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这部戏,跟爱杀17一样,台湾但凡能动动心思拍出点不一样的都足以关注一下。
可以说看到王子的第一集基本就打算弃剧了。
从来没看过他的戏,没想到能这么烂,可能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他而没看下去吧。
坚持看了几级后面渐入佳境。
最喜欢的是林仔仔。
后面男女主角的几集有点片偶像剧感情戏,可能是因为演员的关系,剧情深度比中间几集差点。
演得倒算可以。
炎亚纶比我想像的演得好。
死神少女——渡,是一个能聆听世人召唤的死神,当凡人向她发出祈愿时,她将会现身。
而具有灵异体质的——沈奇,是唯一一个可以活着看见死神少女的人,透过目睹一则则的故事,明白渡非刽子手,而是渡者,渐渐爱上死神。
炎亚纶,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还是青春期那会,里面的剧情内容感觉都是那个时段会发生的事!!!
“防止被抛弃 就先抛弃别人”她做不到,她期待着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里故作坚强,不暴露任何一丝自己的情感需求,她对妮可大方,翻译机和班费都能付出,她需要的只是关心,胜过于物质,甚至因为死神了解自己,把渡当做朋友.对比她的室友,室友可以任性,但在姑姑家却不能任性,任性点结果就是辱骂,出于害怕将姑夫妈妈的遗像贴纸,她没有像样的房间,没有准时吃饭,没有关心的问候.因为嫉妒室友父母的关心,把室友的被子剪破,这些小举动都是压抑中的呐喊.三通电话 不断的试探且让自己陷入崩溃边缘 打电话给妈妈 妈妈不是关心女儿最近状况 而是问小三的问题 关于回家的问题 爸爸也一直在推迟 最后打给小介 以为他得到了他爸爸的认可 结果与自己预估点相反 证实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爱她 小介的爸爸也不会认可他玩涂鸦.小介过年收到的礼物是墨,父母只会以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给孩子,不免有些悲凉.最后 小琳通过节食去叛逆与反抗 却是无用功 镜头转换在父母的画面 父亲和小三笑着 妈妈哭诉着 没有人关心小琳 以死而期待别人的回应是最没有用的 小琳应该听妮可的 抛弃父母 自己生活 得不到的爱就先抛弃 但在她从小生活的环境 渡过这一切 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花了三天的时间把《死神少女》看完虽然每每我提到这部电视剧时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但这绝对不是一部正常的偶像剧虽然男主角们的脸部表情都是打多肉毒杆菌的僵硬女主角们都是声音嗲嗲的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但情节真的很不错通过一些真实案件很写实的反应了一些当代年青人的心理浑浊的世界苍白的一群孩子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似懂非懂看似成熟可终究还是个孩子啊被人利用被人欺负被人唾弃被人抛弃.....一切的一切他们都想不明白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为什么总是有人跟他们过不去不是他们不想渡过而是全世界都在跟他们做对一旦违背了游戏规则他们变成为了异类而游戏规则又一定是对的么当他们对这个世界提出疑问的时候回答他们的只有处罚与压制于是他们开始想逃离但是这能够逃掉吗渡过渡不过难道不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吗只是他们还是太小太多的事情想不通太多的事情做不到太多的事情逃不掉太多的事情看不透总之这部黑色的偶像剧还是值得所谓的大人们看一看的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孩子们心中的父母孩子们期待的爱情孩子们懵懂的青春骚动大人们已经离开的太久所以很多事情大人们都已经不懂如果大人们再多关心他们一点是不是就会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是温暖的于是他们也就容易渡过了呢最后真希望奈何桥早点塌掉吧
