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个马上要上大学的高中生,说实话,看着这部番,只会在男主又劈腿的时候才会心里喃喃一句:“啊,又来了。
”心里泛起小小波澜。
几乎其他的时候很难有很大触动。
后面了解了该片是以泡沫经济时代为背景,才猛然惊醒:对啊,不然干嘛故意设置八十年代!
很多地方,人们为何为了利益如此角逐就可以理解了。
(神琦社长和三角干的事儿)而由琦对于出人头地也非常执着也可以理解了。
(因为我个人觉得由琦既然都知道自己与深爱的男友已经疏远了,为何不能向游戏中的理奈一样,放弃事业呢?
因为由琦宁愿为了爱情自残,我于是对这一行为愈发不理解)就这样,单纯,心灵有创伤的冬弥和想着爱情事业双收的由琦注定不会平静享受恋爱。
又是水树奈奈唱的好听的OP啊,回想起看革命机的恐怖,非常烂的片,但是还是在几天内看完,这种明知道是屎但又忍不住去吃,不知道有没有理解。
先说说角色吧,那种有点变态的胖子经纪人是一个正常人,绪方理奈和那个萝莉8分正常,其他人,其他人都是神经病!!!
我从没见过如此多神经病的片(补充:我忘了革命机),一个个人都矫情得不行。
绪方英二,剧中的真神经病,恋母癖,为了一个完全没表现出来什么才能的千里马出卖自己的妹妹,全心全意让所有人不爽。
泽仓美咲,明知道男主有女朋友还和男主保持暧昧关系,男主是你什么人,还非得什么都向男主诉苦,各种任性行为,贱女人,作贱别人也作贱(为男2默哀)。
筱冢弥生,这女人想干什么真的没看得太懂,为了绪方英二?
为了事业?
虽然没有男人的下半身,但是也学会了用下半身思考和行动了。
河岛遥,死了哥哥,把男主当成哥哥,实际是爱上了,一脸老婆跟人跑了的苦主相。
男主,被中国网友称为动画界四大人渣之一,开始以为就是一般后宫向动画的男主,懦弱,废材,对于爱情不敏感,摇摆不定,当然这些他都齐了,而且还是和伊藤诚一样的人形自走炮,伊藤诚最多在熟悉的人中乱搞,在20集还会骗只见过一面的人,厉害还花花公子啊。
无愧人渣之名。
森川由绮,真正的主角光环于一身的人,温柔,不自信的傻白甜,全程只会哭哭啼啼,绪方英二惊叹的才能没完全没看见,绪方英二,筱冢弥生,男主和绪方理奈都围着她转,各种帮助,究竟对周围人有什么魅力呢?
(森川由绮的CV平野绫和绪方理奈的CV水树奈奈都有唱歌出唱片,正如片中的媒体对于绪方理奈的强势评价,水树奈奈的演唱事业也一直吊打平野绫,真是对这片子的讽刺,当然我觉得平野绫其实也不算差,比森川由绮好多了)以上种种不适感,都要归咎于弱智的编剧吧,虽然我没玩过原作的GALGAME,还是很清楚galgame肯定有很多的线的发展,编剧很明显都穿插进来,搞成不伦不类的粪作,角色完全没有魅力,。
还有监督,全篇都散发出一种忧郁的氛围,虽然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开开心心的故事,也不至于一副广岛核平的样子,乱七八糟的分镜,起来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悬疑故事,还出现两个没什么对白的角色,你认为你能用你的演出来代替对话吗,不,你没有这样的能力!
故事说的不清不楚,不停发展解决在连接吗,不,你没有这样的能力!
你想追求你的文艺范吗,不,你没有这样的能力!
废物监督,只是邯郸学步!
!!吉村明(前),吉田泰三(后),我记住你们两个,我会避开你们的所有片的了(虽然吉村明已经找不到任何其他动画作品,这也算是他对日本动画界最大的贡献了)制作公司,中远景崩得TM都不认识,人设也是丑,White Album的演唱的画面重重复复用到底,一唱歌就阳痿,要不前奏响起开唱就停,要不唱到一半生硬的停止,作为一部歌星作为主角的片做成这样也是举世无双,是不是想说:我们这连歌都做不好的垃圾公司比你们这些只会卖歌的动画化公司不知道搞到哪里去了。
呸!
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节,认识了ACG四大渣男之一的主角藤井冬弥( ̄□ ̄;)说他渣原因很简单,明明有女朋友有绮了还脚踏N只船,我只能说动画改编太魔性了。
原作游戏是多线平行叙事,但动画是做不到的。
一般的处理方式确定一位女主为正宫,其他女主路人化,与男主边缘性性行为也是不允许的,比如《CLANNAD》。
因此观众自然认为有绮作为男主女友理所当然地该是正宫,而第一集就男主就说她只是空气般的邻家女孩,为后面劈腿埋下伏笔ノ)゚Д゚(原作作为18禁游戏的H情节亦被保留,所以没有接触游戏的观众也就给男主贴上”渣男“的标签。
《白色相簿》给我的感受不同于一般Galgame改编动画。
人物都比较成熟,年龄最小的角色都有高三,性爱只是情爱的伴随产物,男主最后还一个妹子都没套到。
有点像《金瓶梅》,自色悟空,成长与救赎才是主题。
虽然白色相簿2这个故事既没有泡菜,没有白血病,更没有失忆,但还是有很多人说像韩剧,可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主人公都很漂亮,家里有钱的缘故吧,从冬马视角来看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冬马在刚开始看上去只不过是不良少女,不读书,整天睡觉,也给了借口男主角接近,从后面弹钢琴开始,到各种乐器精通,再到家庭富有(不是一般的富啊),充分展示了冬马强势,有才华的一面,这样的傲娇黑长直,谁不喜欢呢,在序章后很多人都成为了冬马党,甚至在澄空上调查白色相簿2女性玩家时(真的有?),几乎所有女性玩家都想当冬马,而雪菜就变成了受气包,懦弱的代名词了。
可是在终章最长,也是最令人感动的冬马true end线中,情感戏份却落在春希和雪菜上,在整个铺垫上,雪菜戏份是最多的,或者说,虐心多在雪菜上。
如果当初雪菜不告白,冬马和春希在一起,就不会有以后的事情发生。
这件事,冬马知道,春希知道,雪菜也很清楚。
但在爱情中的人是不会放过一点希望的,而且雪菜是学校的高岭之花啊,故事中也一再提及雪菜不乏追求者,春希也没有拒绝。
有这样的开始,也难怪就算雪菜知道春希很多时候有出轨行为,她还是能够忍受,以至于序章后面,雪菜说她自己是坏人,问题都怪她,可是三人都知道,问题不在于她。
就算冬马走了,春希忘不了冬马,要和雪菜分手,雪菜仍然坚持,已经看得出来雪菜感情的真挚。
就算是诚哥,就算是四大人渣,我都觉得情有可原,但在冬马true end中,我真的很难在帮春希说话。
高中后与雪菜订婚5年了,仍然对冬马念念不忘,就连在和雪菜在房间想更近一步的时候(还是那老套的借口),还失口说出了冬马的名字,即使是这样,雪菜都原谅你了,可是在冬马5年后回来,说要带你走时,春希你居然就这么走了,和冬马去到一个新的地方,谁也不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
在飞机上,春希突然失声痛哭了起来,抛弃了工作,家人,抛弃了自己的家乡,甚至抛弃自己订婚5年的女友,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怎么可能不害怕痛心。
在上飞机之前,雪菜弟弟已经发现了,打了春希一拳,你就这么走了,姐姐怎么办,你不是说要照顾姐姐一辈子的吗?
