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下的话来说,《溏心风暴》可以算是TVB的大IP了。
第一部卖“鲍鱼“,创2003年来TVB自制剧最高收视纪录。
第二部卖”月饼“,创1991年以来的最佳收视纪录,平了2005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在香港创下的最高收视纪录。
第三部卖”奶茶“,在合作的视频平台上国粤双语播放量突破13亿。
但抛开数字,只谈观感与剧情,那么第一部是缔造神话,第二部是延续神话,而第三部,则是一落千丈了。
这当然和近几年TVB的整体低迷有关,但能拍得这么尴尬也是难得。
要不是为了这俩,谁愿意忍受40集的无脑剧情?
第一部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二,看到入迷,特地买了常在心在剧里的同款索爱手机,也是真爱无疑了。
努力找到了一个正面图,啊,好怀念翻盖的手机……要说真爱,还得是《溏心风暴2之家好月圆》我几乎每年都会看一遍,已经到了随便截一帧图就能大概猜出是哪一集的境界;片头曲、插曲全部都会唱,如果在大街上无意间听到都会有一种”被点亮“的感觉;所有演员都喜欢,哪怕演技不过关,我还是带着角色滤镜觉得Ta没有黑点,况且和第三部比真的要好太多了。
还记得第一次去香港时,住在沙田的朋友家,特地转了两趟车到北角,就是为了看看剧中荷妈一家住所的拍摄地。
而后来,北角也成了我每次到香港必去的最爱区域。
就是这栋楼,在春秧街的后面关于演员"># 关于演员虽然看了这么些年,一方面角色与演员还是分的很开(不像看甄嬛传,演员已经与角色永恒挂钩了);但另一方面,角色的某些小特征还是被我印在了演员身上,比如林峰,相比于《使徒行者》里邪魅狂狷的形象,更喜欢家好月圆里的暖男形象。
因为是台庆剧,所以在当时可以说是萝卜开会,噢对不起,是群英荟萃。
很多之后的视帝视后在这部剧里还在演配角,但也已经初露锋芒。
比如黎耀祥,演一个年轻时因为钱背叛荷妈后来迷途知返的做饼师傅,戏份不多,而且与后来的巾帼枭雄系列差距非常大。
还有杨怡,那个时候就已经预知到她以后要做一姐了。
一来她的角色阿月在剧里的身世坎坷,适合安排冲突剧情;二来虽然每人都有围绕自己发生的剧情,但关于阿月的格外多,且不仅多,在其他人作主角的剧情里也经常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就是据我观察她的服装特别多……
哭起来也还是美的陈法拉也是特别要提一下,当时的五小花之一(话说这部剧里占了四个诶)。
因为扮演的角色无法说话,所以需要她用表情和手语等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整部剧40集,光是手语就够难学的了,而且还要加上后期的配音,甚至后期添加的配音的语音语调都能毫无违和,我还是蛮服气的。
关于剧情"># 关于剧情虽然《家》的剧情的拍摄没法像《甄嬛传》那样每一帧都可以分析出长篇大论,但40集的长度的确有很多可以说道的。
如果喜欢看撕(哔),那一定会看的很过瘾。
前半段争子女,后半段争老公、争家产,可以说是从第一集撕到最后一集。
撕亲人,撕恋人,撕好友,撕同事……一点点小事也能吵到天翻地覆。
经典的是,几乎每一集的末尾都是一个小高潮——互扇耳光啦、滚下电梯啦、姐妹反目啦等等。
哪怕看过很多遍,再重看也会很爽!
百度搜到的扇耳光镜头,爽!
