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朴真熙饰)出身在农村一个贫寒家庭,腿有残疾的父亲是村里的巴士司机,爱酗酒的父亲总是在酒醉后打母亲,一切看在眼里的她只能与弟弟在房间里默默哭泣。
成绩优秀的女儿被选送到首尔两年制的艺术大学念书,抱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回故乡接妈妈远离暴力父亲的苦海念头的她终于离开了家。
在首尔成为一名放送作家后的她结婚了,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似乎令她逐渐淡忘了当初的想法。
结婚第五年,女儿突然事先不打声招呼就回到娘家,妈妈(金海淑饰)现在的她总和过去不太一样,久未一起生活的母女开始了两夜三天的故事
-我的眼泪要是流下眼泪的话 妈妈的眼泪流下的就是血泪-我要是感到伤心的话 妈妈的心里就像挖了个洞在编剧智淑的心里,母亲就是这样的存在。
现在的智淑,在首尔念了艺术学院,是电视台的编剧,早已在首尔结婚生子。
而眼下,她吻别了女儿,笑着对丈夫挥手,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就在回程的火车上,观众跟随智淑回忆的视线,回到了她与家人还有母亲最初的记忆。
在这里要特别提示各位观众,片中母女对话大多是方言,庆尚道方言乍听生硬刺耳,听久了却觉得温暖有趣。
我们要开始的故事,是一对地方上的母女记忆的故事。
镜头以稍微泛黄的色调调出了旧时代韩国城乡平实温暖的景色,就这样深沉又怜爱的注视着智淑一家人,带领观众一起看到了智淑成长的数个瞬间。
童年时的智淑,机灵可爱又会说话,村子里的人们都说她这么会说话,应该去当旅游车里的讲解员。
智淑的父亲是个腿脚有残疾的男子,他只是稍微偏头,看着活泼的女儿在车厢的最前面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微微笑一笑,不说话。
车里都是淳朴善良的村民,看到这么讨喜的孩子,都由衷的为她鼓掌。
智淑下车跑回家,立刻受到母亲最热烈的欢迎,抱抱女儿,亲亲她的小脸蛋,还拿出她最爱吃的水果罐头。
睡醒的弟弟从里屋爬出来要吃,要挨了母亲的若干爆栗。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韩国城乡普遍流行的观念都是重男轻女,可是在智淑的母亲这里,却是重女轻男,因为智淑的姐姐不幸夭折,母亲将双份的爱都给了新出世的她。
或者说,母亲总是爱重第一个孩子,若是第一个孩子不幸死去,那么第二个孩子就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
对智淑的母亲来说,女儿智淑是她的命,是她的骄傲。
智淑,就是母亲的心头肉。
少女时代的智淑,青涩倔强,爱漂亮,开始有了一点虚荣心。
她看到母亲在菜市场与人讨价还价,又拽走一把野菜,非要赖掉那100韩元,顿觉丢脸,在路上还抱怨着母亲让她没面子。
在家长公开课时,因为嫌弃母亲样子土气,会让她在老师同学面前丢脸,于是借口上洗手间跑出教室,撵走了来参加公开课的母亲,不懂事的她说出妈妈让人丢脸的话,刺痛了母亲的心,伤心的母亲为了不给孩子丢人,把辛苦提过来给老师的礼物南瓜小茄子食盒交给女儿后,一路抹泪走回了家。
在那个时候,智淑家的家庭暴力也让人担心。
残废的父亲极其敏感,稍有不顺都不行,人前沉默,人后殴妻。
智淑和弟弟只能躲在黑暗的房间里哭泣,可是就是这样,母亲在挨打的时候,也不忘隔开父亲的拳头,让他别踢开了给孩子们的饭,因为-孩子们还饿着肚子呢年轻时候的智淑,愈发聪明,也更加敏感,青春期的她也更加叛逆。
站在灯影里的她看到父亲变本加厉的殴打母亲,气的砸了泡菜坛子,大声斥责父亲,然后跑出家门。
担心的母亲爱女心切,连夜出门寻女,在黑暗中呼喊着女儿的名字,在长亭之上看到枯坐的智淑,先是一怔,跟着眼泪就在眼里打转。
在那天晚上,母女说了好多体己话,智淑第一次理解了母亲的心意:之所以不离开暴力又冰冷的家庭,是不希望女儿承担她的重担,更不希望女儿辍学。
原来,母亲默默忍受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为了智淑的幸福。
