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这种其乐融融得香港贺岁片,不需要严谨得剧情,也不需要太多无厘头的搞笑,温情就已经足够了。
但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生活中可不可能会人会在屋村被拆得时候挺身而出,计划改造屋村而不是拆掉屋村,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屋村这种建筑肯定是会要消失的,来临的会是更多的高楼与大厦,我也挺怀恋自己小时候居住的房子的,虽然有点破旧但是却又更多的温情,不仅屋内是这样屋外也是如此的,每天都会有人坐在楼下聊天说话,夏天会在树下乘凉,晴天会有人出来晒菜,小孩也都会在树下嬉戏,但是现在呢?
房子重建了,变得更高了,楼下的花园没有了变成停车场,平时没有邻居会出来坐在楼下聊天了,都是直接回家隔着一扇扇防盗铁门。
不仅住处如此,街上也是如此,以前我们的大街很热闹的,那时候街上没有这么多小汽车,街上有着很多很多的烧烤摊,一到晚上到处能看一个蒙古包一个蒙古包的人,喝着酒聊着天,叽叽喳喳的虽然吵闹但是十分有生活的气息,但是现在没有了一个城市美化的规定,烧烤摊不见了路上的食客也不见了,喧嚣的声音也没有,亮丽的电灯也不见了,留下的只有那一辆又一辆的小汽车还有稀散的行人。
前年回去了一趟去趟超市都很难看到年轻人了,都是一些大叔和老人,记得我小时候吃的烧烤,当时的烧烤师傅好像也才20来岁的样子吧!
比起城市的发展我更喜欢的是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生活在毫无生气的地方,仿若全世界只有我一人一般那么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人是群居动物没有了生活的气息,一个人是坚持不下去的。
曾志伟连续三年拍了三部贺岁喜剧,2010年的《72家租客》,2011年的《我爱HK 开心万岁》,2012年的《2012喜上加喜》。
晚上看了第二部,香港不光是国际化大都市,有着健全的法律和ICAC,有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他更有像木屋村,和所谓的笼民存在。
就像哥哥张国荣说的,一个小岛上能居住700万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年龄越长越对浮华的东西不感冒,总喜欢找出之前的老港片来看,总感觉那才是一个真实的香港,有重庆森林那样错综盘根的大厦,有霓虹闪烁的老字号商铺,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市井故事都市传说。
更有的是人情味,俗世温暖。
歌神张学友这两年在大陆巡演,场场爆满。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几段视频,他在演唱会上唱着《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底下的情侣观众,害羞得接着吻,看着那些观众,好像大多已不再年轻,这场景着实让人动容。
我想,张学友的粤语歌,和老港片的爱恨情仇,曾陪伴着他们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有人说这几部电影是港片的回光返照,都是人说出来的。
其实不管怎样,香港始终都还是一样,种花的人始终都会变成看花的人。
这是对土地和人情的眷念。
就像这部电影开头,曾志伟在大屏幕上打出来的一样——“献给我的父亲。
”
有着TVB强大的资源做支撑,曾志伟除了做一些恶搞的电影,就是捣鼓这些港式主旋律出来。
因为是主旋律,恶搞几乎没有出现,能登上大雅之堂,一些笑料还算有意思。
所以,当贺岁片看看是无妨的。
香港人的屋村时代并没有完全结束,港人的生活也绝非像TVB的电视中那么精彩,只是,不知道屋村的互助精神是否还存在呢?
会考要猜题目;老师是美女最好,还得有考试局高层做男朋友;怎么香港也沦陷了?