春希放弃自己所有的尊严,也要和冬马走,足以看感情之真,只是对雪菜伤害的实在太深。
而在最后的结局中,雪菜房间中,仍然放着三人表演时,春希用的那把吉他。
所谓虐心,不是说你能怪别人,或者是突然的意外,自己的无能,然后说这都是命啊,这样只能说是大家都有的一些忧愁善感,你还是可以忘掉,继续投入自己的生活。
当然更不是ntr。
在白色相簿2和我喜欢的虐心作品中,每个人都是正确的,都做了自己力所能及,能够让自己,甚至让别人都过得更好的事,他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然而结果却是绝望,让人看不见未来,也不是谁的错,只不过到后来,慢慢的停滞,消逝,最终消失在时间长河中,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三人中没有说完全是谁的责任,可无论如何,总有人要悲伤,或许一开始就注定三人都不能得到真正的good end。
白色相簿2这个游戏被人誉为脱宅神作不无道理,看到慢慢脱宅的朋友就算明白还是会有伤感,这篇文章算有感而发吧。
该剧是我唯一全程没有快进的动漫,每个镜头都信息量满满,丰富的表情,动画中罕见的复杂肢体语言。
1.第一话的人物对话,新闻事件等等告诉了观众一些必要的信息。
第一话之后剩下的人物对话就基本把观众排除了,新的信息基本靠新闻报纸广播展示给观众。
2.人物对话不照顾观众,对话极度贴近现实。
观众看他们对话,就像一个与他们无关的路人偷看并偷听他们谈话一般。
谈话内容对话双方知道或一方暗示知道,但观众不过是一个路人罢了,没必要说得这么详细。
例如,A:事情办好了吗?
B:办好了。
路人:?
3.众多暗线与伏笔。
于是乎,人物动机与心理往往当时没法了解,没有超强记忆力的话最少要看两遍。
4.多使用镜头语言,细节很多。
不敢说每一帧都必不可少,但是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
有些短镜头甚至展示了关键信息,一不留神就忽略了。
5.动画中少见的肢体语言。
剧组是有野心的,愿意花费大量的功夫去刻画角色的肢体语言。
6.心理平衡是心理学的中心。
剧中多次出现这方面的内容,人物行为与动机变得极为合理。
剧组是内行的,至少有一个懂心理学的人有话语权。
7.主角有大病。
冬弥的女神论显然是某种认知错误,行事不合常人之理。
虽然观众能看到他的部份心理描写,但是要和一个有病的人共情,那是相当难的。
这大概是该剧评分两极分化的部份原因吧。
剧评大概以后再补上吧。
全片应该是各人的救赎之旅,由于每个人的痛苦都纠缠在一起,所以看完之后,感觉非常压抑,之前写了一些想法,现在想重新整理一下思路。
藤井冬弥作为本作的主人公,冬弥起了一个中心的作用,片中的痛苦和冲突,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他而展开的。
就人物性格而言,冬弥的情况非常复杂,他的最大问题是,人际关系中,总是被动地在回应,虽然也努力想要获得主动权,但却每每归于失败,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
片中提到了夏日里的奖牌事件。
在遥被欺负时,由绮挺身而出,冬弥虽然尿了裤子,但也还是冲了上去,事情本来应该在冬弥洗完手后就归于平静,可却因为由绮的那一块奖牌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很不幸,对冬弥来说,这样的做法,等于将他的价值固化在了奖牌之上,或者说,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来说,尿了裤子却得到奖牌完全是一种耻辱,而非鼓励,所以他马上扔了奖牌。
冬弥不知道的是,那块奖牌其实是由绮在冬弥父亲的请求下送出的,所以他无法领会父亲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他所知道的,只是服从父亲的命令,带着“失去的痛苦”,机械性的在树林里寻找奖牌,直到第四天时,意外遇到了松山玛瑙。
玛瑙带冬弥去吃冰淇淋,安慰他,使他在最无助时,体会到了除父亲严厉之外的另一种感觉,并教会他,在“意识到失去的痛苦”时,通过封闭记忆,寻找替代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精神上的压力,而女神便成为了冬弥为自己的痛苦寻找出的替代概念。
这种逃避式的作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当这种女神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冬弥对此基本是束手无策,在这个时候,他再次见到了由绮。
“由绮不是女神”,“是如空气一般理所当然的存在”,这是冬弥对由绮的评论,这个评论很奇怪,如果由绮不是女神,也就意味着她不能给冬弥以慰藉,那么就痛苦的冬弥而言,他又为何要与一个不是女神的“邻家女孩”交往呢?