妮可真的可以和小唐在一起吗,小唐的父母会接受妮可吗。
我比较想看小琳的父母没有死,他们知道小琳一直在学校等他们来接自己回家,等到饿死,会不会愧疚,会不会难过。
李优渡不过的,她需要克服的太多了,她私生子的秘密,女生的秘密,同性恋的秘密,她的身上怎么能压了这么多秘密啊。
到底最后是什么压垮了她。
我晕,我真的好喜欢这部的,虽然很大原因是有年代滤镜吧。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看这部剧,最后炎亚纶和房思瑜的床戏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可能算是本人姓启蒙(也不对,应该是黄色游戏网站才对)。
那时候觉得这部剧很长,但是今年重刷的时候却觉得很快就结束了,前面几个角色的故事分单元分别讲完之后,很快就进主线,然后结束了。
我非常喜欢这部剧的氛围。
首先我觉得有些表现手法真的好漫画,就是很日本很二次元那种,比如说阿庞以为自己要变成石头无法陪伴在阿嬷身边的时候,那天正好晒被子,他就站在院子里把脸埋在被子里哭。
还有,还有我忘记了,下次想起来再回来补。
还有就是这种传说,死神少女可以带走你看不顺眼的人,只是你自己也会变成石头填补奈何桥。
跟《地狱少女》的模式是一样的,你要死一次试试吗,我可以带走你讨厌的人,但是你的灵魂也会坠入地狱。
很公平的等价交换,少女没有情感偏向,但隐隐约约又好像很善良。
不过要说这部跟《地狱少女》非常像的话,我倒也不觉得,我觉得只有模式像,故事和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我跟同学说《地狱少女》蛮好看的,我当时也是很喜欢那部番的氛围,oped都很好听,还有主角的扮相,还有她的手下什么轮入道什么道什么道都听着很新奇,蛮酷的。
并且每一集的故事也不枯燥,我能看到很多类型的人。
但是我同学说这番不好看,那么多季不都一样的吗,女主角的台词似乎可以像街上小贩的喇叭一样,录好之后重复播放即可。
但是我就,1很喜欢氛围,2故事并不单一重复。
回到《死神少女》上面,我觉得故事都还挺本土化的诶,即便是有借鉴了别的地方的东西,也已经入乡随俗了。
剧里面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讲话都是闽南话,反正华语片里面要是有人讲方言我对这个作品绝对是好感up。
又比如说里面李强家里是种梨子的,就很台南诶,热带的人们种点水果嘛。
说到这里,能在剧里感受到台南的人对台北的向往,这种向往就和全日本的人对东京的向往一样。
这真是太奇怪了,好像这是世界上的唯一选择,台北和东京,都只有一个,都只有那么大,但是所有人都要head to. 还有小刀的舅舅是开机车行的,我觉得还蛮台湾特色的诶,可能别地也有我不太了解,台湾人不总说“你很机车欸”吗。
反正我家这边基本上只有电瓶车行,没有机车行。
我从小胆子比较大,所以第一次看这部的时候也不觉得恐怖,不过我觉得应该没有人会被这部吓到,反正我那时候看了就是觉得有点凄凉,人还太小,感知能力还不太行,只能感受到那里。
然后今年重看之后,我还是觉得有点艺谋,虽然有些地方我现在看着挺想笑的,有些台词还有扮相我也觉得有点尬,但是这部剧在我心里还是魅力不减。
有些东西可能第一次接触到的时候,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也可能这部剧真的有点什么很特别的东西。
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这部剧很敢讲,台湾十几年前讲的东西我们到现在也还是不敢讲。
男童、女童、圆角、自杀、师生恋、三角恋、性别认知障碍、性别气质的探讨……真觉得很牛,难怪十几岁的我会被震惊到。
小孩子无法成为ta没有见过的人(这句话是抄的),如果这些不主流的群体永远都被噤声,从来不被聚焦,那这就是对他们的慢性扼杀。
小孩会觉得迷茫,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ta没有在历史上见过和自己一样的人类样本,这会让ta强制扭曲自己去迎合主流,如果改变的过程太痛苦,这可能最后引导ta走向灭亡。
可是这是病吗,和别人不一样难道就要改吗,可是所谓的大多数又是谁定义的呢。
我就觉得很先进,男同的那个单元,小伦天生就性格很软,喜欢做水晶指甲。
教官想要矫正他,但是心理老师说,“小伦现在这样很可爱啊,他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男子气概?
