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漫长的婚约

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未婚妻的漫长等待(台),美丽缘未了(港),漫长婚约,A Very Long Engagement

主演:奥黛丽·塔图,加斯帕德·尤利尔,多米尼克·皮侬,安德烈·杜索里埃,迪基·奥尔加多,玛丽昂·歌迪亚,朱迪·福斯特,让-皮埃尔·达鲁森,克洛维斯·科尔尼亚克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法语,德语年份:2004

《漫长的婚约》剧照

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2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3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4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5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6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3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4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5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6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7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8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19漫长的婚约 剧照 NO.20

《漫长的婚约》剧情介绍

漫长的婚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法国女孩马蒂尔达(奥黛丽·托图 饰)因为小儿麻痹而落下残疾,同村的男孩马涅克(加斯帕德·尤利尔 饰)是她青梅竹马的情人,二人已定下婚约,但是,随着一战的爆发,马涅克应征入伍,婚约也变得遥遥无期。 战争持久而残酷,但是马蒂尔达认为自己和马涅克之间有奇妙的感应,她坚信马涅克还活着。 1920年,马蒂尔达收到噩耗:五名法国士兵因自残罪名被本国军事委员会判处死刑,扔到敌方的“黄昏宾果”战壕前等死,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就是马涅克。 马蒂尔达开始艰难的寻找真相,她找私家侦探调查,托人查看军方的相关文件,锲而不舍察访“黄昏宾果”战壕的幸存者,为此不惜耗尽了父母留下的遗产。 寻找的过程痛苦而漫长,马蒂尔达仿佛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恐怖,也知道了“黄昏宾果”战壕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袭击2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八季庙不可言芒刺小时代我的家人喜欢你椿文具店:镰仓代笔物语杀人小熊别有动机暴走曼谷寻找前世之旅影后风云7A公寓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新网球王子最后的忠臣藏紫日外星也难民第三季青春流水之校园往事爱你千万次白色巨塔红草滩抠钱家族奶奶的最后愿望罗萨里奥我们那微不足道的落幕辛巴达历险记2013我们村的女当家世界奇妙物语05春之特别篇替身姐妹

《漫长的婚约》长篇影评

 1 ) 值得等待的婚约

一部影片能不能抓住影迷的眼球,抓住他们的心,就像演讲开始的前五钟一样重要!

给这部电影做点评,真的有点难,因为它是部非常不错的佳片,影片一开始就吸引了我。

《漫长的婚约》讲述一个浪漫爱情故事,奥黛丽·多杜饰演的女主角行走不便,但她却执著地寻找一战中失踪的未婚夫的故事,看的时候我感觉非常棒,电影的手法和故事也处理得非常精彩,影片的故事并无特别、结果也并未出人意料、但是演员表演绝佳、视觉美感惊人,声音处理和音乐非常暗合情节——这些应该是对这部电影最准确的评论,很佩服这部影片的美术指导, 向他致谢!

鬼才导演让·皮埃尔·热内融合了喜剧和悲剧的元素,再加上女主角奥黛丽·多杜充满活力、激情四溢的表演,从而被评论界誉为“三年来最佳法国电影”。

除动用全明星班底外,影片在布景、道具和服装方面也是用心良苦,每个细节都散发出浓烈的二十年代的气氛,导演热内神奇地将一切道具做到了真正的二十年代:怀表、窗帘、钟表、最早的公共电话、电梯、摩托车、老式汽车、最早的火车、一战中刚刚使用的老式飞机,因而影片像一座20世纪初期的活的博物馆,而且几乎每个职业的人都穿上了只在巴黎收藏店的旧报纸里才能看到的老式服装,邮差、神父、农夫、士兵、妓女、公务员和贵族等等,所以这部电影足够那些泛滥小资格调的城市中产阶级过一次怀旧的瘾。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但一位年轻法国女子的伟大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影片也刚刚开始。