一个可能是直觉,松山玛瑙曾说过,那个总是在后面粘着你的女孩,当冬弥再次见到由绮时,那种粘着的感觉或许再次出现在了他的意识中,所以由绮就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形式再次进入了冬弥的生活中。
第二种可能在于,与现在的由绮相处,冬弥感觉不到自己的被动,反而有了一种重拾主动权的快感,这很可能是交往中由绮给冬弥的直接感受,因为最后在理奈的病床前冬弥曾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感情上由绮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一直以为自己主动待在由绮身边,就足以提供给对方满足,但是,当由绮开始向演艺圈进军时,因为聚少离多,冬弥开始恐慌,害怕自己不能再给对方这种满足,也害怕自己失去了这种相处中获得的主动。
或许是不忍打断由绮的梦想,他只能再次以被动接受的方式,眼看着女友与自己渐行渐远,体会到了“在眼前却得不到的痛苦”。
正是在这种痛苦中,冬弥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旅。
森川由绮完成对冬弥救赎的关键是由绮,或者说由绮就是冬弥失去的那部分自我,这一部分自我的割裂,同样始于奖牌事件,原本“虫子一样粘着的”存在关系被打破,冬弥在拒绝由绮奖牌的同时(等同于拒绝由绮),也将自己的一部分封闭起来,当代表另一部分的由绮试图回到冬弥身边时,却遭遇了遥的阻挡,而遥正是冬弥用来取代自己封闭存在的女神之一,也就是说,由绮为遥阻挡,实际上是代表了冬弥失去的一部分自我被女神的概念所阻挡。
如此一来,由绮和冬弥这两人都变的不甚完整,这一点也可以从冬弥的“空气”论中找到根据,因为人不能离开空气而存活,所以暗示了冬弥和由绮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既然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由绮为何一直对冬弥不离不弃,坚忍到可以承受所有的背叛、责备与疲累,因为这种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爱并非爱情,而是对自身的怜爱,他们两人的交往过程实际上也是两人的救赎之路。
曾经,由绮也试图用理奈来作为自己痛苦时支柱,但是,她体内冬弥失去的更积极的那一部分,最终帮助她克服了困境,在片中最后一话,她自行决定更改曲目并演唱,彻底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以更主动的态度面对人生。
而她对冬弥的救赎则更加困难,因为存在于冬弥的那一部分被阻力环绕(女神),而且抗拒任何对方的主动,所以由绮只能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接近冬弥,期盼有一天让冬弥能够完成救赎,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冬弥会对由绮给出“抱歉,让你久等了”这样的措辞,因为由绮确实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的等待。
冬弥父亲冬弥变成这种状况,他的父亲其实有很大的责任,一切事情其实早在奖牌事件前就已在变化,奖牌事件只是一个触发点。
原因在于,冬弥的父亲是一个强者,是一个就算患了重病也依然不服输的汉子,总在担心自己的儿子不够坚强,不能面对挑战,却在不知不觉间,给幼小的冬弥造成了伤害。
在奖牌事件中,他或许意识到了自己的严厉教育存在问题,毕竟儿子已经“竭尽全力在战斗了”,所以试图用怀柔手法来利用冬弥积极的一面(也就是由绮),但是却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感受,结果在最终回到严厉老路的同时,冬弥反而失去了自己积极的一面。
就这样,冬弥父亲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冬弥母亲去世第二天,就把冬弥赶出了家,让儿子不得不依靠自己打零工来维持着学习与生活。
也许从本意上来说,冬弥父亲只是想把儿子塑造为一个强者,事与愿违的是,冬弥变的更加敏感和消沉,并苦苦凭借女神意识支撑着自己。
但是,在父母之于子女的那份亲情下,冬弥父亲其实一直在反省着自己,苦恼于儿子的变化和疏离,遗憾的是,当他最后领悟到应该放手的时候,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为什么在他的最后一刻看到的是由绮,却一直喊着给冬弥?
这也正好证明之前的猜测,即由绮是冬弥丢失的那一部分自我,冬弥老父既为令儿子失去自我而自责,也为自己离世后,失去自我的冬弥会怎样而担心。
绪方理奈理奈对冬弥和由绮而言,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她的魅力同时感染了这分割开的两个部分,他们羡慕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人,羡慕这样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羡慕这样一个拥有自我的人,这也是冬弥为何不假思索的就给了理奈联系电话,而由绮一度将她作为自己支柱的主因。
