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狗血的《你的婚礼》,在一片骂声中,狂收7亿票房,再次证明了爱情片才是院线的顶流。
吃饭、看电影俨然成为情侣约会的标配。
2个小时,在不开灯的房间,看别人的爱情故事来感动彼此,进而改善或者推进两个人的情感,看起来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事情。
所以男人甘愿为此买单。
只是大众对爱情故事的要求越来越高,让创作者们头疼不已。
你拍得催人泪下,或者贴近生活都有人不买账。
想拍出一部叫好又卖座的爱情片,对于邱礼涛而言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拆弹专家2》刚刚戳中了观众的H点,甚至勾起了“港片复兴”的大众幻想。
再加上前作《原谅他77次》珠玉在前,这一部《感动她77次》,似乎一开始就压中了“感动”这一爱情片的关键词。
可惜的是《感动她77次》与前作相比真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2017年《原谅他77次》最终收获七千五百万的票房,成绩一般,但影片所表达的男性要注重维系情侣关系的内核还是很发人深省的。
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期待这部《感动她77次》的,但结果我完全没有被男主感动到,只看到了女主角面对恋情的纠结。
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很难去苛求导演邱礼涛。
从影片中男主Adam和Marvel的自由搏击桥段,我能够看出邱礼涛依然努力地去夹带私货,给爱情片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元素。
但是原著+编剧的李敏早已给这个故事定下来平实的基调,任邱礼涛有更多的想法也是枉然。
《感动她77次》想表达的不再是男女间的情感互动,而是完全站在女性的角度去审视是否要再次原谅那个烂人第78次。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所谓的77次,亦如我们早已熟悉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都只是一个概数而已,只是为了表达次数之多。
《感动她77次》折射出原著编剧李敏努力去打破传统思想。
她极为传统的将男女主角的名字定位Adam和Eva,即亚当和夏娃。
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圣经》中这是上帝确立的男和女、人类的始祖。
李敏就让Adam总是去让Eva伤心难过,甚至是出轨。
Eva对Adam一味迁就、包容,让她去符合男权世界中的普世标准,即女人就要温柔大度,而男人则可以恣意妄为。
最终Eva退无可退,在《原谅他77次》中选择不再原谅。
树立起女权的大旗。
到了《感动她77次》中,Eva变得更加独立,对旧恋情显然已经放下了。
反倒是Adam幡然醒悟想要努力去追回她,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泰国男星暖男Marvel也对她展开强烈追求。
眼见Eva就要和Adam破镜重圆,上演大团圆的传统戏码,编剧李敏偏要把影片变成一个开放式结尾,让观众失望。
但如同女权本身是一个难以站住脚的命题一样。
李敏想要表达的恋爱观一样无法自圆其说。
因为世界本就是两性的世界,不存在完全的平等,也自然不存在绝对的强者。
就像Eva为母亲换灯管,如果是身高更高的男人来做易如反掌,可换作娇小的女性则显得十分困难。
爱情本就是两个人的事,没有哪一方应该完全付出,而另一方只知道坐享其成。
《感动她77次》从头到尾,我都能感受到李敏的那种矛盾与纠结。
一方面希望男人可以成熟点早点达到女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想要告诫女性,男人表现的再好也只是暂时的,早晚会变回原形。
所以影片中会多出一个黑衣Eva的女主臆想角色来唱黑脸,好不去破坏真实Eva的美好形象。
影片最后的Eva看似对新欢和旧爱难以抉择,实际上她真正顾虑的是旧爱是否真的成熟了。
不要再像之前一样,只是一时兴起。
那对他的再一次原谅,只是对他的无脑纵容。
其实不止是爱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的矛盾,要想自己生活的轻松快乐,那你就应该选择相信好的一面,而不是去纠结万一它变坏了怎么办。
就像我这次选择相信邱礼涛能够把故事拍顺畅,相信蔡卓妍能演得很好足够养眼,让我这两个小时过得轻松惬意,然后顺利地写出这1500字的感想。
结果现实达到了预期。
其实,爱情也是可以如此的。
我看完又有种写了三十六分的作文的感觉,上部剧没看过,这部给我一种戛然而止的奇怪的感觉。
女主很好看,性格很柔和,其中多次出现的内心世界独白,演技还好。
但是就是这部剧没有升华,很真实但又无趣。
泰国帅哥的插入显的很无厘头,他的做标志我没懂,那个APP我也没觉得多强大,一下子就喜欢他,很奇怪。
代码也可以带来名不经传的浪漫,刚刚看完《感动她77次》在结尾的时候点题电影里面的这个app是男主写的,就觉得这种细微的小温柔也可以是大大的浪漫,哇哒!