矛盾最集中的荷妈与阿红比较经典的一幕。
Jo饱与孩子们聚天伦之乐,喝到烂醉,阿红打电话来催他回家,荷妈直接接起来怼过一句,很解气。
隔几集就会出现一些耍宝与逗乐的剧情,但又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每次有类似的场景出现,都是在缓解紧张的剧情,有张有弛,所以剧情发展让人更为印象深刻。
比如前一秒还在为失恋的阿庆而难过,下一秒就能看见为了安慰阿庆而扮丑样的Jo鲍。
比如前一秒荷妈生日时孩子们集体”换装“表演,下一秒就能看见Sa姨故作姿态的声泪俱下。
感情戏是有一点小遗憾。
每一段都七零八落,毕竟不是都市感情戏还是可以理解的。
林峰和钟嘉欣的cp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看了这么多遍觉得也还OK啦。
只是我看了这么多遍,最喜欢的还是片头曲里的这个剧中删减掉了的镜头。
因为大团圆结局之前一直是男方默默付出,而女方是“想触碰又缩回手”,只有这几秒是调转过来的女方挽留男方。
钟嘉欣的另一位cp是黄宗泽。
其实挑出来看剧情,黄宗泽演的dr.凌真的蛮渣的。
先撩者贱,撩完又装清高,后来又持续的优柔寡断……但能把渣男演到不讨人厌,最近我能想到的除了他就是雷佳音了。
还有一个tips,如果想要学粤语,这部剧是非常非常好的启蒙,就像以前学英语都看老友记一样,金句频出,还有许多粤语的俚语,很好笑也很好学。
比如最经典那句“唔使惊,荷妈系大厅 ”、“阿婆跑得快,一定有古怪!
”等等。
最重要的是语速与发音都很适合初学者用来练听力。
身为北方人的我本人,能横行在粤语地区80%就是拜它所赐。
至信和于素秋的经典场景,当初这段绕口令我也是默默学了很久关于角色"># 关于角色虽然是大家族戏,但几乎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且每个人物都有至少2-3集的支线剧情是围绕自己的。
这也是我觉得编剧很厉害的一点:毕竟角色众多,大家庭里除了七个子女外还有父亲、母亲、后妈、爷爷、奶奶、姨婆、舅舅……它不像情景剧每集都是一个故事,所以要在推动大背景发展的基础上在演绎个人的小剧情,我觉得其实是很难的。
每个角色都很独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剧情既凸显了性格,反过来也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戏剧冲突更合逻辑。
上面也说到,杨怡有好几段段故事是围绕她的,其中有两段都是与离家出走有关。
虽然原因差很远,但不过讲真,除了衣服有变化外,演技上没太看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然杨怡本人我觉得还OK啦,纯粹是吐槽一下编剧同一个梗用两次。
分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离家出走关于插曲"># 关于插曲我记得我第一次完整看完《家好月园》,mp3里就多了十几首歌来回循环,可见片中的配乐选择是多么良心,每一首歌都完美的契合剧情与人物性格。
片头曲《无心害你》不多说,当年在香港人人都会哼几句;而其它比如代表管家仔的《爱不疚》、代表于素秋与凌志信的《Ice cream》(这首非常好听,当时看完剧搜了很久才搜到这首歌)、代表阿月的《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代表阿庆的《分分钟需要你》等等也都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的港乐也出现的恰到好处。
像阿庆与男朋友分手的时候背景乐是张智霖的《祝君好》;于素秋与管家仔在KTV合唱《现代爱情故事》;于素秋与志信重逢,在ktv合唱了孙耀威的《再见不是恋人》,喜欢听港乐的也会遇到很多小惊喜。
小彩蛋"># 小彩蛋
这两位跑龙套的警官就是隔壁《法证先锋》重案组的阿sir啦
最左这位出镜时间不到一分钟的就是黄智雯啦,是TVB的小贾静雯。
之后慢慢上位演到女主,太不容易了写到这里,感觉差不多了!
剧荒的、没有电视剧下饭的都安利你们来看这一部戏嗷!