所以,理奈是作为一个拥有完整自我的女子出现的,但是在她坚强的外表下,有着如玻璃般脆弱的一面,或许是因为她本人不能从亲人(比如说哥哥英二)那里获得感情,更可能是因为她表面上的强势,使人望而却步,总之理奈也始终处于一种孤独中,因此,她会给予由绮姐妹式的关爱,也在这过程中,她发现了冬弥和由绮的羁绊,从心里羡慕这样的两人,羡慕他们的感情,同时也为了维持由绮与冬弥的交往,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为此不惜掌掴冬弥,当她发现自己无力阻止冬弥和由绮的疏远时,毅然决定投入这场角逐,一方面,她不愿见到冬弥的堕落,另一方面,她那种被爱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理奈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在接近冬弥时,除了拥有冬弥缺失的部分外,也放大了对方消极的一面,而由绮和冬弥则是纯粹的互补关系,这也是最终理奈在竞争中失败的原因,因为她越主动,冬弥就越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感情和事业上的巨大压力与痛苦,就在即将陷入崩溃边缘之时,由绮的坚强和冬弥的觉醒鼓舞了她,“Thank you good Bye”,理奈最后将这句肺腑之言留给了完成自我救赎后的冬弥,再次勇敢地走向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绪方英二绪方英二实际上是演艺圈的冬弥,他同样缺失了自我的一部分,与冬弥用女神论来寻求解脱相似,英二用画、事业和音乐来麻醉自己,如同理奈不能代替由绮救赎冬弥一样,英二也不能从拥有完整自我的理奈那里获得解救,这也是他为什么格外看重由绮的原因,因为由绮代表了他和冬弥都缺失的那一部分,片中,在由绮揭开了他逃避现实的本质后,英二终于番然醒悟,踏上了寻找自我之路。
篠塚弥生弥生被冬弥称为人偶,在片中其实是一个悲哀的存在,为了事业,她长期压抑和消耗着自己,孤独而无助,这一点,在她收到充满怨恨的信件,以及目睹理奈助手的卿卿我我时更为明显,为了在职场上掩盖自己的脆弱,她时时以强势和主动的形象出现,包括在冬弥面前,而冬弥面对强者就如面对自己父亲一般,始终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弥生软硬兼施的强势很容易令冬弥屈服,这样一来,她轻易的就利用冬弥成为了自己的肉体减压工具,同时也把冬弥拖入了这种漩涡中几乎不能自拔,最后,绪方英二在离开前留给她的字条上点明了自己要寻找自我,这也是在提醒弥生去救赎自我。
而作为冬弥,他受累于弥生,其实就是在受累于强势的压迫。
河岛遥遥和冬弥是儿时的青梅竹马,她一直喜欢着冬弥,并依靠冬弥和由绮的帮助,赶走了欺负自己的人,出于感情因素,她当年藏起了奖牌,在失去兄长后,她越发产生了对冬弥的依赖,就好像是冬弥对女神的依赖,但是在得不到冬弥认同的情况下,她就只能转向了各种体育运动来麻痹自己。
剧情中,冬弥推倒遥的过程很有戏剧性,他开始的拒绝,是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后来的一吻,先是吻在遥的额头上,这实际上是对遥恋兄情结的回应,接下来的推倒,其实是推倒了一种依赖,那既是遥的,也是冬弥本人的重要弱点。
泽仓美咲美咲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冬弥父亲的另一面,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如同冬弥父亲一样,她始终放不下冬弥,即便曾为了逃避选择和田丸交往,但是最终因为放不下执念而踹了对方,而且还没有解释清楚,结果使对方变的心理扭曲,同样的事后来又发生在彰的身上,这样的做法伤害了很多人。
在美咲温温尔雅的性格下,其实是一种异常的固执,片中,在话剧准备过程中,她那种明知是陷井也要向里跳的行为就很不合适,冬弥父亲看出了这一点,因为老人家深知自己的固执曾对儿子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最后希望泽仓放下冬弥,能找回自己,但是泽仓在那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选择保存执念后离开。
但是冬弥很久前就从美咲身上感觉到了父亲的影子,所以他一直在拒绝泽仓的感情,可是父亲身故后,从未为父亲流过泪的冬弥,在窗口前和美咲的谈话中,那种影子却让他产生了强烈的痛苦:“最后一次,只有今天,请你喜欢上我”,这句话,本质上正是他想向父亲说出的。
松山玛瑙作为冬弥女神理论的产生,玛瑙是主因之一,但实际上,玛瑙不过是在用自己对付烦恼的方式来指导冬弥,父母早年离异的她一直在以一种逃避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以她也指导冬弥逃避,至于为什么当年她看上了冬弥,表面原因是她在从远处探望妹妹时,意外发现了由绮和冬弥,实际上是源于孤独感,让她渴望获得回应,所以她选择了有些笨拙的冬弥来代替麻奈,即使在长大后,因为主客观原因,她依然在不断的逃跑,包括与代唱夏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神崎社长感悟后,玛瑙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重新回到一种正常的家庭生活中。
观月麻奈和姐姐一样,麻奈酱一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找家庭教师只是想寻找一点慰藉,她其实对于老姐还是很看重的。
至于结尾的斧子论,金斧子,银斧子到底都不如自己的铁斧子,因为那毕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即是自我,所以最后如果冬弥的回答是金斧或银斧,那都不是正确答案,因为完成救赎的他已拥有了自我,这一点还可以对照玛瑙当年问的“你是在找金币还是银币”,当时冬弥失去的正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他找的既不是金币也不是银币,更不是纸币:)玛瑙的问题和麻奈的问题形成了呼应,那么为什么他说的是铜斧而非铁斧?
我觉得冬弥只是想逗一下麻奈而已。
所以,我的看法是,冬弥片中对妹子推与不推,是很有讲究的,弥生、遥、泽仓,代表了强势、依赖、固执,这三个令他痛苦的因素,而他没有推倒由绮,因为由绮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两者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回事,他没有推倒理奈,因为理奈是他完成对自己正视与救赎后的理想,他没有推倒玛瑙,因为玛瑙其实是他在困境中的依靠,至于为什么他没有推倒麻奈?
