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每个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都有各自独特的创作环境。
对于新人导演而言,想顺利地拍出处女作,便也就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
这些难题和当地的人际环境、文化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拍电影的过程往往会比拍出来的电影更具有戏剧性。
鉴于此,喜欢把自己筹备&拍摄电影的过程拍成电影的导演,全球皆有。
《疯狂的导演》也是一个导演把筹资金的过程拍成了电影。
所不同的是,影片采用了戏中戏的手法,将成片光彩和筹拍的黑暗鲜明地对比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头耀星光的台前木偶们原来如此悲凉,因为他们身后的提线之手竟然是如此丑陋不堪。
影片分成戏内和戏外的双线并行。
戏外是一个年轻导演,和他同样年轻的制片哥们儿,为了落实投资而四处求爷。
戏内是一场盛大的明星聚会。
徐帆、刘桦、王宝强、金铭、焦恩俊等大家所喜爱的大明星悉数登场,演出了一场“洋鬼子进村”的闹剧。
影片最大的可看性,正来自于这双线并行的对照,产生了极强的荒诞效果。
以往我们看电影,要不就是看到电影的成片。
各大明星帅气地出场、劲酷地打架、浪漫地谈情、疯癫地搞笑。
当观众得到这些体验之后,便会对明星们产生崇拜之情,认为他们原本就是这么光鲜,永远都是这样头耀星光。
我们看到那些讲拍电影的电影,也往往只是看到年轻导演四处碰壁,受尽奚落,苦不堪言。
仿佛他们就是要用生命来实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影片的最后也大多采用浪漫化的结尾,让一切阻碍烟消云散,让天才的作品横空出世。
让观众不得不认为,这不过是编导借用了自己的经历,技巧化地编撰戏剧性,来逗大家一乐罢了。
只有将两条线结合起来。
我们才看到了电影业,尤其是内地电影业最可怕的地方钱与权的等号关系。
任你导演是多么专业的学院背景,任你请来的演员是多么有名气的大腕,只要我出钱,我就可以随意动你们。
想让你们怎么改剧本,就得怎么改剧本,随便改出的剧本,大腕儿们还就得照着演。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疯狂的导演》中最黑色幽默的一面。
这边是苦逼导演为了拉到投资,忍受着投资人各种各样的指手画脚。
剧本在一次又一次的会面后,早已经面目全非。
各种闲杂人等参与了进来,各种烂片元素逐一浮现。
这些都是笑点。
可是这荒诞的笑点,在戏中戏中被那些我们喜爱的明星认认真真地履行着,便黑色得有点儿令人心痛了。
徐帆、王宝强、刘桦,德艺双馨的戏骨;金铭、焦恩俊,一代人曾经的梦中情人,都像提线木偶一般,在东北的雪地里敬业地演着这出烂片。
一字一句,每个抬手每次迈步,这些明星们都不敢违背投资人的意愿。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戏中戏的片子,是如何从一个还蛮不错的创意,一步步地滑向了一部烂片。
即便是年轻有为专业功力扎实的导演,热情高涨冲劲儿十足的制片,以及那些有演技有名气的大腕儿演员,都不足以扭转这个下滑的趋势。
看过《疯狂的导演》,观众是不是也有点儿要疯狂的意思啦。
作为总被烂片折磨90分钟的观众,是不是开始为这些总被老板折磨90天的新导演捉急呢?
