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那是心里的一块疤,看不得也碰不得长房奶奶赌上了她的下半辈子去设计那个阴谋东升执意牺牲了他和春分的幸福朗月宁死都不愿意告诉真相黎姿总算不再瞪着眼睛说话,我看到聪明又倔强的计明凤,我相信她不光有好看的脸蛋长房奶奶是蔡少芬洛神之外又一个演活的人物吧,最不舍她最后把长发散下含泪带笑的镜头连一向不喜欢的佘诗曼这里我也承认把又憨又矛盾的春风演的很到位很惊讶TVB也拍这种沉重的题材,虽然很少有人将这个片子列为经典,可我很舍不得删掉另外,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说的出口的话?
万曦是爱明凤的,但我猜编剧周旭明可能想搞“万曦看似喜欢焦玉但内心深处最爱明凤”故作隐晦临门大反转那一套,因为他对焦玉都是“我对你的感情bla bla、难道不知道吗bla bla”超直白的对白和直球到不行的互动,铺陈篇幅还比较多又清楚;反而跟明凤,除了相杀,相爱却是一大堆如果没认真看都发现不了的细节。
最经典的,万曦被五花大绑点天灯前明凤本来带着小刀去救他但他一脸壮烈的打脸明凤说不爱她爱的是焦玉(让好多小伙伴都心碎了)可是整段最重要的却是万曦转过身表情突然大转变,闭眼抬头痛苦起来,明显是因为违背自己真心而心痛(如果他真不爱明凤,拒爱而已需要表现得那么心痛吗)问题是!
编剧明显高估了师奶和普罗观众,我们可是边吃饭边看剧的,以上林保怡那一幕只有短短二三秒,后头还搭配黎姿声嘶力竭的哭喊,就算镜头有拉近,谁会注意万曦的表情?!
万曦对明凤的感情含蓄得只能靠第三者或剧情搭配思考能看得懂:明凤离家出走他骑马找了一整天、明凤整理他一大堆沙尘的外套好奇问下人才知道;万曦不小心把焦玉的儿子弄死很内疚想把自己和明凤的孩子过继给她,看似很对不起明凤,但他这不是已经潜意识里把明凤当内人脑里都有未来了准备跟她生儿育女?
反之焦玉如何色诱他,他都完全把持得住没上当?
明凤伪装成焦玉照顾耳聋眼瞎的他六年,他完全没碰过她(要不早就知道“她”是明凤了)难道爱、两情相悦,不包括性吸引力吗?
就因为编剧高估了观众(和自己的剧本)结果万曦歪楼变成大猪蹄子,万曦明凤感人的结局在一半的观众眼里却变得莫名其妙。
撇开这点,火舞黄沙肯定是部高水准的好剧,现在都没机会再看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权好剧了。
————————更新分割线——————————-焦曦党心心念念当年黎姿、蔡少芬演员们本身亲口说万曦最爱焦玉的那段访问,因为林保怡的 “最爱蔡少芬,但又为黎姿的死愧疚” 这句非常不合剧情,好奇回去搜索当年的各种报道,才发现!
向来飞纸仔的周旭明编审,当年被盛传准备了两版结局随时改结局!
从原本两死一疯(明凤焦玉死、春风疯)的悲惨结局,改成最终偏团圆HE的ending!
谜团都明朗了,难怪普遍观众认为明凤万曦的铺陈不够焦曦好连演员们当年都那么认为,想必他们接到结局的剧本时应该大傻眼吧!
至于什么原因让周旭明选了明凤为万曦的最终情归之处,而不是焦玉,其实颇诡异,主轴为女权我为我人生做主的火舞黄沙,如果让万曦焦玉突破世俗眼光在一起是绝对符合主题的。
所以就算曦凤焦这三角关系给他写崩了,还是想感谢他选择了明凤,毕竟现实中绝大部分男人会对无助弱势的女人由怜生爱,却常常对强大聪明的女人避而远之。
周旭明这手滑的操作,莫名带出了“强势的女人也值得被爱”的道理,基本上,什么样的女人,都值得被爱。
把以前写的日志发上来吧嗯,看了两遍的片子最近每到周末晚上熄灯以后悦就放电视剧给我们看《火舞黄沙》一部从头到尾充满这黄沙的片子整个色彩都是黄黄的从一开始就描绘出了黄土高原上的两个家族闭塞,封闭,保守封建的钩心斗角里面的女人似乎都成了工具没有地位,一直到后来死了很多人以后,还是觉得不能理解一个一辈子想有孩子的女人最后到自杀也没有孩子可是却宁可被人当成荡妇也要说自己有孩子可能这就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女人的悲哀吧如果放在现代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感觉整部片子都是在围绕点天灯来说还有两集,觉得最后会是一个悲剧,里面的人好好坏坏难分真假每个人都话里有话的样子昨天宿舍里还有人说我们这些人在他们眼里也许就像是傻子一样的吧我们都很佩服编剧,怎么样的人可以做到如此不过里面的一个论断我看了倒是还很震撼黎姿演的那个女人做了很多事情甚至让她的丈夫不能够相信她了可是她还是在为他付出着她说为了爱的人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女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在那个地方应该就是为了她的丈夫而活的吧春分刚开始的保守,单纯一心的认为父母之命的嫁给了谁那这一辈子就要爱谁黎姿演的那个读过洋书的女人知道一生不应该就是父母之命没说之言所以她抗争但是到了最后保守的春分爱上了另外的人抗争的鸣凤爱上了自己的丈夫甚至包括那个为了持家变得很过分的朗月致死都要维护自己爱的人相比较下伤她们最深的却是那个她们最爱的人看着这些我也在想现在的世界女人是很聪明的可以为了保护爱的人不择手段也很可怕,但是更傻有时候明明知道些什么却还是一头陷进去而也许原因只是那么男人不经意间给的一点点希望是的,就是这一点点的希望让很多聪明的女人变傻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想借此骗人骗己几千年来中国可怜可悲的女人啊!!!
可是就是在现在还有人在利用希望这样的女人我不知道叫她们什么同样是希望二字现在有很多女人喜欢很多男人追捧簇拥的感觉就到处挑逗,用言语的肢体的。。。
给别人希望然后装作无辜的样子就好像别人对她穷追不舍的样子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真是无聊的要死难道这样的人就这样以此为乐吗?
