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海边的那一幕守恒对正行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真的觉得这是对于守恒来说最真挚的爱的告白,而不是一张朋友卡。
当然从正行的角度来说,可能没有比这句话更让人伤感的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的太困难了。
很多人说守恒的感情是在友谊和爱情里徘徊这一点,我认为守恒其实根本就没有理解爱情。
他回忆说当他想起一个人的操场,现在还有些怕那种感觉。
守恒根本就没有长大,这一点,原作里最明显,其实电影里面想处理却没有处理好。
电影里,结局守恒躺在床上说人长大了会变那些话,而摘录原作里的结局:「你知道我第一次来台北,是什么时候吗?
」 「嗯?
」惠嘉轻声。
「是我小学的时候,四年级的户外教学,到市立天文馆。
如果不是因为那天的户外教学,我就不会和正行变成一辈子的好朋友了……」守恒继续说,说那天他很皮,一直拉一个刚转学来的女生的头发,一直拉一直拉,那个女生非常生气,她突然转过头来,要打他,但她突然就失去平衡,整个人往后仰,摔在他们全班正在参观的太阳系的模型上。
守恒说他知道他闯大祸了,学校赔了不少钱,那个女生后来再也没有来上学,听说又转走了,守恒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他本来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孩。
也因为这件事,守恒的妈妈决定带这个不断惹麻烦的小孩去看医生,诊断出他过动,容易high的毛病。
「妈妈一定把这件事告诉老师了,所以,有一天,正行来了,他说要做我的朋友。
我知道,他是被老师派来的,我一直都知道,所以我决定要作弄他,我要把他拖下水,我要让班长跟我一样被处罚。
我做到了,我让正行成绩退步,跟我一起被罚,上课的时候把桌椅搬到操场中央,可是,正行却也变成最好的朋友,从此以后,做什么事,我都要拉着他去──你知道吗?
正行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 这一段真是读得我唏嘘不已,一个人如果理解爱情,他怎么能做到和最好的朋友上完床第二天早晨开开心心和昨天才分手的前女友说昨天和我睡觉的你的前前男友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的?
对于那些说原作守恒最后发现自己爱的是正行才和他上床的,我感觉我们读的原作好像不太一样?
原作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暗示。
原作里彻头彻尾没有出现守恒关于爱情的感想。
原作结尾的氛围甚至是有些轻快的,但我不认为这是因为守恒明白了爱情接受了他和正行的关系,而是因为他知道正行和惠嘉还是会和他在一起。
我想这是原作比电影高明的地方,最终还是没能互相理解,所以轻快,电影却着重表达这种不理解的沉重。
正行对守恒的爱,是明确的爱情,所以他将“至爱”定义成情人、爱人,这是他希望在和守恒的交往里得到的结果,然而换来一句“朋友”,心碎。
很多人对守恒误解的地方是,守恒对爱情的重视是彻彻底底低于他口中的“朋友”的。
他在和正行的关系里是希望不被冷落,不会寂寞。
这是朋友的范围,所以他将“至爱”定义为最好的朋友。
当他知道正行因为他和慧嘉的关系不开心冷落自己时,他毫不犹豫地提出分手。
这两个人真没毛病。
他们的挚爱都是对方。
“我是真的喜欢你”,“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两句宣告对方在自己心底地位的告白,讽刺的是对方都不明白。
想要和一个人永远在一起的心情,不是单纯出于荷尔蒙的冲动,真的非常珍贵。
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追寻所谓的爱情呢?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我觉得有些爱会让爱情都黯然失色,因为这种感情就像是贯穿整个生命的刻痕,那个人不是爱人,而是以朋友形式出现的命运之人。
所以我相信,其实守恒爱正行,胜过正行爱他,正行希望他成为爱人。
而正行却是守恒的命运之人。
并且守恒对正行的需要是确确实实超越了爱情的。
正行面对这种关系提出的是:“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这是典型的恋爱心理不说了,而守恒却是无论如何都要挽留正行,就在那个夜里证明了。
换位思考,你想象一下你现在最好的朋友,你愿意为了挽留你最好的朋友不离开你而和他上床吗?
