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苦》又出新作,年近九旬的山田洋次导演保持一贯高水准。
不出意料,系列第三部依然苦中有甜、笑中带泪。
有趣的是,电影有另一个小标题叫做“愿妻如蔷薇”,《愿妻如蔷薇》本身是成濑巳喜男导演1935年的成名作。
《家族之苦3》中兴趣班老师讲到的林芙美子,则是成濑巳喜男合作最多的作家。
相比小津的隐忍与非爱,成濑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对通俗勇敢。
《家族之苦》系列发展至此,已经不仅仅是对《东京家族》-《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的解构致敬,它似乎有意对以小津和成濑为代表的日本黄金时代庶民剧传统,整体地进行当下阐释。
系列前两部的戏剧冲突,集中在桥爪功所饰演的平田周造身上,第一部主要讲周造和富子的老伴关系,第二部是周造的居酒屋老友记。
到了第三部,矛盾转移到长子这一对,家庭主妇史枝(夏川结衣饰)私房钱意外遭窃,上班族丈夫幸之助(西村雅彦饰)对此大为光火。
整个家庭处于可能失去女主人的崩溃边缘,一大帮人又再次聚到一起。
所有角色聚在厅堂,为家庭纠纷一筹莫展,是每一部《家族之苦》最精彩的戏份。
谁坐在哪个位置,镜头给谁的反应,谁先发言,谁可以打断谁的话,叫他闭嘴,谁扮演滑稽的和事佬,谁控制话题走向,谁又在沉默时圆场?
都有着微妙的设计和体验。
《家族之苦3》里有两场这样的群戏,依然都发生在这个厅堂。
在前一场家庭聚会里,幸之助提出“外人”这个词,演变成血缘和非血缘关系两大阵营的辩论。
富子、史枝、宪子都是嫁到平田家成为妻子的女性,经历从“外人”到家庭成员的转变,有着相似的心境。
影片看似将矛盾从老伴一对转移到长子一对,但角色间的关系其实是对照的。
幸之助与周造一样大男子主义,史枝和富子的疑惑都在于婚后女性的自我价值实现。
富子在文学兴趣班感到心灵自由,史枝看到热情的弗拉明戈舞蹈想到自己的年轻时代。
《家族之苦3》相当于延续着系列第一部的主题,从女性角度再次梳理家庭内部的角色分工。
而第二场家庭聚会时,重点已经不在血缘不血缘,而是子女是否已经独立成立新的家庭。
对于已经脱离这个居住空间的成子一对和庄太一对,史枝能不能回来,实际上不会对他们现在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还住在这栋房子里的两位老人、两个孩子以及幸之助,却已经切身体会过了女主人不在的危机。
史枝的存在与否,是这个空间还是否能称为家的条件。
同样的空间,同样的人物,因为处境的不同,而有着立场的划分,举出各异的支持或反对票。
一个结构诞生多样变体,观众又可以从各种角度理解,简单的家庭关系也像是万花镜一般。
这两场戏在故事中的位置,又分别相当于剧本的中间点和高潮点,它们的出色发挥,直接带动全片节奏,以至最后升华主题。
庶民剧的主题核心是一个家字,它反复探讨家庭内部不同性格的人物和关系,所可能组建的状态、产生的效果。
和小津成濑许多电影相似,山田洋次这一系列的场景空间,始终不会离开那栋两层小楼和周边街区。
居酒屋是不变的,邻里街坊也是熟悉的。
偶尔在工作地点,角色往往还在说着关于家的话题,或者通过电话在和家里联系。
所以孩子上学,镜头不会去学校;幸之助出差去香港工作,镜头也不会跟到香港。
在这个意义上,《生存家族》或《小偷家族》尽管题名家族,就已经弃用传统庶民剧的叙事模板,它们更在意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社会这个更大的单位面前,家庭的概念正在溶解与漂浮,今天的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屡屡进行着反类型操作。
那么,《家族之苦》系列是否会因此显得陈旧过时?
保守说教?
新作既然重新触碰女性独立的议题,故事的落点是否又意味着革命的不彻底?
