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坐落在丹麦郊区的小教堂,一群各式各样的人:神父,巴基斯坦人,落魄的前网球运动员,失意的单身母亲……还有影片刚开始就登场的新纳粹分子.就是这么一群人,构成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影片开始时,纳粹分子来到了教堂,我开始以为一定是神父如何如何宽容,然后救赎了这个迷茫的灵魂.但是,在我看过了豆瓣是写的简介之后,我立马改变了我的看法.
就是这个电影里也是立马证实了我的看法.纳粹并不喜欢这样的社区劳动,一直反抗着.但是就是那那个神经质的神父没办法(如果这都不算爱……)最后只好和神父约定在秋天到来做一个苹果蛋糕,算是服务的一部分.但是在此期间,各种各样的事情阻挠着苹果树的生长.神父就说是撒旦的考验(这一段上面得简介也有,我再重复一遍就不好了……)balabala……反正这部影片的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这一段剧情了,黑色幽默,信仰,鸡汤各种乱入,超好看.最后经过重重考验,还是做好了苹果蛋糕.结尾的时候,网球运动员和单身母亲在一起了,运动员重拾网球梦想,巴基斯坦人回国了(随便去抢跨国石油公司的一个加油站……)纳粹分子成了神父助手,去接另外两个社区服务人员……电影其实很小众,豆瓣是影评也就二十几篇,然后因为是对这电影感兴趣,所以分数基本不会特别低,也不是特别客观.我看过之后,也觉得这电影很好看,如果不喜欢看的自然也就不会去看了(和《美队3》这种电影就不一样了……)BTW:我竟然连这个资源都没有找到……(其实是资源没速度,估计是资源被取消了……)我根本不配叫老司机……
整部影片只有那首在车厢中不断响起的歌曲是正常的。
执妄的神父,暴戾的新纳粹,失魂于酒精的前网球高手,执迷于抢劫跨国加油站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一夜情导致怀孕又害怕生出畸胎儿的社会工作者,乃至那个怎么看也不像大夫的大夫和前集中营侩子手,哈哈,还有几乎作为倒霉蛋小丑出现的新纳粹党徒们。
围绕着上帝还是魔鬼在考验人们能否作出一个苹果派而衍化出一段奇特故事。
信仰的坚定和神迹的无处不在,在这部影片中以一种几乎自我否定的决绝一再推进,因为代表着神的神父,从影片开始遇到新纳粹亚当开始,就被不断的打击、揭露其内心的信仰——信仰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直到神父自己的畸形孩子出现、神父的悲惨身世被揭露,似乎意味着信仰在真相面前真的不堪一击了。
影片的影像也无处不在暗示这点:在代表着满是虫害的苹果树面前,作为神的护佑出现的稻草人显得那么无奈和无聊,直到暴风雨来临之前被狂风吹出原形——一个作为骨架的十字架——这个象征意味浓重的十字架连同身边的苹果树和作为背景的暴风骤雨,其对宗教(基督教)的嘲弄之极致让所有人都以为这部影片是又一部现代“十日谈”。
影片就这样走到了最后,当神父奇迹般满头包扎着坐在医院前的阳光中时,一切光风霁月、云淡风轻——上帝就这样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影片最后,带着新接来的两位“暴徒”(又是两个非正常人),神父和亚当的车中再次响起那首动人的歌,当看到一向暴戾蛮横的亚当留长头发,也开始轻轻哼唱时,你会感觉神父和亚当才是正常的人——这才是上帝的力量,当然,此时的上帝是编剧兼导演安德斯·托马斯·詹森 (Anders Thomas Jensen),因为他让一对在社会中一定会被认为怪人的非正常人,在观者眼中变得亲切了,不那么怪异了。
当然,这一切,那首从头至尾始终阳光般存在的歌曲也居功至伟。
它就是TAKE THAT翻唱BEEGEES的“How deep is your love”。
PS:丹麦式的冷幽默很有意思,它让人们明白欧洲宗教题材的电影并不都是伯格曼式的冷峻,哪怕同样是处于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圈的丹麦人也能拍出这样好玩的电影。
看看巴勒斯坦好汉掏出手枪打鸟时,纳粹分子亚当的表情就知道了,哈哈。
做个苹果蛋糕真的有这么难吗。
??很难,当上帝讨厌你的时候。
没有几个正常人的电影...。。。
一个新纳粹份子,一个神经病牧师,一个酗酒强奸犯(没记错的话),一个抢劫犯(或许还有点偏执狂)。
这几个人在一起看护一颗苹果树好等到成熟的季节就可以做出苹果蛋糕。
亚当一来这里神父就问他 想做什么。
他漫不经心说 做个苹果蛋糕吧!
