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佟大为角度看:这是一个中二少年拯救世界,高富帅没了爸妈之后依然可以环游世界当暖男,拿着黄金小鸟就可以为朋友打遍坏蛋无敌手,穿高跟丝袜玩漂移,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励志片2.从晓明角度看:把颜值、身材、智商和英语拿到台面上供观众尽情吐槽,但依然会用总裁式的扑克脸俯视着你奸笑,内心戏是:哥现实里赢得了你们的女神Baby,电影里亲得了20多年的女神,奏是让你看我不顺眼的土豪炫富片3.从薇薇角度看:这是一个青春时代错过了心中所爱,索性再也不回头,用了111分钟来扰乱试听以及拉低国民智商,只为了最后与晓明哥那湿热缠绵的55秒舌吻的爱情片(你们人类怎么会看出来我隐藏得这么深,哈哈哈哈)4.以前的电影都是“老娘爱怎么拍就怎么拍,你爱看不看”的吊样儿,但是屏幕十米之外都能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执念,就是我一定要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现在的电影都是“老娘爱怎么拍就怎么拍,但是隔一会我就一定要说出点煽情的话感动你”的吊样儿,透着一股浓浓的“我一定要让观众傻逼兮兮的掏钱”的气息。
5.后来我想了想,之所以对佟大为的戏份有好感,大概是因为晓明和微微身上都背负了太多东西吧,被抛弃的伤痕,需要被认可的期待,拯救对方的使命感,他们要像剥洋葱一样一片一片地剥开自己,让观众知道他们的咆哮和内涵,但是,很抱歉呢,我最近貌似不是很爱撕葱(思聪)了6.赵薇在电影里说,好莱坞的结局永远是:坏人被打败,爱能战胜一切。
然后大伟(佟大为)还说过:这是一部剧本还没写好就开拍的电影吧7.影评里有人说:看完你会爱上佟大为,然后买凶杀掉黄晓明,哈哈,32个赞。
这部电影前期宣传做的很好,导致周围人期待都很高,特别是宣传中那一水的好莱坞明星。
给人感觉逼格很高的样子。
三个演员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名气,更合况赵薇教主还是影后影帝,理所当然认为再差也查不到哪里。
买票时,我做好了爆笑的准备,甚至隐隐期待赵薇演喜剧是什么样子的。
黄晓明刚一出现就被甩了,然后黄晓明就一秒智商为负数变傻逼了,各种矫情各种幻想各种悲痛欲绝生不如死。
毅然决然买了机票排除万难要去美国找那个抛弃自己的女朋友。
上了飞机,旁边就是佟大为。
这里说一下,佟大为的角色就是类似于泰囧里的王宝强,区别是一个卖葱油饼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电影迷,同时感叹一下,还好佟大为的角色不是编剧,否则那简直就是电影界的灾难。
但这部戏的编剧也算身处重灾区了。
下了飞机,遇到了骗子导游赵薇。
说来也巧,赵薇也是被男友欺骗,然后莫名奇妙坐上了倒卖违禁品生意,这人生也是狗曲折的。
当时就在想赵薇这角色都这样了,结尾还能洗白吗?
然,中国编剧博大精深,最后还真是强行洗白了。
赵薇和黄晓明两个人各种倒霉(类似于泰囧),感觉小明来美国不是找女友的是来找麻烦的。
拜托,教主你智商都感人成这样,你女朋友不跟你分手难道还要继续跟你这个低能儿在一起?
电影中间内容大概就是各种奇葩的追杀+各种奇葩的想象+各种奇葩的躲过灾难+赵薇黄晓明奇葩的感情线(勉强称之为感情线)+佟大为神奇的躲灾难助攻=赵薇黄晓明居然莫名其妙产生感情!!!!!!
还一副历经千劫终于遇到你的惺惺相惜感!
一下飞机两个饥渴的人就忘情的吻在了一起!!!!!
他妈的真的是吻的忘乎所以!
所以的电影都不需要感情线了吗?
还是随便谈一次心,就可以让两个互看不顺眼的人爱对方爱的死去活来?
这是什么技能?
可以赋予我吗!!!!!!
还有,里面的梗真的不好笑啊!
梗不好笑,但是看到演员演得那么卖力,我不笑会有负罪感啊!