比起天朝有过之而不不及啊。
除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还得跟大陆的状元们争夺名额,香港的中学生们也不容易。
在旺角和尖沙咀,“补习天王”的广告牌是最大最显眼的,各个“名师”摆着好看的姿势,一如海岛那里竞选的政客。
能租得起如此天价的广告牌,可见他们的收费得多高。
而天朝的老师们大多低调,靠家长们的口碑。
后者值得学习前者的公众精神,只是可怜了大中华圈子里面这些家长们。
邵氏公司的logo很雷人,大大的两个字SB,邵氏的电影越来越没有看头,最好改个logo冲冲喜。
袁咏仪只能演大妈的角色了,陈法拉的空姐形象够甜美,一代信任换旧人就是这般残酷。
很有港味的喜剧片,故事轻松有趣,节奏也比较快,大量的配角比主角更抢眼,梁家辉搞笑比认真起来要更吸引观众一些,看到吴君如,才发现她这个年龄层的香港喜剧女演员很断层,无数个有趣的笑点,虽然不能让人开心大笑,但微笑总能不时发生,导演钟澍佳不知道是不是在大陆待的时间长了,有些受到感染,电影里说教来得太早太明显,不像很多好的香港电影作品里,也有说教,但总能让人在无意中就接收到,认同到,与他相比,上一部TVB和邵氏合作的贺岁片《72家租客》的导演叶念琛明显香港味更浓一些了,当然,钟澍佳此次也有其独到之处,对TVB的讽刺随处可见,而且都是尖锐有趣的,另外,香港老歌曲还是运用的很好啊。。。
让人开心的贺岁电影,2012曾志伟还是不要休息了,找齐人马再来一回吧。。。
一般的贺岁搞笑片,我是不会去电影院看的。
但,这部例外。
除了像时装show一样鱼贯而出的大明星,除了从头到尾的暴笑,更多的是励志与温情脉脉。
越是经济低迷的时候,香港人越是自强不息,互相勉励。
08年我特意到香港演艺学院看詹瑞文的《男人之虎》,在欢笑中,看到的是香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部贺岁片也是,同是经济不景气,片子选择了满载了老一辈香港人回忆的屋村作为切入点去张本。
梁家辉在东莞办的厂承受不了危机的困扰,倒闭了。
老婆孩子唯有重新投靠住屋村的老爸——冯淬帆。
为避免屋村保安的巡查,在冯淬帆的编导下,全家装鬼把保安吓得屁滚尿流。
多么熟悉的一幕!
虽然现在荧幕前的冯淬帆满是白发饰演爷爷角色,但我依然深深的记得90年代,他和安德尊扮演牛头马面的滑稽搞笑一幕。
还有TVB的经典台标,经典剧目的重新演绎……相信,有相同经历的观众能接受电影给我们安排的集体回忆。
吴君如夸张的扮相,被保鲜膜包裹着如僵尸般跳动,一跳一跳,跳回家。
还有,她用舌头掌控iphone4的开锁键一幕,经典得让我现在每逢看到身边的朋友滑动开锁键,就想起吴君如!
这笑中也带着泪,生活如此的残酷,但她,依然顽强地坚持着……撑!
一定要撑到底!
尽管经济低迷把大家逼得退回了屋村,但屋村自有暖意回归。
八月十五整栋屋村的每一层都点燃了蜡烛,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仅有的物资拿出来跟邻里分享,我看到的是街坊融融的情谊,那份热爱家园,热爱香港的诚挚,那份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信心!
只希望如林一峰的歌一样,有着这份“撑”的执着,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艰难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 这一路走来”……
教堂中黎耀祥打张可颐,吴君如当替身那个桥段,完全抄《八彩林亚珍》,只不过戏的背景变成了《义海豪情》。
当然,作为一部轻喜剧,称之为“致敬”,也勉强能说通。
因为片中还有对其它电影的戏仿,但这个桥段我感觉不像戏仿,就是直接搬桥了。
听到有人推荐,正好电视有放就顺便看了下。
影片跟前几年的七十二家租客差不多是一个路数,从剧情上来讲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
片子从hk人当年的屋村入手,似乎意图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切都已经变化的今天让人还能想到某些不变的东西。
虽然自己对hk的这个题材并不熟悉,但不免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大院里生活的日子,虽然很简单但是和快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片子是成功的。
但除开回忆之后却难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如果说是回忆的话也许更多的是对老港片的回忆。
因此在看过之后不禁要想,难道香港电影现在穷得就只剩下了回忆了么?
于己之同理。。。
不爱TVB的人 是无法品味到这部片的温暖和可爱故这一句the place for you 说得很地道也许这些年来 TVB也出过许多烂剧 但每一部都围绕着HK的温情路线 让人讨厌不起来 每一部都能让我感受到家庭 朋友和爱人的重要 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让我的笑的更多 更温暖这个以屋村为主题的HK故事 也是如此 简单 平凡 所以可爱 所以感动是非韩剧日剧那种泪眼摩挲的感动 而是心里那股暖流 TVB特有的暖一句非凡哥 一声醒哥 一个九姑娘 2010最爱的作品 十足让TVB争了口气 再加上这些老人们的精彩加盟 特别是2男1女的主角 太给力了!
