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这次在《痞子英雄》里演的是一个黑帮小头目,手底下还有两个小弟,终于不再总是脏兮兮的形象,开始体面起来了。
但他真的可以算是痞子专业户了,这不只是因为他演得多,更重要的是,他能把扮演的每一个痞子形象都演活了。
演一次痞子不难,难的是一次又一次地演,还都能演出新的花样。
本来很好奇,黄渤一口青岛话,跟台湾人嗲在一起是个如何华丽的场面,但出乎意料的是也没啥违和感。
当然除了搞笑,黄渤在这部戏里还有很多感情戏,跟手下兄弟的感情,跟杜小晴的感情,跟吴英雄的感情。
每一条线他都处理得很好,在这部戏里,他完成了多种情感表达,这可以看做是黄渤演技精进的一个证明吧。
看到兄弟死在他怀里的时候,我们会惋惜这过命的交情从此只能珍藏,看到他和杜小晴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感叹屌丝竟然也有春天,看到他跟吴英雄道别的时候,我们又惆怅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没有在一起,不得不说,黄渤的戏路是真的可以。
故事开场于2001年9月10日上午,超人一登场就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遭遇金属人,双方一通激战后,金属人被打落水底,但超人也被金属人体内的氪石照射,实力大减。
闻讯赶到的蝙蝠侠见超人悬吊在高空,以为他在卖萌,后来才发现他暂时失去了超能力。
此时,一名叫贝恩的恐怖分子突然发难,胁迫了一群通缉犯,包括小丑,企鹅,谜语人等,逼迫他们先在电视上做脱口秀,然后前往纽约市各地引爆炸弹。
一时间,大桥、地铁接连爆破,连正义联盟总部也被炸,但绿灯侠、神奇女侠等关键成员活了下来,并从电脑中寻找线索。
超人搭乘蝙蝠车追赶最后一名恐怖分子,途中蝙蝠侠惊讶地发现,此人竟是双面人。
他一直以为双面人在刺杀戈登局长当晚已死,谁知竟被超人救走,并改邪归正,和毒藤女隐居多年。
追逐中,双面人辩称贝恩绑架了毒藤女,胁迫他重出江湖。
蝙蝠侠要将之轰杀,但在超人阻挠下,双方撞车后生还,总算说明了原委。
随后他们遭遇了运送EMP火箭的韦恩企业车队,由于韦恩的大意,他的公司前不久已被暗杀联盟控制。
很快,机械战警开路的恐怖分子杀到,杀光车队保安,抢走了火箭。
有着低沉嗓音的贝恩现身了,并触发了双面人身上的炸弹。
超人本能地用身体去挡,才想起超能力已失,还好他高中曾是橄榄球校队主力,一个投掷将炸弹扔出了危险区。
根据双面人留下的地址,超人和蝙蝠侠找到纽约市郊区的一栋建筑。
他们遭遇了秘密潜入的特种部队,由美国队长带领。
虽然双方利益一致,但由于DC和漫威争夺市场十分激烈,超人和队长还是走了一趟不打不相识的过场,好向两边的CEO交代。
美国队长的手下包围了敌人,不料他们踏进了圈套,遭到埋伏在此的贝恩军团的袭击。
为首的是被贝恩洗脑后的冬兵,将措手不及的美国队长被打伤。
失去超能力的超人和机械战警一番缠斗,将其摧毁,已是筋疲力尽,和蝙蝠侠一起被冬兵俘虏。
超人和蝙蝠侠见到了贝恩,贝恩用充满磁性的嗓音发表了一番演讲,大意不外乎:贝恩大法好,信贝恩得永生之类。
超人嗤之以鼻。
贝恩狰狞一笑,话锋一转:“肯特先生,这么多年来,你为了捍卫地球的安全,一次次罔顾自己的生命,为了让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我想跟你玩个游戏,这里有个开关,只要按下,就能阻止火箭发射,但会杀死所有人质,你只有5分钟时间,是生,还是死,选择在你。
”超人哭笑不得:你丫的电锯惊魂看多了,玩什么变态游戏!