不说你不爱他吧,就算你不确定你对他的感情,我相信也没什么人选后者。
如果选了后者,那不正是证明希望他不要离开的心情,已远远超过对爱情的保留。
三个人的名字暗示了他们在三角关系里所处的地位:恒星,行星,彗星。
慧嘉是彗星,最终会离开;正行是行星,围绕着恒星旋转;而守恒是恒星,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也许行星可以去另一个的轨道。
而恒星却是不能动的,因为一切都在那个夏天被注定,那个蜻蜓就像小型轰炸机的操场,那个一个人的操场,他燃烧自己发出光亮,希望那颗行星不要离开自己,希望自己不再寂寞。
每个人生都不应该孤单。
如果当时的我勇敢地说不愿意,那么现在的我到底会多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呢?
《盛夏光年》一个半小时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段从童年带进青春的友谊;一种由友谊交织升华的感情;一次表白与坦白激烈的交锋;一部透着淡淡的绿色青涩和蓝色感伤的电影。
这就是友谊与爱情在盛夏光年中的盛放,有欢乐与感动,有坦白与分享,有压抑和奔放,有微笑和泪水。
全部的关系始于海边的一所小学,守恒是好动的学业和人缘都不好的淘气小孩,而正行是安静爱学习的乖小孩。
有一天老师希望作为班长的正行可以帮助刚刚吓走转学女生佳惠的守恒,慢慢影响他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乖小孩。
一种本由师命所致的关系带来的却并不完全是所预料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友情愈发坚固,但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一直到高中,正行都如行星般环绕在恒星般的守恒身旁,互相关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直到有一天,同样寂寞的转学女生惠嘉,像彗星一般闯进了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
嘉惠在追求正行的过程中发现他喜欢守恒,并答应为他保守秘密。
守恒在关注正行与嘉惠关系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嘉惠。
正行因为对守恒的感情没有考上大学,而守恒和嘉惠则考上了大学并成为男女朋友。
正行一直为他对守恒的感情而烦恼,试图逃避。
在他知道守恒与嘉惠关系之后,他更是疏远守恒,并尽力撮合两人。
但他没有想到,守恒对他却有不可割舍的感情:酒醉后的迷情,酒醒时透过嘉惠表达的依恋和海边痛苦的坦白。
这种感情已经超出友情,但是否并非爱情?
在青春正浓的这个夏天,又有怎样的词可以形容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呢?
81年出生的导演陈正道很会讲故事,也很善于控制节奏。
他营造的画面略带有岩井俊二的影子,特别是田间赛单车那一段,三个人不同的心思通过眼神和表情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而注重细节的场景设计、意味深长的肢体动作和富有表现力的眼神让影片的每一处画面都很立体,也很真实可信。
另外几个精彩的场景包括医务室、篮球比赛后、去接酒醉的守恒回家还有最后打架的一段。
当然,也许结尾并没有把三个人的故事讲完,但是该说的话都没有保留地说了,所有的可能性都始于也止于一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结局就是留有想象,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能定格在这一个盛夏光年。
寂寞的恒星永远有行星的陪伴,行星围绕恒星是因为被恒星所吸引,但恒星何尝不被行星所吸引呢?
彗星的邂逅固然美丽,但短暂的光芒能否照亮恒久的孤独呢?
一个真相,用秘密封闭,埋藏在害怕寂寞的土壤里,用整个青春去培育,竟长成郁郁葱葱的友谊。
一个秘密,用理智压抑,堆砌进害怕表白的心墙里,用刻意疏远去逃避,却愈表露出渴望亲近的心迹。
恒星与行星,彼此吸引,但却只能保持距离,公转自转,静看时间推移,由轨道决定的关系,只能接近却无法亲密,用光年标刻的欣赏和感激,只待彗星经过,始在瞬间星辉里激烈地传递心意。
这片子的名字觉得美。
也许没有比夏天更适于表现那一段纯情的时光。
把焦点转向的是,两个男生。
《情书》那样懵懂的情怀还在吗。
还有谁会用漫长的时光去守候。
爱情早变作正大光明的一个,如同康正行对杜慧嘉说,当我马子吧。
就是这般简简单单,决不拖泥带水。
还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只关乎同性。
逝去的古典情怀。
于是这一次导演带我们从两个男生的恋情上去找回。
可不都是一样?
