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王凯看了这部电影,不然根本不知道存在过这么一部电影。
平心而论不算一部烂片,故事也算比较完整:一个资质优秀的女生初出茅庐闯荡演艺圈,从底层做起一步步快要走向成功确发现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毅然放弃一切。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类似《时尚女魔头》那样的小妞电影,可惜导演功力不足,剧本说教意味太浓,重要的是剧组太穷,根本没有打造一个真实的演艺圈,演员也发挥不出来任何水平,一切都感觉很虚,导致影片非常平庸。
真希望能够有人能拍出一个真实演艺圈的电影
何为逆袭?
百度有云:逆袭,网络游戏常用语,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
逆袭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充满正能量的精神。
电影《逆袭》讲述的是海归女大学生左婴宁初入娱乐圈,在左右逢源的职场中陷入到纠缠的三角恋中,只是面对高富帅的高调追求和文艺青年的用情至深,她是顶着舆论选择轻浮而奢靡的感情,还是放弃梦想选择低调而朴实的真爱?
当然,影片最后的结局,左婴宁并没有选择浮华的为名利而爱的感情,但也没有交代她是否选择了自己的DCL。
说实话,起初并不理解片名的意思,若说左婴宁从一个风餐露宿的娱记一夜之间成为风口浪尖的知名主持人算逆袭的话,那这其中的正能量实在是无从谈起。
所以,个人认为,导演想要表达的逆袭是左婴宁在经历浮躁繁华之后,认清自己,看透本性,回归平凡。
有人说,从起点回到起点怎么能算是逆袭,可是如果你看过了电影,看到了左婴宁经历的一切,你就会发现,表面上她回到了起点,实际上她的内心已经坚韧百倍,从她的内心出发,确实是逆袭成功的好典范。
从《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中的“旺财”和“来福”到《逆袭》里的大长脸和小短腿,从剧场舞台到影院大银幕,孟京辉戏剧金牌组合刘晓晔和韩鹏翼一直保持着足够高水准的表现。
话剧演员转战大银幕,你永远不用担心他们的台词功底和形体表演。
此番,刘晓晔化身时而诙谐时而冷酷,时而妩媚时而愤怒的金牌经纪人,而韩鹏翼则是一个看似吊儿郎当实则追求真爱的娱乐记者。
俩人在片中对手戏不多,不过片尾却用一场“武打戏”掀起了影片谢幕前的高潮。
两个人从剧场舞台到影院大银幕的华丽转身,这亦算是“逆袭”的成功典范。
今年以来分别有《北漂鱼》、《大片》、《疯狂的导演》等影片用或荒诞或辛酸的风格展现导演的生存环境有多艰辛,而叙述演员成名之路艰难的电影,《逆袭》是近期的第一部。
都说娱乐圈很乱,很多演员需要靠着绯闻才能博人眼球,占据网媒、平媒的重要位置,于是乎,经纪公司也就乐得用绯闻炒作明星,劈腿、小三、捉奸、破鞋屡试不爽。
而网友似乎也很吃这一套,总是被这山朦胧水朦胧的娱乐圈搞得头晕眼花却乐得其所。
刘晓晔饰演的经纪人说左婴宁:除了被炒作,你还有什么?
话虽粗糙,但却是很多入行演员的真实写照。
当一个人没有背景没有作品又想接受万众瞩目时,是违背良心接受被炒作还是坚持做回自己脚踏实地,这曾是摆在很多人眼前的问题,对于出身于河南农村的郝晨来讲,他接受前者,而对于海归左婴宁,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
当她驱车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时,在她的内心深处对人生感悟有了升华,归于平凡之后,实则却是切实的逆袭成功。
影片的英文片名“A Young Girl's Destiny”一个年轻女孩儿的命运,可谓直接“暴露”了电影的“中心思想”!
而“逆袭”这个当下更加时髦和流行的词语,则同样恰如其分地表述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说其现实:不但以较低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无论是所谓海归还是所谓本土打拼者们饱含着艰辛与苦楚,辛酸与无奈的就业与成功之路;还由内到外地深刻揭示了所谓明星、演艺圈暗含着的种种潜规则,以及他们如何成名的苦与乐!
