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1:肉子的杯子上写着“亲不孝”,中文里没有这个词,为“不孝子”的反义词。
这个杯子在片中多次穿插出现,本以为只是个非主流的设计,实为伏笔。
细节2:kikuko经过的地方,动物们会说话。
本以为是怪诞修饰的一部分,谁曾想一本正经的主角才是怪诞之源。
细节3:二宫打开模型箱,光华四溢,里面到底是什么。
留下好奇的种子。
伏笔埋下。
kikuko去超市买东西,看到卫生巾,自言自语班里有的女生已经开始来例假了,马上安慰自己说“但我觉得现在就很好,胸前还是飞机场,腿又长又细,这样很好”。
虽是轻描淡写带过,却埋下了kikuko内心忐忑的基调,到最后她终于迎来初潮,也为不安的情绪写下句号。
每条伏笔的恰到好处地回收,使故事的完整性盛况空前。
——————在我看来,除了近乎满分的剧情,最出彩的当属木村心美的配音演绎。
那美妙的大阪方言我听一百年也不会腻(あれ?
木村拓哉和工藤静香都是东京出身,大闺女你是从哪里学的一口关西腔?
)每看一部动漫,猜声优是最令我乐此不疲的环节。
cocomi的声线像宫水三叶的声音里加了奶,又脆又柔,我的天啊真想在这奶香里醉生梦死。
值得一提的是,cocomi的老爹,木村拓哉本人也是个动漫迷。
也给几部作品客串过cv。
唉,这可怕的基因喔。
父女俩经常一起看海贼王。
每当coco看的兴致勃勃的时候,她老爹就会拿着遥控一脸坏笑,“我要关电视了咯~”。
哈哈哈哈,真的太爱木村一家了。
此外,配上studio4度顶级的制作和画风。
其中的转场方式令人尤其印象深刻。
有几处值得留意:里面有两处致敬【龙猫】;明石家秋刀鱼的企划,并且片尾有他本人的彩蛋,不要错过;喜欢做鬼脸的男孩叫二宫,于是旁边的两个龙套,自然而然的,一个叫松本,一个叫樱井。
且三人由同一位声优,下野肱担当cv;中间靠前的部分,kikuko经过神社的时候自言自语,cocomi配的那第二个エロ的发音太太太太可爱了啊啊啊啊啊。
——————整个故事的发展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慢条斯理。
开始,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
“为什么肉子这么胖又傻里傻气的而女儿跟她完全不像?
“”kikuko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那个小男孩到底怎么了?
“”这到底是讲什么的片子?
“……这些问题像小河途径的浅滩,一个一个的蹦出来却不会让人反感。
总有奇怪的剧情牵引着走下去,缓慢却让人无法自拔的向前再向前。
慢慢的,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而当我们回过神来,早已笑中带泪。
典型的,日本的不能再日本的电影。
2022.5.12感谢MCE字幕组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讲了一个少有的题材 一直以来,我都愿意将日系的动画作品与人们日常认知中的“动画”区分开来,因为这些一眼望去色彩斑斓的动画,大多都不具备一个普世性质的内核,其受众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向特定人群收束,形成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圈子。
长不大的成年人们所制作的,这些外表华丽的东西,总是夹杂着私货的,童年与家庭、霸凌与排挤、青春与幻想、性爱与暴力……这种对内适应,面向小圈子封闭发展的“加拉帕戈斯化”,是少数人为之狂热的原因,亦是日漫长久以来被诟病的原因。
这部电影亦是如此,明亮的色调,平淡温婉的节奏贯彻始终,但所描绘的东西却并没有如此美好:“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是一个早熟的孩子,找回、补全被异化的童年的故事。
导演将某些意象摆在了十分显眼的位置,从喜久子发现自己迟缓发育的第二性征到结尾的初潮来临;从异常的天气变化到结尾的应声落雪。
影片似乎在强调一个过程:某种东西从缺憾到完整的过程,从异常状态回归正轨的过程。
波兹曼认为,电子时代的来临会导致童年的消逝,热媒介会将一切信息直观的反映给每一个人,儿童可以不需要很强的阅读力和理解力,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成人世界的一切。
