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看这个电影看了三遍,用时1年……才看完。
头两遍看到中途的时候放弃了。
觉得这个片子太……好像是没有放盐而且煮过了头的鸡肉一样。
后来实在是无聊了,为了清理硬盘,我开始看之前没有看过的电影。
这部片子刚刚看的时候感觉不知所云,一个西部小镇上很平凡很无聊的生活介绍。
而且很长感觉好像预示着整部片子都是这样节奏的故事……看到汤米里琼斯把巡警推到尸体边上,说这也是条人命,曾经是。
(我记忆中的一个片段,可能不是很准确)生命。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开始尊敬这部电影。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话。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感情。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道理。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硬盘里。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记忆里。
至少它在告诉我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原来这是一锅熬好的鸡汤。
这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当你觉得没有什么、不值得经历、烦躁、不安的时候,不要急着退出,看看周围,也许你会发现,这道菜确实不是让你去欣赏鸡肉的,重点可能是汤。
我擦两个人妻竟然随便偷情,她们老公是性无能一个是边防巡警一个是餐馆老板,到处招摇也不怕被他们发现,两个骚货。
墨西哥人艾斯卡达开枪打山狗谁知自己之前干的婊子的老公在山坡看色情杂志准备打飞机,被吓到以为谁朝自己开枪于是反击把他打死,因果报应。
皮特就是个疯子,狗杂种。
把墨西哥描绘的太穷。
那个把他当做至交的朋友原来都在骗他,傻逼活该
好喜欢开头那段音乐,是古筝和笙耶。
李琼斯是二逼吗。
真的很牛耶!!!!
好喜欢尸体耶,长虫子的那种好有食欲!!!!
好喜欢他打电话给那个碧池那段,好带感,好友感觉,要感动爆了。
好喜欢那个老年人那段,要哭了好吗!!!
不是旁边坐一脑残女先哭了,我肯定会哭的好吗?
好喜欢给埃斯卡达搭建坟墓那段,我死了以后也好想有个人这么埋我。
呵呵呵呵呵,总之就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问了AI后才知道是哪三次葬礼: 第一次,迈克打死艾斯卡达后匆匆掩埋(这个没记得了);第二次:土狼撕咬尸体时被发现,警察虽然知道是迈克干的,但打算不了了之,并将找不到亲人的尸体葬在流浪汉墓地;第三次,是皮特抓住凶手迈克,一起千里运尸,最终葬在了一个莫须有的“故乡”。
孤独的令人手指的电影。
两个牛仔在孤独中熠熠闪光的友谊,年轻边境警察与老婆寂寞而百无聊赖的日常,咖啡店老板娘象秋日黄昏挂在墙角的灯泡一样忽明忽暗的多角恋关系,那个渴望被打死的瞎子老头在破败而无望的岁月里与一台找不到朋友的收音机相依为伴,那条被踹出山洞挂在树枝上悠然死去的毒蛇,那受惊的马象为了控诉苍凉而操蛋的一生义无反顾地滚下山谷。
微风习习下,那张朋友梦想中家人的照片,真的只是一个孤独的谎言吗?