而在此种种现实与现象之外,影片编导更从各个角度,向年轻一代观众传达了“我的青春该我做主”的深刻涵义。
而对于那些无论是有志在娱乐圈发展,或是期望凭一己之优质在演艺界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们来说,现实也的确充满了不尽的诱惑。
每年的开学季,北电、中戏的门前、院里,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梦想着踏入此行的少男少女们,怀揣梦想地意气风发。
殊不知娱乐圈的背后,隐藏着数不清的陷阱和令他们想都想不到的潜规则……之前,一部震撼人心的《惊沙》,让诸多业内外人士对外表看上去就是个实在人的导演安占军,印象深刻。
并对其未来的事业发展充满了期待。
而其在过往作品中的扎实功底和实打实的电影表述,也足以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对这部讲述年轻人自己故事的现实题材作品兴趣有加。
的确,这部《逆袭》没有市场上横行的诸多商业类型片的所谓“贩卖青春的色相和记忆”;没有动作特效大片的大场面;也没有爱情喜剧片中的浪漫搞笑……即便是年轻人不可或缺的你情我爱,在安占军导演朴实又写实的镜头下,也是更贴近你我他现实生活中的打情骂俏而已。
非科班出身的安占军,更善于通过流畅的叙事和感人、温情的故事来打动观众。
很容易让大部分的观者在他的电影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
而其中的所谓“励志”部分,则是在自然而然之中,缓缓弥散出来。
记得去年的《小鱼吃大鱼》和前不久的《北漂鱼》,都如同《逆袭》一般带着股草根味儿的励志故事。
前者是略带戏说式的喜剧模式,后者则颇具一股沉重感。
而《逆袭》则完全以真实的眼光和手法,让外人看尽时下的娱乐圈——明星是这样催生的。
娱乐公司老板、经纪人和媒体,已然绑成一处,共同完成不惜一切手段的造星工艺。
而经纪人刘晓晔那一大段自暴到自气的“喷口”,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地将娱乐圈的黑与白、明和暗的生存现状和盘托出。
让人过目难忘!
结尾处,女主“逆袭”一击,却恰恰反映了影片主题“我的青春我做主”。
更捎去了影片创作者对当今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所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改变个人对世界对人性的感知,当这些经历积聚到足够多,那么,新的态度便会形成。
《逆袭》表达的是对娱乐圈的态度,但故事与镜头所及,却是对人性的窥探和问询。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众所周知”的娱乐圈,之所以说是众所周知,是因为在导演的讲述中,“娱乐圈”就像是所有圈外看客从报纸网络电视中所意会出来的那样。
是一个藏着无数潜规则和肮脏交易,人性被光环和利益遮掩,明星成为工具,成为玩具,时时事事都被欲望驱使的圈子。
而导演要做的事,就是通过这次讲述,对那些圈外人表达自己对这个圈子中不为人知的龌龊和坚持初衷的纯良所产生的强烈共鸣。
导演的办法是——让一个圈外人进入这个圈子,透过她的经历和感受,传达自己的情绪。
就这样,在导演的安排下,圈外人左婴宁异乎寻常的顺利打入娱乐圈,从一个办公室的碎催到某栏目的狗仔记者再到被媒体聚焦的新星,导演捧红这个圈外人的手法如行云流水几乎不费吹灰,让我这个天天为演员宣传绞尽脑汁的人,叹为观止。
但这个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个案吧——误打误撞的巧合,毫不掩饰的卑劣,急赤白脸的情绪以及执着固守的天性……一个人在娱乐圈几乎十数年才能碰到的事,全都浓缩到电影这一百多分钟里,移植到出场的数人身上。
故事的发展节奏因此也就快了起来,甚至角色的情绪都已等不及配合故事的发展,陌生人快速进入恋爱状态又快速进入争吵状态,事业的发展也是一步一个高峰,所有角色都在快速发展中放弃了自我,通过各种手段,为本就快速发展的故事节奏,再添一些进程,这也导致了故事给了观众不必要的紧迫感——导演太急于向观众展示这个圈子里的人和事,如果能在情感的培育情绪的发生一些时间,就更好了。
但好在还有刘晓晔和韩鹏翼,这两个从话剧舞台上走下来的搭档在《刀见笑》中重口又极富舞台化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逆袭》中,两人一个内敛一个外放的表演,再次把“娱乐圈”搅个风生水起,尤其刘晓晔扮娘炮发飙耍赖,“台风”甚是稳健,其中一个片段,他一个人边说边演,更是把话剧舞台上那种大拿范儿给抖了个淋漓尽致。
两人给慌乱的故事压住了阵脚。
其实,影片中有数次剧情逆转之处,但每次在转折处都不禁会问:娱乐圈果真如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样——不堪?