我们教学生,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欣赏不同气质的人,他们才会互相尊重、和平对待。
”真的好厉害,有这样的老师,学生真是太幸运了。
我突然觉得这可以是台湾高中生的青春疼痛了,最近正好又看了美国高中生的青春疼痛,我觉得大家有时间疼痛可能就是因为不怎么学习吧(无贬义)。
我觉得大陆的学生没什么时间疼痛呢,只有做卷子做到很痛苦。
这里插播一首插曲的歌词,我觉得写得好好,我好喜欢这个氛围。
这是小刀和柯桑同归于尽的时候放的音乐,其实搭配这画面看还挺中二的,但是这歌词很贴。
非常炽热又正直的小刀的十七岁。
但是说到台湾的青春疼痛,我就还蛮喜欢的,我可能又有那个滤镜。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看了一篇脆皮鸭,台湾太太写的,攻喜欢抽万宝路,受喜欢抽七星。
台湾很热,从不下雪,攻去美国了,受说,如果你想起我,就寄一点雪给我。
虽然最后是he了但是我真的艺谋很长一段时间,这文真的后劲好大,那个氛围(吗的为什么我今天狂cue氛围)非常之艺谋。
甚至是说最后大圆满的结局让我觉得很无趣,最后是攻在美国成为著名摄影师,受开始写旅游传记,出书了,书上的照片是攻拍的。
吗的我一想到那种图文掺半的花花绿绿的书,我就立马脑补到大冰的书,于是瞬间下头了。
而且我觉得故事落入圆满的大俗套,很没意思。
唉总之就是觉得台湾的这种青春疼痛我挺喜欢的。
最后一个我很喜欢的点就是主线故事,患有脑瘤的少年爱上了死神少女,唉就很那种边缘人,他们中间产生了爱,好感人。
《死神少女》这部剧说起来还是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无意中收集到的资源,当时因为种种原因只看了前4集就暂时放下,最近终于又翻出来从头到尾彻底看了一遍。
整体来说,看完的感受就是剧情虽然不免狗血,也有一些比较刻意的耍帅情节,但演员演技还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当时这部剧启用的基本上都是年轻演员,很多都没什么演戏经验,可在角色塑造以及情感表现上却是出乎意料的能让观众入戏。
我重点观察了一些有情绪释放的片段,比如愤怒、悲伤、崩溃、哭泣等等,演员的举止形态、眼神变化、脖子上的青筋,按照现在话来说,那就是甩了花瓶演员十八条街不止,更何况这部剧里的演员还基本上都是俊男美女,不得不感叹一句为什么以前外形好的艺人基本上演技也好,甚至哪怕是唱歌出道的拍起电视剧来也演技在线,反倒是现在外形与演技不可兼得,大部分只能看脸不能看演……回到正题,不过哪怕这些演员们的演技可圈可点,但依然不能掩盖剧情的硬伤与中二(比如那句经常出现的“我就是传说中的死神少女”,这句话要是真搁我上学的时候看可能还好,搁到现在看简直就是“中二之气”扑面而来,让人十分之尴尬)。
整部剧基本上秉持了每2集讲述一个小故事的格局,底下我就按照剧集具体分析一下:1-2集 黄禾&筱青:整单元的故事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太狗血了,而且中心人物黄禾死的简直是莫名其妙。
试问一个做尽了坏事,在老师眼中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怎么就会因为得知自己因为贪图刺激展开的师生恋所生下的孩子死去而良心发现?
要说黄禾对老师江萍也没什么真心,不然他不会先出主意让江萍打掉孩子,后出主意让江萍欺骗自己老公和好。
黄禾又怎么可能在仅仅只见过筱青几面的情况下,突然就对筱青一见钟情了?
而且他一个能强迫女同学援交抽成的黑社会人士,对待筱青却立马变得好像洗心革面了一样,制服了筱青却什么也没做,反倒是真心忏悔起来?
还有最狗血的,黄禾自杀以后离职的江萍寄了一封信过来,先是说其实孩子没死,后又说其实孩子不是他的……看的我真的是满脑子what???
