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是台湾一系列做作的小文艺电影的代表之一开场20分钟,这个印象就扎根在心理了。
首先是故事内容,十分空洞。
情节上也没有情感深刻的东西,大篇幅的场景画面,不断的剪辑拼贴。
在台湾非主流电影的套子里面,打转的精子——花吃了那女孩。
飘渺的语言,和舞动的窗帘……只能迷幻住那些高中里面“别具一格”的姑娘。
在边缘话题——同性之恋,大做文章,却并没有真正了解到那个人群的,苦涩和快乐。
看不出他们其中流动的情感,虚假的眼泪和做作的眼神,亲吻,拥抱,羞涩的问候,游弋的身体,许多许多,故弄玄虚。
画面在我的意料中进行,但是,lala们不是这样的生活。
停留于表面的讲述情感,就像新闻广播员一本正经的说郭德纲笑话。
荒诞,表面的美丽,内部的空虚。
还用四个故事讲述一种做作将做作进行到底
花吃了那女孩,我是先听到的电影OST专辑,当时听下来的感受就是,嗯,典型的台湾片子。
Cheer以及其她女孩子的嗓音,自言自语的独白,忧愁感,无奈感,苍白感,都随音乐一并袭来。
之前有看城市画报介绍,知道这是一部lesbian的电影,但是光听音乐实在感受不出来。
后来看到了电影,跟着电影重新感受这些旁白以及音乐,才结结实实的感受到了音乐中要讲述的那感觉。
同性之间的爱,和异性之间的爱,又有何区别呢?
都是人,除了身体特征之外,都是一样需要情的,你说是爱情也好,你说是孤单时候需要个伴侣也好,都是有一种磁场在里面的。
隐忍的笑,肆无忌惮的打闹,小心翼翼的眼神,轻柔的爱抚,狂热的激情,都在她们的故事里,一一表露出来。
台湾影片节奏多半是缓慢的,再配以细腻敏感的纠结,一切看起来都显得云淡风清。
女主角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我想都为了这部片子,付出了许多。
所以每每看到中国同性题材的电影,我都很欣赏,如蓝宇,春光乍泄,漂浪青春。。
我想最后的一个故事就是对前三个故事的总结吧。
我们都如一颗糖果,对不同的人来讲,有不同的对待。
有的只是那张华丽的漂亮的糖果纸;有的是甜蜜过了头;有的不是你要的那种味道;而有的是你想要的那颗,你却得不到。
爱情的国界里不分性别,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你只需找对你要的那颗糖果,无论是甜是苦,是华丽是朴素,你都得品尝由味蕾至心,都得承担。
糖果的滋味:“甜甜的 苦苦的 酸酸的 辣辣的 涩涩的 麻麻的 刺刺的 凉凉的 冰冰的傻傻的 痛痛的 开心的 悲伤的”—引自剧中台词。
看完这部戏第一想做的就是找电影原声带,那音乐真的太棒了。
最惊喜的是陈珊妮的声音呵,我怎么都没想到会在这部电影里看见陈珊妮。
影片分四个小故事,里边一票都是不怎么认识的演员,除了王心凌和林嘉欣。
1.如果南国冰封了她们在一起很快乐。
晒在霓虹灯下,坐在机车上的女生别扭地激情地接吻。
我们都是彼此的糖果,适度的甜;偶尔带点苦,更能引散甜的香味。
喜欢,就是两个喜欢彼此的人在一起。
2.看不见攻击的城市她们不在一起很快乐。
她的生活就像消毒的餐具,整齐地排放在桌布上。
干净的偏执,洁癖的爱。
现实与虚拟的差异,恍惚地像不真实的谎言。
三十五岁的单身女人什么都有,只是缺乏爱。
过于主动的脚尖始终碰不着对面紧拢的双脚往后靠。
适应不良的爱,无法快乐。
3.梦见相反的梦她们不在一起不快乐。
两个相约十年的女孩,等不及相爱的永恒,夏天就要嫁人生小孩了。
结婚生子有次序地像社会责任,谁都要完成。
约定很单纯,责任很现实。
孩子和丈夫,突然变得强大,也搞混了,两个人的柠檬汁。
4.像花吃了那女孩一样她们在一起不快乐。
像一场糖果战争,谁是谁的糖果纸,谁是谁过腻的糖果,谁是谁的糖果。
我们要如何处理,一些适合的不适合的口味。
突然就下了一场糖果雨,落在快递包裹里,裹着我们不懂如何抉择的爱。
酸酸的、甜甜的、痛痛的、快乐的、悲伤的……第一则故事最让我惊艳的是夏宇的诗集(没错的话),女孩捧着诗集女孩在晨跑,啊那不是陈珊妮的歌夏宇的诗《你不觉得他很适合早上吗?