高考过后,父亲想要女儿就近嫁人,可是母亲不愿意,她要为女儿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难得生气的与父亲拌嘴,就是为了智淑的前途。
就在此时,喜讯传来,智淑考取了首尔艺术大学的奖学金第一名,全家闻讯后沸腾了。
就在老房子的屋檐下,母亲和弟弟高兴的像两个大孩子,又蹦又跳。
母亲特意拉着智淑,要为她买最贵的衣服,因为-最贵的衣服才能配得上我女儿在去汉城的火车上,智淑打开旅行袋,才发现母亲在包里放的都是她喜欢吃的东西,还有母亲那满满的心意。
看到母亲的信,她哭了。
原来母亲从生活费,菜钱里扣出来的那一点一滴的硬币,都是为了她在汉城的大学生活更宽裕。
望着旅行包里那塑料袋装好的一袋袋硬币,她用信纸遮住脸,痛痛的哭了起来……而此时已经慢慢老去的母亲,追着火车,也留下了酸楚的泪。
这个时候,我才想起为什么老人们都说逐渐老去的人们留下来的眼泪最辛酸,原来,这就是老泪纵横,哭的是与女儿第一次的生离。
直到这里,才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扮演母亲的演员金海淑与扮演女儿的演员朴真熙,都是圆润的脸庞,在海报在影片中都神似,再加上相似的眼神与表情,看起来很像是一对真的母女。
制作单位这么会选角,选了这么一对形象相似,演技又自然的母女搭档。
形象自然这一说,会在影片中有最为深刻的反映,而演技自然所表现的就是两个人明明是在演戏,你却觉得这真的是一对母女在赌气斗嘴,又在一起高兴说笑,看着看着,因为她们深厚的感情,眼泪就不会不知不觉流下来。
之前曾经看过朴真熙的不少作品,相比喜剧中可爱的形象而言,她其实更擅长含泪坚守的悲剧女主人公,她质朴真实的表演,她缓缓流下的泪会一下子抓住人心。
这次的二位影人能出演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作品,着实不易。
小成本电影题材新颖多样,制作也十分简便灵活,对于电影公司,演员,制作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这一次国民妈妈金海淑和学业有成的朴真熙也做了一次新尝试。
所谓国民妈妈的意义就是质朴平实,不张扬不招摇,能够代表本国母亲的形象,既不艳丽夺人,也不哗众取宠,就是一个能够表现平凡韩国母亲的影人。
在金海淑那个年代开始从影,至今还活跃在银幕的女演员中,鲜于银淑知性平和,韩惠淑从容温雅,尹汝贞精明有力,金惠子却敢于凭借优秀演技尝试另类题材的作品,她们都优秀,但她们都十分不平凡,站出来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明星风采,这是从影的岁月赠与她们的宝贵礼物,但都不适合出演平凡善良纯朴还有一点土气的乡村母亲。
惟有金海淑平实生动自然的演技,还有她动情的眼神,才能充分表现乡村母亲深爱子女的动人场面。
这样看来,动人的场面还有不少。
观众看到了智淑人生的若干阶段,都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到了之后的首尔岁月里,更是如此。
母亲虽然在亲家见面时,受到男方家人的羞辱,生气的离场,还怒撕了自己精心定制的韩服,但却在看到女儿难过的眼泪之后,还在下雨的夜里跑去男方家里,为了心爱的女儿向男方的母亲下跪求情,就是这样才成全了女儿的爱情。
再后来,生孩子最艰难的时刻,母亲为了给女儿鼓劲,却无法进入产房,惟有坐地大声呼喊要女儿加油,母亲是她的后盾,声音大到让产房里的医生也听到,还在阵痛的智淑听到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之后,时光荏苒,就连当年暴躁爱打人的父亲也在一天回家后说了喝酒无力后离世,于是,智淑家半夜接到了母亲声音凄凉的电话:父亲,去世了。
可是,葬礼之后母亲却不肯跟着智淑回首尔居住,非要留在乡下,要给智淑一个温暖的娘家,要她在难过受伤的时候直接回家来。
就这样,母女相互经历了人生若干最为重要的时期,互相拥有了最宝贵的回忆,智淑的回乡之旅就要开始了。
回家的智淑因为事先没说,吓了母亲一跳,吃饭时痛苦的样子,又让母亲担心。
去肉店找到最好的朋友,将母亲托付给她,而后又撒娇,非要母亲停下手中的活计,带着母亲去看枫叶,母女二人尽兴游玩之后还带着母亲去吃贵价的餐点,非要母亲感受最好吃的饭食。