微博这个词 更是增添了剧的时代感 新鲜贴切片尾报幕的那个陀螺 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HK也恶搞啊......希望TVB2011继续加油 天与地赶紧出来压阵。。。!!
爱tvb的人一定会喜欢这部片子。
因为数着一个个熟悉的脸是一种乐趣,因为看见好多熟悉的却又叫不出名字的脸然后绞尽脑汁地想是一种乐趣,因为神气活现的麦长青的那一句“非凡哥”是一种乐趣,因为当年的乳沟双妹骤变成惊世骇俗的人妖双煞是一种乐趣,因为看见金刚除了可以很日本之外还能这么土这么呆这么老实巴交是一种乐趣,因为明明是在恶搞却无数次循环着沉重的《义海豪情》前奏曲是一种乐趣,因为看黎耀祥抓着‘九姑娘’一边虐恋残心地殴打一边高喊“因为你是我的女人,所以我不舍得打死你”是一种极致极致极致的乐趣,因为听那句‘已经是两届视帝了,要打死人了’是一种乐趣,因为最后逛街坊会的‘九姑娘’出其不意的两个乌眼圈是一种乐趣,好吧,我貌似是因为义海豪情而给这部片子加了太多太多感情分。
怪不得身边的妹妹看着看着就疑似睡着了……不过电影的其他部分也相当不错,虽然屋村层层格格的形象一度让人回想起《饺子》的阴森森,但是整部电影流露出的怀旧氛围还是分外温馨动人的。
看黄宗泽与梁家辉时光交错的脸,看王祖蓝与曾志伟时光交错的脸却身高依旧。
昔日住过又离开的村屋,现在回来了。
昔日相爱过又离开的女友,现在也回来了。
昔日相交知己过却疑似背叛的好友,现在带着一身的不可思议也回来了。
就连那两位早已走形到外太空去的昔日乳沟双妹,现在不也依旧守着双双的单身,在这么多年之后却还是轻而易举地认出了他们两个臭小子,依旧报以暧昧的桃花眼?
好似世上一切的误会都能冰释,好似世上一切泛黄的美好回忆都可以重拾,好似纵然大好时光已经流逝,却总为你沿途撒了星星点点的沙,好叫你能捡起来揣在怀里,闲暇时回味感怀一下。
到最后,整个村屋团团圆圆,整整齐齐,快快乐乐,爱与正义轻而易举地拯救世界。
真是太适合春节去看了。
某种程度来说,是童话得不得了的电影呢!
Ps 听闻当初雯女因为档期而没有接下这个戏,虽然张可颐演得也好好笑,但是脑补一下真正的九妹如果出演的话……效果一定high翻……
1)2011年2月5日云峰剧院。
2)赠票,疑似朋友单位包场。
3)75%的上座率 。
4)银幕有透光,观众大部分是退休了的老头老太。
5)放了《单身男女》的预告片,有点期待,编剧有游乃海,要看要看!
6)《72家租客》 升级版,TVB群星拜年。
蛮有人情味的一部片子,感觉笑点比《最强喜事》多。
还向《枪火》致敬了一下,呵呵。
110206上外公家
我非常恶心的也用舌头试了一下触屏是否能用。。。果然可以用啊囧
回归喧闹但温馨的香港喜剧模式,虽然一直无脑,但过年闹腾一下也无妨。
群星汇,我笑点好低啊。
很有人情味的片。只有住过屋村先至拍得出,曾志伟,掂啊!
我也想住这种屋村,街坊间和谐相处,生活恬淡自由,不过现实远没电影这么纯真。
好想刻一张碟送给学校门口的城管!
地道港片 不错
太好看了 就喜欢这种贺岁喜剧片纸 曾志伟好嘢
老港片迷與tvb迷必看。回歸《五福星》系列帶點小精緻的沒心肝惡搞道路是極度正確的,不必刻意迎合內地北方佬口味,搞得兩頭不討好。周星星你心動了嗎?
这类片子都模式化了
我觉得播音员任达华比较搞笑
同是贺岁片,怎么大陆的看着就那么糟心呢
我也爱HKM
还是喜欢这种跟上海市井文化很类似的香港电影
笑点都很冷,依然是“全明星”的老套路,不过吴君如的二屎是比较搞笑
TVB的烂片,幸好是免费的。
旧瓶装新酒 (ーー;)气氛也没有太贺岁 倒是很喜欢爱摄影的那个男的刚出场穿的那件衬衣
明显就是堆明星
很好笑啊
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