 2 ) M小姐和她的高纯度爱情

推荐理由:古怪任性执拗神经质的你,基本很难有M小姐的好运了..推荐等级:5颗星打五星的时候我想,要死了,爱情电影还是法国人,没办法.新桥恋人已经浪漫到死了,法国人居然又出了一个漫长的婚约.纯度高到让如今社会上的靓男女们心酸死.(两句话里出了三个死字,我最近的口头禅真糟糕..)漫长的婚约,2004年出的电影我为什么现在才看?纯粹打发时间而已.然而一开场就把我吸引住了,5个死囚,5个小故事,充满小幽默,太合我的胃口了.Gaspard Ulliel长的太帅,出场第一个镜头我就知道主角就是这位了.Emily小姐在本剧中扮演了一个层次很丰富的惊奇少女.大家在观看此片的时候千万别忘记马蒂尔德小姐只有20岁,所以她很多时候也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虽然未婚夫上了前线,偶尔还是会因为经常身体接触的男性医生而想入非非.脾气也大的惊人,对于因事故去世的父母,会说一句情绪很大的话:去你的爸爸妈妈!M小姐很任性的,不管是前方谍报,一个又一个证人,官方文件一遍又一遍地说:您的未婚夫马内小朋友已经死了.她就是不相信,因为她觉得她和马内之间存在心灵感应.因为她有一套催眠理论:如果数到7火车还没开到山洞,或者乘客员过来验票,马内就不会死;如果我比汽车更快跑到那个拐角,马内就不会死;如果削苹果皮不断,马内就不会死....M小姐非常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跟邮递员有说有笑,心情不好的时候给叔叔婶婶脸色也是家常便饭.M小姐还很聪明,知道坐着轮椅来+同情分,知道黑板上的3M代表什么意思,知道读藏头诗来破译邮件.M小姐其实特别倔,凭着一星半点线索硬是把整个搜寻的故事给拼圆了.M小姐的运气还特别好,没遇到过一个坏人.没有一般电影里强占遗产的坏叔婶,没有遇到骗财的侦探,没有骗色的医生,没有loli控的律师,没有遇到骗子,没有遇到狠心的杀人灭口者,最后未婚夫不仅没有死,还赚了栋带花园的大房子,和一笔盛大遗产什么的.总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爱的故事,出场人物几乎全是好人.唯一两三个坏人,也很脸谱化的遭到了惩罚.好了,下面来说说M小姐的爱情,那简直是100%纯度:帅男友,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秘密据点,私订终生,初尝禁果,山盟海誓,战争分离,还好重逢.导演在情节设置上也很有爱,海边的灯塔,男孩背着女孩爬上塔顶,信天翁迎风而上,MMM的誓言从大笨钟刻到海边石壁刻到前线无人区的树干,"马内爱马蒂尔,马蒂尔爱马内"(repeat无数遍..)的情话被海风无限放大.别笑,这样的情话如今的你还能对谁说得出口吗?坚决打5星,2004年你错过了,2008年绝对不能再错过,古怪任性执拗神经质的瘸腿的父母双亡的M小姐,好心的导演给了她一个帅到惊人的痴情男朋友,一对好心到令人吃惊叔叔婶婶,一群无敌热心的路人甲乙丙丁,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运气,一个大团圆喜剧结尾.推荐理由:再说一遍,古怪任性执拗神经质的你,基本很难有M小姐的好运了..关联推荐歌曲:-Alice Practice(crystal castles)-O (Love Psychedelice)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都要留小尾巴,这次终于做分割线___________新科奥斯卡影后Marion Cotillard,听闻很多人称颂她在本片中的表演,事实也的确出彩,出场不超过10分钟,她所扮演的科西嘉妓女,可谓成人版+social版的M小姐,所以她最终上了断头台,却催下我本片唯一一次眼泪.关联推荐电影:Jeux d'enfants / 两小无猜http://www.douban.com/review/1183568/

 3 ) 法国浪漫主义者镜头下的“集结号”

不妨总结一下,提起法国电影,你印象中的词汇有哪些呢?

大概说来,褒义的有唯美、文艺、浪漫(想想站在巴黎铁塔下来一场天崩地裂的法国深吻吧——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浪漫场景吗?

);贬义的则是拖沓、平淡、自我(在大部分学院派影评人看来,电影的一个首要原则是面向观众,过于自我风格是一名有追求的电影导演所应该避免的)……当然现实里,至少是在中国小众文艺青年聚会的豆瓣上,论及整个欧洲地区的电影,当属这群在生活中孜孜不倦贯彻着生命的缺憾与完满的法兰西人所创造的奇迹最为引人注目。

现在的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法国人拍起战争片,至少是表面上打着战争的幌子以战争场景作装饰的片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确有兴趣,我想,04年的这部《漫长的婚约》应该会让你看到法兰西人既钢铁强壮(如同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将领们)又悲悯深沉(这一点则仿佛是继承了身不由己的德意志人)的一面——当然前提是,这仍然是一部浪漫爱情片。

不仅如此,在演员方面,还有以“天使爱美丽”征服了世界的奥黛丽塔图和“两小无猜”中美艳不可芳物的玛丽安歌迪亚两大花旦同台飙戏(后者无疑是本片众多配角中最眩目的一位),至少在我的认识中,她们是继苏菲玛索后最令人为之侧目的两位尤物,因此,的的确确是喜欢法国电影的小文艺青年们不可错过的一场视觉盛宴。

首先要说的是,《漫长的婚约》是一部看过之后令我产生“一定要阅读原著小说”想法的电影。

我一直以为,如果一部电影厚实到一定程度,是会让观众产生阅读原著小说或剧本的冲动的(当然我无意诋毁那些兼具娱乐性与煽情范儿的轻小说改编来的大片或商业文艺片)。

这方面,仅就我最近看过或是重新欣赏过的片子而言,《面纱》《寻找幸福的起点》和《钢琴师》都是其中的精髓,《在人生的另一边》则让我拾回了啃大部头《我是红》的勇气……从另一个角度看,小说式语言,如果有创造性地运用到电影里,所取得的效果一定是惊为天人。

在这部片子里,值得推荐的一个是片子一开头对五个被押送至前线的死刑士兵的介绍,有详有略,简单审慎的镜头恰如点到即止的描写,在娓娓道来这该死的战争残酷时,语气凝重自持,并不夸张;再一个是女主角上床睡觉时关于性幻想的那一段,不关乎情欲,而是动人的生命体现,那段用黑白默片式的成人电影镜头来表现心绪来得尤为真诚——大家都知道,这年头,愿意真诚地讲故事的导演可不多了;第三个小说性的场景当属出场不多的妓女(为了向施加给自己丈夫悲伤的军队官员报仇而沦为杀手)趁着某官员的高潮将他绑在床上,开枪击碎天花板的镜子让碎片插进该官员的肚子,这一个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解说,但确实在第一次看时就让我联想起《铁皮鼓》这部小说里主人公奥斯卡用尖叫声震碎橱窗玻璃的描写了,如果恰好有人看过这部小说,应该会明白我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种场景别的电影里不是没有,但恰好是在这部电影里,你居然能够透过荧幕一窥坐在摄像机之后的导演那憨厚智慧的真诚,不能不赞美导演在镜头调度情节渲染上的功力造诣。

然后来说说所谓“集结号”。

今年的冯氏贺岁档电影《集结号》的确是既赚了眼球又赚了票房。

这是第一层意思,很多人看到《集结号》之后的一大反应就是怎么故事有些似曾相识——都是战争残酷中国家对个人的伐害,都是活人对死人的某种无止无休地追寻(前提是你看过这部电影)。

当然对很多法国电影的铁杆粉丝而言,这样说伤了他们的感情,冯小刚单薄的叙事哪里能跟《漫长的婚约》相提并论呢?