》的画面么。
就算错我也这么认定了呵呵,这部戏绝对是我看过最有夏宇和陈珊妮味道的电影了。
第二则故事是我喜欢的,干净的房子和干净的女生,三十五岁不甘寂寞的女人。
结束的时候,长长的惆怅,因为喜欢不甘寂寞。
第三则故事不停盘旋王菲的《约定》,带点时光的味道。
第四则故事王心凌的造型不喜欢,不断想起杨丞琳的绿光头发。
太夸张的演绎手法,也是我不能喜欢的。
只有那糖果哲学让我迷恋。
整部电影的景色很偶像,好看的唯美的淡淡的深刻的。
除了音乐,感受并不深,写得更不好。
愛情的形式有幾種?
在一起,很快樂。
在一起,不快樂。
不在一起,很快樂。
不在一起,不快樂。
你愛着誰?
非他不可?
快樂麼?
《如果南國冰封了》和家人吵架又和男友分手的小婕到臺北,開始重新生活。
PON是小婕的高中同學,在臺北,兩人同居,依戀,爭吵,重圓。
PON不滿小婕隱瞞性嚮,小婕擔憂兩人未來。
甫見面時兩人的相視一笑,從容接納好似越發的躊躇。
小婕離開臺北,遇見糖果店的老闆。
老爺爺獨身一人卻不感到孤獨,因有一份倖福陪着他。
這種倖福也許是兒孫在徬,也許是老有所依,也許是年輕時的囬憶。
倖好,至少他們都是快樂的。
也倖好,小婕把糖果帶給PON ,快樂的結侷總會使得曾經的嫌隙戛然而止。
他們在一起,品味愛情的甜。
《看不見攻擊的城市》U,牡羊座的廚師,追尋愛情,而后在網上遇見娃娃。
娃娃,三十五歲的熟女編輯,有穩定的工作,缺少愛情。
娃娃一直都是強勢的,邀約,買單,送書,連到U的家也是娃娃強迫來的。
如果說U真的對娃娃動心的話,應該隻在娃娃唱《香格裏拉》的霎那。
隻是最初唱這首歌的娃娃魏如萱,甜甜的淡淡的,充滿希望和熱情。
電影裏的娃娃,滿是寂寞疲憊。
這種愛情糖果,薄薄的糖衣下,是澀的。
雨會下 雨會停 這是不變的道理夜空中 北極星 迷路的人不恐懼我唱歌 你在聽 一切風平又浪靜G和絃 的聲音 撫平脆弱的心靈《夢見相反的夢》Summer和spencer有一個十年的約定。
這個約定來自于summer要離開spencer去結婚。
Spencer唱着兩個人的《約定》,一遍一遍,跳着兩個人的舞,手舞足蹈,就這么過了三年。
直到spencer收到candy rain的包裹。
summer忽然囬來,帶着女兒。
也帶來了summer的丈夫。
三個人的愛情,悲喜交加,隱約是在冷嘲當初的徒勞。
多少年後,他們兩個才能在一起?
是約定的十年,抑或更長?