是的,或许相比是枝裕和,《家族之苦3》延续着固有类型,算不上有什么突破。
但系列这三部下来,可以分明感受到山田洋次导演对角色的态度,与小津安二郎根本上不同。
尽管人物原型、家庭结构脱胎于《东京物语》,但小津更多时候在冷眼旁观,山田洋次导演却好像深深地喜爱着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色。
在《东京物语》里,女儿(繁/成子)一对被描写成薄情的商人,到《家族之苦》系列,他们尽管滑稽多嘴,实际却出于笨拙的热心。
《东京物语》中儿媳(纪子/宪子)无条件的善良反衬出人生的悲伤,在《家族之苦》里也得到其他角色的温暖中和。
山田洋次导演不是没拍过出轨背叛甚至犯罪坐牢,但他似乎不忍心让这些事情发生在这个家里。
即使是《东京物语》里讨厌的人,在《家族之苦》里也成了可爱的样子。
新作更是适时地加入几场孙一辈少年人的主观感受,而且都是看似细小却充满力量的对白动作。
于是,《家族之苦3》把两代人的故事扩成了三代人的,更别提颇为幽默的手机存款点外卖。
山田导演应该深知传统家庭结构的弊端,却不由自主地热爱着其中每一个人,不希望他们受到真正的伤害。
他反复让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坐下来解决问题,说不定面对面的坦诚沟通可以换来理解与稳定。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对角色的怜爱,本身就是在继承黄金时代庶民剧传统基础上,山田洋次导演所做的颠覆创新。
更幸运的是,他也把这样的怜爱传达给了观众,让观众为那没吃到的鳗鱼饭而失落;为吃上鳗鱼饭的人们,感到心满意足。
并盼望今后能在银幕上,看到这些可爱的角色,吃更多的好吃的。
电影一如既往地似潺潺细流、徐徐清风,温馨有趣的一家人继续吵吵闹闹、相互扶持。
但在和和美美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妥协的无奈与忍耐的苦楚,默默咽下,遗憾微笑。
电影的副片名是“妻子像玫瑰一样绽放”,但大嫂史枝的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并不是重点,绽放的也不是史枝这个人,而是“妻子”或者说“家庭主妇”这个身份。
整部影片的重要社会议题是“家庭妇女的劳动价值”,史枝的出走导致了全家的崩溃,整个家庭混乱不堪,在所有人尤其是大哥幸之助了解到女主人史枝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后,幸之助出面道歉,两人和解,皆大欢喜。
史枝的家庭成员中,婆婆善解人意,根本不存在任何狗血的婆媳问题;公公虽然毒舌傲娇,但也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并没有恶意坏心;丈夫辛勤工作,没有出轨与外遇,出差回家还会主动送妻子礼物;兄弟妯娌关系和睦,成子、庄太和宪子都非常尊重、信赖史枝;孩子也没有叛逆捣乱,史枝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主妇了。
但史枝还是遭遇了人生危机,结婚以后一切以家庭、以丈夫孩子为重,放弃了自我的爱好、朋友与生活,辛苦操劳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却反被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奚落侮辱自己的主妇工作没有任何价值,“家庭主妇不赚钱只花钱”的错误观念更是严重打击了史枝长期隐藏着的自卑感,史枝第一次放弃了忍耐,选择了离开家庭。
但离开以后呢?
史枝在老家获得了短暂的独自休闲生活之后,开始思念孩子、思念家庭。
史枝终归是喜欢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的,所以丈夫的一句“我需要你”便能使史枝感动原谅。
史枝是认可自己家庭主妇的身份和生活的,只不过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和丈夫的日渐冷淡中开始有了厌倦,开始怀念起自由的美好,但史枝柔和温顺的性格注定了她始终不能成为成子一样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史枝对自己就像对那只小鸟,偶尔拿出笼子放放风,怀念一下热情似火的弗朗明戈舞,但终归还是要关进鸟笼里,继续忍耐被拘束、被限制的生活。
史枝是婆婆平田富子的过去,就不知道史枝到了婆婆的年纪有没有婆婆这样放飞自我的勇气。
富子到了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发展自我爱好的年龄,与小姐妹们写写小说、调侃调侃老师,也敢提出和丈夫离婚、死后不愿合葬的想法,“至少死后我想自由些”这句话应该是埋在心底几十年了吧。
但是,富子想要自由些的想法始终因为不被丈夫和孩子认可而不能实现,即使自己成为了比丈夫有钱的富人,一家之主依旧是自己的丈夫。
而即使是一家之主,那个第二部里誓死不放弃开车的平田周造,第三部里也只能上交驾驶证。
人生是不断的妥协与求全,维持一个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更是需要个体的忍耐,一部家庭喜剧,是以生活苦味为基底的。
《家族之苦》实则是苦于羁绊,只是这羁绊却也让很多的人甘之如饴。
87岁的山田导演带来了这部电影的第三部,这次把镜头对准了全职主妇史枝,很多人本希望《家族之苦》系列可以和寅次郎的故事一样一直拍下去,但时间却已经不再允许,山田导演的思想也愈发的跟不上这个时代。
还是这个家庭的故事,镜头从平田老爷子身上转向了一直在这个家庭中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史枝,从《东京家族》到《家族之苦》三部,夏川结衣一直都在扮演着这个家庭主妇的角色。
家庭主妇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