男与女,男与男,女与女。
我们相信感情的真挚是一样的。
所以不苛求它是否“正常”。
不是吗,很多看起来正常的,有多少扭曲的成分在。
唯其真挚,我们敬畏。
无法告白的痛苦与磨折,小孩子一般的吃醋,一个拉不回另一个,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完成这青春的锤炼,一个随便跟个男人开房,一个骑摩托被撞翻。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
跟自己玩,还是跟对方玩。
被折磨是否就是青春该有的底色。
刚好有个他。
就变作了对象,陪绑,还要美其名曰,爱情。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看那种躲闪、怀疑、自责,看一个人百般折磨自己,看客常常津津有味。
痛苦是美的。
事后你才会知道。
可不他们就演绎了一场爱情?
还是不明白余守恒为什么要爱康正行,记得有说,一看到他,就知道他与众不同。
就为这?
也不明白康正行为什么要爱余守恒,也许是因为自小顽皮无人理睬的孤独。
也许只是,想爱就爱了。
那一场床戏,倒更像个终结,做个了断。
导演不肯给他们一个出口。
记住的是什么呢。
是结尾处的大海。
在画面的上方,人要低一点,这样的大海,不断翻卷着波浪,一拨又一拨涌来,冲击着的,不只是身体,也有灵魂。
那年夏天,不宁静的海。
就以这海给青春作结,我竟以为你们是那样的幸运。
海是永恒的,还有你们的青春,同时定格。
日本台湾的很多影视作品都能让我有深深的感慨,住在能随时看见海的地方真好。
《盛夏光年》,很早以前看过介绍,忘了那时为什么没看。
在朋友的电脑上看到有,于是,拷完《两小无猜》,就随手也拷了。
看完后终于想起来,当初虽然这部片子评价还行,但因为是男同片,就有点意兴阑珊。
就如同我知道《蓝宇》是部好电影,下载后点看了几个镜头,觉得还蛮恶的,就给删了。
之前有整片看完的有床戏的男同电影应该只有《春光乍泄》吧,在那段迷王家卫的日子里。
忘了《断臂山》《王的男人》里是否有床戏了。
《霸王别姬》?
隐晦得都能在国内公映了,绝对清白干净。
话说除了很久没看男同电影,同样的,也很久没看纯纯的电影了。
《两小无猜》应该不算咯,它的纯纯心照不宣地隐藏在那些天马行空的疯疯后面,自然是我比较钟爱的类型。
有些很老套的桥段,表演当然也无法和梁张相提并论,尤其是女男一角,导演绝对是让他从骨子里往哀怨女人来诠释,很脸谱很单薄很没有层次感,而且很多时候那副噘着“性感”厚嘴唇的纠结模样还真是让我蛮想吐的。
男男的突然转型也很无厘头,之前的铺垫以及之后的呼应都只能让我理解他的孤独,他对唯一好友的珍爱,那,与女男的春宵一度就只是为了安抚女男既而继续友情?
非常没有说服力。
我只能把这段床戏看做是为了床戏而床戏了。
(后来上网翻了些影评,居然有达人就这段床戏给出了N种解释,看来应该是我不了BL微妙的心理了。
)相对来讲,唯有纯女让我比较认可,全片仅有的两处让我心动了的段子也都和她有关。
一个是在翘课的台北,对着城市夜空声嘶力竭的一声狂吼,还未意识到自己真正取向的女男犹豫了一下,跟着一声狂吼。
我不由得想到了《机器人之恋》,呵呵,在你想疯的时候,有人毫无保留的陪你疯,确实是颇能让人心里暖暖,眼角湿湿的。
另外一个是在女男家中,纯女坐在床沿静静地聆听昨夜与女男翻云覆雨后的男男的独白,这段多少有点在赚眼泪,不过,在纯女潸然泪下的时候,我确实多少还是为她错综复杂的感受小小地悸动了一下。
当男男说出那句颇不符合他性格的“台北很难看到海”,基本就预示着这故事八成是要在海边收尾了。
呵呵,日本台湾这些小岛导演的通病,这个陈正道也没有例外,浓浓的看海情结。
好吧,我承认,我很爱这情结,也让我再次感慨一下,住在能随时看见海的地方,真好。
盛夏光年是2007年给我的第一根难咽的硬刺。
不曾知道原来这样一部年轻的有点生硬的电影会让我在醒来的午后,扣动手指告诉那两个不在我身边的人,你们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让他们孤单。
幼年的守恒和正行,从他们的脸上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这两个男孩与生俱来的差别,如果不是正行的眼神,守恒的寂寞,他们的交集还会如此粘稠吗?