这种体验写进剧本里也提现了当代社会价值的群体特征,写代码的码农也nb!
连接上部影片《原谅他77次》相呼应一个系列,故事的衔接整体还是很舒服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反应了分过手的男女朋友里女性的选择地位发生了更具体的描写,而对男主的失恋期间的成长进行略过,我觉得这一部对女性分手期间和再次复合这段的心理活动和细节相对更细腻,编剧也越来越会了
时隔四年,再一次以单身的状态去影院看了一部爱情片,为了阿sa。
确实,没有办法超越前作,甚至不是一个层次。
作为现代都市男女的写实性作品,前作无论角色两面性的塑造、恋人之间的热恋与冲突,都一针见血地刻画出从恋爱走向婚姻的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光鲜与邋遢,梦想与现实,责任与情欲,以及生老病死、家庭冲突,都或多或少地展现,引人思考。
似乎本作并没有延续前作的聚焦点,反而只是简单的作为“反转式”的续作,用奇怪的叙事逻辑,荒唐的戏剧设计,促成了似乎没有ending的happy ending。
女主似乎接受男主的感动只是时间问题,而男主以后是否有所转变也不得而知。
观众试图从电影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考和一些假设,但是本作呈现的似乎只是意图挽回过去的男主所展现的他最好的一面。
就故事来讲,电影最后似乎想表达的,或许只是对于失意男女的一些美好的祝福和期望。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很难对男主角们抱有希望。
阿sa很可爱,整条主线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和惠英红的支线部分相比仍然体现出较大的差距。
无论是从演技、故事、意义,还是从“感动”二字上,支线剧情值得一个超越作品整体的好评。
抱着看一部轻松喜剧电影的心态看这部电影,就觉得还不错。
电影中关于女性独立、女性选择之类的台词,虽然浅,但是直球有直球的好处,轻松喜剧嘛,早早抛出支撑行为的理由,免去多余的解释。
电影中多次提到了离婚数据,感觉没有用得很好,跟女主的犹豫结合不起来。
女主对复合的犹豫,在我看来,其实跟社会风潮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在考虑Adam这个人,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胜任爱人这个角色。
虽然第二部的Adam这个各方面都比第一部成熟了很多,但这并不能抹去曾经的伤害,信任没有这么容易重建。
母亲的感情支线要明朗得多的原因也在这里,他们的感情是没有原则性伤害的。
不支持Eva复合,如果复合了,接下来的生活一定会产生怀疑对方的副作用。
最后!
惠英红的气质、演技、台词功力真是太绝了。
虽然没深入了解过阿sa但是知道她跟阿娇也一直觉得她很美,这电影完全没拍出来她的美,剧情方面母女不像母女,自己女儿的男朋友出轨不觉得很过分吗居然风轻云淡的感觉,一边还牵挂着前男友转身又跟另一个男的接吻了,富豪眼镜男舔女主的这条线不明白有什么意义又贼尬,点了个三星感觉我多点了。
之前还在网上看到说女主妈妈的扮演者小时家里穷吃了很多苦是资深的前辈,看完电影不懂为什么要演这种烂片。
記得我看完《原諒他77次》,我想的就是這個問題:“為什麼Eva對Adam有如此耐心,原諒他77次?
換作是我,‘事不過三’才是我容忍的最大限度”。
我很清晰地記得,每次喜歡上一個男孩,我會給自己說,從現在開始我會每天在一個本子上寫想對他說的話,如果堅持下來,很久,這本書也寫滿了,那就是證明我對他的感情是值得時間考驗的。
然而我每次,都停留在了前幾天。
為什麼會有人能原諒對方77次啊?!
