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较新颖,前半部分剧情紧凑,尤其是剧情巅峰富士山之战,剧情多次反转,但后劲不足,后面剧情缓慢,恋爱成分增加后,整个剧的氛围变得轻松很多,搞笑情节也多了,这可能与新加入的角色性格设定有关。
故事有涉及到《哈姆雷特》和《暴风雨》,并以此为暗线,暗示剧情发展,增强了作品艺术性可谓是亮点。
“绝缘的魔法使之心”这一设定感觉铺垫不够,强行续剧情的想法。
剧情最终走向平庸的恋爱拯救世界命运的日式中二套路,但是由于故事悬念,推理设置得好,使得这一套路观感不错。
但涉及“外星人”这一设定,就感觉剧情暴走,虽然勉强和“文明”对应得上,剧情对比前面走向依然很奇怪,时间穿越设定有点随意,两“普通”的主角在最后计划的加入说服力不够,明显主角光环会发挥作用。
总体来说比较虎头蛇尾,结局平淡。
人设不错,剧中基本上每一个角色性格都十分鲜明尤其是两个女主,一个理性强大,一个可爱讨喜,两男主都高智商,一个妹控理性,一个天然腹黑,剧情走向基本遵从角色性格。
但是新角色可谓槽点慢慢,定位模糊,像是配角中的主角,像是为了强行展开故事而加入的人物,有点拉低档次,剧中的配乐,在营造危机的氛围上可谓恰到好处,画面等制作上也诚意十足,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主题表现不错。
一开始吉野和真广的妹妹在一起了,后面真广妹妹离世了,吉野和真广关系也没之前好了,吉野让真广以为自己有了其她女朋友,其实还是对她妹妹放不下。
吉野当然也在慢慢改变,4集最后给了被黑铁的两小孩饮料,第六集黄毛抱头盖骨那里有点渗人。
第八集本来要将军那里很绝,结果发现是两年前的时间。
还有真广妹妹真的好🐮,用书的剧情主导未来的走向,先是哈姆雷特,后面是暴风雨,果然🐮。
然后等到女主成功来到吉野他们的世界,吉野和真广突然暴毙,好精彩,后面女主喜欢上吉野,被黄毛点拨说喜欢上他那么他女朋友要被起始之树给杀掉。
表白那里也是绝,大家一开始猜吉野喜欢谁,最后男主说是真广死去的妹妹,后面女主去找真广妹妹,发现她是绝园使,真广妹妹用自己的死演绎了后面的剧本,结局看着觉得挺精彩但又感觉很平淡,只能说这部还好
制作质量很高,画风美型且作画稳定,基本没有崩了的画面,打斗场面也挺酷炫。
主要是故事非常非常有趣,人物更是魅力十足。
尤其是前期,剧情一环紧扣一环,层层展开,双男主智商一直在线,尤其是吉野,心思真的太重了,有时真的觉得蛮可怕的,中期把公主救回来之后整体气氛不造为啥有点小跑偏,突然就欢乐了起来,最后的解决方法设计也一般,不过大结局我是满意的,爱花离开后双男主太痛苦了,最后让他们各自重新得到爱情也是很不错的HE,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绝对是希望吉野能和爱花走完一生的。
再说说人物,每个角色都很有趣,真广智商武力值都很高,霸气十足随心而为,但是在自己对爱花的感情上又有些迟钝有些胆小,一心为了爱花复仇除了吉野其他都不放在眼里让人佩服又心疼。
公主也是非常可爱的女孩,勇敢果断身负重任,但是爱上了吉野之后的少女心思真的特别萌,为了吉野与爱花打架哭泣那里很心疼公主。
我最爱的角色是爱花和吉野两个人,这两人的性格其实很微妙,天生有着黑暗的一面,但是本性又是善良的,爱花仿佛一个清傲的高岭之花,非常非常吸引人,但是却又觉得不敢接近,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我真的没有见过,太有魅力了,会让人不由自主爱上她,吉野也一样,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里已经把自己逼到了绝境,在公主的追问下终于面具破裂痛哭出声那段哭死我了。
这两个人都是妙人,如果现实中有幸遇到这样的人该有多妙。
莎士比亚的两部作品一一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台词和隐喻贯穿全剧,整部动漫更像是一出戏剧。
不破真广的金发红瞳,为人傲慢我行我素完全就是英雄王在世;泷川吉野冷静低调,宛如智将的存在。
两人为了同个女人不破爱花上演走向不同结局的复仇剧。
