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电影很一般,太黑暗太压抑了,池城戏份也少故事就是三个孩子是很好的朋友,当然混得都不咋地,朱智勋是卖保险的,池城妈妈开了一家游戏厅,就帮朱智勋买了一份保险。
因为生意不好做,妈妈就叫朱智勋帮她把店烧掉,骗保险。
于是朱智勋就找来光株一起干。
两人蒙着脸装成抢劫犯来到店里作案,没想到被池城爸爸无意中发现,发生搏斗,爸爸受伤倒地,妈妈也在混乱中死了。。
然后警察就开始调查。。
结果当然很杯具啦。。
总之中心思想就是三孩子太TM倒霉了。。
本来智勋光株是想做好事的,结果运气不好,反酿成大祸,一错成千古恨但其实,三个好友虽说表面看着很好,实际也有点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意思。
小时候三个人一起逃学上山玩,发生事故,差点死掉,池城从此在心底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他一直疑心朱智勋是想自己逃走不打算救自己和光株而真相大白后,池城最后那两滴眼泪,感觉太复杂了。。
人的情感真的太复杂了。。
原来在内心深处,池城从来没有信任过智勋吗?
那么多年的友谊,难道都是虚伪的吗?
那么多年的相处,都只是做戏吗?
但其实智勋一直是真心对朋友们的。。
池城误会了他觉得光株死得好可怜,智勋也死的好可怜,池城虽然活着,但是会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
怪不得这电影票房不好,要不是池城真的看不下去,累觉不爱所以我还是喜欢PS搭档啊,又色又贱又轻松好看
总有种导演要表达的东西不清晰的感觉,可能是想表达感情的美好和感情的不信任,人性的美好和缺陷总是如影随形的,但是这种矛盾造成悲剧的冲击感还差一点火候的样子。
不过,我看到是新人导演了,已经很厉害了,三个男演员也很厉害,人物性格也刻画出了人性的复杂。
看大家满屏“仁哲才是最重情义的人,最后却死于朋友的不信任,志泰才是最自私的人”有点生气,重情义不代表仁哲他做对了啊,小时候的大哥姿态并不能游刃于长大后的成人世界,租不便宜的房子维持面子的保险公司职员吊儿郎当活的像刚成年的痞子,一开始选择骗保就是不对的,发现事情失控之后,急于掩饰也没有做对啊,后来大家发现他不是为钱的时候完全被俘获啊,几乎一边倒的原谅加同情,这个逻辑有点不对啊,同情可以,为什么要原谅,感情真挚可是做错了,应该是这样的吧,影片要表达的也该是这样的矛盾点,而不是类似于坏人仍有真情的洗白环节,当然朱智勋演技在线,我都差点没认出来,变更帅了啊。
以上志泰虽然误会怀疑可是什么都没有做,至于结局必然不是他指使的,不然很奇怪,要杀为什么要给信,为什么看到从卫生间出来的仁哲时是带有一丝期待的,而且他和高利贷有什么交情啊指使对方就做又没有钱,最合理的应该是他是知情的或者说他在下电梯看到那个人的时候是知情的了,我反复看了几遍,志泰在电梯上看到一个方向的时候眼神有悲痛最后变成决绝,然后径直走开了,所以志泰可能已经决定放仁哲走了,仁哲不解释的态度让他觉得不想再管这个人了,现在放走他之后再不过问,然后看到电梯下的那个人的时候预感到了什么但是选择了不过问。
所以啊,这本就注定是个悲剧,不能原谅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指责志泰自私啊,都没人跟他解释火灾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妈妈也不在了为何不能误会,嗯?
