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才不到十天,《圣诞玫瑰》在影院的排片量已经少得可怜,而在很多影院干脆早早的下线了。
说实话,一听到这个片名的时候,我也没什么兴致看。
圣诞玫瑰是什么东西,大夏天的离圣诞那么远,玫瑰又是如此的庸俗。
相信这个不吸引眼球的片名,让这部即使有郭富城、桂纶镁、夏雨、张震这样豪华演员阵容的电影,流失了不少观众。
这几个演员,我还都挺喜欢的。
另外,这是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虽然我对杨采妮没什么感觉,但对处女作一直情有独钟。
再有就是电影的性侵题材,也吸引了我。
据百度百科显示,圣诞玫瑰是1月21日和1月25的生日花,花语为矛盾和犹豫(21日代表矛盾、25日代表犹豫)。
这花自古以来是非常珍贵的草药花,可是又含有剧毒,正好符合了矛盾的要素。
电影中,桂纶镁饰演的残疾钢琴教师李静给电影中的男人们折了好多纸花。
那花应该是玫瑰花。
李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角色,导演是将李静比喻为圣诞玫瑰,这应该是题中之义。
但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隐喻显然是过于隐喻了。
李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静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她的母亲也不知道李静的父亲是谁。
从故事性的角度说,李静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物(李静母亲的人生也够“精彩”的)。
少女时期的李静曾被母亲的男朋友性侵,母亲没有赶走男朋友,而是把李静送到了孤儿院“保护”起来。
性侵给李静留下的阴影,让她对对她有好感或者是好意的男性产生抗拒。
母亲的男朋友就是在对李静表达好感的时候性侵了她。
这直接导致了孤儿院的男看护在体贴的照顾李静时被她当成了性侵者。
李静选择逃出孤儿院,但厄运再次降临在她的头上,她出了车祸,下半生截瘫,没有任何知觉。
当李静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女人的时候,性侵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而让她更痛苦的是,她不能像一个正常的女人那样享受爱情,因为她残疾,下半身没有知觉。
如此矛盾的人物性格,李静是不能自已的。
所以,她的医生周文瑄成了新的受害者。
李静喜欢周文瑄,向他表达爱意,而当周医生给她体检时,性侵的阴影再次笼罩了李静,于是就有了电影中李静上诉周文瑄性侵的庭审。
而在内心深处,她又是那么喜欢周医生。
这就是李静。
这个人物如此矛盾,故事如此精彩。
不知道我讲清楚没有。
电影在最后告诉你李静是什么样的人物,这符合一般商业电影的叙事规范,但从另一个层面说,前半部分过于捂着真相,观众一直在郭富城和夏雨两个律师的法庭辩论上下功夫找真相。
说实话,那样的辩论也确实精彩,但仔细想想又一点也不新鲜,我们看过了太多的相似的法庭辩论。
所以说,电影在最后将最重要的剧情托出,我们不免唏嘘,而实际上影片已经伤害到了李静原本饱满的人生经历和电影叙事。
电影对李静人生和性格的揭秘,是这部电影要说的事。
我相信,作为编剧杨采妮自己很清楚李静的故事有多精彩,这个故事能够让人看清性侵对女性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作为导演她选择在最后揭晓答案,大幅度的削减了李静的故事。
我想也可能是杨采妮想给观众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
如果这样说来,她做的还可以。
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女导演和女编剧,杨采妮没有像赵薇那样拍一部应时应景而且票房前景好的爱情电影(那并没有错),而去拍一部有关司法、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影片,她有自己的关怀和想法。
这一点让人对这个昔日的玉女刮目相看。
真的,看完之后感觉毁三观,我的法律专业白念了。
首先,这是发生在哪里的案件啊?
应该是香港吧。
大家都知道香港应用的是英美法系,作为一个barrister,首先你应该站在bar的后面,你以为这是在美国吗?
其次,我们亲爱的陪审团成员呢。。。
开场陈述和总结陈词以及控辩双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是用来使陪审团成员相信原告或者被告是无辜的,可悲的是这里非但没有陪审团,居然还是法官来判定被告的guilty。
再次,至于律师与原被告见面没有solicitor这些小节暂且忽略,法官怎么能够容忍李静同学在法庭上怒斥他妈的情人强奸了她呢?
先不说她违法了法庭的严肃性,完全可以被驱逐出去,作为在cross-examination中原告的证词这也与本案相距太远了吧,况且作为没有呈供的证据作为补充也应该让法官有一份书面文字提交呀,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法官大人是如何忍受接近20分钟女儿对她母亲的谴责的?
看这部电影真是虐心啊,毫无逻辑毫无亮点,扭曲了我对法律那么一点点的认知,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人伦与道德底线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已经崩塌的前提下我无法思考了。
综上所述,这应该是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大陆政律讽刺片,俗称中西结合疗效好。
大家如果有不同看法请予以纠正,有可能是我真的不懂法律,谢谢!