她们的生活真是没有其它事情可做了作男人附庸品的女人更可怜!!
第一次看到TVB在黄土高原拍片子.第一次看到TVB剧集的主角有这么悲剧的结局. 这是一个讲要求女人守贞节,不然就要鞭炮烧死奸夫淫妇的故事.最后,一开始主持杀人的阎万锡老板到最后竟然也要被人点天灯.这是一个讲得很完整的故事,有恩怨的人最后都有了了结.这个结局不是受伤的人复仇,也不是大家和解.这些主角们最后是被另外争当族长而总是拿贞节的名义来害人的五叔和阎国基害的.这些主角们最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冷血动物,都不是坏人.那些群丑们最后也逃不过被马贼抢掠的结局.身逢乱世,他们的人生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互相争抢,最后还是一片黄沙.年青人总想着以后会有怎样的人生,事实是我们的人生其实也就这样,有高潮,也不过是纠缠,有缘分,也不过是短暂的相会,你可以说它精彩,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这个故事没有开始,没有结局,我们只是这个舞台上串场的人.
長房奶奶--焦玉她是個可憐的女人。
雖然在閻家舖的女人沒有幸福的。
但她仍然是主角中讓我最覺得可憐的人。
她的人生從嫁到閻家舖那天起就是個悲劇。
從來都沒有過幸福。
只有當她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儘管是跟不喜歡的人所生。
那也是她人生僅有的最大的幸福。
她努力培養他,不讓他跟別的孩子一樣貪玩嬉戲。
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爲了這個孩子。
她一個女人,在這樣一個落後的地方,掌管著一個家族。
被閻家的人欺負,同族的人也不放過她。
可是她從沒有妥協。
她甚至做的比男人還多,還好。
每一次遇到棘手事件,她總是能夠妥善處理。
兇起來,句句話都鏗鏘有力,讓人不由折服。
一開始我就是被她這種氣給震撼了。
而決定看下去。
這樣一個女人,就連曹軍長都不得不佩服她(即使這并不是件好事)。
可是,也許上天并不憐憫她。
竟然剝奪了她人生唯一的希望--她的兒子東曉。
她的人生頓時被徹底摧毀了,她變得仿佛完全沒有了生活目標。
直到後來,又將復仇當做她人生的目標。
可是你一定看得出,她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處處咄咄逼人的長房奶奶。
沒有了東曉,不再需要爭什麽,她沒了動力,原來也是個幾分柔弱的小女人。
會下不了手,會哭。
最後,決定放棄復仇。
可是她的眼神已經是無力,不再有神了。
她說的對,也許她并沒有真的愛上閻老闆,只是她這一生,真的沒有男人像他對她這般。
從前以後,都不會有了。
當萬曦眼睛被打瞎了。
决定最后是谁死谁活的时候。
她眼見萬曦走向明鳳,凄苦的放下了髮髻,任頭髮肆意的飄向萬曦。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讓萬曦走向了自己。
她笑的凄苦。
可是也是解脫。
她無法像明鳳那樣去照顧萬曦。
她的心早就遍體鱗傷。
怎么再擔當的起一個人的生命。
能在最後找到萬曦。
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一部《天与地》让我想起了戚其义监制的剧里还有这样一个曾经只看到一半就没有再进行下去的故事,至于放弃的原因,我已想不起多少。
也许是当时的累累黄土与风沙令我望而生畏,也许是故事初时的压抑让我窒息得喘不过气来,又或许是年少时的我并不懂得这个故事的好和它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总之,我一再与之擦肩而过,直至今日。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只关乎三个字,阎家舖。
但是,这个故事又很复杂。
虽然纠缠不休争斗不止的始终只有阎宋两族,但是命运规条之下扭曲的人心成了一切复杂的根源。
阎家舖,是一座城,比之皇城的四面高墙,它是一座铸就在人心里的围城。
祖宗遗训,使这座城有自己的一套的法典规条;礼教人伦,使这座城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刻板教条的重压之下;而所谓的命运,更是被无限放大当做自己人生的金科玉律。
很多人曾经离开了这座城,但是兜兜转转之后又回到了这里,它仿佛是逃也逃不掉的一个影子,永远吸附在摆脱不了它的人心里。
故事的开始,就发生在这座城里,一个求雨的女子等待天降甘霖,一对不容于世的“奸夫淫妇”等待所谓乡规俗例的审判。
而那场突如其来大雨,浇灭了男人身上的火,却点燃了他复仇的心。
两年后回到阎家铺只不过是为了替死去的小卓讨回一个公道,而这个从来不把世俗规条放在眼里的宋东升的种种行径,成了这个秩序凛然的阎家铺内的异数,也成了第一个妄图毁掉这座围城的人。
利用宋族抗衡阎万曦,为了帮东阳争取当家之位替春分打种,甚至拉拢因痛失爱子而失去人生目标的焦玉,利用她心里的仇恨对付自己的宿敌,东升的手段我确实不敢苟同,又或者正如明凤所说,人活着总是因为那一口气,一个执念,一份牵挂,而在东升的心里,报仇一直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每个人都需要为活着找个借口,因为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计明凤刚上这座山的时候并非心甘情愿,读过书的女子对这个世界自有一套看法,阎家铺内所有的一切在她这个见过外面世界的人眼中都是那么不知所谓莫名其妙。
她不甘心恪守这些所谓的世俗标准,也不甘心沦落于做男人身边的一件工具或是玩物。
于是,她尝试抗争,她先是恨透了这个娶她过门的丈夫,千方百计让他休了她,然后去而复返,说是要为自己受到的对待进行报复,后来却因为爱上了这个本要报复的人而救他于危难之中,即使一次次被他误会受尽委屈也要留在他身边,只因阎万曦是她认定的男人,是她心甘情愿服输的人。
阎万曦的身边,唯一全心全意保护着他的就只有一个明凤,他是她留在阎家铺的理由,也是她活下去的借口,她不是不想离开阎家铺这个鬼地方,只因为她的丈夫是一族之长,她便要舍了那天高海阔任鸟飞的自由。
明凤是继东升之后第二个想毁掉这座城的人,可惜最终却被困在了这里,困住她的不是阎家铺,也不是逃不开的命运,她不信命,她逃不开的只是一个阎万曦。
阎万曦,阎家铺内的最高当权者,一切话语权的代言人,所有秩序的维持者。
一句阎老板,只不过是表面风光,内里孤清。
因为是阎老板,所以做事必须狠绝凌厉不留情面,因为是阎老板,所以必须习惯猜度算计步步为营,因为是阎老板,所以必须忘情弃爱不能受任何事威胁桎梏,因为是阎老板,所以连曾经爱过的人也保不住,连身边最亲的人也可能别有用心。
阎家铺内的风风雨雨,很多时候不过是阎老板和阎老爷下的一场棋局。
一个设局,一个解局,一个希望自己的儿子按自己期望的方式做人,一个偏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其实阎万曦不是一个多么循规蹈矩的人,在他心中自有一套善恶是非的标准,他表面上一直维持着阎家铺内的和谐,暗地里却希望自己能打破祖辈为人处世的方式。
他在众人坚持烧死春分时挺身而出,他因误杀东晓而真心悔疚,面对将他逼入绝境的阎老爷他最终还是不忍心拔枪。