我无意贬损在国内口碑甚好的冯导,我要说的是,故事的一个大的线索是相同的,当然反应的问题不太一样,冯导想说的是有些日本《追捕》风的探索,而法国人本来就打算展示爱情信念的伟大。

而第二层意识就有些牵强附会了。

这部电影在对战争场面的重现上下足了功夫,并且导演将事实切割成每个人心中的一小块秘密——这就是让人心生抵触情绪的事了——想想看,随着女主角寻访生死未卜的未婚夫的进程,她所面对的每一个幸存者都会以他们的方式一遍又一遍重复讲述发生在战场上的,对每一个亲历者而言,对每一个亲历者的家属而言,那都不啻是一场噩梦似的旅行:他们诉说他们眼见的弹片横飞,血肉模糊,这其中最令人不愿接受的则是女主角的未婚夫在坑洞前遭遇炸弹侥幸逃脱,同伴被炸得粉碎,肉末碎片填塞了他的眼耳口鼻。

我想大概是谁都忘不了那时陡然被放大的这个未满二十的少年稚嫩、恐惧并绝望的呼喊声的吧。

作为一部爱情电影,温情脉脉的场景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过说到这里我有些题外话要说,最近几年情人节档期,国内也开始上映不少以“爱情”为卖点的走文艺路线的电影。

我看的第一部当属郭富城与张柏芝合演的《Balabala樱之花》,稍微再有点印象的是赵薇与陆毅合演的《情人结》,与其他诸如《合约情人》《男才女貌》这类“赶上趟”的作品相比,这两部还算是不错的电影。

国内导演在这方面我认为有一个误区,即过分依赖于场景的营造,因为影评人往往也注重点评一两个洋溢小温情的场景,这样的相互作用下,原本最为重要的感情线索则被放到了越来越弱的尴尬处境,可是与台湾青春片(举《蓝色大门》为例应该没人反对吧)不同的是,前一类片子应该有更为广大的受众,成年男女的感情线索应该更加真实更加令人信服才对。

说回这部片子,虽然故事由奥黛丽塔图扮演的女主角对未婚夫的寻访展开,但由此引出的每一个人物的生活,导演都择其精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因此我们看到了整个法兰西民族对于浪漫爱情的追求:女人为了让无生育能力的丈夫结束征战,答应和丈夫最好的朋友做爱以怀孕(他们已有五个孩子,而有六个则能让男人免服兵役);男人在灯塔的大铁钟上刻下代表我爱你的三个M(前后的是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在被战争夺取理智之后居然还念念不忘在战场的树干上刻这三个字;女人为抱负让自己的男人死亡的该死的战争,想尽一切办法谋杀两名反作为的政府官员——而这个男人还是片中最可爱的中年大叔,在别人的头盔里尿尿,对敌人狂喊“我不是法国人我是科西嘉人”,并且最终以勇敢者尿尿的姿势死去,死时喊的是“我爱你”……妈的,法国人玩弄的是圣经上才会描述的爱情呀,所谓“爱是永不止息,又有恩慈”,真是的,不称呼这个民族是地球上最会谈恋爱的民族都不行!!

接下来就应该谈谈在这部片子里大放异彩的奥黛丽塔图了。

由她主演的最为人熟知的三部电影分别是:01年的《天使爱美丽》,02年的《天使爱过界/安琪狂想曲》,以及04年的这部《漫长的婚约》,尽管后来奥黛丽塔图又相继出演了《无价的女人》《达芬奇密码》和《只要在一起》,我认为最能代表她的巅峰之作还是要属这部《漫长的婚约》。

在这部片子里,她的角色是一个瘸子,是一个内心饱满情绪激昂的瘸子,一个懂得尊重世界并尊重爱与内心的瘸子。

这些溢美之词并不来自于我,我甚至不愿意亲自打出这样一排字,来详细讲述她与她的那些经典镜头:1.她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吹大号;2.在她与他的初夜,他划亮一根火柴,她笑着,脱下外套,火柴熄灭,黑暗,他又划亮一根火柴,她笑着,这次脱下夹层的衬衫,火柴熄灭,黑暗,他第三次划亮一根火柴,她笑着,脱下了内衣,以手肘遮住胸部,肤如凝脂。

是的,平胸又如何呢?

3.她坐着轮椅从电梯出来,然后大咧咧地对电梯外帮助她的两个人说,“是的,我能走”;4.她躺在床上,暗自对自己说,如果在吃晚饭之前门没有关上,那么他就没有死,而门马上就被风关上了;5.在送他参军的那天早上,她曾拖着跛脚跑过漫漫荒野,心想着如果她比他坐的汽车先到拐角点,那么他就会活着回来;6.她最后找到了他,他仍旧像小时候一样问她那个问题,你的腿怎么了?

她笑着,坐下来,静静地看着他,那一瞬间,克制与汹涌同时在她的眼睛里闪烁着,表情能如此清晰地看见……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法国电影人在荧幕上所呈现的堪比明信片的风景:沉默自矜、自有天地。

从“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巴黎,到“画眉深浅入时无”的乡野农村(这两个引用可能有些不合时宜),每一次看法国电影我都会奇怪,夏日地中海气候笼罩着的国度,若是置身其中,同样是混沌、杂乱无章的,怎么一旦隔着大荧幕,就显得如此宁静和煦?