可能是麻奈太小了,开个玩笑:)可能是因为麻奈代表了希望。
最后,虽然痛苦的人容易互相吸引,但那也会放大自己的痛苦,冬弥最后的挥手似乎在说“我已救赎了自己,Thank you good Bye”。
游戏原作我是玩的想睡觉的,和相册2是云泥之别,动画除了歌好听以及个别女主比较有魅力外,其他剧情只职能说一般的不能再一般了,男主更是让人火大到无语,和白色相册2大多数时间同样是属于致郁向,但2作结局是完全2个感觉,白1是一路郁到底,中间是强迫自己看完的,白2是一气呵成,直感叹人类为什么需要睡觉浪费我欣赏作品时间。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日本批评空间历代作品排名,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游戏作为GAL其实存在不少不讨好的地方,上来就给你一个女朋友,制约了其他线发挥而且还会给主角负罪感。
两个女主以择CP的标准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连白2编剧最喜欢的也是理奈这个相对最美好的故事线。
白2重点就是放在恋爱,再胃疼可攻略对象都是可以成功的。
俩女主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有人会觉得动画更好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动画的方式更适合去呈现白1要呈现的,成长和步入社会,偶像圈的各种黑暗和矛盾。
也不会像游戏里那样走到底发现是死胡同而产生不爽,影响对人物的客观看法。
游戏和白2不同,还是比较传统的GAL路线,你追一个人,其他人的戏份都会很有限。
所以动画选择了多条线合而为一,就导致剧情相对丰满了很多,从不同方面描绘出了主角的心境和整体社会环境。
而且相比游戏,和主角保持一定距离能更客观去评价。
动画呈现了多线不同人物的交互,很多镜头和画面还穿插了心理活动或者旁白。
这些都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好人物和通过他们体现出世态炎凉和寓意。
有几集比如第9集和学姐的互动和爆发真是非常细腻有美感。
这比游戏的呈现方式要有力不少。
但是采取这种多线合一同时也为后期收尾造成了一些麻烦。
最后一段比起前面明显有些下降,特别由琦和理奈这里几乎停住了。
结局的歌不错,但也不是很叫人满意。
对一些角色相比游戏做了美化,我觉得也是多线展开和多个女角互动下,要还是游戏那样就难以解释男主为何还如此。
白1的动画整体做工明显比白2好太多了,白2动画要是有这个水准+喜欢的结局难以想象。
男主原作是比较无个性,靠选择来塑造,不同路线判若两人的。
而动画设定了女神论,解释了这个角色为何爱着由琦还能和多个女角有纠结,也多少是为了平衡由琦和理奈。
动画的男主其实比春希要专情,毕竟本身GAL就是选一条玩。
知道自己爱的是由琦。
但是具体行为上过分优柔寡断只有温柔,也没有手腕去处理好自己和由琦之间因为事业距离造成的问题.说偶像被小叶子无情的嘲讽,反而陷入漩涡被其他人利用和沦落。
他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比春希多多了。
全程在由琦跟自己几乎是天各一方的情况下,在理奈学姐这些人这里得到温暖,特别这些人也都需要温暖。
游戏里彼此抱团取暖也是人之常情。
换成其他人多半早和由琦分了。
还有他这种女神论,单纯的只有温柔和付出,缺乏作为一个真实人的情感。
乃至由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去当偶像的。
后来也有些对爱情看不到尽头,自暴自弃的意思。
收尾是依靠玛瑙这个大部分篇章里很颓废的动画原创角色揭露出他这个女神理论的由来。
本质就是源于这个大姐姐对他的照顾,弥补了他的母爱缺失。
所以他去选择对所有自己看来有这一特质的女性释放温柔来逃避自我,然而本质还是自我满足而不是把对方当人看。
除了由琦。
这也最好解释了他为何会对着弥生陷进去。
但是也因此他真正爱的只有由琦。
这个和四眼的画像执念类似,看重的是那种感觉付出,而忽略了本人。
当然,四眼这种分不清现实的就是更加疯狂的执念。
当然,大部分女角色自身在情感上也有问题。
像学姐是作为一个很有艺术才华的人,却处处感受到职场的冷酷。
加上早前的爱恋她会和男主情感进一步发展,给了男主很多的帮助。
只是单说动画里也没有越过雷池。
而且她了解了男主和由琦的爱,以及自己和男主在一起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后也很隐忍,乃至拒绝了男主。
把痛苦都默默自己吞去找别人。
只是这种也折磨到了新男友,最后在男主脆弱时候一发潇洒告别。
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设计的不错。
这个设定除了诠释男主在多个女人身边游走。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突出由琦,让她作为绝对的救赎者最后得胜。
这点玛瑙说的更清楚了。
不过单说这点效果不是很好。
理奈自然是全剧最光彩的那一个。
她是那种知世故而不世故,出淤泥而不染的。
表面脾气坏,其实待人真诚大方。
也有人味,会发脾气不满,乃至为自己利益行事。
身世更是很惨,却能苦中作乐。
嗓子几乎没了却还很乐观还反过来鼓励由琦。
同时她并不是那种单纯对男主什么都好的工具人,而是内心面对名利场的勾心斗角已经厌倦,出道就出过事情(弥生说的那次)被人背叛。
后期甚至被自己哥哥因为利益背叛,才希望有一个归宿,回归平凡和美好。
而对于男主这样恰恰是她需求的,特别是她最为脆弱的时候男主在身边。
对由琦她是一直羡慕的,帮助她也因为由琦善良又专注,这种品质是她欣赏的。
所以她在故事里是那么的女神又真实。
CV还是水树奈奈,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角色人气。
游戏单说攻略对象里,也就学姐勉强可以一战。
对于爱的表达也是最正常的一个。
所以哪怕动画里,她也是男主除了由琦之外唯一一个有动心的。
以GAL的角度,理奈的确是可以把由琦吊起来打几十次。
哪怕动画美化深化了由琦这么多,大部分没有男主这种缺失+过往情感的人明显还是更喜欢理奈。
由琦则就是一个相对而言更平凡的女孩,获得了偶像的能力,为了男主去成为偶像。
在名利场中尽管有青睐和保护,但是还是陷入了迷茫中。