当然未必!
每个圈子都有不可言说的内幕,被艺术加工过的人和事总是为了某种最终的表述,《逆袭》是为了那种不肯放弃自我的坚持和信仰。
所以在每个反面角色毫不掩饰自己卑劣思想时,顿时就了然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现实中,至少还是要伪装一下的——尽管会有逆袭的事情,但永远不会有逆袭的人性。
娱乐圈现而今已经成为一个大众生活的文化消费品,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大众的眼球,离婚、结婚、小三、逃税这些大事必然密切关注,有的时候小到明星今天穿什么牌子的衣服也是会被狗仔们拍到,发到媒体上以后同样有大量的粉丝群体关注,明星已经没有多少隐私可言。
《逆袭》讲述海归女生左婴宁(张立昕饰)在北京试图找一份主持人的工作,之后得偿所愿成为一档电视栏目的外采记者,她首先跟踪报道的就是男明星郝晨(王凯饰)的离婚事件,凭借着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左婴宁居然自己成为了娱乐圈风口浪尖的人物。
因为报道郝晨的离婚事件,左婴宁自己反而成名了,郝晨经纪公司看到她有商业潜力,决定把她包装成明星主持人,推向市场。
虽然影片讲得是故事,但实际上现在的娱乐生活就是如此,很多人网络红人莫名其妙地成了名,有的还甚至踏入娱乐圈,各种炒作真真假假,最终都汇集成了商业利益让公司竞相追逐。
左婴宁原本是个不名一文的小人物,在公司里人人都使唤她,但是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还有不错的运气,最终有幸让她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名人。
她知足吗?
显然,成为名人是不会有自由空间的,一切生活就要暴露在大众的眼皮底下,和谁吵个架都能成为老百姓的谈资,谈恋爱更是奢望。
左婴宁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可是为时已晚。
《逆袭》是一个残酷童话,导演安战军用一个欢乐但又现实的故事告诉观众,娱乐圈外表光鲜,但是明星和经纪人也有痛苦的一面。
不过他们也有丑陋的一面,事物都是两面性的。
影片的讽刺力度不弱,特别是王凯饰演的明星郝晨,以及刘晓晔饰演的经纪人这两个角色,导演直接显露了他们的虚伪嘴脸,一切都是以自己利益为重,尊严和诚实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但这样的人物非常真实,刘晓晔饰演一个娘炮型经纪人很到位,而且还时不时拽上几句英文单词,让人望而生厌,不过看后回味,这个角色的印象反而加深。
所谓片名的“逆袭”,就是说女主人公左婴宁从一个无名小辈到明星主持人的逆袭,但影片所展现的残酷一面也告诉观众,人生的成功不仅仅是成名,如何面对成名之后带来的压力才是最重要的课题。
通过左婴宁的视角,导演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娱乐圈,也是一个真实的娱乐圈。
之前在B站看了王凯的CUT版,但因为剧情不够连贯,因而又去优酷看了完整版,这一篇,是完整版看完之后一些不吐不快的感受。
首先是那些不吐不快的槽--1、真是小成本电影。
布景简陋、服化道真是大写的吃藕。
郝晨全剧下来就那么几件衣服,其中一件还是那种土黄色的、带灰色腰带的西装.......拜托,才2013年而已,怎么弄的像2003年甚至1993年的样子?
郝晨的定位是海归高富帅啊,怎么一出来就变成乡村杀马特了?