骨头社出品的动漫还是比较注重剧情,戏剧化风格在动漫番作中少见且良心。
又是一个穿越引发的血案,话说日本的穿越剧永远都是青春恋爱剧哦,中国的穿越拍出来的居然也都是,这跟起点的穿越文主流可不匹配啊。
中二病也要读莎翁+也要玩自裁+也要玩穿越+也要……,这片子集所有中二之大成,按说给个五星也不嫌多的,但我偏不。
(不中二就不叫日本动画了,这个我随便说说)从主要问题上讲,跟《环形使者》《命运石之门》都有相似的概念,不过石头门最终还是happyend,《绝园》就太苦逼了一点了。
貌似活着的人都找到了新的生活,但是谁允许你就这么自说自话的死了啊爱花,虽说是情节需要,但是我还是见不得人自裁啊,我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就说不出的别扭。
死去的人好像贯彻了自己的信念,但是这种贯彻的结果并非其能亲自去确认的,而活着的人却要永远在心里留下伤痕。
我所理解的自我了断,除了对生活本身已经绝望,就是为了报复周围的亲友。
所以真广在墓地责备爱花“你认为生活就得按着剧本来演……我认为你做错了”,让我觉得这部片子本身是格调又高了一点点,故事本身颇多细节上的感动、翻转的还算自然(啊,不要说这都是套路),但是因为爱花的自裁,我实在只能给你四星啊。
安乐死在几年前算是时髦话题,国人却到现在也不能接受这个事情,我承认生命中确实有超过承受能力的痛苦,在极端情况下让人强撑着笑面人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爱花显然不是没有能力去承担绝园魔法使的责任,她的死亡,是完完全全的因为其自裁事件本身导致的,或者这就是魔法世界的“理”?
虽说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片子看起来还挺带感的;但我还是要说,这是误导,作者简直是在偷懒。
所有的作品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影响着现实生活,就像《哈姆雷特》《暴风雨》影响着《绝园》世界的走向一样,《绝园》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就国人的价值观而言,受多年革命文学影响的我们,更欣赏的是唐吉可德冲向风车的劲头,而不是哈姆雷特的阴谋,更欣赏的是卧薪尝胆而不是煤山一吊,这是跟动不动就切腹的岛民确实不同的地方,中国地方大,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转圜的余地。
如果说,钢琴师的死,是那部影片理念展现的必要手段的话,爱花在本片的死就太功利了,她的自裁严重削弱了两位男主舍身奋斗的正当性。
导师曾曰: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
所以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中,隐私的范围极小,家中小事往往传诸于街巷的七大姑八大姨之间,我们如今既尊重个人隐私,却也强调团队,这并不矛盾,因此一个人的突然逝去,绝不是其个人逝去就结束了,往往要影响周围两三代人。
所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认清这个现实,就应该淡然处之。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大陆就减少了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也包含其中。
”我也好想跟浴衣妹子去看烟花啊谨以此哀悼逝去的一星。
看完后想出了这么一个很标题党的题目,或者说这是我最想知道的部分。
爱花的死是整部片子最大的矛盾点。
结果表面虽然是暴风雨式的完美结局,却无法掩饰留给我心中的悲情。
从本质上就无法逆转的遗憾。
如同在心中挖出了一个无法填补的洞,她就这么选择了死去。
拥有战胜公主能力的她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她的世界观究竟是怎么样的?