如果不是在腾讯上翻片翻到,都不知道有这部片子。
只看了一遍,可能有记错的地方。
这个片子是真的好。
好在它对公正公义与人性之间纠缠的解读,并不是简单粗暴的。
全片在最严肃的法庭之上,一直坚持着一个观点:如果没有爱,单单讨论是、非、善、恶,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片头一开始就点出主题:性侵,并交代当事人双方。
之后镜头回到过去,给人许多模棱两可的暗示。
1.周医生给李静做检查时褪下了手上的戒指——电影用自己的语言给出了特写视角,似乎是充满了暗示:医生已婚;这个医生要做对不起婚姻的事情了。
但其实医生在进行医疗操作时,手上是不能戴东西的。
2.护士推开门的时候,发现李静挣扎跌倒在地上。
此后多次出现李静的镜头,满眼都是愤恨和泪水,并且抗拒与周医生发生肢体接触。
此时观众当然也会联想到性侵犯。
但其实我们只能知道李静此时的心情是愤恨和羞辱的。
3.周医生之后主动送李靖回家,还积极帮忙,给人一种非常伪君子的感觉。
这也非常常见,比如简单判断为“让女孩哭的男人就是坏男人”,惺惺作态的示好更给人一种心虚之感。
但其实我们也只能知道周医生此时的确是心虚的。
所以总结起来,也只有两种情绪是真实的:1.李静的羞愤;2.周医生的愧疚。
但这二者加起来并不足以说明事实的真相。
之后律师之间的交流,又透露出一个法庭上的原则:当事实真相只有抗辩双方当事人知道的时候,律师所应该做的,仅仅是恪尽职守地去完成法律程序,把判断的权利交给听审者,而不是主观臆测事实的真相,或者同情什么人。
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即使是目击者和当事人双方,都不一定确实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何况律师。
就好像我刚才说的开篇那一段还算是如实描述的场景里,不知道就发生了多少误导认知的细节。
连我这种事事存疑的人,在一刹那间都会觉得,一个双腿残废还这样美好的女孩,怎么可能去诬陷他人呢?
所以,律师的职责就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完成法律程序,而不是主观臆测是非善恶。
这是一个律师的操守,夏雨扮演的薛律师自始至终很好地坚持了自己的操守,一直显得自信并且游刃有余。
但可惜他这次输了官司,只因为一个没有操守的律师(郭富城)掀动了所有人对李静的同情,因为他的当事人周医生在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保护李静。
他输了,但他不能向自己猪一样的队友发脾气。
他最多只能在郭富城主动挑衅的时候,恶狠狠地回敬一句:“你根本是入错了行!
”这是后话。
这里给夏雨点个赞。
郭富城所扮演的陈律师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的坚持源于他对自己父亲的不认同。
而从薛律师对陈律师父亲的推崇,我们不难推测出陈老律师也是一名坚持律师操守的伟大律师。
但陈律师却并不认可自己的父亲。
当年的案子给年幼的陈律师非常深刻的印象,让他对法律所代表的公平公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一个不能带给人幸福的公平,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个不能保护当事人的公义,到底有什么意义?
法律的最终目的仅仅是发掘所谓的真相吗?
当年的案子影片中并没有用很多笔墨来描述,我们仅仅可以知道是一起类似的性侵案件,结果以受害人自杀的新闻告终。
不难想象她败诉了。
而影片这里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处理:这个案子从头到尾并没有提到什么所谓的真相。
所以对于女子的败诉自杀,观众可以做各种可能的推测:·被告为富不仁,侵犯了受害者之后还侵犯了法律。
·受害人是因为受不了不公正的判决才自杀的。
·陈老律师是被告的帮凶,所以陈律师才不认同他。
这也是这部片子非常出彩的一点:它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误解。
(未完待续)==========================续===========================这里面郭富城所扮演的陈律师有种狮子座的感觉。
当廖启智(水瓶感)对他说他的直觉可能错了的时候,陈律师是一点也不接受的,甚至在结案之后才去看那些可能对李静不利的材料。
影片还用狗仔队的镜头让我们看到这样一幕:陈律师在发现李静的玫瑰花里那些写给自己的表白以后,连夜匆匆赶去李靖家中的一幕(之前专门安排了场景交代陈律师非常遵守法律程序上的“避嫌”)。
这“避嫌”与“不再避嫌”的巨大反差,再加上之后陈律师在结案时的慷慨陈词,真会让人以为他们达成了某种幕后交易。
但之后的情节揭露,却显示了当时陈律师是去找李静核实情况的。
核实出的情况至少可以证明两点:李静曾多次用玫瑰传情向周医生表示好感;周医生肯定掌握了这个证据,却一直为了维护李静没有泄露半点风声。
这可以推出两个结论:李静喜欢周医生;周医生应该是个正人君子。
我们再回忆一下影片开头,李静主动对周医生说最近身体不舒服,并且暗示是女性疾病,所以之后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正常的。
对这时的陈律师来说,真相几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李静趁着和周医生两人独处的时候表白了。
大概是因为遭到了周医生的拒绝,又听到周医生跟妻子讲电话,李静羞愤交加地挣扎着要跑,之后一直拒绝周医生帮助也是因爱生恨。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看那份对李静不利的材料。
这个时候陈律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呢?