作为阎老板,他不够狠,但是正因为这样,他才不用一辈子困在阎老板三个字里,因为他只是阎万曦。
如果说阎万曦是这座围城的第三个叛逆者,那么焦玉就是第四个。
十五岁嫁进宋家,未享受过男人的真心对待,丈夫惊惧自己的美貌,担心自己守不了寡而妄图夺走自己的性命,为儿子筹谋一切机关算尽却因为一场意外白发人送黑发人,为了报仇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不料却喜欢上了误杀儿子的男人,最后竟为了这个人死于马贼的枪口之下。
焦玉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阎家铺上所有女人悲剧的缩影。
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立身守节,半辈子为了儿子筹谋,失去了儿子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即使真心喜欢一个人也不敢承认,不敢逾越半分。
焦玉说,也许是因为没有被一个男人这样对待过。
万曦说,这有区别吗。
其实,是有的,即使这样喜欢的原因让人心酸,我还是觉得因东晓离世造成万曦的愧疚同情才是这段感情的催化剂。
没有被人这样对待过,所以即使中间含着多少虚情假意,多少仇恨报复,都足够温暖人心,因为这份温暖,所以意乱情迷,因为这份柔情,所以假戏情真。
最后的她,放下了那挽起的长发,却成了他捕捉到的最后一瞬的生命,她太累了,再也没能力照顾任何人,和朗月一样,死成了她逃脱这座围城的方法。
之于东升,仇恨是桎梏。
之于明凤,万曦是桎梏。
之于万曦,身份是桎梏。
之于焦玉,东晓是桎梏。
而之于春分呢,什么是桎梏着她的唯一,是世俗眼光?
是东升?
还是她那个注定的“宿命”?
命硬克夫,终身难见白头郎,红杏出墙,无儿无女病卧床。
其实,阎家铺里,真正打破了自己命运的人是这个最为柔弱善良的家春分。
她从来就不认这个命,不认命的她首先不过是期望相夫教子齐家幸福,后来就寄望和东升双宿双栖,最后为了保住肚子里的生命不惜走上了一条男人都不敢走的路。
她说,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眼中的贞洁而放弃自己的性命。
福祸由天不由我,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命或者人生,只有自己才能替自己做决定。
春分的觉醒,才是压倒阎家铺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马贼的入侵,宋五叔和阎国基的阴谋夺位,茅土点燃的地矿之火,阎家铺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座死城。
六年后,宋东升背着一杆枪,一步一步见证了整个黄土地的荒凉。
他遇见了那些故人,寻到了自己的女儿,并誓言要找到春分。
而此时的画面一转,已经2006。
惊艳的结尾,为这部剧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虚实结合的手法,让人对那个老年春分穿行着的世界心生向往。
在那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阎老板和宋当家,没有世俗禁条的压制,有的只是普通的兄弟姐妹,有的只是幸福的夫妻子女,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都是最原始的自己。
就像东阳的那一把火,焚烧过后的土地才能长出全新的植物与风景。
如果说《天与地》的结尾用五分钟给我们构筑了一个美好的过去。
那《火舞黄沙》的最后就用短短的四分钟为我们建造了一个理想的未来,那不是春分纯粹的幻想,而是那片重生的土地可以真实孕育出的美丽图景。
看过《金枝欲孽》,也看完了《珠光宝气》,没想到最让我感动的竟然是这部漫天风沙的《火舞黄沙》。
没有华丽的服饰,也没有名贵的跑车,只是中国西北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的人贫穷、封建,甚至可以说是愚昧,却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
《金》中的女人之所以要明争暗斗可以说是无奈,我会同情她们却不会感动;到了《珠》,三姐妹之间的争斗变得让人费解,陌生人也不过如此,TVB用了82集让人明白亲情的重要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也许是以我们普通人的经历无法理解富豪们的价值观,没有同情更没有感动,最多只是松了一口气,闹剧终于落下帷幕;而在看完《火》的结局,我竟然潸然泪下。
有感于计明凤的强势与隐忍,可以义无反顾的为丈夫挡下任何牛鬼蛇神,也可以以另一个女人的身份陪伴丈夫身边六年;有感于焦玉的凄凉与无谓,可以为了儿子殚心竭虑机关算尽,也可以为了万曦死得无怨无悔;有感于家春分的善良与勇敢,可以活得小心翼翼,也可以抛下一切清规戒律获得新生。
记得焦玉拔下头簪长发翻飞,那是我所见过最美丽的长发;记得得知万曦挂念着她时,明凤泪流满面,那是幸福的泪也是受尽委屈的泪;也记得春分扯开衣襟选择受尽凌辱,勇敢地活下去,才明白原来活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气;还有那个宁愿让人家说她不守妇道都要证明自己可以生育的朗月。
闫家铺的女人都努力而坚强地活着,感动着每一个人。
一个为爱可以隐忍六年的女人一个选择为人娘亲而不是等待爱情的女人一个由听天由命到我命由我的女人《火舞黄沙》讲述了一个命运多舛的年代里几个女人艰辛的生存故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用这样一句诗形容《火舞黄沙》这部剧,竟然觉得再合适不过。
用它形容这部剧,一是契合火舞黄沙这个剧名,二是表示拍摄个中艰辛与不易,三是象征这部好剧如沧海遗珠少有人发现,但一旦拂去表面浮沙,内里却是金子般的质地和光彩。
每当提到tvb的好剧,脑海中一定会闪过戚其义和李添胜的剧,而提到戚其义时首先脱口而出的永远是《金枝欲孽1》,因为除了拍的好之外,那部剧对我印象太太深刻,可以说是我看的除金庸剧以外的第一部港剧,当然也是第一部宫斗剧,从06年湖南卫视首播到现在整整十一年,我对它的感情从来没有减淡,反而愈加浓烈。
即使是现在,每每听其中的插曲女声咏叹调和笛子二重奏的时候,心中竟然还是会猛的一颤,悲从中来,为里面的每一段悲剧扼腕。
但今天,想谈的却是另一部剧——《火舞黄沙》。
还记得这部剧应该是我高三毕业的那年暑假在网上熬夜看的(好拼的说)。
自从看完金枝1,心灵受到一万点暴击,一直都没恢复,这里就不说了。
听说原班人马拍了另一部剧,因为实在很喜欢那帮演员,再加上想看看他们再续前缘,那我必须看啊,而且当时我也开始迷恋港剧…结果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当然,又被结局虐死和哭瞎。
想想离初看也有七八年了,虽然中间回顾过,但具体情节也忘了十有七八,最近回看金枝,又想把这部剧翻出来回味一下。
十年前,女权一词在中国可能还没有出现,至少不像现在人人皆知。
年少如我,也只是将本剧看作是女性不幸成为封建礼教牺牲品的警示剧。
在接受新时代女权主义的洗礼后,2017年的今天,重新回顾,才猛然发现,原来这是一部和与封建礼教斗争的励志剧和扛着真正女权大旗的先锋剧啊!
