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个人,大白天看也好吓人这是看第一集的感受,让我想起了他人即地狱。
本来以为最后会有和歹徒殊死搏斗的场景,结果居然是这么个故事。
很多地方连不上,有种断断续续的感觉,悬疑的部分也很弱,拍摄的手法很像低级的惊悚片,就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借助各种人物的尖叫营造氛围,故事情节和逻辑也不太经得起推敲,都是在披着悬疑的外套讲真情故事😂,但意外的非常好看,一口气就全看完了。
结束得非常突然,突然就结局了,还很意犹未尽。
颜卓灵除了扮可爱的时候很夸张,表情过于丰富了,其他时候都还可以,尤其哭戏很动人,但是不是很稳定,有时非常入戏有时又让人出戏,但是说普通话的时候真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可爱很讨喜。
二十集犀利死的那里哭死了,就算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很难受,剧里很多感人的故事,流了不少眼泪,觉得故事讲的还是不错的,非常打动人,所以这剧的优点不在于悬疑元素,更多是各种情感的叙述。
关于人生的探讨更多在各种故事中体现。
嘉偶天诚cp磕起来,李嘉和叉叉的爱情,李嘉和时诚的兄弟情,还有他们三个的铁三角,叉叉和犀利的成长兄妹情都很好,之前没看过曾舜晞的剧,但是没让人失望。
开始还觉得女主这个名字非常奇怪,没想到看到最后居然真的会认为有个女生叫张叉叉。
最后曾舜晞的黑化不知道就为什么好想笑😂有点过于夸张了?
不过还是挺帅的
我喜欢的导演和我喜欢的演员合作了一部剧,这是什么奇妙的缘分,但是20年的剧我居然22年才看,哈哈!
我也是灵摆铁粉了,非常喜欢巨导,小曾也是我很看好的演员,从择天记开始就注意到他,那时候还是他颜粉呢,现在演技也越来越好了,黑嘉和白嘉的反差感演的很好,但是台词还需要加强,小曾声音奶里奶气的,太嫩了,有点没气势巨导是会讲故事的导演,这里就要提到灵摆了,同样的铁三角,同样的单元剧,故事个个新奇又精彩,不过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编剧小吉祥天,实话说,遇港(以下简称)的故事也够新奇,不过跟灵摆比起来总是差了点意思,情节和立意上不够深刻,剧情稍平,而且有点抓不住重点,有些细节比较粗糙,巨导还是和小吉祥天配合得更默契,也更敢拍,不过遇港和灵摆的定位不同,一个青春校园悬疑,一个怪力乱神复杂人性,一个阳光充满希望,一个阴郁悲伤诡异,所以这是感觉完全不同的两部剧,各有各的好吧,私心觉得灵摆更优秀,不过这两部剧我都很喜欢作为单元剧,故事有好有坏吧,刚开始让人不太入戏,从娃娃那个故事开始好看,后面越来越好看,最后一集全剧高潮,全程高能,最后却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以至于从昨晚看完一直到现在,我都还在沉浸在剧情中,看了25集善良正义好青年李嘉,最后一集的黑化反转简直不要太惊艳好不好,李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样你告诉我没有第二季说不通吧,要不然也不用这样结局了,像灵摆一样搞个宇宙也行啊,虽然两年了,但我还是会继续期待,豆瓣上也有遇港二的词条,是不是有希望呢,我会一直等的,等巨导和铁三角的回归!