這樣的愛情糖果,苦到令人潸然,卻甘願領受。
《像花吃了女生那樣》復雜多角的愛情,充滿暴力,傷痕纍纍,直至全軍覆沒。
愛情糖果,最終化成一片紅色,浸滿情人的血,顯得如此猙獰。
這些個女生間吃人的愛情,五顔六色,帶些荒謬,我终究是不懂。
这部电影是我接触的第一部同性爱情片,很出名的蓝色大门和盛夏光年我都没有看。
而且看这部电影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才看到的。
她们追求爱情的方式和我们不太一样,但是爱情的方向永远是一致的。
我们都希望拥有,永远,幸福和快乐。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很特别,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题材的电影。
反正我觉得她们都很勇敢,活的很真,这是我最欣赏的。
所以我推荐这部电影。
我用我的拼音每次都会自动打出花痴了那女孩,我觉得要是电影起这个标题更好。
我总觉得艺术之间不会有隔膜,比如学画画的要写起字来应该要比学采矿的要去研究转基因容易,但是自从明明和花痴了这女孩以后我就开始不那么肯定了,我觉得拍MV的导演拍起电影来根本就是坨大便。
如果北国冰封,这时第一个故事的标题,然后就是两个姑娘几乎在默剧中长发飞飞,时不时卿卿我我,一个姑娘本来有个工作,后来没交代的就没有了,所以人生显得比较空虚,天天的就瞎折腾她的伴侣,而伴侣又不一定由她折腾,这时旁白就幽怨的说,台北那么冷,而她却每天都那么开心。
不开心的姑娘坐着火车去排解孤单,千里迢迢的去采访了一个大爷,用的完全是与整个片子不一样的拍摄风格哦,大爷说他老伴早死了,但是他不孤单,因为一直有一份幸福云云,姑娘像是明白了什么,又回去过起了小生活,所以北国冰封的暗示是什么。
第二个故事的标题更加让我匪夷,看不见攻击的城市,我想问问这句话谁能听得懂。
第三个故事我忘了标题了,比前两个在故事上都要说得好一些,只是故事本身比前两个不靠谱一千倍,一个已婚的P和一个爱慕她的T以及P的老公一起谈判,那老公心胸宽广的说我真的不介意你们在一起,我只希望我老婆快乐,然后希望那T搬去他们家,然后P对T在桌子上不知廉耻的写了个please,然后T在桌子上不知所以的画了个笑脸以及象征一串汗的感叹号。
所以是同意了是嘛,对于一起住这种劲爆的idea。
最后一个故事标题是梦见相反的梦,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是很多男人的心里话,林嘉欣在他们梦里的sweet形象估计和剧中王心凌梦里的相反。
林嘉欣的扮相比王心凌都过激啊,是要胖成什么样才适合做一个punk的T啊。
那些高大的天空,机车,火车外飞快的影像,天台,背对,沉默,刻意包装的女女情爱,全部的这些取个名字吧,叫做空洞。
如果没有勇气进入生命,需要用这些假装的毫无意义的美(虽然我觉得毫无意义无法称作美)来自慰会有多可怜。
我真的好想对这种说不清楚话,表达不清楚故事的文艺片说,去吃大便吧。
我更愿意你是以这种美丽的方式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消逝并不算是一个悲伤的词吧,我觉得我的心里坦然好多了,以为我总是想像着这个美丽的场景.我有看到了你的笑脸,但突然觉得有些许的陌生了.我正在接受你的离去.因为你那里也没有去,你只是被那朵美丽的鲜花吃掉了而已,你现在就是它了.你和他一样的美丽了,而且这种美丽一直可以保持在那里.我更愿意你是以这种美丽的方式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看到的好大好大的一朵红色向日葵,那是我买给你的吧,不是它还要大些, 红得一点一恶不刺眼,反而很安详,让人看了好安静,好想走进摸摸它哟,我们看着它,我们就会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我看着它我突然明白,世间最最珍贵的感受不是高兴,不是欣喜,而是从你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宁静, 再也没有任何焦虑,没有任何牵挂.躺着,就是躺着,坐着,就是坐着,奔跑,就是简单的奔跑.