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电影看了一些,印象中一直没看过讲述黄继光的电影,虽然是网大,受到成本限制,大场面大特效没有,但影片中的演员、出现的场景、道具却十分的真实,霉菌也充满了顽强的战斗力,比号称大制作的什么湖什么桥强了100个什么狼。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超级英雄,特级英雄这个称号对很多人来说显得有些陌生。
可是我们的英雄都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在他牺牲那一时刻,才完成了升华,才是真正的“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要知道,光是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摸爬滚打已经伤痕累累,更何况被子弹打在身上、贯串身体…英雄牺牲前,英魂回到了家中,母亲抚摸着他脸庞说“儿啊,疼不疼?
”被最后英雄妈妈这句话整破防了,让我在儿子面前哭成了🐶!
当年日本战败,麦克阿瑟这个日本土皇上对日本的三板斧:军事:剥夺政府民间一切武装,收缴所有军刀,无论刀是艺术品还是古董,目的是击垮日本根植于民的尚武精神。
经济:把财团解散,大力扶持私营经济,恢复生活秩序,解决温饱。
政治:把天皇从神坛拉下,彻底虚君,宪政民主,麦克阿瑟接到日本民众几十万封反应问题的信件,有价值的逐一解决。
最后麦克阿瑟走的时候,万人自发,夹道欢送,衷心感谢……从此日本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
我以前,最喜欢看的主要是欧美电影,从漫威的超英,到007,再到异形之类,甚至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等。
我一般不看国产电影。
当然,除了那些非常火的,比如夏洛特烦恼,哪吒之魔童降世。
看这些也主要是因为周围看得人太多了,朋友圈到处都是,也就随大流看了,结果都算不错,毕竟是现象级作品。
这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国产电影的印象。
但这其中,有一类电影是我一直排斥的,也就是军事题材。
因为在我印象里,军事题材,是命题作文。
而命题作文,能出啥好东西,因此长津湖我不看,当初看了战狼,也只觉得是年幼无知。
直到我刷b站时,看到一个up主的解说,关于本影的解说,主要是介绍电影中的硬核之处。
原本,我对网大也有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但见up主讲的不错,再加上没找到能打发时间的新电影,就去看了。
由于听过解说,我对其中的考据程度也有一定印象,仔细去看时,确实觉得不错。
当然,感觉在运镜、声效等方面比以前看的大片差些,但也在接受范围内,毕竟我对国产电影的预期本就不高,而本片,也绝对在及格线之上。
说回本片内容,在我印象里,军事题材是命题作文,而这种英雄人物的传记,更是圈定结局的命题作文,其刻画难度,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毕竟每个观众在看时,就已经知道结局是什么样,其吸引力,在其他电影(比如美国大片)可以直接少一半,但本片做到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
我哭了,这是我第一次为一部电影流泪。
(根据我的经历,请不要趴在床上看,流泪还好,就怕流涕)虽然我哭了,但当我回顾电影时,片中的主要角色,比如黄继光、什么登良,什么三羊,就他们三个通讯员,以及教导员(李旭,这名字记得了)、克春同志,万连长,参谋长等等,他们的形象都很模糊,你要我说出他们的特点,我还真说不出来,只能模糊记得他们的剧情,但要我总结出他们的性格、人设、闪光点之类的,我发现,我做不到。
包括主角的性格、人设、闪光点,我都难以概括。
似乎,他们,都很平庸。
我在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里面,都很容易概括出一个角色的主要特点、闪光点。
美国大片的“我能打一整天”“雷神的搞怪天赋”,甚至血战钢锯岭中主角的瘦弱与坚强,还有日漫里面什么傲娇、病娇、痴女、中二之类的就不需要多说。
总之,美日作品里面,主角以及配角的人设都很突出,过了很久,你也能回忆起。
但在本片中,我才刚看完,关于主要角色的印象,似乎就已经淡化了。
就记得哭了两次(教导员死了黄怎么也点不燃叼着的烟时,以及最后扑向机枪口的刹那),其他全部淡了,就像一副水墨画,只记得那墨染的黑,与空旷的白,一切细节,都模糊了。
只有一种情绪回荡在胸间。
我想了想,主要角色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为何会淡化得这么快。
或许,是因为他们本就平凡,他们从没有突出的闪光点,没有突出的人设,当然,也就没了记忆点。
按理说,“敢于牺牲”也应该是一个令人震撼的闪光点和记忆点才对,但为何就是没那么深的印象?