之后又带着母亲去买漂亮的衣服,购物后还带母亲去照相,要拍个美美的合影,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智淑之前回乡的行为完全不同。
担心的母亲拨通了女婿的电话,这才得知女儿已去日无多,她这次返乡,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母亲告别,想要在自己离开人世之前给母亲一个温暖欢乐的记忆。
金女婿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可怜的母亲在电话这头痛哭失声,不管她怎样坐地痛泣,不要老天带走她最心爱的女儿,都无法阻止疾病严峻的脚步。
在车站离别时,母亲奋力追赶着火车,就如同在追赶着自己的生命一般,车上的智淑也是热泪横流,她竭力振作,在车窗边对母亲微笑挥手,母女俩都知道:这一次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望着遗像中的女儿,母亲五内俱焚,嘴唇乌青,欲哭无泪,几乎昏厥,但还是扶着墙,看着棺木慢慢推入火堆中。
葬礼后,母亲还是回乡了,她摸着外孙女可爱的小脸蛋,嘱咐她要听爸爸的话,随即离去,返乡的母亲在十里长亭前回忆,母女深夜蹲坐,促膝谈心的样子还在眼前,可是女儿已经不在了。
大雪纷飞中,母亲吃过饭,坐在屋前廊下,追忆爱女,叨念着来世还要再做母女……这是一个平平叙述的剧本,剧情无悬疑,无花巧,无悬念,却处处都精心埋设伏笔,以平实的语气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家庭故事,先是主人公倒叙,跟着是顺叙,继续描述这个家庭每一时段每一阶段的故事,母与女,母与子,夫与妻的渊源都娓娓道来。
演员表演真切动人,故事简单温暖感人,在这个夏天,泡一杯清凉的大麦茶,坐在电脑前,静静观看,听她们熟稔亲切的庆尚道口音讲述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是一种享受。
娘家,对于女性来说,真是个好地方,累的时候可以直接回家,撒娇耍赖偷懒赌气,都没关系,因为家人会无条件的接受这样的你。
娘家母亲也许不会将你的疑虑消除,将你的麻烦化解,但她可以宽慰你的心,在精神上给你安慰和鼓励。
原来,[娘家母亲]是一本由平凡母女写就的温暖感人的亲情记事簿。
刚看了这部影片,从头到尾,眼泪一直也没有停过……抓起电话给妈妈打了过去,然后告诉她,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来北京?
给我做顿好吃的饭吧...然后便开始声泪俱下!
妈妈被我吓坏了,一直问我出了什么事情?
我说没有,只是因为某些事情,触景生情便开始想念你。
这么多年,其实,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个脾气不好不孝顺的孩子。
生气摔东西是家常便饭,无故挂电话,不想听她唠叨,暴跳如雷,以死相逼...甚至为了男朋友妈妈哭着挽留,也毅然决然的走了……妈妈,真的很想说声对不起,真的……电影从孩提讲到身为人母,智淑一直享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没有怨言的奉献。
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情,却让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自己妈妈的爱,那样真实又那样真诚!
妈妈的爱,从未离弃过,妈妈的爱,从未计较过,妈妈的爱,让我无言释怀……妈妈说,女儿,很对不起,让你生在了这样的一个家庭。
但是有来生,还想做你的妈妈。
妈妈没本事,怕是去天堂找不到你,所以聪明的女儿,你一定要过来找妈妈。
说着写着,眼泪又不自觉的流了下来,总是觉得胸口有一股什么东西在堵着自己,然后又看了一遍智淑上大学时的火车上,妈妈给带的那一大包东西和那一封信:妈妈买100块钱的方便面,不买200的,这便能给女儿攒下100块钱;妈妈买豆腐只买半块,便能省下那半块的豆腐钱。
包裹里尽是罐头和一袋袋妈妈攒下的零钱,还有展开信纸后,妈妈写下的那些笨拙的文字!