那五颜六色的头发......还好凯凯颜值高,勉勉强强驾驭得住。
还有贯穿全剧的、无处不在的凯凯的明星写真。
【当然,普遍也是以城乡结合部的风格出现,但偶尔也有帅气爆表的,这个值得关注】女主简直无力吐槽,真心没什么星范儿,气质比较邻家,有点小家子气。
关键是在剧中她成为了明星之后,那服装和发型也是大写的浮夸。
最后是粉丝,粉丝也是浮夸,好吗?
当郝晨搂着年迈的老母唱起那首《妈妈的吻》时,台下的粉丝难道不应该掌声雷动、热泪盈眶吗?
为什么我还听到打口哨和叫好的?!
2、编剧的逻辑---真心不敢恭维。
之前已经有一位网友写了长评吐槽种种,基本和我想的一样。
主要是男女主角情感的过度与转折过于莫名其妙、男女主作为全剧中唯二两个正面角色,并没有很好的彰显正义之感,反而更像是两朵挥舞着“梦想”的旗帜在撒鸡汤的白莲花。
有梦想一点都不伟大,坚持梦想才算伟大。
可全剧没有一点体现女主坚持梦想的镜头,连个她背台词练基本功的剪影也没有。
想象中的励志应该是“女主被签,不愿闹绯闻,然后造冷遇,之后坚持不懈的磨练基本功,最终有个契机让她发光"或者”女主被签,无奈闹绯闻,之后坚持不懈壮大自己,然后借着公众媒体的口,揭开真相“,最最不济,也得是”女主被签,不愿闹绯闻,之后在发布会上公然拒绝,当场撒鸡汤,之后推出娱乐圈“。
可是呢?
戏中的女主跑了,不,应该说是,逃了。
无声的留了几个字,就逃了。
这尼玛叫什么逆袭?!
这是LOSER好吗?!
英国上学,忽然有一天想做明星了,工作一辞就回来了;找工作的时候,别人提个意见,甩头就走;终于签个公司,发现太黑,立马留书当逃兵......这尼玛真是追梦吗?
这是异想天开好吗?!
娱乐圈本来就黑,遇到黑就跑,也不做斗争,那外国或者其他地方就能白到哪里去吗?!
如果女主逃了之后不从事娱乐圈,那这鸡飞狗跳的一场算什么呢?!
黄粱一梦吗?!
好了,说完吐槽,之后说说为数不多的、打动我的点吧1、郝晨。
颜值不错,这个肤浅的点一定要说,毕竟这部剧里颜值高的人实在不多。
其次,一些对粉丝而言比较surprising的点:凯凯为这部电影贡献了歌喉,那首《妈妈的吻》真心唱得不错。
然后凯凯彪了一段英文【我估计是为了侧面体现和印证他为了假扮海归做了学英文的努力】。
最后一个打动我的点就是演技。
虽然全剧逻辑堪忧,但你单独看每一个片段时还是能感到凯凯的演技。
譬如他给女主递纸巾那幕,女主转身离去后他的眼中是有不忍的,他知道接受现实对于新人的残忍,但这种不忍转瞬即逝,他已渐渐麻木。
这一幕的眼神戏处理得很好。
当然还有那段劝女主的戏,这个分析的太多,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能把一个烂剧本的人物提升到这个层次,他也尽力了。
2、经纪人。
经纪人的人设很萌啊,完完全全的”毒舌“。
【不知是不是人物早年曾经说相声的缘故】那些回喷娱记的话分分钟秒杀一切。
然后就是演技。
办公室大骂女主的那场戏演得很有情感张力,那些吐槽、那些对于曾经”窘境“的描述,让人捧腹,却也让人心疼。
他也是无奈。
被经纪人感动的后果就是-在看到女主当了逃兵之后,我忽然有点可怜他和郝晨,这拆了台,对公司损失这么大,他俩可怎么办啊.......3、老板。
老板说话总是云里雾里,颇有点引经据典的感觉。
毕竟是娱乐圈演娱乐圈,只要导演脑子没泡,应该就不会把真相完完全全地展露在我们面前,半真半假吧。
所以经纪人才会行为那么夸张【这要真放现实里,没有经纪人敢直言骂别家粉丝】。
但老板说的话,却是编剧或导演想告诉我们的那一部分真实。
譬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譬如”诳也非诳也,其所诳也“......透过这只言片语,我们能隐隐感受到那个圈子的刀光剑影。
4、那些搞笑的台词,譬如郝晨的那句”人生有时就像上厕所,你以为你很努力了,结果只出来个屁“。
因为粉王凯,所以正在补看他所有的剧,好的或坏的,cut或完整。
因为假期有空,所以打了这么多字来写一个已经过气的电影的长评。
因为打了这么多字,觉得很辛苦,所以自己任性地给了这部电影5星。
只是因为王凯。
不然我会打2.5星【全投给反面人物】。
这么辛苦了,就任性一回吧。
整个电影给人感觉是个大杂烩,感觉就像网络段子拼接而成的一样,这样人物说话就太装A后面那字母了吧。
还有啊,那编剧,您就给我整一个那个结尾??!