你说我有一点双标,嗯……我爱池叔啊,嘿嘿嘿
一半为了颜,一半是为了朋友这个题材。
好朋友这个题材的电影太多了,质量也有好有坏,好在这部电影没有让我失望,整个故事完美的流畅性,没有多余的镜头,人物塑造相当成功。
太喜欢仁哲这个人物了,一个看待朋友比看待自己重要的人。
影片一开始他就帮好朋友民洙拿回了被抢随身听,之后被困雪山小屋时,他很快就发现贤泰脚受伤,担心贤泰伤势,于是自己下山寻找救援。
其实从这里就已经决定了仁哲以后的命运了,他总是独自下决定,不跟身边的人多解释,导致误会一步步加深。
(可能也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孩都比较独立)悲剧的起源,他向伯母推销保险,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刚开始只是单纯的推销。
(从后来故事中可以推断,仁哲是因为有车,所以才去医院接伯父伯母回家)民洙家门口的那段,仁哲把伯母给的名片转交给贤泰,仁哲的每句话都透露出对朋友的关心。
仁哲去游戏厅,一开始只是为了签约,后来和伯母的聊天内容才引起了伯母的骗保心理,在谈到摄像头的时候仁哲的眼神有过片刻停顿,个人认为是他觉得不应该诱导亲近的人去骗保,从这里可以看出仁哲是有底线的,他不是一个应该遭到报应的坏人。
仁哲劝民洙的理由也是他骗保的理由,他是真心为贤泰着想。
他对贤泰一家人好,嘴上骂着脏话却还是事事都照顾民洙,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推断出,仁哲一直在背后帮着民洙打理饮料店,连民洙娶媳妇儿的事情都考虑在内了,可想而知仁哲是一个多么心思细腻的人。
只是一切计划都因为民洙的失误而泡汤了。
民洙失手打晕伯父,伯母在发现晕倒的伯父后看仁哲的眼神是充满恐惧的,最后可以说是因为心虚而导致的意外摔死(实是活该了)。
之后的掩盖过程,每一步都显示出仁哲缜密的心思,直至后来账本交还给警察,仁哲烧东西的时候已经在想终于能够解脱了,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该有多好。
可惜,终究是猪一样的队友,民洙用死亡选择逃避,贤泰以放弃保单的方式背弃了他,好朋友们的放弃,才是仁哲真正悲剧的开始。
大概从停尸房见到民洙尸体那一刻起,仁哲就再没有全身而退的想法了,最坏的结局他已经预计到了。
但是,更坏的结局还是发生了,仁哲在准备离开时才发现,自己视为最珍贵的朋友却从来不曾信任过自己,这大概比死还难以接受。
庆幸的是民洙的遗书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了他一丝安慰。
仁哲终于闭眼,但他对朋友的关怀没有结束,保单最终回到了贤泰手中,连同自己房子钥匙,房子里的桌子上摆着自己的全部财产。
实在忍不住澄清的一点,谁杀的仁哲,都瞎鸡巴猜,你们以为警察是打酱油的,以为那个警察局长找人弄保险箱、满大街找账本、全力掩盖这个事、明知道有监控都掩盖了过去就为了露一面?
从开始警察就知道谁是凶手,所以才能锁定的那么清楚,而且他们也怕账本曝光,那个账本开始就有交代,这个赌博厅有那个黑老大金社长和警察的股份在里面。
他们都需要账本。
所以有警察在幕后,才能准确的给贤泰提供信息。
本来这个事情结束了,但仁哲为了拿回保险金给贤泰,也就是当初希望他过好的愿望一样。
所以明知道后果很严重还是去拿保证书,条件就是用账本复印件更换。
拿到后他根本就是知道自己不能活(你们可以看后面的证据,他把他的一切都留给了贤泰,不管是车子、存款等等。
),不过即使死也不打算让贤泰沾惹上一点麻烦。
这样,黑老大和警察都知道仁哲是个雷,必须杀掉灭口。
尽管这个电影不是特别针对警察的黑暗面,但还是给公众提供一个讨论点。
14年的《好朋友们》,为了李光洙才看的电影。
虽然是我不怎么喜欢的犯罪片,但电影海报上的他们笑得如此爽朗,隐隐觉得会有大反转的虐心。
亚洲小王子李光洙总喜欢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温暖真诚的他喜欢选择边缘类型的角色,他扮演鱼人(电影《突然变异》)的颠覆形象依然历历在目,凭这就得再给我猪两个小时的面子。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想让大家获得幸福,却不仅连自己的幸福都顾不上,还让各自得到自己从未想过的悲惨结局,浓浓的兄弟情谊竟是导火索,你知道事情不应该发生在,只是希望平凡过日子的普通好人身上,但就是无力挽回的人性悖论。