他选择了继续维护李静,不惜在法庭上操纵人心。
而且他知道周医生也是这样选择的。
也就是说,两个大男人,为了陪一个伤心的女孩子度过难关,选择了陪她一起跟整个法庭开了个大玩笑。
看过影评,很多观众都因为这个评价影片虎头蛇尾。
我却认为结尾才是重点。
绿茶婊如果不想被人认出是绿茶婊,最好就是做个断腿的绿茶婊。
这里给桂纶镁点一百个赞。
但是纸包不住火的。
因为败诉给无辜的周医生家庭带来的压力和伤害,最终周医生选择了上诉,并提供了新的证据。
薛律师也重新挖掘了李静的黑历史——性侵史。
如果黑历史属实,那么至少可以证明李静在庭上的证词不实。
为了深挖黑历史,薛律师甚至找来了李静的生母,也引出了李静的控诉。
看着生母在法庭上怯怯地编造对自己不利的证词,李静也终于忍不住了。
她是被性侵了,不是周医生,不是孤儿院的护士,是母亲的情夫。
不到10岁被性侵,被母亲抛弃到孤儿院。
她自杀过,救了回来但失去了双腿,失去了能够获得正常人幸福的希望。
唯一支撑她活下来的,是用残缺的身体获得幸福的渴望。
她爱周医生,因为周医生对她关怀备至,让她看到希望。
她也曾将这种渴望投射在陈律师身上,最后证明,所谓的希望不过是一场泡影。
她是在告性侵,一切情感都那么真实,但告的不是被告席上的周医生,是15年前的那个人。
为什么母亲不但不保护自己反而遗弃自己,为什么社会没有保护好她惩罚那个男人,为什么她25岁的时候可以告强奸10岁就不可以。。。
李静坚强地活下来,可当她被心爱的人检查下体,告白却被拒绝的时候,被侵犯的屈辱,被抛弃的痛苦,所有的伤痛都再次爆发出来。
这个时候已经没法分辨这是一场官司还是一次精神疾病的治疗。
我们只能知道造成这一切的是李静童年的伤痛,而在座的衣冠楚楚的每个社会菁英都欠她的——你们代表法律和公义,但我在无法反抗的年纪被伤害的时候,你们什么都没做!
对,李静诬告,李静藐视法庭,李静是罪魁祸首,真相大白以后反而换来满堂寂静,连掌握着最后证据的薛律师都沉默了。
影片没有直接拍出来,但我们知道案件最后的结局是庭外和解。
人们选择原谅李静,仿佛是在原谅自己。
我觉得李静最后的控诉非常有力。
这部片子不是虎头蛇尾,相反结尾才是重头:儿童强奸案一直是个灰色地带,带来的后果却十分可怕;不能保护当事人、带给人幸福的公义,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如果有很多人觉得这部片子虎头蛇尾,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觉悟力还远远不够。
从小看着TVB政法片长大的,最喜欢这类题材,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一个问题。
还要赞一个秦海璐。
周太太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周律师官司缠身蒙冤入狱时,身为一个还要维护原告的男人,张震必须是坚强的。
冤案所产生的所有伤害,各种社会偏见,都要通过周太太这个角色表达出来。
甚至要表现出周医生最不想面对的、来自自己妻子的怀疑和失望。
至于张震,他应该不需要赞誉了。
让他演这个角色就是对他最大的赞誉——在一个充满一流演技的影帝影后的电影里,他要演一个从头到尾都在演戏的角色。
对真相的绝大多数误解直接来自这个家伙。
看一部好片,就像喝了一瓶好酒,可以反复回味很久。
刚看完圣诞玫瑰,完全是冲着杨采妮和郭富城去的,没想到居然不是爱情片而且杨采妮完全没出演,有点失望,不过好在这也算今年难得的国产佳片,故事情节,演员整容都属强大,还是不容错过的。
奇怪的是,在豆瓣这个文艺青年汇聚的阵地上我以为往往是不待见作做煽情多而更偏向严密的故事情节的,但是在这一标准上,居然给了合伙人近8分而圣诞玫瑰才6分,看来这年头,算分得把水军当成干扰项放进来。
影片前半段展现出来的“法治精神”及对律师这一角色的探讨让人颇感惊喜,完全没有无病呻吟而是直接对矛盾问题的深刻剖析,在法庭上最求道德正义的郭富城和使用主义者夏雨的唇枪舌战也让观众大呼过瘾。
电影的主旋律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被告人的道德审判,以及对其脸谱化的刻画,而是通过剧情的发展,不断的抽丝剥茧,引出了对于郭富城这一主控官角色的审问——是对桂纶镁负责,还是对事实负责。
可惜的在影片的后半段,电影以更为感性的方式绕开了这一敏感的问题,即桂纶镁打大爆悲情身世,妇女法庭当场嚎啕大哭,最终博得了同情,赢得了审判。
在后边段,影片的基调完全变了,开始放慢节奏打温情牌,女主角也开始哭天抹泪的痛诉悲惨的身世,而最终的庭审也在不悲情的音乐下有隐瞒了其逻辑的缺陷,以至于后半段我几乎都是快进着看完的,实在是煽情的时间太长慢太慢太空洞!