既然这样的话黄禾死的还真冤,虽然他作为一名干了不少坏事的黑社会人士死是应该的,但他没有死于他做的坏事,反倒死于女老师对他的报复以及一封迟到的坦白信(江萍不知道黄禾已经死了,她只是想报复黄禾的绝情所以故意给他添堵)这就真的是……3-4集 小琳这个单元的故事给我感觉就是憋屈,太憋屈了。
叶小琳一直希望父母能有一天把她接走,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实际上她的父亲出轨于女秘书,无暇顾及女儿,只知道给女儿打钱,母亲则一门心思的埋怨丈夫,每天沉醉于酒精,连女儿也顾不上。
她周围所有的人似乎都在提醒她面对现实,可叶小琳却一直无法走出,她越是渴望父母越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越是得不到想要的对父母的期待也就越高,她把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都归结于只要父母来接我就好了,直至最后宁愿死也要和父母在一起。
而她实际上本不用活的那么绝望,相比于生活贫困的同学,她完全不用为了生活费或者零花钱担忧。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如果她表现的乖巧一点,姑姑和姑父也未必不能给她家人一般的关爱,可仅仅因为姑姑、姑父忘了叫她吃饭,她似乎就完全拒绝了再从这个家庭得到的任何好意,直至姑父彻底失去耐心对她开始责骂,叶小琳在楼上伤心的哭泣。
但事情本不用发展到这一地步。
如果在第一天来姑姑、姑父家时她帮忙打打下手(电视剧中姑姑叫了小琳好几次她都没有反应,从正面镜头里能看到是因为她戴着耳机,所以确实可能不是故意装没听见,但从姑姑那个角度是看不到的);如果她能早一点澄清自己在原学校没有偷东西,反倒是以前的同学对她恶作剧把她锁到空教室,害她不得不从窗户爬走,才骑走了同学的脚踏车;如果她不是不尊重的往姑父母亲的遗照上贴海报;如果她不是闹脾气不吃晚饭,半夜偷拿了收银台里的钱和店里的啤酒出门……叶小琳本来也可以拥有一个朋友——金介书。
可她天真的以为金介书的爸爸一定会欣赏儿子的才华,明明金介书说过不想让父亲知道的,小琳还是在涂鸦的墙上写了金介书的名字,于是她连交朋友的机会也失去了(以前看的时候一直疑惑于最后金介书收到的新年礼物唐墨是什么意思,想来估计是“哪怕扔掉墨石,家长还是会买新墨石,无论怎样也逃不开”的意思吧)。
看这个单元故事的时候,看着叶小琳总是把一件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最后搞得很糟糕,简直恨不得自己穿到电视剧里打醒她,难道父母不爱自己、离开自己,就活不了了不成?
不过后来看别人的评论,说叶小琳估计是得了抑郁症,倒是能理解她了,毕竟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往往是没道理可讲的,一旦陷入某个误区,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5-6集 妮可&小唐这一单元没什么好说的,逻辑最不通的点在于妮可每天晚上化好妆出门做援交赚钱,她妈妈竟然还天真的以为女儿没做什么过界的事情,就冲着妮可每天能拿这么多钱回家她肯定也不会只是陪酒啊!
另外这个单元里的爸爸虽然混蛋,但他至少没动过拿妻子、女儿抵债的想法,算是比那些赌输了连父母都能押上去的赌徒好上一点点吧……7-8集 李优&阿国9-10集 小菊&巧巧这两个单元的故事因为有联动所以一起说。
关于这两个单元,我只想说一句:巧巧比不上李优。
这个论点也是我最初想写长评的原因之一。
李优是女生、巧巧也是女生,不同点在于李优外形与男生仿佛,巧巧则无论怎么看都是个少女。
本来小菊是先与李优在一起,但因为半年的分离感情转淡,又因为巧巧的一直陪伴而开始喜欢上了巧巧。
这件事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多需要指责的,毕竟这个年龄的少女们心态还不成熟,所以感情来的快去的也快,就算是成年人如果长时间两地分居也很可能分手,这事说破天了也就是个容易变心,本不至于搭上3个人的命。
可相比于李优,巧巧真的是有太多不如,也太不成熟了。
李优在小菊哥哥阿国强烈反对两人在一起时,一直把小菊往自己的身后推,主动约阿国晚上在体育馆打一架解决问题;到了体育馆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让小菊听阿国的别下来(怕小菊被误伤);和小菊两地分离的时候,为了让小菊能放心和她在一起,主动找自己的父母、奶奶表明态度,直到家里人都同意了才告诉小菊(没让小菊担心);在小菊表示可能不太能接受做变性手术的时候,说出“你知道我可以为了你改变很多,可是我也可以为了你,什么都不变”这样的话(就冲这句话,李优就比巧巧好太多了,毕竟李优属于性别认同障碍,她身体是女生,心理却是男生,拥有一个男性的身体对她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但为了小菊她竟然可以忍受继续用女性的身体);在发现小菊可能变心以后,先是试图阻止阿国对小菊施压(当时阿国已经认同小菊和李优在一起了),后面又主动离开不给小菊压力,表示自己会愿意等她想清楚。
反过来再看巧巧呢?
