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全城热恋实话说看了片子的预告片是被背景的音乐给秒到了,这种类似于love actually的爱情片其实不算少了,但是这一次选择去看看我们自己的电影。
不得不说片子是很讨巧的,尽管导演反复强调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时候上演这么一部热辣辣的戏不是故意为之,但是这种“不自觉”的季节冲突和视觉冲突还是有不少积极影响的。
穿着羽绒服看着电影中一个个俊男靓女汗流浃背大汗淋漓的这种感觉挺奇妙。
说说这六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着自己各自想要表达和体现的我们现在所需要所羡慕所渴求的情感。
“苦工”和“狗十八号”生活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李艳在电影中一出场便表现给我们这个道理,很多事情果然不是实力得到就能做到的,怒气冲冲的一边往外走一边抹掉嘴上涂抹的口红,无意中看到的广告虽然低微但是对于李艳来说是谋求生计的直接办法。
而失去了工作的司机华,在心中也在惴惴的苦苦的不想被女儿看轻,在最热的夏天里两个中暑的人以着一种缘分开始了短讯情缘。
这一对的爱情是中年人的爱情,中年人的孤单负担,寂寞落寞,都似乎体现在了里面,当李艳坐在面试官的前面手指再也无法灵活地弹奏着她最熟悉的旋律时,当她收到阿华短讯时突然的哭泣,现场的人们都唏嘘不已,然后画面定格在奶茶含着泪,仰头微笑的侧脸时,相信人们学到的是一份乐观一份希望一种坚强。
而最后当这略显辛酸的谎言真相大白,原来谁都不贪心,只要握着你的手我就听得到莫扎特的声音。
阿威和叮当霆锋扮演的阿威是很可爱的,大S扮演的叮当是很不一样的。
一个修理冷气的小伙子与一个我行我素的机车女孩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并不新奇,阿威是怎么也不会知道那个在他脑袋里是神经病狂的想掐死的烟熏女生跳入大海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女孩的心愿,置着一股子气的他赢了女孩,却又真的不知道让女生做什么。
直到最后一切明了,他才对着女孩说“你一直在帮别人,这一次让我帮你。
”叮当的心情其实我完全能理解,她是这样一个总想着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女孩,去游泳去让阿威帮婆婆装她的儿子,甚至在纹身店拒绝着纹身师傅的表白。。。
她那句是心里话,看着手上的一个一个圈,说着如果明年我还能来找你,我就告诉你。。。
她拒绝的是别人的爱情,也是她不想给自己伤害别人的机会。
可是当她对阿威说我有准备,阿威说我没有的时候,是不是已经“错”了呢,而最后最后她依偎在阿威的背上,在阿威深深爱恋的眼神中,在香港夜幕中的驰骋开往的也并非是没有目的地的吧,是不是也在给彼此另一个幸福的机会。
我把阿威的父亲也放到这一段里吧,其实这一段父子情是真的很感人,一位老人在海边天天给人讲笑话,租阳伞过着自己的生活,直到在电视里面听到了儿子的新闻,老父亲眼中闪烁的光才让看电影的人有种感觉,原来是这样的联系,老人听到儿子说坐过牢时眼睛中一闪的内疚,再怎么样在电视前看到儿子要承认这件事做父亲的也都是会难过,而阿威的下一句话却又让他想到不成钢儿子而怒不可遏,而紧接着炸了的红灯泡,却成为了以后父子彼此懂得的媒介和纽带。
是不是也是阿威母亲的功劳呢,在街上破碎的红灯泡让阿威真正懂得了自己父亲对他对他母亲的那份爱。
而想到在家常扮黑脸的父亲是不是也给了我们一些共鸣呢。
酱油师傅和wassabi徐若瑄饰演的wassabi我相信会让很多男生都巴不得抢来做女朋友,漂亮、痴心、浪漫甚至主动的表白着,耐心的等待着。