所以,我抱着不笑白不笑的心态,笑的脸都僵了啊,我旁边一姑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仿佛觉得我是个托。。。。
我真不是托啊,姑娘你应该笑的啊,演员都那么卖力了,配合下电影不好吗??!!
安静下来,哦,原来整个放映厅,就我一个人笑得像个SB。
所以黄晓明是每年都要贡献两部烂片吗?
对于有黄教主参演的片子本就期望不高,多年来他扮演的角色中唯一印象深刻的还是《风声》中日军军官一角,其他要么用力过猛要么词不达意。
全片在一句anything is possible的神逻辑下展开,剧情发展牵强、笑点庸俗浮夸,当然此片并非一无是处 混乱的剪辑 拖沓的慢镜头 都给你在观影过程中增加了无数槽点。
无法理解三位主演是如何看完样片的,只能说以大无畏的精神为广大观众平添无数尿点。
通篇看完发现这完全就是美国n流喜剧,无厘头的客串证明三傻是在好莱坞两日游 刘姥姥进大观园也不为过。。
赵薇的表演可圈可点,佟大为的角色讨喜。
只能说喜剧片不好演,演好喜剧片难上加难。。
又进入了共产电影保护月,侏罗纪世界已经三刷了,无影可看,看到之前就大力宣传了的横冲直撞好莱坞。
本着看一部无聊国产的心硬着头皮买了票,不求值回票价但求故事情节完整不坑。
没想到,这片的拙劣程度竟然超乎我的想象,情节混乱,剧情粗俗,浑浑噩噩不知所云。
黄晓明演技浮夸烂到没话说,赵薇也跟着烂(让我在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里对她的好感一落千丈,拍电影就这个么烂吗?
难道小燕子的巅峰无法重现了吗?
还是不要再毁了你在我童年心中无可替代的形象了,我宁可赵薇不要演电影了),佟大为的地方腔难道可以增加电影的笑点吗?
完全不!
影片角色设定想要可以模仿三傻却毫无笑点,感情苍白,演员想故意煽情却根本无法带入观众,看完没有任何触动和感想,就感觉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
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的下结论:若电影中有黄晓明等一系列浮夸演技派,大家就可以省下电影票了。
中国电影若是以为戴上好莱坞的班底制作就可以自诩是大制作大成本的“巨片”,那么他要需要走的路还长。
希望中国电影能在剧情上打磨创新,情节上更为连贯,演员上表现更加自然成熟,而不是仅仅冠名“好莱坞”三个字,先把一个简单故事讲清楚讲好,中国电影才能成功。
总之,故事与思想比电影的投资数更重要。
一部山寨印度三傻,山寨老男孩猛龙过江,山寨美国老掉牙的喜剧风格。
一个四十多的老女人,粉丝说是美薇,一个10几年演来演去都是自己的小刚的兄弟小明,联合好莱坞三流班底,来中国做一次圈钱行动。
台词的生硬,剧情的狗血,低幼无脑的小学生对白,主流的最低票价竟然30多元,堪比好莱坞大片3D价位,刷新中国电影丢脸的最高纪录。
丢脸丢到好莱坞去了,想要模仿泰囧的成功,人家是中国文化贯穿始终,你学的是卖贱耍宝,你们只是明星,不是演员,三线明星打酱油,无知粉丝自称高逼格,中国观影全靠吹,吹上天去把钱赚,赚了钱而继续烂片横行,下线的道路越走越远,中国电影的耻辱离不开你们这些演员的贡献。
有脸骗内地观众的钱,有本事去北美上映赚老外几千万刀?
哦,上映的资格都没有吧。
每一个人都在装疯卖傻,电影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如一个正常演员一样去表演, 黄晓明与佟大为两人如邓超《分手大师》式的自黑仿效已然无法一而再的成为笑点,而贯穿全片黄晓明与赵薇的感情主线是如此牵强空洞,在此之间中佟大为作为插科打诨的配角一口子东北话同难博人欢颜,中国渣作的好莱坞加工,虽然是既玩了好莱坞各种用烂了的特效和老梗,还有以看似对好莱坞电影的调侃,却忘记了自已做出来的电影对比好莱坞工业流水线还要不如,没有情感积淀的一味恶搞,终仅能是令人哭笑不得。
好莱坞制作的噱头仅只是一个噱头,中国芯美国造本是《横冲直撞好莱坞》一个可以傲娇的卖点,但在该作中不难看出,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与编剧以最为模版式的套路应付着这个给中国观众窝里销的作品,没有情感欠缺喜感的矫揉作态,这样以噱头博人眼球的作品既不属于好莱坞,更接不了中国的地气,不伦不类的演绎使中国三位所谓的一线明星就这样傻里傻气的被人老美戏弄于好莱坞的股掌之间,还能怡然自乐?!