字幕出来的时候我都傻了你知道么?
当初瞟了一眼电影频道的访谈,感觉这片子应该还行吧,结果……矛盾矛盾不够深入,内心内心您挖掘不进去,段落之间衔接的乱七八糟的,各种bug我就不想吐槽,好吧,自我安慰一下,我是来看燕小六咆哮的……
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你最不能放弃的是什么?
揭秘娱乐圈潜规则的电影《逆袭》男女主角设定了诸多寻求成功的捷径,然而这些捷径是否真的通往成功,却没人清楚。
甚至何谓成功,也成为值得商讨的事情。
影片言辞直白,观点赤裸。
用片中明白人的话来讲,成功是商人追求金钱、艺人追求名气、媒体追求独家。
但商人、艺人、媒体人都是职务,职务本身是没有瓶颈,只要谋求相应的利益最大化便是胜利。
可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社会人。
人都有自己的瓶颈有自己的思想,有当为不当为。
海归女左婴宁是这样,男明星郝晨同样是这样。
他们实际的追求与选择,并没有什么区别。
人只会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
也许有人在某条岔路上走偏,但终究还会回来继续向目标前进。
人永远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何为捷径,就是死脑筋埋头向前,前进前进再前进。
如果不走捷径就到不了目的地?
未必。
反倒是不走捷径,你能够看到人生更多的风景,哪怕这条岔路的风景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
左婴宁的追求决定了她会走上“被策划”的岔路,她的底线——没有将自己投身于娱乐圈光怪陆离的觉悟——则决定了她绝对不会成为灰色娱乐环境下的牺牲品。
她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心中的正途。
向着目标一步步踏实的努力。
然后等老了对子孙们骄傲地显摆,奶奶我也曾经疯狂过荣光过。
道理没有对错之分,生活与选择是由人来定性的,而不是事件本身。
男明星郝晨牺牲自己的亲情、良知、内心安稳来换取名利,只要对别人没有带来损害也无可厚非。
名利本来就是他追求的,高于其他任何东西的存在。
这样的人,即使他不是明星,也会通过其他不正当的途径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老话说三岁看到老,他走不出自己给自己设定好的困境。
则左婴宁的出现与抉择或许能够给郝晨以启发,这是他的一次机缘。
但最终看,他享受着现在的痛并快乐,没有抓住机缘的打算。
影片中左婴宁决定走上“被策划”的岔路看似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实则也是抓住了人生的一次机缘。
机缘是没有对错。
人不是神,看不清楚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只能凭眼前所见行事。
机会在眼前,抓与不抓只是一个选择。
选择没有对错,决定也是没有错误的。
婴宁与男朋友吵架说,就算如何也不会躲在你怀里哭。
虽然很不幸,她的确没机会再躲到男朋友怀里哭。
不过决定就是决定,做出任何一个决定都要有面对其后果的勇气。
连面对后果勇气都没有的人,我也不清楚怎么去对待呢。
临近结尾,影片借婴宁之口说出对年轻一代的担忧。
年轻的一代人很着急,一方面易怒,觉得社会对不起自己,没有给予自己丰厚的物质支持。
另一方面,年轻人早早的想要得到安稳,想要迅速功成名就,有车有房,颐养天年。
可明明青春还没有真正开始,或者说最好的时光永远在当下。
如果你焦虑,时光就在焦虑中溜走;如果你安逸,时光就在安逸中停留。
所有人生的道理大家都清楚,电影《逆袭》的好处只是将这些道理提炼出来,请观众再过目。
文|苏筱兀。
文 / 赤叶青枫今年,反映影视圈、娱乐圈中的草根阶层奋勇求存、艰难追梦的题材的影片接二连三。
早有《大片》、《北漂鱼》,近有《疯狂的导演》,如今又有一部新片再度涉及此类题材,这便是导演安战军的新作《逆袭》。
