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部电影的推荐渠道有一点鸡肋,是在抖音上看了片段,被吸引住了于是在优酷找了正片。
其实我的感悟倒是没有其它观影者那么深层次,就想说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对于女主马洛琳的佩服,勇敢坚韧的个性,是很多女性做不到的,在现在这个社会女孩总被定义为柔弱和不堪一击,但是她有个性有想法,虽然强势但是又有细腻的情感。
第二个就是你抗拒的东西有的时候真的会在危难时刻对你伸出援手,可想马洛琳对于马场长大的生活,并不顺意,可是当她真的身处逆境的时候,无论是技能、心态以及敏锐的判断力,都是曾经在马场生活累积下来的荒野求生的能力,派上用场。
第三个就是最后的盲人学校,其实我觉得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因为这部影片不仅仅是普通的灾难片或者恐怖片,为什么要看见世界才能够存活,那些盲人没有经受恐怖的氛围,人性的纷争,因为看不见往往让人看见了。
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能够捕捉到这个世界各处的美,但是也能够瞥见点滴的阴暗面,看的越多心里也就越混浊,有的人克制,有的人随波逐流,而盲人内心纯净,所以不会被所谓的「怪物的声音」迷惑。
要学会珍惜每一个生活片段,要学会偶尔当一当「盲人」,这样心才会干净一点,世界也会更美好一点。
蒙上你的眼 (2018)7.22018 / 美国 / 剧情 科幻 惊悚 / 苏珊娜·比尔 / 桑德拉·布洛克 崔凡特·罗兹
我们这里先默认,灵体是不可被攻击的,人类无法反击灵体。
先来讨论一下如何看待目击灵体的这个设定。
已知事实:1.黑白电子监视器看到灵体会疯2.带眼罩看到灵体不会疯3.灵体从未主动攻击人4.汽车声呐可以感受到灵体我们从1和2就看到了非常奇葩的一点。
带着眼罩并不是完全看不到的,电影里的视角,带着眼罩还是能看到光的,只是这些光比较模糊。
这是很棒的,因为感光可以帮助主角们更好的判断障碍物,这比纯盲好很多很多。
这也就意味着带着眼罩目击灵体是没事的,然而电子监视器目击灵体却会暴毙。
那我们这样理解,带着眼罩看到的图像的失真程度更高,电子监视器虽然也是失真的图像(相对于实景)但是失真程度不够高,所以看到灵体还是会暴毙。
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来到了失真程度上了,需要多高的失真程度才会保证我们不会疯掉呢。
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个貌似无解的scp,它会杀死看到它的所有人。
我们不讨论那么激情热血,说什么无敌的scp,我也对那玩意不感兴趣。
哈哈镜滤镜算不算失真程度高呢?
emm,你可能会说,那肯定不算!看到肯定还会疯,那再加点滤镜啥的呢?来点贴画?遮挡一部分视野?就像蒙眼布遮挡一部分视野一样?来几个可爱的小兔子胡萝卜贴画放到手机屏幕上,这样算不算失真严重呢?谈完我们民用的一些尝试,军队的选择就更多了,声呐,热成像,雷达,这些技术都可以做成失真率极高但是信息详实的观测设备。
而且根据3.灵体从未主动攻击人,人类在面对灵体作战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
如果你想完全不讲科学,说,灵体是完全无法收到物理伤害的(这是极为不科学的),那我们就不需要讨论军队如何面对灵体。
但如果你信奉科学,根据人类现有的知识,由于片中的灵体可以与物理世界互动(摇晃汽车),那灵体就不过是具备质能的普通东西罢了,完全可以利用物理法则对抗。
一些科学认为的幽灵粒子(中微子),其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是非常弱的。
在军队严明了纪律,配备好装备以后,这些灵体会几乎是瞬间从地球上被抹除掉。
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嘞,只是吐槽一下设定的漏洞。
既然咱们有设定,就尽可能设定的更加合理嘛。
有人会说,片中的眼罩就是纯黑色不透光的!就完全看不见灵体!片中那些透过眼罩的视频都只是示意。
其实你闭着眼睛,也还是看得到强光的,那就是你对画面的采样率更低,失真率更高了而已。
同样的,也不会存在完全的黑色,只是失真度极高的,被遮挡了大部分光线的画面的缩影罢了。
而且文章中提到的军用科技,依旧适用。
全程无尿点的《蒙上你的眼》(Bird Box)来啦
深秋小屋 | 影视文/整理:Dongdong 配图:深秋小屋 网络*注:文中“☞”手指符号可点击到另一篇深秋小屋推文,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各位都知道,去年桑婆桑德拉·布洛克和大魔王☞凯特·布莱切特等一众女神主演了一部全女性主角的电影☞《瞒天过海美人计》。