这片子不是悬疑推理小说,是剖析人性,关注精神心理健康的。
那些吐槽悬疑剧情的可以歇歇了,重点都没看清。
还说吐槽普通话的,明明本地人都是说粤语,时诚在外地上学多,张叉叉是生意人当然要会普通话,大师兄小师弟是云南人,雪叔也是内地到香港做生意的,李嘉询问的工地工人,导演,服务员都是粤语,没仔细看剧不要瞎写。
我已经看到13集,里面的张晓兰是因为外界刺激造成精神异常,罗志文是控制欲过强,自私,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人。
所以也映射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些心理创伤,单看你是否被触发。
像我自身就是,父亲从小对我很严厉,造成我性格自卑,讨好型人格,毕业工作后有好转,但是只要他每次对我说话刻薄就会触发我的反抗,甚至会想过死。
现在为了保护自己我很少和父亲沟通,我不讨厌他,更不恨他,因为他的性格形成可能也受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影响,他也在改变自己。
我们彼此找到一个平衡的相处方式,就能相安无事。
我也在自我救赎,不断认识自己,不对自身进行刺激,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就算正常人在不断地巨大压力下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就像张晓兰。
所以本片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来关注心理健康,现代人有多少遭受过语言暴力伤害了心理健康却不自知,像冯珊珊一样自残以及自我否定。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心理健康,就像李嘉劝别人看心理医生,不要害怕面对,只有你面对自己,寻求帮助,才能重生。
今天全部看完了,黑嘉就像是李嘉的勇敢,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勇敢,那一刻的勇敢经常被遗忘,被忽视。
就像李嘉在洗手间看见吃苹果的自己说,你不是精神分裂,你只是把我忘了,把勇敢忘了,因为生活环境等原因把他藏起来了。
当我们需要保护时,被逼到绝境时,勇敢会喷涌而出。
比方经常被霸凌的孩子,经常被家暴的妇女,被真相刺激的李嘉,当他们所承受的已经突破极限就会反抗,黑嘉就会出现。
三个年轻演员里,最稳的竟然是时诚,李嘉后期黑化跟陈教授对质那里演技稚嫩,台词不行,张叉叉表白的时候李嘉没有任何情绪反应,这不对,应该利用眼睛左右看,嘴巴想说说不出等细微动作配合张叉叉的情绪。
剧里张叉叉是最浮夸的,不知道为什么香港的演员都喜欢用大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每次看都特别像跳大神,反而她在告白等细腻感情处理上相对好很多。
还有作为女演员要想更进一步牙齿需要调整一下,我知道已经成型了很难,但是据我所知不少演员出名后都有带牙套调整牙齿。
很好看的一部小众题材电视剧,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理健康,特别是孩子,一旦受伤,需要一辈子来治愈。
叉叉演技开始感觉有点浮夸,但这是她的性格,每个故事都是有深意,还以为最后大BOSS会是教授,黑嘉出来惊艳到我,男主最后演技爆发,但是黑嘉出场太少,看最后一集的时候还以为有第二季呢,结尾真的太赶了,总体单元故事讲的不错。
黑嘉真是太帅啦以下是之前没看完的废话,可以忽略。
20集犀利去世真是哭死我了,好久没有什么电视剧能让我哭的这么伤心,女主演技真的好让人共情😭10-14为数不多的新颖题材,几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背后也反映出人性的黑暗与美好,值得一看。
很好看啊,超预期的好看!
毕竟是带着6.1的评分期待去看的,以为也是故弄玄虚的精神分裂来背锅,结果一路看下来,演员很好,剧情很好,寓意也很好,连结局都没有烂尾,收官收得那么漂亮,凭什么只给6.1?
而一些流量烂尾片却可以得到7-8分的打分?
对这部电视剧真的听不公平。
因为是悬疑剧,故不做剧透,只是一开始以为是鬼片,看过后发现是人性片,以为会让精神分裂背锅所有,最后却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文关怀: 人在面对长期的精神压力状态下的自我怀疑,当处于压力下的人,他身边人是鼓励开导还是奚落嘲笑,会对他产生巨大的的心理暗示,而后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会完全不一样!
这不仅仅是对精神状态出现状况的人而言,社会上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面对各种压力,外界引导积极或消极,内在整合自我暗示积极或消极,以及这些情绪日积月累的堆积,会对每个人的人生走向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力!