她甜蜜的对出租车司机说这一次我一定不会走了却又不得不伤心的说我想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面对爱情,勇敢的女生真的是比男生执着的,在家里换她开始甜蜜的等待,只差一个便利贴的时候无意间的事故却告诉了她其实换一种角度,没那么执着已经很完美了。
张小姐长时间在餐厅内的独白,真的是让影院鸦雀无声,露出侧脸的刹那真的有听到惊呼,那一段话讲给的不是酱油师傅也是每一个观影的人吧,回想曾经回想爱情,自己怎样出现而又怎样实践。
于是在最后在酱油师傅最难吃的一餐中,wassabi告诉我们,告诉恋爱中还在更多彼此索取互相诉求抱怨不完美的情侣们,感动才是最完美。
小方和小琪实话说这一对儿是我没想到的好看,铺天盖地的预告片中“一百天以后你就是我女朋友”这句话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傻小子新的追求女生的口号。
大概是迥异于整部电影的时间年代,又或许这是演技所无法去衡量的青春的滋味让这对的爱情尤为不同。
在我在的那场电影中,这一段的爱情让观众有最大的笑声,最多的哭声。
在墙上依旧有着大红字的年代,看上了漂亮小美女的小伙计开始了自己“泡妞”征途,一开始对老板的不耐烦到看上了手表要跟老板打赌,小伙子一直是不屑的不驯的,拿着一根雪糕就去找女生反而被女生讲起了“价钱”,在最热的地方站上一百天。
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最正常的表现,懒洋洋的倚在墙根儿,女孩子的眼神一扫马上装起样子自以为帅气的玩儿溜溜球,不认真偷懒的雇人帮忙站岗,换个假人又连忙遮遮掩掩状况百出的笑料,怕被瞧不起的辩白“我是不会放弃的”。。。
以致到最后听见女生给了自己清凉油小声说还有XX天时一瞬间的低头害羞“你记得呀”。
心中甜蜜的小伙子于是开始认认真真的等待着,等待着自己的爱情。
然而看着女孩子的车走了,那一声叫骂和摔烂的蛋糕会是小方心中最不甘的呐喊,他在老板的嘲讽中有着坚定的眼神,执着地要山寨着轿车的牌子,其实是安慰自己我有了这样的车,我就能要得到我的爱情,看到那个标志的一刹那放映厅里哄然大笑,但是看着他打碎它大家却又连忙噤声,这掉到地上的也是一个最简单追求爱情男生的梦。
于是在最后的那一天小伙子离开了,女孩骑着车追到火车站问着你究竟喜不喜欢我,火车里紧靠着车厢流泪的男孩和火车外坐到地上哭泣的女孩让很多在场的女生留下眼泪。
我相信观众都不会讨厌这一段爱情,因为真的是至真至纯的爱情,小伙子从小滑头的可爱要到承担起梦想的有担当,女孩子戏谑的要求到骑着自行车去追求幸福。
这段特别的时间段真的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井柏然和杨颖是第一次触电吧,说起演技真的不如他们前辈那样柔韧有余,但是那份冲动的宣誓那份执着的等待是两个真正年轻的人在自己的年纪用着独特的纯然演绎着最自然的感情。
女孩子很纯洁很动人,而男孩子不怯场,很自然地展现着那份最最真实的冲动,羞涩,甜蜜和难过,而最后那个简单的甚至不知道碰没碰上的吻却让很多人都怦然心动。
在没有什么比初恋更加美好了。
leslie师徒和女模特一开始看这一段自己多少是没有进入状态的,我身边的人明显被摄影师的一句大喊“给我啊”吓了一哆嗦,相信看了电影的人多少都会有点小纳闷,这一部分在这部爱情电影里面怎么看都似乎有那么一点跳脱,因为没有一个那么明确的“爱”的主题。
直到看完我“努力”地总结了一下,这一段其实是想告诉人们原谅,宽容及谅解。
在摄影师刚刚失明那一刻我曾经以为真的是诅咒甚至会有什么玄幻的力量,但是师徒两人在不断寻找周沅沅的过程中从北京到深圳到最后回苏州在那样一个场景中尴尬的重逢,化解了原来的怨念,就是为了最后让徒弟给女模特拍照片么?