文/公元1874从立意来看,《疯狂的导演》的故事一目了然:一个做着洗浴场服务员但却心怀电影梦的小导演,与卖房卖车筹钱排片的制片人,一步步在投资商的刁难之下苦逼地折腾出一部“乡村爱情谍战动作大片”,实现了拍电影梦想。
贴合片名,电影里的导演很疯狂,电影的故事也很疯狂。
虽然打着徐帆、刘桦与王宝强的名头,但电影当中他们却不算是主演——反过来说,他们又恰好是主演。
是的,这三位在戏里都是自己演自己,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演员生活,去扮演片中“导演”所需要的角色。
实际上,本片最大的笑点也是由他们所制造。
由于导演和制片人周旋在不同的投资商当中,按照投资商的要求去修改剧情,修改角色,于是徐帆、刘桦与王宝强就不停的出演着有些类似、但却不尽相同的故事,制造出荒诞的笑果。
虽然《疯狂的导演》不是什么现实电影,喜剧的意味贯穿在整部电影里,但浮夸的故事却多多少少揭露了目前娱乐圈的一些现实:无论多么有才华,或者自认多么有才华的导演,在没有成名之前,总得不停的经历和投资商较劲的过程(当然,成名的导演也会经历,只是痛苦程度远远低于草根导演)。
影片里最为辛酸的大概是这位草根导演在租住的阁楼上时,一边拿着玩具枪模仿真实作战,一边倚靠着柜子与床,幻想着电影里的战争场面……对于这样一位无权无势,才华无处施展,得不到任何认可的小导演而言,他心中的“战争大片”梦,做起来,真是比做中国梦还难。
而更有意思的是那个不停被投资商折腾,一变再变的戏中戏。
刘桦和徐帆的夫妻档,从平凡普通的生活里,一下子东北乡村喜剧跳接到“外国军队入侵中国东北”的战争戏,再接上一位勇敢无畏的派出所所长指挥作战,又来了一个绝世大盗王宝强与女飞贼组成雌雄大盗,只是他们在这偏远的东北山区实在没什么好偷的,也只能偷偷外国人留下的装备……一场欢乐闹腾的大戏,终究,是被“折腾”出来了……这种折腾的经历,或许可以给观众一个角度了解,为什么华语电影有这么多烂片。
很多时候,一个不错的电影创意,总会在与电影公司不停的开会、与投资商不停的推磨以及现场拍摄所遇到的各种难题里,被逐渐地磨平,而后拍出来之后再加上各种电影之外的势力干扰剪辑,最终,变成一部烂片。
《疯狂的导演》在嬉笑怒骂里揭示了这个过程,让处在圈外好奇的观众,多多少少猎奇般了解了一点“潜规则”。
影片的最后,曾经的草根导演也终于成名,熬出了头。
面对酒吧里另一位正在草根着,经历着自己过去痛苦的导演,他的眼神有点复杂。
也许他想让他放弃,但是最终还是说出了祝福他成功的客套话。
每个草根导演都有一个大电影梦,可是又有多少能够成功呢?
昨天去万达影城 看了#疯狂的导演#,这部电影立意是想以喜剧的方式表达电影创作面对资金,商业化运作而屡屡违背创作宗旨的辛酸与无奈。
但导演编剧对故事的拿捏能力相当差。
全片情节碎片化,无戏剧冲突高潮。
影片号称爆笑喜剧,但全场无笑点,也无人发笑。
(有的估计是选错电影的苦笑)。
你见过让人笑不出的喜剧吗?
这次真见识了。
当年周星驰用喜剧电影《喜剧之王》来表达"其实我是演员"的无奈,笑中有泪。
如今疯狂的导演把好创意硬生生做成痴呆导演,唉。
虽然主线明晰,但是被分割成很多片段,非常支离。
我总是隐隐揣测是不是融入了宋阳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籍籍无名导演到处筹钱的苦逼故事。
片子两大特色,只看片头的话,真的会误以为这是部大片,歼十,战斗机,特战部队之类,颇有大片风范,还插入了一段默片,另外,沙画运用还算加分。
片中反复出现鸽子,野鸡,羊驼,鸵鸟的影像,说实话,有些不明白导演意欲何为。
太多元素加一起,看得出导演想要博采众长之心,但难免繁杂。
亮点太多等于没亮点。
徐帆的台词一会普通话一会蹩脚方言,听得我起鸡皮疙瘩。
宝宝倒开始说普通话了。
那个很娘的,总是翘着兰花指的男人,并未收放自如,总是感觉还差一点。
杨总的秘书很性感。
全片看完,比对开头的那句“仅以此片献给仍旧有梦想、在奋斗的小强们”,感觉有些强扭的瓜之感,基本达不到励志点,有几个笑点罢了。
原本以为豆瓣们只给3.6分是诋毁人家导演的功力,当我在百度视频上看完枪版的以后,我真心说一句:你们都太厚道了-如果你还是花了钱看这部电影的话,我简直要说你们简直是菩萨心肠啊!
这部片子,不论从剧情、表演都是狗血的一塌糊涂。
我有种感觉,这是一部会列入史上最烂电影的奇葩片子!
首先,思想弱!
别以为无厘头电影很好拍。
星爷的经典无厘头片子里,是有破有立,表面的滑稽可笑,骨子里的严肃高贵。
貌似否定一切,挑战一切的道貌岸然,本质却是对真性情的近乎偏执的追求---少林足球、功夫、逃学威龙、大话西游,哪一个不是有血有泪有情有义??!!
