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图1,皇帝的办公室,屏风上是小篆,结果一搜发现是两篇文章拼起来的。
右边是李斯的《峄山刻石》,比如右边第6列写的是“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这篇文章在右边第9列就是最后一句了: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注意皇帝耳后那个“臣”字)。
另一半接的是李斯的《会稽刻石》,左边第五行开始很明显就是原文里的“ 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但是原文这句之前还有一百多字,皇帝背后的空间是不可能写得下的...
图2图2:宋朝人不说时辰说九点,好低级的错误。
图3图3:公孙策和人同时比试琴棋书画,下期是用毛笔在纸上点的,这个棋盘的大小看上去的确是19*19没问题,似乎也的确是黑子赢了,但是公孙策用毛笔下棋,对方吃子的时候怎么办???
图4图4:三廉王的大堂,背景是《千字文》,这部剧里唯一有剧情的背景文字,信鸽传递的一连串数字就是坐标,找出对应的字就是传递的消息。
图5图5:襄阳王的议事处,从图里看来一共是5片10列,公孙策和襄阳王头之间露出的部分显然是“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而这句的作者是南宋的陆游,此时还没出生呐...另外这句是全诗颈联,和公孙策右边的文字数量、字形都接不上。
最右两片没辨认出是什么句子。
图6图6:墙上是唐代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一幅半首,没什么问题。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图7图7:廉王的办公室,问题非常大,居然是四首古诗拼起来的,而且还有更智熄的操作:最右边是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可以推算出来一列写8个字。
第二首是王昌龄《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可以继续推算出来:最后一句恰好写完那一列。
第三首是陈子龙《三洲歌》: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作者是明末人,所以穿越了。
第四首是袁中道《夜泉》: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这里不仅是明朝诗人穿越,而且还砍掉了第一句!
真罪上加罪。
图8:图8:两幅字各是一副对联:参术功多回造化,葫芦品贵辨君臣。
囊中悉系延年剂,架上都盛不老丹。
这两幅都是药店使用的,所以这里不该出现在酒楼的墙上,另外对联也没有说上下联写在一起的。
另外,西红柿原产美洲,明代以前的古装剧几乎都会出现美洲穿越的问题,这部也不例外。
图9图9:香蕉是热带水果,以北宋时期的保鲜水平不可能有如此品相的香蕉出现在今天安徽境内(定远附近)的展昭手里,即使有也属于珍品而非日常水果。
图10图10:辣椒原产美洲,北宋时期中国只有花椒类的“椒”而不可能有辣椒。
图11金龙寺的对联: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对联来源网上可以查到两则说法,其一是清朝潘姓地方官上任时父亲给的勉励,如此则为穿越。
另一说法是清代何廷谦给定远县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作的对联,如此虽然穿越了但却很妙,因为剧中的金龙寺就在定远附近。
图12图12:写累了放松一下。
图13 静婷:没听过温柔乡吗?
图13:温柔乡 出自《飞燕外传》,号称汉代伶玄撰,今多认是伪托,今见有关此书的最早记载来自南宋,所以擦边穿越。
图14图14:你还记得吗?
当苹果花盛开的时候...(看懂的暴露年龄了)
图15图15:人类首次记载梅毒是在发现美洲之后,“梅毒”这个中文名字的历史则更短,所以又穿越了。
图16图16:宋朝行政区划包括道、路等,没有省,不可能出现“七省”的说法。
图17图17:冯止水家的雷管家在画展的时候展露过很高武功,瞬间拦住洪五找来的镖头万全,但冯止水回来之后的剧情里他却变成不会武功了,剧情严重bug。
图18图18:冯止水家的字,认不出来...
图19图19:中计上当,简称“中当”?
