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终结
Norte,罪与罚末世篇(港),历史的局限,Norte, The End of History
导演:拉夫·迪亚兹
主演:Archie Alemania,安吉莉·芭雅妮,索利曼·克鲁兹,Miles Canapi,锡德·卢塞罗,Hazel Orencio,Kristine Kintana,Mae Paner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语言:菲律宾语年份:2013
简介:菲律宾电影大师拉夫·迪亚兹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中获得灵感,讲述一个理想幻灭的法律系学生法比安犯下谋杀罪却逍遥法外,被误当成凶手的杰奎恩含冤入狱后,其家庭也随之破碎的故事。与迪亚兹的一系列“慢电影”一样,长达4个多小时的影片由多个长镜头组成,通过冷静客观、不介入主人公情感的平视角度,探讨菲律宾当代知识分..详细 >
电影非常慢节奏,尤其中间非常沉闷,也就是在电影院里才有耐心看完。故事非常简单,如果剪成2个半小时,适当配点音乐感觉会更好。
将2个小时的内容拉长至4个小时,有点唬人,对政治、司法和宗教的探讨只是导演借演员的嘴来夹带私货,这类愤青的言论确实更适合电影。对于民族、历史和现状的挖掘倒是力道十足,在制度和贫穷面前,在两个主角身上,这两个家庭悲剧有着同样的病根,也能够代表这个民族底层人民生活的两种极端。★★★★
冗长,琐碎,需要有耐心
9.0 其实片子是不错的,但是导演你真是硬拖啊,如果这电影能缩成两个小时评分起码能高0.5。片尾让我看了3分钟的船和3分钟的鸡叫。有些空镜属实理解不了。顺便感叹一下菲律宾监狱条件挺不错的,堪比某些大学宿舍了。
以后也适当多整点彩色片吧。。。
电影名忽然令人浮想联翩,但内容与历史终结(确切地说是科耶夫的论调)只是轻微的接触,表面看似乖唳的罪恶及其温吞结局更像是在表露电影的限度,而非深入的哲学化探讨。
“菲律宾另外不下雨的半年”。相比前作,视觉风格有变化,相当漂亮的摄影加运动镜头!一个农村愤青从对制度的关心,到失望,到行动,到尝试救赎,再到彻底对生命的泯灭,长达四个小时完整的塑造过程,相当令人震撼的结局(还好没有停在“救赎”那里,谢谢导演对黑暗的挖掘和展示)。
如果导演控制一下长镜头,而不是用来作为扩大时长的工具,这会是一部剧情片佳作。 7.0
#FIFF36 有些过于琐碎的“罪与罚”。
将2个小时的内容拉长至4个小时,有点唬人,对政治、司法和宗教的探讨只是导演借演员的嘴来夹带私货,这类愤青的言论确实更适合电影
全片长镜头,节奏极其缓慢。从世界的冰山一角深入底层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腐败及批判,主题格外的严肃和黑暗,两位主角的不同经历更是感叹世间的造化弄人。可惜实在冗长,若能缩短保留精华的话相信会有更多人接受。不过执导长篇幅电影倒是拉夫达兹的习惯,比如长达9小时的Heremias。
电影节唯一一部把我看伤的电影,又长又臭!
不错
喝不到水,他人的血也解不了渴;吃不到饭,自己的肉还充得了饥。3.5
主持人說,這部電影可能很艱深,但它只有四小時(以前他的電影是七個多小時的),而且是彩色的(以前他的電影是黑白的),所以,enjoy the movie。題材很宏大,涵蓋政治社會宗教人心,在越來越多人把長鏡頭用來炫技的年代,拉夫達玆簡樸至簡的長鏡頭依舊單純地為電影服務。
看的累
第三场。
社会寓言,自恋自大的精英阶级不管是天降大任般的实践理论还是自暴自弃的自我毁灭,最终承担后果的都是底层与他人。两家人是菲律宾关于“走与不走”社会问题的一体两面,精神危机与生存困境都在贯穿始终的固定长镜头里呈现。
整体风格让我想起了努里.比格.锡兰的作品,导演对于《罪与罚》的一种新的诠释,虽然某些段落相对极端,但是不失为一次有想法的尝试,从摄影、灯光到音响效果,水平都相当高,迪亚兹大多数作品都往5个小时以上拍,菲律宾能出这样的导演也是有些意料之外。
3.5。补标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