话虽如此,他还是和蝙蝠侠不顾一切冲向楼顶,但失去了飞行能力的他,终于没来得及阻止火箭发射。
顿时纽约陷入一片混乱,橄榄球场塌陷,飞机噌噌往下掉,警察都被封进了下水道里,贝恩成功发动起广大劳动人民占领城市,审判富人,纽约洋溢在一片喜气洋洋中。
EMP摧毁了所有电子设备,但蝙蝠侠嘿嘿一笑,还好我早有准备。
他们从韦恩集团捐赠的博物馆里取到备用套件,追踪到贝恩的第二处基地。
搭档俩先后击败猿人科巴、大钢牙、女拳霸等狠角色,终于找到毒藤女,并发现贝恩已经和安布雷拉(俗称雨伞)公司合谋,要将一种病毒扩散到全城,毒藤女的身体是最好的培育载体。
这项代号生化危机的阴谋一旦得逞,纽约会变为一座丧尸城。
与此同时,神奇女侠循着绿灯侠找出的线索,抵达了贝恩设在贫民窟的基地,也得知了贝恩为何要玩竖锯游戏的原因:原来他就是已故的竖锯的儿子,竖锯曾为神盾局秘密工作,过后却被灭口,对当局失望的贝恩转而策划复仇大计。
循着这条信息,超人与蝙蝠侠终于定位贝恩的老巢——世贸双塔的顶楼。
超人与恭候多时的贝恩展开了肉搏,贝恩用一招断背将超人摔翻,但曾经搞残了蝙蝠侠的招数并没有起作用,超人站起来冷笑一声:“虽然没了超能力,我毕竟还是个氪星人!
”他用一连串组合拳将贝恩K翻在地。
屋里的蝙蝠侠也顺利搞掂稻草人,夺得了疫苗抗体。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边,负伤的美国队长终于找到了火箭发射基地,他默默向自己暗示:爱就是克制,爱就是克制……与守卫在此的冬兵一番恶战,终于将后者克制,并制止了火箭发射。
得知这一消息,神盾局长尼克•弗瑞不再顾忌,派出战斗机向世贸双塔发起攻击。
在双塔轰然倒塌前,蝙蝠侠驾驶着飞行器,载着超人和毒藤女安然离开。
数日后,尼克•弗瑞假惺惺登台演讲,把双塔倒塌也归为恐怖分子所为,并为那些在911蒙难的人们致哀。
化身记者的超人望着双塔中丧生的前女友拉娜•朗的相片,将眼泪咽入腹中,仪式过后,他代表新闻界与尼克握手,忍住了将后者手骨捏碎的冲动。
影片最后一幕是超人伫立在城市的阴暗角落,蝙蝠侠从天而降:克拉克,你还好吗。
超人摇头:我永远不会原谅他们,这样一来组建《正义联盟》的计划又要延后了,但我有个主意,《超人大战蝙蝠侠》,可以在2016年完成。
蝙蝠侠一阵惊讶:还叫《黎明升起》?
不,超人坚定地说,叫《正义黎明》。
两人相视一笑,超人戴上了眼镜,蝙蝠侠摘掉了面具,并肩融进纽约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留下一双伟岸的背影。
(文/方聿南)
我觉得这个电影最搞笑的地方应该是,明明很简单就消灭的东西,非到后来就复杂了,吴英雄本来可以毁掉那个火箭,可他还是选择了救人,其实按照他的性格是这样的,可是,还是会觉得很多麻烦,都是自找的。
这片子一般,觉得这个故事,最好看的地方,也只有最后大结局了=。
=真的,还是没想清楚为什么大反派要说一句:有你的地方就有我。
好像表白哦,真的。
在中国观众眼里,看电影有一种叫做“看大片”的习惯,什么是大片?