是有多少沈沒成本才導致你這樣原諒。
這兩部電影,單從劇情來說,是絕對的爛片。
Eva對Adam的愛在於“多年的情感基礎”和“真心愛這個人本身”;Adam對Eva的愛在於“多年的情感基礎”和“失去後才覺醒的悔過之情”;第三者對Adam的愛在於“欣賞和看似真愛的想要永久佔有”;媽媽對老友的愛在於“視若珍寶回憶”和“年輕時的純粹愛戀”。
正向的事情,比如“感動她”可以有77次甚至100次520次。
可是反向的事情,不可以有那麼多次。
結尾我想,Eva會選擇泰國明星,但也許他們只是一段時間的戀愛,最後也會發現彼此不合適;Eva如果只是間接性的精神與他人有了連結,她還是會合Adam繼續下去。
可是在我們的人生經驗中,一個可以傷害你那麼多次的人,就算第78次他開始改變,就算他在之後有79次的感動你挽回你,他總有一天還是會再一次傷害你。
媽媽終於在人生最後的日子有了自己選擇人生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不被“以時間為衡量的沈沒成本”和“他人的期望”綁架,去錯誤地做出選擇。
邱礼涛是香港导演里的一大“异类”。
他创作力旺盛,一年拍三四部是常事。
也是多面手,人送称号“快靓正”,各种类型和风格的电影,都信手拈来。
生猛炸裂的《拆弹专家2》还有些让人意犹未尽,邱礼涛又有新作与观众见面——《感动她77次》,这是2017年《原谅他77次》的续篇。
虽然有阿Sa和周柏豪两位明星领衔,但几年前的《原谅他》仍算小成本电影。
最终在内地拿下7千万人民币的票房,香港本土也报收了1400万港币,是近几年以小博大的范例。
这是一个有票房就可以出续集,甚至做“宇宙”的年代,可惜《感动她》只是一次狗尾续貂。
虽然没有像《前任3》那样变成狗血的自我感动;但它也没有像《原谅他77次》,或者《前度》、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等港式爱情小品那样,对爱情进行犀利残酷的解析。
前篇:不轻浅的爱情小品《感动她》的故事发生在《原谅他》一年之后。
虽然续集有不少闪回介绍前情,但没看过第一部直接看第二部的话,障碍会很大。
在第一部中,Eva(蔡卓妍 饰)与Adam(周柏豪 饰)拍拖十年,Eva一直忍耐着Adam的种种小毛病。
她买了一本主题是“原谅男友77次”的笔记本,在笔记本上默默记录Adam每一个让她抓狂的点。
Adam虽然是富二代,但跟父亲关系很差,事业无成。
他的性格也很毛躁,粗心大意,像个不懂事的小孩。
因为他记错Eva的生理期,又未做措施,导致Eva意外怀孕,攒够了77次错误。
于是Eva在独自做完流产手术后,选择分手。
Mandy(卫诗雅 饰)借Adam情场失意,很快趁虚而入,但Adam依然心系Eva。
在发现Eva“原谅他77次”的笔记本后,愧疚不已的Adam当众向Eva致歉,恳求她给予自己第78个机会。
Eva答应了,但她很快发现Mandy遗留在Adam家的物品,知道短短的分手期内,Adam交往过别的女孩,于是决定与Adam彻底断情。
影片到此结束。
乍一看,《原谅他77次》不过是一个轻浅的爱情故事,但邱礼涛还是有他独特的爱情表达,直抵情感本质。
故事是从Eva视角展开的。
表层故事看,是她花了10年时间陪伴Adam长大,但Adam就是长不大。
可如果我们细究Adam所犯下的77个毛病,确实有大是大非(比如在Eva未知情的情形下未做安全措施),却也并非都无可挽回,比如约会总是迟到、不知道女友不吃葡萄干、沙发买大了、偷偷给别人发信息……
Adam改不了了吗?
不见得。
《感动她77次》有一个小细节可做对照。
Eva去英国前,独自搬着沉重的行李上计程车,她突然想起跟Adam旅行时,都是Adam在忙前忙后。
有一次俩人出游,临上车前,她问Adam是不是又忘带护照了?
Adam先是吃惊表示,果真没带。
在Eva准备发火,并说“你总是这样”时,Adam亮出了护照,表示自己逗Eva玩呢。
可见,Adam有希望“长大成人”。
但Eva在“原谅他77次”的主题的提醒和暗示下,她似乎无时不刻在收集Adam犯下的错误,Adam没心没肺,并不知道Eva在做记录。
两人的地位不平等,实际生活和心理暗示中,Eva总是忍受更多、付出更多的那个,记错、原谅成为了习惯。
不打破这种模式,感情绝不会长久。
《原谅他77次》由此打开了观众看待爱情里对错的新角度。
如果只是一方的妥协和委屈,没有错的这一方也可能在不沟通的压抑下,变成“怨妇”“怨夫”。
《感动她77次》是Adam和Eva故事的延续。
Adam对Eva念念不忘,甚至开发了一个叫做“感动她77次”的APP,以纯情的守候,想要让Eva回心转意……这一回,邱礼涛是否依然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下,蕴藏什么生猛的爱情表达?