看电影里面,她和旧相好☞凯特·布莱切特聊骚来聊骚去;
和☞香蕉姐也是散发着肢体的暧昧。
桑婆这种眼里没有性向的直女,有时候撩起妹来,真是肆无忌惮,无人能抵挡的强吻☞寡姐▼
无论☞姬得满怎么压制都能反攻的桑婆▼
反正老不老练,流不流氓,都不是她的重点。
重点是——洗劫完☞Met Gala后的桑婆;马不停蹄和香蕉姐称姐道妹;马不停蹄“怀孕”生子;马不停蹄一路“盲”逃;在世界末日硬是闯出一条生路;真是与警察斗完又与天地斗呐!
这也是今天深秋小屋要推荐的一部Netflix的科幻恐怖片——《蒙上你的眼》Bird Box
影片有点像☞艾米莉·布朗特主演的惊悚科幻片《寂静之地》。
只不过前一部是不可以出声,而这一部是不能用眼。
影片卡司阵容不错。
导演是执导《夜班经理》一二季的苏珊娜·比尔(Susanne Bier),她是一位很会拍惊悚片的女导演。
《蒙上你的眼》果不其然,从头到尾节奏都紧张非常。
主演除了☞奥斯卡影后桑婆,还有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的男主崔凡特·罗兹。
你们能想象:55岁的桑婆和29岁的小崔在片中是一对情侣吗?
画面居然毫无违和感!
其实影片一开始,桑婆饰演的Malorie并没有男朋友,她热爱宅家里创作画画,追崇单身自由,哪怕已经怀上了曾经“室友”的小孩,她也坚持不婚,打算自己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
她的妹妹Jessica(☞香蕉姐饰)帮她采购日常用品,比她本人还热切期待着当孩子的阿姨。
这时,电视里播放好多国家的人在大量自杀的新闻。
两人没把新闻当回事,姐妹俩继续有说有笑,一起去医院做常规孕检。
在医院里一个本来好端端的姑娘,突然失控,直接用头撞窗玻璃企图自杀。
在两人回家的路上,接二连三的车辆发生了车祸。
接着,驾驶车辆的Jessica突然好像看到了什么令她极度崩溃的东西。
两人的车辆也翻了车。
Jessica从车里蹒跚而出,直接生无可恋地撞向疾驶而来的大货车。
香蕉姐的角色在本片就这么十分钟不到被KO掉了。
但是,惊悚与悬疑才刚开始——路边一位好心的女士,看到桑婆挺着个大肚子栽倒在地,不顾老公的反对,帮助桑婆去室内避难。
可是,她还没来得及扶起桑婆,自己就突然像接收到什么奇怪的信息,独自走进一辆燃烧的车内。
这时,小崔扮演的黑人小哥Tom,正好路过,快步走上前来,把桑婆救起,带着她一起进入了路边的一栋房子避难。
房子的主人叫Greg,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也是一个已婚的亚裔gay。
说到这位美籍华裔演员,不得不提一下,他叫B.D. Wong,中文名黄荣亮,曾因主演《蝴蝶君》而获得托尼奖最佳男主角,生活里他就是gay,和同性伴侣RichieJackson长达16年的情感,两人还有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生下来90分钟后去世)用黄荣亮的精子和Richie Jackson姐姐的卵子结合,通过代孕母亲所生。
两人在2004年分手,黄荣亮经常为LGBT相关的艺术慈善机构做公益。
《蒙上你的眼》也算是他本色出演。
和Richie Jackson
和现任
和妈妈在白宫
和妈妈在白宫Greg接纳了好几个陌生路人的求救,放他们进自己的屋子避难。
这里面有之前想救桑婆反而先遭遇不测的女子的老公Douglas。
这是反派老戏骨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演的,他演过无数经典电影中的反派人物,比如《空中监狱》、《圣女贞德》,其中有一部☞《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可谓90年代末探讨跨性别的奇幻类影片。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女警Lucy,是演《阿丽塔》的罗莎·萨拉查扮演的。
《阿丽塔》一位和桑婆一样身怀有孕、心地善良的胖女孩Olympia(丹妮尔·麦克唐纳饰演,她出演过☞《伯德小姐》)
一屋子人讨论外面发生的怪事。
原来天上有不明黑暗物质,只要看到“它们”,人类就会出现幻觉,看到死去的亲人或者自己无法承受的伤痛画面,直接自杀。
所以,大家得足不出户,并且把门窗关紧,窗帘严遮。
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毕竟房子里的食物会短缺。
开超市的小黑哥Charlie说可以开车到他超市去取食物和日用品(里尔·莱尔·哈瓦瑞饰演,他曾在☞《逃出绝命镇》里扮演男主的男闺蜜)
可是怎么出门呢?