故事中的爸爸,只有简短的几个镜头,其实爸爸的爱,是默默无闻的,在得知女儿考上大学后,在女儿火车启动时,在某一个瞬间,眼泪也流了下来……我知道我在语无伦次,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可能是还无法从刚才的剧情中挣脱出来,尤其是最后女儿去世时,妈妈憔悴的面容,她多自己可以代替女儿生病,让这个自己骄傲的女儿继续活下去;坐在飘雪的屋外,妈妈在倒数着与女儿相聚的时间……用一句话作为结尾吧,趁他们还在世,我们开始尽孝吧,莫待后悔之时……
从故事的开头到结尾,母亲与女儿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细节都是如此真实,让人无法不产生共鸣。
母亲,一个伟大的词语,但有时它又是一个无形的枷锁将她捆住:纵使遭遇丈夫的百般折磨,但她为了女儿绝对不会选择抛下一切不顾;有着曼妙歌喉也曾怀揣歌唱梦想,如今也是在女儿孤单悲伤时轻轻吟唱;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身为母亲的她可以完全舍弃自己的尊严,跪下苦苦哀求……纯粹的母爱是动人的,可是又如此令人哀伤。
你的骨肉牵动着你的每一丝神经,纵使孩子如何地叛逆,如何地口出恶言,如何地不理解自己,可是身为母亲,只会永远地支持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身边,守住这个娘家,让她知道总有个去处等着她归来。
和母亲一起去看枫叶、一起拍合照,给母亲买衣服,嘱托友人经常探望自己的母亲……女儿在生命最终的时光与母亲留下这最后的回忆。
“对母亲态度不好,在世的时候不好好孝敬,你会后悔的。
”曾经上司随口的无心之说,竟成了现实。
谁能想到影片中时间所剩无几的竟会是女儿,先离开的人会是女儿。
现实中恐怕更多地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深深懊恼与后悔的是子女。
日复一日,母亲沉溺于曾经与女儿的回忆当中,麻木地、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期盼着死去时相见,期盼着下一世他们依旧能成为母女。
当你成为了母亲,你会用你的全力、用你的一生,即便完全失去了自我,也会不顾一切地为他(她)付出,这就是最纯粹的母爱。
因为对韩国电影实在没有什么好感,这部电影我放了好久,昨天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才翻出来看。
在不停的“思密达”的轰炸下,还是赚取了我的眼泪。
电影开始,女儿独自一人回家看望母亲,火车上女儿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母亲;电影里的母亲“市井、无知、平凡”,对女儿的偏爱远远超出了儿子,因为女儿争气,是平凡母亲的唯一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为母亲的市井感到羞愧,赶走来学校参加家长会的母亲,说了让母亲伤心的话;母亲长期忍受着父亲的虐待,从不反抗,却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孩子的生活,在女儿看来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电影的可贵之处是并没有因为表现母亲的伟大,而将父亲设立为对立面人物,通过乘客的嘲笑和父亲的葬礼,简单的反映了残疾父亲的无奈和对女儿的关爱,更承托了母亲宽容、大度。
女儿的考上大学,离开山村前往首尔,母亲拿出全部积蓄,偷偷放在女儿的行李,不时的去看女儿,虽然母亲依然让女儿“难堪”,但自己无时散发的关爱,淡化了一切不理解。
面对亲家的刁难,母亲依然对自己女儿充满信心,显得十分有骨气,最后的自责和委曲求全略显俗套。
在结婚生子后,女儿对母亲的理解更加加深了。
女儿对为何独自一人回家选择了隐瞒,与母亲短暂相处的几天,女儿依然倔强,母亲依然唠叨,但是彼此之间更多了理解和关爱。
用电影中路人甲的话来说:“乘现在还有时间,能多孝顺就多孝顺父母吧!
”母亲最后得知女儿身患癌症,即将离开人世,“21世纪的国民妈妈”金海淑用卓越的演技将与女儿分离的场面演的情真意切,母亲拖着笨重的身体再车站上奔跑,努力的喊着:“孩子”,以及最后葬礼上的欲哭无泪,没有刻意,没有歇斯底里,却饱含深情。
导演刘成烨并没有用太煽情的方式来表现母亲的伟大,而是生活细节的淡淡流露,真实、细腻的展示母亲伟大。
金海淑饰演的母亲“市井、懦弱、无知”但却“坚强、隐忍、谦和”。
我们无须用台华丽词语来形容母亲的伟大,每当我亲吻母亲脸庞时,都感觉比上次多了条皱纹;每次牵母亲的手,都感觉手比上次粗糙了很多;每次站在母亲身边都感觉她比上次矮了些;象电影里的母亲一样,我的母亲也因为未能给我提供更优越的生活自责过。
但是,每次看着她拿着我给她买的头花,高兴又埋怨我乱花钱时,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而我还因为自己一个大男人在女人堆里挑头花而羞愧,我全部释怀而自责。
正如影片最后女儿在照片上印上的字:“母亲,我爱你!