三个男主角我用大哥、二哥、弟弟来叙述。
弟弟是我猪。
大哥好面子,大男人,暴脾气,喜欢说脏话和欺负弟弟,看起来凭借圆滑混得最好,这样不讨喜的设定,在两次事故面前,他只说,有哥哥在,哥哥来解决,他在用生命来爱护两个弟弟。
二哥有着被教育的正直,他的正义感让他做伟大的消防员,让他娶一个他其实曾想过放弃但因为有了孩子的聋哑妻子,让他看不起他的父母做地下赌庄然后疏远父母,让他想在弟弟第一次出事时离去,却还是返回救弟弟,二哥代表着大部分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那样平凡,那样值得羡慕,他多疑,敏感,但还是把心结埋藏二十年,就是不想失去大哥和弟弟,他小心翼翼的呵护两个兄弟,即使已经知道,大哥和弟弟做了不可原谅的事。
弟弟笨的可爱,他没有家人,没有上进心,只认准了两个哥哥幸福就是他毕生的幸福,如果哥哥的幸福需要拿他的生命的来换,于他而言就是小菜配饭般平常,听话得让人心撕裂地疼。
过于用力的去爱一个人,先不说当事人会不会有压迫感,当事人想要的,是你正在给的吗?
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彼此得不偿失,爱此时就是自私和伤害。
二哥只是想要和家人在一起简简单单的生活,大哥和弟弟却给他用四条生命换来的车子、房子、钱。
弟弟自杀,带走大哥的罪名和自己的愧疚;大哥解决完所有事情,只留下一句,真的好累;二哥没了他深爱的四个人,甚至那20年的心结,也没机会解开。
他们的友谊,被他们亲手埋葬,除了眼泪,只有无言。
致我的好朋友们,让我们清晰彼此想要的东西,然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相互帮助,如果某一方能力不足,请先让自己过得很好,不要让另一方担心,不要让TA为自己的无能自责,失去理智不知所措,不要最后酿成大错,不要最后,失去你,好吗?
为了池城,补齐他的所有作品。
三位男主最让我惊艳的是朱智勋,看过假面,里面演个有点点懦弱的富家子,但在这部剧里缺成了个满嘴脏话总想捞偏门的混子,可是他又有朋友的义气内心的柔软,他到死也不想给池城带来一点麻烦哪怕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对池城女儿又极其温柔爱护。
尤其当误杀后面对好兄弟的猜疑,李光洙的自杀内心体现的挣扎表现的特别有戏。
不怎么看韩国综艺节目,所以对李光洙只停留在知道他很搞笑层面,但把失手误杀朋友父母的懊悔和想自首又不敢只能自杀的精神折磨演绎的还不错。
最后说我家池城欧巴,反观看来,我欧巴在这部戏里戏份反而不多,还是刚正不阿义薄云天的形象,只不过不是富家子了。
2013年的秘密看的人压抑,这部电影同样虐,对于池城欧巴,我只希望你不要再拍那么多高虐的剧,多拍些瑶拉公主的角色,放轻松。
当然我知道被告人要上档了,有的虐了。
心疼十分钟。
迷妹表示,爱池城一万年!
看完结局赶来看影评,想知道仁哲到底死在谁的手里,然而没有任何卵用,于是只好曲线救国倒回去把情节看了又看,结论是:贤泰对仁哲的死应当不知情。
自认无破绽(哈哈哈哈)!
首先从直接杀人的酱油眼镜男开始分析,他之前一定是欠了高利贷什么东西的(从他上一次也是第一次出镜时的情节可得),所以这次杀人就可以作为报酬得到被高利贷抓住的把柄。
这点很重要,因为由此可以解释高利贷为什么把保证书乖乖交给了仁哲还放他走了。
并不是因为仁哲发疯似的自残唬住了高利贷,更加不会是博得了同情(高利贷估计恨不得他把自己砍死),真相只有一个:高利贷不可能放弃到手的20亿但是也不想惹的一身骚,在办公室杀了仁哲固然可以,但是让他在一个远离自己地盘的地方,被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杀死才能不留把柄(法治社会里杀人也要动脑筋啊)。
有一个问题我在评论里看到讨论的很多,就是贤泰下电梯与黑社会小弟对视的场景,贤泰阴谋论由此得到有利的论据支撑,说到底我认为这是个主观问题。
画面里只有两个镜头,一是贤泰的特写(看着某处),二是黑小弟注视着贤泰的背影。
如果要说贤泰看着小弟下楼梯,也说的通,但是想要解释为什么看,就会发现这种解读不合逻辑(难道是两方合作之后后依依不舍道别?