而疯狂的导演,你看的是什么?
是导演在嘲弄别人的浅薄无知庸俗,标榜自己的严肃高雅小资,而这写所谓的品味实在太单薄了。
尤其不能接受的是影片结尾所谓的小导演成为了名导演,想成为斯皮尔伯格也不必如此的急功近利吧?!
对生活的理解流于肤浅,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情节-投资方掏钱但有条件,导演为了拿钱不得不改剧本。
这个由必要演吗?
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你情我愿的事情,如果导演的剧本确实是好剧本,而不是玩什么CS真人版这么一个过时过气的狗血底本,投资方有资格改吗?
弱国无外交,同样,弱导演无尊严!
这部电影的导演,心态严重不成熟,急功近利,盲目批判,我敢说,如果他还是这样下去,估计今后他的片子是没有人会再上当的了!
比较可惜的是,王宝强、刘烨这样的演员居然也参演这样的片子,是不是最近手头紧啊?
拿自己的艺术生命开玩笑,真是饮鸩止渴之举!
如果勉强要找出这部片子的亮点,就是几句时髦的网络用语而已!
1、元芳,你怎么看?
2、潜规则!
3、拍板砖,胸口碎大石4、CS真人版我真是仁慈啊!
真心的告诫各位:千万别去影院看,真真的,百度影音上已经有枪版的了,看看就可以了!
你们整个钱也不易!
如果谁还去花钱请女朋友看,回头你女朋友跟你急可别说哥们没警告过你啊!!!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
“疯狂”系列的走红,让这部《疯狂的导演》还未上映,就已经很乖巧地“先声夺人”。
成功的总是极少数人。
并不是所有的导演,都可以像是老谋子、陈凯歌、姜文、冯小刚那样不缺投资,一说要拍电影,投资人估计都是争先恐后希望可以排上号;更多的新入行或者还没什么名气的导演,为了拍一部电影,恐怕还都得像是孙子那样去求爷爷告奶奶。
电影的“扉页”上,有一句话,大意是“献给所有还有梦想、还在努力奋斗的小强们”。
这句话很提神,老实说,最开始就是因为这句话才让我老老实实地在舒服的靠背椅子上,把影片看完。
电影圈儿内也有小强,比如说《疯狂的导演》里的高天。
高天原本也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高材生毕业,有理想,有抱负,想做中国的斯皮尔伯格。
可是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
当他为了拍电影拉投资的时候,“神马”艺术追求其实都是可以放弃的。
这个投资人说剧本要这样改一下,那个说要那样改一下,这个投资人要在影片里安排自己“干女儿”,那个投资人也想露脸儿弄个“英雄”当当。
各种奇葩投资人,各种奇葩想法,中间是个很苦逼的“小强”一样的导演。
戏中戏、影中影的拍摄结构,可以说是这部片子的一个亮点。
一个框是导演高天和制片人张殿伦与各色投资人的“激情搞基”戏,另一个框是他们根据奇葩投资人的奇葩想法拍摄出的奇葩电影情节提前再现。
这就像是放了两面大大的镜子,互相映衬之间,让你的思想在黑黑的电影院里飞一把或者是睡一把。
王宝强在里边有不小的戏份。
不同于他以前的憨厚形象,在《疯狂的导演》里,王宝强和金铭饰演的“雌雄大盗”,倒是改走精干路线,有几句类似于“这就是盗和贼的区别”、“要做一个有理想的大盗”台词,让人捧腹不少。
就像是在各种奇葩投资人的要求下,高天最后把电影拍成了“混搭”风格一样,《疯狂的导演》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混搭轻喜搞笑剧”。
战争、笑点、爱情、动作、场面似乎一个都不少,而且还是那种在东北边境乡村里开酒吧的风格。
难得的是,这部电影竟然也玩起了对现实的讽刺,赣妹妹大概是影射郭美美无疑,还有那头很有名气的“草泥马”,至于性感秘书“元芳”一出来,我们就知道在后边肯定还等着一句“元芳,你怎么看”。
不过这些段子都是流行过的老段子,要是能把最近流行的段子加进去,估计效果会更好。
“四处找投资四处碰壁”的张殿伦和自己妈妈打电话那几场桥段,可以看做是电影的催泪点。
张殿伦好不容易借来的高利贷还没捂热,就被“黑社会”抢走,这个时候张殿伦无助地瘫软在白色轿车旁边,这个时候,过来一群笨母鸡,悠闲的母鸡和苦逼的张殿伦镜头高度相同,互相映衬之间,似乎在告诉观众“人比鸡瘦”是个什么样子。
好歹高天和张殿伦最后取得了成功。
当高天也开始能从容和投资人讲条件的时候,我只想说:“这小强还真有变藏獒的一天!