她总是这个家庭中起床最早的人,因为她要准备一家人的早饭,丈夫吃完出去上班,为丈夫拿好公文包打好领带,孩子吃完去上学,要给孩子准备好书包,站在门口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嘱咐注意安全,公公婆婆吃完早饭要各自去做他们的事情,饭桌上空无一人的时候,她坐下吃饭,然后收拾餐桌。
家里人都出去的时候她要开始打扫卫生,去每一个卧室叠被子,吸地板上的灰尘,然后洗全家人的脏衣服,忙完这些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因为马上就要做午饭了。
伺候完全家人吃午饭,把碗筷都收拾好,这才想起自己一直到现在连脸都没有洗,看着洗手间镜子中自己那张粗糙且发黄的脸,自己心中产生了无尽的恐惧,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得到的却是不耐烦的回复。
下午是自己难得休息的空闲时间,因为不久之后又要准备晚饭了,晚饭之后很难为情的伸手和丈夫要钱,比平时多一点都会得到这样的质问:“你整天在家也不出门,你能需要买什么东西啊。
”家庭主妇的悲剧,都在丈夫占理的一句话里了,每天都在家里,没有自己的朋友,也没有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生命在锅碗瓢盆当中落于窠臼,还要成为全家人的出气筒,因为她没有工作,一分钱都赚不回来,每天都只会伸手和在外面辛苦工作的丈夫伸手要钱。
当家庭主妇每天做的工作被当做是理所应当的时候,那么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感恩啊,能够有一个理解自己的丈夫,还不至于太委屈。
史枝就是一个过这样生活的家庭主妇啊,偏偏幸之助还是一个有着极度大男子主义的、不懂得浪漫与体贴的男人。
做家庭主妇本来就够心酸的了,更心酸的是有一个直男癌丈夫
平田家的女儿是一个女强人,她家她说了算,因为丈夫赚钱不如她多,二儿媳宪子是一个护士,有自己的工作,庄太亦是一个懂得爱的男人,即使是大家都在猜测史枝会和幸之助离婚的时候他也并没有想过要宪子辞去工作,做一个家庭主妇来照顾一家老小。
可为什么,史枝就理所当然的要来照顾所有人的生活呢?
在这个家庭中,只有婆婆是真的懂得她的,因为她也是一个家庭主妇啊,并且发现幸之助和他的父亲愈发的相像,好在她在老去的时候选择完成自己年轻时所放弃的写作,不知道老去后的史枝会不会也穿上红裙跳起弗朗明哥。
儿子虽是自己生的,但大儿媳妇才是和自己最相像的啊,嫁到平田家本就是一个外人,还要忍受丈夫的坏脾气,放弃自己的爱好,牺牲自己的社交,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堆永远都干不完的家务。
史枝成为平田家新一任的主妇之后,富子开始上写作课,和朋友们去北极看极光,即使是没有和周造离婚,也说死后不会和周造葬在一起,她要和自己的朋友葬在一起,终其一生,嫁过来的她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她死后不愿意和陌生人在一起。
电影的前半段是史枝日常的忙碌,给老爷子打电话回家吃饭还被嫌弃烦扰,和丈夫要钱买菜也看起来战战兢兢,庄太家和成子家来的时候她要负责端茶做饭,而故事的开始,是从那个小偷开始的。
风和日丽的下午,史枝铺好床单,躺在窗边的椅子上,眯了一会儿,她实在是太累了,醒来下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偷,小偷看起来和善且不慌不忙,看着楼梯上已经被吓到的史枝还特意数了一下钱,他可能已经遇到了太多这样的家庭主妇了吧,知道她们的胆小与恐惧。
史枝反应过来的时候小偷已经跑远,她拿出手机,第一个却打给了庄太,多年家庭主妇的生活已经使得她和这个社会脱节,她根本就不知道,遇到这种事情,首先是应该要给警察打电话的。
家里没有被偷什么东西,被偷的是她的私房钱,是在这个家中,唯一属于她的东西。
没有收入的她,攒这些钱的辛苦,自是不必多说。
丈夫回家知道了这件事情,最先有的情绪是愤怒,而后是委屈,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辛劳。
为了养家,他辛苦的赚钱,不顾身体健康的喝酒,但是史枝每天在家,不用赚钱,还把他的血汗钱当做自己的私房钱藏起来。
“什么,老子在外面辛苦赚钱,你却在家里睡大觉。
”那个时候他觉得史枝背叛了他,但却忘记了妻子那个时候的害怕,最需要的,还是他给的安慰,也忘记了,在他们最初相遇的时候,每次在站台重逢,他最在意的,是史枝的身体状况。
史枝哭着离开了,这次,实在是被伤了心,绝望主妇,只得离家出走。
她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和出嫁前的闺蜜相见,她们都已经是中年人了,一番谈话中,我们知道,史枝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女,追求者很多,幸之助不过是其中一个,但她早早的结婚,去了大城市生活,看起来多么令人羡慕啊。
乡下的美女嫁给了东京的丈夫,住大房子,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虽然肚子上有了一些赘肉,但皮肤看起来也不像是受苦的样子。
闺蜜一直都在做力气活,身材不好,皮肤不好,但看到丈夫和孩子对她言听计从的时候,史枝还是羡慕了。
身为全职主妇的史枝,在那个东京的家庭中,是地位最低的。
任何吵架,只需要丈夫的一句:“你也去赚钱看看呀”,她便只能哑口无言。
晚上一个人在老房子里,心中还是在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人到中年的主妇,没有工作,没有社交圈子,与丈夫的争吵越来越多,只能把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寄托,从而导致了孩子的反感。
而另一边,没有了史枝的平田家更是乱做了一锅粥,孩子们各自有工作,富子因为身体不好只能躺在床上,周造拉着老朋友和老板娘佳代做家务,庄太去找幸之助,劝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家人在客厅里各种猜测,孩子也开始惧怕父母的离婚。
中年夫妻少了共同语言,多了细碎争吵,习惯于在长辈和孩子面前压抑自己的情感,自以为想的周到,旁观者却也不免怀疑,他们真的还有爱情吗?