主人Greg想了个办法,说可以通过技术来查看城市里的监控,从而绕开不明黑暗物质,出门获取食物。
可惜,Greg想错了。
这玩意可以通过监控视频来左右人的意志。
Greg在自家电脑前领盒饭了。
Greg的自杀让大家陷入恐慌。
剧情上演末日生存,考验人性的时刻到来了。
小崔Tom、桑婆、女警Lucy、Douglas和Charlie自告奋勇结伴出门去超市取物资。
他们把车窗涂黑,靠车载导航来盲开。
终于,经历了一番惊险后,他们最终成功到达超市。
在超市里大家遇到小黑哥Charlie的同事,一个有精神障碍的男人。
大家才发现,在不明黑暗物质的袭击下,只有两种人不受干扰。
一种是瞎子,看不见;一种是精神病患者,他们会帮助不明黑暗物质一起诱导正常的人自杀。
危急之际,小黑哥Charlie发力,选择牺牲自己,拖住精神病同事,保住了其他人的性命。
大家终于成功取得物资返回住所。
但女警Lucy和刚勾搭上的小哥Felix两人商议着呆在房子里不是长久之计,应该直接去有吃有喝的超市里更安全,于是这对亡命鸳鸯半夜开走了唯一的车辆,撇下大家溜走了。
剩下的人没了车,只能呆在房子里。
本以为寄希望于仅有的物质撑过一段时间,能等来救援。
但是有一天,胖女孩Olympia因为心软,又把一个陌生人放进屋来。
这个中年男子叫Gary(汤姆·霍兰德饰,参演过☞《波西米亚狂想曲》)说了一堆可怜兮兮的话后,博得除了Douglas之外大部分人的信任,留了下来。
而Douglas反而被关在了车库里。
就在Gary到来的这一天,桑婆和胖女孩Olympia两人同时分娩了,屋子里一拨人忙活着迎接两个小生命的到来。
Olympia生下了一名女婴,桑婆生下了一名男婴。
想到妹妹香蕉姐生前喜欢女孩,桑婆不仅悲从中来。
而此刻,Gary却独自在客厅里做起了一系列疯狂的事。
他打开音乐用铅笔画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阴森恐怖的画。
把活生生的鸟,放进了冰柜里。
把屋子里的窗帘一扇扇拉开。
把Tom敲晕。
把车库的门打开,导致Douglas直接暴露在户外。
让刚生产完的Olympia看到了窗外不明黑暗物质,跳楼身亡。
强迫助产的老太太看窗外的黑暗物质,让其自杀。
用剪刀戳死了Douglas。
看到这儿,真是觉得汤姆演的Gary又贱又讨人厌,特别是那股子强迫大家看窗外的疯劲儿。
剧情发展到这儿,好像一切已陷入末世绝境。
好在黑人小哥Tom顶着有智有勇的主角光环,最终把疯子Gary干掉了。
接着,影片就进入新一轮的剧情——生存大逃亡。
桑婆和Tom带着两个孩子一路大逃亡。
而小哥Tom为了保护母子们,最终牺牲自己。
接下来,影片直接转入母性的独立、坚强,桑婆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蒙眼闯荡,一路过关斩将,斗智斗勇,寻找最终的安全港湾。
影片有很多母亲和孩子之间交流的细微处,安排地非常妙。
比如桑婆划着船过激流的时候,要求其中一个孩子摘下眼罩帮忙去看方向。
亲生儿子自告奋勇说:“我来看!
