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寻味补影(xingge311402) 欢迎热爱电影的朋友关注。
你还天真的以为黑帮里有重情重义的传统仁义道德吗?
关于黑帮的丑陋与罪恶,日本导演北野武将它淋淋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话说黑帮犯罪片,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热爱的电影类型。
曾经以为精彩的黑帮片莫过于打打杀杀、满屏枪火味、热血无比,里面最好再有一个能以一敌百的“英雄”。
但这种观点在观看完杜琪峰的银河映像系列后便被彻底改变了。
《枪火》、《放逐》、《复仇》再到两部《黑社会》,让人完全沦陷在杜氏风格里。
《放逐》
《枪火》 在《黑社会2》上映后的第四年,又等来了全能导演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的《极恶非道》。
事实证明,对这一群老男人带来的群像戏毫无抵抗之力。
影片没有传统黑帮片的热血激情,甚至连背景音乐都懒的加。
但还是让人看得无比入神。
简单又有味道的对白,以及人物、画面精致的特写镜头贯穿全片。
在这里,传统的仁义道德被抛在脑后。
脸上笑嘻嘻,心里MMP,没有情义只有利益,以及为达利益背后的算计和残酷。
切手指、爆你头、砸你牙、割你舌头划你脸...说来就来,毫不做作,简单直白的将黑帮里的罪恶真实的呈现出来。
既是暴力美学,又是现实写照!
《极恶非道1》2010年上映 日本 01日本,关东地区。
山王会,称霸此地的帮派组织。
组织内部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下面依次排开还有大佬池元带领的池元组,以及池元的下属:大友(北野武饰)带领的大友组。
池元
大友 村濑组,当地另一支独立的小帮派。
这块小肥肉早已令野心勃勃的山王会垂涎已久。
山王会的头目关内示意池元吞并村濑组,但由于池元与村濑组的老大村濑以前狱中相识,还拜过把子。
于是池元便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友。
在大友组的精心布局下,村濑组成功进入圈套。
一夜,大友组的成员在村濑组的酒吧喝酒,被酒吧内的小伙成功借机敲诈。
事后得知此事的村濑自知大友组不是好惹的。
便令组织二把手带着双倍钱和被砍下手指头的小伙前去道歉。
好了,鱼正式上钩了。
大友组当然不会轻易接受道歉。
不光如此,还让前来道歉的村濑组二把手割下了一个手指,脸也被划的血淋淋。
受这般屈辱,岂能容忍。
没几天村濑组二把手便偷袭了大友组。
双方的矛盾正式升级。
但村濑组显然不是山王会的对手,最终还是被残忍的吞并了。
虽然这块肥肉是吃到嘴了,但山王组内部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一场关系到各自势力存亡的黑道斗争正式开始。
剧情就不详细介绍了。
虽然影片里角色众多,势力纷杂。
但观看起来丝毫不会费脑。
没有多少悬念,剧情和人物都十分明朗清晰。
《极恶非道》又名《全员恶人》。
而影片也正如其名,纵观全片,没有一个好人。
山王会的头目关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前一分钟对张三说:去干了李四,他的生意以后都交给你打理。
后一分钟对李四说:去作了张三,后面第一个提拔你。
表里不一的阴谋家,一肚子坏水。
而作为主角,北野武饰演的大友。
虽然身上带有侠义和忠诚,但也只是愚忠。
背地里也是为达利益不择手段。
在这里,无情无义无爱,只有利益。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所谓的喜笑颜开和虚情假意只是还因为尚未触及到各自利益。
自上而下全都是悬崖边的抢食者。
当然,正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剧情设置下,不太起眼的角色却走到最后。
与那些热血有情有义的黑帮片相比,本片才显得宝贵的写实。
还记得曾经年少不知事时的我,每当看着那些热血的黑帮片时,心里总是幻想着以后我要做黑帮老大。
然后有一群重情义的好兄弟,大家一路打到头,不畏生死,同甘共苦。
现在想想,不免觉得可笑幼稚。
电影里的极恶非道永无止境,但现实世界中的残酷无情就在眼前。
现实与电影的距离其实也没那么大。
你看过北野武的这部黑帮片吗,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本人允许,请勿转载!