”
影片快结尾时,母亲追着即将带走女儿生命的火车奔跑时的情景,实在是控制不好自己。。。
这样一个母亲啊,常说自己没有文化,却实实在在给子女的最多教给子女的最多,如尽管不如意的女婿最后还是放下尊严、不和睦的家庭一直忍气吞声…电影前大半断的陈述铺垫,为了在后面大肆发力,把全部情感 眼泪全都爆发出来。
操劳大半辈子的母亲,先是送走老伴,再是最最最疼爱的女儿,明明知道送上火车的女儿就是阴阳相隔啊!
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捶胸蹬足没人可以带走我的女儿…女儿沉闷童年、叛逆学生时代、母亲不堪生活与后面母亲两次面对亲人离去,给人以 失去才懂珍惜。
是啊,人生不就是烦繁杂杂磕磕碰碰是常态吗?
一生啊就是反哺父母养育后代。
说来惭愧,不成家是对母亲多大的疑惑不解,难道要说的明明白白…不敢想象,因为至今没有勇气。
幸运的孩子们啊,当我们母亲还健康,当我们还可以再努力的时候,做一些我们可以做到的事。
乡下的母亲,去到城里的女儿。
操劳女儿的婚事,操劳她的一切,只想她过得好,即使有些事做得不对,出发点都是为了女儿好。
这就是一位普通的母亲的写照。
母亲扯下衣服,甩地而去。
母女相爱相杀的一生。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白头人送黑头人。
电影的最后,母亲一天天老去,可她却是从容甚至有点欣喜的,因为她离见女儿又近了一天!
害怕她在下面(天上孤单),所以要来陪她遮风挡雨。
母爱伟大如此。
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生了你,想跟你说声对不起……但是下辈子还想让你当俺闺女。
一个特别平常的夜晚看的这部《娘家母亲》,本来平静的心情随着它起伏了。
韩国近些年以亲情和回归自然乡间为主调的影片不少,这些韩导们对城市的轻描淡写和对乡村自然的唯美渲染,让我恍惚的觉得他们是真正懂得生活、追求生命本质的人。
《娘家母亲》这部片子有太多朴实的镜头让人回忆起大多数人都有的“曾经”--也曾经拎着家人塞满各色东西的包去上学,也曾在分别的列车上掉过泪。
这些韩导特立独行的去带领城市中的你去看看你心中那片遥远的、也许已经快要被遗忘的地方。
“妈都是因为你才活下来的 你要是因为妈活不下去 咋办啊”智淑母亲最怕失去的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失去爱比没有爱更痛苦。
电影中的这句话就像是昨天才从自己妈妈口中说出来的一样,亲情是所有感情中最不做作的。
PS.看完片子我穿着拖鞋出去透了透气,北京刚下了场雨,我抽着烟等了7个羊肉串被烤熟,拿着串往家回的时候如巧合般听见了不知哪楼哪窗传出了一个儿子对爸爸的叫嚣声“你丫滚蛋!
怎么着!
”
女主从小地方考到首尔,一路打怪升级,走上人生巅峰,最后得了绝症一命呜呼,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老友的大伯1983考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7毕业分配到某省军马场,两年后考研回本校,93年求职上海农学院,2000该校合并到上海交大,在中国这算是人生赢家了。
我2015暑假去老友老家住了几天,他的奶奶给我们做饭,儿子在上海的福分,她并没有享受到。
妈妈同学88年高考,具体哪个大学不清楚,93年贷款自费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现在在北京工作,他的母亲依然住在农村,父亲在炎炎夏日割麦子。
无论中日韩,这些通过高考走上人生巅峰的学霸们,他们的父母辈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们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在农村老去死去。
60后这一代人,只要是高考成功的,吃尽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可是父母呢?
以上都是题外话(1)看见女主父亲那离去的背影,总是给女主买水果罐头,不免动容。
(2)那张合照到底写了什么呢?
