的证明了。
他对家人的情感,最后会化作面对荒耶的誓言——我臙条巴是人偶没错,你荒耶创造了我狭小世界的一切,创造了我与亲人之间没有意义、徒增悲伤的关系,可是,我爱他们。
「没错,我的家人不是什么正常人!
但他们也没有坏到该这样子被杀,他们的罪并没有深到这样去死!
」在这里,臙条巴把家人的死归咎于荒耶宗莲,而非自己,这其实是自我意识觉醒后的更深层次理解——他舍弃了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否定,转而加深了虚假却又实在的对家人的爱,化作不知何起却一往情深的眷恋,化作对荒耶宗莲的愤恨,化作随风飘散的、人偶的自己。
毫无疑问,臙条巴的「价值」从「家」这个根本意象中汲取着力量,在创生着新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不断追念着自我的「根源」,最后完成对荒耶的毁灭。
这是很明显的反传统的、高度抽象的史诗,或者说、是一则名为「臙条巴」的、在这个宏大叙事与个人意义冲突屡起的时代、力量微弱但又惊天动地的英雄的自传。
臙条巴的存在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的价值问题的指向。
他的精彩演绎不仅表达出一种接近于存在主义的感动,同时也是对追求虚无和「根源」的魔术师们、一次根本的否定。
「矛盾螺旋」之所以意义非凡,就在于它的价值超过了一般的奇幻小说,转化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我意义的找寻之旅。
撇去他在式姐家吃的哈根达斯,我深爱着这个角色。
2024.10.27
【空之境界】第五回的寓意依旧让人回味,往往一涉及时间的逻辑就让人无法愉悦,总是纠缠在对过去的回忆当中。
就像小时候看的【天空战记】,修罗王回到人间失去了对天界的回忆时的感受。
或许日本人喜欢对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有自己的思考,会给我们一个假设,时间如果可以倒回,生活中会有多少种可能,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天真的我们往往顺着这种逻辑开始了各种假想,而陷入这种思维中无法自拔,而这种假想其实只是对生活的YY罢了,回过头,现实中还是原本的我们。
就像人们在经历很多后总会感慨人生如梦一样。
时间就像漩涡,我们只能顺其自然,而无法挣脱。
于是便有了感慨,有了遗憾。
村上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为我们假设了两个平行的世界,一个充满了现实的阴谋、纷争和丑陋,而另一个则是看似淡然无味的冷酷仙境,那里的人在逐渐遗忘自己现实世界的记忆,当记忆完全被遗忘,人的影子便逐渐淡化直至消失,而完全生活在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平和、静谧的世界当中。
现实中的我们很难想主人公一样选择超然于现实,而只能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记录自己,在两个平行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平衡。
和俯瞰风景一起,空境最喜欢的两个剧场版,或者说仅仅喜欢这两章吧,或者说仅仅这两章我才能理解,或者说仅仅这两章的人生观我能接受吧。
哈,总之活着是问题,如何活着更是问题中的问题;看的时候觉得打斗场面最漂亮,看过之后这部分却记忆全无,反复回响的是无数次的疑问:嘿,哪边的我才是真的呢?
即使是假的,也要好好活下去吧。
整体不多评价了,故事很清晰很好懂,只要不是看的时候玩手机,一遍绝对能懂。
说一些细节:一 巴:“是高中时候认识的人吗?
”之后式马上说:“啊,是名字像法国诗人一样的家伙。
”我觉得这两句话之间隔0.8到1秒会效果更好。
此时式已经停止用小刀戳枕头,手挡住了嘴巴,巴也是背对观众的,画面上已经没有运动的东西了,这时候把对话压得紧凑,似乎和画面要表达的内容不符。
、二 阿鲁巴初登场时摆出的“嘘”的手势时出现“嘘”的声音有点奇怪,此时观众应当是处在巴的位置,也就是马路对过,不应该听见。
另外,一个神秘人物的登场,出现过多信息就会显得不神秘了。
同时出现了视听信息,对我们而言就只剩一个名字不知道了。
要让音响环境丰富一点,可以选用其他的音效,比如EVA第一话绫波丽登场时,真嗣被飞起的鸽子吸引了转移视线,她的初登场到此结束。
在这里鸽子打断了真嗣和观众视觉信号,让观众和他都感觉自己产生了幻觉,同时鸽子起飞也预示了使徒的出现,可以说是很高明的了。
当然在这里也可以说是阿鲁巴使用了某种魔术把声音传了过来,或者干脆就是幻觉。
三 菜刀的形状在和POP子相关的话题里面已经有讨论了,似乎做动画的都是不怎么下厨的人,目前应该还没有斩月形状的菜刀吧。
2018年应该不会有这种事情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说是坊主准备道具不当也说得通,这一部里面所有的器具都有点诡异,比如平底锅、酒瓶子、球棒和灭火器,坊主准备道具真是辛苦了(笑)。
四 我喜欢黑桐和橙子出现在等待新闻的巴身边的一幕。
我喜欢把重要人物用作背景,这让我觉得这里不是黑桐和橙子的世界,而是有黑桐和橙子的世界。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机动警察:十三号废弃物》里,游马和野明跑龙套的一幕。
五 黑桐对于潜在的NTR事件的反应很耐人寻味。
结合“果然式如果是女的会比较好吧”,以及之前种种“毕竟式也是女孩子啊”这种无聊的言论来看,有抑制力撑腰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啊,根本不慌。
不过从式的种种反应和事情的结果来看,她的人设也是一个极度纯情的少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是很相配。
六 巴的眼泪很棒。
一个决心赴死,甚至知道自己已死的人,达成了使命,最后看了一眼爱的人,他为何流泪,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
巴作为整个空之境界中难得的英雄人物,其灵魂如同他的一头红发一样自始至终地燃烧着,叹为观止。
同时他刺出去的那一刀揭示了坊主的真面目:“记录死亡”如何如何不过是借口,什么都掩饰不了他对于人类生命和命运的残酷操纵和掠夺,以及他在面对真正的变化、挑战以及通往最终答案的大门开启时表现出的无勇、无谋和无能。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苦心经营几百年的把戏被拆穿,还搭上了身家性命,这算是可恨之人最后一点点的可怜之处。
最后房屋由于坊主的术式坍塌,臙条一家的尸骨也消失不见,巴最后一点存在的痕迹也消失了,他得到了飞升,在一片白茫茫的遗产咖啡厅里和式挥手道别,他去哪了呢?