续篇:流于俗套和混乱跟前篇相比,《感动她77次》存在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它的叙事视角是混乱的,一再发生偏移。
从两部的片名看,第一部女孩是主体,她要原谅男朋友。
第二部男生是主体,他要追回女朋友。
但是只看海报就知道,续集加入了第三位领衔主演——马里奥·毛瑞尔。
中国观众对他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暹罗之恋》《初恋这件小事》。
长胖的马里奥在片中饰演Marvel,一位当红的泰国明星。
于是电影分出一支,去讲马里奥的明星生活、秘密的“时空侵略者”(艺术家)身份。
为了制造三角恋,所以要有一个马里奥拿错手机的烂梗。
几次接触,马里奥突然就对Eva动情,理由是霸道总裁常说的句式“以前从来没人跟我这么说话”。
同时,镜头一怼,音乐一响,还在为马里奥侵犯隐私而大怒的Eva,突然就接受了这个男明星。
影片很含蓄地表示,两人当晚发生了关系。
这边旧恋Adam仍然不减攻势,于是Eva在两人之间徘徊,到底是投入一段新恋情,还是去吃回头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柏豪有一些敏感争议,总之阿Sa和马里奥的戏份、情感似乎都重于他。
周柏豪的一些戏是和惠英红(Eva妈妈 阿莲)同场,影片又专门花了相当的篇幅讲述这位妈妈的爱情和亲情。
母亲阿莲突然患病,Eva想让母亲为自己活一回,帮母亲和她的初恋续上前缘……
叙事点和视角太多,不仅让电影略显杂乱,也让电影在每一个分支上的表达都不够深入、不痛不痒,人物的选择和动机都被含混过去。
Adam的“觉醒”虽然有前篇的铺垫,但他一下子纯情得像情窦初开的少年,还是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了。
尤其是体现Adam成熟的那个脑筋急转弯——暴风雪的天气,开车遇到3个人,一个兄弟,一个病人,一个心仪的女人,车除了司机只能载一个,要载哪一个?
拜托,十年前观众就听过了。
可以理解Eva对Adam感情的复杂——每一次她对Adam再次动情,都会有另外一个自己在耳旁反驳。
但她的优柔寡断:既不愿意接受Adam的感情,又一直在接受Adam对她的好,也削弱观众对她的情感认同度。
母亲阿莲这一分支,反倒成了电影中打动人的地方。
惠英红的演技也是对其他年轻演员的一种碾压。
可单拎出来看,阿莲的故事也是一个压缩版的《你好,李焕英》,试图去打破外界对“母亲”的种种束缚。
但这样的女性表达,也比较老生常谈,甚至因为温情来得太容易而流于鸡汤。
影片的结尾更令人头大,三个主角你看我,我看她,经历了这么多Eva仍然没搞清楚她到底爱Adam还是Marvel。
前面对马里奥和Eva感情的潦草铺垫,也让这组三角关系看起来十分牵强、不可信。
强行做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有一种明显要拍第三部的感觉。
邱礼涛,知道你一年拍四部不是问题,但还是别再续了吧!
文/李愚
520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必须要正儿八经过的情人节。
商家变着花样儿的促进消费,纪梵希爱无荆棘,圣罗兰就翻天覆地,反正日子不能好好过。
最恶心的是花西子,送礼就送花西子倒是没啥,520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情人节这种调性简直是硬生生的把国风文化拉低了一个档次。
毕竟古人说陌上花开,古人说之子于归,古人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甚至隔壁霓虹也说今晚夜色真好。
说520我爱你,没准是民国……才发明的词?