明明看透了一切的你没有任何理由被理所束缚。
一切的答案都在回忆中被掩饰并且随着树的消失而无处可寻。
结束便是新的开始,可是对于你的结束却是真正的终结。
这种不合理并不会随着拯救世界而顺理成章。
或许是我还没能领悟片子想表达的真谛,但是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现实中,实在是太悲伤了。
说实话看到快一半的时候我整个人是凌乱的:无意义的复仇、狗血的三角恋、牵强的世界构建和设定。
其他我不吐不快的缺点还有:富士山麓左门与吉野、真广、公主叶风对峙那一段一直在玩弄逻辑概念,考验大脑转速;黑铁病、本始之树、绝园之树、锁部魔法等等这些设定都略显鬼扯和浮夸,整个世界的设定也十分牵强;人物性格刻画不温不火,立场转变突兀;情节展开节奏紊乱;明显画风不同的搞笑、福利情节让我哭笑不得;受原作设定所限,战斗场面的设计略失水准;音乐没能起到很好的烘托、感染、推进作用……以上这一大堆就是我在补番过程中一直默默吐槽的地方。
不知道《绝园的暴风雨》算不算慢热,但我对该番态度的转变的确是到了20集左右,各种矛盾的集中,真相的接近。
尤其是第21集,不破爱花口中的打倒本始之树的原因,我觉得算是整部动画的主题点明。
检验人类文明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应有的水平,通过祭献的贡品以及与本始之树交战的胜负来判定,如果失败人类文明将被重置,也就是重新洗牌,然后一切归零。
这样的世界观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
从中二期到现在,我一直认为人类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上升式的,它没有起点与终点。
在我们这一代人类之前,已经有无数代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存过,他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明。
这些文明一直在不断进步,能够应对的自然的挑战与试验也越来越多,虽说终有承受不住更高一级检验的一天而导致本代文明的倾覆,但这并不是整个人类的灭绝。
几亿年、几十亿年后,地球经过修整,重新孕育出的新一代人类在文明最初的起跑线上整装待发,继续亘古以来人类文明与自然、宇宙的赛跑。
换句话说,文明的终点即是起点。
《绝园的暴风雨》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应该也就是想表达这个吧。
只可惜只是点出了这样一个文明轮回的观点,然后一群人打斗一番就拯救了世界。
如果有对文明本质或者发展有更深入的挖掘或者引人思考的地方,相信整部动画的格局会大很多。
不得不说原作者创作出这样一部漫画也很厉害,从各种铺垫串联、复杂的逻辑关系、到意象的选用。
莎翁经典剧作《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穿插引用,无论是情节暗示推动、气氛营造烘托、还是人物刻画等方面,都很巧妙和到位。
从大多数观众的反应来看,骨头社对漫画原作的改编也展现出了不错的水平。
结尾那种巨变后迎来新的希望,感染人心,也正是对“一切的结束就是一切的开始”这样一个主旨的照应。
总的来说,《绝园的暴风雨》引出了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世界观,情节人物有一些小硬伤,但看一下还是无妨。
一直对那种作者将文学作品有机融入并尝试与剧情走向相契合的番,没有什么抵抗力。
《绝园的暴风雨》正是一部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暴风雨》植入剧情的作品,并且按照着由《哈姆雷特》的悲剧转向《暴风雨》的喜剧的走向推进。