1、好久没看这么爽的黑道电影了,玩弄权术的关内、黄雀在后的加藤、只看利益却缺乏谋略的池元、背叛老大贪黑钱的水野、与黑道狼狈为奸的黑警片冈…… 也许只有导演北野武饰演的大友,还留存着唯一的道义。
每个人物都刻画得很鲜明,人物虽多,但看起来却丝毫不乱!
2、电影中充分体现北野武的暴力美学风格,钻牙、嚼舌、拽头等场景,场面匪夷所思!
3、黑帮中人人为了利益,全员恶人,等级称呼和切手指道歉等细节,都是了解日本黑帮文化的一面窗口。
北野武作为一个导演,是以其独特的突发式暴力美学而赢得名声的,角色的沉默寡言,镜头的沉着冷静,以及弥漫全片带着淡淡忧伤的一丝“北野蓝”等,众所周知,这些都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但从他的创作轨迹不难看出,北野武是个求新求变的导演,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风格。
在《菊次郎的夏天》中,他抛弃一贯的暴力风格,转而用清新的温情剧来反衬一个失去童年的中年人的失意与忧伤;又在《性爱狂想曲》当中大开低俗性喜剧的玩笑,令人捧腹;他还玩《美好的假日》这类文艺小短片。
显然,北野武并不满足于局限在暴力的框架里搞创作,正如他并不满足于导演一门艺术一样。
然而,艺有其精,对于艺术家们好“玩”的态度,我们总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他们不经意间的创新与突破总会带来欣喜,但是每个创作者都有其最为擅长的形式诉求,小津安二郎总离不开一个孤独的父亲,今村昌平也一直在同人类学做文章…一个创作者在其擅长领域的风格的持续与突破,则会带来更为深刻的欣喜。
北野武的暴力回归所带给我的,就属于这类欣喜。
《极恶非道》中的暴力,变得更加的冷,把这种冷冠上一个主义的话,就姑且称其为极简主义暴力吧。
为什么称之为极简主义暴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稍作探讨。
反戏剧性不同于常规剧本当中所讲究的人物主次深浅,背景和历史等,《极恶非道》里人物关系只限定在组织内部,没有丝毫僭越,没有用浓墨重彩刻画出一个或几个主角,而是把所有人物做脸谱化处理:道义崩坏后的弱肉强食及其所衍生出的极恶。
这显然与传统黑帮片当中,角色的英雄化和心理活动的复杂化有极大的差异性。
情节没有高潮,只有次高潮。
片中,大元组先后解决了村濑和池元后,终于遭来灭门之灾,以常规的审美心态来看,观众在看到大元的组员一个个遭到追杀时,联系到之前大元让清水隐蔽这一情景,再加上导演对清水在情人的住所的戏份又稍显细腻这一细节,内心不免会产生期待,期待清水和他的老大一举捣毁山王会,灭掉敌人。
但结果是,清水顺利地被解决了,没有一丝反抗。
于是乎,观众只好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大元身上了,就在大家都以为英雄式人物就要爆发的时候,集众望于一身的大元竟然乖乖投靠了监狱这一避风港,最终毙命与监狱。
就这样,所有对高潮的期待都化为泡影了。
北野武拍戏一向只有故事大纲,没有具体的剧本,但这次一反往日作风写了剧本,显然,这样的安排显然是导演有意为之,把它当做导演对电影语言又一次反骨,也未尝不可。
有暴力 无血腥《极恶非道》中的暴力,虽然仍出现了一些新奇的施虐和死法,比如清水的断头,村濑的口爆和池元的舌爆,但更多的,都是一枪或几枪毙命。
有意思的是片中所有的暴力都没有遭到反抗地得以顺利进行。
这就得以回归暴力的本源,不以流多少血来论残暴,要你死你就无声无息地死,来不得半点啰嗦,多么像一首冷静的诗,没有一点多余的抒情,干净利落地杀,痛痛快快地死。
而这样的暴力,也更像一种政治性的暴力。
摄影和配乐的简化柳岛克己的静止镜头和利落的移动,大量的近景,发挥了冰库的作用,使暖色调的血得到了极大的降温。
再加上那一丝“北野蓝”,使原本就简化了的暴力又显得冷了几分。