乃至演唱会成功还是对之后的路感到恐惧。
特别是和男主的关系。
不过她的事业心是非常强的,努力肯拼。
这个可能也有她洞察到了男主这种女神情结的关系。
作为关注过很多女演员,乃至读过一些自传的,这种把男友乃至老公扔掉,换成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多了去了。
男的也是一样。
包括褒曼这样不是事业需求,也在进入好莱坞后和皮特这种模范老公慢慢失去了感觉和火花。
由琦面对四眼时候,这人已经是犯案了,被吻顶多也就是心里纠结一时不知道怎么办,还把男主喊过来摊牌了。
男主面对强得多的理奈也是动心不已。
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镜像对映,四眼不也说了理奈是另一个我。
所以我倒不觉得这算是她的黑点。
无非四眼这个角色品质没有理奈那么好,身边也是女人不断,不是什么可靠的依赖。
不过他对由琦的看重却是真的。
只是男主游戏里为了由琦坚守,乃至放弃了那么多,理奈和学姐这么好的人都不找,最后这样会有比较大的落差。
动画相对没有这样,给由琦和男主过去的感情做了不少描绘,几条线合并后由琦还是选择坚守而且是把男主的破事都搞清楚了,最后也还能在一起。
然而我觉得这个结局反而不太好起到了反作用。
即便做了那么大努力,还作为动画最后的赢家。
这个人物在大部分人看来还是不如理奈乃至其他角色有吸引力。
我觉得多少有点用力过猛所致。
全程基本没有一个非负面的角色不喜欢她,连那个前助理都说我不想伤害他。
然而她这样的角色恰恰需要进一步的惨遇展现出令人同情的一面和进一步成熟,而不是过分抬高,把惨结局给了理奈反而进一步增加理奈人气。
很多刻画更丰满的角色都敌不过美强惨标签,何况理奈还是刻画同样很饱满的美强惨。
从人气的角度,这么做反而进一步拉高理奈。
我玩了白2后被冬马和纱彻底打爆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承认冬马身上有不少缺陷,不对口的人不喜欢她喜欢雪菜很正常。
而理奈简直是女神的美好和人物的丰满兼具,集聚了白2两个女主的优点。
唯一劣势就是后来的。
大部分人必然在由琦和她之前选她,我看过说选由琦的,大部分也是因为由琦是先天安排的女友。
同时游戏里这段感情虽然作为GAL没有那么好,但却是反映了不少现实问题。
然而动画这个理想化结局反而是对前面一系列有所损害的。
由琦不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俩人是无法长久在一起的,和至少暂时隐退的理奈还更现实。
我觉得这个结局有点太理想化了。
春希能和冬马好,前提也是他有足够的能力当经纪人可以和冬马互补。
而且冬马也没有由琦那么看重事业。
冬弥实际不具备在上层生活的能力,之前也基本靠理奈罩着。
对于继续发展事业的由琦,俩人是很难走下去的。
弥生这个女人想多说点,因为我游戏里是选她这条线的,所以对她最熟悉。
她是由琦的经纪人,而且还是由琦很信任的一个姐姐。
作为经纪人和对方男朋友搞事,出了事对偶像能有多大的打击,她自己职业生涯也没了。
俩人一开始还在出租车上开啃,被司机都看到了。
咖啡馆老板也早就知道了。
男主只要稍微思考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为了由琦。
明显是她看别人恩爱心里不爽。
所以就把手伸向了自己很容易控制的男主角。
表面却摆出一副把男主鄙视到底,只是为了由琦的意思。
这也是刻意和男主保持距离的一种手段。
这也是我不喜欢她的最大原因:虚伪。
最后不管游戏动画也是装不住了。
动画实质是很大程度美化了她这条线,连颜值也是从侧脸必崩到能看了。
开始她就和男主说理奈的过去,虽然目的也是让他远离由琦,但是至少更有诚意了一些。
总体表示出她也是奉命办事,而非自作主张。
同时也因为心理描写的淡化和彼此冷硬对话的大幅度减少(还是穿插在其他人的线里面)。
特别因为有理奈把男主招进来的剧情,俩人作为同僚也拉近了距离而不是闲人学生和职业经纪人这样差距太大的关系。
也大幅度降低了她前期对男主的鄙视和居高临下感。
还增加了被前经纪人敲诈去寻求男主的抚慰等一系列后期的亲近主动,来提升这个角色的观感。
包括俩人这段情感结束的时间剧情都和游戏有了很大不同。
此外我觉得朴璐美的配音不是很符合我的想象,冷硬有余女人味不足。
动画的处理除了让整体观感好了一些,就是从女方扭曲+男方馋变成了共同的问题。
这个女人的确是引出了男主内心比较黑暗和懦弱的一面,是男主女神情结的直观解构:他心目中所谓温柔逃避的女神,本质是一个控制你利用你来取暖的扭曲女人。
玛瑙应该也是参照了她画出来的。
有一点甚至有点搞笑,理奈听到他要见弥生直接就懵了很久很久,嘴张大了说不出话来。
除了女神情节外,由琦再如何也是和男主正常谈恋爱的。
弥生一开始就是把男主当工具,还那么踩脸装模做样。
她没有正常的去爱,怎么可能要求男主以同样的爱呢。
男人可以接受女强人,但是肯定不会爱上一个交往的时时刻刻来摧毁自己自信的女人,这女人还不是这么强而是不肯把真实一面展露出来,后面却还嫉恨。
至少就这段,弥生的责任不比男主小。
这个女人不管游戏还是动画,都是给人可怜又可恨的感觉。
自身处于漩涡找温暖,却对对方如此冷酷和不诚恳。
而且她也体现出了男主自身的软弱和扭曲面。
我其实不那么反感她其他,乃至还是不选其他人的线玩。
白2雪菜那是被迫,白1再扭曲是我自己选的。
可惜她不管游戏还是动画,最后都没能真我一些。
哪怕最后私下示一下真情别继续自欺欺人,全心来一次我对她的观感都会好很多。
玛瑙是典型的解构符号:一个酗酒乱来的女歌手,实质在逃避的社长长女。
她居然就是男主女神情结的由来,也是暗示了他这种情节的不可靠和必须直视。
当然,玛瑙本身的刻画也是挺生动的。
最后还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走出了自己的逃避和伪装,又彻底点化了男主,虽然最后一击让给了理奈。
对于男主来说,她的确是女神,也的确有非常可贵动人的一面。
所以这部动画,做工是顶级的,歌曲配音也基本顶配了。
白2除了生天目仁美外无法抗衡。
作为文艺片来看也能看到很多东西,但是作为GAL,在一些关键节点处理的不太好。
特别是两个女主的平衡性上差距太大了,力气没完全用对地方。
几条线糅起来有些地方难免有点乱和不那么受人待见。
这个多少影响了人气评价,算是美中不足。
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可以了!!!!!!!!!!!!!!!!!!!!!!!!!!!