吾亦自省。
最后,请收下本颜狗的膝盖,剧里主角配角都长在我的审美点上了,特别是最后一集的最后10分钟,帅的我鼻血直流
看完好久了才来写一写感受,这是我看小曾的第二部剧,首先题材我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导演是巨兴茂嘛,有灵摆在前,滤镜总是有的,虽然比不上灵摆,但是完成度还是可以的,剧情有一些灵摆的感觉在,灵异和惊悚的背后是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小故事,三个主角也都是两男一女,先说一下优点吧:1.这部剧的感情戏挺好的,一是李嘉和张叉叉的爱情线,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种细水长流,男生女生情窦初开,小鹿乱撞,会因为叉叉答应了来万圣节舞会而开心成那个样子,当然李嘉也有纠结,但纠结又不矫情,到了关键时刻依然可以救下叉叉,叉叉呢也不是矫情做作的女生,敢爱但又很清醒,在李嘉把叉叉从旅行箱里救出来之后我又看哭了,第二就是这三人的友情,时诚失踪,李嘉和叉叉奋不顾身的去找他,李嘉很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叉叉也很担心时诚的安危,表现不输李嘉,要是放在别的剧,可能就要整出三角恋了,好像男女之间除了爱情就不能有友情一样。
2.三个主演的演技在我个人来看有多好嘛也谈不上,但起码是及格了,从小笔记开始曾舜晞就已经让我刮目相看了,再到我在香港遇见他,发现他的演技还是很多面的,尤其最后黑嘉出现,反差还是挺大的,但前提是要遇到好的剧本好的导演,他挑剧本还是可以的,没有一味的演无脑偶像剧,但是台词确实差一些,希望他能多在台词上用心 3.音乐方面,片头和片尾单拿出来一般,但是配上这个剧也还可以,有一首插曲叫且听风吟,粤语歌,词曲都不错。
再说一下缺点吧:犀利那条线前期还可以,到了后边他旧病复发瞒着叉叉那部分稍显啰嗦。
总体来说这部剧还是不错,希望有第二季吧
城市是人类最神奇的创造物,在这由高楼大厦与人类组成的森林中,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人是城市的造物主,相反,城市也在塑造着每个人。
城市将自己的特性灌输到每个人身上,每个城市的都各有不同,在《我在香港遇见他》中,我们看到了城市的另外一面——怪奇与灵异。
李嘉从内地来到香港大学求学,拜师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陈教授,他第一天就在学校遇到了女孩张叉叉、同学时诚,因为一次偶发事件,他救下了张叉叉,也错过了申请的宿舍,无奈只好跟随张叉叉,住进了高街,从此他们三人开始了在这座城市的奇异之旅。
不得不说,李嘉、张叉叉、时诚这三个人的互动实在是太有爱了,善良的人总会与善良相遇,时诚单纯,他一开始想要做李嘉的好朋友,敌视张叉叉,可不久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张叉叉成了亲热的“my 叉”,而李嘉与张叉叉之间若有若无的情愫,在张叉叉大条又主动的攻势下,又浪漫又觉得好笑,看到他们三个人的插科打诨,祸福与共,真有一种一家三口+爸x妈小时诚的幸福感。
而和这种温暖相对照的是片中无处不在的惊悚与灵异,我还蛮喜欢灵异城市这种感觉的,而且真的不!
要!
睡!
前!
看!