想想看《天使爱过界》片头那段广受赞誉的长镜头吧,奥黛丽塔图骑着脚踏车飞驰在一片光芒如海的街道上,两旁绿树黄草的呼吸被拉成肥皂泡似的幻影,“一花一世界”,你甚至从那点点滴滴过场的风景镜头中都能感受出隐藏在电影背后的那一座城市,以及电影导演、摄影师们歪着两撇胡子、腆着法兰西风味儿的大肚子,真诚并带着一丝过分的骄傲和矫情,为你讲述他们对这个城市的所有感情——或许感情是个值得玩味的解释,至少比影像与现实的疏离更让人心生温暖和相信——真是的,因为这些理想主义的艺术家,连荒野上的一阵风、一棵树、一片业已开败的夹竹桃都仿佛被爱情浸透,散发着海藻般令人沉溺的气味来。

当然,一个提醒写在最后,对于那些热衷战争片、动作片,或者是对所谓法国新浪潮文艺片“叶公好龙”者,看这样一部非典型的法国文艺电影是需要耐心与勇气的,至少,在开始的一个半小时内(我看得版本长度是两个小时零八分钟),几乎每一条线索都是断裂的,剧情支离破碎得令人眩晕,甚至玛丽安歌迪亚杀死两个军队官员的特务式场景会令你产生深深的疑虑——这究竟是什么样风格的电影呢?

黑色幽默么?

 4 ) 沧海明珠

《漫长的婚约》里,玛蒂在法国小镇的海边,忧伤地吹起低音喇叭,追忆她远方生死未卜的爱人。

她吹低音喇叭,因为那乐器发出的声音最绝望。

她的爱人,消失在前线一个名叫“黄昏宾果”的战壕里,大多数人都说他已经死去,只有玛蒂固执得像天边的信天翁,找寻每一丝线索。

这个世界上,深情的人总是比别人多一分痛苦,这痛苦来自执着。

信天翁不会因为找不到方向就停止飞翔,深情之人也不会因为绝望就停下脚步。

奥黛丽塔图扮演的玛蒂拖着残废的脚四处奔波,只为了那句“Mathild’s Marrying Manech”。

影片的结尾,玛蒂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庄园里找到了已经失忆的马厉,她穿着白色的衣衫,涂了口红,像是十七岁那年刚刚分开的时候,马厉正凝神建造一栋房子,已经认不出她来。

她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他,注视着他,重逢意味着新的开始。

我想,爱情这个词,全都在她此刻的眼神里了。

每个人对待爱情的态度都不一样。

《恋恋风尘》里的阿云,等不及当兵的阿远退伍,就跟别人结了婚,留下阿远在漆黑的夜晚偷偷地哭泣。

而《漫长的婚约》里的玛蒂,抱着一分渺茫的希望,却从来不放弃。

世间茫茫,犹如沧海,深情之人大概就是这沧海中遗落的明珠吧。

 5 ) 《漫长婚约》:硝烟弥漫里的爱情守望

《漫长婚约》(A Very Long Engagement):硝烟弥漫里的爱情守望                   (文:火神纪)  我知道幸福短暂,请不要因为我而无谓地等待。