也许加入了型月世界这个混乱宇宙的涡流之中,也许哪一天还会再出现吧。
想当年初中的时候循着梶浦由记这条线找到了空之境界,看完大受震撼,不明觉厉。
唯美的血腥的酷炫的场景一应俱全,佐以梶浦堪称巅峰的配乐,满足了少年对于神作的一切幻想。
最近偶然听到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忽然感觉跟记忆中空境的某部分剧情契合度很高,于是为了做AMV,时隔多年开始重温空境。
矛盾螺旋在我的记忆中是最晦涩的一章,没想到如今看来其实也没那么难懂,倒是监督各种开关门的蒙太奇有点出戏。
某些剧情(比如开头第一次见面式对巴伸出手之后那一段)个人认为其实有故意揉碎跟其他剧情拼在一起之嫌,明明可以正常顺序叙述非要打乱然后用看似高级的蒙太奇连起来,有点故弄玄虚的意思。
当然几个老deng魔术师之间对话还是很晦涩,我不断暂停回放但还是有某些部分实在理解不了。
最触动我的地方还是代入巴的视角后,对自身存在意义和自由意志的怀疑,那种无力和挣扎。
记得以前看到巴回忆小时候温馨日常那一幕泪目了,但这次看来感觉感情铺垫略有点不足,这部分剧情别那么赶,增加点细节感觉会好很多。
最后提一句Sprinter,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里面的一句歌词「風に、向かい、破れだ旗を振り」跟巴真是绝配。
很精彩的故事,尤其是知道巴早就死掉的时候有点小震惊。
不过拍摄手法插叙乱序太多有点乱,故意让人看不懂就没意思了。
另外有个地方没说清楚的就是,苍崎到底死没死。
我后来看了小说这地方的故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苍崎确实是死了。
第二个是她的人偶,不过有她的灵魂。
苍崎的人偶做的跟自己一模一样,每次苍崎要死的瞬间,灵魂就会转换到新的人偶上面。
另外,之前那个也不是苍崎原来的身体。
苍崎已经死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不停地转生到新人偶上面,所以只要人偶还有储蓄就相当于有重生十字架。
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乱序手法用太多难免会出错。
发现一个大bug就是1小时06分时候苍崎应该是第一次进大厦,阿鲁巴前面不应该有倒下的黑桐。
那里镜头一直是连续的直到被苍崎第一次被杀,所以说那是插叙根本说不过去。
如果没有这个缺陷,并且把矛盾螺旋的意义说的再明确点,我肯定会给五星。
空之境界这个系列一直在追着看,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部不思考就几乎看不懂的动漫系列。
荒耶所追求的,我觉得是一种突破螺旋的可能性,或许是希望看到超脱于生死轮回的状态而不惜建造重复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在一旁观察。
至于为何看上了两仪式,或许他也在她身上感觉的她可能是突破螺旋的关键。
对剧中的公寓触动很大,公寓中的人一直重复着朝生暮死的循环,隐约觉得或许就是我们的生活,或者是我们的思维。
真是没辙啊..这一部..
呃,看得我脑壳晕。。。还好最后清醒了= =~ 胭条巴小朋友真悲情啊~&gt;&lt;~
这集比较长,推理小说中喜欢出现的奇怪的建筑,人偶类似于生活危机中的僵尸,佛教道教里一些概念的杂交
并不觉得这一章很出彩,相反,打乱时间线的手法并不高明,有点沉闷和莫名其妙。
枯燥,絮絮叨叨好像神棍的动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这集有点重口味……
七部电影中制作最差的一部
我觉得这是最好看的一章
比起前几部更加故弄玄虚的感觉= = 大概我就是不喜欢这种世界观吧
剧情的剪切让人感觉混乱,看着费脑子。从第一部看到这,越来越血腥。重口味啊。有点受不了。
用正常的剪辑顺序讲完一个故事会死么?!追求真理而抛弃世界的人最后也被世界抛弃,钢炼也是,荒耶也是,悲剧叔啊……
2008//Movie
这一部感觉最好
那些无意义的镜头就是为了给粉丝添上自以为高大上的内涵
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也是最绕最让人头疼的一部。人人生而螺旋之中,何处得以出之?
喜欢这种排序,其实剧情没什么,画的也不好看
最爱的一部《空之境界》~
章节最爱
神作。
原作最重头戏一章,然而动画版被这个傻导演搞成粪作。请你玩不好多线叙事就不要玩。本身就有些复杂矛盾螺旋被其故弄玄虚又手段低劣的多线叙事搞得节奏割裂,质感极差。身为一个臙条巴真爱,片尾曲倒是深深感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