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评价,不能再多了。
电视剧的主题立意是很好的,几个主角和主要配角的演技也不错。
硬伤也不少,一是演员的选择,李化边的媳妇、徐百年的媳妇。
那都是后娶的小媳妇么?
夫妻俩明显不是一个年龄段的,即便是穿着老太太的衣服作掩饰,可看脸还看不出来么?
选角严重失败!
二是许多剧情失实,村里的一个小卖部,会一年花二十万请个戏班子;文秀会自己掏出二三十万去给高地。。。。
臆想么?
太理想化了。
三是不符合政策,村里要搞旅游开发的招商,这么大的项目规划,选哪个公司来难道是村里的几个党员干部讨论一下就能定下来的么?
四是高地去镇里告状,镇委书记的办公室,说进就能随便进的么???
五是。。。。
省略1千字。。。。
第一书记刘世成,一反过去英模人物高大帅范式。
刘世成看似有些呆萌,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本事,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才知道这是个大智若愚式的人物。
他锦囊里不缺妙计,在工作上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为了群众奉献出所有家财,甚至借钱扶贫;他不急不躁,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最后所有难点都被他攻克了,似乎在这个村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情。
通过影像,创作者把奋斗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形象,浓缩在了这个人物身上,也通过这个人物为众多农村工作者画出一张英雄脸谱。
本剧中陈三国塑造的特别成功,性格倔强,有自尊,他不承认他是全村最穷的一个人,他能自省,想极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最后在村组织的帮助下,在读书的作用下,他变得富有起来,通过编织产业实现了他要成为全村最富的人的梦想,他还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个人物在剧中不生硬,不刻意,不做作,人物成长轨迹自然流畅。
表演的也是特别的有代入感,好演员加上好的创作团队,成就一部好的电视剧。
“当前国内描述第一书记的电影电视剧非常多,这类题材深受市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他们扎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张继同时指出,这一类题材的同一性也非常严重,“不仅仅是影视剧内容,即使在现实工作中,第一书记的工作方法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雷同性,基本上就是到村以后帮助人民群众修路架桥、通电通自来水、修建各种基础设施。
虽然人民群众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让人民群众得到了鲜明可见的益处,但是不能治本,不能催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播出剧目、全国第一部反映文化扶贫的电视剧《遍地书香》,5月8日开始在北京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
这也是最新一部的鲁剧,该剧全程在临沂蒙阴县椿树沟村取景拍摄,导演杨真、编剧张继及主演来喜,都是山东人。
近日,该剧在北京举行专家看片会,与会专家称赞这部从沂蒙大地生长出来的作品很自然、很真实。
剧本拍摄过程我并不了解,但是也能看出工作人员在剧本制作拍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在电视剧的前几集,还略有一些槽点,不如古装都市这些题材吸引人,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对人物刻画的深入,对于扶贫工作的了解,这部剧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在扶贫主线下,读书学习氛围中,将不同角色不通层次不同性格的人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展现,不再是冷冰冰的纸片人,而是有温度有感情的生活中的人。
让人越看越想看。
该剧不仅在主要人物的描摹上下了功夫,主创人员还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塑造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通过这些人物让观众看到了当下乡村的活力,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塑造了像老支书、老妇女主任以及老党员高爷爷等几个老年人形象,让大家眼前一亮。
该剧告诉观众,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过时,相反仍在用他们清醒的眼光和独特思想,为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剧另一个可取之处在于,将沂蒙山区丰厚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了故事情节中。
可以看出这是主创人员经过了一番苦心经营才达到的效果。
这种文化上的照应,为电视剧增添了厚度和高度。
《遍地书香》就像一本文化扶贫教科书,给正在进行扶贫攻坚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些启发
读书并没有一下子看到效果,但是日积月累,它改变了椿树沟百姓的精神面貌,改变了他们看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读书、生活、工作三者的结合,在提升人们精神面貌的同时,逐步将知识转化成了生产力,并进一步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沂蒙老区的变化和发展是千千万万新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不单单是物质富足,更多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刘世成到村里后,注重调查研究,摸清村里的情况以图发展振兴。
从未想过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一口一个“三国大哥”叫着,苦口婆心劝说村里的贫困户陈三国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反被他举着镰刀逐出家门之后,第一书记刘世成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带领全村人致富,不能让任何一户掉队”
书记默默地为村民做了很多实事,最感动观众的是他让全体村民把每个人的梦想都写在村阅读室的黑板上,刘书记最后也写上了自己的梦想:每位村民的梦想都是我的梦想。
后来,他再一次站在黑板前,念叨着谁的谁的理想实现了,发现大部分都实现了,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也祝福刘书记的梦想能够心想事成!