明知道小菊之前和李优在一起,并且两人并未分手,还是试探着向小菊表明了爱意;逃避一般从来不和小菊讨论李优的问题,只是象征性的提过如果小菊还是想和李优在一起,就让小菊走;在自己母亲和小菊哥哥有所察觉的情况下,不想着怎么解决两边家人的问题,反倒是鼓动小菊和自己离家出走去旅游;在小菊奖金还未下来的情况下(两人计划用奖金做旅费),怂恿小菊先动用班费旅游;偷偷在自己部落格上发布和小菊的亲密照,并发布文章“明示”自己和小菊的感情,引发了网暴;先动了“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和我们过不去呢,那我宁可和你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只要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无所谓”的死亡念头,招来了死神少女渡;收拾烧烤物品的时候不小心没灭掉火种,导致烧毁了价值至少十万的艺术品,并且在小菊不知所措的时候,第一反应竟然拉着小菊逃跑;在部落格风波越闹越大的时候依然坚持继续旅行,而不是回去解决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一直逃避问题,想逃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在小菊得知李优因为受她们牵连也被网暴,最后烧炭自杀而崩溃的时候,连劝都没劝过小菊,就表示愿意和小菊一起死……两相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李优的做法一直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巧巧的做法一直是逃避问题、无视问题。
也是因为这不同的做法,所以李优在7-8集的时候成功与阿国和解、与自己和解,本来李优都已经渡过了;可是因为巧巧的消极面对与逃避,在9-10集的时候牵连了李优,反到导致他渡不过。
可以说其实小菊和李优都是被巧巧的逃避给拖死的,也可以说3个人中巧巧先动了死亡的念头,她完全没有阻止自己向这个方向发展,而是一直放任,所以才导致了最后3个人的死亡。
看别的网友评论,说9-10集主要讲的是网暴,巧巧和小菊只是想要在一起,她们没有错。
我想说,两个人哪怕是同性想要在一起确实是没有错的,甚至小菊太快变心也算不上什么大的错处,但有一位网友说的对:如果在不能承受舆论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制造舆论——这才是巧巧做的最不对的地方。
PS:专门查了一下,演李优的演员就是位女生,但是看她扮演角色的时候真的没感觉出来这是位女生,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李优从阿国家主动离开的路上,在车里一边抽烟一边流泪,她抽烟的那个动作特别的男人,没有女生抽烟的优雅(5-6集中妮可也经常抽烟,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而完全是那种男生抽烟的粗犷。
最后,说一处7-8集我觉得很不合理的地方。
7-8集中梅丽一直追求李优,她偷听到李优是私生子的秘密,要挟去李优的宿舍看看,又进一步发现了李优实际上是女生的秘密,之后她的一系列操作简直是不断作死,成功把李优逼的再次转学。
这里逻辑最不通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梅丽在发现李优是女生以后大肆宣扬报复的话是正常的,可梅丽明着、暗着不断破坏李优和小菊的感情,还坚定地认为自己这样做以后李优会发现自己更适合她——这简直就是神一样的逻辑了。
11-12集 小刀&李强这个单元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里逻辑最为通顺的故事了,唯一有一点违和的,是这单元的佩佩在9-10集中也出现过,还怂恿过小刀找小菊、巧巧的麻烦,在11-12集中却没有那么不良。
13-14集 小仑&大东这个单元逻辑最不通的一点,就在于明明最开始小仑就拒绝了渡带走人的请求,毕竟按照小仑的性格是根本不可能恨到让谁死的,他连打人都不会。
可是后面却一直带着石头,还当石头是自己的幸运石,简直是随时做好了给大东提供“许愿”道具的准备。
而且大东已经跟校外的黑社会混到一起了,甚至参与过一次社会上的行动,现在他突然和小仑关系变好,难道还能顺利退出吗?