不过,鉴于这是杨采妮第一次导演效果已属惊喜,以后对她执导的片子会有期待。
本来以我苛刻保守的个性也想给这片子3星但看总体评分才6分,甚感不平,想要把某些个干扰项抹平,所以给了5星。
片名中的“玫瑰“指小静送给周文暄医生和陈志天律师的纸玫瑰,也是案情反转的关键证据。
那么"圣诞"又怎么解释?
电影从片头开始,法庭上的那幅壁画不断出现,渲染法庭的庄严,推动情节的步步深入。
从画中依稀看到祝福的天使,猜测画的内容是”基督诞生“。
这是不是要体现”圣诞“之意呢?
如果是,这也是形式上的暗示。
我认为,影片的”圣诞“之意在于通过法律理性解开这宗性侵案件的真相,最终唤醒各个角色曾经遗失的东西,焕然重生。
影片同其他法律的电影一样,都表现了案件发生时的阴森恐怖、法庭辩论的唇枪舌战以及案情峰回路转的悬疑。
桂纶镁苍白的脸色、浑黑的眼圈、瘦骨嶙峋的身躯使诊室毛骨悚然。
夏雨扮演的意气风发的富二代医生咄咄逼人的盘问带动了庭审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而张震饰演的周医生,沉默,把脸埋在阴影里,让人看不穿。
他送小静回家,车镜里他的眼神在黑色眼镜镜框衬托下显得阴险邪恶,让人觉得他是十恶不赦的衣冠禽兽;但他看妻子和女儿的眼神里有被怀疑的委屈,又让人觉得他是好人。
张震演得太冷静了,他用冷静来悬疑。
电影在完成同类题材所应有的部分,又多了女导演的柔情。
电影里的主要人物都刻画得较饱满。
不是原告受伤害就是被告受伤害的难以收场的性侵案件结局也被处理得较温情。
感觉导演是在通过法律浪漫地温柔地启发人们的思考。
片头以郭富城扮演的陈志天所说的”做辩护律师要给人开脱罪名,我不喜欢;做检控官可以找出事情的真相,比较适合我“切入,倒叙他恨父亲的原因。
他的父亲当年作为辩护律师帮助一个地厂商以承认非礼的代价,摆脱强奸罪的重罚。
没想到那个地厂商出狱后有再次强奸了被害人,使得被害人自杀身亡。
陈志天做了律师一直鄙视当年父亲罔顾公义的行为,坚决不替他自认为有罪的客户辩护。
他没想到为公义帮助小静辩护,最后竟发现小静才是这件案子的恶人,他间接伤害了无辜的周医生。
他置身与道德与法律两难的局面,猛然想起父亲当年那样做会不会有什么苦衷。
作为律师,他要听涉案人的解释,却没有给自己的父亲一个解释的机会。
面对空荡荡的病床,他痛苦,他懊悔,他愧疚。
他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公义只是自以为的公义,冷冰冰的对错之间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后活生生的人。
这宗案件解开了他与父亲的心结,也让他律师生涯脱胎换骨。
周文暄作为案件被告,性侵一个双腿残疾女孩的嫌疑人。
在案件还没开始审判之前,他早已被舆论定罪了。
身为被告,电影一直在表现案件对他的伤害。
作为医生,他名誉扫地;妻子邀请女儿的同学参加生日派对,却被其他家长以各种牵强的理由拒绝;接女儿回家,围堵过来七嘴八舌的提问中夹杂”小朋友,你对爸爸和姐姐的事怎么看“;女儿生日的愿望是希望爸爸赶快回来,甜美的话音刚落,画面跳转到阴暗牢房里的爸爸。
周医生在为小静检查身体之前看着女儿和妻子的照片,脱下了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后来妻子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跟我一起生活很无聊?
“这些细节都暗示着他对婚姻生活并不满意,有出轨的动机。
可是他当着小静的面在电话里告诉妻子晚上会回去吃饭,他以这种方式自我约束,委婉拒绝小静的求爱。
若不是翻案的需要,他甚至都不会公示那些小静求爱的纸玫瑰,他不愿妻子多想。
最后案情真相大白,导演不是通过法官判决告诉观众结果,而是让周医生和妻子抱在一起,相视而笑来表现。
这宗案件的苦难让周文暄明白了妻子和女儿的重要,让他的婚姻生活脱胎换骨。
作为性侵的原告,不断重复被伤害的过程,本身就是煎熬。
小静坚持告下去是勇气。
”如果周医生没有性侵你,你是出于什么动机去冤枉他?