真的很哇塞,整个剧情下来,我真的感动住了,绝对神作,爱死了,这部片子我想说的是,你们一定要去看,真的很棒,虽然看起来有些无聊,但是后期真的很投入进去
02.17 下午5:56写下这些评语,作为看完的成果。
首先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很简单,我们的男主角藤村冬弥有一个事业节节高的相好友琦。
随着两个人见面越来越少,我们受欢迎的男主感到寂寞,跟其他人成了相好。
最后几集揭晓我们男主角其实非常善良,看见别人被欺负会出手相助。
而且即使他和相好渐行渐远,他心里也把她当作最重要的人。
好像很多渣男番喜欢用这样方式塑造人物,又花又善良,就有弧光了。
这里面的人说话都比较含蓄,不会直接告白。
有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还得让我猜。
像看古装剧一样很累。
万一猜错怎么办。
万一有多种解释怎么办。
现实中如果男女用暗送秋波的方式沟通,很容易产生误会。
这是一种有些过时的沟通方式。
不过剧情大方向就是男主会出轨,往这个方面猜,大部分台词猜得都是对的。
都可以分析成女的喜欢他。
例如第九集,这个编剧女在二楼跟冬弥聊天。
编剧女说嫉妒冬弥的朋友。
意思就是她嫉妒友琦得到冬弥喜欢,意思就是她喜欢冬弥。
冬弥于是亲她并告白。
她为了不让友琦伤心拒绝了冬弥,跟章成为相好。
还说之前和他一起干活不是喜欢他,是装作喜欢他,让他以为有机可乘,为自己干活。
片中常出现空中字幕。
这个大概是冬弥的心里话。
不知道为什么用这种形式。
直接配音不就行了。
这个白发男也是拆散男女主的主谋之一。
一开始开除男主的经纪人工作,后面故意让友琦参与理奈的课程。
冬弥给理奈送礼物碰巧被友琦看见了。
理奈很双面人。
她把冬弥作自己经纪人,是喜欢他。
但是表明装作支持他和友琦。
有一次她故意谎称友琦改时间见面,其实是想自己把冬弥约走。
第十一集,她发现信后想告诉冬弥和友琦,但又怕两个人解开误会。
所以没有告诉,和经纪人一起隐瞒这件事。
这片第一部分最后的白色相簿曲很好听。
第二部分的still love you也很好听。
但剧情真的很糟糕。
里面的电话经常打不通。
写信也被经纪人扣下。
最后两个人也没和好。
看着不舒服。
很多情节暗示男主不喜欢其他女的。
比如和经纪人在车上几次亲嘴,显示有很凉、像假人、不如友琦之类的空中字幕。
还有后面说不能替代,但是也有用处。
说明男主只是把经纪人当作解闷的玩物,没有真心喜欢。
这里面人都很虚伪。
理奈允许经纪人扣信,还说是为了友琦事业。
补课女让体育女跟男主分,是因为喜欢男主,却说是为了她好。
经纪人说送男主回家,却每次在车上都和他亲嘴。
友琦问经纪人信送到没有,经纪人说:“你放心吧。
”友琦就以为信送到了,还很感激经纪人。
第一阶段结束时理奈背给冬弥信的内容。
冬弥就哭啊。
然后到处买票。
后来得到几个女朋友给的三张。
章很可怜,只是被编剧女当作备胎。
有次他和编剧女在路上走,编剧女被前一个男朋友捅一刀。
他急忙蹲下来关心,结果编剧女拿出冬弥的书,表示书挡住了攻击。
看见这一幕,章直接就狂笑。
自己只是被当作备胎。
编剧女根本没有忘记冬弥。
十四集开头两个女人哭。
一个女人哭的是:他居然关心她不告诉实情。
却告诉我。
他没那么喜欢我。
一个人哭的是:他还是那么爱我,我却冷落了他。
后面冬弥抱怨父亲让友琦走。
父亲说:我都病成这样你还想乘着她看望我跟她来往。
父亲那句她是来看望我的。
重点不是“我”而是“看望”。
强调的不是对象而是事情。
冬弥出了病房又根美咲说抱歉。
这个抱歉是抱歉什么呢。
应该是他在房里为友琦和父亲争论,美咲会不开心。
他跟美咲道歉,拉住美咲对他的意思。
真是花心呢。
十四集后面经纪人到咖啡店看见没有就走了,她是来看看友琦有没有见冬弥。
然后友琦到了医院没进去因为看见经纪人的车停在那里,觉得失恋。
其实她应该进去跟经纪人争。
还是能赢的。
最后护士看见一个房间然后走掉,床边有鞋子。
从之前某一集冬弥把经纪人带到家第一次睡,到十四集两个人已经形成长期的睡的关系。
第二天她到医院又见了冬弥。
后悔自己忙于事业没有发现冬弥的寂寞。
第十三集后友琦送给冬弥一个大箱子礼物。
里面不是别的东西。
正是一部电话。。。
很实用的礼物。
送得好。
说说绪方这个人。
他在伦敦见到一幅画,受到震撼,从此成为知名音乐家。
后来想再见这幅画,画已经不在了。
他于是到处寻找消息,买了很多画。
但是没有一幅是对的。
他自己都忘记了那幅画的样子。
自己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自己那么喜欢的画,怎么自己都不记得了。
于是产生了幻觉,把不一样的画看出一样的。
最后遇见了友琦,单纯的友琦不像其他人拍上司马屁,直接说出真相。
没穿衣服的皇帝于是清醒过来了。
绪方做天才作家赚得钱全都买了画,还都不是他想要的那幅。
他实际上什么也没落着。
理奈转公司后友琦说和冬弥看望他,冬弥说不去。
转眼独自去。
和理奈好上后冬弥的渣男行为就收不住了。
给友琦留言谎话连篇。
后面第二十一集泡了个职员,半天不到把别人甩了。
可能是嫌别人老,那还接受干什么。
吃饭一半突然跟别的女的又走了,把人家晾在那。
他知道别人的感受吗?
