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U-警例》是由杜琪峰监制,他的徒弟、银河映像的剪接师罗永昌执导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罗永昌的第四部导演作品,比起前三部,多了几分成熟和稳定,影片很成功的延续了2003年杜琪峰执导的《PTU》的影片风格,甚至可以说延续了杜氏一贯的影片风格,不愧是杜琪峰的徒弟,不愧是银河的公司成员。
喜欢杜氏电影的人,喜欢银河的影迷,相信也会喜欢上这部电影。
据说这是《PTU》之后的第一步续集,但由于只发行DVD,而不上映,导演又不是杜琪峰(我认为这是主要原因),所以被外界认为不是真正的续集。
我是先看了《PTU-绝路》,再看《警例》,《绝路》让我失望,因此,在看《警例》前,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看完之后, 我发觉我错了。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影片延续了杜氏风格。
影片在一开始,就让观众直接进入影片的情节中,警队高层开会讨论如何处置PTU部队成员殴打已经就范的古惑仔的事情,打人的任达华3个PTU成员会不会受处分?
事情将如何发展?
影片从一开始就设置了这样的悬念给观众。
任达华饰演的森哥寻找被殴打的大麻成以便为自己打人开脱,警察投诉科也在寻找大麻成意图查出打人的PTU成员的真实身份,李国麟饰演的孖八的调职事件,影片沿着这3条线,故事情节的设置一环扣一环,PTU队员活动于香港的街与巷、日与夜,3条线不断地交错发展,扣人心弦。
罗永昌没有突破杜琪峰的框框,影片在气氛的营造上一如既往的杜氏化,任达华沉着冷酷的表情,蕴藏地确实内心对打人事件的担忧,李国麟情绪的变化让观众一直担忧他会把事情越弄越糟糕,警察投诉科的咄咄逼人给寻人这条主弦不断加码。
相比影片的情节设置、角色定位、摄影剪接,影片的结局有点出人意料,与杜氏风格有些出入,故事的结局是大麻成死了,打人的PTU队员任达华逃过一劫,李国麟也没有犯错,还得到了福利部的债务重组的帮助,这样的结局像是贺岁片的结局,皆大欢喜,但却不像老杜一贯的宿命式的结局,不像他一贯设置的出人意料的结局。
也许是出于电视剧式的电影的定位,照顾一般普罗大众的观影感受,而不是喜欢电影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影迷们的感受,罗永昌设置了这样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期待下一步《PTU》。
虽然剧情让人看得有些打瞌睡,但是对于整体的矛盾刻画非常好,包括警队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个人性格的矛盾等.总体而言,时间够多的可以看一看,但是不要指望剧情有多么精彩或者怎么样。
片中开始和结尾均有高层会议,基本是同一批人。
居中的是一位总警司,左手方坐两位高级警司,右手方坐一位高级警司。
开始时,左手方两位高级警司的下手方还坐着一位浅平头总警司,右手高级警司下手坐着投诉科两位高级警官,便衣,无警衔。
结尾时投诉科未参加,那位浅平头总警司改坐右手高级警司的下方。
居中总警司,应该是行动处行动部机动部队总指挥官。
那位浅平头总警司应该是西九龙总区副指挥官,在后来的剧情里,他参与了对涉嫌打人的PTU警官警员的询问,以及在片尾的高层会议上因另有清晰的打人片子而以退为进的表示:“帮什么?
都被人拍下来了,全都革职吧!
”以保全手下。
果然,PTU总指挥官顺势表示:“老王,虽然他们三人是犯了警例,但有时也要体谅前线警员的压力,如果是你在街上被人侮辱,你不搞得油尖旺熄灯一个礼拜?
