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莲娜
Елена,母亲的罪爱(港),艾莲娜(台),Elena
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
主演:Yelena Lyadova,Nadezhda Markina,Alexey Rozin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1
简介:相识时,伊莲娜(娜齐达·马奇纳 Nadezhda Markina 饰)和弗拉基米尔(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Andrei Smirnov 饰)都已经步入中年,为了孤独的人生能有人陪伴,两人走到了一起。弗拉基米尔的经历和富有让他冷酷而又无情,面对丈夫如此糟糕的个性,由于贫穷而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伊莲娜一直都默默的忍受着。..详细 >
不喜欢剧情,此外的都好
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人生悲剧的开始,最后一镜和开场相同的角度,暗示了这场永无止境的西西弗斯循环,女儿的无法生育是对这场游戏的反抗?如果法哈蒂的手持镜头是让我们感同身受,萨金耶夫的沉稳远景则是冷静的隔岸观火
???就同一张床上 新生儿这符号还有最后硬来一场手持二逼青年暴力戏 或者一首一尾几个人物的呼应动作有啥意义吗 无语
两处关键场景的音乐用得真是大胆,让压抑的情绪很早就被烘托出来。社会新闻类的电影,与想象的一样,看到最后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在折腾些什么。
老年重组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财产分配,本就乏善可陈,安排这样一个谋财害命的故事也太简单粗暴,缺少趣味性。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描摹生活细节,但就是没有缺少被击中的精准,此时此刻我突然非常想念达内。不过很可能意不在此,还是那套政治隐喻,所以也就注定不好看。
弗拉基米尔是有点不讲情义,可也不欠伊莲娜什么,所以伊莲娜所犯的罪终究是难以被原谅的罪。
镜头的质感耐人寻味。原来冬天还可以这样让人感觉舒服,是因为钱的原因吗?(滑稽)最后一家人团圆在大房子里,那种幸福让我感觉摇摇欲坠,危险极了。窗外,还是冬天的寒枝。
典型的剧本和导演风格不搭。其实剧本挺不错的,但是萨金塞夫是以冷色调悬念电影起家的,慢节奏用在悬念的铺垫上。此片一下子转为暖色调,并且没有太多悬念铺垫桥段,导致拿手的慢节奏用错方向,故事讲得很拖。需要煽情和激烈的时候又拍得太冷,结尾想激烈了又搞砸了。格拉斯的音乐太出戏。
影片贵在完整捕捉到了遍布于生活中的无奈的悖论和无解的谜题。
无聊
太糟心了,看得想捶地。处理得当,干净利落,场面调度剪辑都看得很舒服。配乐很有亮点也很有惊喜,跟我说这是The Good Wife score我都相信。结尾收得心烦啊,想打人。
唯一的希望眼看这就要破灭,伊莲娜的脑海里酝酿出了一个计划
构图缜密 Hoppersque 如EdwardHopper的画 电影探讨都说穷人命如草芥 那么~在资本家的钱是钱的前提下 资本家的命是不是命?还是 还不如草芥
音乐算得上是行云流水,可是其他的就相当乏力了,俄罗斯电影很久没看了
非常多强烈而冷漠的对比。后半程的结局太过虐心了……
2.5 真的没灵气 后半稍好 但和主题关系不大
丈夫代表的富人,女主代表的穷人,名义上的妻子,实际上的保姆。唯一交流场景的餐桌从侧面、过肩到对切镜头暗示两人逐渐疏远,电视声暗示彼此的冷漠。房间冷色调暗示家庭环境的冰冷。儿子和外孙吐口水暗示人性弱点向后代遗传。女主遗传的是溺爱和失败主义,丈夫遗传的是自私和享乐主义。钱成了所有人的主,上帝不再是他们的主,连教堂也开始收费。在后的必然在前,在前的必然在后。白马代代表上帝的权柄和荣耀,被现代的火车撞死,然后灯灭了,迎来了末日审判。只有在谈钱的时候家人会交流,其他时间只有沉默。丈夫是父权代表,通过财富让女主臣服。丈夫通过健身享受自由和健康,女主却只能做家务导致肥胖。只有杀死父权,才能获得财富和自由。但是丈夫死了,儿子又住进房子,父权一直存在。树上的两只小鸟在结尾消失,钱统治了一切,家庭彻底消失。
爱情的卑微。萨金赛夫对阶级社会的矛盾、对整个社会的自私,都太克制,甚至全片没有任何起伏,平淡得就像镜头下的伊莲娜,镜头跟着她事无巨细的拍摄她的日常,到最后还是腻了。
三半,女主角真棒,一人撑起四分半的长镜头,音效有功,滑动门声,喘息声,手摩擦脸的声音,沉重又激动人心。女主角儿子一家是简单粗暴的,而老头子和女儿这边则对立中又有爱的对手关系,可见贫贱(阶级)母子也是百事哀。四年前一个姑娘拷给我的,今天才看,希望她一切安好
影片以冷峻的基调讲述了一个图财害命的现代故事,只是这个以他人性命和财富来填补自身空缺的非常事件被设置在再婚老年家庭内部,因而更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