(3)女主得绝症会不会是因为吸烟熬夜工作所致?
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啊(4)妈妈之所以忍着不离婚是为了女儿的学习,不被家庭琐事打扰,那段好真实啊,韩国家庭电影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可以和是枝裕和一比高下。
比如82年生的金智英,应该是一个里程碑吧(5)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仍在追寻之中
七十二岁的外婆现在一个人开往北京的列车上。
在北京等着她的是怀孕几个月、现在正在发烧的小姨,和胃病复发的外公。
从小姨怀孕开始,外婆就从老家到北京去照顾她,最近因为有事所以回来,而我正好处在结课复习期间,因此回家看书,同时改善一下睡眠。
一边敲字,我一边在流眼泪。
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能和她和睦相处十几天。
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和父母单独在一起,没有从小的陪伴,和两边亲人的感情就显得不那么浓厚。
对外婆有印象以来,就没有任何的好印象。
她非常喜欢打扫卫生,到了极端的程度。
外婆有三个女儿,因为二姨家条件最好,因此她长期和二姨住在一起。
小时候有一次她来我们家,进门看到我家各种摆设,卫生状况,就非常不满意。
她待在我们家期间,天天做卫生,连柜子里放着不用的东西都拿出来洗一遍,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面活生生被她弄成水池。
她还扔掉我从小抱着睡觉的被子,那床被子年代久远,很破旧。
我为此大发脾气,我爸妈劝都没用,最后还是从小带我的邻居家的爷爷过来调和。
她很精明节省,八面玲珑。
过节吃不完的剩菜,她手巧到再加工,完全察觉不出放了很久,邀请她的婆婆朋友们到家里吃饭,既增进友谊,又处理了剩菜。
用过的塑料袋和保鲜膜,她洗干净放起来,反复使用;不是擦脏东西弄湿的纸,她也把它们晾干再用。
我小时候的尿布,她竟然还问我妈妈要,说要给小姨的小孩用,我妈差点因为拿不出来而惹外婆生气。
有时候稍微吃了一点亏,嘴上好几天都要骂骂咧咧,诅咒对方,骂得还听难听。
小的时候好像都不知道哪来的“面子”“正义感”,对于她这种做法,我既不屑又嫌弃,为此印象就更差了。
我们家的人遇到各种事,她总是各种“护短”,哪怕明明不占理。
很多时候做了很多在我看来“不要脸”的事情,但总是把大家都护得很周全。
她精力旺盛,对外决不妥协,很会和人相处。
在我家的时候,和小区里其他老太太交到朋友。
我们小区是一个单位的家属小区,老人们都是一个大圈子里的,她一个外来人,竟然短期内就交到非常多的朋友。
有卖保健品的人来小区推销,说免费把老人们接到某地去体检,一般来说,子女都是叫老人不要去,可能会被骗。
但她真是一点便宜也不肯放过,跟着去了,厂家后来说不买产品不送她们回去。
只有外婆一个人跟厂家吵啊闹啊,最终 厂家不但送她回来,还送了她一些小礼品。
我妈妈说外婆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就怕我一个。
她一直照顾二姨一家,自觉对我们一家都很亏欠,帮不上什么忙,尤其是我,加上对孙辈的疼爱,恨不得什么好的东西都要给我。
我每次一回家,她就弄一堆食物补品,远远超过我可以接受的范围,我吃不完,她也不吃,她说好的都要给我,自己吃差的。
我跟她说,你老吃差的,最后吃出病了,看病不是花更多的钱吗?