又会不会被别人猜到是gay?
完全没有交代清楚。
PS:小仑属于同性恋,同性恋是在接受自己性别的前提下喜欢上同性;上面的李优则是性别认同障碍,她喜欢上小菊首先就因为她心底里把自己当男生,所以才会喜欢女生;巧巧和小仑一样完全就是同性恋;小菊可能是双性恋、也可能是同性恋,毕竟她喜欢上李优的时候还不知道李优其实是女生。
15-16集 亚贞&沈泉这个单元中的亚贞先是因为刺激感而和小海交往,刺激感慢慢退去以后又迷恋上新来的实习老师沈泉,不惜为了沈泉和小海吵架、分手,可当猝然发现自己怀孕以后,面对家长逼问孩子父亲是谁时又脱口而出是实习老师???
虽然第二天安排了亚贞给小海打电话,说是因为害怕家长把小海告到法院里,情急之下才这么说的剧情,但是怎么想逻辑还是很不通。
首先,如果亚贞真的害怕家长把孩子父亲告到法院里,她怕小海被告,难道就不怕沈泉被告了?
明明当时亚贞应该更喜欢沈泉多一点。
其次,如果亚贞真的就是害怕才撒的谎,怎么第二天她父母前脚刚出门,她后脚就立马又有勇气给小海打电话让他去找自己父母坦白了?
再次,在沈泉完全未承认的前提下,学校先替沈泉把这个锅给认了是不是也太过迅速?
17-18集 杜荷&高超19-20集 渡&沈奇最后这四集讲的是死亡少女渡的来历,以及最后她和沈奇的结局,也是这整部电视剧逻辑最为混乱的部分。
首先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的是时间问题,按照最后的结局,沈奇最后遇到的应该是醒过来的杜荷,可杜荷比沈奇要大上整整5岁,而且她还和高超订过婚,别说沈奇是议员的儿子,就算是普通家庭出身,要让家里接受这样一个女朋友也很不容易吧?
其次,杜荷昏迷前,无论是高超还是杜骥都深爱着她,怎么杜荷昏迷以后,高超很快就出国深造,不光一点没耽误又找了一个未婚妻,这5年也一次都没看望过杜荷?
杜骥也是,之前爱杜荷爱的要死要活,怎么在监狱里就那么快接受佳佳了?
高超与杜骥的剧情基本上结束在杜荷变成植物人以后,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戛然而止了,完全没有交代清楚。
再次,杜荷住院5年,这部分钱谁交的?
杜骥不一定有钱,可如果是高超家付的钱,那就说明高超对杜荷还有感情,可这又跟他再未回来过相悖。
而且5年后醒过来的杜荷貌似是直接去台大上学了,一个植物人了5年病人,一个昏迷以前计划去日本留学、完全没报考过台大的高中毕业生,不光醒来没几个月就变得活蹦乱跳,更是谜一样的直接入学台大,请问台大是凭什么录取的她?
她的学费又是谁交的?
杜骥吗?
面对5年前深爱的“妹妹”,即使已经结婚生子,杜骥完全没有一点芥蒂了吗?
高超吗?
虽然马上就要结婚,但是5年前深爱的“未婚妻”醒了,他也一点感情都没有了吗?
从次,《死神少女》是杜荷的作品,杜荷5年前的结局是成为植物人,但漫画发生在杜荷成为植物人以前,杜荷怎么会把《死神少女》的背景也设定成植物人呢?
总不可能是现实完全按照漫画的剧情发展吧?
想也知道,杜荷是肯定不会把自己画到漫画里的。
另外,明明佳佳已经把杜荷的作品烧掉了,怎么老校区的废弃教室里还会留有一份呢?