因为是XX的粉丝,所以,这部电影从开拍之日起,就注定了我会去电影院买票。
虽然我一直都很唾弃这样的片名。
哪怕你叫“横冲直撞”也好啊,加上好莱坞三个字,就有一种跪舔的感觉。
当然,片名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结果看完后证明是部不错的爱情轻喜剧。
好了,在忍受了一天一夜豆瓣、格瓦拉、时光网等平台飞流直下的评分后,我依然觉得是有部分人在黑这部电影。
实践是检验烂片的唯一标准,早上我怀着为这部电影平反的心情去看了,好吧,你们是对的,这真的是一部烂!
片!
烂在什么地方?
一线的明星,三流的导演,四流的编剧。
不知道是外国导演和编剧不够诚意,还是觉得这样的电影中国观众会喜欢?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小人物大冒险的故事,通过各种二逼的自嘲来体现喜剧,可惜没啥笑点;通过走私买卖来增加飞车打斗特效的情节,可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来到好莱坞,当然少不了外国明星,可每出来一个就要进行一番科普,拜托,观众不是游客,演员也不是导游。
对了,这部片子还有彩蛋,可惜电影本身太无聊,大家已经没兴趣看了。
从故事角度来说,人物和故事的弧光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情节在进行架接,观众还蒙在鼓里的时候,突然间就变了,突然间就想开了,尽管情节上没有可信点,但可以看出编剧应该还是读过书的,至少不会像某些本土小电影,连故事弧光是个啥都不懂。
再来扯下整体的画面。。。。。。。。
额。。。。。。
引用一句片中人的话,“我要有爆炸” 然后就给了他一个二毛五的特效(抠图头发都抠没了,火的素材都是免费网上挡的,加了个透明就贴上去了,慢动作的看点是女二有胸。。。
)然后再来说说每个角色设定。。。。。。。。。。。
没啥好说的,反正看见教主就出戏,至于那个学习泰囧里宝宝角色的大伟。。。。。。
城市范儿不足,但又不够乡村(一直觉得佟大为有点城乡结合部)至于里边人物英语最好的是一个说着四级听力对话的微微。。。。
话说编剧的英语也是差啊,给han写的台词一听就很四级作文范儿,外加一点美国黑人口语后缀。。。。。。
如果教主自嘲的展示下自己的英语,有可能这片会上三星。。。。。
但是并没有。。。
完
赵薇交出了从业以来最差的成绩,黄晓明依旧一脸天下我最帅的脸,看到就想吐,只有佟大为的演出稍微能抚慰我受伤的小心灵,剧本逻辑混乱,笑点尴尬,用老梗想让观众笑结果观众一脸茫然。
赵薇近几年一直进步,不要和黄晓明这种演员合作了,只会拉低演技。
佟大为大家说他心机婊跟黄晓明合作来表现自己的号演技,我觉得真没这必要,赵薇、黄晓明、佟大为的合作没有新鲜感,而且合作的片子口碑不好对是那个人来说都不好,佟大为记住富春山居图的教训,少演烂片吧
文/梦里诗书 你不能用一部电影的眼光去苛责一场闹剧,《横冲直撞好莱坞》从伊使便是调侃好莱坞以闹腾博人眼球的爆米花片,但即便如此,全无逻辑更了无笑点的装疯卖傻,使得该作只是三个演员的自嗨,如此闹剧恰诠释了“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肯定是剧本都没写就开拍了”这神作的真谛。
每一个人都在装疯卖傻,电影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如一个正常演员一样去表演, 黄晓明与佟大为两人如邓超《分手大师》式的自黑仿效已然无法一而再的成为笑点,而贯穿全片黄晓明与赵薇的感情主线是如此牵强空洞,在此之间中佟大为作为插科打诨的配角一口子东北话同难博人欢颜,中国渣作的好莱坞加工,虽然是既玩了好莱坞各种用烂了的特效和老梗,还有以看似对好莱坞电影的调侃,却忘记了自已做出来的电影对比好莱坞工业流水线还要不如,没有情感积淀的一味恶搞,终仅能是令人哭笑不得。