”,桑婆一下子呵斥他不可以。
这一刻把母亲保护亲生孩子的本能刻画得非常真实。
懂事的女孩说:“那我来看吧。
”桑婆沉默几秒,说:“谁都不看。
”简单的对话,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瞬间拔到一个高度,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和小说同样在逻辑推理上有很多BUG,但这并不影响整部电影给人的启迪和立意。
影片小说原著蒙上眼睛才能生存只是一个假象,但现实生活里,人与人之间若失去信任,相互无视彼此的存在,才是世界末日。
从一路惊悚到后半段的女性主义视角,也许影片要告诉大家,在危机之时,女性能不靠男人独自撑起艰难的生活。
划着小船在礁石跌宕的激流里蒙眼前行,像极了生活里那些丧父式育儿家庭里的妻子,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还要打理家庭,而生活的前方永远是未知的甘与苦。
鸟是灵性之物,它在影片中能预知危险来临,它在现实生活里,也一样是美好生活的憧憬。
假如世界末日需要双目失明才能生存下去,你有勇气戳瞎自己的双眼吗?
这选择好难。
是不是?
有几点没写到文章里,这里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影片中的几个人物:房子的gay主人把求救的人放进屋内,也寓意着在很多观念和思想碰撞上,LGBTQ少数群体是最包容的;接着开超市的黑人小哥牺牲自己保住别人的性命,黑人群体在曾经奴隶社会中,也是作为社会底层人士先牺牲他们的利益甚至是性命;女警开车带男友出逃,女警代表着拥有一定的资源职权,在特定情况下,他们总是可以优先使用到资源和职权;剩下的普通老百姓,有枪、有过从军技能的相对能活久一些,疯子杀人放火法律无法约束他们,在极端恶劣下,你要么疯,要么自杀,最终活下来的幸存者,就是凭意志力和伟大的母爱本能了。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蒙上你的眼获取影片熟肉资源-END-
很精彩,超出预期。
看过简介,很自然在心里就会和寂静之地做比较,当时对寂静之地期待很高,可惜差强人意,所以对这个片的预期有所下降。
本片显然预算并不高,神秘生物(姑且叫生物吧)始终没有露面,要想让观众觉得可怕还是有点难度的,要知道寂静之地中的怪兽形象还是蛮惊艳的,结果却一直能把紧张感保持下去,双线叙事把悬念也留到了最后。
关于本片的吐槽大都集中在“看一眼就自杀”这个设定上,如果我们先确定好这只是一部小成本惊悚片,这个简单又并无任何解释的设定也还不难接受,在这个简单设定下的故事本身基本还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唯一让我跳戏的地方是对讲机里的声音,我们这有社区,我是瑞克。
我擦瑞克!
末世中大名鼎鼎的瑞克格兰姆斯么,不要说了我知道你的社区叫什么……你快告诉我,亚历山大,山顶寨,神之国,我离哪个近点……尼玛救世军正在追杀我……赶紧派达里尔、卡罗尔、玛姬、米琼恩来救我啊,不然我们活不到下一集啦……
本篇有剧透!
蕉蕉宣传那么卖力搞了半天戏份这么少啊……据说是桑爪太爱蕉蕉了特邀她来演妹妹,说妹妹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很重要所以非蕉蕉莫属,磕到了!