但我觉得不仅如此,在具有读写能力和自我认知之前,家庭环境会更早的、更为深刻的影响到孩子。
喜久子在从小和肉子一起生活,见证了肉子多段努力而无果的情感,同时也被迫辗转各地,饱尝人性复杂,流离失所的感觉。
在此过程中,作为孩子的喜久子“学习”到了这一切——“我要避免这些灾难再次降临我的生活之中”。
看到肉子的情感外泄,我便以书为垒,不轻易流露情感;看到肉子为人处世先做后想、不管不顾,我便三思而后行,万事小心;看到遍体鳞伤的肉子,我便处处忍耐,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4岁就知道身世真相,但碍于肉子的感情,得憋在心里;班上小团体的摩擦,但两方都不想伤害,于是不去站队,得沉默;突然的盲肠炎,不想让肉子失去工作,流离失所,得忍着影片中频繁出现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无疑明示了喜久子长期以来的内心状态:矛盾与落差。
这种向内积蓄的情感,或许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宣泄,影片中喜久子在文化宫和医院的落泪,以小动物的角度发出的心声,都是一次释放以及自我和解,同时也伴随着剧情的向前推进
“因为没人盼着我生下来”如果我们把“异化”一词从哲学领域拿出,给予其一个扁平化的、泛化的理解“某种属于我的,或者是我所创造的,脱离了我,并且阻碍我,成为一种异己性的力量,造成了认知上的错位和迷茫”。
这与片中喜久子对于自己的人生和童年的定义十分相似,“我生在此世,可我越成长,我越觉得我不应当出生”,每一次来自周遭的“你俩不像”,都是一次提醒与打击,我究竟应该以何种身份继续活下去。
早熟的孩童,是压抑的,甚至带着些许可悲。
尤其是一些终极问题,个人认为在孩提时代是绝不可去思考的,尤其是被动的去思考。
这些概念应当安静的躺在原地,和小零食一样被孩子们囫囵吞枣般的咽下,具体的味道虽然记不太清了,但回想起来不会皱眉。
生命是什么,童年怎么过才算对,在长大后我们能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准答案,这自然是有价值有分量的。
但如果这些问题出现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被压弯的就不仅仅是嘴角的笑容,可能还有人生轨迹。
或许是受乐天派肉子的影响,尽管暗翳里的喜久子会带有一些悲伤的底色,但并没有被完全的浸染。
许多感情都只是被积压,并未被磨损。
在运动会上,喜久子依旧能感受到生母热切的目光,在得知是她打来电话时,也是想与她见面的。
和二宫同学的鬼脸一样,喜久子的自言自语一方面是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每个人带有“私密”性质的本我体现,只有在放下一切戒备时,才会显现。
这块清净之地,遗世而独立,还是留存着好罢。
“那个不是需要做完的东西”,这是二宫对模型的看法,亦是一种生活观念。
没有人能做到通古今而计之,小孩子不可能在各个时空维度上都做出最优解。
既来此世,事已至此,多多正视自我,误会与爱都要脱口而出、掷地有声。
1.肉子酱睡觉的头顶,放着两个不同的闹钟,闹钟旁还分别有两个听声音会重复发音的玩具。
时间一到,闹钟想起来,玩具也跟这响起来,起床铃声震耳欲聋。
起到了很好的叫醒服务功能。
2.画面里的内容很繁杂,暂停的每一秒画面都有许许多多可以仔细揣摩观看的事物。
3.神社会说话。
小喜久从神社门口路过,神社说“小姑娘,我知道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你要不要听?
”4.肉子酱很不会找“开头”,新卷纸的开头、胶带的开头、保鲜膜的开头,她开始一段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很笨拙。
对方想要什么自己该做什么?
她完全不清楚,所以她才招人厌恶,受人捉弄,上当受骗。
5.蝉说:在地下整整七年,是为了能够在地上死去。
6.二宫控制不住做鬼脸,可能是有“抽动症”(心理疾病)或者癫痫(器质性疾病)。
他需要把注意力集中。
7.小喜久说:我偶尔也会学二宫一样做鬼脸,让脸活动一下感觉很舒服。
(天她太会安慰人了!
