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长大后认真看的第一部“江湖”剧,不同的年龄段可能感受不同吧,以前可能会感动,现在却多了几分理性。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十六岁的郭襄遇见杨过,杨过送她的第三个礼物便是满城的烟花,十六岁的年纪注定了她终身不嫁的命运。
十六岁,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最后几集金轮大王为救郭襄而死、黄蓉在战争面前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爱情亲情,这两个桥段是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泪点。
金轮大王竟然为救郭襄而死,一个人究竟如何才肯为另一个人牺牲生命。
这部的武打戏超帅的,小龙女的功夫“好俊”。
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我都很喜欢。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满城烟花
少女
天下无双 - 张靓颖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和你贴心的流浪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剑的影子 水的波光只是过往 是过往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如果还有 贴心的流浪枯萎了容颜 难遗忘穿越红尘的 悲欢惆怅和你贴心的流浪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 伴着花香飞翔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剑的影子 水的波光只是过往 是过往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啊如果还有 贴心的流浪枯萎了容颜 难遗忘
在毁人不倦的功力上,如果说谁能和大胡子一较高下,那么就只有刚拍完《青楼梦》的李导能勉强入选。
李导的《青楼梦》在服装,道具,场景,演员等合力摧毁下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不是恐怖片胜似恐怖片的奇葩剧。
肥胖版的林带鱼,瘦猴的薛宝钗,尖嘴猴腮的贾宝玉,能够所有人演的都不像原著,这也是一种功力啊!
比起大胡子,李导还算厚道的,毕竟她也只毁了一步《红楼梦》而已--虽然人家是四大名著。
而这位大胡子不仅是毁四大名著,人家已经把金庸名著毁的无边无际了。
猥琐版的《韦小宝》,人猿泰山版的《倚天屠龙记》,二愣子版的《笑傲江湖》,疯疯癫癫版的《神雕侠侣》--真想问句大胡子,你有想过金庸的心情吗?
你有想过杨过的心情吗?
你有相过观众的心情吗?
看到这么多名著被大胡子一遍一遍的轮奸,观众的心都在滴血啊!
人物脸谱化,只有形而无神是大胡子作品的硬伤。
冰雪聪明、容颜绝世、生性冷漠、不谙世事的小龙女在大胡子手下变成了智商低,情商无的花瓶角色,除了会说“过儿,我们怎么这么”就没别的台词了。
而孤傲狂放,叛逆机智,感情丰富的杨过直接化身为只会大呼小叫的二傻子,伴随那一头风中凌乱的发型,连犀利哥都不敢直视。
当然,这部神剧比起奇葩的《青楼梦》,段数还是高了那么一点。
大胡子所有的剧中,剧情永远都是短板。
可能这和他出身摄影师有关--画面唯美度超过剧情精彩度。
所以我不靠谱的猜测为什么大胡子只敢选名著来毁--人家有好剧情,能经得起操(不好意思爆粗口了)!
“一见杨过误终身”,私以为最能体现这句话精华的只有古天乐版的杨过。
作为男版玛丽苏,古天乐的杨过确实有资格红颜遍天下,而黄晓明版的,啧啧,我都不忍心,一群好好的大姑娘怎么就被一疯子迷的三魂五道,忘了亲娘是谁。
整天只知道装疯卖傻,除了傻笑只有傻笑的二傻子,我真不好意思叫他杨过,这样的过儿也只有白痴般的姑姑配得上吧。
作为大胡子的一力作,《神雕侠侣》不能避免的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鼓风机和灯光。
曾经有网友评论说“张纪中真的很爱鼓风机,不知道每部张版金庸剧是不是都有鼓风机品牌赞助”。
有没鼓风机品牌赞助我们不得知,不过鼓风机绝对是大胡子作品中不的缺少的工作人员之一,没有它就不能开机。
而作为大胡子的男主角,如果没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形象简直就不能成为男主角,不披头散发,鼓风机怎么吹出长发飘飘的飘逸感,没有飘逸感怎么魅惑众生。
so。
要论毁人不倦,大胡子以一身舍我其谁的傲气毅然登顶。
ps:这部剧唯一让我喜欢的就是新疆的美景了,无论如何他还是拍出了新疆风景的唯美,新疆旅游部得给大胡子颁发个最佳广告奖。
只写郭襄,只爱郭襄风陵渡口,英雄大会,绝情谷底,襄阳沙场,华山峰前。
这个在后面几集才出现的女子,却占居了太多人的心 那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所有人被困在渡口,郭襄第一次出来行走江湖,听着那些陌生的人讲着热血的江湖事,神雕大侠,这个名字第一次印在姑娘的心里,有比爹爹厉害的人物?