那种超脱真的是从未有过的愉悦,此时在这多大花前,伴着它的气息,我们感受到了,我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全身就只有心脏在缓缓的跳动,我的眼睛半睁半闭, 我的肌肉完全的舒展了.亲爱的,我们是不是到了天国?我希望你走进它去,你不是想走进它去吗?去吧,这不叫分离.我看在你穿这你最喜欢的小碎花裙子,拖着你的小拖鞋,蹦蹦跳跳的跑向它去. 亲爱的,不要回头,不要道别,这不是分离.我的眼前模糊了,全是向日葵那拥有麻醉力的红色, 连你的小碎花裙子也看不清了,我本能的想伸伸手试着拉拉你,但是没有用的,我的身体也不属于我自己了.我看着你, 你被花吃掉了吧, 它伸出看上去很柔软的花瓣,放到你可以跨上去的高度, 是不是很有弹性,踩上去肯定好舒服,你可以在那上面好好的睡个觉,再也没有任何的烦恼来打扰你了,亲爱的.连我也不会来打扰你了.不会了.在那里,你是不是会看到你妈妈呢? 她也被这花花吃掉了吧.花瓣在我的眼前慢慢的合上了,连同你模糊的笑脸, 你最后的一次真实的笑容了,全都模糊了, 模糊了, 尽管有你的照片,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模糊了, 就是不要太真实了,太真实了我会伤心的.最好就是我晓得你已经在花花里了,但是我看到你是又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切, 这样最好了.那团火红包裹了你, 我知道你会在里面幸福的, 因为那花瓣好美好美,和你一样美丽, 和你的人生一样的美丽,里面有你的朋友,有妈妈,有一切你想要我却没能给到你的东西.花瓣合上了.就永远不会再对我打开了,但是我不会哭的.它接纳了好多好多女孩子,你不会孤独的,你也不怕孤独,因为那里很宁静很宁静,你不会再想到孤独这个词的.花瓣合上后,它有很很安静的站在那里, 等着下一个去向她求助的孩子.它的帮助是无私的, 你尽可以去寻求他的帮助,唯一的代价仅仅是离开这个令你伤心得世界而已.花吃了那女孩,但是也帮助它得到了真正的安静的世界.我看到这一切好高兴好高兴,我希望它不只是梦,我希望这火红火红的花朵是真实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打起行囊,奔向你.可爱的向日葵,你到底在哪里,是不是要我们丢到自己的性命来寻你呢?
昨天临时会议,几乎没什么准备,因为最近都在忙Overseas的报价和年终的各种报表,汇报Agents的时候,临场发挥了一下,居然被表扬“准备充分”,我脸皮虽厚,但是还是觉得脸上发烫;如果领导有看见,会以为是空调吹的也说不定。
老大说我和Candy:市场已经这样了,我希望你们要动起来,动起来知道吗?
散会后,Candy对我说:Livia,我这就把冰箱门打开,我自己先冻起来。
我先寒一个。
去年快到年底的某天早上一上班,给Wilson打电话:哥,我要看花吃了那女孩。
Wil说:台湾文艺片,看介绍是挺不错的,不过还没演,帮你留意。
前几天在QQ留言上收到Wilson发来的UU Bird链接。
很喜欢前三个故事,第四个故事实在太扯太矫情了,居然还有拙劣的特效就像恋爱地图About Love,为什么最后一个故事总是让整个片子显得虎头蛇尾。
相对于这两部片子,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 ,就要显得格调统一格局合理。
最好的故事是用来收尾的,这个我想大部分人都同意吧。
就像你写字,做结的那句话一定要让读到的人觉得意味深长——即使大家都可能看不太懂包括你自己。
看了拉拉的故事,晚上做了很Sexy的梦,不过对象是一个没见过也看不清楚的男人。
小的时候对这样的梦,会很紧张。
现在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我有极其敏感的身体,梦境只是自我需要的潜意识层检视,就像男人打手枪一样。
身体总是容易被蒙骗的。
相对的。
对爱情的要求就太苛刻了。
但是这场命运对我的所有要求都很苛刻,我为什么不能只对这一件事苛刻。
这个问题的进退,一直是一场感性与理性寸土不让的地盘分割。
在电影介绍页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爱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
在一起很快乐。
在一起不快乐。
不在一起很快乐。
不在一起不快乐。
以上皆是。
单选还是复选还是无可选?