尤其是前五集,片中的高街“尸家车位”、浅水湾这些灵异的地方,都是实地取景拍摄,加上情绪的渲染出色,真是看得人后背发冷。
而更让人有感触的则是第三个故事《瞳孔异色》,时诚喜欢上了师姐冯珊珊,可是怪异的师姐不对任何人假以辞色,陪伴在她身边的是一个怪异的娃娃,娃娃的眼睛就如真人一般,看完这几集,不禁慨叹,多少人以爱之名,却只有对别人的控制与禁锢,愧疚与伤害,即使人已经远离,可是那份痛苦却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得到了强化。
比失去自由更可怕的是失去情感的自由,人只能活在无形的束缚之中,划地为牢,偏偏这种无形的痛苦谁都无法看到,也无从解决。
相比起精神病患者,反倒是这些貌似冷静、实则疯狂的人们更加可怕。
看完这个故事,真的难以说清,究竟是精神病人更可怕,还是那些正常人更可怕。
而这两者之间的间隔,只在一线之间。
香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可是《我在香港遇见他》这部剧中,却展现了香港的另外一面——灵异,香港盛产鬼片,我们看过太多这样的片子,可是这部剧集把灵异贯穿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李嘉与时诚是学生,张叉叉是房产中介,他们身边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都有各自的烦恼,艰难地生活,他们住在高街,受伤害却还要面对周遭的冷漠;他们被病痛伤害,生活落入痛苦的深渊;他们为情所困,坐困愁城。
他们又被夹杂在远比惊悚更加可怕的人生之中,是为人漠视,是求救无门,是被人控制情感,面对这些磨难,每个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在这些惊悚灵异的故事背后,其实都是人性,也照见了内心深处的自我。
李嘉有凄惨的身世,她的妈妈在二十四岁时患上精神分裂症,哥哥同样在二十四岁时病发,而他也即将跨入二十四岁,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面对精神疾病这样根深蒂固的遗传基因,他能够战胜病魔吗?
即使刚看了11集,我依然觉得他可以,他很勇敢,即使自己有病发的危险却不逃避,反而报考了精神病学,直面自己的恐惧,他凄苦的童年目睹妈妈的病发,可是这并未让他变得阴暗,他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不惧危险调查真相,他很善良,帮助自己的好友时诚,救助邻居,他也很有责任心,在不确定自己命运的时候,不谈恋爱。
这样的李嘉应该不会再有不幸的命运了。
可是一切又都是那样的不确定,李嘉老师陈教授的秘密并没有揭开,每个人都背负着不堪回首的过往,他们都能逃脱自己的命运,战胜那些过往吗?
就像电视剧的开头,开学的教室里,像模像样提问的老师可能是由精神病人假装的,我们并不能一眼看出谁是精神病患者,谁又是正常人,片子开头与每个故事的结尾都穿插着绿苹果,而这究竟暗示了李嘉什么样的未来与命运呢?
在之后的剧集里,我拭目以待。
以国产小成本悬疑的标准来看,质感剧情氛围渲染做的都很到位(转角楼梯做的很有feel)虽说演员演技有点…,不过不影响整体观感。
插播一句题外话,两代张无忌同框的梗还有点意思。
这部小网剧已经是大眼仔演过所有的戏里最贴合自身形象,不会让人觉得难受的,对于演技还不成熟的年轻演员来讲,一个符合自身的角色,的确能让演技加分。
大段的台词没有露怯,许多情绪戏也转化自然,表情控制方面也有了一些进步,对曾舜晞有好感的可以追~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曾舜晞出现,这次出镜带来的几部作品都十分惊艳,能看的出他自身的进步,是一个用心打磨演技钻研表演的年轻人。
来个小小的剧透,大结局,黑嘉超欲!
绝对是能让人路转粉的,不要错过!!
剧情设定包含了尸体凶宅精神病等很多恐怖元素,但却并不是一部恐怖片(划重点)单元剧的形式用来下饭最好不过,剧情简单流畅,整体看下来有点剧版走近科学的味道(暴露年龄…简单来说,就是故弄玄虚)在国产剧的大框架下拍悬疑恐怖其实是很难的,除去条条框框的限制,对演员也是个大考验。
这部剧好就好在剧情起码用心,作品完成度高,看起来不会显得弱智无聊,可以放心食用。
每个单元结尾都会揭露出一个暖心戳心的真相,见过人心,谁还害怕鬼神?
关注到了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社会短板,这个立意值得一个五星好,夸已经夸完了,接下来该喷了,看不了负面评价的,在这里可以撤了!
首先是演员,看的出来几位主演都是有表演经历,明白演戏套路的,可呈现出来的效果全都是一惊一乍,做作浮夸的。
硬是要把平常的剧情铺垫,演绎出一种惊雷乍现的感觉,不明所以。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这方面表现形式的刻意要求,如果是的话,用这种一惊一乍的方法凸显惊悚感,也实在太低级了吧?
