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朱莉娅
وداعا جوليا,Goodbye Julia
导演:穆罕默德·科尔多法尼
主演:Eiman Yousif,Siran Riak,Nazar Goma,格·达尼,Issraa Elkogali Häggström,Mustafa Aiman Khalifa
类型:电影地区:苏丹,瑞典,德国,沙特阿拉伯,法国,埃及语言: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北苏丹人莫娜曾是一名歌手,结婚后退出歌坛。生活体面的她却被内心秘密折磨:她曾间接引发了一起谋杀。为平息愧疚,她收留了失去生活来源的死者遗孀和儿子:来自苏丹南部的朱莉娅和丹尼尔。在家庭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建立起意外却暗藏危机的友谊。由于无法坦白罪行,莫娜决定抛开过去,努力适应现状。但她没有想到,国家的动荡蔓延至..详细 >
有趣
令人深刻,挺好看的
#26th SIFF 13# 上影节的最后一部,一带一路影片。用一场撞车一场杀人事件开端,带出种族歧视,政治争端,议题深刻但处理得不生硬,反而用两位女性的情谊做纽带,让人感动。影片标题不只是对朱莉娅的告别,也是北苏丹对南苏丹的告别,更是莫娜对内心罪恶魂灵的告别。最后莫娜在朱莉娅怀里流泪的温柔画面,把一切冲突、争端、误解都融化了。很难得看到的非洲国家影片,值得鼓励。
茱莉娅利欲熏心,机关算尽,如今仍然一无所有,等待她的,将是重新浪迹街头的命运。想到这,茱莉娅仰天发出一阵可怕的狂笑。
《再见,朱莉亚》是一部充满情感深度和社会意义的电影,它不仅是对苏丹历史和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是对女性力量和自我觉醒的颂扬。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刻理解到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仍然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都撒谎,但感情是真实的。无论南北或战乱,人和人没什么不一样
一场车祸改变两个女性的一生,种族(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政治分歧,宗教差异以及贫富差距,各种现实议题在一个被抹去的生命里显得淋漓尽致;而在这个看似和谐的“家”内,充满了谎言与欺骗,也充满了阶级与冲突,一戳即破的关系像极了这个国家;情感处理也比较细腻,无论是茱莉娅的隐忍与通透还是最后莫娜的坦诚,这一段独特的相互扶持的女性友谊也让人触动;同时用两个女性的命运暗喻国家的命运,没有正面展现战争场面,只是从两个女性的斗争侧面来呈现这个国家,当女性有了自主选择,家(国)的分歧便开始扩大,茱莉娅选择回归自己的故土,告别的不仅是她的过去,还有能够直面自己阴暗与懦弱的莫娜,同时还有已分裂成两个国家的“苏丹”。8.2
tiff错过的补上,虽然有些地方还是稍显稚嫩不自然但整体也太震撼动人了🥹
作为苏丹导演处女作品实在有些惊艳了,以小见大的用两个不同阶层女性的故事折射出这个国家分崩离析的状态,在地缘冲突、种群对峙、宗教束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她和她无奈的在现实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其实都是在寻求谅解和说服自我,也是在通过不同方式告别过去迎接未来,就如同苏丹这个国家一样。最后女主角终于唱起优美的歌,而男孩成了极端分子的画面一闪而过,看的既感动又无奈。
7-7.5,共情不了
这部电影通过一段女性情谊去反衬国家的分裂,谎言和缺乏理解才是一切的元凶
一部剧情简单背景复杂的电影,一场车祸,两个女人,两个家庭的故事,有救赎有种族歧视。女人最终走出自我,太难
No.1928 难得的一部苏丹电影。颇有以小见大的意味,通过两位女性的情感,展现苏丹内战下的社会现状…
很不错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很难得的苏丹电影
视听意外的成熟,常常被女性所能承受和容纳的情感感到震撼,女性想唱歌和女性想活下去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从未了解过苏丹,即便是苏丹也能够在这种程度上反思...
maid&kinship
我们在屏幕前理解不了真正的第三世界国家,就像它们在屏幕后想象着一个可能的中国
《再见,朱莉娅》是一部深刻描绘种族冲突、女性主义等社会敏感点的电影,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以小见大,将两个女性的友谊关系化作苏丹南北分裂的政治缩影,不同个体的冲突与挣扎映射着国家之殇,在宏大主旨之下将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有效融合,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关怀温度,只不过中段略显臃肿,整体缺乏点晴之处,有点寡淡且力度不足
民族、宗教、父权压缩在两个家庭之间,后面收的有点太大团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