曾经经历过一段很长的恋情,比照来看,答案是全选。
好比一场精神厮杀,以及身体上互相的吸引。
完全掉进轰轰烈烈里面,好像全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相爱。
痛苦的不是因为参与了这场战争,而是其实把自身变成了战场。
昨天他说回来后中学的同学要见面,很多女生,问我你没关系吧?
我说你没关系我就没关系,我可以把你借给他们,但是你是我的。
笑。
还记得在关于Norman的文字里我大声喊着:谁也不是谁的谁!
如果我能早点明白,爱情不是用来被证明,被占有,被炫耀的,我是否可以少一些困扰。
又或者我不是误入歧途,只是必经之路。
年少的时候读到一句话:当诗人在舞台上大声的呼唤“啊,我的爱”的时候,真正的爱情却在台下拥着,默不作声。
我在MSN的签名栏写道:全世界都在比赛幸福的时候,我只要你默默的想念。
今天早上醒来,听到海的声音,拉开窗帘,高渺的无云的天空以及湛蓝的海面,浓稠的阳光厚厚的浇在对面的白屋顶,晃得睁不开眼,小白船水鸟般优雅的滑过水面,心情好晴朗。
如果还有什么奢侈的想法,就是想向后倚在他身上,和他一起看见这样的天空,这样的阳光,这样的港湾。
看完Candy Rain返回去看影评的时候,广州豆瓣: 瓜。
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有一句话说:如果现在还在等Mr.right的人,我建议你从身边做起,找一个Mr.no wrong。
多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即使我很想粘着,即使我很想你的心和你的身体都是我的根本不是别的任何人的,我会开始放弃霸道的爱情,做一颗柔软而温暖的棉花糖,透明闪亮的糖果纸,甜美的诱人的绽放。
这到底有多难,我想试试,我想知道。
聽說這部片子在香港電影節首映. 不知道我看的這場是不是全球首映, 導演跟其中兩位主角倒是到場了. 閒話休提不過話說在前頭, 以下有關電影內容, 不想知道的看官請自行跳過. 電影由4個短篇組成, 串連故事的是4個故事中的女主角先後住進的一間房子, 還有收件人是"Candy Rain" 的一份大包裹. ========== 劇情開始 ===========(1) 如果南國冰封了小潔跟男友分手, 跑到台北小Pon的家重新開始. 小Pon 忙於工作, 小潔覺得一個人在家好孤單, 一場架後小潔離家出走.故事是如此, 畫面則三番四次的讓我想起岩井俊二的Lily Chou Chou. 不論畫面處理還是選材也太像了吧!! 第一炮的失望. 個人認為拍慣廣告的陳導演應該更能處理這種畫面的吧. (2) 看不見攻擊的城市裡一切追求完美的女生(T吧...)(好啦我忘了角色的名字)追求完美的愛情. 她抵擋熟女熱烈的追求, 卻跟蹤著另一位女生. 好了我承認, 這段我是有看沒有懂. 除了魏如萱的歌聲外, 其他的畫面印象歸零. 這段畫面上是台式MTV. 請大家當作MTV 來看, 可能會比較好懂. (3) 夢見相反的夢Spencer 跟Summer 是大學以來的情侶. Summer 要嫁人了, 她跟Spencer 約定分手10年. 10年後, 待她負完了一切社會責任後, 兩人再在一起. 3年後, Summer 開始再跟Spencer 來往, 而且被她丈夫知道了.個人最喜歡這一段. 有感動過的一段. 以我到台灣的經驗, 台灣的女同文化還是以T-婆為主流. 撇除這個外殼的女同電影實在是蠻超現實的. 欣賞這邊的Spencer 好一個傳統的T形像. (4) 像花吃了女生那樣Ricky 周旋在女朋友1, 2, 3 號之間. 最後女朋友2號在她下樓下割脈自殺...超失望. 各界都在談論林嘉欣的TB 打扮啦束胸啦床戲啦... 不用太期待. 