又不是三岁小孩,幼稚到让人想翻白眼。
再来说剧情,每个单元剧的剧情十分单薄,除去故弄玄虚刻意铺垫的情节渲染之外,主体剧情毫无情节感可言,更像是为了说理而编造的寓言故事,毫无真实感,故事内容平铺直叙,生编硬套,生拉硬拽,几个故事看下来让人很出戏,越看越无聊。
再来说说主线剧情,表面上看,李佳的故事作为主线情节穿插在整部剧当中,但作为主线而言,这部分的情节交代实在太弱。
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是一条为了存在而存在的主线,根本没有实际的内容去支撑。
主线剧情本身过于单薄,与各个单元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这种毫无存在价值,仅仅是为了给演员多一个角色的主线,创作十分失败,更没有起到它应有画龙点睛 丰满作品内涵的的作用(柯南当中的主线剧情可以当范本来看)再有就是这部剧的结局,在我看来,绝对的大烂尾。
转折突兀,粗制滥造,信息突然间大量堆砌,人物矛盾强行冲突,结束的仓促尴尬。
可以,但没必要,原本可以做的更好,为什么一定要安这么一个赶ddl一样的潦草结尾呢?
最后奉劝各位导演一句,拍电视技巧一定是要有的,但切忌炫技过度,形式大于内容。
尊重创作,尊重观众,尊重智商,不是话说一半就叫悬疑,观众看不懂就是高深
在悬疑剧的比拼上,“悬疑剧场”面对“迷雾剧场”,总是棋差一招。
9月16日,“迷雾剧场”在《在劫难逃》失利后,紧接着推出了又一部紫金陈作品改编的悬疑剧《沉默的真相》。
这绝对是一部高开暴走的悬疑剧,从豆瓣9.0开分到如今稳定在9.2(13万+网友打分),《沉默的真相》有多好看似乎已经不需要多说了。
就在《沉默的真相》口碑持续发酵的同时,“悬疑剧场”也悄咪咪的推出了新剧。
和紫金陈系列都相对更为沉重不同,“悬疑剧场”的这部新剧主打的是青春悬疑爱情剧。
三位主演的年龄分别是23、27、28岁,平均年龄仅26岁,的确够青春。
同时,这还是第一部以港漂为主角的国产剧,听起来也颇为励志。
不过虽然类型定义为青春悬疑爱情片,但7集下来却很上头,而且有些画面远比悬疑片吓人,完全可以称得上“惊悚”。
好,不卖关子,这部敢和《沉默的真相》同期上线的悬疑剧就是——《我在香港遇见他》
《我在香港遇见他》是由巨兴茂执导,曾舜晞、颜卓灵、周澄奥、冯建宇领衔主演,吴启华、黑子、李丽珍 、巨兴茂特别出演。
导演之前拍过《灵魂摆渡》系列,前两部豆瓣评分分别是8.5和8.2,对于悬疑灵异的题材很拿手。
同时,导演也拍过豆瓣8.3的《最美的青春》,看来青春题材也不在话下。
演员阵容里,还有两代张无忌同框的画面,还真是有点“时代的眼泪”。
想当初吴启华的张无忌不知道是多少港剧迷心中的白月光,曾舜晞的张无忌虽然给人的印象不深,倒也靠长相圈了不少粉。
剧集是根据豆瓣一名网友“等待乔乔”的帖子改编的,帖子的内容是以他在香港租房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
讲述了赴港求学的青年李嘉(曾舜晞饰)辗转高街、浅水湾、湾仔等地寻找租房的过程中,与两个密友张叉叉、时诚所经历的各种惊心动魄却又感动人心的故事。
全剧一共有24集,是以单元剧的形式组成的,第一个单元叫《猫食》。
李嘉因为家族有遗传性精神分裂症,所以来到香港求学,希望在24岁之前解开自己身上的谜团。
在来大学报道的第一天,就意外遇到了一个精神病人现场发病,还劫持了一位“女同学”张叉叉(颜卓灵饰)。
李嘉运用自己所学的精神病研究理论,成功救下了张叉叉,但也因此耽误了学校分配宿舍的时间,一时间无处可去。
此时张叉叉出现了,她用香港人民的“热情”为他介绍了一间价格便宜的大房子高街5A01。