在漫威中,钢铁侠打响指一幕,我现在还能回忆起,而且在脑海中栩栩如生。
同样是“敢于牺牲”,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时,我想到一个词,鹤立鸡群。
当鸡群中有一只鹤时,人们首先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只鹤。
但若是鸡立鹤群呢?
人们回忆起这一场景时,首先想起的会是那群鹤吗?
或许,这是同样的道理。
在【特级英雄黄继光】中,在抗日战争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鹤有多少?
人的脑海本就孱弱,只会捡便宜,挑简单的记,就记住那让人印象深刻的。
一万只鹤和一只鸡,还是记住那只鸡容易些。
你倘若告诉我,在抗美援朝中,出现几个大特务、大汉奸,十年后,我或许还会记得这件事,而且,栩栩如生。
我一直认为,我心中是种着赤旗的。
当然,现在去了网上,大概率也是一些人相当轻蔑的小粉红。
他们会说,要是战斗真的打响,我或许就是第一个跑的,或者是第一个投降的。
我没有反驳,并非我在以沉默的方式来蔑视对手。
而是我担心,我真会是第一个跑的,或者第一个投降的。
生命啊,何等珍贵,为了生命,一时的委曲求全又如何?
我时常这么想,我多次问自己,战斗到来,我会主动上前线吗?
战斗崩溃,我会主动投降吗?
自诩红色的我不会选第二个,自觉懂得珍爱生命的我不会选第一个。
理智告诉我,没真正面临那个时刻,我的任何誓言都是虚的,所以,我连誓言都不敢说,哪怕这誓言不需要告诉任何人。
于是,我成了墙头草,这下,真成粉红了。
我无法理解那一代人的想法,为何会有如此多敢于牺牲自己的人?
有时候,我甚至会居高临下的俯视他们。
他们生的苦难,死的光荣。
因此,对他们而言,死,比生还珍贵。
我甚至同情他们,如果穿越到现代,享受着便捷的科技,花样繁多的娱乐,以及国际上那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他们或许就不会那么“轻视”生命了。
是啊,享受现代生活的人,就不会“轻视”生命了。
面对生死选择时,他们会慎重,会理智,会看的更远,会想的更细。
我总在想,我比他们多太多了,物质多太多,想法多太多,看到的多太多,享受的多太多,与他们相比,我赢麻了。
当我看着他们的故事,就像隔着屏幕看电视,看电视的人演戏剧,看戏剧里的角色演故事。
总之,一层套一层,再覆盖上一层时间的灰,这个故事就和我没关系了。
当然,我这比他们更“聪明”的脑袋里,也一直知晓着:我本就是这故事里的角色,而且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角色,我这个角色,是这个故事里所有人物的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但我比他们多太多东西了,脑海里有太多东西了,“我也是故事中的角色”这一想法,早就淹没在我脑海中那无边无际的汪洋里。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什么最美逆行者,什么缉毒警察,什么最可爱的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太多了。
他们汇聚在一起,就像一群鹤一样。
我看着他们,心里波澜不惊,我东看看西瞅瞅,那只鸡在哪里?
《特级英雄黄继光》是一部含有剧情、传记和战争等元素的网络电影,在多平台上线20多天,热度不俗。
除了热度,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上有超过8000人评价,评分7.9分,推荐和力荐累计超过75%。
可以说,在战争片和传记片当中,《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口碑是相当不错的。
《特级英雄黄继光》主要讲述了黄继光主动报名参军后不断成长,为了战争的胜利挺身而出完成了英雄的壮举的故事。
要知道,黄继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此这部电影一开始导演和编剧都是拒绝的。
首先是成本有限,再加上是战争历史的类型,黄继光的结局更是毫无悬念。
这种片,不能乱拍乱改,难度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不过,当我看完这部网大之后,由衷地感叹一句: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特级英雄黄继光》比想象中拍得要好!