我给很多人推荐过金枝1,却几乎不谈这部剧,虽然它在我心中的份量绝对能进前四(巾帼系列,金枝)。
但我总觉得如果不是真的爱看港剧,应该不会有人有兴趣打开此剧来看,而且在给爱看港剧的前室友推荐后也没啥反应,可能这样说起来对这部剧有点贬低,但可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火舞绝对还是一根很奇怪的黄色胡萝卜。
故事的设定,简直一点都不tvb,谁说tvb只有刑侦、商战、宫斗、家族剧的(虽然这也笼统算作家族剧)。
但这部剧却跳脱出了tvb的惯常视角、时代设定和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女性地位最卑微、受封建压迫最深重的地点和时代—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陕北高原的一个宗族中。
这个设定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在播的白鹿原。
虽然同为一个时代,同为相似地域,同为两大家族的对立,不过与白鹿原中受到外来影响、思想激荡碰撞的两代人造成原上变迁不同的是,《火舞》中的阎家铺从创建到巅峰到最终的灭亡都是一个完完全全内生、封闭、陈腐、迷信、愚昧、专制的地方。
两大家族族长管理整个阎家铺,虽然代代以乡约族规维持秩序,但最为推崇的不是忠孝礼义,却是女人的贞洁牌坊;最有效的维持秩序手段,是鬼神迷信之说和残酷的族规惩罚。
这个地方是男尊女卑、权利不平等的巅峰,这些毫无人道又愚昧的思想,深深留在每一个阎家铺人血液中:1、女人要一辈子服从自己的丈夫,三从四德;2、身为女人,最大的任务是传宗接代,如果无所出就是最大的耻辱和失职;3、女人的贞操是天,在失去贞操和生命之间,必须用性命保全名节;4、有夫之妇与人苟合或失去贞操,不是受到活活烧死的严惩,俗称“点天灯”,就是会受到天谴给宗族带来灾祸,必须要死或扫地出族;5、有断掌,也就是“克夫命”的女子是“不详人”要不得,必定会红杏出墙,将来无儿无女卧病床。
但是,整部剧却告诉我们:“与这些女人比起来,我们这些男人又算的了什么?
”【家春分】坚强隐忍,淳朴善良
剧里佘诗曼饰演的家春分就是这种思想最大的受害者,也曾经是其最忠实的维护者。
刚开始的她,是一只把头埋在沙地里的鸵鸟。
她就是一个别人眼中的“不祥人”,天生断掌命中克夫,一直无法出嫁。
好不容易找到归宿可以做宋家长房的填房,出嫁前夜,母亲告诉她:“上山结婚以后最重要的是要生养,否则作为女人,以后的日子会很艰难。
”她也时刻谨记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坚守名节。
然而,等待她的命运却是可怕的,因宋家长子没有生育能力,宋家只不过想把她当作生育的工具,欺骗春分与另一个男人“打种”为宋家传宗接代。
在流产和被惨遭抛弃时,春分一遍一遍的爬回来,她无处可去,只为能死后能在宋家立牌而不会成为孤魂野鬼。
在出嫁路上和计明凤杀死马贼后,要疯一样的找遗落的簪子,只为避免落他人的口实让自己的贞洁受损。
在遭到马贼劫掠后,虽然没有发生任何事,但被莫须有的冠以因被玷污而害族人遭受大旱惩罚的罪责,被族人强行“点天灯”。
然而,家春分既是封建礼教最大的受害者,也是个人命运最大的反抗者。
这当然是因为她被礼教不断束缚伤害,被抛弃,被侮辱,被欺骗,令她逐渐看清残酷的现实的不公,不再认命,而是开始反抗。
她隐忍,但她不屈服;她善良,但她不认命。
在得知被婆婆和丈夫欺骗后,她对他们不再唯命是从;在遭遇劫持马贼回来后,她在明凤鼓励下坚守事实;在发现自己真正爱上东升且怀有东升孩子后,努力追求自由和爱情决定放弃禁锢她的家庭与东升私奔;在最后一集被马贼逼到悬崖边时,她为了能保住腹中胎儿和活下去见东升,她看了一眼手中的断掌,老天说她会无儿无女,而她偏偏要与命运作对。
在广阔的高原上,一声嘶声力竭的怒吼,奋力扯开衣服,在跳崖守节而死和弃贞凌辱苟活之间,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一个对她自己、那个时代女性来说最难走的路。
对于她们,死,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带有污点的生,却会艰辛百倍。
死去,是社会和伦常给她的命数;或者,却是她自己的选择。
她的自我在这非常时刻觉醒,打破了禁锢在自己身上的枷锁,那一刻开始,她不再为男人的选择而活,迂腐的教条而或,而是为自己而活。
面对同样被侮辱,绝望地认为丈夫永远不会原谅自己而疯狂自杀跳崖的小翠,春分说:“我们为什么要为那些男人口中所谓的贞洁而去死?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不由人。
看似最为柔弱的春分,却能够在最后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突破束缚在身上的种种枷锁,连丈夫宋东阳最后都感叹:“与春分比起来,我们这些男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种对比确实让人震撼。
不为男人而活,不做男人的附属,在自由意志下做出女人自己的选择,这不是现代的女权是什么?