配乐亦做了尽可能的缩减,全片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出现背景音乐,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出现在大友组遭遇连环追杀这出戏上,即便是这时候的音乐,也只是简单的节奏,极其克制。
《极恶非道》的回归,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暴力回归,而是北野武倾尽其对暴力及人性的见解,所作出的一首无声胜有声的,形而上的极简主义暴力之诗。
其简洁流畅的叙事,更是寄寓了一种对组织的嘲讽,令人拍手称快。
但归根结底,本片也仅仅停留在表现主义的层面上,并没有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或给出方向,这是一个遗憾。
然而换个角度言之,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来,并且不失自由奔放,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放眼内部,我们连这种表现的苗头都看不到。
看北野武的这部电影,如同冬天里洗个冷水澡,肌肤不断承受冰冷的刺激,体内竭尽全力地放射抵抗热流。
2010年,男人电影中,没有超越这部影片的,正如豆瓣网友所言:在这匹神马跃起的时候,子弹飞、盗梦空间都成了浮云。
冷暴力北野武的影片不用背景音乐来营造气愤,粗糙的来自自然的声音,冷得让人可怕。
北野武冰冷的暴力体现在每一个镜头里。
你看到的每一个人,无论他在做什么,你都会认为他的内心在谋划杀掉画面中的其他人,包括哪些穿着运动服的年轻侍卫。
这部影片的每个镜头都是一个悬疑。
即便是若无其事的镜头,也会让你蜷缩着猜测它暴力的结束——而你总是猜错。
例如:水野逃亡,见女友、女友去盥洗室,做爱,整个过程如此平淡,但让我的心跳得更快。
政治隐喻片中的北野武是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忠实地执行并完成领导的命令;照顾每一个下属。
可最终得到的却是背叛和背叛。
无良警察对他说:“现在的黑道已经不是以前的黑道了。
”这是我们经常在港片中听得到,但这一次,我并没有感觉北野武在抄袭。
以前我们听到这句话,是一种豪情和义气,而这次听到,我的感觉是绝望。
在《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都能看到的,也是可以解决的;而在本片的政治隐喻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无法解决的。
如果我们把两部影片都放到崇高的位置上,那么子弹飞是梅里美,而全员恶人是巴尔扎克。
相声演员的出路北野武是相声演员出生,可他在电影行业没有选择喜剧;郭德纲却在微博求喜剧剧本,并同时向春晚和BTV妥协。
我觉得这个对比更让我绝望。
相信每一个电影节,都愿意选择风格类型截然不同的片子,来组成电影的盛宴。
这其中,往往有那么一两部,会引起较大的争议。
去年拉斯-冯提尔的《反基督徒》,吓退场了不少观众。
今年北野武的《极恶非道》不甘落后,用极度暴力和血腥,挑战了戛纳观众的极限。
北野武迷们,对于他回归拍黑帮片,都非常欢欣雀跃。
他们觉得那才是北野武的电影。
冷峻的剪辑,赤裸的血腥和暴力画面,出其不意的情节,普遍凶恶又个性分明的人物,至强的张力。
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都那么北野武。
除了这些元素,他还能表现出一种自嘲式的黑色幽默,独树一帜的将暴力美学与暴力幽默结合了起来,这是区分于其他暴力电影最重要的点。
除此之外,他对表演和台词的把握,依然由于他的相声底蕴而倍显戏剧化。
以他自己的表演为例,可谓夸张却不浮躁,不失说服力。
演员能够冷静地演出这么极致的电影(至少看上去是冷静的),大概也归功于此。
唯一可惜的是三浦友和大叔,多年过去实在走样太多,已不堪相认。
影片主题极致,恐怕与大奖无缘,但若说图痛快,北野武迷们不会失望的。
果然与大奖无缘,但是太不重要了!