这一部分的电影画面我真的很想用“诡异”来形容,摄影师的眼睛失明了的不甘心和痛苦,周沅沅的怒目而视,还有给我留下挺深印象的徒弟“你懂个P”时喷到路人甲的口水。
不敢说导演的这一段完全没有意义,仔细想来这一段中如果要说爱情也是有爱情的,段奕宏扮演的摄影师有着一段失败的爱情,从而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化,导致了他拍照的时候暴躁,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可以再着重交待一下,不然就是这种说也没说清,还一定要说的情况,让这一段的游离和跳脱给整部片子多多少少的减了些分。
以上仅是一个观影者的主观看法,导演很认真,每一位主演也都认认真真的为我们演绎着我们熟悉却又不熟悉的爱情。
这是一部很有爱也很适合和自己的情侣朋友爱人甚至父母看的片子,冬天里感受一下各种各样的火热的但同时又是普通的平常的爱情,感受一下也许是忽略了许久的亲情,真的会让人从心底的发热和温暖。
简简单单的爱情,如同热恋里的那些,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有时也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下,让人回味无尽,甘之如饴。
可是电影里的爱情,如果简单则令人乏味和平淡,或许这就是艺术品要超越生活的地方。
全城热恋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简简单单的小美好被拍进电影里,变成平平淡淡的白开水。
影片穿插记述了n对情侣的爱情。
张学友和刘若英的爱情发生于一次短信的误发,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日夜期盼却从未曾发生的小机缘,是的,这样的情景貌似永远无数次出现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里,却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日常生活里只有把我爱你误发给别人的尴尬。
然后,双方彼此隐瞒身份,又是各位网民常干的事情。
最早在电视剧年轮里,一男的抗煤气罐却自称物流公司的,女的杀猪却自称生物研究所的,所以类似的小隐瞒我们也该见怪不怪了。
然后故事的发展就是所有人印象里的,彼此开始小依赖小暧昧,再来一次双方蒙在鼓里的擦肩而过。
最后见面,之前的小隐瞒被揭穿,彼此脸上荡漾出幸福的笑容,嘴里却好像要在拉住对方衣角的同时来一句“真讨厌!
”。
吴彦祖和徐若瑄的爱情像极了身边赌气的男女。
完美一餐是他们爱情里温暖的源泉。
一次拒绝之后,开始彼此发现无法离开对方,就像生活里那些彼此迷路但最终发现只有对方才是自己归宿的男女。
但是,之前的拒绝不能白拒,先拒了发现不行,然后立马重新好上,这不是太简单了,谁在心理上都不能接受说这就是我的爱情啊。
于是得找点小波澜。
徐若瑄选择的是等电话,电话也不能白等,也得找点错过的节点,于是把电话扔了电池掉出来,可惜可惜当然,最终要走到一起的,要不然就白等了,太苦了。
大S同样是和徐若瑄以及那位女工一样的,“如果你做到A,那么我就B”,这样的手法。
不同的是,谢霆锋稍显矜持,没直接做到A后就切入B,而是给爱情铺垫上了生活的气息。
就算快餐,也得品出点味道嘛。
大S确实以为身世悲怜的女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谢霆锋给自己实现了最后的心愿,双方紧拥,忘掉身边的灯火辉煌,身后不论多么苍凉哪怕停了电,只要双方一起,那么眼前永远光芒万丈。
摄影师的故事稍微科幻一点,但因为让爱情稍微复杂了,所以想在短时间把它说清楚,也就乱哄哄了。
倒是段奕宏助手的老爸的爱情故事,告诉了所有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用影片所有其他故事检验了的真理,在革命战争年代叫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在和平年代叫酒精考验方能成功,稍微浪漫一点叫爱到底做到底。
当我们看到喜欢的另一半,要么跟阿杜说的那样站在那里手握香槟却和别人一起,要么像James Blunt说的那样地铁里跟别人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对方那么有钱那么牛开好车住好房,心想这样的女孩怎么能看上我这么个俗人,其实不然,那女的其实没你想的那么俗。
坚持住,她就是你的。
然后,整个影片就把这些简单的小故事剪切穿插起来,五颜六色的,让人眼花缭乱,还有点窒息。
只有停留在某一个故事的某一个情节上,我们才发现,我们被简单的爱情感动着。
我们究竟在为什么感动呢,套用我老婆的话说,我们感动的是感动本身,与电影平淡凌乱的情节毫无关联。
情人节,应景的去看了《全城热恋》。
很佩服译者,将hot summer days这样的词段,译成全城热恋。
电影交叉着五段恋情,映在汗如雨下的HongKong。
徐若瑄,爱情。
杂志不小心砸在窗上精心贴好的。
还差一通电话的红色心形便利贴上,红色便利贴纷飞下地,她瞬间失措,慌乱奔到窗前,无措的不管不顾的向上补贴,竟然在纷乱中拼出了一个心形。
她终于释然。
张学友,亲情。
女儿向他要30元港币,但坚决不说原因,他不肯。
女儿负气摔门进自己的屋。
他慢慢打开钱夹,把每天工资50元的一大部分,30元港币,默默的塞进女儿的房间门缝里。
第二天醒来,女儿在床头放了50元港币,奶声奶气的留言说:“老爸,我可以拿50元港币买你一天么?