当时是羡慕郭襄的,毕竟谁能在十六岁的花季年龄遇上这样的美丽?
她见到了心中的大英雄,一枚金针换下一个愿望,第一个:面具后是怎样的一张:“郭襄眼前登时现出一张清癯俊秀的脸孔,剑眉入鬓,凤眼横威.....”好一个英俊不凡的男人,好一个大侠的风范,于是郭襄的一颗心有了牵挂之所。
英雄大会上,前面大英雄宴,郭襄的房间里小英雄宴,各路难得一见的英雄为之个小寿星祝寿,连郭靖夫妻都觉得不可思议,看在谁的面子上?
神雕大侠。
一步一步,郭襄越来越急着等待她的大哥哥的出现。
到了晚上的烟花点燃时,小姑娘的脸被照得亮亮的,而心底的那份激动是无法形容的。
可惜终究是晚来了一步,大哥哥已经有了龙姐姐,而且两个人你侬我侬刚刚从十六年分离的痛苦中走出来,谁能考虑一个小姑娘的感受呢。
所以,在绝情谷底,郭襄毫不犹豫的跟杨过跳了下去,那一跳,足以让杨过感动到对生命的重视。
又是一枚金针,求杨过活过。
杨过也不曾想过,他当时和李莫愁用豹子奶喂的这个小姑娘,今天会为他给她的承诺反来求他。
在郭襄面前,大男人显得如此脆弱。
蒙古大军,战火连天,襄阳受困,失城在既。
敌人的小技俩终于激怒了杨过。
这也许是最令郭襄欣慰的,杨过终于还是来救她。
想这世上,除了小龙女,也只有她郭襄中以让这个大侠爱惜到胜过自己的生命。
但郭襄到底是郭襄,不是郭芙的狭隘,于是有了成全,眼泪往肚子里咽,她是小东邪,和她的外公一样骄傲。
她的感情注定没有结果。
她,宁可青灯古佛长伴一生,峨眉山下起雪了,郭襄心里是否还想起当年的风陵渡口?
想起当年的绝情谷底?
想起当年的襄阳战场?
于是峨眉祖师传衣钵的弟子叫做“风陵师太”,她自创的掌法中招数叫“黑沼灵狐”。
一见杨过误终生,郭襄把自己定格在十六岁了,也许唯有雪花才能寄托她绵绵的思念之情。
芳心可可,问君知否?
离看原著有些年月了,不过先一遍印象颇深的港版,后一遍游戏,再一遍书,并没有期待这一次能把耳熟能详的杨过与小龙女翻出什么新花儿来。
不知是自己成熟了,还是大陆武侠颇为厚重,抑或两者兼有之,通篇看下来,眼中只有人性,再无好人与坏人。
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是否把金庸看得太浅薄了呢?