不过说实话电影真得不是很好看,那段"发型不一样"我笑死,桑爪真是搞笑起来毫不费力啊。
为了蕉蕉加一星吧2023.08 看完原著再来更新,本来以为没有看过电影,一看豆瓣竟然已经标记过了,然而毫无印象了,才想起来估计是当时看完电影才想要看原著的(我这新冠后遗症的脑子啊……)原著总体来说比电影改编更绝望黑暗,电影改编个人认为不太好的是把Mal一个人养大两个小孩改编成和Tom一起养小孩,原著里Mal和Tom心心相惜但没有任何明显的爱情意味,电影改编成cp还拍点不大不小的船戏,单纯是为了吸引观众,但难免cliche。
原著里其实Gary的身份揭晓算是能猜到,但Gary策反他们几个人中最坚定也最激进的Don(电影里没有这个人物,马尔科维奇演的人物有点像,但本质不一样)最终是Don杀死了所有人,这一点还是很震惊的,因为你可以看到人是如何一点一点地信仰崩塌,在这种末日极端情况下,人被自己的内心所摧毁,比creatures本身更可怕。
原著里Gary和Don没日没夜地悄悄说话,后来大家把Gary赶走但Don其实把他藏进了地下室,后来大家都死了但是Gary没有死,Gary仿佛如影随性无处不在,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和绝望是电影里没有的,也导致电影改编虽然达到了视觉化的刺激效果,但难免缺少了一些人性至暗的思考和深度。
人本身永远会比creatures更恐怖。
我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童话,讲是两个孩子为了寻找邻居太太女儿治病的青鸟而踏上漫漫冒险之路,最终找到青鸟的故事。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诺贝尔奖的获奖作品《青鸟》改编的。
所谓青鸟,就是人类的幸福。
而一路上的危险,就是人类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的重重阻碍,有记忆,有黑暗,有愚昧,有死亡等等,我记得最后邻居太太的女儿见到青鸟病就立刻好了,但青鸟还是飞走了,象征着幸福是如此短暂易逝。
看完这部片子,我知道这是另一部《青鸟》,而不是你们反复提的《寂静之地》。
这部片子所隐含的隐喻,远远比《寂》多,而剧情的疏漏却很少,这当然得益于原作的精彩。
并且和《青鸟》一样,这部深得象征主义的精髓,是在恐怖电影的外表下试图讲述一个人类追求幸福的故事。
那团黑暗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超市哥解释为诸多文化中的人类克星。
从电影中可以看出,看到了它的人,会悼念故去亲人的名字就像看见了他们一般,或者像看见了终极的恐惧,或者极致的快乐,而立刻用自杀的方式走向死亡。
但是精神病人却不受任何影响,反而成了“它”的信徒,四处用暴力逼迫正常的人去看。
而“它”,无处不在。
我理解“它”是人性中的最脆弱的部分:对至亲的极度思念(随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对极致快乐的渴望(过量毒品致死),对极致黑暗的恐惧(恐惧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自杀),看似荒谬,但实际现实中都发生过无数次。
你无法与之抗衡,因为人类的本性是如此脆弱,不能抗拒比性快感多十倍的毒品,甚至也不能治愈“抑郁症”,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眼镜蒙住”,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而你无法与深渊抗衡,那么就看也不要看。
就与其说是一种你们所谓撞车的“设定”,倒不如说是创作者精心设计的象征。
那三只鸟则分别象征着马弗里和两个孩子,鸟的颜色恐怕不是一种巧合,同时也取了青鸟的寓意——人类的幸福和希望乃至善良。
所以孩子的名字一直都叫做boy和girl,这个象征简直做的有些直白地近乎笨拙了。
电影和原作的名字也叫做《bird box》,鸟一直都被装在盒子中,即使最危险的时候,马弗里和男孩女孩也没有放弃这个盒子,悉心保护。
当“它”到来时,鸟会不安鸣叫。
“它”的信徒试图攻击屋子里的人时,第一件事也是把鸟笼放在冰柜。
而最后,三只鸟终于在盲人学校的绿藤花园中被放出盒子,这对应着《青鸟》中终于寻获幸福的情节。
其他象征的地方也举不胜举。
大叔象征着人性最保守的部分,怀疑和警惕一切陌生人事,拒绝改变。
从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看这是可以保证暂时的安全,但却故步自封无法进步,人类的进步仰赖于惊世骇俗和离经叛道,大航海的意义远远大于任何一个所谓的盛世。
如果大叔活着,他们是无法踏出小屋一步的,也就无法到达最后的乐园。
胖孕妇——也就是代表着人性最善良(也就是圣母)的部分,则让黑暗进了屋,连累了大家的性命。
黑人后爹则象征着人性中的最美好品质——勇敢,坚强,善良,希望(给孩子们讲述未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场景),以及自我牺牲(最后摘下眼罩拯救了孩子和马弗里)。
马弗里,其实就是代表着人类的软弱,逃避(不想面对有孩子这个事实,甚至怀孕仍要酗酒)和怀疑的本性,在责任感(有了两个孩子)和希望(黑人的影响和河下游那个世外桃源)的驱使下,经过重重考验(激流等等)逐步变得勇敢,坚信(最后的树林里,不被“它”的声音迷惑),终于获得了幸福。
而最终那个门,不就是《圣经》中所说的“窄门”么?