“这个问题如晴天霹雳,观众突然怀疑起楚楚可怜的小静是不是没有看上去那么无辜。
结果,事实的真相是她求爱不成,因爱成恨,冤枉了周医生。
这是一种邪恶的行为,但背后的原因是她小时候因为母亲的不作为被深深伤害。
她心里仇恨不公的命运,把对猥亵自己的男人的仇恨迁怒于人孤儿院的护工,迁怒于为他检查身体的周医生。
这也照应了当时她对自己被性侵的肯定。
她是受害者,只不过不是这宗案件的受害者;她是施害者,但却是受了害的施害者。
最终,她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宣泄了内心多年的积郁,还了周医生清白,放下心里扭曲的仇恨。
她曾经问过陈志天,”这件案子如果我胜诉了会怎样呢?
过回原来的生活吗?
可是原来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说出了深藏内心的伤痛,或许小静才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脱胎换骨。
”法律不仅仅是要裁定谁对谁错,重要的是保护人。
“保护被伤害者获得赔偿的权利,保护社会其他人不再被伤害。
但嫉恶如仇的人们似乎更看重法律的惩罚,对恶人的毁灭。
善恶本就难以区分,宁枉勿纵又何尝不是一种恶?
法律的初衷是为了”圣诞“,为了重生。
法律应该要有其严苛的一面,但也可该有它柔情的一面,这是电影所带来的启迪。
在弘扬真善美和电影精彩程度上,导演显然选择了前者,非常挑战世俗的选题,又抓住了社会舆论导向的点,但最后只看到张震和秦海璐的拥抱,却没有法官要桂纶镁接收心理辅导的宣判,感觉不完满。
若是付出的善意被当做攻击自己的武器,还能坦然地去原谅吗?
既然善没有被妥善接收,那就让恶更猖狂吧……能拉到这么一大票戏骨,杨采妮还真是不简单,可是明明一手好牌,却打糊了……廖启智的戏虽然没话说,但好像有些格格不入的叨逼,李绮红和夏文汐被岁月摧残得让人唏嘘也就算了,最后夏文汐的那个充满恐怖片氛围的特写,也太让人出戏了吧,对于强迫症来说,国粤语的切换也太纠结了,郭富城和夏雨戏虽然都好看,但配搭在一起还是不和谐,尤其夏雨的英文发音好Low,开个敞篷车真的合适吗?
只看每个演员的表演,是很爽的体验,但终究整体还是蛮多缺憾的作品……
“1月25日的诞生花‘圣诞玫瑰’,它的花语是‘犹豫’。
‘圣诞玫瑰’是一种草药,但是一旦使用过量,就会变成可怕的毒药。
因此常令使用者感到犹豫不决,所以它的花语就是‘犹豫’。
凡是在这一天诞生的人,总喜欢徘徊在小孩子的梦幻世界与大人的理性世界之间,比较缺乏决断力。
”百度百科上这几句话语,基本可以完全用来理解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圣诞玫瑰》的剧情。
这部讲述了一个从小受到严重伤害,导致双腿残疾,长大后渴求一段爱情而不得,因此决计报复梦中情人的长不大的小女孩的故事,披了一层神秘的性侵害外衣。
然后,媒体一窝蜂的报道纷纷以“敏感”、“性侵”为关键词,吊足大家胃口。
这样做显然是电影宣发方想当然的假定我们大多数的观众在大银幕上没见过什么世面,某种意义上,这也没错。
但讽刺的是,性侵害在当下中国稀松平常。
层出不穷的新闻报道估计都快要麻木了这个神奇国度的屁民们的神经。
可以理解,在当下中国如火如荼的电影票房战争中,吸引人走进电影院才是最重要的,对此上述炒作无疑均不过分。
但这部片子除了摄影和配乐,实在是一部如温吞水般亮点难寻的影片。
作为一部悬疑片,悬疑点的设置极其幼稚,估计只有剧中人在那里装傻看不出真假;作为一部犯罪片,涉足的“罪案”又因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被一笔带过,当然,桂纶镁的卖力表演可以加分;作为一部剧情片,抛开那些被称“重口”“尺度大”的台词不谈,还真的在剧情方面乏善可陈。
话说回来,那些台词之所以被众多评论假惺惺的称做大胆、犀利,究其实质不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民族历来想掩盖肚子里的男盗女娼吗?
一场性侵害的法庭诉讼,难道还要莺歌燕舞不成?
影片的结尾显示,导演真正想关注的好像是儿童性侵害。
儿童性侵害,在我国又称“嫖宿幼女罪”。
这项在世界法制史上都属奇闻的法规,估计也是这部首次试水性侵题材却不得不扭扭捏捏的电影不能展开的重要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1年,一个令整个韩国社会震惊的真相被一部电影揭露,这部电影就是《熔炉》。
这部电影的公映直接导致的最牛逼的后果,是当年10月28日,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
拿这部电影比较一个女明星的电影导演处女作,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无疑是强求,是不近人情,是苛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只能说,好可惜啊!