空旷洁净的操场,突兀的课桌椅,那个孤单的男孩,被谁寻找并牵挂着···如果当初正行勇敢的说出不愿意,可是这个如果本身就没有了意义,似乎正行早就看穿了守恒的寂寞,他在故事的一开始就爱上了这个形单影只却一脸倔强的漂亮男孩,于是出现了多年后守恒和正行同在一辆自行车上快乐自在的身影。
谁的不经意谁的不自主,爱一个人的每一个瞬间可能就是一生。
正行一直呆在守恒的身边,不曾离开,很多时候正行都是被动的依附着守恒,守恒也用自己的霸道依赖着正行,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理由维系关系,一个出于爱,一个因为寂寞。
我从没有怀疑,守恒也有爱,他对正行的爱是如此的透明简单,只是陪伴,因为陪伴就是对他最大的温柔和理解。
然而这样的缘由直到最后守恒才深深了解。
他的迟钝却加深了正行的痛苦,正行以为他的爱是看不到光的,即使慧嘉的深情谅解和守恒执意的挽留,他都抬不起头,唯一一次,那个二选一的游戏,他用尽勇气透露出他早已困顿糜烂的心事,却也在守恒无动于衷的表情下勇敢的伤害了他的爱,他有多么害怕啊!
其实谁都会害怕,守恒不也是吗?!
他难过的将头靠在正行的后背,我们知道,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但是,只有守恒知道该怎么做,他假装醉酒的模样,用这最后一个可能,让自己也让正行真正完整的在一起,纠缠纠缠,看到泪湿。
守恒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一起啊。
他说,我们真的长大了,人长大了,真的什么都变了。
海滩边,天地辽阔,两人之间终于可以诚实袒露了,不需要再痛苦地自我摸索寻求出路。
正行,我不是只有把你当朋友,我是真的喜欢你。
正行转身离开。
守恒,喂,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是被老师规定的,我一直都知道你不是自愿跟我做朋友的···我真的太寂寞了···康正行,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两人眼神对峙着也交融着,我相信这一刻他们都明白了,爱,可以很简单。
盛夏光年,以青春的名义,告诉青春的我,关于青春的爱。
我们都可曾对所爱的人简单的说出那个爱呢,哪怕只在心里默默念···
深夜。
一个人蜷在被子里。
回沪后的第一个夜晚。
平淡不经。
我与某同学有着同样的习惯。
下好的片总是存段时日然后再看。
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同样选一个下着雨的下午开始这个故事。
之前听到太多关于这个禁忌题材故事的传言。
不得细品。
我总是相信自家的感觉。
就如同之前在看蓝色大门一般。
我总是不可避免的将自己也沉入故事其中。
我喜欢看康正行嘴角的模样。
至始至终未曾有笑容留于面颊,却让人觉察到那一丝隐秘的笑。
很多故事开始的很突然,或许是命中注定的那般。
导演同学有意的将人间的若干巧合掩藏在一起,如同若干个人的私事杂糅相融后的结果。
也许那才是我们觉察到触及心灵的原因。
从头至尾的淡定,让我在这个夜里感觉到很落定。
并且开始想念某些人。
沉入那种lomo的感觉中,细细品那些人那些事。
纵使这是一个很让人伤感的故事,可是我倒是觉得因为有了惠嘉的出现有了一丝温暖。
原本坚硬的或许永远无法接近的两个个体由于那个中间的柔软而迸发出异样的光彩。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失掉了眼下觉得最为真切而稳定的人和事后才会认识到他们的价值。
正如守恒在听到那句赌气的狠话后才在黑夜的台北飙车痛哭。
我在里面看见了很多年轻的模样。
纯粹的让我觉到混沌和迷茫,自己是否真的也在不久远的从前憧憬过很是温暖的事情。
我是否也曾那么不顾一切的默默的为某些人淡定而执着的付出过。
不得而知。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让人难以寻回旧时的模样。
那个在浴缸里坐着的落魄的男孩子在想些什么?