最后的结局让人欣慰,曾经命中注定“终身难有白头郞,无儿无女卧病床”的家春分生下了孩子,历经千难万险,儿女绕膝,最后的一幕也寓意着与她的挚爱东升重逢,为自己活出了一个完满的人生。
【计明凤】敢爱敢恨,坚持真我
与家春分人设完全相反的是,黎姿饰演的计明凤,在一开始就是女性自由和平权的践行者,旧时代的叛逆者。
她从小在城市长大,读过洋书,接受过西方教育,不信鬼神迷信,不屑封建礼数,崇尚自由平等的爱情与婚姻关系。
此外,不同于春分从无知到自知的巨大转变,计明凤自始至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坚持。
当她因家道中落,被迫被哥哥如同物品一般卖给阎家铺大当家阎万曦时,她是抗拒的。
反叛精神与阎家传统道德观念的激烈冲突,在前期的计明凤身上表露无疑。
她不需要来自前男友阎万天的同情,大声痛骂曾经心爱之人的懦弱胆怯;几次以死为代价反抗阎万曦的强权,可以完全不要女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和名分,逼阎万曦写休书,甚至要报复令她受到伤害的丈夫。
她永远不会接受屈服,即使遍体鳞伤。
前十集是计明凤与阎万曦冲突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计明凤这个角色表达过多次对强加束缚的反抗。
最喜欢那句“你今日不休我,我烧你大屋,你明日不休我,我烧你工场,总之只要我一天是阎少奶奶,我就要和你对着干! ”面对阎万曦的枪口,竟然还能够义正言辞、不卑不亢、眼睛也不眨一下地说出这句气死阎老板的话来,估计整个阎家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也只有计明凤敢这么对着干了╮( ̄▽ ̄)╭和家春分最后的觉醒不同的是,计明凤是一直觉醒着的那一个,一开始在被侮辱以后,计明凤本也可以选择死,但她说道:“我没理由就这样被一个男人占有,而一世做他的奴仆,也更加没理由因为不想做他的奴仆,而选择死这么蠢。
”她很清醒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做女人就是这样,一生下来就比男人贱。
就算命多贱都好,始终是自己的命,所以我不会让任何人告诉我,我这条路应该怎么走。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不由人。
记得还有一个场景,明凤陪春分去求子石求子,计明凤问了一句:“既然山上有一块石头是求子的,那附近有没有一块是求女的?
” 春分的回应是:“我们从来都只求生子的,希望是一个能够传宗接代的男丁,从来没听人说过想求生女的。
”计明凤轻蔑一笑道:“这不就是喽,要我整天对着一块只会着紧男人的石头,试问我的心又怎么能服?
”因为男尊女卑,儿子是个宝女儿是根草,是当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明凤就偏偏不服,她的意思并不是要女儿不要儿子,而是表达自己的人生不应为了那些男人所谓的规矩和要求过活,能说出这些话,这个女人是真的看得通透。
当还“把头埋在沙地里的鸵鸟”的春分劝明凤“对阎万曦的所作所为,不想忘记也得忘记”时,明凤选择不忘记,而是决心报复那个侮辱他的男人。
然而,计明凤的转变也让人触动。
输在阎的手段下,即使不服,她还是不得不承认:“真的料想不到我计明凤竟然会嫁给一个这么厉害的男人。
”当她逐渐发现看似粗暴的阎万曦,却是个重情义、有真才实干的大丈夫时,她对阎的爱开始萌发并逐渐占据了她行动的主导。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犹豫后,她顺从自己的内心,决定不再逃跑,而是开始全心全意爱一个人。
为此,她开始体谅丈夫,为丈夫分担忧愁,甚至乎可以为他牺牲性命,在阎万曦一无所有又聋又瞎的时候,可以以另一个人的身份无怨无悔地默默服侍六年,而甘心把功劳让给焦玉,只为不让阎因焦玉之死伤心。
计明凤的转变,从最初的逃,后来的恨,到最终的爱,其实本质都没有变,她的任何选择都是跟随自己的内心。
不被阎万曦的强权所屈服,可以一刀子扎进对她不轨的丈夫身上;不为男人错误的决定而放弃自己的观点,在认为自己对的事情上据理力争;不为族人愚昧行为牵着走,几次成为众矢之的也要坚持己见;她努力追求与阎万曦夫妻间的平等相处,互商互谅;她为春分打抱不平,教会她要为自己而活。
虽然她从一个阎家的反叛者和破坏者,转变成了阎家的维持者和建设者,但她一直在试图打碎那沉重的牌坊,也试图改造那封闭腐朽的社会。
只可惜,积恶太深的阎家铺和其中的族人,最终还是为他们的过错付出了灭亡的代价。
在后期,即使到了计明凤深爱阎万曦的时刻,她也不是她身边男人的一个附属品,而是一个拥有智慧处理大事,能帮助丈夫分担责任,拥有独立人格和精神的女性。
对于黎姿演的计明凤这个角色,我是偏爱的。
其实这个角色与玉莹很像,性格比较直来直去和张扬,略带一丝桀骜,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在重要时刻非常果断和刚烈。
只不过明凤比起玉莹,更加爱憎分明,为爱情也更加义无反顾,就像烈火一般,盛放的轰轰烈烈。
最后,很开心在结局中看到明凤最终没有失去阎万曦,并得到了万曦的爱,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欣慰感。
看到有人评论说火舞黄沙里计明凤是来偿还金枝里玉莹亏欠孙白杨的债的,真的没错,剧里前期被阎万曦虐,后期爱到深处却得不到回应,简直就是金枝反转。
黎姿林保怡这一对从玉莹白杨开始就是最让我喜欢和纠结的cp,为金枝结局郁闷了好多年,编剧能给他们一个最终活着在一起的结局,真的是要感动到老泪纵横。
【焦玉】
不得不承认蔡少芬的演技真的没得说,那种当家人的霸道犀利,丧子之痛母亲的痛不欲生,为爱人赴死的决绝凄凉,演的淋漓尽致。
第一次看的时候,为焦玉差点哭死过去。