)。
镜头一贤泰的特写可能是表现他对仁哲的失望(没有等来道歉),镜头二才表达了这一段的真实意图,高利贷在机场等候时机处理仁哲,但意外发现仁哲与贤泰见面,担心仁哲把保证书转移给贤泰,因此一直监视两人直到贤泰离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仁哲在贤泰面前硬撑着假装没受伤:如果贤泰看见他受了伤去救他,而高利贷又没有找到本该在仁哲箱子里的保证书,那么他们会放过贤泰吗?
悲剧的地方在于,仁哲认为,如果自己默默地解决一切,那么,懦弱的朋友就不会如此无助,敏感的朋友就不会如此痛苦。
然而,又有谁可以安排命运?
一切都到了最糟糕的地步,但这也无法抹去三个人20年间真切存在着的感情,即便天人永隔。
“过去20年就用这样的心态看我的吗,”仁哲带着抽泣声像是失了魂一样说:“太累了。
”朋友间的友谊与信任,经过17年,不仅没有化开猜忌与误会,反而变得面目全非,深深痛惜。
太累了,这段友谊。
民洙满带着愧疚先去了。
那个满口脏话有些自私又不像好人的仁哲,是小时候独自找来救援救了受伤的朋友,长大后为了朋友和朋友的家人想方设法不惜拿刀自残和高利贷对抗也要保住朋友资产的人。
这样的仁哲却死在了绝望中。
剩下的贤泰在看到保证书后明白了一切后却什么也做不了,毕竟民洙信中所谓的“人生全部”现在支离破碎,生死两隔,贤泰除了流泪还能怎样。
他永远也解不开那个二十年前的误会,永远也无法得知民洙死时的煎熬,永远再不能和朋友搂在一起开怀大笑。
他多么用心地保护这段友谊啊,他宁愿心中的结打不开也不愿选择提起。
仁哲闻讯赶到的时候民洙已经在停尸房了。
他走近,掀开白布看到民洙已僵直的躯体和惨白的脸,嘴角下撇,盖回原位,嚎啕大哭。
仁哲跪倒在台子旁,像以前一样大叫着狗崽子却再也听不到回应。
民洙一直责怪仁哲,责怪仁哲拍自己的头,责怪仁哲催自己找女友,责怪仁哲怂恿自己去纵火,责怪仁哲不去自首,可最终所有的一切责怪还是给了自己,只给仁哲留下了“照顾好贤泰,管好臭脾气”的遗言。
就像他说这段友情是人生的全部,他自认毁了人生的全部后自尽,遗书却稀松平常没有怨言和责怪,最后一句话仍旧是“我的朋友们”。
朋友是命,是人生的全部。
仁哲被刺后挣扎地坐到椅子上拿出民洙留给自己的信困难地读着,他已经没有力气挺直腰板,却硬生生的把所有力气留给了眼泪。
他断断续续地看着“如果没有朋友”,“不想让你辛苦”这样的字眼,直到最后停留在了“对不起”。
仁哲在崩溃中送走民洙,在痛苦中送走贤泰,在泪水中送走自己。
关于仁哲的死,网上有很多讨论,我个人认为仁哲必死,因为他有账本的复印件,所以高利贷的人会杀他。
贤泰是知道仁哲会死的,在机场,贤泰与高利贷手下擦身而过,而高利贷手下一直是眼神跟着贤泰的,那种认识要打招呼的状态,所以双方至少是通过气的,绝不会是贤泰指使的。
贤泰在那里等着只是为了看仁哲看了信之后有没有想说的,贤泰其实一直想听到仁哲的解释,贤泰等到仁哲出来时那发光的眼神,然后是仁哲表现出一副无所谓,贤泰才伤心的走的。
全片节奏虽慢,却拿捏得非常均匀,有高潮,有平静,有压抑,有释放。
除了编导的功力不容小觑外,三人的表演也让我惊叹。
很动人,很深刻的作品,想来是能一直回味下去。
海报上定格着三人搂在一起大笑,就像最后贤泰举起的那张照片一样,没有人该被责备,哪怕绕了几道弯最终落下了最差的结果。
愿这些好朋友们下辈子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最后附上民洙的信:贤泰啊好久没提笔写信 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我呀 一直都很感谢你和仁哲我那时候就该了结自己的啊 这样的话你们就不会过得像现在这么累了尤其 最近 一直会这样想贤泰啊 最近很累吧我一直想啊 你不再这么继续累下去就好了我们三个说好一起走完一生的啊 妈的 我就你们两个亲人啊我恨自己 因我的失手 让我们无法像从前那样相处要是我从这个世界消失 你们俩就会好好过下去的吧我现在的心愿只有这个仁哲啊 你这小子 我先走了啊你呀 要对贤泰好 带上我的那份改改你那暴脾气 一定要对贤泰好啊 知道吗你们俩小子啊 谢谢了 还有 对不起部分文字摘自影评《雪地里互相搀扶着的背影,那是我全部的生命》,很喜欢这个标题。