最近在补一些老番,有幸挖到了这样一部作品,看到有人说绝园的剧情拖沓看不懂火不起来之类,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绝园的暴风雨》的确在两棵树的设定上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以及在最后一战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过多突出主角的作用,但是瑕不掩瑜,这部作品在故事设定、剧情走向、情节冲突、人物反转描绘的多元化上,我觉得是很惊叹的,这部作品有太多的跌宕起伏,我并没有觉得行进缓慢反而一直被带动着思考直到最后一切谜团被解开。
骨头社良作很多,这一部作品也可以算是很有特色了,推荐给还没有入坑的小伙伴们。
(中途弃坑了的朋友们也可以尝试重新再看看,说不定有全新的感受呢) 言归正传,在这里主要想讲讲番中没有交代很清楚的问题。
把自己的思考写在这里,便于大家理解番中的设定。
第一遍看完,其实我心中还是存在些许疑问,但后来经过重看一些细节剧情和大开脑洞后,我感觉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了很多。
在绝园的日文番剧名下面,有一个英文翻译,"The Civilization Blaster"(文明导火线或文明爆裂),翻译的感觉还是挺扣剧情设定的hhhh.文明的爆裂,在于"起始之树"力量的爆炸,为什么"起始之树"会被投放到地球上?为什么还会出现与之抗衡的绝园之树呢?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的故事吧。
(看到了贴吧一大佬把圣经与绝园剧情相联系的猜想,有点感触)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在创世的第六天,上帝依着自己的样子,用土造了个人,他对土人吹了一口气,人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上帝叫他亚当。
接着,为了让他造的人有居住的地方,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了个园子。
还在园子里种了种类繁多的美丽的树,人能用它们的果实充饥。
生命树和能分辨善恶的智慧树被种植在园子正中间。
上帝吩咐他所造的人看守园子、管理树木。
上帝嘱咐人:“园子里所有树上的果实你都能吃,除了分辨善恶的智慧树上的果子,如果你不听劝告擅吃禁果就会死。
” 亚当独自管理着园子里的树木和各种动物。
上帝想:让那人独自生活不好,我要给他造一个配偶陪伴他。
于是上帝让亚当沉睡,亚当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上帝就从亚当身上抽下一根肋骨,用它,造了个女人。
上帝带着那个女人来到亚当面前。
上帝创造亚当和他的女人时,两人都没穿衣服,身体赤裸,但他们并没有感到羞耻和不自在。
有一天,上帝所造的万物中最狡猾的东西——蛇对女人说:“上帝是不是禁止你吃园子里的任何果子?
”女人说:“并非如此,上帝说了,园子里的果子我们都能吃,除了中间智慧树上的果子不能吃;甚至连碰都不能碰,不然我们就会死。
” 蛇说:“你错了,吃了那果子你不会死。
上帝不让你们吃是因为上帝知道假如你们吃了那树上的果子,你们就会心智开窍了,会变得像上帝一样聪明,就能知善恶了。
” 听了蛇的这番话之后,女人动心了。
她想:这果子这样新鲜可爱,而且它还能让人变聪明,干嘛不摘几个尝尝。
她就摘了几个果子,自己吃了,也给她丈夫吃。
一吃完果子,他们的眼睛立刻就亮了,马上意识到自己身体赤裸,感到很羞愧,于是拿无花果的叶子给自己纺织裙子穿。
当晚,上帝走进园子里,亚当和他的女人听到上帝走动的响声,就躲在树的后面。
上帝没看到亚当,就喊:“亚当,你在哪里?
”亚当只好从躲的地方走出来,对上帝说:“我听到你来的声音,怕让你看到我赤身露体,所以就躲起来了。
”“赤身露体!
谁跟你说的?
”上帝非常惊讶,就问:“你是不是吃了我禁止你吃的那树上的果子?