”就这样,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三名PTU警员被保住了。
从两人语气来看,王总警司和PTU总指挥官之间,似乎不是很和谐,过往似乎有某些不大不小的过节,虽然两人都是要保住三个小警员,但彼此语气都略有些讥讽之意。
高层会议中的另三名高级警司,身份不是很清楚。
他们应该是总部的,不是下属各总区警区的,否则不会坐在王总警司的上手。
行动部的高级警司,似乎只有两位,一个负责爆炸品处理,一个负责行动事务。
支援部倒是还有两位高级警司。
光头佬陈志仁总督察,西九龙PTU大队副队长,另一位任达华的直属上司,黄中正高级督察,西九龙PTU大队第三小队队长,从后面看,黄中正指挥了五个纵队,任达华警长带领其中一个纵队。
黄中正应该还有其他下属。
投诉科,全称投诉及内部调查科,隶属于监管处,由一位总警司负责,下辖投诉警察课和内部调查课,各由一位高级警司负责。
片头参与高层会议的,应该是内部调查课的高级警司及其下属。
显然那个大麻成还没有投诉被打,投诉警察课的人不会介入,总警司更不会多事提前介入。
林雪饰演的肥棠,应该是西九龙重案组,给投诉科作向导的长发东叔,应该是西九龙反黑组。
在警区和警署级,是否有重案组和反黑组建制,待查。
孖八和一个古惑仔被阿七带回警局的时候,作嫌犯登记工作的,是一位警署警长,这个警衔是警员级别的最高级,再往上就是见习督察,警署警长在影视中不是很常见。
片头投诉科高级警官说:“这段片子是康文署送来我们投诉科的。
”康文署,全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隶属于民政事务局;警务处隶属于保安局;民政事务局和保安局均隶属于政务司。
和达华一样的冷静,内敛,真正能够配戏的角。
加上冷艳漂亮的面孔,她以后会越来越适合此类角色。
一开始,看他们两人准备接受内务部们聆讯,面对面坐在室外的椅子上,平和,静谧,巍然不动的身板,是坐的的最正的人。
看了邵美琪的往事介绍,原来她这样,是有缘有的。
经历,决定了她处事的态度。
美琪,我喜欢你。
再说警例。
上知这两部哪个先后出的,为啥那么多警v察好赌还赌到借高利贷。
跟上部比风格上还是比较相似的,剧情感觉没前者精彩,但是涉及到情感戏的更多,算是各有各的特点,结局差上多都是误入歧途的警v察最后又归了正道,小制作拍成这样很上容易了。
影片吊为警例,字面是警v察的例子,是好例子还是坏例子呢?
片里有好例子也有坏例子。
看了这部,警v察因为殴打罪犯,竟有被阁值的可能,如果这样大陆警v察就没几个了。
还是上面说的那样法律健全与否真是查太多了。
甚至是比PTU更偏爱的一部,因为它的镜头、音乐还有简单的对白,不仅如此,它让我感觉这个大嘛成像是不曾存在于这个电影里,尤其是漆马大厦他家外面的那条走廊,到底他有没有来过,那条路也许经常是空的,靠外的围墙上还摆着一盆粉色的花,外面的铁丝上挂着日用的杂物,上面还有靴子,当然,如果银发不是从那靴子里面拿出一包货来,你会感觉它只是一双既合理又稀松平常的生活物品罢了,日常生活里的各种杂音以及无人楼道中的那种独有的安静,让人觉得似乎这个状态从来没有变过,似乎没有任何人在那上面走过,他的银发就像金属的反光一样,而他既准确又迅速的一系列活动,以及经常消失在电影里,经常消失在我们的目光下的这个线索人物,将整个剧情串联,像是一根似有似无的银线,好多沉甸甸的黑压压的角色构成的现实感,被这条隐藏的透明线贯穿起来,让每一种道德排列其间,每一个角色生动有活力,每一种秩序互相交错,每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和微妙的表情相映成趣,我不是要把这部电影归功于谁,只是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这个银发下面是一张生动丑陋凶恶的面容,而那头银发不仅没有让这张脸变得高调,反而让人记住了银色的头发,忽略了那张暗示不祥的脸,而银发又像是一种隐喻,一种迷惑人的把戏,一种抽象的东西,把此人残忍狡猾的本质隐藏起来,这都是我的错觉,或者说幻想。
但是在多次沉浸于影片之后,总觉得银发像一种谜一样的金属反光,把金属般冷静残酷的现实感变得轻飘飘的。
續集永遠難拍. 名字已經有點怪怪的, 電影更是完全不行, 杜生的ptu是實驗之作, 無論是剪接, 燈光, 故事均有驚喜, 還有主角放在任達華身上, 十分集中. 這部電影承上之作, 欲拍出很多事十分奇妙, 冥冥中交叉而行, 但故事完全平鋪直敘, 好像沒有剪接過, 亦太著跡想學第一集的故事主題, 結果在比較一, 二集下, 顯出拙劣, 導演無力駕馭這種故事形式, 而且拍攝手法沒有驚喜, 實在是十分失敗, 我對同袍亦不抱什麼期望了.
网上盗版反应好快啊,本还以为是机动部队:同袍,看完以后才知道是这部机动部队警例,感觉一般,相对老杜03的PTU来讲,我给他两颗星非常心安理得。。。
不是很好看,大家请酌情观赏!