知道还这么做,未免太邪恶了。
不知道的话,擅自离去也是不礼貌的,应该知道吧。
补课女生失恋以后离家出走。
她妈妈担心安危,让冬弥找她。
冬弥上山立马又和补课女生的朋友体育女生亲嘴。
体育女生也是渣,你朋友为这个男人失恋找你安慰,你又跟这个男人亲嘴。
真恶臭啊。
这样的男女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并且还很能吸引异性。
异性往往不能明辨,被美好的假象吸引进入,然后就是哭。
就像一种幻觉陷阱一样。
我在此咒这样的人死光。
不然一堆人被始乱终弃。
玛瑙在男主小时候跟他见过面,给他植入了所谓女神的概念。
所以以后冬弥才经常认女神。
玛瑙之后就忘了这个男孩。
再次见到以后开始处。
她老妈拿着写着伪字的绪方的画说你也是这个。
玛瑙一下子失恋了。
故事最后几集男主冬弥跟体育女、玛瑙、编剧女、经纪人、理奈、补课女断了。
基本上很隐晦,都是用暗示的方式,例如再见了、不再阻碍你了这样的台词或画面字。
编剧女断是给男主父亲写了信说自己要搬家去别的城市。
结果她搬家当天还跟男主又睡一次。
这不气人么,分手还藕断丝连忘不了的。
介绍工作的职员女是最快被玩弄后抛弃的,不到半天。
友琦是男主最喜欢的人,到最后还是去找她。
看出现实多么残酷,人是多么自私。
讨厌的人最快分,不那么讨厌慢一点,喜欢一些的再慢一些,最喜欢的才被最爱惜。。
友琦和绪方亲过以后找冬弥,两个人才总算和好。
最后体育女让男主去找友琦,男主答应,片尾曲就开始了。
片尾曲结束后冬弥跟一个人打招呼走过去。
理奈失声后,冬弥说自己给女神带来伤心。
理奈说因为女神们都爱着你,这时竟恢复了声音。
是啊,那活该被玩弄。
渣男面前,女人都是傻乎乎的。
片中最幸运的是第二集被开除的经纪人。
他本来偷拍到冬弥和经纪人亲嘴。
编剧女前一个男朋友田丸建议他潜入公司找八卦。
理奈倒下时他正好在门外看着。
观众可能以为是他干的。
其实他还挺义气,之前田丸让他挖友琦黑料,他说不想对付这个善良的女孩。
这次也是,其实不是他下毒的。
最后新闻播报他碰巧路过理奈房间,抓住了凶犯。
田丸此前也有一个计划。
他骗自己爹说自己搞大了艺人肚子要娶她,爹自然不同意,认为娶艺人对家族不好。
于是他让爹给自己钱用作补偿金。
他拿着这笔钱创办了杂志社。
但是玛瑙以身献新闻,替代了冬弥。
这次计划就失败了。
朋友们,不要谈恋爱了,恋爱是没有意义的。
人类繁衍后代和男欢女悦不是一回事。
只不过上帝看见人类不愿意义务生养孩子才这样设计。
即使是这样,自私的人类还是不愿意生儿育女,只想贪图情爱。
上帝于是设计了一个因果系统。
只有想要生儿育女的人才不会失恋。
青春浪费在恋爱是空虚的。
这些正值变革之年,去试试讲故事或者其他时宜活动,这才是有利的。
这片很有90后谈恋爱的风格,片子台词基本不说喜欢二字。
凡是有喜欢的台词,都会把喜欢二字省略。
比如说“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会说成“什么时候开始的”。
再比如“你一直知道我喜欢你”,会说成“你一直知道的。
”片中人亲吻上床也都不明言要做。
隐晦沟通的模式主要从古代媒人过渡到现代导致的。
古代观念影响,人对爱情难以启齿,所以通过媒人说。
现代没有媒人了,男女双方又难以启齿,就会以暗示传情。
但是暗示误会多。
我发现现在00后谈恋爱都不用暗示沟通的模式了。
防止误会。
这些年轻人也不害羞了。
喜欢不喜欢都说得很明白,分手不分手,亲嘴不亲嘴,在我一个90后看来,说得太明白了。
我要是说些话得羞死。
不过由于自由选择对象,现代婚姻也有很多弊病,分手率高,离婚率高。
毕竟让在人山人海中选择,人一看见更好的就跟前一个分了。
老式婚姻都是不怎么能选择的,媒人会用口才说服双方接受。
一开始双方都看不上,结果反倒是最合适的。
现代人选来选去,反而离真爱越来越远。
女主神烦一天到晚哭哭哭。。。你不被NTR谁被NTR
第一部完全没有必要看,可以直接看第二部。气氛压抑,剧情有些地方晦涩难懂。原以为单纯是讲偶像道路的困难,男女主恋情受阻而已,然而剧情完全失控了,几乎没几个正常人。最初感觉男主是个老好人,直到被劝和由绮保持距离后就开始堕落了,所有女人都围着男主转真是醉了。英二的思维也难以理解。
看到5集弃了,过于现实
并不是很明白,却是全新尝试的一作,有深度,虽然是后宫。
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节这条弹幕在b站还挺有名的,以为会是部什么神奇好看的番,然而事实上就跟被喂Si一样,各种暧昧不清的男女关系,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脚踏N条船的设定也太让我反感了,每次看到这个渣男主就想揍一顿,还记得上回把我看吐的番是昨日之歌,以后不会再看这类题材的了,简直浪费时间
致郁系始祖,文青味特别浓,挺喜欢的。
剧情设计糟糕无比,男主情感混乱,人物扭曲严重,很多情节像是强行组合在一起。
阴郁到每次看都要下很大决心,然而一看起来又停不下来...后宫设定能衍生出这样的剧情真是相当了不起了。爱情原来这么复杂的么...超级喜欢玛瑙
太别扭了…除了音乐,和片尾的小动画剧情真的看不下去。希望遥和小妹妹在一起。女主和男主别搞事,理奈自己好好做偶像。学姐和老爹在一起算了,基友再成熟一点就好了。
开局看得人心烦意乱,各个角色的话永远只说一半,感觉是一出“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恋爱真难”,但还是让人好奇创作者想在混沌的终点表达什么,于是憋着气持续往下看。后半的主角则是电话答录机,总算是把谜语人的前因交代清楚,不过大部分角色总体都是被动逃避型,看到最后依然很沉闷。更大的问题是,动画剧本把gal的各条线合在一起,和每个女主的“在一起”的过程都十分降智,对角色人性的挖掘放在角色动机不明的剧情(aka全体女性无脑倒贴渣男)中感觉毫无意义,合起来好像看了一出“海王受害者互助会”的闹剧。
理奈真女神
調調還是很好的 生活的黯淡 乏味和莫名奇妙 總是很喜歡 這種分鏡和腳本更像文學 尤其第十二集的念信 更是帶股子實驗味 13集之後開始扯淡
等2季度了...冬弥能否超越诚哥就看监督怎么安排了=v=
不懂为什么要纵容男主的渣
出了胃疼还是胃疼,不明所以
抽象
第2季会有人看麽
这删减也太多了 我说怎么看不懂呢
这男主其实没有很渣啦
男主人渣无误。导致我至今不想看更出名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