”亚当承认了,但他辩解说:“是你赐给我的女人给我果子,我才吃的。
”上帝就责问女人:“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 女人说:“不,本来没有要吃,是受了蛇的引诱才吃的。
” 上帝知道是蛇从中使坏,就对蛇说:“你做了这样的坏事,所以必受诅咒。
你要毕生用肚子在地上爬行。
而且,从今往后,你还要世代与女人结仇,让你们和她们的后代会互相害怕,她要打你的头,你要咬她的脚后跟。
”随后上帝对女人说:“我要让你承受生儿育女的痛苦,还要让你永远依恋你的丈夫,让他来主宰你。
” 最后,上帝对亚当说:“由于你轻信你的妻子,偷吃禁果,我要发出诅咒,让土地只长荆棘和盛藜,你只能以野菜充饥,你还要终年劳作,终生为温饱而忙碌,直到你死时归土为止。
因为你来之于土,所以要归于土。
因为人已经有羞耻之心了,上帝就用兽皮做了两件衣服给亚当和他的女人一人一件。
后来,亚当给他的妻子起名叫夏娃,意思是人类的母亲。
上帝说:“现在人已经跟我们一样能知善恶了,要是他再吃生命树上的果子,就会跟我们一样永远活着。
”于是上帝就把人赶出伊甸园,去耕种用来造他的土地。
为了防止生命树的果子被偷吃上帝还在伊甸园的东边安置健壮的天使和闪闪发光的宝剑来看守。
因为人类的始祖正当吃了禁果,所以寿命有限。
亚当一共活了九百三十岁。
他和夏娃生养了众多子孙,于是地上的人渐渐多起来了。
但人并没有做上帝认为善的事,反倒做各种坏事。
上帝看世界充满着罪恶,世人心里想的也全是恶的东西,就很非常伤心,后悔造了人。
他想把这罪恶世界上的人和各种飞禽走兽全部消灭掉。
在那个时代,只有一个义人叫诺亚,他行事从来都是遵从上帝的意愿获得了上帝的赦免,因而他被上帝悦纳。
诺亚有三个儿子:闪、含、雅弗。
有一天,上帝对诺亚说:“这世界因为有了人现而充满罪恶,所以我决定让所有的人都从地面上消失。
因此你要造一只方舟,好在我惩罚人类时你能住进去,保全性命。
因为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所以我预先告诉你。
你要照我说的去做。
方舟得这样做:要用歌斐木来做,方舟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
上面要有透光的窗,高一肘。
方舟的门开在旁边。
方舟还要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分为若干间,要一间一间地造,里外都要抹上松香。
” 这一段描绘了上帝创世之后灭世以及诺亚方舟存留生命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以后有部分迷题已经解开了,把这段故事放在《绝园的暴风雨》里看,我们可以脑洞大开一波。
回到《绝园的暴风雨》,我们可不可以把神当成是剧情设定中文明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呢?
能分辨善恶的智慧树的果实代表文明,人类始祖吃了善恶之果,代表人类发展出文明。
再看蛇,它为什么要怂恿人吃果实?它又为何自己不吃呢?答案可能是它无法取得果实,即蛇无法发展成文明,但神让蛇与人为敌,就代表蛇需要毁灭人类。
依照绝园里的故事,蛇代表了"初始之树″。
神诅咒蛇,就是外星文明控制初始之树,企图用"初始之树"的力量毁灭世界。
锁部一族进贡文明产物实则是外星文明在检验地球文明程度,《圣经》里神认为人类已经吃了智慧树果实如果再吃了生命树的果实,就会变得和自己一样了,从而感到害怕,想要毁灭人类,而在《绝园》里就是外星文明认为人类进贡的文明产物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果再发展下去,地球文明就会强于外星文明,从而企图发挥"初始之树"的力量毁灭世界。
而在《圣经》中,神最后留下了诺亚一家和其他优选的生物,人类并没能被毁灭,放到《绝园》中,"绝园之树"可以被看作是制造诺亚方舟的"歌斐木",诺亚也可以看作是"绝园的魔法使"。
《圣经》中神以洪水灭世,在《绝园》中,可以看作是神投放蛇即"初始之树"灭世。
这样与《圣经·旧约·创世纪》的故事相联系后,大家是不是《绝园的暴风雨》的剧情设定更加清晰了呢?
谢谢大家的观看!