这都是90年代初分账制电影实行以来,《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勇闯夺命岛》等一票进口动作片冲击相对保守的内地而诞生的新名词。
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不仅对于观众,甚至在影视从业者之中也不例外。
不信可以去电影院售票处,看看形形色色观众去电影院买票时,嘴里嘟囔着“大片”的观众占绝大多数,因为大片的定义意味着一部电影有大明星、大导演坐镇,或者最起码在电影厅超大屏幕和环绕音效甚至3D技术下能够带来极强的感官冲击,起码对得起不菲的票价。
人家一看这是部文艺片或小成本,扭头就走,这不是在贬低小成本电影,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就是这样。
今年的国庆档就是这样。
动作片《痞子英雄2》在国庆档七天收入了1.6亿,这个成绩平心而论并不算突出,而且电影在国内市场属于非传统性的“大片”。
这里的“大片”并不是指的那些大明星大制作的电影,尽管经常在国产片海报上能见到“XX动作大片、灾难大片”这样的字眼,但这个名号其实指的是那些进口电影,大爆炸、大枪战、大保健,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感官,当年的叫法先入为主,甚至前不久小弟看电影时有个妹子指着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电影海报说:就看这个,有他的一定是大片。
殊不知如今凯奇兄早已与大片绝缘好几年了,而且那部电影已经下落不明。
这都是当年《勇闯夺命岛》、《真实的谎言》等片惹的祸,乃至这个传统影响到现在引进片策略,因为进口片很少有喜剧片和剧情片,哪怕片子再烂,只要有动作有爆炸也会引进。
后来又有了“中国式大片”的说法,这都是《英雄》惹的祸,中国式大片基本上是古装片,充其量就是人力资源丰富,《投名状》、《黄金甲》哪个不是人山人海塑造场面。
乃至后来《白蛇传说》、《逃出生天》等标榜特效的电影,《金陵十三钗》、《1942》等有场面的出现还是没能扭转“大片”属于进口动作、科幻片这一观点。
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偏重明星和话题,大片并不一定卖座,像《泰囧》和同期的《心花路放》这类中小成本电影照样卖座,仰仗的是导演明星和话题,反而华语电影在“大片”这一方面做得向来不尽人意。
这里要说的这部《痞子英雄2》不能算是“中国式大片”的标准,因为该片第一次让观众觉得“大片”这个名词放在一部华语电影中是很贴切的。
台湾电影不缺乏匠气,但向来与“大片”绝缘,一来拍摄习惯不同,文艺电影,清新爱情片才是台湾电影最能拿得出手的。
二来台湾商业电影发展一般,而且在注重商业的香港,动作大片似乎也比较罕见。
吴宇森可以在酒吧、茶楼里狂泄上亿子弹,成龙可以在一家商场或轮船上打一个小时,但追求的都是效果而不是场面。
并不是香港没有类似于美国动作大片那样的电影,早年间的《紫雨风暴》、《B计划》、《极度重犯》等都是学习好莱坞枪战片的产物,内容涉及到反恐、国际化的趋势,格局上走出了香港街头。
这些电影拍得成功与否暂且不论,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本土电影格局,让电影的类型化更丰富一些。
这些电影毕竟是少数,大制作未能起势,如今香港电影江河日下,才有了《寒战》、《风暴》这样格局稍大一点的电影,能否拯救香港电影那就看未来的《赤盗》等片能不能接上口气。
台湾电影也是一样,以往台湾片过多注重文艺和爱情片,商业电影几乎消失,如今台湾电影在以往风格上更加注重了商业化的发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变身超人》、《骇战》等作品都是在台湾本土电影风格不变的大方向下,进一步向商业片靠拢。
而《痞子英雄2》则属于另类。
因为如本片这样的动作枪战类电影并不是台湾片的长项。
但是这部脱胎于同名剧集的电影史台湾电影商业潮流的标志之一,比起很多台湾电视剧,电视剧版《痞子英雄》更像是台湾版的《致命武器》,两位警察搭档,一个是火爆的拼命三郎,一个是来自街头的痞子警探,兼具偶像派剧集的气质和动作悬疑剧集的特点,播出后大受欢迎。
同理,电影版走的也是该路线,而且制作上更加突出国际范和大手笔,同样可以让台湾电影打开走出小清新路线的一扇门,并因此而破局。
从这一点上来看,《痞子英雄2》沿着这条高端的路线走,其价值是很明显的,但从场面上来看就够得上“大片”指数,本片的场面的是最大的卖点,简单一句:本片把警匪片当战争片拍。