”
今天与我扯淡了一下午的某位同学,曾发过一条微博,说在星光天地的咖啡厅闲坐着时,周围好几桌都是在聊电影项目的。
由此可见,现在这个电影市场到底是多么繁荣,或者说,多么疯狂。
《疯狂的导演》讲了很多电影圈光怪陆离的事,戏中戏里的“乡村爱情谍战动作大片”也可以从某些电影找到影子,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小导演,在自己的修仙之路上遭遇种种坎坷,好一部电影界的凡人修仙传。
《疯狂的导演》的故事是双线交叉进行,主题故事是年轻导演和他的好友制片人,为了给一部电影拉投资四处拜码头,而复线则是戏中戏,众多明星出演把投资人的种种想法实现,演出了一场电影大戏。
现实与梦想齐飞,残酷和荒诞并行,这是一个关于电影的黑色幽默,每一个被现实操控的电影人都一边喊着梦想,一边被金钱折磨,凡人在成仙入圣之路上,必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才能走出自己的光明仙道来,这份炼心之路走得令人唏嘘。
主线情节上,导演(高天饰)与制片人(张殿伦饰)与各类玩票的电影投资人的谈判颇为原生态,相似的经历我虽然没有过,不过也见过一些些,可能在很多有钱人的眼里,电影是文化,但还是一门生意,如果是知名导演,可能为了攀关系,送钱都是没问题的,可是面对有想法的新导演,那种我比你懂行的姿态多半令多数新导演心生不忿,可惜有钱的是大爷,不伺候不行,才有了影片中那一场场的茶局、泳池、会所的高屋建瓴般的奇异谈话。
这种混乱的现实与错位,构筑了本片的基调。
在影片中,随着投资人的各种点子冒出,不断增加你意想不到的人物,徐帆、刘桦、焦恩俊、金铭、王宝强……影片的明星阵容蛮强大的,飞机空投、野战突袭、雪地追杀等大场面也有,影片中各种元素疯狂混搭,也贡献了影片的不少笑点,有激凸才有笑感,不得不说决定投拍电影里高天这位新导演的投资人们,想法还是颇为潮流化的,而且把电影拍摄当金钱豹的自助餐来拍,各种抢眼镜头皆有,大面积轰炸银幕,影片的类型全方位覆盖,这想必也是很多电影投资人曾有过的想法吧,此番在《疯狂的导演》这部电影里终于完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大杂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迈过这段疯狂经历的导演,破茧而出之时,会给观众们带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疯狂的导演》在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光明的结尾,至少,电影这个世界是成就梦想的,有黑色的一面,同样有着梦想成真的真正一面。
想起某部台湾电影,故事讲一群为了电影梦而奋斗的小人物,挣扎在片场与生活间,高潮的段落,小女演员终于得到了上镜机会,演一个贞子式的女鬼,衣服穿好了妆也画好了,却在那一场戏开拍前,因为高烧真的离世了,组里当然没人知道真相。
本能驱使下,死后的小演员还是带着“完美的妆容”来到了片场,于是,镜头里拍摄的是一只真正的女鬼。
每个剧组都有很多的好故事,《疯狂的导演》以原著《大导演》为基础,将演艺圈的生态杂糅于荒诞的故事情节中间,嬉笑怒骂,有些讽刺意味。
不知道多年后的影青们看到这部电影,是否还会寻找到当年那群“要做著名导演”的年轻人身上的热血。
这种电影很原生态,很赤裸裸,很扯很没规矩,谁说中国没有B级片,如果你喜欢,这部就可以算是一部B级片。
狂想曲式的电影,剧情跑线天马行空,五花八门的虐心事儿一个炮仗接着一个炮仗,当牛做马,漏胸漏肉,打架见血,真枪实弹,鸵鸟拉屎,各种生理享受,该有的全有。
《疯狂的导演》开始于一场拍摄不下去的小成本战争片,为了让片子顺利完成,导演和制片人竭尽所能,去寻找救命的投资,期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路龙蛇前来拦路,折腾不在话下。
影片的镜头语言十分大胆,各种动物乱入,拉伸了人物所处生态的荒诞性。
从北极村穿越到城市,从城乡酒吧穿越到澡堂,背后的逻辑在于人物内心的轨迹。
徐帆、焦恩俊、金铭、王宝强等明星大腕领衔主演,使得影片类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枪林弹雨、家庭氛围、都市男女、黑帮警匪、春贼喜剧被杂糅在一起。
艺术与商业能否两全其美?