因为在我们这个禁忌众多的国度,这部本来有机会可以让人记住的电影,最终也将不过沦为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电影走秀。
而这些,是否有关电影人的真正才华和追求,永远没有机会验证。
所谓的性暴力妄想症,大部分应该是源于乱伦恐惧和为了取悦母亲的自责性转移吧,具体地说,就是小时候因缘际会而对父亲、哥哥产生了性冲动,但却被人(往往是同性)发现耻笑和嘲弄而感到难堪和羞耻,最终没有得到合理抒发产生了很深的压抑。
这种感觉,就像电影里的纸叠玫瑰花,每个用善意包裹的里面,都是一声生命痛苦和欲望撕裂的呐喊。
其中听过一个故事,类似于小说《余震》里一样,某美女同学因为一直不被母亲喜欢,而且隐隐担心自己对父亲的过度亲密造成母亲反感,而刻意对父亲敌视冷漠,但一直对爸爸有很深的迷恋和恐惧,最终不得不逃离父母亲,并一个人生活,并在外面不停的勾搭有妇之夫。
不过《圣诞玫瑰》里小美的自我实现需要(证明自己是个有性快感并且配被人喜欢的人(被人性侵是被人喜欢的至高形式),具体我就不剧透了)也挺有说服力的,杨采妮真是个好编剧,细腻敏感,法庭段落让我想到《十二怒汉》,女性的环节又有《赎罪》里的敏感。
就是纯情女神小美,她在结尾段落的演技实在张力不够,没有抓住心理隐疾者对性爱渴望拉扯的g点,略显正常了点。
不过说到那种性幻想-饥渴型的女人,非凯拉·奈特莉莫属,《赎罪》《安娜卡列宁娜》《危险方法》都是心理学分析最佳研本。
一直觉得越是性吸引力缺乏的女人越在性格中融入骚骨挣扎的一面,平胸的凯拉·奈特莉和97版洛丽塔梅兰尼都是这样,中国嘛,那就剩平胸到死的周迅和邻家女孩的徐怀钰堪担此大任了。
(貌似徐怀钰还真的有性骚扰官司在身)至于纯从电影的角度考虑,郭富城父子线实在粗浅表面的很,缺乏细节,廖启智的角色过于任务化,缺乏个性设定,采妮姑娘碰到男性部分就发憷,却又选了一个这么男性化社会化的议题,不知道是想向谁去证明些什么吗?
关于徐怀钰的资料,刚刚搜了下,一看果然和电影有七八分相似。
徐怀钰委托律师提出与吴祖望短信,其中有“叫你宝贝就吓到不敢回”、“我的第一次。。
很害羞”等字眼,不仅称对方性骚扰,还指控吴祖望借工作带她应酬喝酒,反控经纪公司“未尽照顾艺人之责”,求偿200万新台币。
吴祖望昨开记者会澄清,他称去年1月徐怀钰与公司同仁喝酒,他与同事抬喝醉的徐怀钰回家,当时徐母在场,隔天传短信:“那天你喝醉,送你上下车及送你到家盖被子,我可没有趁人之危!
但这种事我可是第一次给了你了…” 吴祖望解释常以“宝贝”称呼旗下艺人,并邀旗下艺人章家瑄、林可到场背书。
他指出该短信是去年1月,为徐怀钰洽谈前往内地演艺事业,才传短信:“昨晚称呼你一声宝贝,你就吓呆不敢回,台胞证以及准备表演的身体与心情该准备啦…”澄清并非骚扰。
他还称若徐有不舒服,为何3个月内短信互传频繁,更称自己是“Dear”、“宠物猪”。
法院认为,徐怀钰已年满32岁,若不愿喝酒,应有能力自我节制。
法官在调阅徐怀钰自称遭性骚扰的短信后发现,仅有一条短信称呼徐“宝贝”,其余内容均为日常寒暄问候,很难认定吴祖望有性骚扰的意图。
要講到有關法庭題材的港產片,非八十年代的《法外情》與九七時代的《最後判決》莫屬,戲中都是以性罪行加上法庭作為切入點,而楊采妮的處女作《聖誕玫瑰》同樣都是以如此冷門的題材導入。
一般演員要轉型到導演,很大程度上都會選擇一些容易上手的題材,諸如青春、愛情,但楊采妮能如此大膽把比較壓抑的題材搬上銀幕,可謂是一次介乎於票房與名聲的一戰。
一個演員平日出入片場,對基本的拍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執起導筒並不困難,難是在於如何的協調內部,導演的角色是要協調好每一樣東西,幸運的是在她背後有著恩師們的支持,單是看陣容就已經值回票價,徐克、張之亮與夏永康都是昔日她的工作伙伴,而徐克與張之亮更把楊采妮最美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眼前,在電影的裡裡外外都看得到一份的友情與彼此學習的態度。
此外再加上一點對楊采妮的私人情感,對影片懷有期盼與熱情。
正義,在界線之間。
是電影裡一個很重要的命題,一份工作是為了正義還是金錢,對無論是從事媒體還是法律的朋友來說都是很值得深思的抉擇。
每一份工作都有自身的灰色地帶,片中的陳志天(郭富城飾)曾經是辯護律師,如他所言律師的責任是為當事人洗脫罪名,檢控的責任是找出罪人。
身在其位,總有盲點,但兩份工作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有各有各保護的一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然而,影片裡呈現出一種令人思考的命題,好人與壞人兩者有什麼分別?