你的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mua٩(๛ ˘ ³˘)۶❤(B站:-御坂美婷cht-)
抛开魔法和末世一类的标签,我在这部番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人要如何面对重要的人的离开。
无力的悲伤,自我催眠式的漠然,最终停不下来的泪水,还有最终放过自己的自我救赎。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觉得穿插戏剧的台词很有趣。
很喜欢吉野这个人物,感慨他和爱花的爱情,平凡,简单,但是生动,直接,单纯且美好。
这样的平静的美好却会被命中注定的悲剧顷刻间颠覆,可能只能说个体之于世界,太渺小了。
那么一个你视之为生命般重要的人突然消失了,死去了,成为你再也抓不到,摸不着的存在,你的未来再也不会有这个人的参与,这是想想都很绝望的悲伤。
吉野压抑自己的悲伤,强迫自己接受这一切,继续活着,表面没有任何变化,其实却像行尸走肉一般,对什么都无所谓了,因为他觉得无论他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她已经消失在过去的事实。
诚然,以已经死去的人的名义做任何事情,都只是仍存于世的人的自我安慰,不会对逝去者本身有任何影响,这也许是在利用他们最后的价值,因为活着的人要活下去,所以“希望她的死亡有意义”,或者“她也会希望你过得好”是药,是遗物。
这是悲伤的,但是没有办法,人会悲伤,总要悲伤足够长的时间,然后遗忘,或者带着思念,独自一人重新走下去。
刚看到十三集,感觉很不错,算不上神作,但很精彩。
剧情缓慢向前推进,让人有所期待。
特别是在描述爱花之死时的背景音乐,步步逼近,层层递增,再加上美观的人设和细致的画面,有种悲壮的美感!
绝园的人设真是难得一见的美观,可以与花开物语相媲美。
爱花更是一大亮点,时不时的回忆,把爱花这个死去的女生刻画的栩栩如生。
剧终爱花经常引用莎士比亚话剧中的台词,有人说这有装逼的嫌疑。
但我感觉绝园把莎翁运用的非常不错,很好的把剧情串起来了,还给爱花这一人物增添的不少亮点。
我觉得看动漫没必要要求过于苛刻,毕竟动漫的优点是可以不受拘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
引用莎翁的台词也是为了增添亮点,毕竟人家也是要吸引人气赚钱的。
即便是eva也是有不少硬伤的,比如为什么驾驶员非得是小孩,使徒为什么不会合作以及使徒是如何生活的,它是靠什么养活自己的。
用科学性去看待动漫的一些设定是毫无必要甚至是矛盾的,因为动漫的优点真是可以不拘束于现实科学而大胆进行假设。
如果说绝园引用莎翁的话有装逼的嫌疑,那么莎翁写下人生,世界的台词不知道有装逼的嫌疑吗?
毕竟莎翁他只是一介书生,没有纠正世界的能力吧。
不能因为绝园是一个普通的动漫,引用莎翁的台词就是装逼,而莎翁是名人,说着与自己没多大关系的“大话”就是文艺吧?
如果不喜欢对莎翁台词的引用,你大可忽略它。
作者也没在剧中强调自己有多牛逼,还懂得莎翁的话剧。
客观的说莎翁的台词很好的融入了剧情,并非是生搬硬套。
还有人说关于始之树和绝园之树的世界观装宏大。
的确始之树的世界之理和绝园之树的破坏才是其之理的讨论以及如何让公主穿越时间的牢笼的推理不够宏大和经典,但我仍然感觉很有趣。
在这个不来点世界观,不来点深刻内容就被套上娱乐庸俗帽子的商品社会,深刻的世界观已成为商品的卖点。
我喜欢宏大的世界观,但我也怀疑我在装逼。
我更加怀疑所谓宏大世界观到底有多宏大,它和自说自话异想天开有什么区别?