他在公车上留下泪的时候。
还有在海边终于说出那句话的时候。
还有在球场旁烦乱的片刻然后悄然离开。
一切都是一个童话。
不是么?
我喜欢惠嘉这个女孩子。
暖的让人觉得想要拥抱。
三个人的周旋让她觉得累,可是她不可避免的需要继续在那里打转。
现实对她是不公平的,可是她隐忍且淡定的继续做着自己。
无论那些人和事是否会伤害到女孩子宝贵的自私。
据说小说的结尾。
正行出了车祸然后永别人世。
请允我的私心。
我倒宁可相信这是个完美的结局。
当他还残留纯真的时刻离别这个世俗的世界。
即使他曾经在那个凄冷的下雨的夜遭遇那个中年男人。
但他仍然是那个单纯到骨髓的孩子。
没有人应该是孤独的。
这句话很早以前便已熟知。
或许从某种意义里我们总是能够找到某件物体某个人来陪伴。
无论这种陪伴是存于精神抑或是肉体上。
我开始想到若干年后的我。
或许安定的过着二人日子。
或许依旧不安定的在这个或者那个城市里游荡。
我始终是游荡的精灵。
急切盼望落定。
却总是一次次的错过然后继续过着一个人的日子。
我在这部电影完结时沉默的关上电脑。
此时是凌晨两点。
寝室的其他人早已熟睡。
我掏出手机发了短信。
然后入眠。
我庆幸我没有在白天看到这部电影。
要不然我定会强迫症爆发然后搜寻一切关于我所热爱的人和景象的东西,然后写篇冗长的博以资纪念。
而今我已然落定了很多。
脑中存留的那些画面渐渐的凝固成一种淡淡的想念。
我真的开始依赖你了么?
我不知道。
纯真的年代不复。
可是我却庆幸还能如现般纯粹的想念。
真的不带一丝杂念。
只是想念。
想要感受的仅仅是拥抱的温度。
早上好。
起床了。
那些被“友谊”两个字轻易模糊渲染掉的爱情。
那些以为只要不跨越就可以维持平行线般安全关系的心情。
那些只有微笑才看得见的伤痛。
那些他永远无法给予的感情。
那些一句好朋友就带过的曾经。
他在他身边。
他看不见。
谁在谁身边。
谁看不见。
总觉得一切的开端是余守恒假装没有听到的二选一问题。
看到这段心里骂了他一千遍孬种。
如果那个问题给出了答案,所有的结局,也就真的一清二楚了吧。
如果他选他。
那么很好暧昧结束了。
如果他选她。
那么很好暧昧也结束了。
可是他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到。
而且在他离开的时候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质问说,“你到底要怎样”。
而他终于给出答案说“我从来都没有自愿要做你朋友”。
如果他没有介入过他的人生,如果不是小时候老师要他帮助后进同学,他应该还是做他的好孩子优等生。
其实没有他的人生,是不是更好过。
可是人生终于不能重来。
在偏离轨道以后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越走越远。
很好。
酒后乱性。
总觉得余守恒不过是做了自以为可以留下康正行的事情。
却不曾想过,脱离友谊的保护色他们要以什么样的身份继续相对。
康正行留言给嘉惠说,“不管发生什么,你们都要好好的在一起。
”而余守恒会对嘉惠说,我不能失去你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
什么都变了。
什么都变了。
豆瓣上有人的评论说。
其实爱情就是这样,一场心甘情愿,一场命中注定。
余守恒一如既往的朋友到底。
上床之后可以继续说“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去tm的狗屁朋友。
而他皱眉流泪的看着他。
听他对关系定位。
不说话。
剧终。
阿信的声音破裂的唱着“我不转弯”。
可是一切都结束了。
都结束了。
他们的爱情是一场劫难。
三个人的纠缠不清。
那些分不清到底是寂寞或者迷恋还是爱情的情绪,把所有人误导到最后的死局中。
记得有人玩笑般说起盛夏。
说看海报的时候会以为是普通的三角恋。
但是殊不知,确实是三角恋,确是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和另一个男人直接之间徘徊的故事。
可是盛夏又不能就这样被定义。
其实,《盛夏光年》,不过就是一个盛夏,一段光年。
而那个流光溢彩的夏天过去,一切也都结束了。
所谓eternal summer的译名,也不过就是说说而已吧。
这样的夏天,怎么可能成为永恒。
既然过去,那就让它过去罢。
其实更爱剧本版的ending。
海边,两个少年互相依偎着,微笑。
剧终。
而那样的瞬间,盛夏终于延续光年。
我们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寂寞的人吧,也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寂寞着。
需要人陪,需要人关心,甚至只是希望有个人在身边就好了。
看完《盛夏光年》,突然发现这件事,原来每个人都在寂寞着。
寂寞到有时候竟然分不清自己的感情是友谊还是爱。
康正行是爱余守恒的,那守恒呢?