没有喜感的闹剧都是耍流氓,《横冲直撞好莱坞》确是一部足够夸张的闹剧,一系列的飞车追逐,枪战打斗等等,还有着昔日《终结者》里的T-1000与《速度与激情》里的韩,但这些元素却被妄以在一部毫无情感积淀的闹剧里兼得,这本就是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谈,而敢于全然弃逻辑于不顾的佐证就仅在于在好莱坞一切皆有可能的神展开,使如此作品在伊始就近乎是一个可以没有剧本就开拍的神作,黄晓明,佟大为,赵薇三人在银幕上的种种闹腾,全然未有谈何喜感可言,仅只有以连升困乏的倦意。
好莱坞制作的噱头仅只是一个噱头,中国芯美国造本是《横冲直撞好莱坞》一个可以傲娇的卖点,但在该作中不难看出,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与编剧以最为模版式的套路应付着这个给中国观众窝里销的作品,没有情感欠缺喜感的矫揉作态,这样以噱头博人眼球的作品既不属于好莱坞,更接不了中国的地气,不伦不类的演绎使中国三位所谓的一线明星就这样傻里傻气的被人老美戏弄于好莱坞的股掌之间,还能怡然自乐?!
印度曾以《三傻大闹宝莱坞》塑造了专属自已的光影典藏,而我们则真就是三傻到人好莱坞门口遛了个圈,还想着嘲弄一把人好莱坞,玩个所谓情怀,班门弄斧的秀逗,实则只能得见如今中国电影现状的浮夸至极。
烂人
实在没什么看的了,在想象中逗乐呗。那个演坏蛋的韩裔美国人姜成镐 Sung Kang演的还不错。赵薇的说话口气总是那个吐气样子。佟大为担了大部分逗乐任务。
走的是老港片的路子,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二哥演戏太僵硬,佟大为太作。笑点土不拉几。无趣。
赵薇没钱了?不会吧,那为什么接这种烂片?
呵呵呵
有的梗还是不错
小明还是好好当个明星,跟你的整容妖精炒作吧,何必要这么接二连三的祸害中国电影啊,还有刷5星的水军,脑残粉,能再明显一点么,点进你们主页就评了两部电影,《亲爱的》和《 横冲直闯好莱坞》。。。
故事讲的顺畅没有大问题,演员尽职尽责没有啥失误,所以也就那样了
片子不但烂,而且价值观极其恶心。
佟大为才是这部电影第一主角。大爱MAX女神~最后,彩蛋不错。个人认为值这个票价了,在国产电影算是及格了。总体来说,对于周末无聊想看电影的人,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一部电影吧。
咱们能好好的讲一个故事吗?看看三傻大闹宝莱坞等人家的电影的深度。再看看你,好意思吗?
刚出不久就去看了
赵薇的演技太烂了
有趣有趣,这个三人组合就很难得了。前几天赵薇凉凉了,回头一看,有些表演还挺真实的,唉(๑◕︵◕๑)人在做,天在看,好好当个演员,和小黄一起多好。一代大眼妹,陨落。
很烦那些看都没看,就打一星的,
很好看,反正我的场次全场都是爆笑,本片荒诞不经地嘲讽了好莱坞和美国梦。有搞笑,有动作,有场面,还有赵薇、佟大为,爆米花电影不就图个热闹乐呵吗?有些人看完发现有槽点、很一般等之类的就打一星,应该与自己看过的其他片作比较,客观评分,而不是让情绪判断。个人觉得及格分还是可以给的!
觉得不错,评分低是肿么回事?
两星给佟大为。
感觉会靠着林诣彬赚好多票房吧。看着还是过瘾就好咯。P.S.编剧!你这里面人名起的真的好草率呀!
虽然主演是三个大明星,拍出来仍是个山寨货。套用了一个特别俗套的好莱坞剧情设定,想要三傻大闹宝莱坞,却更像草台班子在好莱坞周围的几日游,并不比老男孩的美国行强太多。全片奉行人在好莱坞,一切都合理的神奇逻辑,于是各种硬来。演员也很差,只有佟大为略似泰囧王宝强的表现展示出其喜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