图20图20:墙上的字在图6出现过,道具重复利用造成的穿帮。
图21图21:这里“洞烛”、“洞若观火”都勉强符合语境,“洞如烛火”和上面的“中了人家的当”同属混淆造词。
前几天重温了少包2,小时候的印象里,少包2一直不如少包1,可是到底是因为什么却不知道,这次重温之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少包2不如少包1,而是少包2作为少包1的后续,人设上明显跟少包1不同,并且第一部里面幽默恐怖风完全看不到了,所以不是少包2不好看,只是他没有作到第一部的传承,但是单独作为一部电视剧来说还是挺好看的。
虽然有一些剧情上的小bug,但是不影响主线,所以虽然奇怪但是不算太难看。
陆毅的包拯是最帅的包拯,再配上任泉的公孙策,范冰冰的小蜻蜓和陆湘湘(不知道演员的名字)还有可爱无敌的小展昭。
少包2可以说是颜值最高的一组。
少包2里面的凶手不同于一三部,2里面的凶手人物刻画的单薄,犯案没有理由,就只是天生的坏人,这一点确实不如一三部。
但是第二部的包拯不在圣母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周杰的台词和表演虽然有点拿腔拿调到每个人物性格其实表演的还行。
陆毅这么多年从永不瞑目到人民的名义都感觉差点劲儿,都差不多。
而且他这版包拯话真的忒多嘞。
范冰冰从出道就是大美人,演技还行吧,我真的太喜欢他的颜了。
这部最喜欢的就是袁泉演的公孙策,睿智而且潇洒。
笑起来真的太好看了,可惜早早的去经商不拍戏了,多好一帅哥啊。
办案的过程有点太拖沓了,这个剧情没有上一不紧凑,可惜了。
《少包2》相对1来说,偏正经一些,可能是因为换了包拯吧,不过整体还是蛮好的,有很多印象深刻和感人的场景。
包括红极一时的黑人饰演焦尸。
另一个亮点是这次刚发现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比试时背后的“应援牌”,真的是很一本正经的在搞笑第2部的案子从贪污案开始,每一个案子都铺的特别大、特别开,英雄本色、义薄云天、卧虎藏龙、偷天换日、石破天惊、天罗地网,故事更加丰富多变。
此次重温 特地收集了很喜欢的公孙策的对联1.上: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下: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2.上:閒看門中月下:思耕瓜上田3.上:欠食飲泉 白水何堪足飽下:無才撫墨 黑土豈能充飢4.上:嫁家女 孕乃子 生男為甥下:騎奇馬 張長弓 單戈挑戰5.上:力士有口偏加吉下:提控無才總是空6.上:七黑八暗皆為夜下:萬紫千紅總是春7.上:八人共擁爐中火下:十口同耕郭外田8.上:紙糊屏風千個眼下:油燒蠟燭一條心9.上:到處不妨搖狗尾下:有時亦可縮龜頭10.上: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下:三秋八月 八月中秋之中11.上:六木森森 桃李東梅槐柳下:一絲細細 綾羅綢緞絲絹12.上:鳥入風中 衔出蟲來作鳳下:馬來蘆畔 吃盡草以為驢
重温以前的喜好,这个看了好多遍,虽然长大了看有很多bug但是现在看也很多惊喜。
最喜欢公孙策,湘湘,花公公,王朝,还有熊大熊二,哈哈,在看还是最喜欢金龙寺,公孙策篇是又帅有温柔,有傲娇,还聪明啊,不过剧情也很残忍,以前喜欢小蜻蜓的轻功,现在发现好像划水哈哈,还有王朝好多小表情的,很逗,张龙赵虎真的是太像熊大熊二了,智商真的不能治疗了
北宋仁宗年间,横陇一带决堤,廉王得知当年建造堤坝,有人贪污舞弊,仁宗有见及此,决定找包拯入宫侦查弊案!
话说包拯原来躲在乡间书院,当其教书先生,看来已然退隐,展昭对此甚为小解,但在公孙策心中,却知包拯只不过是一时雌伏,他日终会雄飞!
故决定设计令包拯重燃壮志,再出江湖。
但究竟公孙策的计谋能否成功呢?
包拯终决定接下圣旨,再次上京!