我下午的朗诵会你能来看我么?
”大S,无语还是觉得她不适合机车女的装扮,烟熏妆让人觉得很desperate。
最有趣的一幕,是她与谢霆锋之间的那场对话,他吃硬不吃软。
当场笑爆电影院的所有观众。
诗雅,纤尘不染。
To tell the truth,段奕宏演的不出彩。
但最后的最后,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这段恋情。
Angelababy,和井柏然。
我在电影的最后止不住的留下眼泪。
Angelababy,追着要开的火车,抢过列车员的扩音器,无力的喊着井柏然,而听到她的他,无奈的躲在车厢里哭的时候。
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初恋。
也是这样,也是这样的无奈,也是这样的揪心,也是这样的想要追着他问,想得到他的答案。
————————————————————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哪怕,只为了逝去的初恋。
在这寒冷的冬日,能看到如此“炎热”的一部电影,真是让人温暖到心里。
六段恋情,六种味道,确实有点真爱至上的感觉。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张学友与刘若英这一对,原本平凡的两人在短信中将自己分别粉饰成钢琴家和赛车手,并在不断响起的短信铃中爱上了对方,知道见面,两人才惊异的发现原来早已熟识,继而相视大笑。
张学友真是个可爱的父亲,在大街上扮成冰人努力赚钱,为了约会特地穿上Ferrari的帽子和外套,模拟开车的场景。。。
张,刘皆为将近中年的年纪,仍能如此浪漫的爱一场,着实让人心向往之。。。
其他几对也各有特色,从来不笑的大厨终于懂得爱的含义,为心爱的人做出最感动的一餐;修空调的伙计与外表酷酷内心善良却不久于人世的赛车女郎,驰骋在没有尽头的道路上;穿插在其中的还有一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虽然女方让男方等一百天的桥段略显老套,仍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以及人的朴实。
最让人觉得无味的大概是摄影师、学徒、模特三人之间的故事,反正我看了后没留下太深印象。
不得不提的是,在我看来,整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不是上述那些眼花缭乱的爱情故事,而是寿司店中的那两只小金鱼,当真是可爱到极点了,虽然特效很烂,但是头一次在华语片中看到插入动画角色的手法,而且相当精彩,真让人惊喜而印象深刻。
只要这两条小鱼出现,全场必报以欢快的笑容。
实在是太可爱了,为影片加分不少。
除了爱情之外,不断出现的搞笑镜头和浓浓的亲情也不失为全片的亮点。
张学友扮演的单身父亲,在女儿的穿针引线下既得到爱情,又重新听到女儿的琴声;谢霆锋的父亲对逝去二十年的妻子一往情深,最终打动了不理解父亲的回头浪子小谢,父子二人得以和解;段奕宏的父亲将那块手表留给了他,也教会了他怎样去爱。
另外,搞笑的场景层出不穷,特别是徐若瑄一本正经的说自己英文名是wasabi那一段,坐我后面的一个女的特激动的喊了一句:“我也叫这个名!!!
”我当时实在没忍住,直接笑喷。。。
总而言之,全城热恋是部各种元素皆齐全,让人看得又舒心又养眼又温暖又轻松的电影,绝对是情人节档期的扛鼎之作。
PS 还有一点必须说的,angelababy真的好漂亮啊!!!
从没见过她如此清纯的扮相,绝对惊艳,让我念念不忘啊!!!