这是影片自始至终在探讨的问题。
冲突来自于各路影人的生存压力,同白领一样,导演也是要靠干活儿吃饭的。
没有了项目,脱离了剧组,众人就如同酒馆里的醉汉,街头的乞丐。
艺术和梦想在此时完全使不上劲儿,现实中的生门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找钱,把戏拍完。
抱着这样的目的,想出钱的老板们对于影片的要求不管再扯淡离奇,都是“有道理的”。
导演在生存面前开始走上疯狂之路,战争片剧情在东北雪原上产生了离奇的变化。
期间有挣扎,有绝望,都没办法阻止“把片子拍完”这个不可磨灭的使命。
片子终于拍完了。
导演幻想着自己终于熬出苦海,走上国际一线导演的行列。
到了那时候,闪光灯背后的恶心事儿,还算个屁啊。
苦逼的是,电影行业是个万人坑,纵有千人沦落,后人还是会踩着前人的尸体往上冲。
每年艺考期间,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里都杀得一片血淋淋,要是当时校园子里支开幕布,放一下《疯狂的导演》,估计一轮考试,半数以上的人会自动弃权。
这部电影是给什么人看的呢?
艺考生,从业者,所有为梦想而疯狂的人。
踏踏实实做事儿,早晚有混出来的一天。
文 / 赤叶青枫当无名小导演怀揣大梦想,并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屡遭碰壁时,他其实有几条路可以走:或像《色情男女》里的张国荣一样,拍香艳电影但仍不失业界良心;或像彭浩翔的《青春梦工场》一样,剑走偏逢青春荷尔蒙张扬——当然,这样的话,此类作品只怕无缘内地大荧幕了——虽然也可以学李安,耐住寂寞沉寂多年写剧本,日后或终能成就国际殊荣,但又有几人有李安的运气呢?
所以大多数小导演终究还可以像即将上映的《疯狂的导演》里的角色一样,拍部电影百般碰壁,艰难求存。
《疯狂的导演》的题材其实是较为沉重的,但表现手法却走的是喜剧路线,同时还请来王宝强、徐帆、刘桦、焦恩俊、金铭等各路名角助阵,以轻松诙谐的手法讲述了一部电影创作艰辛和荒唐,真真是笑中有泪。
“奇葩多”是影片的一大特色。
首先,戏中的奇葩导演(高天饰演)和奇葩制片人(张殿伦饰演)可谓是一对倒霉蛋,他们在拍摄电影道路上遇到各种奇奇怪怪与匪夷所思的状况。
在为电影拉赞助的“旅途”中,他们遭遇了各种各样奇葩的投资商和圈内人,于是乎,发生了一系列无厘头的搞笑囧事。
“三傻闯关东”,即影片第二特色——戏中戏的剧情设定部分。
王宝强抛弃了《泰囧》中捣乱不断的“宝宝”形象,不单要在激烈的枪战中穿梭,还能纯熟使用各种高科技装置,他一身臃肿笨拙的羽绒服行头,却要饰演笨拙版的国际大盗“雪地邦德”,加上王宝强特有的呆萌表情,显得不伦不类,令人忍俊不禁;徐帆与刘桦饰演一对东北的农村老夫妻,徐帆戴上皮帽捂着层层的大棉袄,刘桦也不再是小流氓似的胡搅蛮缠,他扮起了东北汉子拿起了猎枪当二人站到一起还真有几分“白云黑土”的味道,操着一口原汁原味的东北话更是令人捧腹。
另外,此三人还要在呵气成冰、白雪皑皑的东北山林里与身份成谜的外国士兵上演激烈的动作戏,同时,军用飞机、野战突袭、枪林弹雨、爆炸等大场面轮番上演,场面既搞笑又刺激,整个剧情跌宕起伏,笑点不断,让人高潮迭起,意犹未尽。
虽说是爆笑喜剧,影片在荒诞感的表现手法深处,实则揭露影视圈的残酷现实。
从影片的主题语“不会忽悠的制片人当不了好导演”这一讽刺意味的电影主题,到以“戏中戏”的形式展现出电影创作的精彩魅力和背后荒诞骇人的创作过程,映射了电影圈中形形色色的投资方、制片人,表达了对电影行业现今种种怪象的讽刺态度,而驼鸟在客厅里一泄千里、神兽草泥马在屋里乱串等场景更是影片台前幕后的主创对于这些现象内心的苦闷、痛恨却又万般无奈只能妥协的逼真写照,故此片堪称囧囧有神的电影圈生存实录。
影片最后,《疯狂的导演》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成功,梦想最终照进现实。
而在这过程中的不懈努力与坚持,值得影人共勉。
文/梦里诗书 本想着有王宝强、徐帆、刘桦、焦恩俊和金铭等一票知名演员的喜剧,效果至少不会有很大的问题,甚至抱有去年《泰囧》黑马的心态,但当我看我这部电影,2013年度最佳烂片的宝座如不出意外非此片莫属,《疯狂的导演》一部疯掉的电影。