但从李嘉住进来的第一天,就觉得房子不对劲。
这间房子在大厦的4楼,为了避讳将楼层号换成了5A,他这层楼的邻居都是些怪人,要么是酒鬼,要么很迷信,唯一的共性就是冷漠。
当晚,李嘉在房间里发现了一个红色的小皮球,晚上还被噩梦惊醒,发现有人敲门,出去后发现走廊上站着一个女人。
第二天,他把皮球放在桌上就出门,回来的时候发现电梯坏了,走楼梯回家的时候竟然在楼道里发现了昨晚在家里发现的皮球。
和他住在同一楼层的大楼管理员见到他第一面就劝他搬离这里,说大楼不干净。
紧接着,他就发现自家房间总有其他人进出的痕迹,有时候在楼下就看到房间亮灯,还在房间里发现壁纸下的墙壁都是血手印。
种种迹象表明,他住的这件5A01肯定有故事。
在他的追问下,房屋中介张叉叉告诉她,01房之前住的是一对母子,因为孩子生下来就脑瘫,被爸爸嫌弃,直接就抛弃了他们母子。
邻居对他们也非常不满,这家孩子某天晚上突然犯病,却没有一人搭救,导致孩子最后没能抢救过来。
而孩子母亲因为悲痛过度,在房间里上吊自杀了。
难道说,此前种种,都是因为房子是凶宅的缘故?
实际上,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02号房住的是孩子母亲的同事吴雄,他常年对孩子母亲动手动脚,一直在折磨她。
但6个月前,他突然就没露面了。
同时他发现窗台上总是有很多猫聚集,隔壁02号的神秘人每天都给猫喂食,还是一罐一罐的肉。
李嘉原本都没把这些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他把猫吃剩的猫食拿去检测,检查出来发现竟然是人的指甲。
猫食里为什么会有指甲?
隔壁邻居发生什么事了吗?
为什么自己所在的房间总有怪事?
故事发展到这,悬念很足,很吸引人继续看下去,但究竟这个故事怎样结尾,这里就不剧透了,反正挺让人唏嘘的。
故事本身有看点,主角人设不赶客,一部剧就能够让人追下去,《我在香港遇见他》能让人一口气连追7集,在故事和人设之外,还有3点让人看得停不下来。
第一,故事线完整,一环套一环,非常抓人;作为一部悬疑剧,《我在香港遇见他》的故事性很强。
在第一个故事《猫食》里,男主李嘉因为自己房间里发生奇怪事件开始调查,从房主身份到隔壁邻居,从收集信息到推理,故事的进展是一点点前进的。
与此同时,关键信息点的露出也都出现的恰到好处,没有主角大开金手指那种灵光闪现,也不再是纯粹的台词推理,而是真的有实际做点什么得出线索和结论的。
就拿第一个故事里李嘉的高光时刻来说,他因为查出了猫食里残留的人体指甲,于是开始怀疑隔壁02房里住的根本就不是吴雄。
刚好这天晚上,他又目睹了02房里人拿奇怪的肉喂猫,于是他就想一探究竟。
他利用厨房的通风管道,用衣架制作了简易的手机支架,然后通过通风管道将手机伸过去。
之后他又从窗户丢一个硬币到隔壁,引起隔壁人的注意,发现住在02房里的就是03房的雪叔。
接着,他又再次把手机放在通风管道口,然后去到03房,借口找雪叔借东西,顺势发现了03房和02房之间的秘密通道。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看得时候不得不佩服李嘉的高智商,不愧是超高分学霸。
这一整段,不仅过程让观众看得内心一紧,还顺势和他学霸人设对上了。
还有之前找出吴雄职业身份的过程,还有一开始就对邻居做出个人预判,种种细节都在说明一点:这是一部实在不偷懒的悬疑剧。
正因为在整个故事的推理过程中没有一点偷懒,观众跟着李嘉的调查和推理,就有一种自己也参与案件调查本身。
这一部分单拿出来,也可以算是一部还算严谨的推理悬疑剧。
第二,恐怖氛围营造到位,有老港剧的味道;《我在香港遇见他》虽然是“悬疑剧场”的剧集之一,但却有“港式灵异悬疑片”的味道。