整個角色是浪費了林嘉欣的演技. 故事上也很零散, 注意力轉了在畫面震撼上. 畫面處理上對比前3段是很誇張沒錯, 但只不過是台劇的變奏而已.========== 劇情終了 ===========整齣電影像一張影像專輯. 撇開重頭到尾的五月天蘇打綠陳珊妮魏如萱王菲My Little Airport不說, 旁白更是陳綺貞(所以OST 是必收藏不可的了), 電影的架構是OP-->track1-->track2-->track3-->track4-->ED4個故事除了一個連起整張專輯的主題"Candy Rain" 以外實在看不出有甚麼關連跟互動性. 就算那個"Candy Rain" 的包裹依我看來也是可有可無. 最後"像花吃了女生那樣"裡對糖果的詮釋比我在大學時期交的論文詮釋更無力更勉強. 如果要我說, "女同志"就是這些老掉牙的愛情故事的糖衣包裝. 從藍色大門到17歲的天空到盛夏光年到刺青, "同志" 似乎已經成為21世紀新台灣電影其中一種元素, 甚至是代表號召力的元素. 我不願以譁眾取寵去形容, 但一部不以同志角度出發的"同志電影"究竟能代表甚麼呢? 讓大眾對"同志"得到既定的而有所偏頗的印象? 從電影中可見導演努力做功課, 然而實在並非討好. 可能那些的確是她和她的真實故事, 但我們看的是電影, 有時候並不需要太真實的故事. 有的時候, 這些真實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那何必以同志說故事呢? 戲中某演員說過, 同志間的愛跟其他人的愛並沒有分別. 當然我不能代表所有女同志發言, 然而, 我覺得同志的愛與慾實在跟男女之愛是有差的. 片中很多鏡頭很多畫面都讓人感到很違和. 在各種客觀條件下產生出來的, 就是一齣明顯不明白同志的同志電影. 謝謝大家看到這裡. 以上的評論個人觀感較重, 只希望跟大家分享交流, 就此謝過^^
至少半个月距离看这部电影清晰记得的只有第三个故事summer&spencer很久没办法为电影哭了虽然曾经对于自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是看的多了或者阴暗了亦或者是电影自身堕落了所以谢谢那个哽咽都依然唱着《约定》的spencer一瞬间会觉得与世俗无关同性 异性都有感人至深的权利这是爱情的力量更因为是这样的一对是一开始就定好悲剧的一对像极了最初大热的泡菜剧狗血的剧情可是活着本来就是件最狗血的事情于是流眼泪是注定的其实爱情的存在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相爱没有这个为根基从何去谈爱情
第四段真的是败笔,不然至少有9分
“去抢银行啊,换我包养你。”
小资,自恋,对拉拉无爱
我原本以为这么后自然的题目不会拍成这样史前的电影
小清新的堆砌,恶心
完全没有故事可言
标题党教科书。唯一值得研究的是第三个故事的结尾
这部片子是有多么无聊;第三段的男人说我不介意你们在一起,大概是因为老婆的情人是个女人,如果换成是一男人的话,还会有这句话么?
喜欢第二个故事,第四段的音乐
炒作得很厉害,电影还真的很一般。
我喜欢第三个故事
在一起很快乐。 不在一起比较快乐。 不在一起不快乐。 即使在一起也不快乐。爱情的4种模式。
四对爱的很委屈的恋人。小文艺神马滴太矫情了=v=
无聊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除了第一个,都是好故事
可不可以单独给karena五颗星!!!
我比较喜欢第2个故事,那个养乐多。哈哈
林嘉欣那段,才是亮点。我喜欢她念对白的声音和腔调
很喜欢摄影的风格 很唯美
看了才知道,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