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父亲的身份》 这部谍战剧我一直追着看完。
有这么几点令人费解,郑翊凭什么一直怀疑俞北平 ,根本没有证据 ,只是凭感觉认定。
换做诸位看官觉得这点合理吗?
清城局上下都支持郑翊工作。
这又是怎么解释?
举个例子:如果你们单位的领导,并且是顶头最高长官,还有个做国防部的厅长岳父的背景。
你会认定跟着一个仅凭感觉的女人,一起搞他吗?
相信只要是正常人都应该懂得站队吧!
即使再退一步讲,也应该是保持中立 互不相干吧!
可为什么姜平甘愿帮郑翊逼迫迟又一 诱骗徐丹妮加入共产党,来搞俞北平?
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岀于某种原因?
这些行为真的很不正常啊!
不仅姜平,还有宋强、孙德利、老毕、张炳坤一干人等都莫名的追随着背景远逊于俞北平的郑翊,和他们的顶头上司俞北平做对。
这些人都是观众吗?
看见俞主任的行动了吗?
没有吧!
那这些人仅凭郑翊的一面之辞,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她的指挥说不通吧!
好导演一定要去磨剧本才能有好作品,国外影视导演对剧本的参与度极高,而我们刚好相反基本上是你编你的我只管导。
比如高群书,按说有《东京审判》、《神探亨特张》这样的作品垫底,应该说在水准之上了。
可近期在CCAV播过的《父亲的身份》简直砸招牌,节奏缓慢镜头拖沓,当然这应该是为了满足制片方到位要求拉长时长而塞了很多边角料进去。
但是这剧情的逻辑简直不能忍。
从高层到基层都知道此人有问题还非要抓证据抓现行,最后把自己都玩死,简直把国军特务系统塑造成懂法守法文明执法的道德典范。
而且剧里有许多台词真不知道审片的人是怎么审的。
该剧中,我党俞北平同志的每一步成功、每一次化险为夷,几乎都因为在国府区环境里周围的人的情感。
国军特调局上司就是他的岳父,加上妻子女儿,这亲情的保护已可遇不可求;再加上美军联络官恰好又是其失散多年的女儿,又是亲情;这女儿又派生出其钦慕者的爱情,钦慕者又派生出其钦慕者的感情……关键时候不是及时相助就是泄露机密。
美军指挥官因为友情,居然可以帮他送地下党扮美军出逃!
反过来看,国军方面的每一次失误与失败,也几乎都是败之于情,上述之外,比如郑凯对其姐夫吴昆才的亲情……胜者利用情,败者动真情,这么写,好吗?
一口气几天之内看完,感觉这是继"悬崖"之后,又一部精彩严谨的谍报片,非常值得观赏。
当然这是一部给大人看的影片,年轻人可能觉得不够热闹,但对于我们有一点年纪的人来说,那些花俏、耍帅、无哩头的桥段非常不真实(譬如"伪装者"里面帅哥美女并肩开枪,敌人像保龄球一样倒下,怎么打都打不到他们),这部片没有这些场面。
当然,戏剧要精彩,难免要编,有些地方逻辑上不太能说得过去,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已经仅量编得相当严密了。
以前的电影,敌人总是弱智加猥琐,这部片里的国民党特工表现得非常有理想、有气度、有能力,甚至常常把共党耍得团团转,爱情、亲情戏也很棒,林冲兄妹那段诀别真的感人落泪,演员们的演技都令人激赏,是不可多得的好片。
郑翊有徐厅座的授权严查俞北平,局里的人都听她的应该还说得过去,我唯一不解的是,俞北平居然还从头到尾都对她那么友善实在很奇怪,虽有权甄别,但三番五次的找麻烦,没必要对她那么友善吧? 另外,美国人编得有点笨,照剧情这么演,徐丹尼怎么能旁白那些细节?
谁告诉她?
这个漏洞令人遗憾。
每次看这种影片,都不免有一种感想,我们这一代的人太幸福了,不需要去思索太深刻的问题,对于当年这些先烈们慷慨赴义,只为后代建立一个新中国,真的令人感动("告密者""暗算"也非常感人),遗憾的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没多久的大跃进饿死了很多人,加上后来文革的动荡,这些先烈如果在天看得到,不知道有何感想。
"告密者"里面,烈士蒋仁被国民党吊死前的遗书很感人,他说:在此,多年行进的脚步即将终止,未尽之事业,待有同志接替我完成,我没有了我的名字,我的钢笔,我的武器,我无法再尽绵薄微力,却终于无愧于今生,因为革命的精神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陨灭,但求我的爱,能渗入这腐沉的泥土,能越出这暗黑的炼狱,愿我的爱人,意志都坚强,我的祖国,来日都光明。。。。。
制作还算精良,编剧太没逻辑。
好一个忠于党国,有情有义的郑翊!
到最后都不忘拿走何群的照片!
对何群如此,难道对自己的恩师就一点情义也没有?
何群忠于党国?
徐作为干了一辈子的老革命,带你入行的恩师元老,他本人不比你何群,郑翊对党国更有感情更忠诚?