几个很烂的桥段组合在一起,我以为能搞出一个什么负负得正,烂烂得灿烂的电影来,结果发现真的很烂,故事单薄,想象力全无,情节拖沓,衔接混乱,除了井柏然那一段,其他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就算是井柏然的爱情竟然还穿插了穿越,很神奇,导演很神奇,我看到很多给他高分的豆友,也很神奇。
电影中张曼玉的出场可以说一大亮点,很大的亮点。
不过张曼玉幽咽地叙述的关于在日本一对男生女生手牵着手互相喂饭的故事就有点太稀松平常了,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啊,每一个谈过恋爱的男生女生在热恋之中几乎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甚至手牵着手漫步在夕阳余晖下互相诉说着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张曼玉竟然感动地如此,我想不出为什么。
爱情,浪漫的爱情,几乎是同一个概念,没有一个爱情不是浪漫的,至少爱情都曾经浪漫过。
但爱情又不能一直浪漫下去,要不然就成行为艺术了。
我们所感动的爱情,我们所向往的爱情,无非是在柴米油盐中,在岁月流逝中,能够与你当初热恋的人一起走完一生,等到她不再年轻,满脸皱纹之时,你已经爱着他,这就行了。
这不是兑现承诺,也不是对谁负责,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这样顺着感觉一直走下去而已。
我在想这部电影之所以叫全城热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全城,说明爱情就是柴米油盐,很普通的过日子而已,每一个都可以拥有。
至于热恋,说明爱情在某些事情是很温馨,很浪漫的。
可是这部电影既没有刻画出平淡的爱情故事,对于爱情中的浪漫也体会得太浅。
徐熙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是一直往前开下去,遇到风雨灯都不停,我觉得这要是一个人的话可以这样拍,但关键不是她抱着谢霆锋吗,如果这时候把她的心愿换成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坐在后座,抱着喜欢的人,在能见度小于5m的迷雾中,自由地奔驰,那该多浪漫啊。
最后还是回到普通的爱情,冯唐的一句话很能概括:一男一女,两个正常人,能心平气和地长久相守,是人世间最大的奇迹。
诚如是也。
即便大后天就是大年初一,纷纷扬扬的大雪还是出其不意地降临到了南京。
房顶、路边,所有静止的角落都覆盖上了白白厚厚的一层,只有小小的樟树还在严寒中兀自没来由地绿着。
立春后的天气一直很暖,前几日还清脆地响过几声春雷,但冬天就像一个大力士,拔河一般地狠狠把所有人都拽回到了自己怀里,当然这个怀抱是无比寒冷的。
于是看到《全程热恋》的开头时,我觉得好讽刺好错乱。
热得能把鸡蛋煎熟的48度高温,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深圳、香港、还有镇江,北京有没提到很热,我没在意。
不过剧中所有人的脸上、肩上、脖子上都像抹了一层橄榄油一样闪闪发亮。
可是,电影里越热,稀稀落落的影院里,我反而觉得更冷,我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发高烧会来看这部弱智到极点的电影……但为了一睹张曼玉姐姐多年不见的银幕风采,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一度以为张姐姐是段奕宏的前女友,但没想到出现在寿司店里,看背影、听声音,我就认出来了。
一抬头,全场观众大呼:哇!
除了张姐姐的拉面故事后,刘家辉老爷子的形象也颇可爱。
乍一看是个好色的欧吉桑,但在不多的出场时间里,他把一个对亡妻深情不改、对儿子爱恨交织、对生活乐观知命的光头大叔演绎得真实可信。
窃以为,这是全片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刨开这些大牌演员的客串之外,整个电影乏善可陈。
说它是中国版的Love Actually真是抬举它了。
张学友/刘若英:法拉利和钢琴家的故事本来可以有很多内容可讲,细水长流的话,应该是部不错的文艺片,不过可惜,编剧导演显然没打算这么做,把这个故事庸俗化、卡通化处理,构成了整个恋爱网络的一个碎片,文艺色彩消失殆尽。
粗略统计了一下,片中张学友的换装次数最多,所有女星都不如她,不愧是天王啊!
还有一点我大惑不解:最后他们应该是在深圳刘若英的家里相会吧,怎么在香港骑摩托车风驰电掣的谢霆锋和大S竟然让深圳的刘若英和张学友也听到了马达的轰鸣?