太过暧昧。
其实他自己都没弄清楚过。
他会在正行跟慧嘉说话的时候打不好篮球,会在正行撒谎说有喜欢的女孩子的时候突然安静,会在看不到正行的时候到处找,会为了正行跟慧嘉分手……这是爱吗?
还是他不能甚至不敢失去这样一个从小一直陪在身边的这一段友谊。
这或许就是青春的寂寞与矛盾吧。
其实友谊与爱情的界限是什么呢?
没人能说得清楚。
当我们和朋友闹翻的时候,不是也和失恋一样痛苦。
所以,守恒对正行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是高于爱情的,那种已经融入生命里的一种情感,不是友谊,不是爱情,是另一种存在的形态,最浅层的表现就是他绝不能失去正行,不管正行是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他身边。
或许是他太寂寞了吧。
而正行,是真的爱守恒,那种感情是很确定的爱。
然而,“你去做他的小天使,跟他做朋友”好不好,这是正行一直没有逃脱的一句话,或许他跟他做朋友只是因为不敢拒绝老师的请求。
一开始他就不是自愿的,后来更痛苦了,他爱上了这个人。
之所以说确定,因为他会在知道慧嘉和守恒在交往之后放纵自己,那种放纵只是希望心里的痛苦有地方发泄。
这份爱,守恒其实是知道的吧。
所以他会在正行要离开他的时候,跟他发生了身体的关系,那一晚,守恒没有醉,他很清醒的在用这种有些极端的方式希望留住正行,也给正行一些安慰。
所以当他听到正行所喜欢他的时候很平静。
或许他真的太寂寞了,童年的阴影让他不敢再去认识其他的朋友,那么正行就变得无可取代。
守恒说:我们真的长大了,人长大了真的什么都不一样了。
他很无奈,或许他只想正行简单的陪在他身边。
而爱情,太过复杂。
我们都在成长,正行和守恒的青春或许在我们身上都出现过。
我们都寂寞过,我们都在友谊和爱情面前迷惘过。
青春就像《盛夏光年》的画面那样,有些幽蓝的调调。
会明媚起来的。
这部电影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以为是演可怜的正行可怜的单恋,但是仔细的再看了一遍之后,觉得正好相反,表面上像是演是正行一直苦于自己的单恋,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守恒上,仔细看他对正行每一句话的反应,就可以看出重头到尾是守恒在苦苦追求正行,因为他早就爱上了正行,可是他一直不能确定,如果当初正行是因为老师的规定才跟他作朋友的(最后海边守恒说的秘密),正行是真的喜欢跟他在一起吗?
正行对他感情的真相是?
所以他用各种方式测验正行对他的感情(或是培养正行对他的感情),包括缠着他不放,早上去接他,晚上去接他,把他认为是正行喜欢的女孩枪过来,断了慧嘉的后路,还说他真心喜欢慧嘉来刺激正行(他回答正行问题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就守恒看来,正行才是那个他猜不透的人(所以守恒最喜欢问正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你有什么瞒着不告诉我的事?
千方百计想要逼出正行的真心话)。
直到正行问他,我和慧嘉你喜欢哪一个,他才了解正行应该是喜欢他的,可是后来正行又说他从来没有真的想跟他作朋友,所以床戏就发生了,守恒要用行动来确定正行的感情,而正行的反应也让守恒当时确定正行会接受他,因为正行对他的侵犯说的话是你是不是喝醉了,你是在耍我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在玩弄我吗?
我可是认真的),而不是靠,你疯了吗?