这回第二次看,因为一直快进跳戏的缘故,反倒没有之前那么强烈的冲击。
有必要完整回顾一下再做评论,有空再接着写吧】【我看过最好的结局,没有之一】剧透慎看没想到,那么久远的一部剧竟然能有如此高的立意,戚其义还是厉害。
除了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命运唏嘘之外,我们更能看到她们反抗命运、追求本我的精神,这个可能是比《金枝》中那始终无法摆脱、被压抑困死的人生悲剧更值得赞赏的地方。
与金枝人人逃脱不出悲剧命运的结尾不同,在这个时代,她们反抗了,在某种程度上,她们成功了。
不过,在剧本上,个人觉得金枝的台词比这部剧的更值得咀嚼和推敲,关于人性善恶的复杂刻画也更加深刻,剧情也较为紧凑一点。
在视听效果方面,确实也是金枝更精致。
不过作为一部剧本扎实、演员表演到位的好剧,我不想过多吐槽它的画质画风,毕竟剧本是王道,演员很重要。
只可惜当年《火舞》曲高和寡收视欠佳,最终成为沧海遗珠。
此外,感人至深又出乎意料的结局处理简直是整部剧的点睛之笔和巨大升华,直接逼我把四星改五星好嘛,第一次看被震惊到睡不着觉好嘛,每次回顾都哭成狗好嘛,赚了我多少眼泪……从技术上讲,结局的设计十分巧妙,一波三折。
在看到阎万曦和焦玉获救后,观众似乎可以松口气,但又要隐隐为其他人的命运担心;在大家都在为可能已死的明凤而伤心时,突然看到远处走来的竟是明凤,又惊又喜,却又不免心生疑虑;当得知焦玉其实已为阎万曦和明凤而牺牲在马贼枪口之下,伤心欲绝的同时,又开始担心阎万曦会什么时候知道真相;直至阎万曦和明凤最终拥抱在一起,两人都失而复得,心中为他们的苦尽甘来而感动欣慰。
最后的最后,故地重游、时过境迁的回忆脑补杀简直要命,给了观众一个美好的念想,一个完美图景,一直在想要是真的该多好啊。
在情感处理上,整个结局被烘托得感人至深:在略带欢快的吟唱bgm中,2006年,已年逾古稀的春分,重游已被开发成影视城的阎家铺,往昔一幕幕仿佛穿越一般出现,时光切回到70年前,春分看到阎家铺的壮士们还在奋力打着陀螺,无数人为之欢呼鼓掌;一旁热闹的街市上,宋家少爷和少奶奶接二少爷放学回家,焦玉在路口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们,大大的拥抱和满满的幸福(想到真相简直要哭);阎万曦和计明凤骑着小毛驴儿相伴回家,在夕阳余晖中充满爱意的相视一笑和深情回望(这个画面好有爱!
);高高的土城楼上,春分与穿着战服归来的东升久别重逢,热情相拥,幸福满溢…这时候,画面定格,一切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这真的是我见过的拍的最好的电视剧结局,没有之一。
最让人心痛的事情,不是本身已很残酷的现实,而是将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梦境一起摆出来给你看,让你分裂 T^T,但是我相信,不管最后有多么虐心,它还是给观众展现了一个虽然并不完美,但是足够有爱的结尾。
【最后的最后】诚意之作,戚家班致敬一班好戏并敬业的演员们金枝欲孽、火舞黄沙和后来的珠光宝气,并称为“金枝三部曲”,原因是后来的这两部剧是戚其义用金枝原班人马打造的剧集。
戚家班的班底可以说是从金枝欲孽开始正式形成的,而火舞基本上沿用了金枝的原班人马,因此演员们之间的默契已经搭建的很好了。
在火舞开播的采访中,林保怡曾说他们每个人默契到在表演的时候都能够领会对方的意思,知道对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对白传达的意义,而对方也能够捕捉到自己传达的表演。
这种默契在剧里面展现的就是人物对手戏的那种张力,里面的好多对手戏,如阎万曦和计明凤的冲突、宋东升对阎万曦的敌意、焦玉对春分训斥、计明凤与焦玉的对垒,都表现的很有冲击力。
不得不说tvb演员的演技很赞。
林保怡:阎万曦演的十分成功,当我看火舞的时候,我对林保怡的印象还停留在深情而儒雅的孙白杨身上,结果在这部剧中林摇身一变,成为一身匪气的阎当家,不是在打人就是在训人。
固然一身匪气也是帅了一逼啊。
在耳朵不好没招的时候,阎老板在别人一扭头说话就很着急看的表情略萌,我的萌点也是奇怪……陈豪:这部剧阿mo的宋东升这个人物其实并不十分讨喜,首先这个角色是带着仇恨而来的,目的动机不纯心机boy,在中后期又拖累春分、嫁祸阎万曦焦玉并间接毁了阎家铺,和金枝的孔武不能比,不过我真的是挺喜欢陈豪的,演什么像什么,个人觉得他珠光宝气里的Terrance和天与地里是真的帅,我真的表示是完全欣赏得到的那种帅,也很喜欢他演的得得的黎姿:虽然在这部戏里其他女人们的演技都高到不行,但是我觉得黎姿还是把计明凤这个角色演绎的非常好。
整部戏里面最喜欢计明凤的人物个性,在情绪方面黎姿还是把控的很好,有张有弛,至少我觉得比金枝里演的好一截。
虽然黎姿的戏看的不全,虽然我是金枝铁粉外加稳站白玉cp,但是要论演的最深入我心的,一个是火舞的计明凤,张弛有度,一个则是倚天屠龙记的赵敏,真真灿若玫瑰,长得美是当然,关键真的把赵敏给演的从书里走出来一样佘诗曼:阿佘的演技不用说,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从倚天到金枝到火舞,终于不用看三世的情敌撕逼了(虽然我很喜欢),阿佘也演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好人,其实好人比较难演也不容易发挥,因为很容易陷入傻白甜,不过春分这个角色后期很有突破,而且她真的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吃苦耐劳,记得还曾经拍一场戏的时候摔倒摔破嘴。
蔡少芬:我对蔡少芬演技的刮目相看,就是从这部剧开始的,什么甄嬛传皇后娘娘“臣妾做不到啊”都是浮云好嘛,看完焦玉告诉你什么叫演技派。