张纪中的片,在国内总是不受欢迎。
太多人喜欢盯着芝麻绿豆大的瑕疵无限放大以覆盖他们本该目所能及的大体上的优质,大方向上的正确,整部风格的契合,以及观念上的大气。
诸如随处可见鼓风机,电脑特效差,飞来飞去反人类,甚至杨过的皮靴。
一眼就看出来的毛病是不少,一定要以此为由叫嚷着雷人不看了的,对此表示遗憾。
另一些怀旧派,至今还不能明白小龙女为何不是老龙女为何这么嫩和杨过怎么这么不搭,不看原著也请不要把以前某版当原著来随意YY人家小龙女的相貌。
这版神雕是以元好问的《雁邱词》开场的,于是清楚明了,这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如此开篇我很喜欢,这首词不但奠定了整个神雕的基调,更是自然而然带出了第一个爱情支线故事——李莫愁与陆展元。
李莫愁算不上是一个坏女人。
剧中书中很明白,管她叫“坏女人”的,那是傻姑。
仔细数一数,“杀人如麻”的“魔头”李莫愁实际上也就开头杀了陆家几个人,最后杀了徒弟洪凌波和天竺神僧。
陆家灭门并未得逞,而且是陆展元负心在先事出有因;杀死徒弟是不得已为了求生,而且徒弟之命也是多年前为她所救;错手误杀了神僧,自己也因此得不到情花解药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此看来,非但远远不够天龙中那些大恶人的级别,甚至尤其,李莫愁还良心未泯。
在黄蓉要李莫愁选择是自己死还是婴儿死的时候,李莫愁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
剧中还拍了个细节,杨过和李莫愁为郭襄去村子找奶的时候,李莫愁看不过眼蒙古人的残忍屠村。
她对于不相干的人,始终是不会滥杀无辜的。
李莫愁是个女强人,她很早就叛出古墓派,自创五毒神功,可谓白手起家;叛出后,始终不放弃古墓派的玉女心经,是为自强不息,不懈追求,深谙不进则退,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面对江湖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时总能不卑不亢,策略对敌。
对于一代宗师黄岛主,李莫愁既没有硬碰硬枉自送了性命,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杀,而是颇具谋略。
跟冯默风相遇的一段,将桃花岛一众弟子均不放在眼里而且有凭有据让冯默风无言以对,把高她一等的有出身的人物全都拉下神坛,胆识过人。
除开杨过和黄蓉小聪明太多,要么就是结仇太多被人群斗,李莫愁单凭武功光明正大单挑时,仿佛没有输过。
李莫愁的结局,这版中很重视,专门配了张芯的《问世间》。
我认为配得极好,这是李莫愁一生的主题,书中也写了她在唱而剧中也实现了。
配合着这样的声色光影,纵然叱咤风云的赤炼魔头有多么十恶不赦,到头来不过也只是被负一生也痴恋了一生的可怜道姑。
赤炼,痴恋,守身如玉,浴火重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接下来想说说《神雕》中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地方——绝情谷。
张版的处理是幽僻中带着一丝魔幻的意味,树林的设置似乎借鉴了《魔戒》,再加上有些西化的配乐,诡异莫可名状。
“绝情谷”不是个普通而简单的所在,这就是它应该给人的第一印象。
后来一系列的事情,都一一印证了“绝情”二字,再回想这般鬼魅的开头,深感贴切。
杨过和金轮找到绝情谷所经溪流,依稀记得跟三联版原著中的插图颇为相似。
谷中的草地很美,房屋建得雅致,情花也美艳出了原著中的夭邪之感。
断肠崖不知是在哪里取的景,下面雾气缭绕、深不见底,上部被四周峭壁包围着,非常壮观。
龙女花却不是大红的颜色,这点不大满意。
谷主公孙止将道貌岸然演得入木三分。
在骗小龙女嫁给他之前,一直是个深沉、成熟、仁爱的形象。
其实公孙止也没有什么狼子野心,他的愿望一直都很微小,比起《笑傲》中的明争暗夺追名逐利,他只不过有点世俗和自私而已。
不过说到底,是正牌的谷主与谷主夫人冤冤相报,越来越不可理喻,才造就了“绝情谷”的名副其实。
这版的公孙绿萼是一定要推崇的。
绝情谷的人,自唐代避难而来至南宋末年,一直与世隔绝。
所以公孙绿萼的着装比较暴露,与其他女子略有异样。