  我们在地狱里相见吧。

——题记。

  1.BINGO CREPUSCULE。

  我们是注定要当炮灰送命的,因为有钱人出卖了我们。

  我们像上了桌的海鲜。

  我们都逃不掉。

  因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

  我们都是牺牲品。

——题记。

  暖黄色调的和平年代和暗灰色调的战争年代。

  穿插和诙谐的幽默。

  男人对女人说:我知道幸福短暂,请不要因为我而无谓地等待。

我们在地狱里相见吧。

  可是女人永远不相信。

女人固执。

坚守自己的信念。

  战争对于爱情,似乎永远只有生离死别和沉重的忧伤。

  马内;马蒂尔;爱。

M;M;M。

  MMM。

一个男人在德军和法军拉据的战壕中间的一个树上,用一只残疾的戴着红色手套的手不停地刻着这三个字母;似乎此来彼往的炮灰和子弹不关自己的事情。

我只是想告诉所有人,包括法军战壕里的战友和德军战壕里的敌人:马内爱玛蒂尔,马蒂尔爱马内。

  MMM。

一个男人在海边的岩石上用锤子和铁锉凿出三个字母;吹掠过的海风,飞过的信天翁似乎也都不关自己的事。

我只是想大声喊着:马内爱玛蒂尔;玛蒂尔爱马内。

我要告诉全世界的人知道,我要告诉大海和岩石知道:我爱这个女人,这个女人爱我。

  MMM。

一个男人在钟楼上的大钟上也凿出这三个字母;似乎那些消逝的时光会见证我们的爱情。

子孙后代也许有人会爬上这钟楼并发现已经长满了青苔的旧钟上有三个不知道缘故的字母。

没有人知道我是在说,马内爱玛蒂尔;玛蒂尔爱马内。

  我们第一次做完爱,我抚摸着你的乳房入睡。

从此以后,每当我伤痛或者不安,我总能感觉你的心在我的手掌上跳动。

  当然我还只是个孩子,战壕里的战友谁都这么说。

暗灰色调的年代,我常常用一种憧憬的心情去怀念那些暖黄色调的生活。

  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拉着你的手跑过我们住的那个农庄所有的小道和海岸。

我们爬上过灯塔在我的父亲旁边玩耍。

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

  年长一点的时候我们订婚。

之后我就被送到这个该死的暗灰色调的战壕中了。

  BINGO CREPUSCULE;这个恶梦的所在。

BINGO CREPUSCULE;我想回家和你成婚自残之后被判死刑的受难之所。

BINGO CREPUSCULE;这个特赦令送不到的世界尽头。

BINGO CREPUSCULE;有人送我红手套的地方。

BINGO CREPUSCULE;我像一条狗一样被丢到两军拉据战场中间。

  我是一个勇敢的人。

我总是像信天翁一样在海上划翔而过,从灯塔飞往即将靠岸的大船上。

有人说灯塔是海的陆地的尽头海的开始;而我,是连接这两者中间的那条路。

  然而战争开始了。

我的一切在这场战争中显得微不足道。

包括我所谓的勇敢。

  我在一个弹坑中看着战友被炸得血肉横飞,甚至战友的肠子可以飞着挂在我的身上。

  我的所谓勇敢在那一役之后被彻底粉碎。

我害怕;害怕所有的炮弹声,枪声,硝烟的味道,鲜血和惨叫声。

  我想逃,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于是我点燃一根香烟,夹在手指中间伸上去,一点的腥红把我的手葬送在这场战争中。

战友说,你可以回去和未婚妻结婚了。

  BINGO CREPUSCULE;然而在特赦令被人撕碎的时候,我被送到这个地方来了。

  BINGO CREPUSCULE;和我一起的还有四个人,自残或者不小心伤到自己的手的四个人:2124,穿德国军靴的巴士托,巴士底区的木匠;4077,巴尼奥勒区国家铁路局的一个焊工,西苏;1818,当朵尔的农民,诺特丹;7328,一个科西嘉恶棍,骗子或老千,安治。

  安治向敌军投降;被战友开枪打死了。

他说自己不是法国人是科西嘉人,于是下士杜沃内说,注销了他的出生证明,开枪,像打死一条狗一样被打死了。

杜沃内开完枪轻描淡写地说,可怜虫。

  西苏为了站着撒一泡尿,因为生存无望,他说死也要像一个男人一样倒下;被敌军的飞军上的枪手给杀了。

他一边撒尿一边唱歌:战友们,临死前,我有最后一个愿望,我要站着撒一泡尿,像个男人一样;凭着强烈的信念。

永别了生命,永别了爱情,永别了所有的女人。

就将结束,永远结束;这个该死的战争。

像上了桌的海鲜;我们都逃不掉,因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我们都是牺牲品……他真的像是一个男人一样地倒在战场上了。

  巴斯托也死了,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五个人最后就剩下我和诺持丹没有死。

诺特丹背着我走过了整个战区,换去了死去的战的身上的军牌换了个身份在这场战争中活了下来。

诺特丹穿着巴斯托的德国军靴走出了战区。

2.固执或者希望。

  “那是叫固执。

”  “不,那叫做希望。

可是先生刚才无情地杀死了它。

” ——题记。

  我总是相信马内如果死去的话我能感觉到。

我可以。

所以就算军区送来的死亡通知我也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马内还活着,一定还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我知道。

  我固执地相信这一切。

也许这不叫固执,这叫希望。

我所有的仅有的希望。

  我的未婚夫,马内,那个为我刻上三个M的男人,一定还活着,在战场之外的某个角落。

也许被一个德国女人囚禁起来了,也许是被吓晕了头,躲了起来……   不管什么原因,他活着,一定还活着。

  战争过去了,可是他还没有回来。

  我怀着我固有的希望去寻找一切可能的线索。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他的。

  每次有点关于BINGO CREPUSCULE的消息,我的双拳都会紧紧握着,顶在下巴,为阻止自己颤抖和哭出声来;因为那样太丢人了。

  所有的东西都让我相信我的猜测。

马内还活着。

  如果晚饭前门没有关上,马内就会活着回来;如果我比那辆汽车先到达那个转弯处,马内就会活着回来;如果我数到七火车进入邃道或者有查票员来查票,马内就可以活着回来……   我只会吹大号,因为只有大号的声音才能模仿汽笛那种低沉和忧郁的声音。

父亲和母亲在那场车祸里丧生,我知道,有了这个声音,也许他们也就与我同在了。

他们可以听到这个声音。

我知道。

  另一个女人,天娜·龙巴蒂。

科西嘉人安治的姘头,一个妓女。

  她用她特有的本事报仇。

身体;女色;为了那些对我的宝贝安治折磨的人们,她全杀了。

  她被判上断头台。

临死前她只见了我。

我给她带去了安治给她留下的那个怀表,里面有张字条,藏在只有他们才知道的地方。

安治说:“我知道幸福短暂,请不要因为我而无谓地等待。

我们在地狱里相见吧。

”可惜天娜看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明天她就上断头台了。

  她告诉我说,让那些折磨我们宝贝儿的那些人们都见鬼去吧。

  也许她不会上天堂。

安治也也许知道,所以他们可以安祥而幸福地死去了。

因为很快他们就可以在地狱里相见了。

纵然他们只是恶棍,老千,骗子和妓女。

  可是她杀了两个当权者。

正如她所说,送他们见鬼去吧。

  那天。

我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吹我的大号。

收养我的贝内蒂婶婶和皮尔告诉我说,马内还活着。

  马内用一个死去的战友的军牌被送到了军区医院,之后被战友的母亲领了回去。

马内失忆,战友的母亲却是中年得子,于是认了马内为自己的儿子,相依为命过了三年。

  战友的母亲终于还是悴死了。

也许因为忧思成疾,也许因为日渐衰老而死。

  我坐在去看他的车上;马上就要见到他了。

这条路很长。

贝内蒂婶婶失声痛哭,因为她不曾相信过我的信念。

我轻轻地笑,多少有些紧张,但多少有点坦然。

因为我马上就要见到马内了。

马上就会把我所有的别人以为是臆想的东西都证实了。

  我知道他还活着的时候,我忍着泪问他们,你们怎么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想号淘大哭。