“逆袭”,网络时代的流行词汇,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
而因其又常与另一流行词汇“屌丝”并列使用,所以字里行间既有欢乐的自嘲或调侃他人之意,又有充满正能量的励志之情。
导演安战军以此词定为新作片名,其意图及影片类型定位不言自明。
《逆袭》讲的是一心想当主持人的海归女左婴宁回国追梦却在梦想与现实间进退维谷的故事。
其中,娱乐圈的潜规则无疑是片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话题之一。
为“助”左婴宁上位,娱乐公司老板、经纪人和媒体等不择手段、不计底线的疯狂炒作——当然,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他们在左婴宁身上投入心血不是看重小姑娘的善良和实力,而是觉得她奇货可居,可利用她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在他们眼中,她不过是件商品,而已。
因此,他们在这场造星炒作过程中完全没有顾及她的感受,以至于为她最后的退出埋下了伏笔。
和左婴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片中同样渴望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的郝晨。
他出身河南农村,起点着实不高,后来之所以能成功上位,如愿以偿成为明星,不仅是因为他肯接受及配合娱乐公司的包装,还有他为了成名,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名誉、家庭、感情甚至亲人为代价。
换做你我,我们该如何选择?
是要名利和成功,还是要节操和自我?
二者并非不可兼得,但残酷的现实往往会逼得人只能择其一。
在此,暂且抛开是非对错与道德三观等不论,单就左婴宁和郝晨二人的经历来说,他们都算逆袭成功了。
前者得到过,跌宕过,迷茫过,但最终清醒地收获了坚强和内心的宁静;后者为得到一些,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你可以鄙视及不屑他的选择,但不能否认他至少也算“求仁得仁”了,总好过左婴宁的男友杨大川——那个其貌不扬有着摄影家梦想的普通摄像师。
他作为一名典型的屌丝男,凭借真诚赢得女神芳心,这是属于他个人的逆袭传奇,但女友面对名利诱惑尚且不曾变心,他却选择了放弃,这是他的最大悲哀之处。
所以,关于电影《逆袭》的真正重点,窃以为不是展示明星是怎样炼成的,甚至揭露娱乐圈的潜规则也不过是件华丽的糖衣。
明白自己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不懈努力且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坦然承受之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才是最重要的。
广东俚语有云:“食得咸鱼抵得渴。
”人,终究要学会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逆袭》:娱乐圈乱象、卑微坚韧的梦想梦想致青春、横渡西雅图、贱客玩合伙、闺蜜小时代……2013上半年的华语影坛,是梦想的主舞台,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拼搏有怀旧有感悟有拜金,但是小人物的梦想似乎并不是那么多,那些表象粗糙,故事用心,有局部亮点的小成本电影常常被忽略,如两月前的《北漂鱼》,如即将登场的《逆袭》,都是讲述北漂一族,卑微却坚韧的走在梦想之路上,颇值得一看。
《逆袭》讲述理想主义但有聪明头脑的80后女孩,为了主持人的明星梦一夜之间从海龟变成北漂、在经纪人公司暗箱操作中一次次陷入到绯闻、纠纷中去。
最后因为拒绝被绯闻炒作而决然离职。