书中的公孙绿萼是清秀的小家碧玉,而傅淼的绿萼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端庄大气,相较于书中的形象大幅度提升了她的存在感。
绿萼之死虽没有书中那么血腥,却更为震撼,且不失唯美。
对于这个人物,张版处理得确实相当出色。
再说说其他角色。
程皓枫的甄志丙,已经有无数人夸过了——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演员长得不够猥琐,所以大家也都明白了,甄志丙不过是个可怜的道士,他对小龙女是真爱,愿意为她而死。
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甄志丙也毫不含糊,坚决不受赵志敬的把柄胁迫。
这就够了。
耶律齐是很帅的,毛毛装是很抢镜的,跟郭芙是很配的。
大小武配音太咋呼了,有点脸谱化,要批。
孔琳的黄蓉非常不错,下巴跟周迅好像,神韵也不俗。
向杨过诚恳认错和乱军之中哭着忍痛放弃女儿的段子,令人动容。
陆无双很可爱,而刘亦菲的同班同学程英却稍差,可能败在了程英的打扮上,真的不够清雅。
程英的屋子很合原著,粽子段很出彩,琴箫合奏也好听。
仿佛没听到那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有点遗憾。
程陆二人以及郭芙十六年后的装束不变,也很遗憾。
很多小地方,就像柳眉色说的,如果多一个导演,关注下逻辑问题的处理,会更好。
巴音的金轮还是不错的,文戏武戏都不错,比他的鸠摩智要好。
金轮是一代枭雄值得尊敬;为救郭襄而死,死前也一直不忘收徒之事,他更是一个可爱的武痴。
高虎演技很强,虚竹和崇祯完全不同,而霍都更像是本色出演,因为高虎只要一笑,就像是个奸贼。
杨幂的郭襄不过不失,演得一般,台词编的还不错。
老顽童打戏太灾难了,不难为老演员,也得多找点替身吧。
冯默风和朱子柳都很有气质,看着舒服型的,赞一下。
终于进入正题了。
让我落泪的两处:郭靖为救大宋百姓冒死出城而战和十六年后杨龙重逢。
我不知道老张是怎么会找到百老汇的王洛勇来演郭靖的,连王洛勇自己都觉得他找错人了,然而事实上呢?
王洛勇已经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中年郭靖。
正如剧中郭靖挥笔写下“襄阳”二字,并不如何潇洒漂亮,一笔一划反而稍显笨拙,然而那份苍实遒劲,却是真真正正的字如其人。
演得如何出色,不做赘述。
只说蒙古兵攻城之时,驱赶大宋百姓当先锋,郭靖大喊:“莫错杀了好人!
”自己带人出城截断蒙古兵的后路,展开一番殊死搏斗。
因为拍摄接近真实的大场面,让人感觉紧张逼真而又凶险万分。
场面是为情节服务,而并不是大多tvb拥护者们应该嘲讽的对象。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看到最后郭靖孤身一人面对着千军万马,我的眼睛湿润了。
老张的片子,历史感尤为浓重,纵然是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神雕》,我恍惚中也仿佛看到八百年前襄阳失守,随之南宋灭亡的无奈与悲叹。
就算老金写出多么英雄无敌的人物,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也无法力挽狂澜,不是顺应历史而亡如郭靖和黄蓉,就是逃避历史而凭空消失如杨龙二人。
杨龙的小爱,却也能并列郭靖的大爱,两者同时感动着我。
刘亦菲的小龙女,已经是目前最接近原著的了。
她前期冷若冰霜,后期也开始眷恋尘世间的绚丽多彩。
这是一个微妙的转变过程,而黄晓明的杨过也是在逐渐成长成熟的。
十六年后杨过追日,点烛守夜到天明,在龙女花瓣的风中跳崖,这一系列都拍得浓墨重彩,无需过多言语,已然感人至深。
直至相认,那个黑暗之中飘飘若仙的纯净身影,配乐响起《天下无双》,终于涌出泪水。
第一遍读原著的时候,觉得杨过是极其自私的。
然而如今却已完全明白。
爱情最终会成为亲情,然而杨过的爱情从一开始便是亲情。
姑姑的意义不仅仅是爱人和师父,更是他唯一的亲人。
他是天下人皆唾弃的卖国贼杨康的儿子,没有人愿意告诉他真相,却时时刻刻防着他继承父亲的基因。
所以他孤单可怜,性格偏激,恰巧又与小龙女有那么多波折,如何让能他像郭靖那样有暇顾及天下民生呢?