在生活中我仍然寻找“宏大世界观”的东西,但我没有勇气去大声嚷嚷世界观,也不大会批评世界观不够宏大。
同对待莎翁的态度,如果你看不到“宏大的世界观”,请忽略它。
如果你硬是纠结于它的世界观是否宏大,那么,我就有理由怀疑你是否在装逼。
(不好意思,我只能做到口头上不说,没法做到心里不想)如果在忽略了莎翁和世界观之后,你感到这片毫无亮点,平淡无奇,那么可能这片真的不是你的菜,果断弃番吧。
又及:没看完之前竟然手贱看了豆瓣的评论,知道的爱花是自杀的,严重剧透啊……
世界观我挺喜欢的,人设不喜欢,娘不拉几的。音乐还行。欸,反正骨头社的《钢炼》应该是巅峰了吧,没法超越了。
虽然看着看着就没看了但还是给四星吧 逆天的中二和绝壁的无理呵呵
魔女又见魔女【严肃的搞笑,公主和爱花都很萌,两棵树的关系反正是没搞明白……最经典的几话果然还是真广举枪四周不射那边
在看到城平京的瞬间就知道这是坑爹货,但没想到TV组能坑出于蓝胜于蓝,都最后了原创条毛线啊!!公主线个屁啊!!!说好的真广女喷油呢!!!让我看看啊!!!世界观有点狡辩,BGM非常非常不错,然后我真的想去看暴风雨了,最近番组的莎士比亚粉好多~
泽城姐姐的叶风公主太棒了!这次冈田磨里改编剧本发挥不错(大概因为它本身侧重戏剧性和情感描写),配乐是大島ミチル,骨头社作画稳定,总之看得很舒心
挺没劲的,感觉双男主像基佬
#妹控的世界你不要懂# #左萌好颜艺# #自带背景君##在一起#
6/10。用戏剧预叙情节发展和频繁跳跃的插叙背景,剧情结构有大胆创新,但明显令人不适应,故事在雪天冷色调的爱花坟墓前展开,粹不及防地爆发灾难和奇幻打斗,硬性地没有任何铺垫,中期四集嘴炮虽然把爱花之死、公主流放时差和命运的相关伏笔前呼后应,但还是感到无聊,后期节奏缓慢、严肃的爱情切换成肤浅的校园恋爱,虽然照应莎剧悲转喜的节奏, 但节奏突兀、逼格大跌,人物行为有点乱七八糟,一会在起始树进行假面超人的全球巡演安抚民心,一会受常理庇护的公主反过来同意毁灭常理。活在回忆里的爱花形象转变称得上完美,冷漠毒舌又不好相处,却坦然面对死亡的预定命运,留作遗言的录像也不忘公开裸体的玩笑,把沉痛化为一件轻盈的恶作剧,代价是其余配角沦为了功能性角色,绝园的魔法使居然是一个新添的角色,妨碍了双男主双女主的情节对称性。
看了3遍第一集终于看懂了但是道理一堆一堆的。
男主不算是完美男盆友啊
依旧是大片啊,还是骨头社……但……男猪脚一出场就别着发卡窝,现在果然很流行“这么可爱一定是男孩子”的设定口牙|||然后我觉得吧……荒岛那位妹纸挺像天上天下里的那谁……不过后者一开始比这个好看点呢QAQ
对后半段无爱甚至厌恶。整个故事只喜欢小天使爱花和真广QAQ看到吉野和公主就烦,烦到一有他俩的剧情就想快进
没法自圆其说我都为你拙计啊!!!!
爱花赛高
能够运用《哈姆雷特》和《暴风雨》两部作品的剧情和台词来构架这部动画,还是很厉害的,剧情的反转和悬疑度都运用的非常好,虽然动画中不时冒出两部作品的台词给人一种中二的感觉,但是也非常符合动画中的场景和设定,唯一的槽点可能就是两男主的造型了,此番也是满足了广大腐女和死宅的口味了。。
金毛好像还挺好的,长大了肯定看不下去了女主性格太做作了看不了一点。。
不知该从何吐起之槽………………总之力酱你肿么了力酱,卖萌卖得略狠啊……楼座姑姑好年轻……魔法使之夜……我知道男主角为什么一直不吐槽了,他本身就是个槽啊!放开那只沙翁!
音乐和声优太赞了!其他就一般吧。
莫名其妙
十分中二了。。。可以预见的狗血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