也说不定。
所以为什么要应景去看感动她77次,可能也只是单身狗的好奇。
毕竟当年还在校园里哭天抹泪的时候,也觉得原谅她77次挺好看的。
怎么说呢,片子拍的挺中规中矩的。
就是……小成本爱情片你希望它长啥样,它就长啥样。
特效大片的画面没有,俊男美女还是可以看一看。
演演小情小爱,倒也不会觉得演技不够用。
看原谅他77次的时候,感觉是人物在带着情节走。
从生活的细节压抑到爆发,沙发的长度和梳妆台的眼镜盒,都给人有点贴近生活的感觉。
男主的幼稚来源于生活的优渥,而女主的每个决定都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不知为何,到了感动她77次的时候,仿佛变成了剧情为了达到某种结果在推着人物行动。
比如泰国男明星在机场和女主拿错手机,还翻看人家短信,还热心群众一般给人家助攻,最后爱上了女主,这是什么圣诞老人品格。
你爱上她啥了?
爱她怼你吗?
爱她好单纯毫不做作吗?
比如女主的妈妈突然就有一个初恋情人,女主上句话说我帮你找找下句话妈妈就在医院里偶遇了,而且对方无儿无女且惦记了女主妈四十几年,你说巧不巧。
两个老人家刚刚好都活不久了,于是为了让二人幸福度过所剩不多的日子,女主男主就假装自己结婚其实密谋了妈妈和初恋的婚礼。
啊这……老头儿是孤寡老人不用经过家人同意的吗?
上部里出现的追女主的土豪和男主的419对象,也是不知为何对二人死心塌地,哪怕男女主两个人都已经明确表示n次老娘对你没兴趣。
这都一年了,男女主纠结万分还情有可原,你们俩这是图个啥?
可能是我长大了,对于单纯的王子公主的童话已经绝对的不信任,对于一个女律师还能告假去伦敦庆祝闺蜜孩子的生日宴就更加觉得异想天开。
我知道一个大律所的律师有空回家吃晚饭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有个爸爸开律所的前男友还对自己念念不忘更是不可能的事(无论是有钱/念念不忘,都不存在),偶遇男明星这件事如果赚的够多去做头等舱倒不是不可能,但是男明星因为我会织毛衣而喜欢我这种事,呵。
最夸张的是,男明星还会在楼墙外面贴七巧板!
绝了!
我要不是过了一字打头的年纪,一定会被感动到一塌糊涂的。
最后我觉得,如果女主答应了男主的求婚,那我一定会把这部片和喜宝&八月未央放在一起,归进【今年又浪费时间了】文件夹。
男主如果真的成为了女主想要携手共度的人,为什么两个人还要用回忆里的美好支撑呢?
和419对象断了联系(你倒是别专门给人家送眼镜盒啊)不是应当的吗?
做了一个道歉专属的app,为什么感觉只是在事业里藏了点私心?
结果还是连打蟑螂都躲到女主身后。
那么女主,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港女,前有私人飞机的大土豪,后有行为艺术的大明星,选择前任的原因难道是我们一起有过美好的回忆?
还是那盒胃药?
如果婚姻的本质,最后只是相互扶持,那男女主的婚姻,看起来倒也不赖。
但无论是上部还是这部,无论是剧中还是我们,似乎都不这么认为。
电影名称:《感动她77次》观看时间:2021年7月9日这部电影真的不知道咋说,真的是一言难尽,每次找电影看都能看到烂片我也是服了。
剧情奇奇怪怪,男主想要追回女主,他本身是一个渣男,对于这样的浪子回头的设定观众其实还是普遍能够接受的,毕竟不能不给任何人变好的机会。
结果嘞,女主在男主把他追回来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跟一个泰国男人就见了两次就跟人家接吻和干那事了,真的是让人没有办法理解。
你这么随便前面塑造那么清纯的人设干什么?
既然都是渣男渣女,那就没有必要这样啊,就像是《不日成婚》那样拍也可以啊,没有必要搞的男主浪子回头,深情的去找女主,这样浪子回头的剧情走线了,真的就是让人非常无语。
还有泰国的那个男二其实也是非常的让人神奇,他一开始是友军,结果因为女主稍微的对他有个性一点,就直接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从喜欢happy end的男人变成喜欢sadness end的男人,如果一个人的一句话,或者说陌生人的一句话可以给予人这么大的改变,那这个世界也不需要什么教育了,直接找一个陌生人对一个人讲几句话就懂事了?
更何况这个情况还是泰国男人没有处在任何的逆境或者绝境之下发生的情况,令人费解。
这两点就非常的让人神奇,感动她七十七次这个电影的标题也仅仅只是其中男主做的一个APP,让人感动的情节更是没有,倒是男主一直在舔着女主,任劳任怨后女主和陌生人去释放自己?