毕业两年生活上波澜不惊,生命里暗流汹涌恰好看到这部电影,所以凌晨两点,却仍清醒十分极恶非道,是这个电影很多中文名字之一,但其实不管有多少名字,却都只有一个基因,北野武这次的黑帮和以往北野武的黑帮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正如我大学看他的《大佬》与我现在看他的《极恶非道》一样电影中的黑帮从《大佬》的道义到《极恶非道》的利益,我的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大学时候的追求到现在的乞求,乞求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乞求早上不用挤公交地铁,乞求可以每天想吃什么吃什么....在乞求过上不用乞求的生活其实过去我也会有“乞求”,乞求理想的实现,乞求爱情的成真,但那时乞求的对象是上帝,或者说是自己的心,所以我愿意称它们为追求,而现在乞求的对象却是,钱,所以就只能是乞求道理很简单,因为心在自己身上,钱却在别人兜里淹没在地铁里人山人海中,放眼四周,其实,他们曾经和我的曾经一样,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原则与梦想,只是在社会无情的捶打下,他们的现在也变得和我现在一样变得和我一样,喜欢说那六个字——“现实”噢,对了,不好意思,我应该解释一样,我说六个字,是因为我们每次说到它的时候,总爱加一句——“操他妈的 现实”
看了木卫二的影评,是在着重于武爷子暴力的过去与现在,却没有对这部片子精神内涵作出分析评价不免有些遗憾....在看这部片子之前,不明白这个译名,却在电影的尾末,似乎恍然大悟 不觉明厉这译名好!
恶必为恶所噬 恶噬恶 又衍生恶 如此循环生生不息此为恶道,这里道应该是老子那个道可道非常道的道...近十年来,所谓的香港黑帮大片看多了套路几乎一样,也许在影片宣传时候,导演们总会想尽办法解释他们在片子想要表达的思考内容。
但是,这些所谓的思考还是照着千篇一律的套路又或者总是想用复杂叙事方式混乱观众的思考以及来表达他们所谓的与众不同如果相较香港的黑帮片,很明显看出叙事方式,以及人物设计和命运处理方式的大大不同…这部片子叙事方式干净流畅,可见导演没有在表达上故作悬念以此来混乱观众的思考 又或许是武老爷子一贯宗旨——恶人必遭厄运这里更是一概摒弃了港片里所谓兄弟朋友之义盗亦有道的伪善!
此片几乎无善存全是背叛和利用——大佬利用小弟小弟背叛大佬兄弟背叛!
又或许还可见的善是那个在床上做爱的镜头……为什么要断指?!
因为恶就是恶,到时可以舍弃可以牺牲。
而好人就是好人,即便一时做了坏事仍会惴惴不安不断心生忏悔…有悔过之意便有善心存焉!
《大佬》幼稚,无聊,像小孩子。
《坏孩子的天空》等等等等的,拍的都不是纯粹的黑道生活。
拍出真实的黑道,就是反黑道。
极恶非道就是反黑道。
这对于幻想进入黑帮的年轻人来说,是一部有警示作用的片子。
那些生活多无趣啊,打打杀杀勾心斗角,要打,还不如上战场呢,跟一大堆这种人渣混一起还有什么意义呢。
全部都是坏人。
这是真正的反黑片,比那些警匪片,比美化黑社会的《教父》的社会意义还大。
它让人看完,会有观影后遗症,会让人真正从心底厌恶黑社会。
是啊,黑社会的影片总是那么刺激,但是大凡黑社会的影片,总爱塑造英雄形象,黑社会就是人类的蛀虫,不要把它们拍成一只只为生活所迫的狮子。
这里面唯一一个让人比较欣赏的是水野。
可是水野最后的结局呢?