浅析电影《好朋友们》2014本来只是想看看池城和李光洙,但是这电影关于人物的东西的确让我感觉很惊讶。
故事很简单,仁哲和民洙跟贤泰妈妈串通烧掉娱乐室拿到保险金,不料酿成惨剧。
但与其他拍人性的电影的不同,它是在拍人。
性格最鲜明的是民洙,他软弱,不管是小时候随身听被抢走,后摔下山不省人事,还是二十年后,随仁哲烧娱乐厅,先砸了几下屏幕没有砸碎才砸的上面,一是他没经验,二是他没狠劲,他做这件事内心也不知道对不对,当贤泰爸爸出现的时候他只能慌乱的挨打,因为疼痛松开了棍子,导致贤泰爸爸用力过猛向后仰倒。
他甚至做出摘下头套下意识的看向摄像头的愚蠢举动,使仁哲不得不改变计划,把监控一并砸掉。
原本计划只是把娱乐室烧掉,让监控拍到戴头套的嫌犯,便可以拿到保险金,让贤泰与父母关系缓和,也让民洙能有钱改变生活。
从民洙的家和工作可以看出他是兄弟之中过得最不好,总是需要仁哲这个大哥照顾的。
出事后,民洙日益走向崩溃,他在大雨中用头狠狠的撞铁门,一下比一下使劲。
他觉得愧对贤泰,从他的遗书来看,民洙认为自己是拖累二人的,临死之前,也没有丝毫责怪兄弟的意味。
李光洙的演技让我刮目相看,他不再是那个受欺负了还嬉皮笑脸的样子,感觉他真的投入了民洙这个角色,将害怕,愧疚,软弱,崩溃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死也是个转折点,命运弄人,明明仁哲已经解决了,民洙却因生活在恐惧中,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而自杀。
一个很打动我的细节是在葬礼,民洙是失控的,贤泰的女儿宥利伸手过去,他却很使劲地推开了小女孩的手。
在他内心崩溃的情况下,他不知所措,无法面对贤泰和宥利,只是逃避。
与另一个细节相比,即仁哲在高利贷面前自残拿回保证书后,看到宥利送他的四叶草钥匙链被血染红,他把四叶草含进嘴里,他不能忍受宥利送他的礼物被血玷污,因为他极其珍视他跟贤泰的友情,对他来说,那是唯一一个寄托了。
这两个细节反映出的民洙和仁哲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人。
仁哲有自己的私心,他也希望能赚保险金,但是没有一刻,他把钱看得比兄弟重要。
雪地里,仁哲没有想过抛弃二人,而是摸黑独自下山求救,他根本不知道随身听在哪。
当在机场,贤泰对他说自己整理民洙书包时发现随身听不见了,便想仁哲可能不会再回来了时,在这一刻,仁哲才彻底被打败。
他一定死都想不到,二十年来贤泰是抱着这样的眼光看待他的。
所以他在被捅后用衣服遮挡身上的血,倔强地做出不再相见的表情给贤泰看,又一拐一拐的离开贤泰的视线。
在三人中,他是要强的帮助兄弟的大哥,却没想到他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兄弟的信任。
先前对朱智勋并没有什么感觉,但不管是他在民洙尸体面前的放肆大哭,还是他死前流着泪也流着血看完民洙的遗书,我都觉得仁哲是个可怜的人。
这三个人的演技真的不分上下,都有出彩的地方。
朱智勋和李光洙表现人物性格时都尽可能地要“放”,放肆的害怕,放声大哭,也放大他们最突出的软弱和义气。
而池城的表演却是要“收”,贤泰一直比较被动,难以出彩,性格不好拿捏,疑问也都出在这个角色上。
“放收”结合,达到了意外的效果。
我觉得,像仁哲和民洙这样的人都是少数,而贤泰却属于芸芸众生中沉默的大多数。