就算是没烧掉,杜荷毕业了还把自己作品放在原来的社团活动教室也说不通啊。
除此之外,渡与杜荷长得一样还可以解释,沈奇与高超长得一样又算怎么回事呢?
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没有任何联系,渡喜欢上沈奇也和他跟高超长得一样没有任何关系。
并且从头到尾,除了漫画社的指导老师曾经对沈奇表示过“你长得很像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其余的老师、主任、校长、渡,甚至佳佳都没有表现过对两人长得一样的惊奇。
再者,虽然电视剧很努力的营造了一种,只有沈奇是特殊的,所以他是唯一 一个未召唤死神却还是能看到死神少女的人——的概念。
但实际上第1集中渡就曾经亲口讲过“除了召唤死神的人,只有垂死的人才看得到我”;结果等第4集的时候,渡又改口“你能看得到我?
”“你是唯一 一个不用透过黑石就可以看到我的人”,她不应该马上反应过来沈奇快死了吗?
不过说是快死了,沈奇可是一共活了20集,中间至少过了2-3年,这垂死的时间范围也太广了吧?
这么广的范围整所学校就一个“垂死”的?
简直是特别严重的BUG!
而且第8集的时候,渡就明确告诉了沈奇他脑袋里有个东西,但沈奇这么长时间却从来没做过脑部检查,唯一 一次车祸被送到医院,按理说医院怎么也应该查查脑部有没有损伤,竟然也没查出来。
直到最后快要结尾了,沈奇的父亲指定做脑部检测,查了好多项,最后一项才查出来是脑瘤,脑瘤真的这么难发现?
而沈奇的小舅又说沈奇的体质是家族遗传,如果真的是这样,沈奇不管做不做手术都应该不影响自己看到渡,毕竟总不能灵异体质就是脑袋里长脑瘤吧?
最后,沈奇爱上渡真的是太奇怪了,毕竟渡属于灵异现象,也不怎么出现,就算沈奇发现渡不是坏人,有一些对渡的歉疚感做基础,但还是感觉怪怪的,感觉就像是突然喜欢上的,没有一点逻辑性。
同样的,其实当初杜荷接受高超也有点奇怪,高超第一次对杜荷表白的时候,他们俩就在野外接吻,而那个时候杜荷应该对高超还没什么感觉;可如果说杜荷纯粹就是为了学费,对高超实际没有一点感情的话也不是,在订婚夜高超亲吻杜荷的时候,杜荷明显是并不排斥的,可订婚宴上杜荷哭着跟杜骥说不想嫁了又不是假的……总体来说《死神少女》这部剧看下来感觉还可以,评分比我想象的略高,如果忽略上面的逻辑问题和中二的台词的话,光看演员还是一部不错的剧。
整剧不恐怖.如果你是看帅哥美女.那看这剧就不会失望. 第一单元:就是看帅气的王子.他的角色就是要好和坏都做到极致.但最后是死于自己的愧疚.不过在里面都是帅帅的就好.第二单元:就是觉得小琳有点太可怜.她是失败家庭的受害者,也是她姑姑姑父的加害者.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看.他们给她钱给她住.只是脾气不太好但心很好.她为什么要偷他姑姑店里的钱呢?她找她姑姑要钱她姑姑又不是不给.妮可讲的在别人抛弃你之前先抛弃别人.我觉得小琳似乎理解成了别人抛弃你.你也就要抛弃自己.其实她父母不负责任的抛弃她是他们的错.小琳不应该抛弃自己.还有就是不好好对待姑姑的好意而伤害他们.其实这种失败的家庭太多但是像小琳抛弃自己的人只是少部分.大部分的人都是麻木的活着.第三单元:妮可就是一个失败家庭的产物.她父亲知道自己快死会故意投保.但却不会对她们母女好点真是笨.不知道其实她们母女要的只是平平常常普通的生活而不是天天家里鸡飞狗跳的生活.小唐这个人我认为在现实中很少.又资优人又单纯.还这样去帮妮可.真是太理想化了点.也许编剧只是不想让剧看起来太黑色所以才安的这样的角色吧!第四单元:李优.不说的话我还真以为她是男人.雄性菏尔蒙分泌太多了吧!剧情就还是不太现实.什么私生子和同性恋都是太小众.是少部分人的故事.只能当做个案来看.与普通的生活有点远.但我对同性恋的看法是.这是件很正常的事.因为那是个人的选择.别人没有议论的权力.第五单元:就是媒体把同性恋放大.那些媒体就是喜欢多管闲事.