虽然她凭借妙手仁心和洛神里面的精彩演绎成为tvb最年轻的视后,但在这部剧里才是让我惊讶。
一开始那一股子狠劲,有几场戏真的听的人汗毛竖起,晓官死了那几场戏把失去孩子的母亲那种大痛大悲和大恨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这部戏是远赴宁夏拍摄,全部场景都是在一片黄土高原之上,拍摄很是辛苦,基本全程吃土,全身都是沙子而且会灌倒耳朵里,更不要想象在沙漠拍戏得有多热了,也是难为那帮敬业的演员了,真心不容易。
之前看过火舞开播之前对演员们的采访,为拍摄这部剧大家都牺牲很大,而且有些场景很危险,其中有次拍摄过程中还遇到了小型龙卷风,直接把编剧的帐篷吹走了666。
采访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238945/?from=search&seid=6522997096856053100http://weibo.com/tv/v/F5xfx5xPi?fid=1034:998158d55e462e4e156dbd80ab2f1ad7http://weibo.com/tv/v/F5xkc3K0Z?fid=1034:b384c21c27a3b514019a2ddfa02ecec7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背后包含的是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心血,向戚家班致敬。
火舞黄沙的确是部被低估的冷门好剧,它的人性刻画心机谋算还要胜金枝欲孽一筹,看剧时常常觉得脑子不太够用,一句话一个镜头都有可能是伏笔,真真假假爱恨情仇很难分辨和断言,同时在家族恩怨情感纠葛中蕴含的对封建吃人礼教的批判使其立意升华。
三个最典型的断掌的女人,在礼教森严贞洁大于生命的旧社会里活出自我。
家春分,最传统最单纯的女人,被批命硬克夫无儿无女的不祥人,一心只想相夫教子,却阴差阳错应了批文“红杏出墙”,被欺骗被辜负却仍然坚守善良本心,最终面对马贼选择放弃贞洁留下性命而完成涅槃重生,为自己而活。
计鸣凤,最优秀最骄傲的女人,读过书的省城姑娘被迫嫁到山上嫁给不爱的人,闹过吵过恨过甚至刺杀过,却阴差阳错还是爱上自己的丈夫,从此一心一意为了万曦,为爱人而活。
焦玉,最聪慧最执着的女人,十五岁嫁给老头做填房还差点被拉着陪葬,侥幸活下来后成长为强势精明的一族之长,为儿子前途机关算尽然而痛失爱子,不惜一切筹谋复仇,然而爱上仇人,最后了断性命,一生为儿子而活。
她们,对代表了三类人,女人追求自由,不只是可以为了自己,也可以为了一切自己在乎的追求的人或事。
当然剧里令人窒息的压迫女人甩锅女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朗月、芷君、小卓、桂兰、阎少虹等太多被封建迫害的女人很难一一道清。
全剧最虐我是焦玉之死,简直蔡少芬演技大赏!
焦玉一生都是为了儿子,先是为了儿子的前途,后是为了儿子报仇,最后也是为了儿子放弃仇恨,可能只有死是她为自己也是为所爱之人做的事。
她说“我选择的不是做一个等待被爱的女人,我选择的是做人的娘亲”,她注定成为阎万曦的朱砂痣,如果鸣凤不是扮了六年焦玉的话恐怕很难听到最后阎万曦的一声挂念。
从鸣凤的角度阎万曦配不上她,但是从焦玉的角度,阎万曦x焦玉又很好嗑,虽然一切始于误杀东晓的愧疚,但是沉着冷静的阎老板为了焦玉冲撞军长,善于权衡利弊的阎老板为了焦玉失尽民心,冷酷无情的阎老板为了焦玉哭过痛过失态过被骗到差点死掉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阎万曦做过的孽亏欠的人又何止一个,但偏偏为了焦玉不顾一切,甚至智商掉线,如果这都不算爱。
如果从一开始他知道为他死的人是焦玉,他不会等六年,他会立刻回去找她,阎万曦的大男子主义注定了失去的那个会在他心底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很多人说结局的鸣凤和万曦相认是证明万曦爱鸣凤的证据,还有的说和“焦玉”相处六年都没有碰她也没有给她名分,但是鸣凤只是失去音讯,以万曦有责任感的性格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和焦玉在一起呢,更何况即使没有鸣凤,焦玉和万曦之间还隔着丧子之痛,他们之间注定了永远有一根刺,如若真的是焦玉活了下来,他们两个也只会互相扶持而不会痛快地相爱相守,万曦和焦玉注定没有结果甚至不能宣之于口的爱情才是最让人唏嘘的。
最后的最后,焦玉拔下发簪,风吹起长发,引导着万曦牵起她的手,她说“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去照顾一个人了”,也没有能力再爱一个人了,为阎万曦而死,是她唯一给他的回应了,焦玉解脱了。
明凤这个角色真的很酷,黎姿在tvb的角色我第一次get到,Gigi的演技在这部剧里得到了正名,而且爱美神在黄沙漫天蚊虫遍地的黄土高原敬业的拍摄。
鸣凤她聪慧、果敢、倔强、痴情、通透,被马贼抓走,假意奉承,伺机刺杀,还顺道救了春分(也可以说互相救);被迫嫁给“冷血无情”的阎万曦,正面刚、捅娄子、自爆旧情、刺杀,被侮辱也不屈服;在遇到马贼被阎万曦不顾性命相救且阎万曦写休书放明凤走之后,明凤去而复返,我还担心是斯德哥尔摩,结果只是卧薪尝胆。
只可惜她还是爱上了阎万曦,他爱的太苦了,前有芷君后有焦玉,两个人温馨的日子少得可怜,最后在假扮焦玉的六年里她的心里该有多苦,就算最后守得云开,听到了万曦的挂念,可是以后的日子呢,万曦午夜梦回心中挂念的会不会是焦玉,只能感谢结局在拥抱后戛然而止了。
整部剧人设最好是鸣凤,演技最佳是蔡少芬,阿佘的家春分角色发挥不大,好在有结局的爆发是整部剧的点睛之笔,悬崖边面对马贼无路可退, 天生断掌被算命相士批为“命硬克夫,终身难见白头郎;背夫偷汉,无儿无女病卧床” 又怎么样,我偏要活下去,偏要生下孩子!