制作、场面上的升级,是《痞子英雄2》与以往本土电影划分格局的例证,然而更加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后面。
华语电影的警匪片,向来是比较稀缺。
以前这个题材的作品只有香港玩得转,比如前不久的《扫毒》,内地和台湾在警匪片方面则显得比较被动,一来制作经验匮乏,二来类型片道路不明朗,与台湾电影类型,内地也是一味的追求古装、青春、喜剧类型的电影,鲜有作品去触碰这个题材。
不过去年的《毒战》是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先例,内地的背景+香港的制作团队,打造出不俗的水准。
而这部《痞子英雄2》与前者类似,来自内地、台湾、香港三方的制作团队打造的国际化警匪片,电影在故事和人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情节比较七零八落,但从格局上来说无疑是华语电影非常罕见的,《痞子英雄2》这样的电影是在过去基础上打开了一条新路。
可以以韩国电影为例,韩国电影的崛起。
这条路是其中主要原因,早年间的《实尾岛》、《生死谍变》打开了韩国动作电影大格局的路线,乃至如今的《柏林》、《夺宝联盟》等片玩起来得心应手,同时也不忘《阳光姐妹淘》、《非常主播》这样的纯韩式风味的电影。
华语电影打算有所出路,可以选择这个方向作为未来的发展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毕竟“大片”的含义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将电影做“大”并不难,而且观众也喜欢这种类型,可以凭借依靠题材和场面烘托起来的制作格局,让港片找一条出路也未尝不可。
记得在《盗梦空间》中汤姆·哈迪那句台词:做梦就要做大一点。
拍电影也一样,小片有小片的精彩,但市场是大片的天下,做大没有坏处。
《痞子英雄2》本身其实毛病不少,但其路线却是正确,不敢说一部电影对华语片类型化之路多有大帮助,但这个趋势却是顺应潮流的。
西方动作电影日落西山,但东方同类题材作品才刚刚起步。
华语电影也不能一味的往青春、喜剧等类型片的单一模式里钻,很可能不久之后这些电影就会像中国古装大片一样,噎死在自己唯一的美德——无节制上。
华语动作片这条路线应该在未来大有潜力可挖,《痞子英雄2》这种尝试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类型,尽管可能这条过得比较狼狈,但方针路线正确,期待同类作品在未来更加出色。
个人英雄电影,爆破,追车,枪战,一个歪曲正义的反派,一群猪脑子的警察军队,一个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主角,唯一的不同,是以前的英雄电影主角旁边总是一个花瓶的女角,如今,是一个花瓶的男角,毕竟,这是一个基情的年代。
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图痛快看帅哥耍基情的可以开心地看,但我还是想念那一部叫痞子英雄的电视剧,电影只有英雄,一个只存在于电影的英雄,而电视剧,有那个有点人性的痞子....
精彩打斗的场景,生死一线的刺激感,男人的搭档,即使过了好多年还是喜欢。
往往歼灭敌人解救受难者的,并不是设备良好谋划缜密的大部队,而是伺机而动的责任者。
在得失选择时,必须有最仔细的考量,毕竟所有生命都值得好好对待。
毁灭性的破坏,偌大的城市,找不到一份安心,最原始的人性顷刻爆发,所以文明才是最好的答案。
每一次危机都是考验,太阳永远在充满勇气的地方等待我们。
“没有我,不行。
”
常看好莱坞电影,或许幻想说, 如果这桥段放在自己熟悉的场景,肯定更有震撼力...而多年累积的想法,终于在难得资金挹注的作品中,想要一次展现,于是炸大楼桥梁、客机冲撞、飞车追足、导弹发射、空军出动、近身搏斗、生化攻击、地铁出轨、天崩地裂、枪战... 导演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 愿啊!!
导演也许刚看完『黑暗骑士:黎明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不久,又深受震撼启发,所以本片不止片名雷同,核心内涵、架构及部分画面设计,似乎都在向此片致敬。
更有趣的,连大反派变声式的低沈讲话音调都相仿。
但让人捏把冷汗的是,类似于『黑暗骑士』片段式堆契的故事手法,处理不慎就变成所谓的『没剧情』...本片极度阳刚、但又不时卖萌,也不忘处理较为感性的文戏部分,各层面都努力顾及了,在华语此类型片中也算是及格了。
两星给演员。
这大概就是湾湾的能力。
想拍大格局但不会拍,可以说照抄好莱坞都不会抄,开卷考试都做不好。
并不是说把白人救世主换成黄皮就能复制成功的。
把军队都当成智障?