人生如戏,聊聊我刷剧时关于后妈和亲妈精彩剧情的体会。
1米雪饰演的后妈殷红,小三三位,处心积虑抢了荷妈的老公,拆散了荷妈一家人。
关于6个孩子,法院的判决是荷妈和细鲍每人各三个。
离开法院的时候,荷妈对所有人说:“下辈子,我什么事情都不做,一定要教好我的子女们。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是贯穿全剧的台词。
天下父母无不深爱子女,担心子女的衣食和前途。
但是像荷妈这么通透的母亲并不多,她看重的是用心教育子女成人,期望子女正直做人、开心顺遂。
由荷妈带大的阿月、阿欣、管家仔虽然平平无奇,但是三观都非常正,性格非常好,人品性情没话说,三个孩子之间总是开开心心有说有笑。
2反观被分给细鲍的三个孩子,过得有些惨。
细鲍自以为他有钱,这边的孩子们肯定比那边的开心,其实他手里的孩子们一直在被后妈摧残。
大儿子阿卡被判给细鲍的时候,已经长大懂事了。
他知道后妈是一个爱抢东西、工于心计的女人,所以从不把后妈放在眼里,一直叫阿姨,始终不开口叫妈。
阿卡每次和其余兄弟姐妹团聚在一起,都会讲一个口头禅“阿婆走的快,一定有古怪”。
后妈表面上大度不计较,却早已暗中差人教唆阿卡炒股学坏,导致阿卡高中开始染上股瘾,欠下百万股债。
参加工作后,阿卡在办公室带同事炒股被上司开除。
后来亲妈出动逼迫阿卡戒掉股瘾,阿卡才得救,走上生活的正轨。
然而,三十岁时,阿卡检查出患上一种奇怪的心脏病,身体状况不乐观,术后要定期检查。
据说这病和长期沉迷炒股损害身体有关。
原来,后妈打骂、暴力、凶狠、孤立前妻的孩子,只是一些低级手段,高级手段是把一个好孩子养废。
3和阿卡一起判给细鲍的还有二弟阿圆。
阿圆在公事上被后妈架空,任凭摆布。
私事上被后妈抓住把柄,为人处事是非不分、唯唯诺诺。
可以说,阿圆的生活完全被后妈控制死了。
最后是最小的弟弟阿中,小小年纪被迫派到遥远的异国,只为了做后妈亲女儿的陪读。
后妈把自己的亲女儿培养成医生并鼓励自食其力,却从金钱和奢侈品上腐蚀阿中。
他们的亲爸和亲奶奶认为后妈比荷妈靓丽、能干、人好,一直以为后妈在尽心尽力培养每个孩子读书成才。
所以,这三个孩子心里的苦说出来别人还不好理解,一旦说后妈的不是,会被责怪不听话和不懂事。
只有荷妈意识到后妈的恶毒,时常暗中关心那边三个孩子的动态,每次都及时出手拯救羔羊。
对平凡家庭的孩子来说,不论亲妈在不在身边,有一位注重爱与教育的智慧母亲默默关注是可以通往幸福的。
-End-
把管家仔和林峰的形象混合在一起了,于是越来越喜欢林峰。
他的眼睛形容地不恰当一点,真的想用楚楚动人来说。
想起剧中管家仔对于素秋离去时的默默注视,遇见于素秋时的满眼笑意,为于素秋伤心时自卑自责但最终还是很坚韧的眼神,这双眼睛已经非常会演戏了,内心情感流露无疑。
管家仔对于素秋的感情一直是深厚而又克制的。
青梅竹马是他们很坚定的感情基础,之后家庭背景急转直下导致的个人发展差距又使管家仔心存自卑,但他不敢表露感情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贸然表白会使家人之后见面充满尴尬,况且他对于素秋的感情已经有些超凡,只要于素秋需要他,他愿意以任何一种形式付出,无论是安慰陪伴还是黯然退出,让于素秋有更好的归宿。
当然,TVB是永远歌颂真善美的,最后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满足了广大影迷的幻想。
管家仔会在于素秋心情不好打电话找他的时候安慰她,逗她开心,直到她忘却烦恼,沉沉睡去,自己也会腼腆开心地一笑......管家仔会在于素秋也常常乘坐的渡船上留心今天会不会碰上她,如果碰上了,就给她一盒酥饼吃,轻松地聊几句,然后暗暗期待下次能再见面.......管家仔会在于素秋因为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而承受压力的时候,默默地回到好朋友的位置,即使于素秋没有完全理解他的用心,也独自承担很多......管家仔会在于素秋对他的感觉有犹豫的时候保持一段距离地注视着她,不逼近,不让她有压力,即使自己很受伤,也要让于素秋可以做出最符合内心的选择......管家仔会在于素秋有男朋友的时候稍显单纯地问,还能不能和她做好朋友,并没有其他用心,只是他相信于素秋永远有需要他的时候,而仅仅这样他也已经很满足......管家仔会在于素秋和他成为男女朋友以后踏踏实实地去爱,不多想,不疑心,因为之前的重重波折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我能想到的最适合形容管家仔的词是温暖,虽然这种温暖很难在现实中寻觅,这样温暖的人也很难在生活中存在,但这样一个影视剧形象真的是很美好。