)8.好的风景或者再普通不过的风景都需好的观景点。
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
二宫发现的美丽赏景点就是他的秘密基地。
9.已经有些老龄化的城镇,开始使用机器人门厅服务,机器人用了隔壁水族馆检票员老大爷的声音。
(虽然是机器人,但是它的声音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这样的拟人。
)10.小喜久是个内心很敏感很细腻的小孩。
她从小就和肉子酱奔波流离,会反省自己对玛丽亚的态度,会听到各种动物说话的声音,下雨天没有人来接不会发脾气,节日没有浴衣穿会说“穿起来太麻烦”,肚子疼了怕让烤肉店老板伤心受挫不敢说。
11.肉子酱每个月会把每天花的钱贴在日历上,这样就不会花多。
12.肉子酱每天给小喜久早上做的法式吐司,是从小喜久亲生母亲美羽那里学会的。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美羽和善良的肉子酱相依为命,她在圣诞节给肉子酱做了一次法式吐司,很时尚的做法,简单的吐司像蛋糕一样。
肉子酱会把整个吐司卷起来吃,“真好吃啊”,她每天都会这么说。
(人和人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在对方的生活里就下长久的痕迹)13.“你还在做模型吗?
”“嗯。
”“做好了吗?
”“那不是要做好的东西。
”(有的事情不追求结局。
)14.这不仅仅是小喜久的生活,也是肉子酱的生活。
她们都是主角。
15.原来不是动物会说话,是小喜久会给看到的动物配音。
在她脑子里的声音就是动物的声音。
最后才揭秘。
小喜久和二宫都是“奇怪”的孩子。
最近隔离在家看的最好的一部剧了,日式温情,小喜久真幸运,遇到的妈妈是肉子,她会关注小喜久每天心情怎么样,会在小喜久知道身世后告诉她虽然我会伤心,但是没关系,你可以自己做选择,会开心小喜久的成长,虽然看起来肉子有些不靠谱,总是会做出一些让人觉得丢脸的小举动,但是小喜久是被爱与呵护包围起来的孩子啊,很好哭,都给我冲冲
和npy接连第二天晚上看的一部。
挺可爱的。
又是一部主要讲述与爱情无关的爱的影片。
npy说医院那段看得他差点没绷住,我不知道为何没有很深的感触…特别喜欢的一段话是烤肉店老板老佐对躺在病床上的喜久说的:“…我不会说你要做个乖孩子的。
乖孩子只是大人捏造的幻想,大家做好自己就够了。
不过呀,就和那一样,正儿八经的大人也是没有的。
”但不得不说,就拿肉子和与其大相径庭的美羽的鲜明对比来说,影片还是充斥着对女性的物化和对女性“理想型”的塑造——作为理想女性的美羽,还是需要通过出卖自己的女性特征来过活;主人公肉子则因为外貌不理想——甚至直接被喜久指出“丑”、“胖”、“蠢”等特点——而被塑造成一个喜剧角色。
此外,二宫也提到过喜久的好友玛利亚穿得“就像个公主 很有女生的感觉”,这也是在强调女性应该有的样子吧。
可能因为刚看完《厌女》不久,所以对这些细节会格外敏感。
但总的来说,看完的感受是,像肉子这样简单纯粹地活着真好。
肉子酱,16岁以来活得遍体鳞伤,十足的恋爱脑,被多个渣男欺骗,欠了一屁股债,还替逃跑的好友拉扯大了一个女儿久喜子,生活一地鸡毛,过得一点都不顺利。
有着这样悲剧人生,肉子酱却整天嘻嘻哈哈,笨笨的,对任何事情都是一股脑地热情,极度善良又极度地傻。
在坎坷的经历和旷达不羁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反差下,肉子的永葆善良、每一个灿烂的笑容、每一句可爱的语言、傻傻的吃饭的镜头都会让我鼻头一酸。