虽然香港和深圳离得很近,这边停电,那边也跟着黑场,但貌似小谢同学一路耍酷的时候,后面的建筑里依然灯火辉煌啊...谢霆锋/徐熙媛:这个故事本身是不错的,可惜有点太俗了,又因为剪辑和片比的关系,没讲到位,还没来得及感动就没有了。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大S昏倒后,小谢同学知道了真相,就问她怎么有病也不告诉他。
大S说,我已经准备好了。
小谢却说,我没有。
然后大S慢慢抚摸着小谢的脸。
这场戏拍得不错,有那么点意思。
吴彦祖/徐若瑄:不知所谓。
也许主创也意识到这个故事比较薄弱,竟安排了男尼莫和女尼莫来抬戏,还嫌不够,安排本片最大牌的客串演员张曼玉小姐来为吴彦祖指点迷津。
张小姐明确地告诉了吴彦祖“爱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吴同学貌似也若有所思地懂了,还喃喃地重复了这句话。
可转身,竟然又去搞那什么“完美一餐”的浪漫Idea!
我靠!
未免也太笨了吧!
难怪只上到小学六年级……还是徐若瑄同学深明大义,苦口婆心地讲述恋爱道理:其实形式不重要,适合自己的味道才是最完美的。
吴同学笑笑,貌似又懂了,天知道,他是不是不懂装懂。
BOBO组合和厂花:跨度最长的故事。
就在所有人都在纳闷,镇江怎么那么落后,火车站怎么像是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广播里还说什么改革开放,火车都是绿皮的……没过一会,悬念解开,原来那是二十年前的故事!
BOBO两兄弟忽然就变成了两父子……导演是在逗观众玩呢吧?
开头的热浪快节奏剪辑里,二十年前的镇江和二十年后的北京都有在,这不是时空错乱么?
这就算了;更离谱的是,等100天的桥段,未免也太老套了吧!
再说了,主创就没有地理概念和时间概念么?
一个上海姑娘跑到镇江偏僻郊外的工厂来打工?
太扯了,换成东北姑娘还差不多,编剧显然不了解上海女人。
100天?
那是三个多月哎!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一般六月才会开始热,七月份的梅雨开始酷热(不过片中的镇江那年是空梅),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后,镇江已不可能那么热了。
以为100天是10天呢!
不知道片头有没有说这场热浪是五十年不遇之类的话,不然真是自打耳光,明显二十年前就有嘛,LOL……当然这是电影,也还是算了。
不过我还是有点犯糊涂:一会小伙子看见厂花坐在奔驰里,愤怒地摔烂生日蛋糕、一会又在角落继续等着,等厂花不顾一切地奔向火车站,用高音喇叭喊着“小方,你到底喜不喜欢我?
”小伙子竟然躲着不见了……搞嘛!
这不就是你们盼望的结局么?
姑娘都主动成那样子了,男主角又开始纠结了!
戏不是这样编,感情也不是这么玩的,为纠结而纠结真的很没劲,简直怀疑编剧是看了开心网上的那个投票《你是愿意坐在奔驰车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来牵强附会出一个故事的……另外,二十年前有那么巨大的冰柜么?
我咋记得冰棍都是被捂在厚厚的棉布下面的,哪有那么高级的玩意?
段奕宏来干嘛的呀!
想学梁朝伟在《地下铁》中的桥段么?!
酷暑之中下起了冰雹,虽然也符合自然规律,但那场戏除了让他们得以与女模特见面之外,竟然对剧情毫无帮助。
哪怕是冰雹砸到了段奕宏的脑袋,使他复明也好呀,索性荒诞到底嘛,也没有。
(同样奇怪的是,张学友开的车和徐若瑄坐的车撞在了一起,本以为有什么故事,竟然后面也没交代。
)更奇怪的是,外面下冰雹了,同在深圳的刘若英和张学友却若无其事地、含情脉脉地安装着空调……莫非恋爱中的人就是地球毁灭也浑然不知?
还是他们处在另外一个时空?
如果后一种解释成立,那么张学友/吴彦祖/谢霆锋(这三人曾同时在鸭寮街碰面)所处的是哪个时空?
跟冰棍仔和厂花是不是同一个时空?
二十年前的?
还是二十年后的?
还有一点:同在香港,张学友却说着粤语、谢霆锋和吴彦祖却说着国语,张曼玉姐姐也说粤语,并用粤语讲述拉面故事,旁边的吴彦祖却还是固执地说着国语…… 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想冲着张曼玉姐姐给三星的,看完之后,只给二星。
实在大失所望!