最后史枝还是回来了,看到淋湿的丈夫,即使心中满是委屈,还是先递上了干毛巾,看似大团圆的结局,可是却变的让人难以接受了。
已经87岁的山田导演,并没有为家庭主妇真的发声啊,史枝的回去,只是因为这个家需要她,需要她做饭,需要她洗衣服,但弗朗明哥呢?
弗朗明哥就是史枝的乌托邦啊,她也渴望自己穿上红裙,站在舞台上,灯光打在身上,一种久违的,年轻、自信的感觉,就像是蔷薇一样的妻子。
如果可以重新跳起弗朗明哥,那史枝就不再是被豢养在笼子的鸟,她可以飞,可以浪漫,有了自由,也有了自我。
如今的女性,已经不是可以为家庭付出自己一生的一代了,她们追求经济独立,也追求人格独立,不愿意牺牲奉献自己的一辈子来换取一个家庭的和乐,山田导演,已经无法理解现代女性对于独立自由的渴望了。
她们一定会先跳完自己的弗朗明哥,再去做某个人的妻子和某个人的母亲,毕竟,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推荐电影微米是认真的俗话说的好,别看有些人天天给你推荐电影,其实她自己也经常找资源找到头秃(雾)。
好吧好吧,没有这句话……
其实这是一个小小的吐槽啦,主要是因为有很多电影小编也是抓心挠肝的想看但是就是找不到资源啦!
话说可能微米的小伙伴里有些高手比小编找资源厉害多了,请不吝赐教一下啊,最好能留个言私信啥的,救救日日担心秃头的小编2333
小编为啥有这个感慨呢?
还要说到今天的这部电影啦。
其实今天给大家讲的这部电影,是系列电影的第三部。
而前两部,小编是给大家推荐过的。
《家族之苦3》
《家族之苦3》。
《家族之苦》第一部是松竹映画出品、山田洋次执导的日本喜剧电影,于2016年3月12日在日本全国公映后大获好评,随机在次年5月推出了第二部,而今年的《家族之苦》,已经是系列第三部啦。
这种系列电影的主人公自然都是不会变的,而且日本演员也没有大陆演员破事儿多动不动罢演,人家是要名声的,所以可以想见这个系列如果继续拍下去的话,抛却老年演员的身体问题除外,演员阵容应该是一直不会变得。
这就是小编一开头吐槽找资源的问题的来源:小编早就想看第三部了,第三部其实今年五月份就在日本上映了,然而小编一直没找到资源,所以才耽误到今天。
《家族之苦》系列的主人公是一大家子。
老夫妻平田周造和富子、大儿子幸之助和长媳史枝、二女儿成子和女婿泰藏、以及小儿子庄太和第一部中是女友后来结婚了的三儿媳宪子。
前两部的主题分别是老夫妻金婚之际妻子提出离婚,并且对丈夫大半辈子的自私和懒惰提出了控诉,在家族鸡飞狗跳了一番之后,老爷爷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奶奶也回心转意。
以及第二部中涉及的有些沉重的生死问题,老爷子周造与年少时的好友重逢,感叹人生际遇,结果当晚一生凄凉的好友就死在了周造旁边,这部也是结尾看的小编泪目的一部。
而《家族之苦3》与前作一脉相承,依旧是取材于相当具有普适性的社会问题,继“老年离婚”“社会脱节”的问题后,到了第三部,则将视角对准了家庭中被忽视的“绝望主妇”。
此次的故事将围绕大儿媳,也就是平田家的掌家女主人史枝展开。
史枝作为家庭主妇,与丈夫幸之助、2个儿子以及公婆住在一起。
某天下午,家里遭小偷,除了少量不值钱的东西外,史枝藏在冰箱里的攒了数年的私房钱被洗劫一空。
在丈夫不仅不安慰受惊的自己,反而不断抱怨中,史枝决心离家出走,而平田家也因此陷入混乱。
因为老伴富子身体不好,周造开始吃力的对付家务,并深切体会到史枝的不易。
幸之助也在失去了史枝后意识到自己平常的惬意人生是史枝花费了多少心思才维护好的。
然而史枝并没有回家的意思,平田家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家庭会议。
大家合力劝说幸之助去找史枝向她道歉,并将她带回来。
平田一开始仗着大男子主义的气焰犟嘴不愿意,后来也意识到史枝的辛苦,于是冒着大雨去将史枝接了回来。
而小儿子庄太也得到了妻子宪子怀孕的消息,皆大欢喜。
很多人说,不喜欢看这种家长里短的电影,觉得不就是陈芝麻烂谷子的絮絮叨叨磨磨蹭蹭的电影嘛?