小喜久,从小跟随肉子过着流离失所生活,养成了与肉子截然不同的性格。
因为看到了妈妈情感上的遍体鳞伤,所以她很少向外人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不愿去麻烦任何人,也不喜欢肉子单纯乐观又“傻气”的心态,她是个敏感,成熟,自卑且孤独的孩子。
喜久的盲肠炎成为了电影情感的爆发点,原来肉子并非喜久的亲生母亲,却将喜久视如己出般给予了无私的母爱,原来喜久早在四岁就知道肉子并非自己的生母,却将这个秘密一直埋藏在了心底。
母女绵密的感情通过美丽的渔港小镇、浓郁的风土乡情、平淡的生活日常、闻得见香味的食物中表现出来,真的很治愈很好哭,看完心都敞亮了。
普普通通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
肉子酱,你做的很好。
独自抚养孩子,也没有对爱情丧失信心,可以勇敢地去经历受伤。
坚强,乐观,不断付出,就像世上很多妈妈一样。
快乐,阳光,你给予了女儿很好的家庭氛围。
喜久子,敏感善良的女孩,富有想象力,早熟聪明,懂得尊重与包容,理解自我,理解他人。
体谅肉子,宠爱肉子,甚至在精神上照顾支撑着肉子妈妈。
两者之间好像不止是母女,更像姐妹,相互扶持,相互温暖,带给彼此希望。
女性之间的力量和爱让人感动。
这不过是渔港边普普通通生活着的一对母女,“吃饭,喝水,穿衣,睡觉,上学,工作,拉屎,放屁,这就是普普通通”。
然而普普通通也已经很幸福了。
现实中少有渔港。
真好啊真好啊,整个影片叙事比较零散,好像也没讲什么,但是就是让人喜欢的不行。
看一点五倍速的我在这短短的一小时里面,收获了笑与泪,电影真的是超级伟大的发明,让我短暂地从尘世中脱离开来。
日本的动画好像就是有一种魔力,这部画风很美好,对于肉子酱的线条描绘表情动作真的好可爱!
电影一开始,从牛肉里蹦出来的形象和音效立马就把我吸引到了。
肉子酱这样的人,真的是比我多上了一个器官吧,一个源源不断产生爱和原谅的器官。
不是亲生关系的母女俩,相处的温馨细节,肉子酱的傻大姐形象,开朗的乐天派。
小女孩心思则细腻很多,小团体的别扭拧巴,和小男孩之间的懵懂情愫,朋友之间的秘密基地,对自己身世的迷茫无所适从,还有对自己妈妈形象感觉到不好意思等等。
真好啊,这么一个海滨小镇上的一些事情,就这么发生着,有爱。
最后女孩住院的时候,和烤肉店爷爷的对话,还有和妈妈的对话,我痛哭流涕了,太感人了呀!
是温情刀。
还有,女孩来初潮时,妈妈露出来温柔的神情说了一句“恭喜”,她的女儿也成为大人了,她们是朋友,是最好的母女俩,很戳我。
虽然呢,日本嘛会有些中二的有点夸张不自然的剧情,哈哈哈就比如那个遮住半张脸的男孩做鬼脸,还有主角女孩时不时情绪割裂。
但是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反倒觉得更增添上一分趣味,里面蜥蜴啊神会的发言也很好玩。
我要郑重地说!
自己的感受很重要!
所以呢,我不要一看电影就考虑这个给几分,哪里哪里是不是不太好,常常以一个审视的态度,而不是欣赏的,体验的目的。
这样就失去本心了,以前我没有在豆瓣进行打分和评影的时候是不会这样的。
所以!
我想给几分就几分,影评也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哪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呢?