(天晓得他是不是来监外执行的)如果认真总结也不见得能说出片子味道,有可能是没有看懂,有可能是太隐晦,有可能是导演抓不住,也可能是平淡而饱满,渺小而深沉。
一个带有强烈信仰(非主流)的人来到了各怀信仰的杂碎中间。
然后杂碎们都有那么点故事。
杂碎都生活着自己的生活。
很多影评都说到了片子的重点,就不用再说了。
关键的一点是 一部好玩的电影 纯正的黑色幽默 生命的辛酸及其背后。
看完后不得不说走在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他们的生活安乐还是痛苦都让人敬畏。
信仰不分大小善恶而在乎面对足以崩毁你的信仰的残酷现实的时候,你是站着还是躺下,是微笑还是痛哭,是否就算是倒地不起依然微笑,是否倔强的站着依然毫不掩饰的潸然泪下。
不管怎样依然活着。
作为一个信仰单薄的非基督教地区观众来看一部带有宗教色彩的电影所感受到的自然不同于其本地人。
可是做出了苹果蛋糕还是足以感动的。
很多东西还没能力归纳,这种电影才是怪物可以激励人,又让人知道自己无能。
当信仰这个词被限定为只有宗教信仰才能称之为信仰的时候,信仰便具备了某种神圣性,且被当作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一类标准。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有信仰的人,对于这个世界是怎么认知的,这才是核心。
欧洲国家以及基督教信仰的国家对于宗教信仰的解释,以及这些解释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有什么作用,不妨看看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
《亚当的苹果》是一部有着戏剧外壳的宗教电影,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叫伊万的神父如何帮助有着纳粹倾向的光头党人亚当改过自新的故事。
亚当一开始来到这个教堂后,第一印象是这个教堂以及教堂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
常驻的有伊万神父以及一个喜欢酗酒的胖子,有着暴力倾向的巴基斯坦人,还有一个喋喋不休的老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当在这个教堂发现了不一样的秘密,伊万有着悲惨的遭遇,但是伊万却将自己的遭遇当作为魔鬼的干扰,亚当认为这是上帝在跟伊万开玩笑,而玩笑的背后,伊万在现实中的生命也所剩无几,因为脑子里长了瘤子,伊万很难活下去。
教堂里有一棵苹果树,伊万认为,当亚当用这棵苹果树上的苹果为大家做一个蛋糕之后,亚当就会得到救赎,而亚当不以为然直到意外发生。
《亚当的苹果》初看是喜剧,实际上当观众们仔细回想之后,就会明白,本片不仅仅是喜剧,喜剧只是外衣,更多的时候,本片用喜剧的外壳来完成了宗教的某种洗礼。
亚当信奉暴力,伊万则认为暴力无法解决显示问题,而他将现实问题归结于魔鬼的阻拦,伊万则认为这是上帝的玩笑。
两者的区别在于亚当认为上帝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而伊则对于上帝有所虔诚,认为凡是好的都是上帝的结果,凡是坏的都是魔鬼的干预。
亚当不以为然。
直到最后,伊万所经历的一切让亚当看在眼里,他才开始真正的反思自己。
而对于教堂里的其他人来说,伊万并不仅仅是一个絮叨的神父,更多的时候还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大家都知道伊万的故事,表面上也看上去都认为伊万是一个无聊的人。
但实际上,所有人对于伊万都有所依靠,他们依靠着伊万才能有活下去的勇气,才能不在现实中沉沦自己。
不论是酗酒的胖子,还是暴躁的巴基斯坦人,在伊万的存在的基础下,他们都能在教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且将自己不好的念头压制下去。
这就是宗教带给普通信徒的一种意义,你可以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只要你愿意遵从,这种理念就会在天长日久的浸润之下,找到一个可以让你形成某种习惯的方式 。
不论你相信与否,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习惯了。
这似乎很好的解释了一些宗教徒们对于自己宗教信仰的真实看法。
而亚当跟伊万所经历的一切,以及亚当看到伊万所经历的一切后,亚当真正的做好了属于在自己的苹果蛋糕后,亚当才完成了救赎,这种救赎本身源于亚当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一切的见证,虽然本片有一些神叨叨的嫌疑,但更多的时候,改变生活的就是一些小细节的堆砌,在这些堆砌的背后,一切水到渠成。