黄晓明的杨过,比原著中感觉专一了许多,可能是因为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活动。
然而黄晓明并非不会演绎复杂的心理活动,与郭靖同赴蒙古军中,执迷中邪似的古怪,让人心痛。
让人不忍去责怪他对郭靖曾动杀心,不忍去责怪他差点害死郭靖,这样的杨过是成功的。
老金曾说过,杨过不是小白脸。
老张也曾放弃聂远演杨过,我觉得到底是对了。
饱经沧桑一生孤苦的杨过,独袖怒卷狂沙黯然销魂的杨过,应该是个阳刚强壮而又无比坚毅的男子。
虽然结局省去了为《倚天》做伏笔的《华山之巅》,但是“西狂”杨过,黄晓明已经深入我心。
最后说说该剧的三个优点。
首先,战争场面冠绝金剧。
尤其最后一集,砍翻了那么多战马,那么庞大的群众演员阵列,加之恰到好处的后期特效,这是后来的《倚天屠龙记》无法望其项背的。
幸而我是先看了《倚天》再看的《神雕》,不然《倚天》肯定是看不下去了。
当然《倚天》的优势也不在此,还是不错的。
然而不光在老张的作品中比较,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别人拍的金剧,能像老张这样,以武侠小说的初衷对战争范畴如此认真对待。
为此特地去看了古版的最后一集,金轮法王绑着郭襄在小小城墙十米开外的地方冲着郭靖黄蓉喊话喊了十几二十分钟,下面站着稀稀拉拉几个蒙古兵,实在是不堪入目。
其次,配乐十分动人。
《射雕》古朴风没出碟实为遗憾。
本来不对《神雕》的魔幻后现代浪漫主义的格调抱有期望,然而整个看下来,风格还真是蛮统一的。
于敏的光影使用和拍摄风格适合老张对于《神雕》的定位,而陈彤、小虫他们这次做的配乐也非常契合。
《龙女之声》和《问世间》都相当有感染力,《天下无双》更是彻底捧红了张靓颖。
最后,武戏设计。
除开前文已经批过的周伯通的武戏,亮点还是很多的。
小龙女的绸缎打法,玉女素心剑法的舞姿,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一阳指的手势,打狗棒法的凌厉,黯然销魂掌的甩袖,各有姿态,设计十分用心。
值得一提,赵箭之后的《碧血剑》更加出色。
最后的最后,我想起一位网友的话,大意是文学启蒙是老金,美学启蒙是老张。
我非常赞同。
其实不会常看老张的金剧,太费神了,不够轻松,然而每一次看都自觉有所收获和提高。
期待老张的《西游记》。
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怒骂这个版本是垃圾。。。
只能说也许在他们心里评判的是儿时的记忆而非作品本身。
就教主的表演来看,少年一段,确实和小叮当联手演的太过了!