很感动。
荷妈给20W红包的时候,觉得母爱的伟大,虽然是为了帮SA姨。
但是说到孩子的时候就特让人心寒。
林锋真的太完美了,给钟嘉欣买衣服鞋子的时候觉得很可爱。。。
有点傻,就像自己曾经做过的傻事。
只有和那些傻过的人才好意思提起。
不过他们中间还会插入黄宗泽,内心还是希望能和林峰一对。
越来越好看了。
星光熠熠。。。
妙语连篇。。。
觉得TVB的颁奖礼比奥斯卡的好看。。。
飞跃进步男艺员 王祖蓝 同事三分亲的确是部好片(很多时候港剧论坛上关于它的讨论大大超过后两个时间段的剧集的说),要不是有万人空巷的家好月圆在肯定会成为今年最佳,王祖蓝在剧里表演搞笑很多人都喜欢,但不要忘了阿“裘俊”徐荣也有不少人气,但王祖蓝除了拍戏之外兼职主持尤其是在“掌门人”成为长老,多次参加歌舞表演且极尽搞笑之能事。
若论08年他的进步无人能比。
飞跃进步女艺员 胡定欣 不说了,不觉得她怎样,银楼金粉表演尚可,搜神传(本来就烂)的雷人妆。。。。
最佳节目主持 苏施黄 阿苏很本色,很出彩,很坦率,很喜欢。。。。
我最喜爱的男角色 林峰 说实话除了他之外,像黄宗泽或者是吴卓羲拿到奖都不出奇,关键在于林峰是管家仔他们不是,一部戏成就了一个人,就是这样。。。
林峰这么多年的角色常常都是一个类型,他要再上一层还有很多路。。。
(他说自己演过18部,事后一看居然看过其中的12部,笑。。。
) 我最喜爱的女角色 李司棋 或许高层并不想让同一人凭着同个系列的剧集就拿到两年最佳女主角,但是司棋姐的表演诚如秋官所说非常细腻自然,多说一句她的声音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哈哈 最佳女配角 杨怡 杨怡是和林峰同时期的演员,好多年前(?
)看她和叶璇、林峰演再生缘就很喜欢她,表演自然大方,在这几年里的戏路也越走越狂,从古装到时装从乖乖女到叛逆少女到拜金女都有,这次获奖是对她的肯定(至少好过钟嘉欣)。
唯一不是很满意的是妆越来越浓了。。。。
最佳男配角 黎耀祥 祥仔在无线很多年了,按老爸的说法就是那种看着非常熟悉然后就是不知道叫什么的演员,以前看得多的是他演那种懒散的角色,不过在楚汉骄雄和秀才爱上兵里性格强硬了不少。。。
在颁奖礼上许多人都说要和他争KLF奖。。。
而获奖后他的激动不亚于拿到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主角 夏雨 又是几十年的老戏骨,去年他做饱饱输给了儿子陈豪,如今今年又对着两个儿子,如果说去年他和陈豪是不相上下的话,今年他的表演绝对好过林峰。
那种心路的不断转变需要很深厚的功力。。。
实至名归 最佳女主角 米雪 红姨拿奖,一方面是司棋姐的因素,一方面诚如她所言,够晒奸!
在TVB剧集里演坏人演的出色的话就有很大机会来竞争最佳主角(郑嘉颖的突破性演出也是一例,但实际上他不如郭晋安)。
平心而论关菊英演的不错,只是人心所向加之对米雪这么多年的贡献成就了这个最佳女主角。
最佳剧集 家好月圆 看了前面的名单,不难理解为什么是这部剧。
且看珠光宝气是否还能复制溏心的风光。
PS:黄秋生有关配角的点评“好戏得来不威胁到主角”经典哈哈。。。
好人在堅強的受委屈壞人在陰險的裝可憐最後的結局想都想得到是大團圓劇情算是很老套很老套的一種了那個主題歌唱得簡直也是有點灰暗啊這種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電視劇還是不適合小朋友看呢,哈哈。。。
TVB的一向都是適合師奶哦。。。
唉。。。
是不是我的心已經老了啊。。。
只看了一集就喜欢上了.真是看到又激动,又想哭,又想笑...全都是大牌演员哦,所有演员都还好,尤其喜欢的是米雪,越看越有味道,那个奸角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奸得连我都佩服她...