《亚当的苹果》阐述的是宗教信仰的两个重要的板块,一个板块就是日常,当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甚至一个国家的日常被宗教信仰所浸透之后,即便是他们都没有办法做到虔诚,宗教也能完成对于这些信徒的影响。
欧洲上千年的基督教文明在之下的国家治理就是这样一个深层次原因。
正因为欧洲诸国对于基督教的信仰,当然,这些信仰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被动的强加,因为不信奉基督教的都被当成异教徒,异教徒是非常惨的,因为所有人都可以诛杀。
所以,在这种强加的潜移默化影响之后,基督教本身可以收获更多的教徒。
哪怕实际上他们对于基督教不屑一顾,但更多的时候,他们都对于基督教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依赖的习惯,在这些习惯的加持下,基督教就成为了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此形成。
此后,当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跟基督教联系起来后,就会有一种类似于亚当跟伊万的关系,将所有的巧合全部归结于宗教信仰的神迹,此后,对宗教信仰也就更加虔诚。
亚当原本是一个崇拜希特勒的人,但后来被宗教信仰影响之后,变成了一个比任何人都虔诚的人,所有的一切都形成了一个闭环。
因此,宗教的意义在于让相信他们的人活下去,让相信他们的人看到教徒的神迹,虽然这看上仍旧是有一种喜剧片的嫌疑,但纵观本片,这两个目的已经达到,影响已经产生,这也很好的让非基督教文明的国家的人看到了一个事实,原来宗教信仰的内核是可以被这样包装。
……你好,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
这是上帝给我的考验还是魔鬼作祟?
都滚吧把心寄托于上帝的人只会被上帝打败人活着只要向前看就行了没有什么为什么其实好电影前两分钟的话就能看出来,当光头拿出小刀,大巴开过的时候我就禁不住的笑了,一艘好船啊
如果你真的认为有,那世上就真的有魔鬼了。
魔鬼无时无刻在检验着我们,我们得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我们只是道听途说,这个世界就要变得忧郁而不适合居住了。
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牧师对所有人都不抛弃,对自己也没有放弃。
还有多少人,在把摩西出埃及、过红海的事情,在当做神话看?
全篇都是冷调处理,连让人为之动容之处都是冷冷的
文章和题目没啥关系。
标题党。
前半部分看得很坦然,心想大致也就是神父感化的剧情,神父被打的鼻梁骨断裂甚至可能闻不到味道,除了觉得亚当够狠以外,还有就是打你左脸伸出右脸给他的教导的经文。
而实际上神父虽然表面不记仇实际上仍然存在着一种类似软抵抗的报复,就是在放纵那个巴勒斯坦人开枪甚至射杀无辜的白猫的情节--他不是完全人,不可能没有一丝的怨恨,最终还是示威了,就像一只羊露出了犄角。
中期完全感觉不对头了,完全一悲剧,儿子、姐姐都是悲剧,自己也是悲剧,而他只是靠着信仰甚至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来坚持的生活,很显然他的不完整的信念也带动着其他几个软弱的罪人,使他们能够安于不犯罪。
可事情是越来越糟,就像约伯所遭受的那样越来越糟,连坚固的信仰都被看过约伯记知道的真相摧毁了。
这也是天意,让亚当看了圣经,并且去告诉亚当背后的真相。
亚当本想邪恶的靠着瓦解神父的信念来摧毁他。
但当晚,亚当悲催的躺在地上的时候,神迹出现了,那棵苹果树被闪电摧毁了。
亚当看到此神迹,后悔对神父所作的,把他送到医院。
而这次失去信念的神父已经没有几天活了。。。
整体这部电影是在对约伯记的神学意义上进行阐述。
看守苹果树人的名字叫亚当。
这个寓意太明显了。
亚当在一天天的被感化,尽管表面看得不够明显。
神父是在软弱中,坚守着信念来做工的。
神父尽管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但如果没有最后的受难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在诠释着上十字架的含义。
苹果树的倒下大约意味着超自然的能力要破除知识果子带来的后果。
大致就这些。。。。
那个saudi arabia 人只是一个全球化的受害者而已,一个僵死的灵魂,当伊万也对上帝感到迷惑时,他的精神寄托彻底消失了,这个电影还是存在一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为什么那些丹麦人最后都听到了上帝的福音,而Khalid只能继续在黑暗中挣扎!