这么说吧,恐怕没几个人比小编更讨厌罗里吧嗦的苦情戏了,小编多次表现过对以爱情题材韩剧和注水严重大陆剧为代表的又臭又长的影视剧的反感。
但是《家族之苦》整个系列,小编真的相当喜欢啊!
因为它绝对不是单纯的啰嗦琐碎的“家长里短”。
没人爱看那个。
家庭剧最忌落入平淡窠臼,更怕韩剧般的婆婆妈妈:哭泣数十分钟,剧情还毫无推进。
看《家族之苦》系列,从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人物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乍看都是寻常,实则要么是对剧情有推进作用,要么是对人物塑造有帮助,要么是不动声色的言传身教。
那些令观众一次次会心一笑的细节,不是瞎编排,而是认真地取自生活,又不动声色地搬到了电影里,没有任何尬演和不自然的地方,自然到像是日常生活记录。
继你们的老婆新垣结衣出演的热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后,《家族之苦3》也同样聚焦于“得不到认可的家庭主妇”这一群体。
常年任劳任怨、私人财产需要偷偷存、无法发展自己的爱好、努力不被家人看见与认可……主妇遇到的问题在电影中基本上都表现出来了。
但是呢,怎么说,前两部《家族之苦》小编都是非常喜欢的,这才会迫不及待的一找到资源就去看第三部。
可是,这一部《家族之苦3》让小编看的,多少有点不得劲儿。
其实情节上人设上制作上都没什么问题,还是和前面两部的水平差不多。
主要是因为小编觉得看完电影之后其实挺心寒的,而且在《家族之苦3》中,根本矛盾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解决。
第三部中的史枝可以说是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的典型了,为家庭二十年来奉献了一切,但是不仅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还要每个月找丈夫要钱维持家中需求。
关键是丈夫并不认为妻子辛苦,他甚至觉得妻子的生活比自己这个天天在外面辛苦工作的人轻松多了。
他也认为,是自己在一力养着全家人,而妻子只是随便做做家务尽尽女人的本分罢了。
在《家族之苦》第一部中,老爷子周造也是这样对老伴富子的,但是在影片结尾,周造真实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老伴富子真心实意的道了歉。
不是仅仅为了让富子回家,他甚至都同意了签离婚协议书,只为了向富子表达歉意。
但是在《家族之苦3》中这一点处理的就不太好了。
一直到影片结尾,虽然幸之助有放下身段去将史枝接回来,但是并没有像老爷子周造那样真诚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道歉,影片处理的更像是幸之助发现没有老婆在家里家务实在没人做所以才意识到她不可或缺……这样的处理,比起第一部来,就有些差得远了。
不过仔细想想,生活中哪有那么完满的事情,知错就改的人只会比你想象中更少。
所以呜呼哀哉,幸之助这种人,才是世界的主流吧。
《家族之苦3》是《家族之苦》系列的新作,也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以小见大,让人看着心中感慨又舒畅。
大家可以保持自己的眼光,不要认为家庭剧就是鸡毛蒜皮,任何题材,只要别出心裁,都能拍出独特的光彩。
女性的地位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评价角度只在于她们是不是一位好妻子,一位慈爱的母亲,很少从社会职业的角度来看待女性,因此相比于中国女性在社会中日渐提升的地位以及自由度来说,日本女性的地位仍然在艰难中生存。
这与日本的历史以及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有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女性在经济基础方面的薄弱,久而久之整个社会便形成了女性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的社会观念,而不是去为生活奔波打拼,虽然顾全了整个家庭的幸福与繁荣,但对于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来说却是不利的,没有带来经济效益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地位自然也就低下了。
影片讲述了史枝作为一个家庭妇女,为整个家庭、为孩子、为丈夫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辛劳与青春,但经济大权始终没有掌握在她的手中,每个月向丈夫伸手要家用委实很憋屈,明明自己的辛苦与丈夫不相上下,要个家庭生活开销都是这样小心翼翼,这不仅仅是日本女性的现状,包括在中国的许多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男性以及社会没有意识到妇女在家庭中的付出,家庭工作也是不亚于社会工作的一种付出,但社会认为家庭工作很轻松,没有在外工作那么辛苦,事实上家庭工作繁琐又辛苦,要把各个方面整理的井井有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劳累与辛勤付出却没有换来社会对于其地位的认可。
虽然场景在诙谐幽默中进行,也不会使观众觉得压抑,甚至小偷偷走史枝私房钱那一段也是诙谐幽默没有紧张的情景,史枝与丈夫的矛盾不是仅仅因为这次丢失四十万日元,更在于史枝的付出没有得到丈夫的感恩与认可,家庭生活让自己放弃了最喜欢的舞蹈,她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了家庭中,却没有得到家庭经济支柱的认可,这才是矛盾的根本点。
但影片最后也没有呈现出解决史枝与幸之助的矛盾,虽然呈现出了温情的结尾,幸之助也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离不开史枝,史枝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确证,但她仍然没有去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进入社会,还是回到了原点,也许她终于对现状做出了妥协,这是整个日本社会压在妇女身上的重担,日本女性从小就接受着妇女的价值就在于对于家庭的价值,所以她们没哟改变的意识,因为周围女性都是一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她们不会想到去反抗,文化的熏陶让她们认可了社会赋予她们的价值观念,但如果她们成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日本本土对于女性的念就难以接受,世界是发展进步的,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会逐渐走向平等的地位,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看完电影,看了眼分数,前两部还8分以上到了这部就变8分以下,我首先是十分理解那些说这部片子说教味变浓了,情节欲言又止,没有深入刨析的人,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大儿子跟媳妇家老宅现了原形之后回来又变回那个又臭又硬的样子了,全家人都感谢了一遍唯独没提自己老婆半个字,这却是从观感上拉低了很多人对家族之苦3的评价,但是很多这样想的人其实从根本上就忽略了一件事,这个系列电影的名字。
家族之苦,家族之苦这个中文译名来自日文的直译,没有任何改动,但是无论是第一部的老夫妻吵架闹离婚,第二部的老年人的生死问题,还是第三部的日本主妇价值问题,在日本社会乃至中国其实都是让人见怪不怪的事情了,简单来说就是他家鸡毛蒜皮别人家饭后谈资,和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这俩同样喜欢拍底层的名导所表现出来的东西简直不值一提。
那么苦从何来呢?