一个承诺,一个电话,一座石头墙,一瓶疗伤的酒,一个打开的手铐,一骑渐行渐远的背影,两只被打歪的鼻子,两支举起又放下的枪,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
寂寞是因为被片里的音乐带走了。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2005)7.72005 / 美国 法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西部 冒险 / 汤米·李·琼斯 / 汤米·李·琼斯 巴里·佩珀除了直白的描述悲情還有另一種可能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5 美國 Tommy Lee Jones 落葉歸根 2007 大陸 張楊
落叶归根 (2007)8.62007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喜剧 / 张杨 / 赵本山 郭德纲人生就是一路的奔波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看過落葉歸根,但我推薦大家去看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整部電影有牛逼的蒙太奇剪輯手法,三場葬禮三場不同的人物故事出場讓你一層層的發現原來兇手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是誰,兇手、死者、兄弟、兇手老婆原來都有一絲一縷的牽扯,但至始至終都圍繞這死者,而兇手帶這愧歉伴隨一生。
而落葉歸根倒是直白不修色,工友一路上折騰奔波,也遇到很多人發生很多小故事,但都沒想著放棄死者,堅守著中國人入土為安的信念,誰知道到了目的地死者親屬因三峽大壩修建被遷移到湖北宜昌,而主角又展開另外一段奔波的故事,我想這就是中國人一生的奔波的寫照。
你可能會認為看我的描述覺得完全不重合也沒有相似之處,但當你看完艾斯卡達的三個葬禮你會沈靜在一股意猶未盡之中,明白為什麼中國電影就是發展不起來。
很久没有看碟。
昨天电脑坏了,有了看碟的时间,一口气看了三部。
这些电影早已上映,有的电视上都放过不止一次了。
对于我却是新的。
看后觉得三部都不错,忍不住要推荐一下。
今天先推荐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这是一部饶有新意的西部片,与伊斯特伍德《不可饶恕》有点共振和发挥的意思,不过更加内敛。
所谓内敛,是指全片开枪次数屈指可数,与传统西部片枪炮满天的景象大相异趣。
最多子弹发射的事件,发生在艾斯卡达第三次下葬的地点,开枪的目的也不是杀人,而是震慑和救赎,受击对象是跪在艾斯卡达照片前,不相信地狱的麦克·诺顿,一个自私、暴躁、冷血、神经质、性无能的边防巡警。
麦克·诺顿内心阴暗行为卑劣。
他独自在德州边境巡逻时,经常站立在旷野里的风里,腿毛飘飘,一手拿着色情杂志,一手自慰。
这次,刚刚才解开裤带,就被从墨西哥偷渡而来的牛仔黑工艾斯卡达猎狗的枪声吓得不轻,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仓惶开枪回击,击中艾斯卡达后隐遁。
重伤的艾斯卡达因无人救助死亡。
老牛仔皮特·帕金斯是艾斯卡达的好友,积极为艾的冤死奔走,却遭自己的情敌、也是性无能的警长拒绝和刁难。
无奈中只好自己动手,法律术语叫“私力救济”。
成为一个执法者后,老皮特抓住了真凶麦克·诺顿,强迫他掘开已经举行过两次葬礼的艾斯卡达的坟墓,取出艾的尸首。
艾死前曾郑重委托皮特在自己死后将自己带回墨西哥安葬。
老皮特不负朋友重托,带着尸体和凶手上路,前往墨西哥。
电影让我感动的是两个卑微者之间伟大的友谊。
老皮特不负朋友重托,千里运尸,历尽艰辛,行为乍看有些笨且不可思议,却格外的悲壮,人性闪耀,感人肺腑。
千里送尸这事,电影自然是虚构,在我们这里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去年春节前,几个湖南民工就将客死他乡的同伴的尸体通过火车运回家乡,到了广州被媒体曝光。
他们的回答也很朴实:“不背回去我良心过不去……”,“我把他带出来的,当然要把他带回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吊诡的是,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首先让人感到的是害怕,接着有人出来指责其愚昧,然后让许多人人想起香港片的一类:僵尸电影。
没有人想到这可能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的上好素材。
运尸的过程,也是对极具现代人特征的凶手麦克·诺顿的救赎过程。
这个自私自大,有种族主义倾向的懦夫,是影片中人性恶的化身。
他在运尸途中所遭受的磨难,可以让观众感受复仇的快意,体认报应不爽的乡愿。
当然,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之后,诺顿算是为自己的罪恶埋了单,在最后一刻充分感受到了地狱的存在,忏悔,从罪恶中得到了救赎。
还有两点印象深刻。
其一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疏离感,折磨着电影中所有被墨西哥人称为盎格鲁的美国白人。