不要碰我,好恶心等等。
可是在守恒确认正行的爱之后,正行第二天早上又不见了(正行不见是因为他不确定守恒是不是酒后乱性,是不是喜欢他才跟他上床),而且正行还叫慧嘉来,表示要把守恒托付给慧嘉,守恒多伤心哪,他又不确定正行到底心里在想什么了,所以他跟慧嘉说,我没有你们活不下去,其实他是说没有正行他活不了,慧嘉哭了,因为她完全了解守恒的意思,因为她也是这样苦恋着正行(有哪个女朋友在看到自己男朋友全裸的躺在同性好朋友单人床上过夜,还知道那个好朋友一直喜欢自己的男朋友,男朋友醒来的第一句话问的也是正行呢?
还那样无动于衷的?
只有表示她关心的根本不是她的男友。
)所以最后在海边,守恒一听正行说以后不要见面了,守恒就跟正行打起来了,终于逼出了正行爱的告白,这时守恒的回答非常重要,(他真是心花怒放啊!
),他的秘密就是我早就知道你跟我作朋友是老师规定的(可是我将错就错),我本来也想让你一起受罚,可是我没有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就是那时我就喜欢你了,然后我太寂寞了(没有你太寂寞了),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守恒这个回答太重要了,虽然很多人看到表面上的字义都觉得守恒无情无义,睡都睡了还说只是朋友,但是要真正了解守恒的意思就要参照正行先问的那个关键问题:你知道了我对你真正的感觉之后你还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我认为守恒的这句话的正确解读是:你告诉我你爱我,我知道之后不但不怕,我还要继续做你的朋友,而且你还是我最好的朋友,真的,为什么?
因为我也爱你,而且你真的是我的最爱,从小到现在。
两人这么多年自以为的单恋终于功德圆满。
附注一句,所以表面上看来,守恒好像是恒星,正行是那个饶着他转的行星,其实不然,守恒的意思是守护恒星的人,正行才是那个守恒一直守护的对象,正行的名字表示是他才是真正的恒星,所以所有的星星真正喜欢的对象包括彗星(慧嘉)都是他。
导演编剧太厉害了!
文/三木当影象慢慢的褪成黑色,那首不转弯的《盛夏光年》在耳边肆无忌惮的蔓延开来,我知道,一场青春的酝酿终于可以化茧成蝶,给属于我的等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到底,为了那些不能放弃的,我们究竟放弃了什么?
”最初时,开始听它的原声唱片,这一行字写在唱片的封面,从左到右,简简单单的排列开来,却不偏不倚正中我那颗还流淌着青春血液的心。
他,叫余守恒,恒星的恒;他,叫康正行,行星的行。
老师说:地球就是行星,行星是绕着恒星打转的,所以恒星就是我们的太阳。
只是,这样的旋转,行星和恒星之间却没有交集。
台湾真是一个盛产青春的地方。
当年的侯孝贤带着自己的《恋恋风尘》,轻轻触碰着那些正在爱情橱窗前徘徊已久的年轻的心;当年的罗大佑给台湾民谣写上了浓重的一笔,青春的旋律和歌词开始成为一碰即醉的感伤怀念;那个名叫九份的小镇,那些足以让音乐人为它写下音乐的咖啡店是否依然安静;那条名叫淡水的河流,那些足以让吴老师以此为名的河流水是否依然清澈......不管这些“当年”和“现在”如何的更迭,不管这些“是否”和“依然”如何的猜测,我们都真是幸福,因为那些曾经流淌着青春的流金岁月,因为那些此时想来仍旧刻骨铭心的回忆,因为身边那一句不转弯的盛夏光年。
那张原声碟做的真是漂亮。
五月天注定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狂放而不羁的一笔,抛开了内地摇滚如积百年怨气的歇斯底里,他们从遥远的1997走来,当初这些初出茅庐,渲染着青春的音乐人,一晃已经给自己的乐团打上了30岁的旗帜。
这群命中注定的人们,摇滚终将从生命的初始延续到末端,因为他们从来就是为爱而生的;1976,当脱拉裤和四分卫已经慢慢失去记忆,他们“子曰三十而立,我说我还是摩登少年”的个性依旧,这个同样是成立在盛夏的乐团,十几年的光阴,分分合合,却走的洒脱。