片中女主角左婴宁,聪明单纯,有梦想有能力,想一夜成名却又不想成为没有灵魂的炒作工具,这个叫张立昕的女演员时而精练时而调皮,时而直爽时而婉约,表现不错。
而令人惊喜的是话剧演员刘晓晔,饰演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娘娘腔”经纪人,或诙谐或冷酷,或妩媚或愤怒,情绪那别准确,让人印象深刻。
话剧演员韩鹏翼,则饰演一个娱乐记者,目睹了娱乐圈内种种乱象,对一心想要进入娱乐圈的女朋友,表面支撑实则深感无力。
另外,片中大明星的扮演者王凯,我怎么说就那么面熟呢,原来《丑女无敌》中的娘娘腔正是他,可塑性很不赖。
《逆袭》有一个还算好玩的故事,还有众多很有个性的角色,梦想成名的主持左婴宁,心思缜密遗失本性的明星郝晨,鞍前马后无所不能的经纪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幕后老板,踏实真诚的狗仔摄影师大川,新闻为名实则炒作的徐主编……各路人马荒诞幽默,构成这部低成本喜剧的必需品。
可贵的是影片不仅靠搞笑取胜,导演整体叙事的功力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导演很明显还有一些自己拍摄电影的辛酸与经历表达最有卖点的桥段,则是一连串揭示经纪人和娱乐公司包装光鲜亮丽明星背后的炒作手段,小三、劈腿、捉奸、谎言、男色、局中局套中套,看似荒诞却又十分真实,看得出创作团队对娱乐圈是又爱又恨的,这一连串的揭秘段落,无一不在揭露这个圈子的黑暗、冷酷,对良心的践踏。
说实话这样的喜剧小片,有良好的态度,放在近期低成本喜剧里,应算上佳!
影片的短板也很明显,小成本的制作,缺少卡司,没有特效,甚至好一点的大场景都有限制,再加上“逆袭”这类似乎山寨味浓重的片名,而且宣发均不给力,相信在影院很难有好的票房,之所以要推荐,一是编剧和导演将这部电影弄得亮点闪闪,虽然粗糙但很用心;二是女主角自然舒服,绝不是那种人工合成的类型;三是那个娘娘腔,定是可塑之才,“切!
不就是表演么,给我个机会,我就能灭了所有大腕天王。
”实在太惊艳了;最后,基调略带文艺,诙谐幽默贯穿始终,真实反映影视圈乱象,有充分的情节和细节的铺陈,不是口水电影,能带来思考、笑声和泪水,应该给掌声。
这些对于一个小成本电影来说,足够了。
有王凯才给力2星。看不下去
反映的问题很真实,讽刺了靠包装炒作火起来的明星,也提醒了年轻的追梦者,可能有一天,不得不面对美好梦想背后的残忍与无奈。
透过别人的故事来感怀自己的故事…人生路漫漫,别太急。
整片看完了,为了王凯看的。题材很老套,女主怎么选了她,太不起眼了,而且什么扮相都很土…凯凯的演技,颜值都在线,经纪人咆哮那段很震撼人,其余的,不想打分,唯一的一星送给我凯凯吧~
开头几分钟 看着真2B啊 哈哈哈
两星给wuli凯凯,真是白瞎了他的颜和演技!
这部电影有点浪费了王凯,不怎么好看。
烂烂烂
揭露了明星圈子的泪水,王凯初露端倪,剧情普通
2013.10.17 鸟不拉屎
我们这代人为了成功真的会放弃很多珍贵的东西,可是,你想停下,却由不得你,家人、爱人甚至社会都会推着你不停地向前奔跑。可怜的80后!
好烂的片子,真没想到王凯能参与。
即使在这种奇奇怪怪的片子里小可爱也熠熠地发着光。嘴角一弯的弧度是他的温柔,不对这剧飙脏话是我的温柔。【唱不了英文歌就唱中文歌啊何必非要上配音?
王凯早期的作品。故事很俗套,演员演技还可以。王凯太帅了,但歌星一定要红发蓝发吗?不过,王凯演技不错,哭戏精彩。片中有唱歌部分,低音炮好听。
一般,里面 大长脸(DCL) 的演技不错。
燕小六的那段话
还好,能看下去,就是剧情有一丢丢不合理
是个烂片儿,经纪人演得不错。又是所谓的娱乐圈心酸什么的
那时是有多流行亮粉?
王凯观光团不看片子的年份,看着里面的人物造型布景海报,哪是13年的片,说是03年的还比较像而且结局的如此仓促也是难得一见除了王凯,没有一处可以圈的大川的扮演者韩鹏翼,我看过他的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忽然觉得跟王凯离的好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