作为第一部港漂剧,居然一点都没有水土不服的情况。
剧集从一开始路边有人烧纸钱起,就在营造老港剧恐怖片的氛围,烧纸钱这段配上BGM氛围非常诡异,也让之后在纸钱上出现的故事名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惊悚程度翻倍。
接着是李嘉在楼道观察邻居的部分,每一户人家都带有港剧里的特定标签,像是神神叨叨的迷信阿姨,从事夜间工作的妖娆小姐,还有醉鬼,中药中毒等等。
还有之后李嘉和张叉叉在阴森地库那段经历也非常到位,先是废弃车库昏暗的环境,加上一面破碎的镜子,然后群猫剧集,再有就是主角“尸家车位”的红色字样登场。
一整套下来,就很港式的惊悚桥段,效果也很明显:一个人晚上不敢看!
另外,第一个故事的那种起承转合的发展,也有港剧《十二传说》和《金宵大厦》的味道。
每个不可说的故事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不愧是《灵魂摆渡》导演拍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港漂剧,这部剧集全程香港实景拍摄,有不少港剧演员参演,好多香港地标建筑和知名景点皆有出镜,而且画面构图还颇为精巧,观感很不错。
对于2020年港剧没落的情况,这部剧还真的是老港剧迷的福音。
第三,人物塑造的有记忆点,主角三人互动又甜又有趣;《我在香港遇见你》的主角李嘉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因为有家族遗传性精神分裂症,所以整个人走的是冷冰冰路线。
和他形成极大反差的就是女主张叉叉,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说话常常手舞足蹈,还时不时就来调戏李嘉,这两人的互动在剧中一冷一热,一动一静,反差极大,非常有趣。
此外第一个故事里出场不多的男二号时诚也属于“逗比型”,这三人性格互补带来的欢乐可以冲淡故事里的恐怖气氛,还挺加分的。
就目前更新的几集来看,要说这部剧有什么缺点的话,或许就是女主的性格太过于活泼,导致她的这个人物形象过于聒噪,不那么讨喜。
不过后期稍微适应了之后,也能慢慢接受角色上的设定,至少演技过关,也不会让人看不下去。
在这部剧开播之前,剧集的制片人汤禹宸称:“自己都不敢晚上看”,更是呼吁胆子小的观众,谨慎观看。
其实目前7集看下来,剧集确实有不少恐怖惊悚的画面,但其实还是借悬疑故事的外壳,讲人间百态、人情冷暖的故事。
总的来说,《我在香港遇见他》还是很有底气的,作为一部爱情悬疑剧,爱情和悬疑两个部分都做的不错,是一部可以让人追下去的剧。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想不到《我在香港遇到他》的评分比《灵魂摆渡》低这么多,明明是同一个导演哎……我觉得其实拍得很有氛围啊,导演很懂搞灵异!
镜头剪辑打光配乐都优秀,你看砸办公室那场戏多会拍啊!
第一集主角搭车独白时的bgm一定要戴耳机听!
比较可惜的是虽然设定在香港却不够港味。
首先为了不被列为引进片只能大家都说普通话,不可抗力实惨。
其次像娃娃学姐、优惠券情侣那种故事,感觉在哪里都可以成立。
最不能忍的是导演亲自上阵的那两个没头脑徒弟,出场戴着小墨镜多少还有点老夫子feel,一摘掉气氛立刻北方了起来。
但好在女主港普实力挽救了气氛,吴启华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像衣冠禽兽啊……高街凶宅、疯了的女明星那两个单元确实很香港,凶宅传说和都市之恶的结合,绝赞!