女婿有问题是女婿的问题,出于对家人的本能保护,你郑翊对干了一辈子革命,带自己入行的恩师不能有半点理解?
还一定要赶尽杀绝!
不理解也就罢了,徐自杀后,郑翊听见枪声一脸冷漠毫无一点心痛怜惜的表情,冷血得令人作呕!
对一个追求过你的何群这么有情有义,对自己的恩师老革命又如此,逻辑何在?
只可能两种解释,编剧太假,或者郑压根儿就是扭曲变态毫有人性的党国机器
这个剧的剧情其实大部分都蛮好的,没有乱七八糟的谈恋爱、洒狗血。
大部分角色都很立体,有了群像剧的意思。
斗智斗勇的几方人马都没有故意拉低智商来成就主角,所以观众看着也很过瘾。
虽然有些情节有点拖沓,或者有点漏洞 ,但整体上主线剧情还是非常精彩的。
陈建斌、俞飞鸿都厉害,大部分配角也都是演技派,角色都好立体。
是能让人想看完的故事。
但是,最讨人嫌的就是没完没了叨叨叨的旁白。
第二讨人嫌的就是徐丹妮这个角色,不但编剧失败,导演失败,并且演员也失败。
这个剧的名字叫《父亲的身份》,主角俞北平有三个孩子,最后活下来一个,就是徐丹妮。
所以,很明显这个剧是徐丹妮的回忆。
这个剧里面,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干什么都知道自己要什么。
只有这个徐丹妮自称着左倾,但是在学校里面就是弹弹琴,任何左倾的活动都没有参与,嘴巴上说支持革命,但是连学校的游行都没有参加过。
唯一一次实际的活动去投奔解放区,但是她也只是打着这个名义与有妇之夫私奔而已。
这是编剧的功劳。
在老师的太太找上门之后,竟然毫无刻意的继续与有妇之夫来往。
饰演徐丹妮的演员也非常没有经验。
每一场戏从功能上都完成了,但是从整体上却没有塑造一个完整的角色出来。
这个女生除了自己不爱任何人,对自己的母亲都一直不耐烦;对自己的父亲更是打着反特舞的名义,完全没有尊重;对自己宠爱自己的外公也毫无尊敬之意。
竟然没有一点可爱的地方。
然后导演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让徐丹妮的旁白一直叨叨叨、叨叨叨,连角色的心理状况都去解释,明明可以用镜头语言以及演员表演来表达的东西,却一直担心观众看不明白絮絮叨叨的解说。
让人一直想拉进度条。
也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这么没有自信,是也不知道他是担心观众的智力水平,还是担心自己的表演水平。
而且事实上,有关许丹妮的剧情都可以拉进度条拉过去的,对主线剧情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这个角色所有的剧情其实都可以砍掉的,40集的电视剧明明可以更精炼的。
坑爹,坑姥爷,坑姐姐,坑师母。
这要是把小女儿的戏份删减删减,估计会比现在的版本好。
坑丈夫。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太太花钱找私家侦探查当特务头子的丈夫。
最无语的是花了三十多集都没有实证可以斗倒的俞北平,倒在了私家侦探手里。
总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从开篇就不断找机会证明俞北平共产党的身份。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去证明。
总结:执念是把双刃剑。
有些小瑕疵,瑕不掩瑜,依然是上佳作品。
瑕疵多数是细节部分,比如联络官给俞北平红酒中放药,然后去卫生间洗杯子清理痕迹,出卫生间的时候没带杯子出来,镜头一转,大厅中,联络官拿着两个红酒杯出来了。
还有俞北平中枪,然后那个姜啥啥的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却从他去酒吧找到丹妮,他口中却说出来俞主任中枪了。
类似的有好几次,可能是剪辑的锅。
这部剧剧情很有意思,有来有往推敲的有点意思,除了主角光环,极少吃亏外。
这剧人物立的都非常突出,演技是这剧最大的亮点。
俞飞鸿第一次演反派吧,抽烟喝酒的镜头都有点意思。
(之前看韩雪演抽烟,那哪里叫抽烟)。
演反派也非常有范。
她忠于党国,她也知道这条船要翻了,即使最后她也没想过逃跑。
有几条爱情线,都挺感人的。
看过了大半,从五星降到两星!
其中一星,因为林莎,林莎在安德森面前,对于人物的塑造,她的言谈举止还是比较符合她的身份。
但是在俞北平面前,完全没有表达出人物的内心和情感!
表演最不成功的地方,就是在阳台上与北平相认那一场戏!
我觉得,当时林莎的感情流露中应当赋予一种委屈,挣扎,感动,还要有一点抑制(不想让父亲看到自己深切的感情,但又控制不住,瞬间的爆发的感觉),而齐溪的表演,让观众看过之后,没有多少感动,泪点也只是陈建斌对于和女儿相认的感动,我觉得是败笔之一!
最大的败笔,在徐丹妮的身上!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色!
一个女大学生,对于自由爱情的向往,应该是一个很讨巧的角色。
可是,演员的塑造,让这个角色成为了一个让人讨厌的人物。
她做事情想事情不用脑子,很多时候感觉她就是一个躯壳,没有灵魂所在!