但是我不能。

因为我就要见到他了,我要保持最好的面容让他看,纵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了。

  待会,就要进行重要的访问了。

阳光,蓝天;甚至整个大自然都为我而开怀。

我精心地梳妆打扮,扑粉,涂口红,描了眉毛。

但是我不能给睫毛涂黑;因为我知道如果一会情绪失控,那会变成另外一种效果。

  从门口到院子里,那一条路很长很长。

长得比我一个人走了三年的时光还要更漫长更遥远一些。

我害怕,却焦急,我担忧,却希望走得更快一些。

  三年了,我所有的希望和祈盼都在那长长的黑黑暗的走廊尽头。

那里有阳光,有花草树木,有鸟语有花香。

他就坐在那里。

我忍住眼泪。

慢慢地用我的跛脚走过去。

  他问我,他像他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一样地问我:你这样走的时候脚会疼吗?

  他说他在做事,还没做完,一会做完了再给我看。

  他让我坐。

  他的脸上有和熙的阳光照耀,他在笑。

笑得像个孩子一样的天真而柔美。

  他问我为什么哭。

  是呀,我为什么哭呢?

  我就坐在那里,看着他。

树影深处,一个男孩子或是一个婴儿。

柔美而艳丽。

忙碌而忧闲。

3.悲凉的大号长鸣;最后。

  这也许是我看得最认真的几部电影之一。

  配乐,配色。

人物的刻画都让我惊叹。

  战争。

没有像以前我看过的《大顺店》之类的那种大时代的味道。

只是一些女人,一些男人,一些情情爱爱的东西。

  那些不关战争的东西,也只是关于战争的东西。

  许多的人物只是短短的几个镜头就已经栩栩如生了。

不得不让人惊佩导演的功力。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个穿德国军靴的巴士托的战友。

他娶过一个波兰裔的年轻寡妇给他带来了四个孩子,后来那个人死了,他又娶了另一个年轻寡妇,多了一个孩子。

  军队的规定是只要有六个孩子就可以退伍了。

但是他自己是没有办法生孩子的。

于是他要求自己的妻子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巴士托交欢并生一个孩子。

他说,反正已经有五个孩子了,而且都不是我的,那样有第六个又有什么所谓。

  他说他害怕那个地方,他说他看到过自己的战友像鞭炮一样被人炸得四分五裂,他说他曾用过战友的身体去挡子弹,只是为了自己活命……他说他害怕。

  可是有了孩子也是九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也许九个月后战争已经结束了了呢。

这该死的战争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有了这九个月,就意味着九个月的希望。

  也许巴士托和那个女人已经分不清是为了朋友或者丈夫退伍,也许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喜欢上另外的那一个人。

战争,男人出征。

正常的生理需要都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情欲,或者是别的,也许已经不再重要了。

  最后那个女的依旧没有怀孕。

而那个男人很快的不再恐惧战争,而是被嫉妒占据了身心,“时间,地点,做了几次,什么体位,你满足了吗……”  这也许是对战争最大的讽刺和控诉了。

男人,最恐慌的戴绿帽的东西居然被对战场的恐惧所替代。

  全剧在一种缓慢的声调中渐渐地推进。

一个旁述者。

没有一点主观意识。

  也许只有这种超脱于战争之外的态度来叙述战争的无足轻重的几对男男女女的爱情。

才能更好地更彻底透彻地把整个战争的东西挖出来。

  没有什么民族大仇,也没有什么国家大节。

只是男人和女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写到这里我又突然想到片子的开头法军发动总攻里的口号:“为了法国,冲啊……”掺杂着玛蒂尔的悲凉的大号;海风的声音;海浪敲打岩石的巨响;信天翁的叫声;炮声,枪声和惨叫……   玛蒂尔的大号尤其刺耳。

低沉,悲凉,忧伤;像所有的汽笛声一样让人不得安宁。

战争的声音。

  最后。

最后。

  游离于战争之外。

爱情,在一种悲凉的淡黄色的镜头中加一点绿色。

  马内最后那个婴儿般天真的笑脸。

也许,人性是不是在这里重生,战争,是不是也在这里结束。

  最后。

最后。

低沉,悲凉,忧伤;像所有的汽笛声一样让人不得安宁。

乙酉年九月初五。

 6 ) 战争与和平的漫长婚约

战争本身并不能体现战争的血腥和惨痛;只有关注于每个个体偶在的沉痛叙事,才能感知悲剧的重量。

玛蒂尔德在战争中与深爱的未婚夫马涅克离别。

传言马涅克在战争中因为自残被判处死刑,与其他四名自残罪囚犯一起,被军方抛弃在无人区“宾果黄昏”自生自灭。

由于相信心中的直觉,感知到马涅克存在的玛蒂尔德如侦探一般开始探寻未婚夫的下落。

在寻人的过程中,玛蒂尔德遭遇了战争中的一幕幕故事。

为了希望和幸福?