恋尸保安的演技真的很令人难忘,犀利的死亡也很浪漫的,最后一案冰柜女尸美艳极了……还宣传善待病人、遗体捐赠、反对家暴啥的,十分惩恶扬善。
曾大眼演的这个李嘉超级像吴邪,正常人遇到这种怪事只会远离,但他就非要刨根问底弄清楚。
可惜发型丑了点……用浮夸的作风掩饰自己的滑板少女,超级可爱啊,颜卓灵可太灵了!
和灵摆的女主一样,都是相貌好像不算非常漂亮,但特别有灵气、有能量、性格可爱而且衣品非凡。
好难明白为什么能拍出这种女主的导演要去给娘道打下手……最后黑化版上线亲吻女主角,真实令人焦虑……迫切需要第二季缓解一下!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RA411T7CS
很懵演技太他妈尴尬了。
这种题材拍出来的真的很少尽管剧情略扯但是演技在线。天哪黑嘉太帅了吧!!!!!!!!!第二季来来来来
哈哈 剧情有点拖拉,女主有点烦,但是我喜欢嘉友天诚!最后的黑嘉也太帅啦
3.5吧,其实还真的隐约能看出灵摆班底的实力的,可惜各种不能播剧情绕了太大圈子,观影愉悦感都给绕没了。。心理医生真的太气人了,最后结局那一点根本不解气!!
全员演技和颜值在线。气氛烘托到位,每一则故事都充满意义和完整性。让人在其中感受着开怀大笑或是泪流不止,以及情感的纯粹。是我本年度看过的最佳剧集。
哦哦哦哦最后另一个人格出现还是挺赞的,虽然很想问他哪里来的黑衣服www所以精神分裂没有但是恐惧自己的家族宿命,而出现了另一个人格?这剧情也行。犀利的造型也太好看了吧……虽然直到角色死了之后的回想里才有台词,但是之前全部的眼神戏表情戏也很不错。结局有没有第二部都OK。
太坑了。想拍港味拍的大杂烩。。。恐怖部分一惊一乍的做作。。。我不怎么看惊悚片的人都知道哪一环节要吓你。。。。。。。
曾舜晞好惊喜!主角三人好和谐!期待第二季快点到来。
很好的题材,被导演拍的什么破玩意,三观歪到没边了,中介租鬼宅给新生,还一脸理直气壮的。
我快吐了,还有认识位朋友是单元集女演员,我尼玛看不下去
很好看的悬疑剧,为什么没什么宣传呢
这什么破剧啊
很多悬疑故事拼接,邻居,恋尸,自律,演员演技还是不错的。
为几个年轻演员的表现打上这分~
我资料和电脑都在里面呢
浪费好题材,靠给角色降智拖节奏水集数。
配著劇煮的面倒是還算可口,只是電視劇的結尾就像吃完麵碗裡的芝麻醬嘎巴,讓人鬧心。
氛围很好,特别吸引人看下去,许久没有看到这么有味道的悬疑片了,没有故弄玄虚,推荐推荐!
普通
明确了没有鬼的恐怖悬疑片,完全丧失了了恐怖悬疑的感觉,变成侦探破案片,但破案过程无聊又简略,消息总是想打听就能打听到的,于是破案过程就变成信息量极低的冗长闲聊。每个单元的故事体量其实非常小,一集甚至半集就足够了,纯靠男主磨磨唧唧拖时长。在拖时长后,每个案子就剩一点片段还吸引人,像兑了超多水的饮料,无比寡淡。几个案子都还是有恐怖元素可以深挖的,但都简单反转为温馨小故事。感情线更是重量级,极其无聊,双方互相喜欢,可以说没有任何波折,也纯靠男主磨叽,忽冷忽热拖长故事。还不如安排李嘉和安洁谈恋爱,两个疯子还有点看点。李嘉的精神分裂,双重人格本来是看点,但翻来覆去念叨,结果就最后出场几分钟,还那么没气势,实在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