所以这部电影究竟在告诉我们什么?
——你努力喜欢或者挽回的一个女人其实她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绝了。
是一部烂片,建议不要看,且前后不搭调,剧情有头无尾,强行下一篇,建议不看。
为了马里奥来的,但演的角色不论身份背景还是行为动机都匪夷所思:大明星同时还是飞檐走壁的时空侵略者,这操作可行性未免神乎其神(问号脸);对阿Sa好感却给周柏豪发APP链接,奇怪~这APP周柏豪自己编写的 为啥还要马里奥发他提示去哄阿Sa?这三人间蹊跷怪癖的行为逻辑是啥子情况(问号脸)???看完才懂,本片只是该“剧”承上启下的第二集。
喜欢真实的爱情电影,不甜宠不虐心,不狗血造作,不矫情浮夸,只有都市男女间分分合合的那些纠缠与拉扯,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
他们俩好配啊
其实嘛,有一半的事情我也正在做,这结局是有点突然,我想打低分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虽然我不苟同
四星给阿Sa
只要感动她77次,就能让岳母改嫁。这个续集,直接辣鸡。
为赋新词强说愁,港产片里的PUA品类诞生中(:衍生一时爽,一直衍生一时爽【Angela的cameo+主题曲补半星!
看过前作就能顺利接受这部片子,有点像电视连续剧一样,虽然有点狗血但是你还能继续看下去,这次最大失败就是加入马里奥毛的角色,两人爱的莫名其妙,而且马里奥胖起来就像小沈阳。惠英红的绝症线是比较感人的。
就红姐和旦哥的线好看啊....蔡卓妍怎么全程在读台词
【22/55】™的全世界都在用同款手机吗,有被牵强到,而且冬阴功偷看人短信,破坏建筑物外观,营造浪漫也有一定的限度吧。反而是周柏豪的角色在这部是很讨喜的,多少次在边缘都希望他们复合,开放式的结局是要留给第三部吗,片名叫什,爱上他77次吗。还有是喜剧爱情片很喜欢加想象画面还是港片特供,而且想象场面一如既往的粗糙。惠英红加分,部分台词加分,给妈妈婚礼的创意不错,虽然我很想看sa和周柏豪wedding
《原谅他77次》:当然选择不原谅他,生活都是在无数次原谅中破败得索然无味的。《感动她77次》:尊重1去看的,但这流水的“感动”凑不出条一条完整主线,还不如1。勉强为阿Sa多留一星吧。
依然感动
其实第一部是更真实的情侣状态!不过感动她也很不错,加了泰国帅哥,结局明显是为第三部埋伏笔呀!
旁边的女生一直在说“好甜啊好甜啊” 后来还看哭了 我佛了…
不是粗制滥造,不是敷衍,不是矫揉造作,不至于特别俗气狗血。值得一个推荐。有一说一,没看出来做了哪些“感动她”的事,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整理房间,就这?或许开发app算吧。以及大概会照顾人了,但老实说,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还是挺考验心性的,真的能照顾到人吗?故事中心还是adom和eva,marvel的人设就有些不好说,可以是途中的其他风景,也可能是另一个走向,就是一个意象吧。不是很明白eva妈妈的那段情感线,隔了40几年,即便真的还爱,但可以生活在一起吗?不担心生活的不合适吗?当时看到为了母亲就结婚,真的是白眼翻上天了,还好最后是妈妈和她初恋的婚礼。农夫俩人真的是看到就想笑哈哈哈哈哈,太适合搞喜剧效果了。
故事尚未完结
没有啥感动的梗
竟然可以有续集!
片中的那个公交站等车的问题,大概是我初中就听过的了,没想到2021年还有人在说。于是整部片子的观感大概也就跟我听到的这个段子差不多,老套、陈旧,还有些不合时宜。你说它难看吧,现在这样的港味纯正的爱情片(我看的粤语版)确实是看一部少一部;但你要说它多出色,真的也很难称得上,整体依旧是尴尬的、无趣的,甚至是过时的。
第一部女主角下定決心分手,第二部男主角洗心革面復合,上一次還是《單身男女》系列,不過至少還有比較合理的心理刻畫,而這一回卻沒有,顯得格外懸浮,如果沒有惠英紅的支線尚有一些甜蜜與感動,不然整個故事更像是在餵觀眾吃屎,浪費我對第一部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