其二是与其形成强烈反差的墨西哥人的热情质朴和友善。
这部片子获得了2005年嘎纳影展的最佳编剧,这在我看来有点奇怪,三次葬礼,三个段落的结构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前半部分显得有点冗余。
我以为简单的线性结构就很好了,更朴实。
再有一点我觉有趣的是,艾斯卡达告诉皮特的自己的家乡居然不存在,很有点拉美魔幻的风格。
后来发现编剧是墨西哥人,顿感释然。
令狐补充@呼喊与细语www.buchong.spaces.live.com
须发花白的汤米·李·琼斯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老而弥辣,就像德克萨斯州黄绿相间的绵延山川,充满了西部老牛仔的粗犷力量。
这样的风情总让我联想到中国武侠中磊落豪迈的北方侠客,如《天龙八部》中的萧氏父子,独来独往快意恩仇。
据说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是来自于美国士兵在墨西哥边境的一次误杀事件,肇事者至今逍遥法外,这样的情节到与《天龙八部》中雁门关外的伏击差相仿佛。
但西方人却没有东方人那样处心积虑数十年的城府,他们的救赎方式粗暴直接,却能给人以一种别样的回肠荡气。
老牛仔之所以要挟持杀人的士兵踏上这条艰难旅程,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出于复仇心理,二是出于对承诺的坚持。
这样的精神放在古代中国来说是江湖义气,放在美国西部来说是牛仔间的友谊,这种拳拳之情总能让人在冰冷枪弹的夹缝里感觉到丝丝温暖。
老牛仔的行事也是开门见山、毫无迂回,在与警察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直接破门擒敌、掘地掳尸,这样的不由分说透露出一种真性情、大痛快。
他明知道此举定会冒犯世俗法律、触怒军队警察,但依然全无畏惧、义无反顾,他的执著与顽固正是单纯直率的西部精神的体现。
除了老牛仔以外,影片中还有很多流露着慷慨古风的人物。
那个路旁独居的盲人老者,对待陌生过客大方坦然、毫无芥蒂,心地光风霁月令人敬佩。
但作为底层人民,却对军队、警察这些官方代表保持着天生的抗拒和敏感,极力维护江湖同道。
猎熊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可谓是此类豪侠的最典型代表了。
还有那个墨西哥姑娘为大兵疗伤时的真诚、报复时的狠辣和事后的一笑泯恩仇,足当得一个干脆爽利、恩怨分明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即便是人尽可夫的老板娘,心中也存着对老牛仔的情义底线,风骚媚骨里也藏着悲悯心和正义感。
救赎是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对做错事的大兵,也是对背负诺言的老牛仔。
大兵的年轻与软弱使得他选择了逃避作为自己的出路,所以他的救赎是被动的,也必须经过更多痛苦和折磨。
这样的长征对原本空虚无依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场弥足珍贵的历练,足以使他从老牛仔的凛然正气中学到男子汉的责任感。
而对老牛仔来说,是在通过兑现对挚友的承诺,来主动完成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就像萧峰会为了阿朱的一句遗言而不离不弃地保护阿紫一样,大丈夫一诺千金,若是不能恪守信用,跟背负杀人的罪责并无二致。
最后他们找到的地方是否就是死者的故乡,或者死者生前对老牛仔所言的是否只是一个美丽谎言,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场救赎之旅,都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这样的故事也隐隐含着冥冥中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意味。
艾斯卡达与大兵的妻子一场风流,却阴错阳差死在了毫不知情的大兵手下。
大兵曾打歪墨西哥姑娘的鼻梁,后来中了蛇毒却只能恳求她的治疗。
种种种恶因、得恶果的戏剧性情节契合着基督教教义,也表达了导演的一种善恶立场。
有两场当事人举枪欲射又犹豫放下的场面,一场是警察面对在山路中跋涉的老牛仔,一场是老牛仔面对落荒而逃的大兵,这表现出导演对枪火暴力的反感和对人性中悲悯良善一面的保留。
虽然老牛仔自始至终面无表情,但他的硬汉形象还是异常鲜明,一言一行都豪气逼人。
他与艾斯卡达和大兵迈克的交往,真的可以说是“对待朋友如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在墨西哥的时候突然打电话向老板娘求婚,这也表现出他内心柔软的一面,使得他的形象更丰满细腻。
大兵迈克也属于典型性格人物,从他一开始暴打墨西哥非法越境者就可以看出他冲动暴躁缺乏理性,这为他后来误杀艾斯卡达埋下了伏笔。
在一场痛哭流涕的忏悔之后,他变得成熟而坚强,居然也会关心起老牛仔的安危,如果没有这样的性格变化,这段旅程对他也就毫无意义了。
影片一开始以各个主角为视角的错落叙事很有特点,有助于加强观众的真实感受。
但这对于影片整体的硬朗风格和豪迈情怀来说,只能算小技了。