好多人觉得那些鸡毛蒜皮就是苦,小事变大事就是苦,然后山田导演是为了通过鸡毛蒜皮的家族之苦来表现日本普通家族凝聚力的故事,然而,我看到第三部才明白,人家山田导演根本没那么肤浅。
第一部里老夫妻闹矛盾最后以老太太接受了老头子的一句道歉收场,然而到了第三部老太太表示不愿意和老头子合葬,因为她不想死了都不自由。
第二部里全家人阻止老头子开车,怕他出事,而他在见识了自己的老伙计孤独的死去之后也确实放弃了开车,到了第三部面对全家顶梁柱大儿媳的去留未决,老头子第一个表示可以去住养老院。
而贯穿前两部的其他家人的那些轻描淡写问题到了第三部也还是悬而未决的,说白了,每一次电影开始抛出了一个大问题,最后轻描淡写的解决了,其实是在巧妙的告诉你,问题只是雪藏了起来,并没有解决,大家都在寻找能够继续和谐相处下去的方法,方法对了日子暂时过的舒坦,方法不对就如临地狱,结果前两部一直大男子主义过度的大儿子到了第三部就掉进了地狱。
第三部影片最后很多人诟病为什么大儿子就是不肯说一句“老婆辛苦了,老婆这个家有你一半功劳。
”,其实这说明他们不明白这个家的构造,老太太一直强调大儿子最像他爹,她老人家等白了头才等来一句对不起,你指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儿子会这么简单在众人面前夸他老婆吗?
能在大雨中抓着老婆的手说上一句我离不开你,我不能没有你,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况且,回到家全家第一时间给大嫂戴了高帽,大嫂也没理由再生气什么的。
至于大嫂的选择,她离家出走都不忘带走的那个鸟还记得吗?
那就是她自己,因为家里有太多她放不下的东西,山田导演还是善良的让大儿子去现了原形,本质上,大嫂已经第二天就不行了,她喝了酒之后趴桌子上说想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动摇了,所以就像最后片尾字幕时那副画面,那只鸟不管怎样都不会离开主人的手和那个笼子。
现在还觉得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家庭剧吗?
总结:所谓家人就是要想办法抹平相互之间的障碍,砥砺前行,而抹再平,水泥下面的裂痕是不会消失的,带着这些裂痕一起活到死,才是家族之苦。
1.山田洋次拍夫妻之间的爱情也能拍得别致的苏!
2.在现代社会女性有了选择婚姻与否的自由和权利,但始终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拉扯着女性,那是比体制机制比道德约束更恐怖的东西。
史枝虽然可以干干净净的走掉,但她有孩子牵绊,她为家庭牺牲这么多,投入了青春和精力,却渐渐丧失了在社会上赚钱的能力。
男人很容易重新开始,但女人重新开始往往会更难,这种恶性循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出错,你可以为此发泄愤怒,但是你找不到控诉的对象。
3.一家人中午吃上鳗鱼饭了!!
大团圆我就是喜欢!!!!