他有软弱自私的一面,雪地里他认为仁哲抛弃了他们,于是他也想到了抛弃民洙独自求生,但走了一半,还是回去了。
贤泰曾说如果没有宥利,他跟聋哑的妻子也不会走到今天,因为孩子,他不能离开妻子,这与年幼的他最终回去找民洙的举动是一致的。
他也有重情的一面,二十年来虽然对仁哲有些看法,但还是对兄弟视如已出,信任他们,记得民洙父母的忌日,即使是在面对母亲死亡的重大打击时,还是主动来到民洙家一起祭祀。
关于贤泰是否残忍地报复了仁哲这一点,我有些疑问——机场戴眼镜的人捅了仁哲,将什么交给了高利贷手下。
手下在电梯旁等待贤泰,贤泰却没看他一眼,径直走了。
但这个细节是否可以说明贤泰与高利贷人有联系?
不是他雇的,但至少提供了一些信息,或者默许?
看时我还有一种感觉,是贤泰并不知道仁哲受伤,因为距离远,仁哲又用衣服遮盖了,因此没有看到血,只是不想再追究所以让他走了?
池城经常露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这表情随着情节的变化,时而是温和的,时而却有些吓人,让人看不透。
讲三个男人友情的电影,没有血腥的打斗,只是心理的战争。
离开的人也许得到了解脱,留下来的人也可能终身煎熬。
雪地里,三个人相互搀扶,身后掉落的随身听,却预见了他们未来一生的道路。
大结局那段没怎么看懂,贤泰应该发现仁哲受伤了,是故意不过去的吗?
贤泰才是大多数人的缩影,多疑但又有人该有的良心。
疑心仁哲抛弃了他们,自己也想过抛弃民洙,但最后还是选择带民洙一起走。
这个疑问一直伴随着他过了将近20年。
贤泰是最矛盾的一个人物,想要相信兄弟但是从内心深处又不信,为了维护这段友情,这20年过得应该非常累吧。
民洙是最珍惜三人友谊的,雪山上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只知道是这两人救了自己的命,从此视这两人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自己误杀了贤泰母亲后,心理无法承受选择自杀,是最可怜的一个人。
仁哲为了兄弟也做了许多,甚至是三人中付出最多的。
对兄弟好对侄女好,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他做的事。
在他与贤泰母亲合谋骗保后,不管目的是什么,为了缓和贤泰和母亲的关系也好,为了高额保险金也好,在他看到贤泰父亲昏迷后不管,在母亲想要报警叫救护车而把母亲手机摔坏时,他就已经回不了头了。
最后母亲还死了。
如果这时候他叫救护车并及时停手,就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说骗保是为了缓和兄弟和母亲的关系我是不信的,仁哲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死要面子的人,我觉得他做这些最大的动机是为了钱,在他失手害死母亲后,才想要弥补,做了追回保险金给贤泰,把一切都留给贤泰等事,但是贤泰并不想要那些钱,只是想追查凶手,我觉得他自首才是对贤泰最好的弥补,这样民洙也不会自杀,民洙想自首是仁哲阻拦了。
所以真的没办法原谅他。
最后他也没有向贤泰坦白。
就算贤泰最后是故意不救他,也合情理,因为贤泰对仁哲的误会存在太多年了。
但是贤泰是真心想放他走,让他去国外生活的吧。
结局贤泰才是最痛苦的,失去了母亲,失去了两个最好的兄弟,还需要养植物人父亲,聋哑妻子,年幼的女儿,背负的太多了,仁哲留的保险钱他用不用,不用,他只是消防员,没钱养活这一家,用,他用一次就痛苦一次,这辈子都会在痛苦中度过。。。
我认为真的是仁哲做错了,一开始就错了,用自以为为了兄弟好的方式害了俩兄弟的一生,自己也搭进去了。
因为太喜欢池晟,所以心还是偏向贤泰一边的啦,期待池晟的下部作品!