背尸还乡这的样题材本身极具传奇色彩,再加上老牛仔的铮铮傲骨,影片流溢着白马西风塞北的粗犷武侠气质。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武侠片里却很难寻见这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虽然这里有文化背景的因素在内,但当今的中国武侠若不能从一味玩动作玩画面中走出来,恐怕很难有更高的进境。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8分。
汤米·李·琼斯导演主演作品。
不错,是我喜欢的西部片,虽然谈不上正宗的西部,实际上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处,甚至于还有一点公路片的气质。
这是一部无比沮丧而又孤独的片子,老牛仔农场管家彼得和墨西哥非法移民劳工艾斯卡达交情不错,一起管理农场,一起寻欢作乐,甚至艾斯卡达跟彼得请求如果有一天他死后,希望彼得可以送他回去墨西哥的故乡,一个很美的地方。
一次意外,边防巡警枪杀了艾斯卡达。
警局草草掩埋了他。
彼得不服,发誓要找出凶手并且送艾斯卡达的遗体回到墨西哥。
全片弥漫着颓败的气息,一如死气沉沉但剑拔弩张的边境关系;每个人都很孤独,有的因为工作,有的因为生活,有的因为贫穷。
彼得千里运尸,是在孤独的路上寻找和掩盖孤独,而最后艾斯卡达说的村落根本不存在,那正是最孤独的孤独。
这片子在情感营造上太厉害。
几周没写东西,编辑大人要稿这日我一口气看了五张DVD,最后一张是老汤米演的,我感觉和《兄弟》中李光头一口气看了五个屁股,最后一个是他们刘镇的美女的屁股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老汤米的胡子白了,但黑超特警的记忆消失棒的功能对他无效,他还是记得很清楚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多年前的一桩边境暴力惨剧,才有了他首次执导的本片。
和汤米成为老友的墨西哥移民牛仔艾斯卡达被人意外枪杀,而这位牛仔托付给汤米的一句话“如果他死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让他将遗体送回故里。
”就成了汤米的要行进的全部内容。
为了莫逆之交的一个心愿, 汤米把凶手揪出,押解着凶手扶着尸体,展开了长途跋涉的葬礼征程。
作为拍过大量好片的汤米,虽是一次触导,但穿透力极强,全片力求展示普通的常态,没有太多煽情,这样反能叫人想得更远,可以看出这是汤米希望观众思考的电影。
汤米在故事的内心世界藏得够深,连喜怒哀乐都不冷于表达,我想他演绎时肯定加入了周星星所说的“孤独的冷”这种感觉。
除了前半个小时用过多零碎的场景交代各人的背景看得有点不明就里外,后边一入戏就马上显山露水了。
可我看见两个牛仔的莫逆之谊,自然有点胡思乱想,加上《断背山》效应,我一直猜测汤米在故弄什么玄虚想,好在最后也明白他,押解的故事的背后,要进行的是一次心灵的救赎。
导演:汤米•李•琼斯主演:汤米•李•琼斯 巴里•佩珀
在2007年一月末,一个打工的农民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工友尸体带回家乡,入土为安的故事在银幕上为中国更多观众知晓,赵本山和一干客串明星用不错的演技将一个诙谐而又带着苦涩的故事演绎的笑中带泪。
其实,像这样“带尸还乡”的故事已经被搬上过屏幕,好莱坞老牌影星汤米•李•琼斯执导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便是这样一部影片,而将该片和《落叶归根》放在一起观看也成了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
好莱坞影星转行当导演的事例已经不稀奇,其中最成功的当数伊斯特伍德,而克鲁尼凭借《晚安好运》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相比之下,汤米.李.琼斯在2005年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虽然引得电影界的好评,却至今不为更多人所知。
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德州牛仔皮特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好友艾斯卡达的尸体带回墨西哥老家的故事,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边防巡警诺顿的救赎之旅。
在这部电影里,汤米可以说采用了近几年流行的大量电影叙事手法,如顺序中带着插叙,同一事件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多次表达,多线索叙事等等,任何一个单独提出来都不新鲜,但是综合运用,且显得驾轻就熟就显出老将的不简单之处了。
本片开始的线索很多,以皮特寻找杀害好友的“凶手”为主线,还有皮特与艾斯卡达的昔日岁月,误杀艾斯卡达的巡警诺顿的经历,咖啡馆老板娘的经历,诺顿妻子的经历,而这些线索又互相交织,充分表现着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偶然和背后的必然。