综上所述,我希望大家能把这部片子看成是一部充满了隐喻并且成功把隐喻巧妙地设置成合理情节的精彩电影,而不是一部撞车之作,这部片子最终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我有这个信心。
在影片的末尾,Sandra被无形怪物追赶着在丛林里奔跑的那一段,竟然把我看哭了。
怪物在那一刻很强大,为了丧心病狂地想要感染她,很有心机地通过声音来诱惑她摘下眼罩(目前为止怪物很少是能如此大段地说话的,也没有物理形态。
不过剧本漏洞不是我想要谈的,)。
那个声音和怪物的力量之巨大,似乎让Sandra很难抵御,一直非常坚强的她也差点想要扒开眼罩了。
但是她通过道歉和承认我爱你而召回了吓跑的小女孩,找回来的同时还是她想要保护孩子们的决心。
于是她也跑得更快,把俩孩子一边一个夹在腋下跑,手指紧紧嵌入孩子的衣服里。
那一刻就是让我看哭了:作为母亲,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时刻,都会迸发出可以扛着不管多重的孩子奔跑的勇气和力量的。
整体而言,剧本没有什么巨大的让人想要吐槽的地方,单凭可以让我泪奔就是非常喜欢了。
另外喜欢的地方,还有坏人Gary的巧妙登场。
电影开始不久就让我们看到了五年后的,也就是现如今的画面,于是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之前看到的五年前聚在一起的那拨人应该是都死了。
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五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求生,各有各的长处,很有组织性也很聪明,还有理论基础夹持(关于怪物的来源)。
看起来是很能活命的一拨人,怎么就都死了?
抱着这个悬念我就非常想看下去(立刻把自己手里的娃交给阿姨了,准备毫无打扰地看)。
Gary被放进门的时候让人隐约觉得不详,但是他看起来很正常,大家的生活也很快回到正轨,所以丝毫没有让我觉得这个人就是原因!
直到两个妈妈快要生了,突然Gary打开画薄,把一张张非常恐怖的怪物素描(真的是非常邪恶非常恐怖,赞一下设计者)摊在桌上的那一刻,你才觉得,啊原来他是不受怪物影响的变态!
那一刻看得我手指尖发冰,心都凉了(尤其是在最最关键最脆弱的时刻)。
两个女人刚刚生产完在楼上抱着自己的婴儿,Gary就冻了鸟上楼了。
惭愧惭愧,也是最近刚生完孩子的我,那一段是跳过了,实在不能看。
不过得知黑人幸存下来了真的好开心。
Sandra军训式养娃,把他们成功养成五岁的娃那些蒙太奇我也很喜欢。
她的军训育娃法,的确是让小朋友们不太能感受到温暖和爱。
他们可能心里是不够健全的,但是至少身体是健全地活了下来。
毕竟,母亲的永恒第一原则是孩子先能存活下来。
Sandra看起来很严酷,但是要把想要抱着小朋友就那样傻呵呵地躺着玩这个心情压制下去,实际上对母亲来说是更严酷的。
要是我,也一定会给小朋友们取boy & girl这样的名字。
和breakfast at Tiffany's的女主人公管自己的猫叫cat同理,不给自己的“所属物“取名字,就是做好了自己流离失所,随时会丧失他/她/它的这个心理准备,不这样不能活下每一个不知道未来的每一天。
本来Sandra的人物设定就是她不想要孩子,也不是那么喜欢宝宝(和胖胖女那种天生就是想要做温柔的母亲的设定的反面),所以她后来的严酷就剧本严谨度来说还是很合理的. 在到达激流之前的“毯下会议”那一景我最喜欢。
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知道boy是sandra的亲生儿子,女孩是胖妈妈的女儿。
虽然作为观众的我们,不能明确girl和boy知道不知道这一点(sandra应该不是那种会sugarcoat的人,不会跟他们说他俩都是她生的这种谎话我觉得)。
五岁的小孩,可能还太小,不太能让sandra狠下心来解释谁是谁的孩子?