于是乎与公孙策及展昭一行三人上京去也,怎料在上京途中却在破庙遇上一个叫王朝的怪人,包拯给予一饭之恩,却想不到因此而与王朝种下日后种种奇情。
包拯终于入宫,但仁宗却派人带他们到一凶案现场!
令包拯等人大惑不解。
原来宫中专司财务的大臣陈也申竟然在密室内中毒而死,仁宗认为此案可能与贪污案有所牵连,故下令包拯细加调查,拯在案发现场发现种种令人不解的现像,再度陷入迷雾之中!
可是我心中的包拯不是以帅来衡量的。
那时我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周杰版包拯的样子。
更可笑的是,当年我明明看完了包二的,却一直以为自己没看过,唯独对牡丹亭那个案子。
于是重新找出来看,却发现自己是看过的,又重看了一遍。
陆毅演出了属于他的风格的包拯,他拥有他的特色,我却在他身上看不到我心中包拯的感觉。
可几年之后,我在邓超身上再次看到了“包拯!
”。
小蜻蜓,说实话这个角色还挺可爱,但也只能是包拯的红颜知己。
陆湘湘,长得挺漂亮的一个女孩子!
英雄本色这个案件,我不想做任何评价,实在感触不深。
几十个精兵打不过十几个太监,只因为装备地下,哎,只想说这骗谁呢?
当我们是小孩子啊!
太监连兵器都拿不稳,你就算不用兵器,几个打一个总按得住吧!
但其中却有精彩的人和事,最突出的是公孙策。
看到公孙策一出场,便以一敌四,形容潇洒、从容不迫。
一边对弈、一边对对子、还抽空转身写几笔字,最觉得是最后的裂帛之声是一绝,除非心中自有丘壑,怎么可能一声便震住了所有人?
也许,坐在一旁的湘湘早已心动神怡!
看到公孙策得知自己即将失明,抱负还无法实现,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赢过包拯,于是,他一定要赢一次,光明正大地,各凭本事的出查出真相。
可惜,此处的包拯并不知情!
看到那么个心高气傲,博学多才的人,暗自神伤,真是让人感到悲伤。
再来到藏龙卧虎单元,来恩看起来挺慈悲的一个和尚,想不到竟做了那么多的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的丑恶之事,真想看看他的心有多黑,强奸无数少女,让她们生下儿子后又卖去妓院,杀害金龙寺寺僧,杀人夺财,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相残杀。
我的妈呀,世上真有这么恶心的人吗?
这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凶手中的一个了。
也是最让人痛恨的凶手,玷污了圣洁的佛门之地。
偷天换日是我最喜欢的单元,迷住我的是那幅“牡丹亭少女之谜”。
一开篇,只见那盈盈少女,步入牡丹花中,红花粉颊相应,自然生趣,以情入画,牡丹亭为衬,除去那奇妙的墨水,这也是幅绝世的好画吧!
包二中,难得的感动之处,是看着小蜻蜓去追逐火里的画,她对卢有涯的感情让人动容!