她对此表面接受,仍然我行我素。
我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就那么那么讨厌她。
这次在家住的十天,她每一天都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但我每天都吃不完。
她惯着我,连我妈明令禁止我不准再喝咖啡了,因为我想喝,她都会买给我。
我发烧,她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不知道我是长大了还是复习很忙之类的,这次相处的这段时间,我从没生过气,也再也没有把原来那些看不顺眼的事情放心上,虽然她那些特质依旧存在。
愤怒和偏见真的会蒙蔽人心。
没有消极的情绪,我们意外地相处得挺好。
她问我要不要吃什么,我要吃就告诉她,不吃也直说;她要我帮她打电话发信息我也都照做;她把我当做残疾人一样照顾(就是不让我做任何事),我知道坳不过他,小时候还会说,哼这样不是显得我自己很没能力,但现在就由她去了。
本来她打算待到我去学校考试再走,但是小姨发烧了,外公也生病,家里没人照顾,因此她不得不提前一天走。
今天吃午饭的时候她问我回家过年的火车票(我爸爸那边)多少钱一张,我说了价格,她就给我了那么多钱。
我说你干什么呀,我们票都已经买好了。
她说,我觉得对不起你,本来说好要照顾你到考试,结果提前走了,又没什么好弥补的。
我拿着了,但一点也没有觉得她照顾我照顾得不好。
晚上她去火车站,我突然觉得一个人很空。
我好像迟到了那么久才发现,才肯承认,我们是至亲的祖孙关系。
以前我还老说我妈愚孝,外婆提出的“再过分”的要求我妈妈都会照办。
但是今天我突然理解了我妈的做法。
外婆走后,我总觉得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想要发声却说不出话。
晚上找了《娘家母亲》来看,说实话,我之前看过比着更煽情催泪的电影有很多,但今晚真的是哭成狗一样,一边哭一边喘气,已经不是流眼泪了,而是真的大哭。
外婆和片中的母亲很像,看起来没素质大咧咧,但永远都是为了女儿好。
我和那个女儿也很像,对她们有过嫌弃,不争,但始终还是爱着对方。
也许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多接触到这复杂的社会,也越来越体会到,有人真心地,不求回报地对你好,真的是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在外面受了伤害,总是要回到家里才能疗伤,可是我竟然把别人对我的好硬生生推开,感觉脑子进水也就到这个程度吧。
哎,好在我及時醒悟。
不说了,就到这吧,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你的人。
不要再宣扬这种爱法了……
是让人无法不流泪的电影
三星半,除了癌症,是很不错的亲情片,只是因为癌症,所以三星
一个山村再平凡不过的母亲,只因无私的母爱而无限光辉。她让我们这些离家多年的孩子感动得一塌糊涂,再铁石心肠的儿女也会因为亲情而落泪。我们都是为生活、为欲望劳碌,为事业、为理想辛勤的儿女,太累的时候,就多想想家中的父亲母亲……
母亲的感情演的很动人,但是这类身患绝症最后主角死去的片子已经不能再打动我了,金海淑确实是实力派,演母亲的高手。韩国还是适合拍这样的温情片,容易打动人。
这片子挺俗也不是很感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打5星,打1234星都不合适
的确是部感人的片,撞击我泪点的却是父亲去世时!
为了催泪而催泪
在世的时候要尽孝。妈妈,我爱你。
就從現在起更愛自己的媽媽。
如果没有父母也许就无法体会出那些真实的细节所带来的震动。真的只有经历才会知晓。妈妈,对不起,没有成为让你骄傲的女儿。
人都说父母和子女是前世的缘分~我想我应该在此生珍惜这种缘分~其实谁都不知道来世~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最不能寄希望的~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爱别人的人~
我羡慕能有这样母亲的人。却并没有戳到我任何泪点,痛处倒是发觉了不少。也许父母子女一场,真的需要缘分。就好像剧中的母亲,心里眼里只有女儿,把儿子视作什么了?直到最后她也只字未提儿子,仿佛是捡到的假儿子。
又是一部超越五星级的亲情电影 犹如我多年前看过的《爱回家》一样经典的韩国电影 看完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推荐大家都应该看一下这一部电影 我以为我不会哭 可是到了结局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 泪如雨下 能让我哭的电影真的少之又少 这样的母爱真的太伟大了 他的生命中都是她的孩子
做电视的就比较容易早死么= =哎哟跟之前看的世上最美的离别是同类型的,也是患重症然后跟亲情有关的,最近韩国都爱拍这种亲情片赚人眼泪么,我已经看哭好几部了T T..记得最深的那句话是,结了婚的女人伤心时没有地方去最可怜。好好珍惜所有在世的人。
下辈子,还当你的孩子!
我吃下所有套路,但绝症真的差不多一点,这样一来这就彻底不是故事了,连个像样的结局都没。
2012-3-7海甸岛宿舍。说不感人,那是骗人的。一定要对妈妈好。世界上的妈妈都是伟大的。
不明白为什么是两个孩子,却集中全部爱在姐姐身上
男朋友推荐我看的,这个混蛋就是想要我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