在求生的欲望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

本杰明,一名技术超群的木匠被征入伍。

他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但都不是亲生。

只要有六个孩子,他就可以免除兵役。

面对死亡和死亡本身一样可怕。

为了争取求生的希望,患有不育症的本杰明恳求妻子爱罗蒂和至交巴斯多施,为他生下第六个孩子。

为了求生,为了希望,人伦和天性都只剩下脆弱的外壳。

然而,对抗命运的本杰明并未真的赢得生的希望。

对妻子的猜忌日渐加深,并最终与至交决裂,而妻子也未能如愿怀孕。

本杰明与巴斯多施先后在战争中死去,留下爱罗蒂活在痛苦之中。

战争的阴影,最终投射在无辜者的记忆。

地狱里的天使玛蒂尔德在死囚牢中见到了妓女蒂娜·隆巴迪。

她是天使·巴西纳诺的情人;天使·巴西纳诺与马涅克一起,以自残罪被判处死刑,并被抛弃于“宾果黄昏”。

蒂娜·隆巴迪一头乌黑长发,黑色眼睛里写满科西嘉人的狂野与不驯。

与玛蒂尔德一样执著寻找爱人下落的她,最终找到的是写满人性冷漠的答案:贝当元帅撕毁总统赦免五名自残罪犯的命令,并将他们扔出战壕;中士法瓦如同“小便一样轻松的”“取消了向德军投降的天使的出生证”,因为他说自己是科西嘉人。

(可耻的,究竟是投降的天使,还是罔顾生命的法瓦?

民族主义是团结的旗帜,还是杀戮的借口?

)报复将蒂娜送上了断头台,她不后悔。

然而,必须剪去长发令她遗憾,自己“不能像圣女贞德一样去见她的天使”了。

玛蒂尔德将天使的怀表交给蒂娜。

怀表的音乐戛然停止,蒂娜取出机关中隐藏的纸条:“报复没用,寻找你的幸福。

不要为我毁了你的生活。

地狱里的天使”蒂娜爬满泪水的脸颊上露出释然的微笑。

战争其实都是人性的游戏。

然而,在游戏面前,生命往往轻得如同转瞬即逝的尘埃。

爱的颂歌仇恨是堕落地狱的理由;而爱是天使的光辉。

(看了上面的故事就知道,二者有时候可以共生共存,这是人性的缘故)德 罗谢尔 太太在她的独子应征入伍后患上忧郁症。

有一天,前线来消息说,她的儿子战死沙场,并且,有个年轻囚犯冒充小德罗谢尔的身份,正在医院休养。

德 罗谢尔 太太呆滞的双眼开始发亮,脸上露出诡谲的微笑。

医院里。

德 罗谢尔 太太对失去记忆的“小德罗谢尔”说,我是你的妈妈。

爱的宽广使两个人都重新开始了一段人生。

爱是永不止息。

一切终必中止,唯有信,望,爱常存。

这其中,最大的是爱。

学会遗忘的人类人生的百转千回从来不在预料之中。

玛蒂尔德终于在三年后,找到了彻底失忆的马涅克。

忘记了爱,也忘记了恨。

遗失了灯塔的美好,也抛弃战争的血腥。

战争中活下来的一代,以失去记忆为最大的幸福。

瘸子玛蒂尔德是不完美的人性的缩影。

然而,只要吹响手中大号的求救音,远方的灯塔会发出爱的信号。

爱是神的力量,它最终带着我们到达最高的善。

然而,与爱结合的婚约漫长而曲折,其间又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呢?

“漫长的婚约”,控诉的不止是战争的残酷,还有人性的阴暗;歌颂的不止是顽强的意志,还有近乎神性的爱的光辉。

充满宗教隐喻的电影。

“玛蒂尔德笔直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看着他。

在温暖的微风中,在花园的阳光下。

玛蒂尔德看着他。

她看着他。

她看着他。

”镜头拉远。

阳光依旧灿烂。

空气依旧清新。

 7 ) 你走路时,会不会痛?

这是个法国孟姜女的故事,所不同的是,玛蒂尔达最终找到了依然在世的男友,这一场漫长的寻找,也总算没白忙活。

看惯了美国片,再看法国片时的确觉得很新鲜,但也会有些许不适。

比如手伤的无厘头,杀人方法的诡异,以及那满目的八字胡,搞得俺连谁对谁都分不清。

不过有新鲜成分总是好的,能夹胡桃的木手,眼镜挂绳驱动的手枪,大教堂里的“炸弹”,总会让你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个在小石子路上耍帅的邮差,让人不禁暗笑法国人真是有情趣。

可这些外插的花朵时常会令人从故事主线中疏离,所以,好莱坞是很少这样做的,而即便是做,也要像昆汀在《无耻混蛋》里那样,将怪人怪事完全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当然,这只是本人的偏爱。

就整个故事来讲,玛蒂尔达的执着固然感人,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新科奥斯卡影后马里昂歌迪亚饰演的那个复仇女人,手段够毒够狠,真乃女中豪杰。

而从爱人给她留下的那封信,可以看出他真的很了解她,也许她就是因此那么爱他吧。

如果她及时看到了这封信,结果会改变吗?

我觉得不会。

相比之下,玛蒂尔达就幸运多了,她的男友不但活着,而且还活蹦乱跳。

那句“你走路时,会不会痛”,让人心头百转千回。

经历战争洗礼的马涅克,非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变得暴戾,也没有被岁月磨砺得世故,纯净得一如儿时。