里面只有一个好人就是管家仔阿好,林峰这两年真的不一样了,再也不是寻秦记和大唐里面那个疯疯癫癫的大饼脸,现在峰少的眼睛有一种迷人的光芒,嘴角总是有可爱的微笑 ,不错 就是这个味
不同的故事填充似曾相识的桥段,这就是TVB。
伤害—原谅—伤害—原谅—伤害……大团圆,近年来大多数TVB剧集都可以用这种模式来概括,比如这部《家好月圆》,能稍微跳出这种模式的剧集就会显得独树一帜。
看TVB的剧集总是能感受到它特有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来自亲情的相濡以沫、爱情的不离不弃、友情的相互扶持,但最多的还是来自为了增添戏剧性效果而加入的各种纠结。
反反复复的背叛、出卖、见死不救、落井下石……,很多时候事情做得太绝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无法忍受,受害人却始终以德报怨,最终感化对方回头是岸,圆满结局。
也许是我缺少一颗包容博爱的心,我更愿意相信论语的“乡愿,德之贼也(不分是非的好人, 是道德的破坏者)”,对卑劣行径的原谅会伤害自己身边的人们,TVB一味显示宽容的伟大,却忘记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而将香港法律作为评判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更是幼稚到可笑。
还好有一首主题曲《无心害你》,冷峻的歌词能把这部剧集稍稍拉回现实。
有多少人是一直絮絮不止义正词严的指摘红姨呢可是有多少人看到是jo爸的问题呢当年即便出现的不是红姨是绿姨,结局都一样所以荷妈说,这么多年我没有真的怪过你,我怪我自己瞎了眼看错了男人直到红姨做的太过分为什么红姨不该使出假自杀这一滥招数?
已成事实,却想吃霸王餐不付帐,可能么?
只是扬言不付帐就报警,逼得jo爸认账负责罢了据说,世界上与你match的人大概是50万分之一,所以并不曾有be made for eachother爱不曾有先来后到,只是要懂得负责很多年前梁静茹有一首歌叫做《第三者》她只是个最无辜的第三者当了我们爱情结束的替死鬼罢了
17,弃
从头吵到尾
以前随便瞄瞄觉得还行,最近重看真心觉得这一家子吵死人了。自始至终都是男主最可恨,没有他出轨抛妻弃子哪来这么多事儿,毁了两个女人,两个家庭。
结局太恶心了,Jo鲍这么垃圾居然渣男被家人接受,恶心死了。不过看老电影发现40年来港剧真的跳不出浪子回头金不换 没有不是的父母这种老套过时的价值观。但红姨米雪演的真好,绝对值得视后。钟嘉欣黄宗泽林峯三角恋也很烦,一早就讨厌这种老土的感情线,但演员真是年轻又好看的时候。
补标。撕得精彩。
看得累心 太假了
老早就听说过,结果看了一集就三观崩坏 怎么大老婆小老婆同一屋檐下一家团圆这种剧情都有???剧情也是不知所云 感觉有病一样 我滴个神啊。。。这剧本这主题这逻辑这台词简直是灾难级别的。。。比如第一集我觉得弄成一个15分钟的小品就可以演完了。。。虽然我看得不多,但是港剧啥时候变成这样了?
好幸福~
继续经典,高二的美好回忆 记得追完后感觉很失落!这就是一部好看电视剧的魅力所在
阵容强大 温馨家庭剧 大飙泪
这故事是想表达善良就是任人欺么,纯为了钟嘉欣看这片
家好月圆庆中秋
吵架
有点失望的结尾。
事情要从一只蝙蝠说起。溏心风暴2,tvb狗血剧集大成者;钟笑莎 Sa姨,溏心风暴宇宙的洛基,溏心风暴的风眼,来自士砵亭的搅屎棍届天赋型选手,一集一骂人两集一搞事三集一抢身家四集一悔改,背负骂名推动40集剧中九成的剧情,可泣可敬。个人认为钟笑莎暴打忤逆女嘉美和钟笑莎含泪食银纸这两段是争产家庭伦理狗血剧的巅峰。
对于这种家庭纠纷真的看不下去了,会很揪心,为了黄宗泽等了8集,还是不看了
记得当初就是每一集都吵架 给人印象不是家好月圆 是中国人家庭就是人间地狱,强行大团圆 强行反转 没一个人特别是正面角色人物性格立得住 现实中有这样的人,一家人尬演温情自娱自乐,多一星都是给去世的李香琴奶奶。溏心风暴2:家无宁日
闹
大鼻孔的黑脸婊子母女恶心人
传统的港剧套路,中间部分冗长拖沓得太厉害了,我都能感觉编剧实在力不从心了点,演员的表演也太用力了。嗯,看完终于知道世界上最可怕是“事到临头,倒打一耙”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