这片子大改我一往对丹麦喜剧的看法。
虽然仍有传教的嫌疑,但我偏向于把它看为一种更有人生哲理涵义的片子,特别适合人在彷徨茫然时观看。
最吸引我的,还是里面的镜头感,每一个镜头都饶有深意,与音乐配合的十分好。
当然人物刻画是最成功的,看似夸张的人物,实际上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神经西西的神甫、外表冷漠内心尚存温情的新纳粹小粗...从叙事与幽默感的表达上,不得不称为一部怪诞的喜剧。
一个新纳粹党徒被送往一个偏远的教堂接受感化。
在那里他遇到了酗酒、惯窃的前象棋冠军;随身揣着手枪喜欢抢劫加油站的前恐怖分子;但是最让他不安的是天真而虔诚的牧师。
作为感化教育的一部分,Adam自己选择的任务是用花园中的苹果树的果实做一个苹果派。
但是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使得苹果派变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底是恶魔在考验Adam还是上帝在惩罚牧师?
究竟是牧师感化纳粹党徒还是纳粹党徒打破牧师的信仰?
几乎没有看过丹麦的电影,真的不错。
有点像德国电影的直接和冷峻,但是没有德国的沉重感觉。
影片中有很多黑色幽默,但是和剧情结合的非常完美。
让你笑一下,但是感觉还是不笑为好。
题材上加入了过多的宗教因素,像两个主角的名字,近乎神迹的种种事故。
但是整体而言还是以人性为主,是反对纳粹和种族主义的非常好的教材。
一部喜剧包装下的悲剧,儿子脑瘫,妻子自杀,自己还患有绝症,因为信仰才能坚持下去还能影响别人,而当信仰被亚当摧毁之后却又因此得到一线生机,所以到底是魔鬼在折磨你还是上帝在考验你,其实说到底,信仰只是你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就像亚当的苹果蛋糕,即使苹果树被乌鸦啄,被虫蛀,被雷击,就连烤炉都坏掉了,但总是会有办法做出来的,只要你愿意改变,如果什么也无法舍弃,那便什么都无法得到。7.8
这是想说啥?劝人信教吗
看的法语配音无字幕版...也算看懂了大概,真正的乐观是接受而不是自欺欺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光头党大哥比耍狠从头输到尾,全程wtf脸。尤其拔叔表面上peace&love大圣人,但是脑癌又被爆头都死不了。最后把医生都搞得心态崩了,说这特么太不科学,赶紧跑路去个正常点的地方。笑昏古七。不过整体传教的气息过浓,如果做成讽刺向的更对个人口味。
对此片无感,对丹麦语头痛
汉尼拔真是演什么角色都那么精湛,虽然对信仰、神迹不太感冒,不过片子拍的还是很有意思,黑色幽默
仍旧是那个『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上帝根本就不想要你 或许还憎恨着你』的问题。
Ivan被子弹射穿一只眼,医生管这种伤口叫 Half Kennedy——笑晕,正好JFK被子弹射穿的另一部分是喉结,英文别称就叫 Adam's Apple。这种二狗子鬼片,也就耳朵流血加加分(。
穿个短裤piapia的一天
值得一看再看再看的电影!!“神借万事互相效力,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我们以为是被摧毁,岂不知,在神的法则里,摧毁是为了真正的重生!
米叔演的电影几乎都被独眼龙了……好虐啊!这个结尾……啊……为什么看着觉得那么腐呢?妈滴!这就是天天看原初带来的副作用么?我去!!!!
自诩邪恶化身的新纳粹分子,因意外堕落前网球运动员,执着于抢劫报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害怕生出畸形儿的女人,罪恶累累的前集中营侩子手。拥有不幸经历的神父,却感化不幸的人们。从魔鬼的考验到上帝的抛弃,突如其来的转变,被劈碎的苹果树是神罚也是神的昭示。历经波折,神父已然将信仰内化为信念。这种宗教思辨,不禁让人去思考生存的方式和意义。
不错不错
蛮温馨的
希望就是信仰,给一星希望以后可以平反!
关于信仰的故事,看不懂圣经的隐喻,get不到北欧的冷幽默,男主在牧师偏执般的感召下和牧师一伍,算是自我拯救和新生吧(丹麦电影就这几个演员排列组合吗)
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其实这部片子的结尾可以不用这样,信仰也是一个多元的东西,结尾站在了主流的立场,感觉肤浅的一点,其他都是很好的,不喜欢的结局只能止步四星
7.5
很北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