但是自英雄大会之后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绝情谷一段美到极致,断臂后同小龙女在全真教拜堂成亲以及为龙儿擦拭嘴唇的那几段直教人搜肺抖肝般“痛并幸福着”。
洞房花烛夜小龙女那句“我不想死,我不想死”诚声声在耳,我见犹怜。
此后的情意缱绻,相视而笑都显得默契十足,杨过那句“问世间 情为何物,也当真该问。
”如摄人心魄般让我停下来,随着剧里每个人的人生去仔细思考着句话。
及至十六年之约未践,杨过独侯断肠崖一节的悲痛,绝望和无奈。
我认为黄教主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
古天乐版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
后天成天穿着大人的麻布格子衣服装独臂,对着空气打金轮法王,对我可谓影响至深,可十数年后再看,只觉得古杨过太忧郁,台词较之而今,稍浅显了些。
包括情节的设定,一些话本不需直说,留观众自行思考品味反倒会更有回味质感。
真心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多品几回,虽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然06版着实有着众多出彩之处,诸位不可不察!
真是纠结,大爱女神,很讨厌黄晓明,大爱神雕侠侣,大爱杨过,小龙女。。。
女神真不容易。。。
遇到这么个搭档。。。
演对手戏不容易啊。
想怨导演是怎么选的演员,黄教主表情僵硬,假,动作夸张,假。。。
总之,根本就不会演戏啊,演话剧还可以,需要夸张需要假。
关于演员本身不想说太多,只演技方面,就烂到家。
读神雕的时候还在学生年代,一口气读完,除了不太喜欢作者对郭芙的安排,一定要她也喜欢杨过。。。
但除此之外很喜欢他塑造的小龙女和杨过。
姑姑心地单纯,不食人间烟火,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黄蓉问她和杨过睡在一起的时候,她很自然的说一直这样,真是萌翻了。。。
刘亦菲真的很有灵气,她演这种很单纯的角色不会让人觉得假,因为她的长相和年龄都很适合这种飘逸。
杨过的机灵,敏感,爱恨分明,逍遥。
只是黄教主演的太做作。。。
没演出来聪明劲儿,也没演出来潇洒的感觉,他演的太假太俗,和女神站在一起总有一种违和感。。。
总觉得女神太美好显得他更猥琐。。。
真是毁了杨过。
女神最近总是演一些花瓶角色,希望多演一些小龙女,灵儿之类的形象,真是完美了
相信很难有人喜欢郭芙,神雕这部书里,即使是坏人也有让人同情的一面。
例如李莫愁,用情至深且在遇险时居然想到的是郭襄。
金轮法王一生武义不凡却没有传人。
欧阳锋虽坏却一心一意对杨过好。
唯一一个毫无可取之处的,莫过于郭芙了。
这个女人空有一副好样貌,继承了她娘的尖酸以及她爹的迟钝,实在是平庸之极。
家里人个个不凡偏偏她武功不好学不到精要,又喜欢到处惹事,一出事儿就恬不知耻的扛出爹妈的名头吓唬人。
且不知恩图报反而动不动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牙尖却有反应迟钝,想逞口舌之快却处处吃人哑巴亏,常常被人骂过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虽然嫁了一个如意君,却在若干年后醒悟原来自己其实也是喜欢杨过的,这样一来他夫妇二人纵然是举案齐眉也只能叹美中不足了。
这郭芙实在是太可恶了,不过却也凄惨。
她处处讨人嫌不说,更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妹子衬托更加不堪,这郭襄继承她妈的俊俏聪明和她爹的宅心仁厚,比郭芙不知道好多少。
再说英雄大会上他的耶律哥哥虽然赢了,风头却被杨过盖完了,杨过虽未与耶律交手,不过两人的差距之大,可见连交手的必要也没了。
且一个堂堂的英雄会,远远不及郭襄的生日,可见她福气之好,远远将她那个不争气没人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姐姐甩在后面了。
可见郭襄的存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为众人收拾郭芙,但这个收拾就叫郭芙怎一个惨字了得,想郭芙之可恶,砍了杨过右臂还不知悔,还小龙女中毒,害他夫妇二人不得相聚,杨过这一生的悲剧可以说大多数都是那个草包女人造成的,这些罪过不是一个死就可以解决的,想来众读者看到她也是胸中一口恶气堵的厉害,就是死千遍万遍也是消不得的。
而金庸却用一个处处比她妙的郭襄把她羞辱的人人欲拍手称快,到最后更让她受杨过天大的恩惠甚至下跪,想来这比杀了她更叫人顺畅,在她以后继续平庸的人生中,想来醒悟到自己真实情感的她也好过不到哪去,大概会因相思而郁郁寡欢,且她这种上不得大场面的平庸之辈也很难立足江湖,以后的人生可见一般。
这就是惹得众怒的下场,可见,神雕中,最悲惨的,莫过于郭芙了。
连作者都讨厌你了,落得个比死还痛苦的下场,却没人同情,只有人拍手叹曰:快哉!