从剧情来讲,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变化,导演和编剧是踏踏实实把这位平民英雄的故事写好,并拍了出来,没有加太多的戏剧化,更加注重于真实与细节。
不论是大场面,还是演员的妆容,以及演员们的表演,都做得非常细节,让观众容易沉浸到剧情里面。
大家如果仔细看这个演员阵容,会发现其实整部电影的演员没有几位是熟悉的。
基本都是比较陌生的面孔,但他们却真实真诚地演绎了每个角色,灵动且感人。
女演员迟蓬的加盟,是我在《特级英雄黄继光》中看到相对熟悉的一位演员了。
之前有看过她饰演的林桂枝,所以印象颇为深刻。
这一次她在《特级英雄黄继光》里面饰演的也是一位母亲,她是黄妈妈。
迟蓬台词虽然不多,但不管是造型还是表演,她在短短几分钟里面表现出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颇为惊艳。
连导演都称赞她敬业和低调,让人敬佩。
《特级英雄黄继光》片长96分钟,看到结尾,大家可以认真听一下片尾曲,还有让人回忆连连的老照片。
不少照片我们都没有见过,但颇为真实,也让人感动。
一边听着片尾曲,一边看着老照片,年代感满满。
感谢《特级英雄黄继光》,踏踏实实拍出了一位平民英雄的故事,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和平,向英雄们致敬!
《特级英雄黄继光》成本不过千万上下的投资,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克服万难,尽量去还原历史,做到真诚真实,并且获得观众们的好口碑,是不容易的。
连导演周润泽自己也发文说了:不为了教育谁,也不为了糊弄谁,这是一部真诚的片子。
是啊,难怪看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网友会纷纷评价这是一部良心的网大作品。
希望大家不会因为片名而错过了这部质量过硬的电影,因为我相信:网络电影这么拍,是不愁没有观众的!
虽然是一部网络电影,但电影的架势,可是一点都不小,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扶持作品、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青春中国梦”网络视听精品创作项目入选作品。
虽然是带着对英雄的憧憬点开电影的,但这部电影的质量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想到会很燃,没想到这么燃,想到会动人,没想到眼泪从电影开场就没停过。
但,一部以抗美援朝英雄为题材的影片,在年轻观众占据主题的网络平台上映,到底能不能打动新一代观众,我心里没底。
结果!
该片上映不过2小时,就拿下飙升热榜第一,谁说这届年轻观众不爱看我们的特级英雄的故事了?
爱看得很!
要
这是一部配得上黄继光的电影,不玩花活,认真讲故事,真实还原战斗场景,可惜本身是网大,资源倾斜有限,即便如此也远胜同期的《勇士连》。
更可贵的是,在这个滥竽充数的国庆档,它不圈钱,并没有像往常的那些下线电影还想着收费,只为更多人看到英雄的事迹,这才是正能量、主旋律该做的事情。
一部很值得观看的电影
首先,黄继光是值得敬仰的,导演的肺腑之言也令人感动,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好的作品不光靠诚意,资金也非常重要,看看国外那些评分颇高的军事类题材 ,就能明白……当然,本片找到了破除局限的最好办法,那就是主抓人物形象,对经典场面进行构建,既保证逻辑严密,又必须真情实感,如此这般,即便残缺,亦算的上别样红花了……
很难想象我能看这种从小听到大的抗战英雄题材电影可以看到哭了三次。
还是一个网络电影。
这种难得的时代真实感我真的很谢谢导演和制作团队可以做出来了,虽然看完之后去看了很多影评说可以做得更好,我不是专业的战争片爱好者,但起码我很少看国产战争片能有这种感觉。
它很平实,不浮夸,但却冲击力极强,没有所谓流量的烦嚣,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我真的就是希望来日还能看到你们的作品。
感谢你们给了我一个眼眶通红的下午₍₍Ϡ(੭•̀ω•́)੭✧⃛给你们一个来自广东的鼓励
先说结论,这就是我个人2022年度top1的电影。