角色无论从内心和情感还有神情,都没有表达出这个人物所具备的性格,此演员的表演称为该剧最大的败笔!
看到有人说陈建斌演的太面瘫,我倒觉得他演的很有角色特点,首先他不仅是特务头子还是卧底,他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太张扬,天天喜怒形于色怎么搞情报工作,而且他的权力并不都是实权,很多时候还被各方势力架空了,但是他不是没有威严,当他发现他的秘书帮助郑翊时,他长官的气势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次他的背景也很复杂。
他对他的妻子和女儿有种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包容,这是因为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入赘的缘故,他的岳父是他的上司,他的妻子是千金大小姐,他的女儿跟的是母亲的姓,另外也是因为他以前以为他原来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战争中丧生了,所以对他现在的妻子和女儿有种补偿心理。
但是他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这么“憋屈”,当徐咏仪当面质疑他和林莎的关系时,他的表现就有种爆发式的“隐瞒”,一种用虚张声势的质疑来掩盖自己的谎言。
所以,陈建斌这种比较隐忍的演绎,我觉得是很恰当的。
另外一位父亲徐文正的扮演者冯恩鹤表演我觉得也是相当出色的,情绪收放自如、人物演绎的也相当饱满。
他的处境也更加难处理,一方面是党国、他的得意门生,一方面是他的女婿、外孙女,他对自己的生死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但是他在意他女儿以后的生活。
他未必不是看不出来俞北平说辞的矛盾,但是为了他女儿和外孙女的未来,他必须要保全俞北平。
他的出场不多,但是每次都让人感觉他身居高位的威严和身为父亲的慈祥,他更有对当局的复杂心情,尤其是当他和郑翊说起炸毁青城的命令时的回忆,表现的非常生动和富有感情,就算当时他的身后是一块白板,我都能融入他所描绘的情景中。
随后在饭桌上的谈话,当丹妮提出要延缓时间时,他那久久的凝视,既有身为家长的威严又有着我知晓你所思所想的笃定还有着对丹妮的那种关心,眼里的内容很丰富,镜头给了他那么多时间,却丝毫没觉得被浪费掉。
后面俞北平附和丹妮时,他并没有给俞北平多少关注,反而更加坚决的说道时间绝对不容更改。
这里他的台词说的也很棒,并不是那种干干巴巴的台词,而是掷地有声,重音、咬字还有时间,就算只听他的声音,你也能感觉到他的坚决和他的一丝不耐。
对于丹妮他尚且有长辈看晚辈的疼爱和对她年少无知的忧虑,对俞北平则更多有种气愤和无奈以及必须的忍耐,他知道俞北平的背景或者说身份,但是他为了女儿和外孙女的未来忍了下来,他还给了俞北平一条活路,但是俞北平还在这里装蒜想争取时间为共党做工作,他感到被愚弄(都是搞情报的老狐狸了,糊弄谁呢)和气愤(都到这种生死关头了,不想着保护自己的妻子女儿还在想着怎么帮助共党)。
饭桌上的群戏就靠冯恩鹤一个人撑了起来。
其实他其他时候也有体现他演技的地方,一个是这其中有编剧塑造他角色的功劳,另一个就是优秀的地方很多就着重挑了两个讲讲。
本部剧里还有吴昆才和徐咏仪等等的扮演者也演的不错,但是本文主要说的还是父亲的演绎,所以就不多说了。
跟着我爸断断续续看完了,演员都挺好的看着不尴尬(除了徐丹妮那条线包括作为背景音的陈述),郑翊人设很带感,俞飞鸿美貌加分,音色有点出戏不知道是不是配音。
只看了几集,不太喜欢这类题材
可以!
剧情都还可以有些地方有漏洞但是主角演技都很好,其中俞飞鸿比较惊艳不仅漂亮演得还好,值得一看。
May 2016 好费脑啊,俞飞鸿长得太美,感觉不出女特务的狠劲儿
演员、镜头、节奏佳!
一切都是那么的中规中矩,剧情意外的还不错
一星给俞飞鸿 一星给陈建斌
太拖沓
情节紧凑 演技在线
看不下去,漏洞太多。
四星都给俞飞鸿女神,穿军装好帅,吸烟的样子真酷。
俞飞鸿的演艺生涯也是如此,美则美矣却只是做了个陪衬
女儿这个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因为自己的家庭,进而狂热,想要洗刷家庭被接纳。但是被坏人利用。剧本和剧情设置上这个角色上的确是有点弱,另外就青年人的政治倾向看,的确是1947年以后,国民党的声誉很差。
1.完全没有逻辑可言。2.几个主角全程像小学生背课文。3.台词也不下点心思,不讲究。乱 乱 乱乱乱乱
鲍国安老师演得非常好
被朱颜曼滋的徐小姐和迟先生恶心到。真的是两个人渣就算了,演技也渣,我服了。
俞飞鸿女神啊,国民党军装真好看,剧情也蛮紧凑,演技都挺棒!
父亲有一个坑爹的女……
因为俞飞鸿看的,但剧情好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