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杀死那个无辜的情妇。
没有,一个都没有,黑社会,没有好人。
这部电影没有编制过一场美梦,全是恶梦。
毫无疑问,这是北野武最好的黑道片。
看到twitter上的推介我才选了这片子,很久没看日本的了。
老大的一个指示(更多时候是暗示)──>底下人一个小动作──>这个人上一层开始对峙──>老大的批示大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我把它简单化了,争锋斗气的时候没人考虑得更多,而把握全局的是最上面那个人。
手下皆是工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利,但都防不胜防,包括最后的老大。
日本黑社会片子有独到的氛围,那种尊重,以及与尊重引起强烈反差的黑暗,满身的华丽古典纹身,还有那特有的日语腔调,都是他们特有的,而北野武也将其充分还原──从暴力血腥到一颦一笑。
很好的片子,推荐。
上半部分在想,还有谁会死。
下半部分在想,还有谁没死,还有谁能不死。
这不是一部足够吸引人的片子,过程简单粗暴,目的明确直白。
但这是一部足够坦白的片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这部电影缺乏了一些吸引力。
片子里的每个人都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
村濑偷卖毒品又想掩人耳目。
会长挑拨离间又想置身事外。
池元顺水推舟又想稳坐江山。
小泽趁机上位又想渔翁得利。
大友心狠手辣又想安稳度日。
就连最开始的小喽啰也想骗人家花酒钱,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那最聪明的算不算“这年头事业远比金钱重要”又到处收钱的老警?
当北野武把黑社会这么赤裸裸的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会向往这样一个无情无义,无良无德的江湖吗?
当你看到水野告别自己的女人准备复仇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小马哥?
当你看到大友叫来警察老友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那个以一敌十的盲剑客座头市?
是我们把本不美好的东西在电影中美化了,还是北野武把我们心中期许的美好的江湖丑化了?
北野武曾说过,坏孩子的天空最后那句“小马,我们完蛋了吗?
傻瓜。
我们还没开始呢!
”本来是没有的,因为他心里清楚,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
好2
黑帮的关系看似好错综复杂,其实也简单的很,今天你杀别人明天被别人杀。电影人物很多,但个个都很饱满。
二粒半,不入;虽然看似庞杂,实则要啥没啥,所有能用的批判性名词,这里也基本上全部适用。哦,北老师~
石原牛逼。。
黑帮题材,暴力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狗咬狗的世界......
用黑帮片反映现代社会的职场厮杀和尔虞我诈,最后,城府最深和英文最好的人活了下来。
有暴力,沒美學。。。
超轴的黑道!
以我为荣,以你为耻。以活为荣,以死为耻。
没认真看完
拍给日本雅库扎的教育片。
好冷幽默的暴力啊。群戏真棒。大叔演得好黑色。。。
北野武回歸黑幫依舊凌厲,可惜沒什麼新意了
我觉得这是北野武的游戏之作,市场需要什么,他就照板煮碗拍出来。剧情的不断反转,一再脱离观众的预期,则是在反讽最重“义气”二字的黑帮,本质上不过是一群尔虞我诈的乌合之众。另外,本片延续了北野武直面血腥暴力的冷峻风格,如切指、咬舌等几场,就很令观者心寒…
一棵黑帮结构树,同时也是一个杀人关系树……图论教材啊……
珍爱生命,远离黑社会!三星半。
北野武回来了
北野回归。
一黑到底,人人自危,北野武用《极恶非道》对这个早已没有仁义的山口组作别,正如杜琪峰用《黑社会》向逝去的江湖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