关于黄继光,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但是并没有太多人了解具体细节的故事,按照近些年的风气,这中间有太多可以发挥的空间,然而本片却做到了几乎完全严格依照战史叙述(本人亲自翻书验证),战史中没有部分也做到了尽量符合逻辑,真正的改编不是胡编。
作为战争片,片中的战斗场面自然是重点,但是这里没有此起彼伏的炸点,没有一窝蜂的冲锋,也没有看似炫酷的战术动作,有的是作为地球轻步兵巅峰的疏开队形,处理枪械卡壳的细节,从来没有在任何影视作品中表现过的“波波沙”单连发转换和因为被美军炮火削去几米山头造成大量浮土而被迫选择使用的反坦克手雷非更常见的木柄手榴弹,还有给各种武器标出的准确字幕,都让我这个军迷看到了创作团队的认真与诚意。
光说到这些,国产战争片不论,还有诸如《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黑鹰坠落》、《勇者行动》这样的影视作品能有相同乃至靠着更充裕的预算达到更高的水准,但是这部电影回答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英雄”光环的背后的黄继光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又是怎样的经历让他成就这样的壮举。
作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二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不是天生的英雄,相反,因为身材矮小还被部队拒之门外,但是“不怕自己吃苦只怕世代吃苦”的决心让他叩开了部队的大门,也巧妙而形象的凸显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真实含义所在。
后面的训练场景,在这个时代影视作品中消失已久的我军战斗力来源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被细致描绘出来了,也很好的解释了气多钢少的我们到底是靠什么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这不是一介武夫的赳赳之勇,而是深刻理解和认识到解放全人类的使命而爆发出来的无穷力量。
还有在黄继光的身后,那个听闻儿子即将出征消息时短暂沉默后,含着泪连说了两句“参军光荣”,在儿子牺牲又送幼子从军的英雄母亲。
这一切才是最能打动人也区别于各种战争大片的根本所在。
这是一部没有登上院线的网络电影,但是它也超越了很多所谓的大作,希望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去认真看到最后,当片尾字幕出现摘录自15军战史中的“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碉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时,观影至此的我所积累的全部情绪化作热泪夺眶而出。
还有片尾曲,依稀有《英雄儿女》和《我的祖国》的韵味,值得一听。
后记:看了多遍数易其稿而成的影评完成之时惊觉昨日是黄继光烈士牺牲70周年纪念日,谨以拙文致敬先烈。
转发 自观网 : 作为一个几乎不看电视的人,长假首日我突发奇想开始摆弄电视,打算约女朋友来家里一起看电影。
电视盒子的推荐头条,赫然是一部之前从未听闻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
作为一个对相关影视作品较为关注的人,我努力回想这老宋体的古朴电影标题是否有过相关宣发,但是一无所获。
于是便打开了前6分钟的试看。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的字幕,是大家所熟知的。
而过往的军事影视剧往往有些令人失望之处,也让我对此类作品抱有很大的戒心——扮演黄继光的演员是个长脸,和雕塑、绘画形象上略有差别。
开场时大量的奔跑镜头,是作为通信员的黄继光穿越美军的火力封锁线,虽然手持运动镜头拍摄很认真,给予我相当的身临其境感……但也能从炸点埋设与周边景物的互动,看出电影的制作条件并不是特别优渥。
这部电影颇为独特之处,便是多条叙事的并行。
这对编剧与导演要求颇高,如果转场生硬可能破坏全片的观感,而这部电影的多条叙事线的穿插与转场,非常成熟且恰当。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也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转变而来,这部电影将朝鲜前线的战斗,与黄继光在老家参军入伍以及训练相穿插,详尽介绍了黄继光的入伍动机,以及如何为永载史册的壮举做好准备。