重温一遍英雄本色这案件铺陈过多,一度想跳过 去看下一案件。
解谜过程也不过瘾 义薄云天 李道案件,一看他就是凶徒啊。
金色雪案件 倒是个悲剧。
藏龙卧虎 【最精彩】金龙寺事件,最暗黑的一宗案件。
佛像流泪、莫名其妙的蜘蛛毒、表面上仁义道德 暗地里却坏事做尽惨绝人寰的住持… 偷天换日 公孙策几人刚从金龙寺离开 包拯小蜻蜓刚得到一面铜镜又到了金龙寺,自认为包拯是凶手遂刺杀包拯的那一家 讲来讲去也不知道证据在哪,真的毫无道理(牡丹亭少女。
记得是包拯众目睽睽之下摔了花瓶吧。
还有小蜻蜓在画上泼水就显出人物)。
除了最后一集多 前面几集包拯好似一个npc,小蜻蜓几次以身犯险 外加内容几乎全由四娘讲述…后面够精彩,这个事件十分曲折离奇… 石破天惊这里的推理情节也太少了,好像这几集都在探险(不过选景很良心)。
摆了一出大龙凤 还误认为有很多玄机结果没有,最后反派都挂了 两个最大反派balabala讲述一堆…天罗地网 襄阳王这个反派 堪比后来深宫计中的太平公主了,不是在陷害别人就是在陷害别人的路上 计谋却从未得逞… · 这一部 仁宗的人设真不如第一部,好像一个工具人…第一部的仁宗深明大义,这一部直接给了个万能金牌 就完事了。
不过最后几集佟大为演技炸裂啊…
第一次看少年包青天2仿佛是在02,亦或是03年。
十多年转瞬即逝。
那个时候笔者还在念小学,家里的电视机也是那种大屁股集成电路型的。
那时候各个卫视都在抢着播送这部名震一时的炙手可热的耐人寻味的刑侦片,那时候荧幕上的姑娘们衣着仍然很保守,一些稍微露出香肩和大腿的镜头都可以让观众心神荡漾。
前两天独卧病榻,在16:9的高清显示器下回味了一下这部当年画幅还是4:3的电视剧。
不禁想起贾樟柯在2015年的热戏《山河故人》中刻意使用并强调了十年之前这种经典的画幅来表现时代的变迁,这里,我们先暂时不去评说这种”刻意“是好是坏,只是这种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像我一般喜欢”温故“的观众来说,是真真实实地会有一些冲击力的。
这部影片由陆毅任泉范冰冰主演,而释小龙作为释永信的弟子,但其实从社会影响力上说在当年可能碾压以上三人好几遍都不止。
十年过去,今非昔比,释小龙的如今充其量也只能保三望二眼巴巴地看着在一二线红到发紫的包大哥和蜻蜓姐姐。
那个时候的观众很容易被”满足“,片中并没有特别酷炫的特效,特别宏大的场面以及帅到掉渣的打斗,只是导演在讲述一个一个的故事,口口,声声,头头是道。
那个时候的我们也很容易被当时本剧手机铃声级别的背景音乐感动地泪流满面。
对于我个人来说,尽管领教过了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越来越酷炫的镜头语言和表达方式,但我们内心对于”故事“以及”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需求仍然是刚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老一辈艺术家一直说,”永远别欺骗观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在舞台上(荧幕上)做什么,观众都一清二楚“,所以,光靠一张张苍白没有表情的脸,几块好看的疙瘩肉,怎么能讲好一个有内心,更有魂魄的故事呢?
更多的话或许没什么卵用,仅以此纪念那些年,我们听过的好故事吧。
第一部是周杰饰演的包青天,虽然有时发挥不好,但是还是演得不错的,再配上那首“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营造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然后第二部就换成了陆毅,陆毅的颜值还是不错的,演技虽然差了点,但还是能看得过去。
虽然有些先入为主,但我还是接受了这版的包青天。
想要批评两个人,展昭跟公孙策,这两个人咋回事啊,感觉gay里gay气的。
然后这部剧的剧情还是挺不错的,就是第一个故事有点无聊,其它还是能看。
已经不记得2有些什么故事情节了,只留下自己确实看过的印象
差一代太多....
当时迷这个迷的不得了 看了n次哈哈
其实我还是喜欢周杰演的包拯
陆毅长着一张男人中好有气质的脸
其实我觉得还是第一部好看
一路抄袭的第一部,到了第二部已经漏洞百出了。
电视剧的续集想来都是狗尾续貂
无语
第一部几乎是轻松温情+悬念,凶手都特别可怜...第二部,演员不喜欢,案子不喜欢,剧情bug,凶手可憎,总之不会再看第二遍。。。
明显陆毅比周杰帅,不过好像确实没有他感觉对~~
戒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shit
任泉仿佛一直不太入戏,冰冰从始至终都更关注自己的造型,至于陆毅他还是适合走现代路线。
这一系列都看过,这部还不错,满满的回忆,你说有可能继续拍吗
只是看过
一部好剧,剧情演员都很好。
也不错
任泉怎么能这么帅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