出了影院,五点半的南京已经灯火通明,细碎的雪花又在柔和的灯光里飘然而下,在风中洋洋洒洒,连同汽车的尾灯和刺耳的鸣笛也都有了诗意。
《全程热恋》热得离谱,热得让人心寒。
现实世界很冷,但冷得真实,冷得让人温暖。
陪着没事干的姐姐姐夫去看《全城热恋》,极力说服想看《大兵小将》的姐姐和想看《锦衣卫》的姐夫,让我当了一把巨大电灯泡。
结果一场电影看下来,没热反而冷了不少,除了稀稀拉拉的几声干笑和张曼玉出场时的惊艳,这部电影实在没有更多贡献。
《全城热恋》让我想起了同样鸡肋的《十分钟情》。
08年九月,《十分钟情》在香港上映,每个地铁出口都贴着全家福式的海报,当时打得牌子是十位香港新锐导演拍摄的关于香港,关于爱的十分钟短片,听起来就像《巴黎,我爱你》,再加上剧组碰巧到学校讲座送票,我高高兴兴地约人去看。
并暗暗窃喜用这一部电影就能管窥一下香港电影的现在和未来,因为影片宣传的时候俨然把这十位年轻导演当成了香港电影的希望。
结果却是雷声阵阵,台词浅白,剧情简单,记得里面的第一个故事叫做《开饭》,小儿子拿着刀回家想找大哥寻仇,大哥也对爸妈不满嫌他们偏心,结果发现这一切都是误会,爸妈为了这个家用心良苦,最后误会解开,一家人在厨房里敲着碗盆大合唱。
导演以为这是个温情故事,以为这就能赚到观众的眼泪,观众可并不是白痴,《十分钟情》上映只一个月,就雷声大,雨点小的落幕了。
有了《十分钟情》的铺垫,当《全城热恋》开场的雷人台词涌上来的时候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刘若英和张学友那段短信交流让人一阵阵恶寒,当刘若英问出那一句,你有梦想吗?
我险些把一盆苞米花都扣在脸上。
每段故事的开场都能预见结局,女猪脚都一脸娇嗔,唯一一个稍显硬朗的,还老套的得了绝症。
疏理一下全片一共五条线,九十分钟,每一条线都用近二十分钟讲了一个单薄的故事。
有些细节实在狗血,拿出来晒一晒。
1,张学友的女儿问,爸爸你每天在街上工作那么辛苦,一小时赚多少钱啊?
50,学友答。
小朋友狠心地说,那你能不能给我30?
银幕上的张学友很不爽,但所有在初中看过《青年文摘》的观众都知道了,赚眼泪的时候到了,小朋友要买爸爸的时间了……2,学友大叔很困扰天才女儿不弹琴了,这么巧有“梦想”的刘若英传短信过来,几十个字就把小女孩感动了,小朋友把妈妈忘了又开始弹琴,父亲和女儿重归于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3,谢霆锋越看乐于助人的大S越顺眼,两个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终于要在一起了,结果大S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原来她得了绝症。
4,一家寿司店里有两只小鱼,他们会说话,他们很关心人类的感情生活。
5,徐若瑄把吴彦祖那顿“完美的一餐”吐出来,说感动比味道更重要。
电影里临近结尾下了一场冰雹,电影外也是雷声阵阵。
整部电影就在刻意煽情中结束,他用如此多直白的台词告诉人们爱情有多么单纯美好,但不是电影里多几个KISS就能打动观众,让观众既掏钱又掏心的。
看完电影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编剧有着一颗多么可贵的“童心”,能拍出这样一部情节白痴人物苍白的《全城热恋》,也许更适合那些读着初中的《青年文摘》忠实读者。
也许编剧并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不小心把自己单纯的世界观暴露在了电影里。
在香港的时候,香港人常常自嘲,香港就是文化沙漠,我总是举双手双脚反对,香港的戏剧,电影,音乐,各个方面的文化活动都让内地城市望尘莫及,可是现在我才知道,商业的驱动能提升流水线一样的技术,密集的文化熏陶却不一定能催生成熟的思想。