反派毫无演技。
东抄一点,西抄一点。
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堆料但不会堆的电影。
且不说还明里暗里夹带私货,导演格局窄了,电影自然也不行。
去一家号称星级的饭店,装修不错、环境优雅、服务周到,处处透着米其林的味道。
老板热情地讲解着饭店的故事以及食物的特色,随即领进开阔舒适的包间。
不一会,服务生端进盖着盖子的大盆,思索着会是怎样的大菜时,服务生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却又用一个近乎不可能的姿势护住了菜!
万分期待中,服务生掀开盖子,露出一枚没有任何佐料的白煮蛋。
————《痞子英雄2》观后感。
可能导演想借鉴《黑暗骑士崛起》来拍一部英雄片,炸交通要道封城、市民混乱抢夺,氛围到位了,可是再看一遍完成度确实不够。
首先配乐就不上档次,被追击时候和任务成功时候,都是那个只适合成功时候的音乐,最后还是个有Vocal的流行乐。
然后是台词,林更新这句也太差劲了,这时候他不去责怪吴英雄抢走遥控器,反而说了“我们”?
根本不是场景该有的情绪。
下楼以后还安慰吴英雄说遥控器可能是失效的,给点证据不是更好?
比如林更新按下去了但是无效,或者事后拆开发现里面根本没天线什么的。
最后是弧光。
吴英雄没有变化,林更新没有变化。
因为妇人之仁害死无数飞机和地铁上的人,救了几个眼前的人,吴英雄也没有反省自己的正义。
警队因为自己炸了,没有心理负担(成龙《新警察故事》那种负担才是该有的)。
崇拜自己而加入警局的新人女警察,因为自己的交出去的自杀任务而死(而且这任务也没有任何冲突性,比如为了遵守偶像的命令而和警队消灭感染的小队发生冲突),吴英雄也只是在纪念墙上放一朵花,没有任何自责。
本来这都是很好的转变点,可以让主角在片名“black&white”命题上自我拉扯。
想拍出诺兰蝙蝠侠那样的深刻动作片,但没有丝毫人性内省,反派也没有能打醒他的言论。
第一部“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一部“有你的地方就有我”,多好的设定,但是就是没有和剧情以及内省产生联系,成了空话,而主角依然是伟大光明正义,走在他眼前的内心的自洽道路上。
剧情紧凑,算是跌宕起伏没有给想睡觉的时间。抛却不符合逻辑的个人必胜英雄主义,算是一部好片。
场面还行,剧情太弱智,贯彻了台湾电视剧的无脑风格,领导人大反派等等都是无脑,只有男主角担负起拯救世界的责任。废话连篇,详略不当。尤其拯救世界还是朋友这个世上最难问题,导演处理的很简单,不需要纠结,一会时间就到了,发射爆炸扫射,随便搞,反正最后都死不了。
为了黄渤,为了小林子,为了赵又廷~~
一部不如一部,如果说上部电影还有黄渤的搞笑来点缀的话,这部剧二新的加入真的没亮点,不逗也不出彩,耍耍花枪而已。各种荒唐各种逻辑凌乱,糟点太多,娜扎就是打酱油的,看到她就出戏,打不死的吴英雄这次遇上了生化危机,又是最后一刻拯救全人类的戏码,老套无悬念;还是最喜欢马小明(黄世楷)。
幼稚
真是知道了为什么以前看了一遍又一遍都停留在前半小时的我是为什么看不下去了……比第一部烂的不是一点半点,冗长的特技和打斗消磨了所有的主线剧情。三星是为了给剧迷的彩蛋以及酱油男神黄渤还有西英,毕竟如果没有原作的背景在这里,谁会去看这么一部小儿科的片子呢?还好没有陈琳戏份不然更糟……
f5果然还是适合搞笑角色
动画片一样的剧情与台词...
打打打,杀杀杀,炸炸炸,纳智捷!
爱的是这股劲。
二星半。。。实在难看 这玩意儿不应该电视剧结束就结束了吗。。。为什么要不停地拍电影版。。。
装腔作势大言不惭的台词
除了扯 想不到什么词了,,,
大概拉着看了下
17836---我觉得还可以啊---20141213
总感觉很土鳖
给两星是因为修杰楷和张钧甯。还是电视剧最好。
故事……台普……跳戏……
赵又廷呀喂~~
在林更新迷妹好友的煽动下看的 但是还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