皮特是一个典型的牛仔形象,外形粗犷,作风自由,同时保持着一股牛仔的热情和倔强性格。
所以,他同墨西哥来的艾斯卡达成为好友,又因为对好友一句“如果死了,请将我带回墨西哥老家”的请求的承诺而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带着老友的尸体前去寻找那片家园。
而在途中,他并不孤独,因为有诺顿相伴,当然,这不是诺顿的本意。
在本片开始时,就可以看出诺顿的生活出了问题,他显得易怒、暴躁,和妻子的婚姻也有了N年之痒,他俩机械的做爱,而诺顿甚至只能靠看色情杂志寻的快感,而其妻也只能找其它男人作乐(巧的是正好找到了艾斯卡达)。
而或许正是这种不顺的境遇,让诺顿精神紧张,误杀了艾斯卡达,又被为朋友“复仇”的皮特生拉硬拽上了归乡之路。
应该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与《落叶归根》相比,共同的都有对朋友承诺的信守,皮特为了信守承诺,可以不顾法律,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拉上诺顿,带着尸体在美国和墨西哥苍凉的边境上穿梭。
他在这段旅途中一直显得很平静,感情上也只有在墨西哥喝醉后想到幽会的情人时有了波折。
他的承诺之旅应该说颇为顺利,汤米显然不想通过一路上的曲折吸引观众,而更想通过这个过程来表现一个牛仔信守诺言的执着。
最后当他找到艾斯卡达所谓的破败的“家园”时,他笑了,这段在暖暖的阳光和音乐下,他和诺顿为好友修缮破弃的房屋的情节颇为温暖而感人,是的,重要的是过程,或许这里是不是艾斯卡达的真正家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皮特可以为好友带来一个安宁的葬礼,让他也让自己的心平静。
比起《落叶归根》,本片更多出一层救赎的意义,而诺顿正是在救赎的路上行走,起初被皮特绑架强行带走后,他对皮特充满了愤恨与恐惧,但是,渐渐的,沿途他经历了苦头,也遇到了一个个曾经被他暴打的善良的墨西哥人后,他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特别在看到妻子曾经喜爱的电视剧时,他哭了,他此时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也此时才明白家究竟是怎样的概念,他最后对着艾斯卡达“家人”照片忏悔的镜头颇为动人,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皮特对他说“你可以走了”,诺顿对着他的背影喊道“你也回去,对吗?
”,影片就在这里结束,可以说恰到好处。
在叙事上,《落叶归根》显得干脆的多,直接就以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归乡之路开始,同时,它也更加“大胆”,不像皮特带着好友的尸体在人迹罕至的美墨边境穿梭,赵本山是直接将工友的尸体带上路。
尽管将工友扮作醉相解决同行的身份问题和采用土方解决腐烂问题的理由都显得牵强,但是也使得故事可以进行下去。
随着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沿路的归乡之旅,这部电影也带着些“公路电影”的味道,如果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属于直指人性的话,那么《落叶归根》更多展现着沿途的“风景”,车匪路霸、失恋的司机、孤独的要靠假死寻热闹的老人、骗钱的路边小店老板、发廊女、经历了不幸却恩爱的夫妻、卖血的妇女,可以说将中国很多现实都展现出来。
当然,它不是要深刻的揭示现实,所以更多的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却充满了中国气息,从而很容易激起观众共鸣,也让本片超越了一般意义的贺岁片的范畴。
片中的赵本山也带着一股倔劲儿,他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工友送回家,他显得土而木呐,却因为善良而执着的心总能“逢凶化吉”,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承诺。
《落叶归根》很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一种对家乡的“根”的强烈表现,在片中,一路上,主人公都遇上了不同口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在外奔波,而他自己和死去的工友也正是这样的人。
在春节前夕上映这样的电影,无疑更能勾起大家对回家的期待,这也为本片在观众心目中增加了几分。
最后,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一样,主人公实际上也没有完全将工友的尸体带回家乡,但是同样的这已经不重要,他已经信守了承诺,他已经尽力。
影片的结尾也很出色,它将背景放到了三峡工程这一引起了大规模移民的大背景下,最后当主人公找到工友的“家”时却发现那里同样被放弃,工友的家人已经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就将使得一场归乡之旅的结局带上了悖论色彩,死去的工友回家了吗?