Anyway, 快到达激流了,Sandra说需要一个人看激流,很危险,但是不能不看。
Boy马上说,我来!
Sandra瞬间爆发,吼 I DECIDE! Girl马上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小小声说,那我来看吧。
Sandra这回没有言声,我立刻心里大大叫好剧本的微妙之处 -- 它没有虚假地美化/否定人性(尤其是母性)的自私处 -- 危险时一定要牺牲两个小朋友中的一个的话,应该是想要保护自己亲生的,牺牲领养的那个吧。
但是Sandra的沉默和被诱惑也仅仅十秒左右,她的最终决定是NO ONE LOOKS -- 也是让我一下子就感动哭了。
虽然小女孩是领养的,但是一生下来起就是和Sandra在一起,激发母性的oxytocin荷尔蒙也是在同样刚生下孩子的Sandra体内爆棚的,所以基本上Sandra是把她当作自己的baby没跑。
这种情况就好像问一个母亲地震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救谁这种蠢问题一样了,答案永远是 -- 两!
个!
都!
救!
(我还是别要二胎了,这样世界大末日的时候逃亡的难度降低一些。
扛着一个小朋友还能跑,两个的话就要像Sandra这样左边右边一个夹在腋下那样跑,那应该就只能是电影了)女导演说自己拍这部片最重要的是一个积极的充满希望的结局,超赞!
消除所有剧本漏洞!
原书非常黑暗,盲人学校里的人其实都是自刺双目的,原剧本里Sandra也差点把小朋友们的眼睛弄瞎。
但是电影结局很美好(暂时忽略藤脉藤交错的天花板有很多空隙让大片的阳光照进来 -- 这样难道怪物不会进来吗?
anyway,可以忽略,毕竟镜头如同伊甸园一样美好漂亮),让紧绷了一口气的我一下子放松下来,不至于看完了还觉得很压抑(这个效果是导演非常在乎的)。
看完了赶紧去抱抱我的girl,软软绵绵暖暖的一只,基本上是没有逃亡可能性的。
扛着她在世界末日逃亡,让她受一丁点苦,这样的事情想都不能想,一想眼泪就能出来。
所以超级感谢有这部电影,让我能以一个安全距离来感受一个真实刻画的在世界末日里保护孩子的母亲。
19/1/20 修改:替换掉了所有的英文词,使用了高级词汇和成语,请表扬我!
蒙上眼睛如何走路?
很想抽时间去看看该部电影,感悟其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道……影视比现实的优点在于:既可用广角镜头也可用聚焦、既可以拉长时间也定格时点、既可以采取回忆模式也可以跳过枯燥平乏无味的时段……影片拍不好,可以重来。
人生拍不好,可不可以重来,就看大家磨合度了。
磨合不好的话,可能就只有一种结局了……忍耐、忍耐、忍耐……
就随便联想点别的吧平时的正常人要蒙着眼,畏畏缩缩的生活,而疯子却可以自由地在阳光下大行其道所以,要么蒙眼,要么发疯要么如同一个盲人,住在世外桃源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啦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了
玩过漂流的都知道,光看着都坐不稳还蒙眼,恐惧简直是到了极限,观众可以很好的代入这种恐惧,看的时候真的是手里一把汗,还有最后的盲人学校真的把我看哭了....心情复杂不知道说什么好,反正就是一种升华,就是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是假如像电影里那样,盲人绝杀了OK
不讲完整的故事都是耍流氓。两个孩子真是太懂事了。偷车跑路的两口子也不给个交代吗
前三十分钟可谓是五星级别的悬疑灾难片,然而可惜的是本片是一路泄气泄到结尾的那种,非常可惜。布洛克阿姨一把年纪又要演单身母亲又要跟小了将近30岁的男主日久生情,就很……好吧,演的部分大家还是都还不错的,而且难得一部网飞电影上看到这么多熟脸,但是各种套路化的角色转变和死亡都比较失望,导演感觉也拍得很拘谨,调度上也什么可说的。这样好的概念(甚至感觉好过《寂静之地》不少)出来的是这种效果确实不应该,但是放在网飞制作中算还不错的一部了。PS:最后的幸存者大本营负责人名叫Rick,以为我穿越到隔壁去打行尸了233...