工作上如何權衡良心與誘惑的重量,更重要是帶出了很多事情並非存有敵我關係,而是可以用一個更開闊的態度去看待生活中任何的事情。
《聖誕玫瑰》的文本仍然存有缺陷,道理難免是說得直白。
影片的脈絡上連繫得突兀,兩段所描繪的親情均不是「神來之筆」,只是「畫蛇添足」,郭富城的表演未如突出,氣場被他人壓住。
反倒,桂綸美的表現相當的精彩,只可惜影片當中的一眾台灣與內地演員的聲音均是用上粵語配音,作為觀眾當然是想聽到演員們的原聲演出,其實也不用多此一舉,看起來實在是奇怪。
縱然是一部中港的合拍電影,但片中的演員與情節都能恰如其份,不過不失。
在港片中出現法庭題材的電影的確很少見,更何況大部份的場口都是在法庭內舉行,利用審訊的過程勾畫出案件的發生過程,帶出人性的弱點是整部電影的基調。
在現實生活中,社會大眾對於性侵的案件都是傾向女性的一邊,多是出於同情,在《路西法效應》裡足以引證好人是如何成為壞人的。
李靜(桂綸美飾)的角色就是要推向這樣的形象,她既是壓抑的,但同樣可博取他人的同情,是深藏不露的。
另一邊廂周文瑄醫生的太太(秦海璐飾),她的角色是十分的糾結,感情都收在心中的,在愛情衰敗與家庭之間苦苦的掙扎,眼裡充滿懷疑,但同時又要表示自己的支持丈夫的心,她那種徘徊在愛恨之間的無奈之情,絕對是愛與痛的邊緣。
過去的回憶牽動著少女的一生,在國外一直有性侵犯妄想症的案例,在日本更指出「電車痴漢」的定罪率是相當的高,到底那些男人是不是清白。
所謂食色性也,男女平等。
女的又是否濫用了法律上的灰色地帶,而道德上的第一印象又會否不自覺地歸邊了,這的確需要我們深思。
特別是現在興起網絡審判,一個做錯了事就會被人「人肉搜索」,那種的壓力就不如電影般呈現的輕鬆。
回歸正題,電影的張力是來至於審訊時面對的尷尬與咄咄逼人,奈何視野是未夠開闊,也不能兼顧其他的枝節。
結局的鋪張也沒有大的驚喜,但可見楊采妮的嘗試已經是不差的。
不論是正義的界線、婚姻的界線、信任的界線,電影都是想呈現人的複雜性,也即是導演所謂的「人性」,想到一句從不知在那裡聽來的說話,講到法律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更加要我們去推動。
法律的本義到底是幫忙什麼人?
是保護人還是打壓他人?
相信要我們自己定奪,公道自在人心。
難為對錯定分界,也難為罪定一個界線。
最後,楊采妮的作品的確是有一股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看到昔日影星李綺紅的歸位。
她提到並不急於再執導筒,但願楊采妮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導演都能夠更上一層樓,祝福。
文/Dorothy
本来想打两颗星,但想到是老牌玉女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就必须给三颗星鼓励了!
(杨的《梁祝》粤语版堪称经典,是我人生的催泪蛋)片子本身确硬伤不少,博纳影业于东为了票房,选角遍布两岸三地,但一笼统地讲了粤语,我是看片必看粤语版的,但始终在夏雨的配音中抽离,夏实在撑不起一个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中西贯通的检控官的形象。
这是一起并非杀人放火轰动本港的大案要案,而是一个案情简单的自诉案件,试问有无必要夏雨本人或指派人员,24小时蹲守在李静的门前(或跟踪律师郭富城到李静的门前),不然怎么拍到郭大状雨夜进出李静假的照片?
张震张医生一审都被判了有罪(事实上,我对HK法律可以在直接证据完全没有,只有当事人的指证的情况下,可以被有罪的案例,是抱有极大的怀疑的,这事貌似在我朝才可能发生的),张医生唯一的吞吐在被诘问是否爱恋李静的时候,而张医生手中是有李静示爱或挑逗的玫瑰纸条的,张医生冒着被冤枉的风险仍然坚守着这个秘密,我想,这大概就是真爱了吧,而且其真爱的对象正是诬告他的人儿!