4.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布景很有意思,不是客厅,不是楼梯,不是卧室,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后厅,正是夜色,屋内昏暗,家具寥落,给鸟笼盖上了黑布,女主人无声的哭。
这是表面光鲜亮丽的家庭背后见不得人的一面,所有痛苦只能在暗处咀嚼,换言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5.爷爷和奶奶真的好萌好萌。
6.红布—舞蹈雨天小鸟史枝的影子
三部看完了。
第三部和第一部有点相似:不和谐的音符也是家庭的一部分,只要团结以及互相的包容,依旧能幸福美满不过也揭露了日本的一个现象,男权社会下美满的家庭需建立在妻子温柔贤良、包容丈夫缺点的基础上,虽说老爷子最后改掉了随地乱扔的臭毛病,幸之助追回了妻子,但是奶奶依旧要忍受老爷子的挖苦讥讽,妻子还是没能学成弗朗明戈舞。
不知道是导演有意要揭露这样的日本家庭现状,还是无意中流露出来这些。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不得不忍受琐碎和牺牲掉一部分自我。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二部。
原本只是想阻止父亲驾车,但却意外的遭遇父亲朋友死亡的事件。
那样的人悄无声息的死去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导演始终对生命都有一份尊重,小儿子和妻子去他的屋子,邻居的对他的评价让人觉得温暖,众人相送的葬礼更让人感受到日本人对死亡的仪式感。
原来,人在世上一遭,无论活的多么渺小,还是有很多人惦念的。
葬礼结束,生活依旧继续。
来归纳一下史枝的生活:一早起来做早饭给孩子和老公吃;送孩子上学、老公上班、爸爸妈妈外出活动;其他家人在外面都有朋友、交际圈子,而史枝一个人在家整理家务,一个人吃饭;在家二十年如一日地整理家务,看到充满活力的多拉明戈舞蹈,难免会想也尝试一下。
史枝如此的日常,支撑起幸之助安心地工作,支撑起一家人健康幸福的生活节奏。
妈妈的这些默默付出很容易被忽视,只有当她不在,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完全打乱了才知道史枝的重要性。
当幸之助听到了史枝的私房钱被偷,她很惭愧的把所有事实都说出来了,但幸之助更关心的是钱,忽视了妹妹的关心,忽视了史枝的感受。
史枝过来委婉道歉,幸之助只顾自己生气,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然后抛下她去洗澡,她只好一个人默默地哭;这个时候,两个孩子回来了,完全不知道爸妈的事情,开心于带回来的礼物,催妈妈做饭。
史枝一边抹眼泪一边起身继续照顾家人。
这一幕看得很伤心。
两个人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同深受也是不存在的,年轻的时候有精力花在对方身上,照顾对方的感受;结婚、进入中年之后,渐渐习惯了对方,行为更容易伤害对方而不知。
中年矛盾的解决,要多退一步,互相照顾到对方的感受,理解、沟通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人生中能有个理解自己、互相照顾前行的人就很幸福,要懂得珍惜呀。
以家庭财政大权为引子,作为家庭主妇的妈妈,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价值。
尽管众所周知,日本相当数量的女性,婚后就做了家庭主妇,而且据说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等对家庭主妇的保护也比较完善,但毕竟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再禁锢在家庭里,妈妈看到作为职业女强人的小姑,看到结婚后也不曾放弃护士工作的弟妹,看到奶奶一直不曾放弃过文学兴趣并去参加文学班,也看到身边许多作为家庭主妇的朋友也选择出门工作。
年轻时热爱的弗拉明戈舞,是一种隐喻,象征了妈妈心中压抑已久的热情,因为家中被盗而丈夫不理解,终于爆发了。
妈妈只感到屈辱,自己就像一个只会要钱的废物,自己整日里操劳那么大一个房子(房子太大,家里也没有帮佣,是最容易引起矛盾的),可丈夫并不理解自己的辛劳。
妈妈离家出走了,家里立马乱套,奶奶卧病帮不上忙,爷爷也是个家务废柴,还得找来他的老年朋友帮忙,偏偏他的医生老朋友同样笨拙的活像只鸭子,得多亏了他们熟悉的老板娘加代在,不然我估计他们能把房子给拆了。
结果也不出所料,爷爷忘了关炉灶,差点引发大火。
我在这儿看了,只觉得日本男人被伺候的太好了,十指不沾阳春水。
两个儿子也正处在伤春悲秋的青春期,除了哭哭啼啼实在看不出来有啥屁用。
家里姑姑和叔叔也是各自有一堆家事儿,姑姑姑父要忙着工作,叔叔婶婶又得操心着他们老年痴呆的外婆。
整个一鸡飞狗跳。
而这边妈妈回到了故乡,走在乡间幽静的小道上,和昔日的朋友聊天聚会。
估计对于妈妈来说,她的少女时代才是最轻松的。
当然,故乡也不是世外桃源,斩不开与尘世的牵绊,毕竟就算是妈妈那个看起来最豁达开朗的朋友也得操心着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其实女性出走的话题几百年来都长盛不衰,比如百年前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引进中国时引发的轰动。
而回到三部曲中,离家出走是有先例的,第一部中奶奶提出的离婚,其实也是离家出走,其实奶奶就是步入老年的妈妈,对爷爷是耐着性子包容,一直隐忍到了老年。
所以奶奶对于儿媳妇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忧心忡忡的说过如果是在自己的年纪可能忍下去,但是显然在目前儿媳的年纪里是忍不了的。
影片里的爸爸显然是个顽固刻薄的事业狂,开口就得罪人,但其实他不过是一个年轻些的爷爷,那些特征放在爷爷身上,人们只会觉得这个老顽固也挺可爱,可是放在正值壮年的爸爸身上,就只觉得讨嫌。
所以说人到中年往往是也是个人厌狗嫌的时候,上司嫌弃你,配偶嫌弃你,孩子嫌弃你。
但最终爸爸还是追妈妈去了,当他们相遇后,尽管一开始开口有些困难,可是后来爸爸脸上却露出了极能打动人的笑容,那一刻我觉得温暖。
那一刻他们就像是年轻时初遇的年轻男女一般羞涩浪漫。
应该说日本的家庭观念生活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但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影片里面的主角一家动不动开家庭会议,我是有点受不了的。
还有这互相之间说话,动不动鞠躬点头,斯密马赛,我也有点起鸡皮疙瘩。
太过于普通,像每家平常的一天。无感。
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想当家庭主妇,不过理想的丈夫是有钱的父母双亡的植物人or有钱的没有子女的绝症老头……
把一切归结于亲情,抛出了问题,却没有再作讨论。
最后就这么乖乖回去了并且也没报名上课啊?!说几句好话买条丝巾就摆平了?继续任劳任怨伺候一家人?!