这版我的最爱,不想花力气讨好别人。
小学的时候,看到小龙女出场被惊艳。
皓月当空,一袭白衣的小龙女踩着白飘带,伴随着天下无双的配乐缓缓而来,当时的我表情可能和那个甄志丙一样吧,觉得仙女下凡了。
从小学到大学,每次看都很喜欢,人物,台词,场景,武戏,配乐,都很喜欢,我不是专业的,但是看着舒服,不跳戏,看过原著,是我心目中想要的演绎。
至于喜欢其他演绎的,我尊重,毕竟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是我说06版,我真的以为06版的杨过是从疯人院出来的。
邋遢的造型,16年后那么苍老,杨过那时候才30来岁好不好,不是50多!
小龙女除了飞就是飞,刘亦菲的年龄固然可以配当时出来的小龙女,可是16年后怎么看起来还是个娃娃,拜托,虽然人家小龙女是个美若天仙的美女,可是人家16年后也不是个娃娃呀!
袖子老是绕来绕去,很做作!
我说黄晓明的杨过,没事你瞎叫唤什么。
你到底知道什么叫西狂?
不是大吼大叫就叫西狂的!
西狂是傲慢是蔑视,不是像疯子那样叫来叫去!
毁了我的武侠梦!
张纪中也别说于麻麻,你们俩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人家于麻麻至少会打光,你的《神雕侠侣》感觉像拍鬼片!
我说你会打光吗?
不要让我们都看半边脸,行不?
刘亦菲的小龙女才是真真仙女好么!虽然没什么演技僵是僵了点。景也好,其他角色也好,就是黄晓明真的是科班出身不是来砸场子的么……
刘亦菲不适合演小龙女,黄晓明比较尴尬...
教主的杨过丑得让我想哭
取景,造型这些都很不错,就是我心目中的杨过是古天乐,所以只能对黄教主说声抱歉了
我只看了黄蓉生郭襄的那一集。。整个把我雷暴了。。。
背后总有一束光。。。。
三星给神仙姐姐的颜值,这个时期真的很美,脸上全是胶原蛋白,但是演技万年如此。
虽然场景更美了一点,但还是喜欢古天乐那版
黄晓明的杨过太浮夸,完全没演技,就是咆哮。一星留给刘亦菲。
主题曲大爱,刘亦菲真是美美的,其他的就一般了。
这么多版本的神雕侠侣,刘亦菲版的只能说一般,中规中矩没亮点
小龙女真美啊
两个最不会演戏的人去演,神仙姐姐死活不在状态,教主拼命用力表演
这个剧,我记得刚刚出来的全网一片骂,我看了几集也完全接受不了。主要是黄晓明的杨过太油腻了,现在被粉丝吹成经典了就很搞笑。还是古天乐版经典。
实在不喜欢这版,刘亦菲很美但还是比李若彤那版差了些,黄晓明就别提了,这版小龙女被糟蹋我居然一点儿也不心痛……
我鄙视黄晓明的杨过
神雕侠侣没完整看过,但这一版本印象里看过比较多。
2006年,刘亦菲+张靓颖,2022年 刘亦菲+张靓颖
杨幂郭襄
刘亦菲美则美矣,演技是真没有,这点总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