人们不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吗,如今成为了现实。

这是最好的结局。

 8 ) 二十多个出场人物的梳理

这是个么得感情的影评,就是看完后觉得有必要梳理下每个人物线和推理过程,脸盲加名字多,我真心不想看完白看,so全记下来了。。。

好了,开始了。

1.死囚1-Bastoche木匠,赶老鼠而枪走火至手残,常去Louis酒吧,穿德国靴,与不育症挚友Biscuit妻子出轨,留下遗物一张塞纳河照片背面写着:“Louis,告诉Veo我想她,和Bicuit已经和好”2.死囚2-Francis Gaignard焊工,摸烫枪管至手残,由于站着小便,被法国下士Thouvenel枪决3.死囚3-Benoit Notre DameRennes村农夫,自己开枪至手残,留下遗物一封给妻子的信写着:“告诉Bernay我想3月解决,他的肥料太贵,要小心”,女主见面第8个人,告知a)钻到地下室后,身负重伤的Biscuit念着Bastoche死去,他和Biscuit换了号牌,b)见到求助的Manech,和已经死去的年轻士兵Desrochelles换了号牌并背着他去了医院,c)Manech后从医院被撤走不知去向,后医院被袭击,自己逃到了Bernay并隐居至今4.死囚4-Angel BassignanoCorsica人,自己开枪至手残,Tina男朋友,留下遗物一个给Tina的怀表礼物,由于向德军求饶并称自己不是法国人,被法国下士Thouvenel枪决5.死囚5-Manech男主,手夹烟引诱德军开枪至手残,Mathilde男票6.Esperanza-押解囚犯的中士女主见面第1个人,告知:a)Celestin Poux给Manech带上红手套,b)五位囚犯除了Benoit无应答,其他人第二天都应答;c)战友下士Chardolot告诉他看到了树上刻着的M字和信天翁飞机;d)一箱子遗物7.Benjamin Gordes=BiscuitBastoche挚友8.Rennes村教堂神父提供线索:a)Benoit妻子已搬走,b)Benoit从来不购买肥料,c)没有叫Bernay的人9.侦探Germain Pire女主见面第2个人,告知:a)Tina战后消失踪影,b)正在寻找Poux,c)Benjamin=Biscuit,d)Chardolot曾找过Desrochelles的母亲10.Pierre-Marie女主见面第3个人,帮带到档案室并偷偷取到了一份机密文件-休假许可11.Louis酒吧酒保女主见面第4个人,告知:Bastoche和Biscuit给他制作了假肢12.VeoBastoche在Louis酒吧的女友,写信告知女主假扮为修女的Tina来找过她,问Bastoche身边带着的人是不是Corsica人13.Elodie Gordes女主见面第5个人,Biscuit妻子,告知女主与Bastoche出轨的事情14.Celestin Poux女主见面第6个人,之前通过寻人启事收到3封信得知他是个总能带来很多食物的兵,他后来看到寻人启事自行找上门,告知:a)Thouvenel射杀了Angel和Francis,b)Bastoche用手榴弹打中了信天翁飞机,但是也像Manech被子弹击中,c)看到Benoit被炸弹击中,d)后来全军覆没,听到战友说Lavrouye藏起来了文件,e)Biscuit和Bastoche换了靴子,f)担架兵告诉他Biscuit和一位身负重伤的Desrochelles在一起,g)Biscuit并不魁梧15.德军Gunther妹妹女主见面第7个人,与她餐厅偶遇,告知女主哥哥的战友告诉她,a)Manech带着手套刻字,b)Benoit在被炸弹击中后幸存,c)其中一位死囚的尸体在敞开着的地下室里16.Tina Lombardi女主见面第8个人,告知女主:a)医务兵Phllipot告诉她,看到一位穿着德国军靴的魁梧士兵背着一位身负重伤的士兵,b)上尉Favart告诉她Thouvenel枪决了Angel,c)总统下发了5位死囚特赦令但被Lavrouye藏起来,d)为了报仇谋杀了Thouvenel和Lavrouye17.Lavrouye藏起来了总统下发的5位死囚特赦令,后被Tina谋杀18.Thouvenel法国下士,射杀Angel和Francis,后被Tina谋杀19.医务兵Phillipot告诉Tina看到一位穿着德国军靴的魁梧士兵背着一位身负重伤的士兵20.上尉Favart告诉Tina,Thouvenel枪决了Angel21.Chardolot告诉Desrochelles的母亲,儿子已经阵亡,且号牌被Manech更换了22.Desrochelles的母亲去医院接走了Manech,并领认为自己的儿子,但是2个月前女士去世了23.Mathilde女主,在农夫故乡Rennes村的车站黑板,破译“会到Bernay在3月,卖掉一切,啥也别说谁也别信,Bernoit”

 9 ) 无与伦比的好片子

关于它的创作背景,小说作者,以及导演多年来对它的情有独钟,复杂而有条不紊的线索结构,堪称完美的影像呈现,使我一再为它击掌落泪。

我想,几个字无法表达我对它的感受和喜欢,我会认真地,郑重地把关于这部影片的影片分析写出来,以不辜负它的精彩。

 10 ) 被败坏了的婚约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看这个电影的感受,那么就是又一部被盗版毁掉的电影,整段整段的没有字幕,以至于后只好去看英文字幕,结果虽然是不影响理解,但是却及其影响观感。

好在电影是不仅仅有台词的东西,好在导演还有镜头和音乐。

构思和讲故事的技巧不会被掩盖,建议大家千万别买佳美版的。

但是电影本身是真不错。

《漫长的婚约》短评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4分钟前
  • 丛二
  • 较差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8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1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16分钟前
  • OKei贴
  • 推荐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20分钟前
  • Liao
  • 推荐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24分钟前
  • 吸吸福
  • 推荐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27分钟前
  • 莫失莫忘
  • 推荐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31分钟前
  • 伪清新的一天
  • 还行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35分钟前
  • 荆棘海
  • 还行

-

39分钟前
  • R
  • 还行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40分钟前
  • Cardinal
  • 还行

#Cannes2023

43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还行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48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较差

#BJIFF14 英嘉(🐳💗)

51分钟前
  • 东方不红
  • 还行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53分钟前
  • 益生菌^^
  • 还行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55分钟前
  • 时光即淡即浓
  • 推荐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57分钟前
  • m2
  • 力荐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59分钟前
  • 千禧龙骑
  • 推荐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1小时前
  • 维涅尔
  • 推荐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1小时前
  • 热爱电影的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