喜欢这部电影,轻松,可爱。
胖胖的肉子跟女儿喜久久一起住在渔港的一条船上。
女儿转到新的学校,母亲在烤肉店打工,岁月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流逝着。
神社里的精灵,美丽的大海,可爱的渔港,青涩的爱情,小小的烦恼,都令电影有一种风和日丽怡然自得的氛围。
女儿遇到学校里的烦心事,许多事情都需要小小的她进行选择,是否要加入玛莉亚对抗别人的团队,是否要跟随爱做鬼脸的二宫的脚步,是否要将内心的疑问对母亲和盘托出。
这些成长的烦恼,在烤肉店老板看来十分正常,人本来就是要麻烦别人,人生其实就是相互麻烦和相互帮助的过程。
而在对同学二宫倾诉中,喜久久这才发现自己的内心隐藏着污浊和愤恨,而二宫美丽的作品告诉了她什么是包容一切的美和超越一切的理想。
她真诚地向好友玛莉亚道了歉,重新获得友谊和快乐。
影片氛围云淡风轻情绪又跌宕起伏,就像一卷风格清新的漫画,将人生的苦恼和快乐一页一页的娓娓道来。
肉子的哲学,就是做一个普通人,平凡才是最大的幸福。
想要变得不凡,其实才是最平凡的想法。
影片也解释了为何喜久久和肉子长得不像的原因。
当年喜久久的亲生母亲小美同肉子情同姐妹,小美因为年轻而抛弃了孩子,而同样年轻的肉子却勇敢地挑起了养育孩子的重担。
肉子的言传身教,不知不觉地令喜久久有了健康阳光的性格,生活中有着点滴烦恼却也充满了喜乐安详。
在亲妈和后妈之间,喜久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不但是因为肉子抚养了她,更是用她无私乐观的言行教会了她如何成长,如何面对挫折。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和爱的电影,也是一个奉献和报恩的故事。
它解释了为何毫无血缘的人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羁绊,以及幸福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而影片里有许多情节都引而不发,更是留给观众浮想和回味的空间。
比如动物们为什么会说话,比如二宫的身世,比如喜久久的亲生母亲小美的现状。
正如海明威所言,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才是冰山隐藏于海面之下的重要部分。
只选取女孩喜久久成长的一个片段展开情节,从她的视角将一个阳光乐观,无私奉献,充满爱意的伟大母亲形象展现出来,深深触动观众的心。
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渔港小镇中,亲情和爱情在阳光大海中悄悄变浓,熠熠生辉。
生命的意义和美丽的自然、浓郁的乡情交织在一起,这美好的故事和美丽的风景正潜移默化地治愈着观众的心灵。
此片获第4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提名。
很早就看到有人推荐这部电影,搜了一下发现是我喜欢的画风,就标记了想看。
之前有打开看了一下简介,发现没有特别吸引的情节,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看。
我发现看电影,不仅仅是在电影本身,还有与当时心境的结合,直白来说就是“有没有心情看电影”。
有时候没心情看电影,那部电影就怎么都觉得不好看、看不下去。
今天是实习工作结束后的第一天,明天就准备回校了,所以今天是无所事事的一天,是工作与上学中间的过渡日。
找了这部电影来看看,没有烧脑的地方、没有特别触动的地方,但就是特别令人放松。
有着友情的小烦恼,有着对爱情的小悸动,有着对亲情的“小无奈”——觉得肉子出丑的样子有点丢脸哈哈。
但是还是爱着生活,还是选择与朋友们和好,选择与肉子一起生活、尽管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是小美,还是爱着与自己完全不像的肉子。
比起电影剧情本身,我更爱里面的小日常,肉子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前两天看了小说《绝叫》,感觉生活各种无奈、各种压抑,对未来也多了许多害怕,但看了这部电影后,有了点不一样的感受。
“今天过得怎么样”“过得一般”“一般就很好了啊”是啊,不要要求自己大富大贵,多么成功,能过得一般就很好了啊。
享受平凡的每一天,就算有挫折、有苦难,也要好好生活下去。
人生一趟,体验一番就够了。
小喜久很早就能感知到她和所谓“母亲”的不一样,会为两人之间的联系感到畏缩与难为情。肉子不是刻板印象里那种温柔知性的妈妈,她比较笨,不擅长找开头,人际关系的这些那些总是马马虎虎处理掉,煎蛋吐司卷起来能一口吞进肚子里,永远付出永远遍体鳞伤,得到一点点爱就会很满足。信奉“一般就是最好的”,在奔波劳碌的小日子里打磨滚爬,毫无保留地对喜爱的人交付信任与真心。母亲的形象与行为方式潜移默化里影响着小喜久的为人处事,她总是执拗地追求一种混沌的平衡感,追求不偏不颇的中庸之道,凡事求因果,也在这之后逐渐迷失自我。影片刻画她成长的样子还是稍微笨拙了些。
同样是少女成长的故事,比Turning Red动人多了……果然我是个东亚脑,比起偶像男团我的青春里更多的是怪咖男同学、和虫子说话、独自走回家和默默看书的每一天。
普通的生活就很好,普通的活着。连这一点都无法满足的现在…肉子麻麻真的可爱的一塌糊涂如此努力如此积极如此享受爱与被爱,其实一点都不普通了!想去日本乡下种田A!G!A!I!N.