这部电影究竟怎么了?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3岁小孩写的剧本都比这部电影的剧情强,整部电影看下来,喜剧效果如何都且不谈,这部电影看下来可能很多观众连电影讲了些什么都不知道,观众几乎无法把握这部如疯子般的电影想要表达些什么,唯一可以解读这部电影的方式就是回家在网上看看电影的剧情简介,因为当你看完整部电影可能还不如简介介绍的直接明了,我真的很难以理解为什么王宝强、徐帆、刘桦等演员要去接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因为作为一个有名的演员其每拍摄的一部电影都应都喜欢自已的观众负责,对自已的粉丝负责,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当电影不论是海报还是宣传都是以王宝强、徐帆、刘桦作为宣传,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抱着王宝强的喜剧电影的心态去影院看的这部电影,但当我们真的看到电影的时候发现完全不是那个事的时候,提前离场的离场,骂娘的骂娘,王宝强也在也不是当年《天下无贼》中那个“傻根”的时候,其实毁掉的不光是这些演员不断积累起来的人气和名望,更加抹黑的是好不容易兴起的国产喜剧的发展的希望。
这样一部电影较之去年个人认为的年度最烂电影《稍安勿躁》,《疯狂的导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中不知所云的充斥着大量毫无关联的剧情,完全无法理解导演想要表达些什么,拿打酱油的明星作为主演的无良宣传策略与剧中所讽刺的现象没本质不同,而作为一部喜剧这部电影在语言和表演上又没有哪怕丝毫的喜剧色彩,我看的那一场整场电影就根本没有一个人发出笑声,就只有不断离场的脚步声和电影看完后的烂片之声,这对于一部喜剧电影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无法让人欢乐的喜剧,《疯狂的导演》也算是开创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先河。
《疯狂的导演》一场离奇的发疯电影继续续写了一个国产电影的烂片神话,但只有我们没有发疯,那么,其实一切都还好。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无聊的夜 无聊的人
烂片,浪费带宽。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宝宝和导演好像因为主演的事情,吵的不可开交,所以想看看,其实我觉得主演,客串都无所谓,有的主演,全片出现,却无亮点,有的客串,仅3、4个镜头,却能画龙点睛,人生在世,全凭演技,宝宝不哭,宝宝雄起!
坑爹吗
加油加油!
搞笑
看了五分钟 不知道在干吗
片子没有像评价那么无聊,得分偏低了吧,虽然片名有一定炒作成分。也许是笑点低,我笑了很多处。
看不下去,真心难看,烂
导演牛逼,烂片也能请这么多牛人
神作,不能再好!!!!!!
虽然不好看,也没那么尬
没看出什么来啊?这是神马啊???
同样是吐槽现代电影业,“低俗喜剧”的处理有意思得多,整个片子哪里喜剧了……哪里在讲故事了……一大群人晃来晃去想表达个毛啊
你麻痹
凸(゜皿゜メ) 靠!
中国的好导演总是那么少 真不明白有这么多导演是不是钱多的蛋疼啊 烂片拍的功夫、、、、、够烂
很奇怪这片子那么低的评分 真是严重低估了 挺好玩的黑色幽默剧 现实意味很浓
好牛逼的一部科普片:用一部烂片生动解释了烂片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将影视行业乱象诙谐呈现,满是辛辣讽刺,虽制作稍显粗糙,却凭借独特视角与密集笑点,让人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