其实也是舆论害了她们三个人.本来媒体不来搅局那么一切起码不会这么乱.还有就是青少年真是太脆弱了.第六单元:就是普通的三角恋加上黑社会.我有点不喜欢的是小蛮演的太娇不像在黑涩会里自然的她.陈奕的声音有点低.还有就是陈奕和元介年龄有点大.不过表扬下陈奕演技很不错很自然.元介的歌声很好听.毕竟是出过专辑的人.陈奕跟阿本好像哦!第七单元:又是讲同性恋.还加了校园暴力.导演周美玲原先拍过《刺青》所以对同性恋有点研究.阿本在里面演的整个就是窝囊.真是可怜了阿本.第八单元:就是两段学生期间的发生性行为并且都有怀孕的恋情.还有就是家长和学校的态度很是愤怒.处理方法都是消积的堕胎,在某些国家堕胎是犯法.第九单元:三角恋加乱伦恋.真是乱七八糟?这部剧就是要把非主流的和与现在道德不符的东西加进来.但是又不会让人有震撼和反思.看下来就是平平的.不知是演员演技太嫩还是剧情太夸张引不起共鸣,或是制作不够精良.比如配乐不够好等原因.第十单元:就是提了下台湾选举.讲了炎亚纶和房思瑜的爱情故事.也有讲到亲情.最后是圆满结局两个人在大学遇到.炎亚纶在前九集戏都很少.只是路过然后头痛一下就消失.还真是有点失望.从第十集开始戏才多起来.这样的男主角也有点太可怜了!
《死神少女》让我想起了一部动画片——《地狱少女》 事件不同但形式相同。
看着让我感觉是真人版的《地狱少女》
好多年前看的,冲着炎亚纶去的,看完以后冲击力确实挺大的,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单元剧的形式来呈现,除却生涩的演技,师生恋、同性恋、援交、校园暴力、家庭悲剧等问题被一一展现,以渡和沈奇这一条线穿起来,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是这个剧以特别直白的方式讲一些社会阴暗面剖开来,每个渡不过人或许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这些事情就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青春的过去,非常让人有共鸣,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应该引起社会反思的问题
装逼电视剧 王子死了后我就不想看了
持续压抑、、
三分半。给编剧
内涵的一比啊。。。
给真实事件中的人们两颗星
只看了7集。第一二集很瞎,第三集不错,最后4集十分精彩。两主角都很帅气。配乐很棒!
基本每两集讲一个青少年犯罪的故事,什么师生恋、兄妹恋、同性恋,异性恋、未婚先孕、援交........青少年的无知、冲动、嫉妒等等导致了这一切,死神少女只是一个媒介罢了,在里面没什么作用,但故事都很发人深省,对我们是一个警示!!
小时候看的我性取向摇摆
其实挺好看的说,炎亚纶演技是真渣啊。。。。。五熊长得挺不错的,是喜欢的type
还可以啦~
经我鉴定,比较养眼,鉴定完毕~
实在看不下去这么恶心的演技....
很少看青春偶像剧,其实偶尔看看还是挺好的,情绪总是积极,勇敢的,对美好事物的强烈追求。对纯洁爱情的向往,虽然虚构,虽然贵族化不现实,但是却激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前进的动力。
哈哈哈哈,死亡笔记+地狱少女
豆瓣的短评越来越挑剔了的说~~木有觉得演技哪里不好~~偶像剧不就是这种风格的么~~太成熟了反而不对劲~台词偶尔也会很有爱~“如果一个人不想被抛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先抛弃他们。”
其实挺好看的 = =
十年前的剧却一点也不会过时
我真的受不了炎亚纶床戏
我本来还期望王子毛弟很基情的互动一下的= =
挺喜欢这种题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