普普通通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画风美,故事表面讲母女情,其实是女性情谊的可贵:肉子与美羽,肉子与喜久子,本质更像“女性生存互助小组”。
结尾母女情很动人,但是开头那段肉子被莮骗💰不吸取教训,遇见新莮人还是奉上💰真的好烦。爱做鬼脸的莮鸨没必要出场。
人只要活着,就难免会丢脸。一般?一般就是最好的啦!
1.开头讲述肉子的往事联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喜久看到睡觉打呼的肉子说了句“Totoro / 托托罗”其实可以直接翻译成“龙猫”;3.代养女生朋友所生的孩子联想到《七月与安生》《华灯初上》;4.肉子在病房告诉喜久身世真相的段落看得泪腺触动(…我不知道小喜久算不算幸福,我啊 只要是能为小喜久做的事 我就会全力去做。不过啊 你要是想见小美 要是想和小美一起生活的话,说出来也没关系……小美现在和有钱人结婚了 好像很幸福,要是你想和她一起住的话 肯定…很开心…的。只不过…我会…有…有点伤心…不过…只要你…能幸福的话…);5.片尾字幕过后还有个小“彩蛋”;6.补充漏写的一点:片中的那些动物的拟人化配音还挺有趣的;……
3.5
近几年日本热衷于拍画面精美,故事陈旧无聊的动画电影
日式温情剧,既不解决什么人生难题,也不拯救谁,因为肉子她们现在这样就很好了(˶‾᷄ ⁻̫ ‾᷅˵)。【配角小哥叫“二宫”我还说不会吧,结果他身边跟的两个叫“松本”和“樱井”www
像是松子当了妈妈的故事,一腔热血式的真诚与热忱近乎愚蠢,所以她会被讨厌被嬉笑被误解,可依然能保持着勇敢与希望,所以小喜久说得很真实,“我不想成为肉子酱这样的人,但我最喜欢肉子酱了”。
如果被嫌弃的松子当妈妈会怎么样
哎,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实在是看不下去啊。。。人物丑得一逼,画面风格也没法看,一堆日语谐音梗中文根本没法看,剧情莫名其妙也没法看,虽然感觉应该是个温情的故事,但真的没法看啊= = 可能是因为前面太平淡了吧。。。这片子这么高的评分,可能后面很感人吧,但就这动画风格和前面这么平淡的剧情,真是不想继续往下看了。。。
一顿暴哭。肉子真是天使一样的存在,我很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又很恐惧缔结这样深刻的情感链接,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拧巴啊……
「雨が降るような日には そのたび傘をさすよ 肩寄り添いあい ともに歩んで」
这个BGM实在是太像“你爱我呀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了,而且手风琴的音色也很美国乡村民谣风。模仿《龙猫》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痕迹比较明显。关键最后TM怎么怀上的,你跟二宫TM在医院病床上搞的吗???迷之剧情
非常非常不喜欢这个人物设定
怎么会上年度榜单的啊我想不通,画面是日漫一如既往的干净,剧情简直雷上天,肉子被多个男的欺骗,闺蜜把自己生的小孩也丢给她自己却跑了,没有交代为什么,结尾说亲生母亲如今嫁了个有钱人,再次生育后体会到对小朋友的母爱,被丢弃的小朋友选择原谅这个世界,和养母好好生活下去,中间还一笔带过个校园霸凌,这个动画想要表达什么??
其实吧,有些无聊。还有,为什么要把肉子塑造成傻子?
肉子酱真是一位简单又温柔淳善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