她撕开了衣服,发出了呐喊,那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我们为什么要为了男人眼中的贞洁一定要死” ,至此春分完成涅槃重生,而她最后也打破了命数,与爱人重逢,相伴白头,还有了可爱的女儿。
林保怡的演技也牛啊,人物张力大过孙白杨,陈豪的宋东升就太气人了。
这剧后劲太大了,我今天起来心里还是堵得慌,说不出来压不下去,之前看金枝结局和天与地结局都这样,戚其义周旭明的剧结局都可以封神 。
爽:一 女人的纱质斗篷很有感。
二 因为延绵无尽的漫天黄沙,我得以抛开现实,进入另一个故事世界。
三 陈豪和林保怡终于为男人吐口气了,演的好,黎姿也好(以前我总不待见她的,总觉得她角色不讨好还用力过猛,可见编剧的功力有多重要),蔡少芬也不错,阿佘的角色没什么悬念和看头。
陈豪的东升后来的感情矛盾和情绪迸发我觉得很有进步了。
最后一集里,明凤和老板,东升听乔大叔述说的戏看得我眼泪流得爽得不得了。
四 后十集很好看,充分精进于金枝,阴谋阴谋还是阴谋,看得很爽。
五 画面很有感。
天地之间,斯人独立。
特别是看漫天黄土上,只一人在那里狂奔的场景,牛,电视剧拍到这份上,只能说监制771有胆量,有水平。
六 片头曲有激情澎湃,扣人心弦的效果,也好听。
七 最后,春分终于崛起了,我等得太不容易了。
和金枝又有些像,尔醇和春分,都是有情而理性的人。
她们都珍惜生命,活到了最后。
太不爽了:一 阿佘化得装,特别是发型,显得她脸又大又胖,让我不忍心看,抗议!
春分的性格从软弱到坚强,后两集才开始稍发力,前面一直让我心里窝火,边看边气,边气边想“靠,你怎么这么傻呢”“你这样,好听是任劳任怨,其实是人善人欺阿,自强,自强,自强,知道吗!
”“为什么总是这个表情,皱着眉一幅苦瓜脸”“怎么什么事你都要怪自己,自责上瘾啦” 看到后来,恨铁不成钢久了,我这个佘迷基本都快近了。
忽然想起house 里的一句话——if everyone can be more selfish, the world will be a better place.但是春分一直很坚强,而且她是有自己的坚持和主见的,比起这一点,我觉得比朗月好上n倍了。
二 朗月前十年,为了丈夫而活,活的自卑却单一。
她因为无后,被强势精明的婆婆打压,还得给她无能的丈夫打气,后来终于咸鱼翻身了,美言之是为了这个家而拼命张罗,我看,实际上,是对权力和被别人关注认可的上瘾,是为了弥补女人的自卑和对丈夫无用的愤恨,而变本加厉地在别处犀利严格。
其实,朗月活得很累,她并不像春分一样,不管弱还是强,终究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自己的原则而行事。
朗月不管是弱还是强,都是被逼的,被舆论和现实条件逼的,因为别人比她强,所以她无法变强,但并不意味她没有野心,不然就没有后面的种种了。
看她看得透彻,因为我觉得这种人,是社会里最多的,只是看程度深浅不同,或许我有时也是。
三 细节没交代完阿,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剧情。
林保怡啊林保怡
从人物到剧情,都有点莫名其妙。
编剧真是TVB少见的高水准。
相当喜欢这部剧,感觉《白鹿原》就应该拍出这种感觉,虽然没看过原著
坏人全都活着,好人都死了,要么就是受尽折磨,这部剧的三观有问题,而且故事副线过于繁多,看的有点累,结尾也不是传统剧的好结尾,好人都被折磨死了,坏人依然逍遥法外。看完之后甚至不想回味
没看完,不喜欢整部剧脏兮兮,昏黄的感觉
一部说得出“女人凭什么为男人眼中的贞节去死”同时又能做得出女人为男人抢着赴死的剧。这部剧整体很符合tvb给我的感觉:既先进又落后。大体上看思想貌似很进步,小细节上又暴露出几千年的潜移默化果然不是盖的。部份剧情不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女人的思想就是如此以显示父权压迫下女人的悲剧(当然这种剧情确实存在,比如朗月的结局),而是编剧似乎真的认为这种剧情很能打动人,比如最开始嚷着“你不休我我让你一辈子不好过”的明凤,居然真的会爱上强暴她家暴她的莽夫。万事最终又归结于男女之情,很没意思。
tvb难得的实景拍摄的剧,而且还是港剧少见的题材。
很久以前看的连续剧,虽然不敢说有充分表达封建吃人的可怕,但有充分表达到无论是处于社会高等抑或是低等阶级的人其实都是封建制度下不同程度的受害者。里面的人无论是当家的阎万曦还是焦玉,还是处于低下层的宋东升,宋东阳,舒朗月等人都是封建体制下被压抑至扭曲的受害者。佘诗曼在这里饰演的家春芬算是蛮令人印象深刻的,她是个被封建思想荼毒彻底的女人,也是封建体制下最卑微,最被践踏的人,为了自己腹中的胎儿,为了证明她的命不由算命师所判,勇敢地活了下去,重新掌握回自己的命运。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
看了一半没兴趣看下去
引发了对女性及封建的更多思考
女性角色立体多面 戏也写得干净利落 771的电视剧宇宙与韦家辉相比也不落下风
主角都是深明大义的好人,却合起伙来做坏事……
就还行吧,比金枝欲孽差不少,痴男怨女的奇情故事。非常喜欢焦玉,说话都比别人有味道。
这片是真真正正《金枝欲孽》的精神续作,金讲述封建皇权下女人的可悲,这剧则是在封建压迫下,利用贞操观来对女性物化和污名化,部分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这他妈的比《娘道》强亿倍。
最不屑贞操观这套的是明凤,最守所谓妇德又是她,矛不矛盾呢
不知道为什么画面黄黄暗暗的,观感不行、都不想看下去了
压缩碟,效果不好。但每个人都很出彩,貌似不是很火。
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