这太狗血了;但二审上诉的时候,张医生动摇了,为了拯救自己,将纸条交给了检控官;我想给编剧的建议是:为爱的张医生始终不愿出卖李静,只是一心向往以身殉情的凄美,而救夫心切的秦海璐无意中在家翻出来纸条上的秘密,不顾身陷囹圄的老公的反对,将此重要书证交给检控官,从而还给了老公清白……这样的桥段也俗套但也比现在的好吧,也可以让戏剧冲突更大些,而秦海璐的酱油身份淡化一些。
还有,李静老母的横空出世也太突兀了,即使要很落俗套地设计李静的童年阴影,也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电影手法与表现形式,而我们的编剧、导演选了最省事的空降老母、来被李静对质。
郭大状的老爸与郭本人的情感纠葛,我大约出戏了,也就是台湾人常讲的“放空”了,也不明白他们有何纠葛,而只是知道这戏必是为了给郭大状的当今执着于法律的公正,也来找个童年事件的投射,但是,编剧的功力不够啊……bug很多,不吐槽了,最后要说的是:不久前,看《富春XX图》,看到意欲被打造成中国的007的刘德华的老态,心想,他们得要花多少钱在那张脸与身材上啊(也枉然),但无可奈何花落去,自然规律的无法违抗啊……而在本片里,我们看到了郭富城帅哥的老去(还记得郭刚出道时的那个“对你爱、爱、爱不完的发型吗?
),廖启智的脸都圆了,李绮红我最为可惜,想当年,她竞选港姐时,因读番书而讲广东话半咸半淡的可爱样子真是虏获多少少男的心啊,而且她还是身材极好的运动肤色,简直要杀人了……只有,秦海璐似乎越长越好看了,但,听说是有后期加工过的……
和赵薇相比,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女性导演选择性侵题材,甚至还挑起法庭戏重担已是勇气可嘉。片中两个女性李静和周太太的细致情绪抓得到位,郭富城廖启智俨然是可以取巧的一对拍档,张震夏雨平平。对于公义对于真相的把握大概有些绵软吃力。
和广大豆友意见一致= =
事件本身(又或者是其議題核心)強過導演自身的說故事能力與掌控電影語言的程度。/桂綸鎂至後的指控橋段加分。感覺她的模樣又回去到《藍色大門》時期。XD
给郭富城的镜头太多了吧 好拖沓 桂纶镁演技还不够登峰造极~ 一般般吧 都是昨晚看ccctv放的么? 今天好多人打分
在耀莱成龙看的明星见面会-----失望,包袱抖出来的时候真失望,但桂纶镁的表演很好。
杨采妮的号召力可以,但号召来那么多卡司来捧场的同时也招来了烂片之神
情调和色调控制的很好,法制意义大于本片所表现的
还不错啊杨采妮老师
《圣诞玫瑰》是好题材,桂纶镁也是好演员。但是电影可以更好:基于真实,呈现事实,尽可能深远的探索人心的层次,哪怕是黑暗心灵的层次。煽情,阻止了深入真实的可能。同情心,让观众与人物割裂。同理心,才是对人物的接纳。不要涂抹温暖,而是凝视黑暗,手执蜡烛,走入地窖,每走一步,照亮一分。
都别你妈吹牛逼了 好像你们真的懂法律逻辑性似的 不懂法律 你也懂懂点儿人性好伐 合伙人这样的都给8分 这才6.5 你们全都疯了 就角色的个性塑造和演员的选择这不完爆合伙人 你们我看是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在你们看来徐克张之亮杨采妮一些香港人台湾人拍的就是不如归顺内地的走狗
两星给剧情 一星给演技 一星给导演
5 这尼玛是半部电影好不好,正当我按照港片侦探片路子给它出各种版本结局时,它居然在这么伟光正岸的咆哮前就Cut了!老母为嘛要来揭底?与多年前的跳楼案是否有关?李静其实只是想法庭栽赃陈志天?浪费多少可能性啊!
各种可能性的估计,外加中间穿插片段,还可以啦,桂纶镁演技也还行。不过最终的结局是原告承认诬告?被告被当庭释放?原告送检控官玫瑰是什么意思?各种看不懂
火候差了不少,感觉是用了极好的米和水结果做出来了一锅嚼不烂咽不下的夹生饭。也许是看到卡司单和制作团队以后心理预期会变得很高。影片在节奏把控上有硬伤,有些镜头不给观众完整回味就直接切掉了,大有模棱两可之感。我可以吐槽一下张震和秦海璐完全不来电吗?璐姐你是拍青春派的时候走错片场了?!
夏雨太压不住这角色 太轻 女性诉求 HD国语中字1280高清
第一次判罚本不公,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多的是不公!国产电影精品,值得鼓励
杨采妮想当陈凯歌啊!视点不清,主题不清。
杨采妮处女作品真心不咋地 电影院上座率极低 从一开始就知道桂纶镁不是好人 张震你的台词敢再多点么 富二代夏雨你能再暴发户点么 郭富城你能再呆滞点吗
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确实前半段比较好看,后半段不仅转的突兀而且让人莫名其妙。夏雨气场很足,相比较之下郭天王那什么烂演技。。。
小美用力过猛 杨采妮火候不足 令,看到郭富城演这种正能量角色就烦