如他所名[愉快]
很多人只要一看到农村片,然后无脑的就打低分,不说别的,就凭这部片子里面那么多老戏骨,你们也不能这样无脑的打0分吧?我觉得有些人是在踩低农村片里面找存在感,把农村片一味的踩低就显示自己很高的艺术品位?我觉得这部片子至少初衷是好的,而且题材很新颖,至少没有一部农村片是针对图书这个题材的。里面很多细节也是很真实的。如果真要说假大空,也是因为里面有些当官的讲话,但这就是中国官场的存在,你去接触一下真实当官的人,有多少人说的话不是大话假话空话。一个真诚生活的人,一个真正接触过中国官场的人,绝对不会说这个片子假大空。键盘侠,谁都可以当,关键要当的有点格调。
恶性至极!李化边那角色,那损出,你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在模仿刘能吗?是乡村戏不,有几个人地里都一点活儿没有哈~晃晃悠悠的天天吹牛批!我们这农村咋一天人都不闲着呢,还有时间看书?导演编剧去过乡村吗,用脑子想想就拍了??
在农村推广读书活动 想法很不错 实施应该有点困难
垃圾
讲不出赞美的程度,刘书记开着保时捷进城啦。
我奶奶最爱看北京卫视了,这部烂剧是接档猎狐吧??我忘了…对比太强烈了,烂到爆炸真的是2020的电视剧吗??我奶奶都不愿意看的辣鸡剧。
和是不是主旋律没关系,拍成这样你不尬吗?不接地气的胡编乱造。
陪老娘看的,低配版马向阳下乡记…超低配…编剧下限也越来越低了…
脱贫攻坚年里一部很逗趣的乡村剧!晚上和妈妈一起看很欢乐!
感觉还不错。由其是感觉李化边与徐百年的爱人,看着那叫一个有味道。嗯
我奶奶喜欢看,我跟我奶奶一起看。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的。
这个题材,李化边最有趣
看了几分钟,我还以为我穿越到上个世纪了。北京台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农村不读书?因为现在村里人都是年纪大的爷爷奶奶,认的字都不多。他们不是不想,是不能。
masks
题材为乡村题材,从读书这个切入点出发,从根本上让乡里乡亲有文化有内涵有思想。不过有一点理想主义,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远不止剧集输出的内容。总的来说给乡村建设带来一定的方法
不看评论我以前认为讲的东北农村的事😂😂
苍天呐 是不是父母辈都喜欢看这种做作的演技加夸张的剧情啊😂
尬,雷,这种戏,他们拍完了,自己看不难受吗
我本来是上豆瓣标记最近看的电影的,恰逢这剧每晚在北京台对我惨无人道进行精神污染,吐槽一下。最近闲来重读侯卫东在上青林种种,对乡村日常颇有亲近,本来打个两星也就行了,但居然也搞又臭又长38集,果断一星走起啊。作为主题明确的时代旋律剧,目标受众本不是我,我当无感路人即可,但男主角实在太丑太猥琐了,还搞几个美女大学同学倒贴跪舔这个驻村干部,你说这是侧面鼓励三本高校学生会干部都去当村官的宣传手法我都信。因为解决不了村里脱贫攻坚的问题,一而再再二三自己垫钱给村里开展工作,把自己的住房拿出来安抚无法做好思想工作的村民,这是严重的公私不分导向错误。这样拎不清的干部和谜一样的设定,真的好意思紧跟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