我刚开始不明白警例是什么,就看了个大标题《机动部队》,以为是我喜欢的特种部队题材的香港枪战片,看完了才发现被骗了,整部电影只有最后一刻大家站在坏人面前朝他开了几枪,其他时候都不用拿枪出来的,而且香港的机动部队原来不是特种部队,只不过是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派出所民警而已。
下面我开始剧透。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警队里的四个关系很好的警察,然后分为两条剧情,一条是任达华为首的其中三个警察在巷子里打人被监控摄影机拍下来了,不过看不清楚他们仨的脸,一个相当于我们这里纪委的机构想找到那个被打的人来做人证革他们仨的职,而李国麟扮演的另外那一个警察因为欠债有可能要被交枪革职,他自己想不通就一直不愿意交枪。
因为看这部电影以前我看了《电锯惊魂4》,极大地锻炼了我猜剧情的能力,所以我看到这里以为任达华他们仨会出卖李国麟,用李国麟的枪杀掉那个被打的人来灭口,再嫁祸给李国麟,就在我沾沾自喜以为剧情就是这么老套的时候,编剧怒了,身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中国人,他不需要体验生活,他用血淋淋的结局活生生地告诉我——没有最老套,只有更老套!
任达华不是要嫁祸给李国麟,他们找李国麟只是为了给予他心灵辅导,他们找这个被打的人只是为了和他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不告发他们仨了——多么的和谐啊!
经典大片看多了,突然回首看一部普通中国电影,一下高估了它的水准。
2019-4-19小巷里监控拍摄到三名警员打一个白毛 但是白毛并未报警投诉 投诉科展开调查 但是警员均不承认 打人的三人是任达华一组 任达华开始找白毛大麻成 警队要求ptu去一家店查牌 任达华发现看场子的有大麻 老大前来 任达华逼老大找出了大麻成住址 林雪饰演警察欠大麻成老大的钱警队一员欠债请求警队资产重组 上司拒绝并要求他调入文职 欠债警员心存恨意 欠债警员被关在卫生间踹门被长官发现并训斥任达华一组四人在楼道等大麻成 欠债警员发现大麻成去追没追到抓到他小弟 投诉科警员也在寻找大麻成 大麻成去报复出卖他地址的老大给了他一刀 大麻成被另一组ptu抓住 欠债警员下班未缴枪 任达华带人四处寻找而放弃了单独与大麻成交涉 林雪单独找大麻成谈话大麻成抢了林雪的枪躲到警队天台 欠债警员枪指长官听见大麻成开枪后逃离 欠债警员也躲到天台 警队开始封锁大楼 天台上大麻成挟持林雪 大麻成开枪打中欠债警员 警队开枪打死大麻成 欠债警员出院去了文职工作 另一个手机拍摄的三名警员殴打白毛的视频传到长官手里 几名长官商量原谅了任达华一组并删除了视频
纯正的港片,也只有银河映像仍在坚持发行着。
又抓老鼠,又寻猫,最后二十分钟闭环情节还是不错的。电视电影的配置和调度就是比杜Sir正片差距两档。
一个几乎要被逼上绝境,差点做出错事的警察,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让邪恶的子弹变成了正义的子弹。三个已经违反了条例的警察,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被主管机构网开一面。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否合理,留给众人评说。
打着PTU的招牌
几天内看完了机动部队的全部剧集,很经典的一个系列。
叶天成的剧本其实不算差,虽然整体的戏剧冲突并不怎样强烈,但很多情节上依旧很有银河映像味,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逊色点还是在罗永昌身上,这个在银河映像工作10年有余的人,导起电影来居然这般无趣,丝毫个人风格都没有,就更不要谈叙事技巧了,整部影片就像TVB制作的电影一样,杜sir监制好像也没啥作用
7.0/6.9 少了些老杜的戾气和影像的邪乎劲,本以为是个煽情的结尾,但最后一段出来时,我笑了,这才是银河嘛,哈哈,还算不错。
看上去可能没1这么有意思,因为风格和类型和1太像了。只是没找到林中的情节啊,海报上貌似有呢,晕,原来这个是警例,不是同袍
系列中水准平平的一部,结尾稍有点意思。倍速看刚好。
不是一般的垃圾~
老杜监制。罗永昌剪接
香港警队的宣传片,不完美的警察演绎近乎完美的故事。
犹豫一星还是两星 只能算电视剧水平 情节不合逻辑 一贯优秀的配乐到这也不见踪迹
故事没下功夫。
【三星半】
靠。竟然骗我是同袍。配乐不错。
7分
丢,个结局咁流嘅
果然比不上1.
悬崖勒马,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