和内地电影教育过分注重理论相反,香港培养的是纯熟的技术。
香港是个文化沙漠,看看编剧的质量,这个说法可能还没错。
热恋也并不全是喜剧,所以才力荐。
欺骗,较劲,无助,冷眼以对,才让热恋显得更加可贵。
因为都是会被你记住的。
张曼玉的背影开始出现的那一秒,整个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虽然镜头故作神秘,对白迅速缺乏感情,还全是大脸特写,但追着她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来,还是觉得惊艳至极。
这些演员其实只是表现平平,但是故事够好,也能让它足够满分。
讲故事的人,说了很多恋爱中的人们从来不会去做的事情。
我没有试过站在树下一百天、没有假装沙发就是法拉利、没有打过几十个未接电话还继续、没有带着心爱的人闯过红灯,更没有带过二十年前父亲的手表。
好像,我没有尝试过两个人吃一碗拉面吃得很开心过。
本来就很温暖很完满的电影,和亲爱的们一起去看就更温暖了五个人排排坐嘻嘻哈哈交头接耳地看完走出电影院也是满脸的微笑唐同学说什么都是桃心的了感觉真好我和龚龚都把吴大公子当成了张震。。。
张曼玉抬头的瞬间电影院里果然全场大“喔——”。。。
井柏然这孩子有潜力,那小细腿小身板诶哟。。。
包子同学太让人失望了。。。
整个的呆傻痴。。。
还不如和段奕宏搞个花生福尔摩斯有看头为神马本来二男bling bling的暧昧着包子忽然就和麻豆姑娘bling bling去了。。。
太唐突了嘛奶茶阿姨依然憨傻而温暖和学友大叔以及粉红色AC见面的那段很不错ps. 导演真的很会选演员那个strawberry和学友大叔真的长的蛮像的。。。
大S短发+烟熏很有feel啊啊啊啊!!
大爱大爱还有谢霆锋为神马总演小混混还总演的这么像。。。
虽然略显混乱但是还是一个会让人走出电影院心情好起来的电影
做为一个男人,还是血气方刚的好,至少没什么错过不错过的遗憾!!!
做为一个女人,还是活泼大方的好,至少没什么可惜不可惜的后悔!!!
我们都一样,缺少的是那么一点点的勇气,我们确实不是个随便的人,我们也永远达不到随便起来不是人的境界。
可是,我们希望的,都是对方能随便一点,哪怕一个笑容,也许都能爆发出无尽的感激和力量,我们所渴望的是我们压抑已久的,我们所抗拒的是我们感性至极的,为什么总是抱怨生活枯燥没有激情,为什么总是无聊空虚寂寞,为什么我们只知道对着屏幕打字,青春确实是被我们自己浪费掉的。
现成的你都不会满意,满意的你都不去争取。
这个社会,浮躁的很,压抑的很,同类难寻,知己难遇。
你还在遥远的未来,我却每时每刻的憧憬,多美好,愿你平安喜乐。
生硬,俗套。
给你四星 给我爱情
众星聚集,冲着一次可以看这么多明星,就应该给4星。
自己看的情人节电影儿。
轻松的爱情片,我觉得也挺好的
最喜欢井柏然和angelbaby的那一短。既感人又好笑。
幸福就好
张学友一星、徐若瑄一星、张曼玉一星
纯是为了吴彦祖才给的3颗星,杂乱,什么都没讲出来
年轻人的爱情就是这么脆脆的,好像大雨倾盆一样爽,其实我都极喜欢看年轻人的电影~angelbaby怎么怎么像李冰冰啊~还有就是乡村男孩真的演得不错啵~比他的搭档摄影师助理厉害很多~好好笑!刘若英还是那么白痴,张学友却很棒!
你爱或不爱都能拍成电影。
真受不住这么腻的
我没有想到,这么多人的一部电影,居然这么差劲。除了大S的发型让我比较惊艳以外。
我是来看人的,不是来看电影
剧情一般啊
Angelababy和井柏然演的很到位,很出乎意外,自然清新的70年代爱情,在车站分别的那场戏,眼泪就在我眼眶直打转,有种被震撼了的感觉,那样美好的爱情,很纯粹的爱情,用100天换来的一颗真心,像一条小溪淌进了我的心里。
可是我怎么都热不起来。
没啥内容,就是看了高兴XD
一整颗心的电话,确实感动我了。
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