。。。。。。
Meh 前面比较精彩
太爛了吧,浪費兩個小時
7.8分。比灭顶之灾和寂静之地好太多,桑德拉年龄上可以当男主他妈了
多好的电影,这么低的分数观众是“蒙上了你的眼”看的么。可以看做寂静之地的姐妹篇——无形之地,相比寂静之地更为惊悚和恐怖,从头至尾杀人的魔怪都没有出现过,名副其实的杀人于无形,唯独那个精神病人毛骨悚然的涂鸦算惊鸿一瞥,拨开恐怖的外壳,故事的核心是一个经历过情感抛弃,内心漠然的母亲如何在绝境求生中找回爱和责任的故事,小鸟在电影象征着末日中希望,一方面布洛林抵触希望,从开场她对怀孕的抵触,到后面她阻止她孩子听故事;另一方面她又依赖着小鸟和孩子所带来的希望才生存了下来。桑德拉布洛克演这号人物简直如虎添翼,把一个女性的顽固和坚强,以及最后内心的消融演得精准又精彩,让观众每一分钟都为她提心吊胆。片中看不见的灵体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疯子对它是免疫的?人被眼睛所蒙蔽所诱惑,当闭上眼睛才听到了心中的鸟叫。
桑德拉·布洛克,一众人群中强烈的存在感,撑满全场,不愧为全片最大的一个大牌演员。高概念,强逻辑,不知所踪又无处不在的怪物/反派,在这里,人类只有被拿捏的份。抵抗或反击,想都不要想,能保命就不知道是多少辈修来的福了。
桑德拉永远是我最爱的女演员之一,所以她的片带着滤镜我都会打高一点分的,更何况这个设定真的很不错,就是感觉受时间限制,很多该讲的内容没讲完,例如我因去上厕所,错过了为何会有那么多疯子不会受那个看不见的灵体影响啊,女警察他们俩去哪里了啊,这些都是?当然那个小女孩真的有天赋,镜头只要带到她就没有掉线过,表演除了努力外果然还是要靠老天爷赏饭的啊😐😐😐
烂片!
比寂静之地好多了
我觉得挺好看的呀!
超想知道怪物长什么样子!
3.0但我真的不想给三星。说实在的感觉很浪费malkovich。另外之前总觉得bollock演技还不错的,但这里她真的是领衔拉垮。可能之前看她演的角色都属于比较好演的,有点高估她了。这里真的每次她生气吼人我都想笑,太没说服力了。故事整体乱七八糟的东一下西一下。倒叙+正叙也做的非常无聊。最后桃花源的设定算是有点可爱。除此之外真的没啥可夸的了。
又名:《爱我你就看看我》!比寂静之地强一万倍。
非常不错的惊悚片,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续集有太多可以写了:它是什么?从哪里来?是否人为?为何是选择性杀人?为何不能看见它?为何说它很美?期待续集。
在末日,闭上眼睛还能继续美国生活方式.....
为母则刚,全片特效基本无,就靠桑德拉一个人撑完全场,她也不负众望,很敬业,故事可以再精简一点,谈人性就蜻蜓点水,反而显得有点多余。
《寂静之地》视觉版,依然是喜欢的末日题材,悬疑一直带到尾。如果深究合理性,这类型片子就没法看啦。
小成本软科幻佳作,虽然有克系元素,但整体而言更重氛围营造和情感刻画。桑德拉布洛克演技在线,角色弧光动人。整个故事的隐喻丰富,末世中求生与求生之上、似乎虚假却令人成为人的希冀,让片子值得花时间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