《LATE SUMMEROF 1976》中的70年代,《耳机里的新浪潮》中的80年代,这群70年代的生人,在青春已经过期的年代,摇滚着——听那个名叫阿凯的男人就这样唱着:我并不想成为谁的指南针,也许你该学着相信自己的方向感; 浊水溪公社终于加入到盛夏光年的行列,满心欢喜,正如唱片所说“ 一张小小不过一张手掌的CD,怎么框的住浊水溪公社那么屌的乐团,若非现场同High;你要如何用自己最原始的本能来选择你要站那边......",真是一语中地;自然卷奇哥,永远是那样的憨憨的,可爱至极,这个喧哗的年代需要奇哥的音乐,需要他拨弄吉他的姿态,那张《C`est La Vie 2.5-资源回收》真是好听。
当年的《蓝色大门》,已经让青春后知后觉了一回,隐藏在大门背后的窥探就在”告诉我一个你的秘密“中慢慢的从模糊变得清晰。
海边的沙滩,敏感的对话,1976的现场是不是都会在若干年后的某个时刻,只能留下单薄的躯壳。
四年之后,陈正道携着《盛夏光年》的手,走到我们身边,它说:羞涩,感伤,嫉妒,懵懂 ;青春,永远都是那样蠢蠢欲动,像盛夏午后晕眩的阳光,再也回不去的一光年……”依旧是台湾特有的乡间小路,依旧是那片标志性的大海,依旧是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懵懂少年。
烂熟于心的场景和氛围,信口便可说来,但为何当影象随着黑场的一次次过度,心中仍有莫名的思绪蔓延开来,充满浑身的细胞。
原来,我们都是不能拒绝青春的,那些模模糊糊的记忆,那些朦朦胧胧的影子,是不是会在影象和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被残酷的暴露在烈日之下,赤裸裸,一丝不挂。
守恒说:我们真的长大了,人长大了,真的什么都变了。
当年如果不是老师的安排,当年如果小正行毅然的拒绝,如果慧嘉出现的再早一点,是不是一切就不是今天的状态。
对啊,长大了,什么都变了,年龄,样子,连同我们还没成熟的青春。
最后一场戏,他对他说:我是真的喜欢你......泪水蔓延,在盛夏的午后,灰飞湮灭......那个秘密就这样在“好朋友有什么不能说的”酝酿中,猛然间从隐藏在最底下的匣子中,肆无忌惮的蔓延开来。
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如此寂寞和中途被绑票的,只,是你不经意的遭遇,虽然这样的遭遇会让你措手不及。
1976唱到:抱紧彼此取暖的时候,记得忘记他,忘记记得的他……当正行义无返顾的说出那个秘密的时候,他是不是也想到了这样藕断丝连的忘记。
谁的青春不麻烦,那些已经走过青春的,或者正在青春路上征程的人们,注定都会有着属于自己当年或现在的悲欢离合。
坚定的是,我们都没有转弯,冬去春来,不久,将又是一个不转弯的盛夏光年。
青春是残酷的吗?更是隐忍的吧。
我能给你的,只有一个夏天。
《蓝色大门》也是只有3星,所以给你2星不亏了~~
五月天的歌很好听~讲一个寂寞的故事~:人总是会怕寂寞的~
单薄了些。或许是我观影的心态有问题。
被讲得支离破碎的故事,一团混乱...寂寞是最可耻的借口,陪伴是最简单的开始。杨淇有时候看起来还挺漂亮的。可能太缺少温度,喜欢那些亚热带的风光
青春是苦涩的,却也是甜蜜的;在纷繁复杂的情感里,让我们回忆温馨。
就凭那张课桌和台风色的天空
明明已经ooxx过了,却还说着朋友之类的,生生把一个好好的光年讲成一个虐人虐心的虐事。
甜甜的青春记忆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那段珍藏的青春回忆
女主的角色实在是突兀,为Drama而Drama。但是小受的心理刻画很触动。
女的不好看呀
每次看的过程中和看完后,都会不住的深深吸气。就像片头说的“行星绕着恒星转,彗星撞过会有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青春的,纯情的。。。男同
年少的爱情。总是不知所措。
不知道想说什么
致命,男同之间什么时候可以不要女的,女的做错什么了。
重拾
如果没有mayday的推荐,我一定不会看这片子。 LES还可以接受,G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