我早已不对山田洋次抱什么期待了,他的作品在我眼中大概基本上都是三星水准,喜剧也称不上喜剧,或许更应该叫滑稽戏,呆萌浮夸还多少有点反智。但真正有新作品推出,我又还是蛮想第一时间看到,看他的电影有点给疲累的脑袋按个摩的意思,不会很好看但也不难看,关键是可以让人放松,不累。换言之,他这个类型在整个电影体系里面,虽然不高级,但依然还称得上是稀缺品。不知道这部的内容到底向成濑的《愿妻如蔷薇》致敬了多少,整体感觉这个剧本比前两部要更难写,细节都很琐碎,效果主要仰仗于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掌控,所幸这次的鳗鱼饭终于吃到了,这个深坑到底还是被老山田自己给填了。另外就是这样一路看过来,这些演员组成的家族真的是越来越像一家人,桥爪功和山田洋次好像也快重叠成一个人了。
我的天哪,劇本,節奏,表演,小空間群戲調度,情緒變化⋯絕了!一二三部全是我的五星電影,導演和演员們一定要身體健康繼續拍下去啊!這一部應該在大陸上映然後組織各學校各單位集體觀影,比愛國主義大片有意義多了!!!!家裡有主婦妻子和媽媽的應該全部送進戲院每家每戶看十遍!!
主角从虚假的一家之主爷爷,换为了真正的一家之主母亲身上,当她离去时,这个家族才真正陷入了世界末日般的支离破碎中。开始时以为将会讲述一个被传统父权压榨的女性,终于痛定思痛离开,寻求自我价值的励志故事上。但山田洋次并没有跑偏,讲的依然是家族故事,母亲的离去只是主心骨的离去,镜头对准的依然是家族。最后以一家人吃上鳗鱼饭作为三部曲的结束,舒服了。
看的时候一直想:前两集一个婆婆一个媳妇,下一集应该是苍井空了吧;离婚和离家都讲了,那就生个孩子吧。果不其然结尾就有了。
隔靴搔痒
本集聚焦大哥大嫂n年之痒和为家庭主妇正名…每集必点的上等鳗鱼外卖…人人都像小优酱就不会有争拗啦…下集要讲优酱迎来小BB了…
这次终于吃上了鳗鱼饭。
没有前两部好,但是看到一家人在一起还是挺开心的,3.5
史枝也太好哄了吧,丈夫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就是赶到老家送个礼物,两个人就和好了, 回去继续做全家保姆?婆婆一开始都不想跟丈夫葬在一起,后来两人又莫明其妙地好上了, 期间丈夫什么也没做。一个问题都不解决,和稀泥式的大团圆。据说日本人就算有钱也不愿意请保姆,因为全社会都默认家务就是应该妻子来做,不做是不贤惠。日本在夫妻关系方面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发达国家应有的样子。长子长相老到与父亲像是哥俩。
屋里住久了容易变成笼中鸟,可房屋久无人住便会垮塌。曾经站台重逢,最关心你的身体状况;如今听到你做家务打盹,想到的却是自己的辛劳。小偷偷走的不过是婚姻里的那一点信任,外卖送来的却是家庭中的那一份羁绊。瞄一眼扔捧花的新娘,她可想过日后生活谁来打理谁来管账,谁负责拧干衣服,谁跟谁合葬。
D / 细节还是丰富鲜活的,但相比前两部这部居然有种故事编不下去的窘迫感……?(以及这部好适合春节合家拉片逐个情节分析(不可能)。)(以及看到这一部真的可以大方承认妻夫木聪是继续追下去的唯一动力了……)
鳗鱼饭和头盔小哥结尾还是如约出现了,所有人也都坐在一起商量大事了,主妇的出走回来那么简单让人有些遗憾。太棒了!希望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啊!
拍成这样不如不要再拍了。
和月亮大人相比,我们的日常真是太渺小了
三部曲中最喜欢的一部,再平凡的工作也是不可取代的。
2018-12-01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