太虐了。。朱智勋神演技。男主的爸妈被两个最爱自己的20年的好兄弟误杀,最后爸妈死了兄弟也死了。再最后发现17年前在雪山上对朋友的猜忌和误会是错的。韩国电影《好朋友们》,五星。韩国电影真的是无法称赞更多了,亚洲第一的细腻,颜值,剧本
3星半,因为池城欧巴和长颈鹿才看,故事其实挺有新意,一次的悲剧抢劫杀人事件令三位好朋友因财失义反目成仇,一个太笨一个太聪明一个太自以为是,注定了悲剧的发生,戏中没有所谓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池城朱智勋演技都很好,光洙也不错。PS.推荐三人因宣传电影而上的那2集RM,非常好看。
感情的破碎只需要一瞬间而已,始终觉得民洙的做法太过于软弱了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剧本就像是一步一步参照编剧课本写出来似的,连伏笔都埋得那么工整。实在太无趣了。
唉比起女人之间的斤斤计较还是小儿科了一点,还有两个老人死伤的太扯淡了。
韩式流水线标准产物
有北村一辉先生
仁哲是个好朋友,这是给我最大的感受
极端情况下,看看朋友的心
实在无聊。看不下去!臭长臭长,乱喊乱叫!
光姝好善良
一个夸张的剧设,演得再好也矫情,还好童年那段戏的追忆和反转,给找回些分数。但这变态故事实在太过了!
组合有问题,池成真的就适合演那种正气凛然的
结尾其实很讽刺,当你认为你的朋友一直在欺骗你坑害你,甚至十七年前他就几乎想只保全自己。最后却发现他才是最善良默默为你们牺牲的那个。故事结束之后,不知道泰贤要怎么活下去,怎么面对这无边的悔恨和内疚。
节奏不好,有点拖沓,一个很没存在感,一个像躁郁症上身一样浮夸,李光洙像本色出演,从策划犯罪开始就硬伤不断。那封信写的很感人~
四星略微有些勉强,但整体感觉不错。李光洙是亮点,没想到他的演技这么好。虽然池大叔的颜值真的是太高了,但还是妥妥地被朱智勋圈粉。
烂片,垃圾导演,80年代港台枪战片,一个主角一把手枪杀几十个人,傻逼
想拥抱那个满身伤痕,却依旧系好扣子端庄地坐到机场大厅,绝望的死去的男人。与人交往,一定要做个坦诚有担当讲义气的人啊!ps朱智勋痞痞的叼着烟说着脏话的样子太迷人了!阿加西演技炸裂!
还行
纵使嫌弃影片的前半部分太波澜不惊几无犯罪悬疑感,看到最后,尤其是看了影评区关于光洙那封信的翻译之后却觉得十分悲伤。一段三角却又不太稳固的好朋友关系,暴脾气的仁哲一直都是最有赤子之心的那个:生活捉襟见肘却还要给好朋友的女儿买自行车、找各种借口对更为“底层”的光洙的照顾……想想他在太平间的泪也是整片最动容的地方。而贤泰看似最稳重,17年来却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火灾是让人悲伤的意外,但被友情伤得生无可恋的仁哲却是悲怆的最强音。(对朱智勋的印象还停留在《王国》里,这个“仁哲”角色得再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