也使得故事在最后当上一丝淡淡的沉重,却比一个大团圆似的结局更耐人寻味。
尽管故事上类似,但是两部电影由于文化差异和导演的表现意图的不同,应该说风格还是不同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更多直指人性的东西,而且也带着西方此类电影常有的宗教色彩,加之壮丽而苍凉的西部背景,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有些压抑。
而《落叶归根》更多乡土气息,片中更多喜剧元素,整个归乡过程显得波折不断,热闹非凡,却在其中又不时点睛性的引出淡淡的苦涩,喜剧性的展现着一些沉重的内容。
两部影片都不看重结果,重在过程,但是前者更多展现心灵的过程,后者更多展现路途的实际过程,但是殊途同归,都将一段承诺引发的不寻常事件表现的充满了戏剧性。
从个人来讲,我认为《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显得更有味道,值得细细咀嚼。
而《落叶归根》的本土性则更让我看着有感觉,特别它在喜剧色彩下的现实主义风格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疯狂的石头》那么夸张,却依然不失黑色幽默的意味,作为2007年的首部国产大片,《落叶归根》开了个好头,让人在不时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一诺千金”的感人力量。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cd945082ad4aa950b7b82cf.html
孤独,无聊,长歌当哭。
多年前《不可饶恕》中的伊斯特伍德被誉为“最后一个牛仔”,也许定论过早,李琼斯的一诺千金同样掷地有声。反类型片的叙事,也许能给予西部片发展新的方向
一次救赎,无关任何人,救了所有人
老汤米的导演处女作,却处处透露着老练。虽然前半段交叉叙事稍显凌乱,但后半段渐入佳境。一个误杀与救赎的故事,一个老牛仔对朋友的一纸之约,在演员优秀的表演和大西部空旷壮美的风景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动人。
明明很绝望的电影,却拍出了欢乐的感觉,3.0。
前半段很平淡,后半段还行,真是见识了美国的西部,真是荒凉啊
汤米李琼斯自导自演的冷门佳作。故事前后半段虽然分割感较强但一点也不影响观感,耐不住性子的人最好不要观看,好酒自要慢品。本片也可以称作:巴里佩珀的苦逼赶尸之旅。两男主演技都不用多说,而最大亮点则来自于靓眼的詹纽瑞·琼斯 ,在戏份有限的情况下奉献了极为抢眼的表现。
千里运尸
leejones和东木爷是一伙的,美国人的野外生存能力真的很强
这算是牛仔版的公路电影吧,看个兴趣,无需深究。
老牛仔如何教导小混混戒掉手淫。
意料之外的结局,却更加令人感叹。牛仔之间的感情,那么单纯而坚定。
電影四星,給BARRY一星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對BARRY這個演員的特別偏愛我會覺得這個電影本身就該是五星的。他在電影里被折磨的老慘了。我覺得說這個電影的命題為救贖到不至於,應該是贖罪和履行承諾。
2012-12-31 XM
入戏慢了。老牛仔的求婚,墨西哥姑娘和瘦巡警迈克一起剥玉米,俩人鼻梁上都缠着胶布,这两个镜头足以5星。shy cowboy in a red shirt
中规中矩,平平淡淡,虚无的家园,没有家园,或许照片只是用来骗老头留下来的
承诺与救赎。交叉叙述,部分线索处理的不够圆满。老头子很有型,BP被虐的最惨的一回了吧。
我擦两个人妻竟然随便偷情,她们老公是性无能一个是边防巡警一个是餐馆老板,到处招摇也不怕被他们发现,两个骚货。墨西哥人艾斯卡达开枪打山狗谁知自己之前干的婊子的老公在山坡看色情杂志准备打飞机,被吓到以为谁朝自己开枪于是反击把他打死,因果报应。皮特就是个疯子,狗杂种。把墨西哥描绘的太穷
坚定不移的友情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