几乎每次看到电影里出现一个比较有戏份的人物,无需字幕介绍,我就能猜出来他(她)是谁,以及将会有什么样的剧情展开。
我的情绪,从最开始的戒备、疑虑,随着影片的展开,逐渐转为欣喜、感动——大哭之后,我无比振奋。
作为战争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无疑是优秀的,而作为以中国价值观讲好我们的故事,这部电影,是无论多少溢美之辞都无法描述的神作
节奏不好,张力不够,字体蹩脚
从名字就知道结局的电影,但还是很震撼,很触动。看完只有两个感想:一,感谢先辈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日和平安稳的生活。二,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能戳到我,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牺牲壮烈,断肢乱飞;在上甘岭战役中,更是标注了具体的方位和时间点,显然是经过精准的调研和考察,用心之至;最后,在战士们的前仆后继下,字幕毅然打出“寸土未失”,简直是绝杀,掷地有声,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这部电影说明我们是可以拍出智商场面在线,达到欧美一流战争场面水准(欧美很多战争片也是烂片),并且能够言之有物地表达中国人自己的东西的战争片的。在战争场面上,不是呼啦啦一顿子突突突就上去了,而是根据不同的形势一个坡一个坡一个火力点一个火力点地拔掉。在战场外还安排了一些军事科目的戏,让你知道做一个合格的兵不是在战场上突然变出来的,而是和我们日常工作一样需要逻辑需要下功夫。影片在有限的片长里依然能够塑造出黄继光的成长,从一个想要立功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认识到立功是把这个仗打赢的合格战士。在战友悉数倒下,即将功亏一篑的那一刻,重要的已经不是黄继光是如何想的或者他想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你知道他对于祖国、战友和他的同胞是多么地热爱。他热爱的不仅是一个抽象概念的“祖国”,更是得来不易的没有压迫的生活。
民族英雄
网大拍成这样算不错了,不过节奏看着有点乱,叙事偏散。
看不下去
今天网络电影《特等英雄黄继光》上线。对这部小成本影片的故事结构不做评论,单就影片在武器道具使用,还是真实的还原了入朝志愿军使用的“万国牌”轻武器,有苏波波沙、美M1、国产50式冲锋枪,苏捷格加廖夫、美M1918轻机枪;苏郭留诺夫重机枪、美M1919A4重机枪等。仅此一点,导演用心了!
特级英雄!致敬!
这片再次证明了什么叫“主旋律好不好看全看剧组水平,而不是题材。”
抗日战争的英雄才是真英雄。不要再歌颂朝鲜战争和国共内战了。
最后还是感动了一下,但可惜单论电影制作过于捉襟见肘,网大气息过于浓重。
主旋律这么拍不就挺好的嘛,他们都是英雄。
超级烂片
三星+
一部及格线以上的战争片,虽然是网大,由于资金限制没办法弄出更大的场面,但是无论是服化道还是场景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场面上也因为资金的问题导致没办法在布置更多的人员,只能靠近景来捕捉,而没办法拉开视角展现整个战场。幸好也是网大,电脑的屏幕去看没什么问题,我始终觉得战争片有时候为什么要堆人也是为了大荧幕考虑。电影的最大问题是真的太黑了,光线不够,如果白天看就感觉看得很吃力。当然电影最大的优点是说清楚了,为什么要打这场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后那段黄继光母亲的独白,太催泪了。
不错的军迷电影,但是离优秀的战争片还有很长的距离。
中规中矩,观看下来比较平淡,情感渲染和推动不够,没有回答根本性问题,为什么?驱动力?当然,对战争细节的表现值得称道,但是不够打动
对战争的残酷表现得比水门桥啥的真实一点,但感觉上似乎预算不够,场面实在很普通,貌似和电视剧一个水平。确实,不上院线是个正确的选择。其实抗美援朝中拍摄一些具体的战斗、任务,比表现某位英雄更好,类似《拯救大兵》的路子,故事源自真实人物,但可以适当升华。我感觉到目前为止的抗美片都不太合格。
的确,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